中考现代文阅读要点概括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doc

合集下载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要点概括专题学生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要点概括专题学生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要点概括专题【考点解说】1、“要点概括”是在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之后,用简洁的语言转述文章内容的主要形式。

这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每年都要涉及的考点内容。

其中,提炼概括的过程就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提炼概括的结果标志着理解的准确和深入程度。

2、什么叫概括?《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归纳、总结,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加以简明地叙述,扼要重述。

3、要点概括的考查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点:(1)对文章、文段思路、层次或层意的分析与理解;(2)对文意、段意或文章主旨、文段中心的概括;(3)对文中情节、事件及事件成因、过程的概括;(4)归纳内容要点,拟写内容提要、文章标题;(5)筛选并提取总说句、中心句、主旨句、过渡句、结论句;(6)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事迹的各个方面;(7)对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理解、分析与概括等;4、“要点概括”的分类:可分为局部概括和整体概括两种。

局部概括,指针对文章中某一段落或某几个段落的内容进行概括。

整体概括,指针对全文内容或全文的核心观点进行概括。

5、考查目的:这一考点重点考查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是否仔细,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入,对文本信息的整合是否完善,对自己的理解表达是否简洁清晰。

6.考题的呈现形式:填空题、简答题原题再现】工地上的父亲父亲站起来,一阵眩晕。

他下意识地把手往身旁一划拉,扶住了身后一垛垒高的墙石。

闭了一阵眼,那阵眩晕过去,父亲用手撑住腰,抻了几下,站直了。

天真热,早上四点钟从家里骑车来的时候,还有一阵阵风,凉丝丝的真受用。

六点钟一到工地,趁着凉快,父亲就领了任务。

工头说今天是高温天气,上边任务紧,又有几个青年人怕中暑没来,所以今天计件。

在路边砌一块一米长、半米宽、二十公分厚的条石,可以到手一块钱,傍晚回家就可以拿着现钱走人。

父亲高兴。

高温天气怕啥的,也就是热一点。

昨天一天,自己砌了五十块条石,按说好的价钱是三十元。

其实昨天开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因为工头让父亲他们帮自己干了点私活。

现代文阅读概括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概括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概括题”解答技巧指导一、概括段(层)意概括段(层)意最基本的方法是划分层次,提取或概括关键信息,为此需要逐句逐层地细读。

对于几个段落的文意概括,既要注意段内的层次要点,又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如是并列、对照关系的,要把多个段落的意思有机结合;如是层进、转折关系的,要重在后者,又不能忽略前者;如是总分(分总)关系的,要抓住总说部分概括。

概括文意有以下三种常用的方法:(1)摘取法需要归纳的内容往往是段落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这些重要的词语往往嵌在主要语句中,重要的句子又常常出现在文或段的首或尾或中间。

归纳时需把这些词语或句子摘录出来。

(2)合并法把每层大意综合起来,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或整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3)舍取法①需要归纳的内容,本身有主次之分,而命题人只要求概括回答其要点,故需要对次要信息和同类信息进行舍弃。

②文段中所说的内容复杂,而命题人只要求考生答某一方面,故需要对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进行提取。

典型高考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赵树理很有幽默感。

赵树理的幽默和老舍的幽默不同。

老舍的幽默是市民式的幽默,赵树理的幽默是农民式的幽默。

他爱给他的小说里的人起外号:翻得高、糊涂涂……他写的散文中有一个国民党小军官爱训话,训话中爱用“所以”,而把“所以”联读成为“水”,于是农民听起来很奇怪:他干嘛老说“水”呀?他写的“催租吏”为了“显派”,戴了一副红玻璃的眼镜,眼镜度数不对,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农村的土路上走。

他抨击时事,也往往以幽默的语言出之。

有一个时期,很多作品对农村情况多粉饰夸张,他回乡住了一阵,回来作报告,说农村的情况不像许多作品描写得那样好,农民还很苦,城乡差别还很大,说,我这块表,在农村可以买五头毛驴,这是块“五驴表”!他因此受到批评。

(节选自《才子赵树理》)1.请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本段主要写赵树理“农民式的幽默”:他在作品中描写人物,现实中抨击时事,都以富有乡土气息的风趣语言出之。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题规范答题模式课件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现代文阅读题规范答题模式课件

32
1.“不速之客”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小男孩是“不速之客”?
指不请自来的客人。之以说小男孩是“不速之客”,是因为第一次擅自闯入“我”家偷东西,第二次主动送回“我”家的猎犬,两次都没有得到主人的邀请而来。
一是觉得小男孩一时分不清好坏,情有可原;二是他期待男孩亲身经历过入室行窃又被当场发现后,会认识错误,有所觉悟。
★抓感情句。★抓修辞句★抓尾句。
23
2、审题时要一字不漏。①看问题。②看要求。
25
③看分值。④看有无字数限制。
25
3、确定答案所在区域。
①借助题目本身的指定②根据中考命题原则确定区域。③找出题干中的相关语句在选文中提位置,向上下文搜索,并注意
文中的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的提示。
26
4、精心组织答案。
二、理解、品味词句题:
13
5、问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位置能否调换:
二、理解、品味词句题:
13
1、理解语句、语段的作用:一)从结构上二)从写作手法上三)从内容上
三、理解、品味句段题:
13
2、谈写作手法和作用①环境描写:②人物描写:③对比、反问、排比等的作用:④比喻、拟人、夸张等的作用
⑤象征的作用:
“我”曾经因为小男孩偷走一美元而怪罪他,而这时的小男孩主动送还硬币的行为使“我”感到他还是个好孩子,“我”觉得以前过于看重了他的错误。
⑴要宽容无知者的过错,宽容初次犯错人的错,宽容孩子们的错误;⑵要善待他人的宽容,将他人的宽容化作自己进取
的动力,而不是纵容自己的理由。
34
给人一架梯子35
36
37
B C
不可以,这句话为下文老者的行为,及我对老者的感激与愧疚之情做伏笔。
形象地写出了执勤人员气势汹汹的样子,和老者的善良形成对比。

初中语文阅读内容概括题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内容概括题解题技巧

初中语文阅读内容概括题解题技巧
该题型具体表现形式举例:“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对春季的爱好之情的”、“文章写了哪几件事”、“文章缭绕写了哪些内容”等。

内容概括题
解答该类型题目应注意以下法子:
1、总揽全文,宏观掌控学生在做这类类型题目时容易犯顾此失彼、概括不全的错误。

要完全正确的回答该题,需要咱们站在全文的高度来审视作答,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宇,要晓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细心审题,明确请求审题的进程中,一定要看清题目的题眼,如“哪几件事”中的“事”,“表达了哪些情感”中的“情感”等,这样才能保证答语和题干之间有着紧密的逻辑瓜葛,不至于答非所问。

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之概括类题目分析题目版

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之概括类题目分析题目版

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之概括类题目分析阅读中的“概括”,就是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去准确表达出阅读材料指定内容的大意。

阅读中出现概括题的频率很高,它是一种“读写结合”的题型,也是一种“大众化”的题型,几乎无卷不在,非常适用于语文读写能力的检测。

一般而言,关于概括类题目的正面出题往往出现在现代文阅读中,包括以下几种题型:(1)概括文段的中心或文章的主旨;(2)概括文段、文章的主要内容;(3)概括事物的成因、过程、情节或共同特点;(4)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物事迹的各个方面;(5)概括文章的写作特点。

下面,我们用一篇现代文阅读为例来说明以上几种出题方式的区别。

萌芽在院子里乘凉,老是看见一个小男孩吃完葡萄把葡萄核埋到一个装满土的花盆里。

起先,我并不在意,看久了,便问:“你怎么老是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我想种出葡萄来。

”他头也不抬。

“可种葡萄是用葡萄藤插栽呀,你这样种不出来的。

”“知道。

”“那你干吗还这样?”我好奇了。

“种葡萄非要用葡萄藤吗?我想创造奇迹。

”孩子抬起头,眼里充满了希望。

过后,总看见男孩为他种下的葡萄浇水,然后就蹲在花盆前发呆,眼中净是希望,院子里其他小孩叫他去玩,他也不理。

显然,他沉浸在他的希望里。

男孩的家长发现了男孩的古怪。

这天,家里正好酱油用完了,男孩正蹲在门外,父亲叫他买酱油,连叫了几声,没人应,出去一看,男孩正蹲在花盆前,父亲便说:“你蹲在这里干什么,叫了你几声都听不见,你心到哪去了?买酱油去!”说着便递钱给孩子。

过了很久,男孩还没把酱油买回来,孩子的父亲慌了,忙走出去。

一出门就看见孩子还蹲在门口的花盆前,手里捏着他给的钱。

孩子的父亲生气了,过去一把扯着孩子的手,呵斥道:“你怎么搞的?叫你去买酱油,你还死在这里?”孩子的心思还在花盆里,葡萄核栽进去很久了,还没发芽。

孩子有些失望了,他说:“我在想这葡萄怎么还不发芽?”孩子的父亲听了,更气了,大声说:“以前就和你说过,你这样做没用,你真是执迷不悟。

(完整word版)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分析概括)知识讲解

(完整word版)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分析概括)知识讲解

中考总复习—-现代文阅读(分析概括)考点透视在中考语文阅读试题中,考查考生分析综合能力的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测试的题型灵活多样,既有主观性试题,也有客观性试题.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分析综合能力,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能力。

它要求学生在阅读某篇文章后,能尽快地获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

因此,解答这类题目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筛选整合有效信息,分析结构层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等.知识讲解筛选整合信息所谓筛选整合信息,就是对文本中言语信息的获取、筛选、概括、加工的过程。

文章是信息的载体,一篇文章中常常有许许多多的信息,但是,在做题时,却不需要运用所有的信息,而是根据阅读的目的和要求,迅速而准确地筛选出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加工、整合,回答相关问题。

一、筛选什么样的信息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对解答问题有用的重要信息一般包括以下几点: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信息;反映文章布局结构的信息;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文章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阐述等。

这些信息内容有作者直接、明白地表述出来的“显性信息”,也有含而不露、隐藏在文字里面的“隐性信息".隐性信息,或者是文中对某一方面的问题没有明确的说法,或者是作者对问题的发展只是做了一定的暗示,或者是命题者对某一问题变换了一个角度,或者在文章的分析总结中临时借用了某方面的材料、观点,或者是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变换,等等。

二、获取信息的途径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很多种,如文本信息、题干信息和其他有关题目的信息,等等。

与文本相关的信息如文本的题目、作者的情况、文后的注释;题干的信息如本书前面所阐述的“明示"或“暗示”的信息等,都是可以利用的信息.归纳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1。

从文章的基本概念中获取信息做现代文阅读题时,总是要运用概念的,文中这些基本概念的含义就是文章的重要信息所在.基本概念的表现形式就是词语,这些词语是信息的语言标志,因此,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时,考生应根据语言标志来获取相关信息。

现代文阅读概括题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概括题答题技巧

现代文阅读概括题答题技巧嘿,咱今儿来说说现代文阅读概括题的答题技巧,这可都是我的“法宝”呢!就说上次考试吧,我一看那现代文阅读概括题,心里就乐开了花,为啥呢?因为我有技巧呀!首先呢,通读全文是关键。

就像你要了解一个人,得从头到脚好好打量一番。

我那次读那篇文章,就安安静静地读,把那些生字、难懂的句子都先搞清楚。

这就好比你要进一个迷宫,先得把迷宫的大概样子看明白,不能着急。

我有个同学,一看到题目就直接找答案,文章都没读明白,那肯定不行啦。

读完文章后,就得找关键语句啦。

这些关键语句就像宝藏一样,藏在文章里。

有的在开头,像文章的主题句,一下子就把中心思想给你点出来了。

有的在结尾,总结全文呢。

还有些在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我读那篇文章的时候,就发现开头有句话说“友谊是人生中最珍贵的财富”,我就知道这篇文章肯定是围绕友谊的珍贵来写的啦。

我就像个小侦探一样,把这些关键语句都圈了出来,这可都是答题的重要线索呢。

然后呢,要学会归纳。

不能把找到的关键语句直接抄上去,得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话。

这就好比你摘了一堆水果,不能直接把水果堆在那儿,得把它们做成水果沙拉呀。

我把那些和友谊相关的句子整理了一下,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什么友谊能在困难的时候给人力量啦,能让人快乐啦,这样答案就清晰多了。

还有哦,要注意概括的完整性。

不能只抓住一点,忽略了其他重要的部分。

就像你描述一个人,不能只说他长得高,不说他的其他特点呀。

我有一回答题,只写了友谊能让人快乐这一点,结果丢了不少分呢。

后来我就知道了,得把友谊的各个方面都概括到,比如它的重要性、对人的影响啥的。

再一个技巧就是根据分值答题。

要是这题分值高,那你可得多写点,把内容写详细了。

要是分值低,就简洁点。

就像你去买东西,钱少就少买点,钱多就可以多买点一样。

我看到那道概括题分值还挺高的,就写了好几行,把友谊的各种表现和意义都写上去了,这样才能把分都拿到手呀。

从那次考试之后,我就更明白这些技巧啦。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概括提炼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概括提炼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概括提炼概括提炼的方法。

我们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讲解概括提炼的一般方法。

从宏观层面来讲,概括提炼的一般方法是: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要点。

这一步要读过程中,我们要把握全文的要点,弄清全文主要意思,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不同文体的特点。

第二步:审读题目,锁定区间。

这一步要认真审读题目,根据题干要求,锁定阅读区间,并作进一步的细致阅读。

第三步:细心探究,寻找标志。

阅读要善于发现文中的标志性语句。

如文章的标题、主旨句、中心句、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等,它们往往在文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四步:比较辨别,提炼要点。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相关信息涌入眼底,但只有通过比较和辨别,提炼要点,才能做到要点全面。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挖掘出一些隐性信息。

第五步:简洁明了,表述准确。

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推敲要点,使答案既简洁明了、概括全面,又表述准确。

从宏微观面来讲,概括提炼的一般方法是:1.句子要点概括提炼的方法:这个问题只要注意两点即可:一是这个词语反复出现,二是在全文中地位重要。

2.段落要点概括提炼的方法:(1)摘句法。

就是摘出文段的中心句。

这种句子主要在三个地方:文段开头的首括句或起始句;文段的总结局;文中的过渡句。

(2)概括法。

对于没有直接表述中心句的文段,则需要仔细阅读文章,分清层次,进行归纳概括。

常见的方法有:归纳法,就是摘引段中的关键信息,然后进行整合的方法;取主舍次法,就是对文段内容进行概括时,抓住主要的内容,舍去次要的内容。

(3)组合法,就是文段有几个并列的层次,把几个并列的内容组合起来。

3.全文要点概括提炼的方法:与段落要点概括提炼的方法相似,不再赘述。

4.全文主旨概括提炼的方法:(1)从文章标题入手。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的题目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题目显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从题目进行分析,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2)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入手。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概括型考点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概括型考点

考点: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概括型考点考点: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概括型考点考点:内涵解说阅读中的概括,就是用无比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阅读材料中某种内容的大意。

概括题是一种“大众化”的阅读题,它的身影可以说是无卷不在。

从操作的角度来说,概括题又是一种读写结合的题型,可以说是读写结合的最常用的情势。

中考阅读中的概括题出题角度丰厚多姿,其中大量的是正面出题,如请求概括文段的中心或文章的主旨,概括文段、文章、事件的内容,概括幼物的成因、进程、情节或共同特色,概括文章的思路或层次及层意,概括人物的性格特色,概括事物的成因、进程、情节或共同特色,概括人物事迹的各个方面,概括文章的写作特色等等,均是常见的题目。

此外也有一些题是从侧面入手对概括能力进行考查,如请求写出材料的内容提要,请求简要叙述文章的故事情节,请求把材料改写成一句话新闻,请求将材料进行归类等。

它们好像不考查“概括”,但必需经由“概括”这一环节才能答题,实质上也是概括题的出题角度。

此外,一些“依据文章内容简答”、“依据文章内容简述”之类的题,实际上也包含有概括答题的意味。

[应对技法点拨概括题考查的,是看考生能否掌控阅读材料的大意,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首要信息。

所以“概括”实际上是对材料进行精要的提炼,其法子主要有如下几种:1、提取法。

即提取文中的中心句、主旨句、结论,将其摘取出来,作为概括性文字。

这忡法子既适于那些请求用原文语句答题的题目,又适于请求对内容、主旨进行概括的题目。

2、组合法。

即组合文中的症结性语句或症结性的词语来进行概括。

这种法子适于内容基本清晰,重点语句对比凸起而全文的中心句、症结语句等不太凸起的文章或文段。

组合的视点要放在文章总说段的主干之上、文章或文段各个层次的起始句和文中反复呈现的语句之上。

3、自写法。

即基本上用自己的语言或完整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

这在良多情况下是进行概括的最首要的法子。

适用于那些提炼文章中心、概括文章作风、概括作者观点、给文章加之标题等方面的概括性题目。

中考现代文阅读要点概括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

中考现代文阅读要点概括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记叙文概括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记叙文文章内容概括是中考现代文阅读必然涉及的考查内容,也是广大考生备战中考的一大重点。

所谓要点概括,就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对所叙事件、所言事理、所抒情怀进行判断、理解、分析和整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

要点概括的过程是一个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过程,要点概括的结果能充分显现学生理解文意的准确和深入程度。

解答要点概括题,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考虑:一是解题步骤。

首先要分清文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答题方式和答题语言。

其次要通读全文,理清思路,理解文意,这样才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

第三要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要求和角度。

第四要搜寻标志性语言,筛选出有效信息。

所谓标志性语言,就是体现文章结构、主旨、感情倾向等的重要语句,如文章的标题、主旨句、中心句、开头句、结尾甸、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等。

最后要进行归纳整合,准确表述。

在此过程中既要关注文章中的显性信息,也要关注文章中的隐性信息。

二是解题技巧。

针对不同的文体和题型,应选择不同的解题策略。

要点概括题的常见类型及其解题策略详细分析如下:记叙文的主要内容指主体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主人公和重要人物的活动、行为,还包括人物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等。

那么如何才能快速准确简洁地概括主要内容呢?常见的概括方法有以下几种:1.“六要素”综合法。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可以表达为: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当然,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有时要素可以有所取舍。

例如广东省2006年中考题《词典的故事》第1题“简要复述词典的故事。

词典的故事阿来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一个教师的复式教学的小学.快读完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连一本小小的字典或词典都没有.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我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就深藏在张老师那本翻卷了角的厚厚的词典中间.小学快毕业了,学校要组织大家到15公里外的刷经寺镇去照毕业照相。

【中考复习】中考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归纳

【中考复习】中考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归纳

【中考复习】中考现代文阅读解题技巧归纳
一、现代文阅读考点及解题技巧总结表
二、对上表的说明
1.文章类别
初中阶段对文章的分类,大致从两个角度:文学作品类(小说、散文、诗歌、剧本)和应用文章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这种分类是相对的,如小说和有些散文也属记叙文。

因此,笔者把初中应试阅读的文章分为6类。

“淡化文体”是指记叙性不强的散文,或无需明确文体的文章。

另外,初中阶段小说和剧本的阅读理解,本质上是一致的。

2.实地考察角度(考点)
在淡化文体的情况下,考察三个层次(语段、语句、词语)的理解,这是阅读考察的共性问题。

除此之外,各种文体的考察角度如图所示。

3.解题技巧
对于语文阅读理解而言,所谓技巧就是熟悉分析问题时应切入的角度。

上表中亦有所说明。

三、常用文体写作解题技巧
1.记叙文(小说)
记叙文写作的关键任务就是对文章的整体认知,即为文章所充分反映的生活和作者对生活的观点。

必须化解这个问题,须要我们在写作过程中高度关注文题、结尾结尾、关键句(过渡阶段句、中心句)、段落联系、线索思路。

在记叙文中,描绘、议论、抒情分担着进一步增强形象、扩散作者情感的关键促进作用。

这些信息,需要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必要的符号标识以引起注意
初中英语。

中考语文中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解析

中考语文中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解析

中考语文中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解析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中考语文中现代文阅读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解析一、概括类问题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全文的线索;其次是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语一般也就是文章的线索。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文段)的内容。

首先要明白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个要素,然后根据“(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样”或者“什么怎么样”的思路组织语言。

准确、清楚、简洁,不要把概括内容变成了原文复述。

概括议论文或说明文文段的内容,抓段落中心句。

一般说来,议论文、说明文的段意是通过中心句来表现的。

中心句的位置往往在一个文段的开头(起提领作用),或在结尾(起总结作用)有时也在中间。

3.简要概括文中事物的特点(优点、用途)。

此类题经常出现在说明文中,答案往往不止一点,而且一般分散在文中,需要进行提取加工。

首先要分析文章结构,注意段中的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这些句子往往就是事物的几点特征。

另外,在找到一点特征后,还要看看下面几段的相同位置句,答案往往就隐含在那里,看分值答题,注意不要遗漏。

4.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是什么把题干代入原文,答案一般就在原文语句处附近。

可以直接用文中相关句子作答,也可以对提取出来的关键词进行加工。

二、鉴赏类问题1.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标题通常有以下作用:(1) 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明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

(需注意的是回答时不能全部照搬,需根据文章的内容灵活套用)。

2.文中加点词语有何作用(好处、妙处)一般有固定的答题思路:(1)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什么,(或传神刻画了事物……的情状),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性格)。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如何概括文章中心(附答案)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如何概括文章中心(附答案)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如何概括文章的中心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能够结合不同的文体选择适合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3、熟练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思维方法教学过程:一、概括段意的几种方法:1)句子摘录法在文章中,有一些句子高度概括了全段的主要内容,比如首句、尾句或中心句等,我们可以直接将其摘出,作为段意。

2)段意合并法有些自然段可划分为几层意思,而且层与层之间是并列关系,我们在概括段意时,就可以先概括每层的意思,然后把层意进行归纳整理,作为一整段的意思。

3)题目扩展法。

有些文章的题目本身就是主要内容的高度概括,我们只要把文题稍加扩充,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般来说,以人名、地名、物名、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选择“文题扩展法”归纳主要内容比较适宜。

一般来说,以“人名命名”的文章,主要问“做了什么事”,以“物”命名的文章主要问“怎么样”,以“地点”命名或以“中心事件”命名的文章,主要问“发生了什么事”。

4)要素串联法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都包含了我们常说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

我们可以用一些词语把他们串连成一句句通顺的话,就成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5)线索串联法有的课文是以写作线索作为文章的题目,这样的文章,可以先弄清楚围绕线索写了几件事?把几件事分别弄清楚,在串联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6)概括法有些文章内容结构比较复杂,不适宜运用以上方法,这就必须认真地把文章读透,然后看这一段写了几个意思,然后整理、精简为一个完整的句子,作为段意。

二、中考真题。

(一)2014枣庄市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4—16题。

(9分)①当这位家庭主妇逐渐平静下来之际,让我们看看这个家吧。

一套带家具的公寓房子,每周房租八美元。

尽管难以用笔墨形容,可它真真够得上乞丐帮这个词儿。

②楼下的门道里有个信箱,可从来没有装过信,还有一个电钮,也从没有人的手指按响过电铃。

而且,那儿还有一张名片,上写着“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先生”。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二:概括内容,梳理情节,找准线索 答题模板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二:概括内容,梳理情节,找准线索   答题模板

记叙文阅读(含小说、散文)考点二概括内容,梳理情节,找准线索1.概括内容。

模板揭秘①标题扩展法。

根据文章内容把标题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丰富。

②段意合并法。

先理清文章脉络,写出每段意思。

再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舍掉次要的,加上一些过渡词语,并进行合并。

第一步:分层归纳层意。

第二步:在层意的基础上提炼概括。

③要素串联法。

将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语句通顺即可。

用“何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何事+结果如何”的公式去套用,要求语句通顺、简洁。

公式中的“何人”必须是主人公。

如果是第一人称的文章,也可用“我”。

④句段摘录法。

表示时空转换、提示语境特征的提示语;文章开头和结尾处的概括性语句(总起句、总结句);文章主要内容间的过渡句;集中表现文章主要内容、主要思想的概括性语句;文章中议论性、抒情性的语句;信息较集中的主旨句。

⑤问题概括法。

对整篇文章,作者所要说明的有哪几个问题;对其中的重点段落、重点词句,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把这些问题的答案用简练、通顺、连贯的话语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2.梳理故事情节。

模板揭秘①抓住时间标志。

有很多文章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材料的,对于这种文章,我们要抓住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分出不同的阶段。

②抓住地点转移。

有很多文章是按地点转移来安排材料的,对于这种文章,我们要抓住表示地点转移的词语,分出不同的地域。

③抓住情节发展。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按“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思路来分析;也可以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思路来分析。

④抓住角度变化。

有的文章,会按描写对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描写角度,这时,我们需要把握角度的变化。

⑤抓住情感变化。

有的文章,在行文的过程中,都或隐或显地蕴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理清作者的情感变化,行文的思路也就显而易见了。

做题时,一定要有原文意识,善于从原文中摘取关键词。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精讲——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与技巧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精讲——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与技巧

现代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精讲——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与技巧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事件内容、梳理故事情节,今年中考必考内容之一。

梳理故事情节,就是要通过粗读、细读、精读等方法读懂文本;归纳事件内容,就是把读到的文本情节信息进行概括和归纳,前者是一个阅读的过程,后者是一个自我思考的结果。

【常见题目】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写的事情。

2.概括段意及文中的要点。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此线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4.根据小说内容,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5.阅读全文,根据人物、行为(事件或情节)、情感,填下列表格。

6.体味文中情感的变化。

【解题思路】答题思路主要有两种:一是概括全文内容:先通读文本,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掌握情节的各个要素及故事的全过程,然后按照“某某人在某某时在某某地点某某情况下做了什么事及结果”的思路答题。

二是梳理具体情节:先通读文本后找到相应的段落,然后对段落中的内容或事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并按试题的要求仿照示例写出答案。

三答题方法答案,即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回答;联系全文的内容与主旨。

三个步骤:找到相应的段落;抓住关键性的语句;对段落中的内容或事件以简洁的语言进行归纳概括,并按试题的要求仿照示例给出答案。

第三,一般情况下,答案就在文章中,或用原话或自己概括,要仔细读原文,找出里面的关键句。

【真题解析】(湖北荆州市中考卷)阅读《大国手》一文,回答问题。

大国手清朝末年,围棋界出现两大泰斗,一人姓施名恩,住上海,一人姓林名海,居京城。

被誉为“南施北林”。

当时,林海居无定所,在段提督府邸做门客。

一日,提督召见他说,有队日本棋手,自上海入境,打败施恩,一路北上,所向披靡。

据说,领队的宛田,乃日本第一棋士。

宛田进京,本帅想令你出阵,一试深浅。

为顾日本颜面,第一要输;第二要输得体面。

达不到这两条,拿你全家是问。

林海思忖良久,只得应允。

数日后,宛田一行抵达京城。

比赛地点,设在提督府特别对局室。

段提督亲自担任裁判长,施恩负责大盘讲解。

【聚焦考点】2012中考语文阅读现代文备考绝学之三 概括思路.doc

【聚焦考点】2012中考语文阅读现代文备考绝学之三 概括思路.doc

2012中考语文阅读备考绝学之三:概括思路考点阐释概括思路,就是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准确地概括出阅读材料的行文脉络,把握文章思路和主旨。

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常规化”试题,深受命题者的喜爱,它的身影在中考试卷中随处可见。

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的概括文章思路题出题角度丰富多彩,这一考点的命题角度常见的有:概括文章的思路或层次及层意;根据线索,梳理文章一部分或几部分的内容。

另外还有一些题目是间接对概括文章思路这一考点进行考查的。

如要求写出材料内容的隐含意义,要求简要叙述文章蕴涵的深刻哲理等。

又如说明文阅读中问其中的两个段落可否互换;议论文阅读中,要求仿照论证内容的结构,再为文章补充一个事实论据等。

这些题目看起来好像不考查“概括思路”,但又必须经过“概括思路”这一环节才能得出正确答案,因此,实质上它们也是对概括文章思路的一种考查。

应对策略概括文章思路题考查的是同学们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思路线索的能力,能否概括你所阅读文章的主旨大意的能力,能否提取阅读材料的重要信息的能力,能否用自己的个性语言来答题的能力。

所以“概括思路”实际上是对材料进行的一种高浓度的提纯,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字面再现,而是对原材料的升华和提炼。

解答这类题,常见的方法有:一、提取法。

即将文中的中心句、领起句、主旨句、关键词摘选出来,作为概括性文字。

这种方法既适于那些要求用原文语句答题的题目,又适用于那些要求对文章内容、文章主旨、文章论题进行概括的题目。

请看2011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第9小题:“依据第④段内容,填写下表。

”这是记叙文阅读考查中的一道题,解答这类题,可用“提取法”,如本题,可从材料中间提取“包裹得严严紧紧”,“花瓣儿重新收缩起来,不再开放”等关键词来作答。

运用该法,答题省时、快捷、准确。

二、重组法。

即组合概括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或关键性的词语来进行答题。

这种方法适于内容基本清晰、重点语句比较突出的记叙文,和全文的中心论点不够明晰的议论文。

组合法的关键在于要善于抓住文段的中心句(词)、总括句、领起句、结尾句、反复句,这点同学们务必要注意。

中考语文阅读思路概括题解题指导

中考语文阅读思路概括题解题指导

思路概括题解题指导考点解说本期所说的“思路概括”题,主要是指从段落本身或者段落与段落之间关系的角度来进行考查的一类题型。

这类题最常见的考查方式是要求划分段落的层次、概括段落及层次大意。

此外,下面这些考查点,也属于“思路概括”题的考查范围:①辨识段落层次的顺序。

②辨识段落的结构方式。

③概括段落各层的要点。

④阐释段落的写作思路。

⑤根据选段内容完成提纲。

解题点拨(一)概括段落的内容1. 答题格式不同的文体,在概括段落内容时所使用的句式不同:比如概括记叙文的段落内容,可以用“谁”+“做某事”+“结果”或“某地”+“发生了某事”+“结果”等句式;概括议论文的段落内容,可以用“列举了……事例,论述了……的观点”或“运用……的论证方法,论述了……的观点”等句式;概括说明文的段落内容,可以用“说明了……的形状、色泽、作用”或“说明了……的规律、特性”等句式。

2. 举例(1)文章③④⑤段着重描绘了“她”与“我们”的不同,请根据文章,参照示例,完成下表。

(每空4字,可选用文中词语或自己概括作答)(2013年浙江绍兴中考题)④她爱笑,热情,说话幽默。

一团的人,分别来自不同地方,彼此间有戒备,一路上都是各走各的,少有言语。

她的到来,恰如煦风吹过湖面,泛起水花朵朵。

众人受她感染,都变得活泼起来亲切起来,有说有笑的。

原来,大家都不是生来冷漠的人哪。

很快地,她跟全团的人混熟了。

这个头疼,她给止疼药;那个腹泻,她给止泻药;有人削水果,不小心被刀划破了手,她伸手到口袋里一掏,就掏出几块创可贴来。

仿佛她会变魔术。

大家对她敬佩和感激得不得了,她却轻描淡写地说:“这没什么,我只不过多备了点常用药。

”⑤西藏地广路遥,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往往相距几百公里,要翻过许多座山,涉过许多条河。

天未亮,我们就摸黑上路,所有人都睡眼惺忪,根本来不及收拾自己,只把自己囫囵塞进车子了事。

她却披挂完整,眼影、眉线、口红,样样不缺,妆容精致。

我们忍不住看她一眼,再看一眼,心里生出无限的感喟与感动来。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要点概括专题学生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要点概括专题学生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要点概括专题【考点解说】1、“要点概括”是在准确理解文章内容之后,用简洁的语言转述文章内容的主要形式。

这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也是中考现代文阅读每年都要涉及的考点内容。

其中,提炼概括的过程就是理解文本内容的过程;提炼概括的结果标志着理解的准确和深入程度。

2、什么叫概括?《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归纳、总结,就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加以简明地叙述,扼要重述。

3、要点概括的考查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点:(1)对文章、文段思路、层次或层意的分析与理解;(2)对文意、段意或文章主旨、文段中心的概括;(3)对文中情节、事件及事件成因、过程的概括;(4)归纳内容要点,拟写内容提要、文章标题;(5)筛选并提取总说句、中心句、主旨句、过渡句、结论句;(6)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人物事迹的各个方面;(7)对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理解、分析与概括等;4、“要点概括”的分类:可分为局部概括和整体概括两种。

局部概括,指针对文章中某一段落或某几个段落的内容进行概括。

整体概括,指针对全文内容或全文的核心观点进行概括。

5、考查目的:这一考点重点考查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是否仔细,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入,对文本信息的整合是否完善,对自己的理解表达是否简洁清晰。

6.考题的呈现形式:填空题、简答题【原题再现】工地上的父亲父亲站起来,一阵眩晕。

他下意识地把手往身旁一划拉,扶住了身后一垛垒高的墙石。

闭了一阵眼,那阵眩晕过去,父亲用手撑住腰,抻了几下,站直了。

天真热,早上四点钟从家里骑车来的时候,还有一阵阵风,凉丝丝的真受用。

六点钟一到工地,趁着凉快,父亲就领了任务。

工头说今天是高温天气,上边任务紧,又有几个青年人怕中暑没来,所以今天计件。

在路边砌一块一米长、半米宽、二十公分厚的条石,可以到手一块钱,傍晚回家就可以拿着现钱走人。

父亲高兴。

高温天气怕啥的,也就是热一点。

昨天一天,自己砌了五十块条石,按说好的价钱是三十元。

其实昨天开工的时候,已经很晚了,因为工头让父亲他们帮自己干了点私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现代文阅读之记叙文概括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记叙文文章内容概括是中考现代文阅读必然涉及的考查内容,也是广大考生备战中考的一大重点。

所谓要点概括,就是指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对所叙事件、所言事理、所抒情怀进行判断、理解、分析和整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

要点概括的过程是一个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过程,要点概括的结果能充分显现学生理解文意的准确和深入程度。

解答要点概括题,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考虑:一是解题步骤。

首先要分清文体,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答题方式和答题语言。

其次要通读全文,理清思路,理解文意,这样才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

第三要审清题干,明确答题要求和角度。

第四要搜寻标志性语言,筛选出有效信息。

所谓标志性语言,就是体现文章结构、主旨、感情倾向等的重要语句,如文章的标题、主旨句、中心句、开头句、结尾甸、过渡句、抒情句、议论句等。

最后要进行归纳整合,准确表述。

在此过程中既要关注文章中的显性信息,也要关注文章中的隐性信息。

二是解题技巧。

针对不同的文体和题型,应选择不同的解题策略。

要点概括题的常见类型及其解题策略详细分析如下:记叙文的主要内容指主体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主人公和重要人物的活动、行为,还包括人物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等。

那么如何才能快速准确简洁地概括主要内容呢?常见的概括方法有以下几种:1.“六要素”综合法。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可以表达为: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当然,在答题时要视具体情况来确定,有时要素可以有所取舍。

例如广东省2006年中考题《词典的故事》第1题“简要复述词典的故事。

词典的故事阿来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一个教师的复式教学的小学.快读完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连一本小小的字典或词典都没有.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我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就深藏在张老师那本翻卷了角的厚厚的词典中间.小学快毕业了,学校要组织大家到15公里外的刷经寺镇去照毕业照相。

我们便每天盼望着去到那个当时对我们来讲意味着远方的小镇。

不久以后,十多个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一大早便由老师带着上路了。

将近中午时分,我们这十多个手脚拘谨、东张西望的乡下孩子便顶着高原的强烈阳光走到镇上人漠然的目光中和镇子平整的街道上了。

第一个节目是照相。

照完相走到街上,太阳照在头顶,我们开始出汗.我伸在衣袋里的手也开始出汗.手上的汗又打湿了父亲给我的一元钱.父亲把吃饭与照相的钱都给了老师,又另外给了我一元钱.这是我迄今为止可以自由支配的最大的一笔钱.我知道小伙伴们每人出汗的手心都有一张小面额的钞票,比如我的表姐手里就攥着五毛钱.表姐走向了百货公司,出来时,手里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彩色线.而我走向了新华书店.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干净的下班柜台里摆放着几十本领袖书,以及几部当时流行的小说。

我有些胆怯地在玻璃柜台前轻轻行走,突然停了下来,因为我一下就把那本书认了出来。

那本书跟领袖书同样大小,同样的红色,同样的塑料封皮。

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词典”。

我把攥着一块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我要这本书!”书店里只有我,还有一个营业员。

营业员走过来,和气地笑了:“你要买书吗?”我一只手举着钱,一只手指着那本成语词典。

但是,营业员摇了摇头,她说:“我不能把这本书卖给你。

买这本书需要证明,证明你来自什么学校,是干什么的。

”我说自己来自一个汉语叫马塘、藏语叫卡尔古的小学,是那个学校的五年级学生。

她说:“那你有证明都不行了。

你们马塘是马尔康县的,刷经寺属于红原县。

你要到你们的县的书店去买。

”我的声音便小了下去,我用自己都不能听清的小声音说了一些央求她的话,但她依然站在柜台后面坚决地摇着头。

然后,我的泪水便很没有出息地下来了。

我越想止住眼泪,这该死的液体越是欢畅地奔涌而出。

营业员吃惊地看着我,脸上浮出了怜悯的表情。

她说:“你真的这么喜欢这本书?”“我从老师那里看见过,我还梦见过。

”现在,这本书就在我面前,但是与我之间却隔着透明但又坚硬而冰凉的玻璃,比梦里所见还要摇不可及。

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些变得漂亮起来。

她说:“那我要考考你。

”我看到了希望,便擦干了眼泪。

她说了一个简单的成语,要我解释。

我解释了。

她又说了一个,我又解释了。

然后,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地叹了口气,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

”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我。

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像阅读一本小说一样阅读这本词典。

从此,我有了第一本自己的藏书。

从此,我对于任何一本好书都怀着好奇与珍重之感。

(有删改)(要求写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是一道整体感知题,可先找出六要素,然后用自己的语言综合概括为:小时侯,“我”渴望有一本词典。

小学毕业前,我到新华书店买词典,但因为我没有证明,营业员不肯卖,我禁不住流泪。

她同情我,考了我两个成语,然后破例卖给我。

2.特殊词句法(含中心词句提炼法)。

即在阅读过程中,必须注意对理解文章内容有帮助的关键词;同时更要注意文章一些特殊句子,如开头句、结尾句、过渡句等,它们往往与文章中心内容要点密切相关。

例如《词典的故事》第2题“文中‘我’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请用几个词语依次概括出来。

”这道题理清文中情感线索,可以先找出能很好地表现人物心理的关键词(加点的词语):“我们便每天盼望着去到那个对我们来讲非常遥远的小镇。

”“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

“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我的眼里:‘汉语成语词典。

’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我越想止住眼泪,这该死的液体越是欢畅地奔涌而出。

”“我看到了希望,便擦干了眼泪。

”“从此,我对于任何一本好书都怀着好奇与珍重之感。

”再根据题干的要求概括为:盼望——兴奋(激动)——伤心(绝望)——看到希望——珍惜。

3.段意合并法。

即在阅读过程中,合并那些内容集中的自然段,把整个文章分成几个部分。

分段可按时间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总分顺序等划分。

分段以后,用一两句话说出大致意思。

然后将各段的段意合并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

例如:2007年《语文报?中考版》合订本(1~2期)记叙文阅读《别让委屈再版》第2题“本文围绕中心选取了三个‘类似的事’作为材料,三个材料的‘类似点’是哪些?”别让委屈再版记得在小学的时候,每星期有作文课。

语文老师除了在作文卷上有批语外,还把全班的作文排好了名次,当堂唱名发还。

如名次排在后面,显得非常难堪,于是大家对作文都很努力。

我本来就喜欢作文,再加上努力,所以作文发还时,常是名字在前几名之中。

一次作文,题目是“北风”还是“春风”我已记不清了,作完后自己很得意。

当时觉得下星期发还时,我一定是在前几名之中。

没有想到,不仅前几名没有我,甚至中间也没有,而是排在最后一个。

我根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下了课,去问语文老师。

老师说:“这不像你这个小学生作的,一定是抄自什么杂志上的。

”我惊讶得不得了。

我说:“确实是我作的。

”老师说:“你不可能作这么好。

你是抄的。

你如果说你不是抄的,拿出证明来!”我反抗也无从反抗起,委屈地哭了一场。

小时候的多少事情,现在几乎都忘了,唯独这次所受的委屈,总是记得清请楚楚。

事情竟然无独有偶,我在大学三年级时,又出现了一次类似的事。

那是考交流电路的课,有一道最低还是最高功率的问题,教授所讲过的是用微积分求最大或最小的方法。

我在考试时,嫌那个方法麻烦,竟异想天开用几何作圆,利用切线的关系,找出答案来。

那一次考试,我又是很得意,却没有想到这一题竟然得了零分。

——教授说我不会微积分;而这个几何方法呢,一定是从别处抄来的。

于是我在小学所受的委屈再版了一次。

时光流水似的逝去,我在美国当了教授,又遇到一次类似的事,不过我扮演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师的角色。

有一个美国学生提交一篇学期论文,当作期末考试。

我翻来覆去地看他这篇论文,发现不仅风格清新,而且创新满纸,令人不能相信是一个大学生所作。

我很自然地怀疑他是从什么地方抄来的。

问题就这么极端:如果是抄来的,只有给不及格;如果不是抄来的,那就太好了。

我到图书馆查了两天最新到的期刊,看看有无类似的东西却不得要领。

于是请教一位同事,问他该怎么办。

我这位同事对我提出的问题,倒显得有些惊异。

他说:“如果你不能查出你的学生是抄来的,你就不能说他是抄来的。

你的学生并没有义务去证明他不是抄来的,这是罗马法的精神。

文明与野蛮的分际,就在这么细微的差别上。

我觉得这是常识,你却觉得这是个问题,好奇怪!”我不禁一怔:幸亏同事提醒,否则,那种委屈又会再版。

听了这一番教训后,我倒没什么惭愧的感觉,而是想起中国文化中好多好多莫须有与想当然的故事。

做好此题,必须在整体感知过程中理清思路,划分段落,概括段意:第一段(1~4)我读小学时写了一篇很得意的小作文,老师说我是抄的,我委屈地哭了。

第二段(5)我读大学时,用几何作图法解答求功率的考题,教授说我不懂微积分,还是抄的。

第三段(6~9)我当教授时,怀疑学生的一篇好论文是抄的,于是查资料并请教同事,寻求解决办法。

再根据题目要求,合并段意,找共性(类似点),即可概括出:老师怀疑学生的创新能力。

4.去粗取精法。

即在概括的时候,找准与原因或条件相关联的词句,去除不必要的修饰、限制语,保留极为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关键的、能够揭示事物因果关系或条件关系的词句。

例如:2007年《语文报?中考版》合订本(1~2期)记叙文阅读《母爱无敌》第3题“弟弟在招工中得以过关的‘秘密’直到‘那年12月10日’才被揭穿,其实前文已多处作了铺垫,请找出来,并用自己语言加以概括。

”母爱无敌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弟弟一直是我家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

弟弟10岁时还不会说一句话,不会做一件事,用现在标准的学术用语说,弟弟是个智障儿童。

那时我们还不会使用这么文明的字眼,大家管弟弟叫神经病。

我和父亲有时心情不好,也会骂他神经病,可母亲从不这样,她管弟弟叫克俭,克俭是弟弟的学名。

在家里,惟一没对弟弟发过脾气的,就是母亲。

那时家里穷,每年弟弟生日,母亲都会送一份让我眼红的礼物给他。

1989年,弟弟14岁生日眼看快到了,家里却一分钱没有,母亲硬是在寒风刺骨的隆冬腊月,给人家做了几天小工,直到做够买一份礼物的钱,母亲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