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复习知识点归纳

合集下载

孙权劝学知识归纳

孙权劝学知识归纳

《孙权劝学》基础知识梳理一、重点词语:权谓.吕蒙曰告诉,对------说卿今当涂..管事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辞..掌事当权,当道掌事孤岂.欲卿难道治经..粗略阅读......邪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涉猎..研究儒家经典为博士但.当涉猎只见.往事耳.了解罢了孰.若.孤谁,哪里比得上蒙乃始.就.学开始从事往事..蒙母于是拜见..指历史及.鲁肃过.寻阳等到经过大.惊非常肃遂拜卿今者才略..吴下阿蒙不再士.别三.日读书人几..才干和谋略非复即更..知晓事情..刮目相待就重新刮.目擦拭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为什么见事二、指出下列虚词用法:蒙辞以.军中多务用、拿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蒙乃.始就学就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放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友而.别表顺承三、句义理解: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3、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4、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

5、蒙乃始就学。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6、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7、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8、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读书人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9、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人教版七下《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七下《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

《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一、字词解释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③今:现在。

④当涂:当道,当权。

涂,通“途”。

⑤掌事:掌管政事。

⑥辞:推托。

⑦以:用。

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②岂:难道。

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⑤为:成为。

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⑧但:只,只是。

⑨当:应当。

⑩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孰:谁。

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

”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

②益:好处。

③乃:于是,就。

④始:开始。

⑤就:从事。

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卿今者⑤才略,⑥非复吴下阿蒙!”①及:到,等到。

②过:经过。

③论议:讨论,评议。

④惊:惊奇。

⑤才略:才干和谋略。

⑥非复:不再是。

复,再。

蒙曰:“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⑤相待,大兄⑥何⑦见事之晚⑧乎!”肃⑨遂⑩拜蒙母,结友而别。

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

三,泛指多天。

②即:就。

③更:重新。

④刮目:擦拭眼睛。

⑤相待:看待。

⑥何:为什么。

⑦见事:知晓事情。

⑧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⑨遂:于是,就。

⑩拜:拜访,拜见。

别:告别。

二、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2.卿言多务,孰若孤?译文: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整理《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选自《资治通鉴》,文题为后人所加。

此文既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之后大有长进的故事,也赞扬了孙权、吕蒙认真学习的精神,并告诫人们学习的重要性。

以下是《孙权劝学》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二、通假字:1.邪: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

三、一词多义:1.当: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当涂掌事(动词:正)2.见:见往事耳(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四、古今异义:1.博士:古,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学位的最高一级。

2.但:古,只。

今,转折连词。

3.耳:古,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

今,耳朵。

4.孤:古,王侯的自称。

今,独自,孤独。

5.岂:古,难道。

今,常用作反问,哪里,怎么。

6.妻子:古,妻子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7.事:古,指历史。

今,事情。

8.虽:古,即使。

今,虽然。

9.如此:古,这样。

今,这样。

五、词类活用:1.卿今当涂掌事(名词作动词,执政)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动词作名词,研究儒家经典)3.卿今者才略(形容词作名词,才干和谋略)4.见往事耳(形容词作动词,了解)5.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宾语前置,应为“以军中多务辞”)六、特殊句式:1.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

2.省略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七、成语:1.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意思是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比喻人学识尚浅。

2.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八、重点语句翻译: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第4课《孙权劝学》知识梳理考点清单

第4课《孙权劝学》知识梳理考点清单

七年级语文教材文言文知识梳理《孙权劝学》考点清单一、基础知识梳理1.古今异义(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单独,孤单治: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治理博士:古义:____________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2)但.当涉猎..但:古义:____________今义:但是涉猎: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接触,涉及(3)见往事...耳见:古义:____________今义:看见往事:古义:____________今义:过去的事情(4)及.鲁肃过寻阳古义:__________今义:赶上;比得上(5)即更.刮目相待古义:____________今义:更加;再2.一词多义(1)当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______但当.涉猎__________________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__________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__________________今当.远离(《出师表》)__________________(2)过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__人恒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__________________以其境过.清(《小石潭记》)__________________况才之过.于余者乎(《送东阳马生序》)__________________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__________3.其他重点实词(1)卿今当涂..掌事当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但.当涉猎..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涉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见往事耳....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及.鲁肃过寻阳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虚词意义及用法(1)以①蒙辞以.军中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自以.为大有所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①孤其欲卿治经为.博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自以为.大有所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蒙乃.始就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结友而.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特殊句式辨析(1)蒙辞以军中多务。

孙权劝学记知识点总结

孙权劝学记知识点总结

孙权劝学记知识点总结
通过阅读孙权劝学记,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知识点:
一、修身齐家
在文章中,孙权首先强调修身齐家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首先要修身,即端正自己的行为举止,保持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其次要齐家,即要孝敬父母,关爱家人,维系家庭和睦。

只有通过修身齐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行。

二、勤学苦练
孙权在劝学记中多次强调了勤学苦练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习需要勤奋刻苦,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钻研,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才能。

他还指出,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方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勤学苦练是成就一番事业的基石,也是立身之本。

三、志存高远
孙权强调了志存高远的重要性。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树立崇高的志向和远大的理想,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始终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只有志存高远,才能不断地超越自己,实现个人的价值。

四、虚怀若谷
孙权在劝学记中还提到了虚怀若谷的观念。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谦逊谨慎,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不骄不躁,不自负自满,不断地反思和修正自己的不足,才能有所成就。

虚怀若谷的态度既能使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也能使个人不断进步。

通过对孙权劝学记的阅读,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孙权对学习和人生的看法,还能够汲取其中的智慧,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劝学记所体现的思想观念不仅对当代的学生们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也对每一个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都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当今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汲取力量,不断地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孙权劝学》知识点梳理

《孙权劝学》知识点梳理

三、《孙权劝学》1.出处:选自《资治通鉴》2.作者: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

3.文学影响: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共294卷,记述了公元前403年(战国时期)至公元959年(五代时期)共1362年的史实。

全书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略讲经济、文化,长于描写战争。

《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都是本书描写战争的代表作。

这里“资”是“帮助”;“治”是治理;“通”是“通史”;“鉴”是“借鉴”;整个书名的意思是:以历史上的得失为鉴戒来帮助加强政治。

4.字词句:A.词义:⑴.古今异义:①.但,古义为只,eg:但当涉猎;今为转折连词。

②.治,古义为研究,e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治理。

③.博士,古义为官职,e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今为学位。

⑵.一词多义:①.以:a.用,eg:以军中多务;b.与“为”译为“认为”,eg:自以为大有所益。

②.当:a.掌管,eg:当除掌事;b.应当,eg:但当涉猎。

③.见:a.知道,eg:见往事耳(了解历史罢了。

);b.认清,识别,eg: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看见,见渔人,乃大惊。

④.若:a.动词,比得上,eg:孰若孤;b.介词,好象,eg:仿佛若有光。

⑤.之:a.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eg:大兄何见事之晚乎?b.助词,的,eg:于厅事之东北角。

⑶.重点词语翻译:⑶.成语①.吴下阿蒙:比喻学识尚浅。

②.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①.倒装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见事”应“见事何”,疑问句宾语前置。

)老兄你为什么看事情的变化这么晚呢?②.省略句:肃遂拜蒙母。

(“拜”后省略介词“于”。

)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

③.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是想让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博士吗?④.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不过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懂得过去的教训罢了。

D.备注:本文以对话为主,语言形象,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是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孙权劝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孙权劝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同学们,咱们一起来总结归纳一下《孙权劝学》这篇文章的知识点哈。

先来说说字词方面。

“卿今当涂掌事”里的“当涂”,意思是当道,当权。

“蒙辞以军中多务”中的“辞”是推辞的意思。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这里的“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治经”是研究儒家经典,“邪”读“yé”,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再讲讲句子翻译。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要翻译成“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意思是“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人物形象也很重要哦。

孙权他善劝,关心下属,以身作则。

吕蒙呢,能听取意见,勤奋好学,学有所成。

比如说,孙权劝吕蒙学习,不是强硬地命令,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就体现了他善劝。

文章的主旨咱们得明白。

它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咱们开卷有益,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不断学习才能进步。

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有个同学以前不爱学习,成绩不太好。

后来老师像孙权一样劝他要多读书,他听进去了,努力学习,成绩就慢慢提高了。

这就和吕蒙一样,只要肯学,就会有进步。

还有写作手法。

文章以对话为主,简洁生动。

通过孙权和吕蒙的对话,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事情的发展。

比如“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这简单的几句话,就把孙权的诚恳和对读书的重视表现出来了。

同学们,《孙权劝学》这篇文章虽然不长,但知识点可不少。

咱们把这些都掌握好了,对咱们的学习很有帮助哟!希望大家都能像吕蒙一样,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断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

孙 权劝学知识点整理

孙 权劝学知识点整理

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孙权劝学》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一篇记叙文,选自《资治通鉴》。

这篇文章讲述了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通过学习大有长进的故事,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1、作者司马光(1019 年 11 月 17 日-1086 年 10 月 11 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2、作品《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 294 卷,历时十九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 403 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 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 1362 年的历史。

二、字音字形1、字音卿(qīng)邪(yé)孰(shú)遂(suì)更(gēng)2、字形孤:注意“子”的写法,不要写成“了”。

卿:注意“卩”的写法。

孰:注意“孰”与“熟”的区别。

三、重点字词解释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谓:告诉,对……说。

3、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4、当涂:当道,当权。

5、掌事:掌管政事。

6、辞:推托。

7、务:事务。

8、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9、岂:难道。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13、但:只,只是。

14、当:应当。

15、涉猎:粗略地阅读。

16、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7、耳:语气词,表示限止语气,罢了。

18、孰若:谁比得上。

孰,谁;若,比得上。

19、就学:指从事学习。

20、及:到,等到。

21、过:经过。

22、今者:如今,现在。

23、才略:才干和谋略。

24、非复:不再是。

25、吴下:指吴县,今江苏苏州。

26、阿蒙:吕蒙的小名。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重点篇目《孙权劝学》考点笔记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重点篇目《孙权劝学》考点笔记

2.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8.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四、揣摩语言1.“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理?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达了孙权怎样的心态?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这样说有何作用?孙权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

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

五、课文分析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上均填课文原句)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情感,也从侧面写出了吕蒙学有所获;文末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

《孙权劝学》必备知识点

《孙权劝学》必备知识点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介词结构后置,正确顺序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成语积累
1.吴下阿蒙
2拭目相看,用 新的眼光看待 他(吕蒙)。 刮,擦拭。
02.文学知识
1 作者档案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 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著作甚多,主 要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 《涑水记闻》《潜虚》等。
一词多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以
自以为大有所益(动词,认为)
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 当
当涂掌事(动词,掌管)
见往事耳(动词,了解) 见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动词,知晓)
蒙乃使就学(动词,从事) 就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动词,完成)
大惊曰(副词,表程度,十分) 大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形容词,年长的)
文言句式
《孙权劝学》 必备知识点
文言知识/文学知识
01.文言知识
重点字 岂(qǐ)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 孰(shú)若孤 肃遂(suì)拜蒙母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同“耶”,语气词,可译为“吗”)
古今异义
1.治经为博士 (治: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博士: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2.见往事耳 (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3.但当涉猎 (古义:只,只是;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4.即更刮目相待 (古义:另,另外;今义:程度副词,更加。)
2 背景资料
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军后不久,周瑜病死。 鲁肃代替周瑜领兵。同时刘备的势力不断扩大。为了增强 东吴实力,孙权劝吕蒙多学习。
2 背景资料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 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本书按时间先后叙述 史实,内容以政治、军事为主,借以展示历代君臣治乱、 成败、安危之迹,作为历史的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 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借鉴来加强 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孙权劝学》知识点梳理总结(文档版)

《孙权劝学》知识点梳理总结(文档版)

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一、文学常识:《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由北宋(朝代)的司马光(人名)主持编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二、词语解释:1.卿今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务:事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经:研究儒家经典)(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4.但当涉猎(但:只,只是)(涉猎:粗略地阅读)5.见往事耳。

(见:了解)(往事:历史)6.及鲁肃过寻阳(及:到,等到)(过:经过)7.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才略:才干和谋略)8.即更刮目相待(更:另,另外)(刮:擦拭)9.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知晓事情)三、句子翻译:1.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学的学官吗!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4.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是有很大的好处。

5.及鲁肃过寻阳,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地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他。

8.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兄长怎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四、主旨: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学习对于人的成长很重要。

五、人物形象:吕蒙:能够听人劝说,积极上进,直率、自信,肯下苦功孙权:爱护关心下属,循循善诱,有远见,严格要求鲁肃:慧眼识才六、写作特点对比:吕蒙读书前后的对比侧面描写:鲁肃的惊叹侧面衬托吕蒙读书的功效之大记事简练,人物语言简练传神,详略得当。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

《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1.文学常识(1)体裁:编年体通史编年体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体例。

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以编年体记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2)作者:北宋司马光(3)作品:《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历时十九年完成,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

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2.重点字词当涂:当道,当权。

涂,通“途”。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托。

务:事务。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但:只,只是。

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若:比得上。

以为:认为。

益:好处。

才略: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

复,再。

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

三,泛指多天。

更:重新。

见事:知晓事情。

拜:拜访,拜见。

3.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2.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8.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4.重要问题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 362年间的史事。

《孙权劝学》知识点

《孙权劝学》知识点

《孙权劝学》知识点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东吴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一位文学名士。

《孙权劝学》是他的一篇名篇,弘扬了儒家学说,鼓励民众自强不息,修身养性。

以下是对《孙权劝学》中的主要知识点的总结和解读。

一、重视学问的重要性孙权劝学的篇章中,一开始就强调了学问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他认为学问能够改善个人的品质和能力,帮助个人实现自己的愿望,同时也能够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

他引用了孔子的经典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过学习,人们可以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己。

二、修养个人品德孙权强调学问应该贯彻于个人的修养之中。

他提到“温故而知新”,这是指通过不断地回顾和总结过去的知识,不断学习新的知识。

他认为学习应该以德行为基础,通过学习来塑造个人的品质,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

三、明辨是非在《孙权劝学》中,孙权还提到了思维的重要性。

他强调学习应该使人们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避免被人误导和误解。

他写道:“是非之理,少长之验,宜详其道,而后遵行。

”这说明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事物的本质,用正确的观点看待和判断事物。

四、奉公守法孙权对于忠诚和正直的重要性也有所强调。

他认为学问应该使人们明白奉公守法、忠心于国家的重要性。

他写道:“人主之国,朝廷之事,则当奉法令而行。

若执己独行,成祸害之祸,此人臣之典也。

”这是对于个人为公共利益而服务的要求。

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孙权劝学》中,孙权还提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

他认为一个好的国家治理应该由修身、齐家和治国三个方面共同推动。

他认为政府的治理能力和资政育人的能力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修炼来提高。

只有在个人修身、家庭和睦、国家安定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

六、培养人才孙权提到了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他认为政府应该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只有通过培养优秀的人才,才能有效地治理国家。

他写道:“臣未敢以闻,诚愿拓军储能。

”这是对政府培养人才的呼吁和期望。

总结:《孙权劝学》是一篇关于学问和修身的名篇。

孙权劝学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孙权劝学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孙权劝学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孙权劝学课文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警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课文知识点: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qīng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即更gēng刮目相待点拨:“邪”“更”是多音宇,可根据字义推测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

(2)但当涉猎涉猎:粗略地阅读。

(3)见往事耳见:了解。

往事:历史。

(4)及鲁肃过寻阳过:到。

(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6)卿今者才略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请写出出自*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成语:吴下阿蒙。

意思是:指没有学问的人。

(2)成语:士别三日意思是:刮目相待。

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执政掌权,不能不学习。

点拨:重点理解“当涂掌事”等词语。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我经常读书,自己认为(这样)大有好处。

点拨:重点理解“大有所益”等词语。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吴县吕蒙了! 点拨:重点理解“才略”“复”等词语。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土分别多日,就要重新换个眼光看待(他)。

点拨:重点理解“更”“刮目相看”等词语。

三、文学(文体)常识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 政治家、史学家(称谓)。

3.孙权,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创建者。

孙权劝学课文原文及知识点相关。

《孙权劝学》文言文知识点

《孙权劝学》文言文知识点

《孙权劝学》文言文知识点《孙权劝学》文言文知识点在学习中,是不是经常追着老师要知识点?知识点是知识中的最小单位,最具体的内容,有时候也叫“考点”。

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孙权劝学》文言文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孙权劝学》文言文知识点1通假字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

表反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

亦作当权。

词类活用1.蒙辞以军中多务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之:主谓取独。

一词多义以:蒙辞以军中多务。

(介词,用)自以为大有所益。

(认为)当:但当涉猎。

(应当)当涂掌事。

(掌管)见:见往事耳。

(了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认清)古今异义(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古义:推辞。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及鲁肃过寻阳)及: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义:以及。

(及鲁肃过寻阳)过:古义:到。

今义:经过。

(即更刮目相待)更: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但当涉猎)但: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但当涉猎)涉猎:古义:粗略的阅读今义:捕捉猎物(见往事耳)往事: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自以为大有所益)大: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蒙乃始就学)就:古义:从事。

今义: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古义:认清。

今义:看见。

特殊句式倒装句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

(介词结构后置)反问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吗)!卿言多务,孰若孤?《孙权劝学》文言文知识点2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孙 权劝学》 知识清单

《孙 权劝学》 知识清单

《孙权劝学》知识清单《<孙权劝学>知识清单》一、文学常识1、作者《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作者是司马光。

司马光(1019 年11 月 17 日-1086 年 10 月 11 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2、作品《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 294 卷,历时十九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 403 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 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 1362 年的历史。

二、字词解释1、初,权谓吕蒙曰谓:对……说,告诉。

2、卿今当涂掌事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当涂:当道,当权。

3、蒙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

以:用。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

5、但当涉猎但:只,只是。

涉猎:粗略地阅读。

6、见往事耳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耳:罢了。

7、孰若孤孰:谁,哪个。

若:比得上。

8、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

9、及鲁肃过寻阳及:到,等到。

过:经过。

10、卿今者才略今者:如今,现在。

才略:才干和谋略。

11、非复吴下阿蒙非复:不再是。

12、即更刮目相待更:重新。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

1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

三、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4、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5、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好处。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阿蒙了!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读书人分别几天,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四、内容理解1、孙权劝学的原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因为吕蒙当权管事,需要通过学习来增长自己的见识和才能。

孙权劝学重点字词

孙权劝学重点字词

孙权劝学重点字词孙权劝学重点字词如下:1、鉴:指镜子,含有警戒和教训的意思。

2、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汝南富陂人,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将领。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6、当涂:当道,当权。

7、掌事:掌管政事。

8、辞:推托、推辞。

9、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治,研究。

11、博士:古代专门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12、邪:后写作“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3、但:只,仅。

14、涉猎:粗略地阅读。

15、见往事:了解历史。

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6、耳:语气词,表示限止语气,罢了。

17、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

18、就学:指从事学习。

19、及:到了……的时候。

20、寻阳:县名,在今湖北黄梅西南。

21、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22、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23、非复:不再是。

24、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

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

阿蒙,吕蒙的小名,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25、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

26、即:就。

27、更:另,另外。

28、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29、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30、见事:认清事物。

见,认清,识别。

31、遂:于是,就。

32、拜:拜见。

33、别:离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知识点汇总
1、作者:司马光,字君实,北宋史学家。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

2、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初:起初,当初谓:对……说
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

涂,通“途”。

掌事:掌管政事。

3、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辞以:用,拿多务:事物繁多
4、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岂:难道治经:研究经书
为:做,成为
但:只,仅涉猎:泛览孰若:哪个像以为:以(之)为,认为(多读书)是益:收效,好处
5、蒙乃始就学。

乃:于是就:从事
6、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及:等到论议:谈论,商议今者:现在才略:才干谋略非复:不再是
7、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即:就更:重新刮目相待:另眼相看。

刮目,擦擦眼睛何:为什么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8、句子翻译:吕蒙说:“对于有抱负的人,分别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
9、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遂:于是,就拜:拜见而:表动作顺接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能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用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要处理许多事物,哪里比得上我处理的事物多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读书)是能够让我获得很大收益的。


等到鲁肃来到旬阳的时候,与吕蒙论说天下大事,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了!”
吕蒙说:“对于有抱负的人,分别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