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稳态知识点总结
新高考生物稳态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高考生物稳态知识点归纳总结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新高考已成为我国高中阶段学生升学的标准化考试。
生物作为其中一门科学必修课,无疑在新高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生物知识,本文将对新高考生物稳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以科普的方式向读者呈现。
一、稳态的定义与特征稳态是指生物体内生理功能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恒定。
生物体需要通过各种调节机制来保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包括体温、pH值、血糖浓度等。
二、稳态的调节机制1. 负反馈调节机制:负反馈调节机制是生物体内最常见的一种调节方式。
它通过传感器、控制中枢和效应器的相互作用来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如体温调节和血糖调节等。
2. 正反馈调节机制:正反馈调节机制相对较少见,它会加强原有的变化,而不是抑制变化。
如分娩过程中的宫缩,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强。
三、稳态调节的具体案例1. 温度调节:温度调节是生物体维持稳态的重要机制之一。
人体的体温调节,如出汗和发抖等,都是为了维持体温稳定。
2. 酸碱调节:生物体内的酸碱平衡对于维持体内稳态非常重要。
呼吸系统可以调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肾脏则通过调节尿液的酸碱度来维持稳态。
3. 血糖调节:血糖是人体能量供应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稳态的一部分。
胰岛素和葡萄糖酮体等调节机制协同工作,确保血糖维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四、稳态破坏与疾病生物体内部的稳态如遭到破坏,就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如体温过高引发的热射病、血压失调引起的高血压等。
因此,保持稳态对于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
五、稳态调节的意义与应用稳态调节不仅对于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环境保护和农业发展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稳态调节对于水质污染的治理、农作物的生长管理等都有重要作用。
六、稳态调节与个体适应能力个体的生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适应能力。
在面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时,生物体的稳态调节能力决定了其是否能够适应并幸存下来。
综上所述,稳态作为生物学中重要的概念,在新高考生物中具有重要地位。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高中生物课程中,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是一个重要且广泛的知识点。
内环境指的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一组恒定的内部条件,包括体温、血液浓度、pH、离子浓度等,而稳态则是指维持内环境恒定的能力。
下面将详细介绍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知识点。
一、内环境与外环境的关系人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
人体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营养物质和氧气,排泄代谢产物和碳 dioxide等,因此与外界保持物质交换。
同时,人体还需要与外界进行热量和水分交换,从而维持体温和电解质稳定。
二、重要的内环境参数1.体温:人体平均体温是37℃,上下波动范围在36~37.5℃之间。
体温的调节是维持人体功能正常运作的关键。
2.血液浓度:血液中的物质浓度需要保持恒定,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葡萄糖和脂肪酸的浓度、蛋白质的浓度以及水分的浓度等。
3.pH值:细胞内和细胞外的酸碱度需要保持恒定,维持在适合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范围内。
人体的正常pH值为7.4左右。
4.电解质浓度:维持体液中的离子浓度(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等)恒定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关键。
5.压力:正常的血压和气压维持是维持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正常运作的前提。
三、维持内环境的机制1.反馈调节:人体通过反馈调节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恒定。
负反馈调节是一种常见的调节方式。
它是指当一些参数偏离正常范围时,机体会通过一系列的反馈信号来调节该参数,使其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2.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冲动传递和调节内环境恒定。
神经冲动可以传递到各个器官和组织,调节各种生理反应。
3.激素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分泌和调节,对各种生理过程进行调控。
例如,甲状腺素可以调节代谢速率,胰岛素可以调节血糖水平等。
4.呼吸系统的调节:呼吸系统通过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维持体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水平的恒定。
5.肾脏的调节: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产生和排泄,调节体液的电解质浓度和酸碱平衡。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知识点总结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含水量可能因物种、个体、器官及生活时期的不同而不同。
(1)定义: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化学成分:大量的水,许多离子和化合物。
(3)组成:细胞内液(约占2/3)体液组织液细胞外液(约占1/3)血浆2、血浆:淋巴液等(如脑脊液)(1)定义: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血液的组成:血浆和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3)区分血清与血浆:血清是血液凝固而分离出来的透明液体,不具有血液含有的各种血细胞、各种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等这几种成分,其他成分则是一样的,比如血清中含有各种抗体、营养物质和激素等。
3、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细胞间隙的液体,又叫细胞间隙液,是体内绝经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4、淋巴液:(1)定义:存在于淋巴管中,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来源:小部分组织液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淋巴液,也叫淋巴。
(3)去向:经过淋巴结等淋巴器官,并最终汇入血浆。
5、内环境:●活的多细胞动物才有内环境,单细胞生物与植物无内环境。
(1)定义: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2)常考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膀胱、乳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应视为人体外部环境。
②细胞膜上的成分:如载体、受体等。
③细胞内的成分:如血红蛋白、胞内酶(呼吸酶、RNA聚合酶、解旋酶等)。
④人体不能吸收的物质:如纤维素、麦芽糖、淀粉等。
(3)常考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①营养物质:如水、无机盐、氨基酸、维生素、葡萄糖等。
等。
②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CO2③调节物质:如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等。
④其他物质:如血浆蛋白等。
●注意:有些物质人体内外环境中均含,判断关键是要看题中其所处具体位置。
人体的稳态
人体的稳态[知识点归纳]一、内稳态对于多细胞高等动物和人来说,组成身体的每一个细胞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和单细胞生物的生存环境有何相同点?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引出了体液和内环境的概念。
从下面的图解中,同学们可以体会到组成内环境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关系,同时体会细胞和内环境的关系——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细胞的正常的代谢活动要求内环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相对稳定。
想一想,我们可以生活在温度跨度为几十度的外界环境中,但我们的细胞呢?只能生活在我们的正常体温的范围内。
下列图解表示内环境中的各种物质含量维持相对稳定的机制。
从上面的图解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细胞是生命的单位,新陈代谢的实质是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有序的化学反应。
生物体整体表现出来的功能活动,如消化、呼吸、循环和泌尿等系统直接参与维持内稳态,以保证细胞的正常的生命活动;神经—内分泌是内稳态的调节体系。
各个系统是如何通过其具体的代谢活动维持内稳态呢?这就是本部分研究的中心线索。
二、体温调节1、体温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2、产热与散热的动态平衡靠完善的调节机制来实现三、水和无机盐的调节1、排泄途径2、排泄的意义在于调节体内水盐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稳态3、人体的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①大体结构②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血液循环与生尿相适应的特点A:血流量丰富,血流速度快。
每4—5分钟的肾血流量相当于全身血量,每分钟的血浆量约为625mlB:肾小球的入球小动脉口径大于出球小动脉,血管球内形成较高的压力;血管壁簿,单层内皮细胞有许多圆孔,并与肾小囊内皮细胞等组成滤过膜,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C:出球小动脉再次形成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血管内形成较低的压力,血流速度较慢,有利于肾小管重吸收作用。
③尿的生成尿在肾单位中生成,包括滤过、重吸收、排泄与分泌三个环节从血浆、原尿和尿液的成分比较,可以理解尿液形成的三个环节。
4、水盐平衡及调节①肾小管和集合管在神经—激素调节下完成对水的重吸收:②肾小管和集合管在激素调节下完成对无机盐重吸收和分泌:四、血糖的调节1、血糖和尿糖的测定值3、血糖平衡的调节(2)血糖的神经调节血糖浓度高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产生神经冲动传导到迷走神经,作用于胰岛B细胞,直接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同时也可以抑制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的。
知识点人体内环境和稳态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知识点总结编写人:张瑞萍班级姓名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2.体液之间关系: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 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 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9.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0.细胞名称所生活的内环境组织细胞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组织液血细胞血浆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血浆、组织液成分项目血浆组织液淋巴存在部位血管组织细胞间隙淋巴管成分来源①从消化道吸收而来②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③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①血浆透出毛细血管壁②组织细胞代谢产生①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②由消化道吸收而来(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高中生物人体内环境稳态知识点
高中生物人体内环境稳态知识点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章的内容,下面店铺给你分享高中生物人体内环境稳态知识点,欢迎阅读。
高中生物人体内环境稳态知识点(一)一、稳态的生理意义1、内环境:(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2)内环境的组成: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可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2、稳态(1)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反馈调节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
高中生物人体内环境稳态考点分析易错点提示1.不属于体液的液体消化道、膀胱等有通道与外界相连,储存的液体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直接与外界接触,这些液体不属于体液,而是外界液体。
2.内环境概念的适用范围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3.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4.血液中的物质不一定是内环境成分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属于内环境成分,但血液中的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稳态与环境知识总结高三学生必备
稳态与环境知识总结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 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等 2、体液之间关系:血浆细胞内液 组织液 淋巴 3、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6、血浆中酸碱度:7.35---7.45调节的试剂: 缓冲溶液: NaHCO3/H 2CO3 Na2HPO 4/ NaH2PO4 7、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770kPa 、正常的温度:37度8、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9、稳态的调节:神经 体液 免疫共同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还包括肌肉和腺体)2 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双向传导 静息时外正内负 静息电位 → 刺激 → 动作电位→ 电位差→局部电流 神经元之间(突触传导)单向传导突触小泡(递质)→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有受体)→ 产生兴奋或抑制3、人体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生物的节律行为脑干:呼吸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大脑: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脊髓:调节机体活动的低级中枢4、大脑的高级功能:除了对外界的感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大脑S 区受损会得运动性失语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说话、但自己不会讲话5、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稳态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稳态(仅作复习参考用)1、内环境:(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2)内环境的组成:细胞内液体液血浆细胞外液组织液(内环境)淋巴(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在这个过程中人体参与的主要系统有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吸收蛋白质,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吸收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以及全部的葡萄糖和氨基酸。
补充:组织水肿的原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过敏物质等原因)淋巴回流受阻血浆蛋白丢失(肝、肾疾病,营养不良等)2、稳态(1)概念:稳态并不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温度、渗透压、酸碱度)维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值,而是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它依靠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2)调节机制——反馈调节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比如排尿反射。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生物体和生态系统中主要的调节方式,维持稳态。
比如: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如右图)补充: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的影响。
二、酸碱度调节血液中的缓冲对: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三、体温调节——神经-体液调节1、体温的概念: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
2、体温的测量部位:直肠、口腔、腋窝3、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器官: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散热器官:皮肤(血管、汗腺)体温调节过程:(1)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垂体—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复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复习1.内环境的定义与特点:-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和组织所处的液体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和细胞内液。
-内环境对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是至关重要的,它提供了氧气、营养物质和水分,以及排出代谢产物和维持酸碱平衡等功能。
-内环境的主要特点是相对稳定,不受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剧烈波动。
2.内环境的组成:-血液是内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循环系统将营养物质、氧气和代谢产物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
-组织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位于细胞与毛细血管壁之间,主要由血浆和组织间液组成;细胞内液则存在于细胞内,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中的液体。
3.内环境的稳态调节机制:-稳态是指一种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对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人体的内环境通过稳态调节机制来实现稳定。
-负反馈机制是内环境稳态调节的主要方式,它通过负反馈回路来消除外界刺激对内环境的影响,使内环境恢复到稳定状态。
-负反馈回路包括传感器、控制中枢和效应器。
传感器检测内环境的变化,控制中枢收集并处理这些信息,效应器则根据控制中枢的指令产生相应的反应。
4.内环境的稳态调节因素:-温度:体温的调节是内环境稳态调节中重要的因素之一、人体通过皮肤血管的舒张和收缩来调节体温,发汗和发热也是体温调节的机制。
-血糖:血糖的稳态调节由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来完成,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提高血糖水平。
-pH值:体内的酸碱平衡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肾脏、肺和血液中的缓冲系统能够调节体液中的酸碱平衡。
-血压:血压的调节是通过血管收缩和舒张来实现的。
神经系统和激素系统共同参与对血压的调节。
5.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糖尿病和酸中毒等。
-外界环境的突然变化也会对内环境稳态产生影响,如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下,人体会出现体温失调等问题。
6.内环境稳态调节与健康:-内环境稳态的良好调节与健康密切相关。
保持稳定的内环境可以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疾病的风险。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重要知识点汇总
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重要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构成的液体环境。
2、高等的多细胞动物,它们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是: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4、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主要调节机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多细胞)动物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2、兴奋: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3、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兴奋部位的电位:内正外负。
4、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5、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6、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7、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8、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分为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
9、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10、体液调节: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1、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12、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神经和体液调节,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地位。
13、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必背知识点
1.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面的液体)2.体液: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3.体液组成:细胞内液(占2/3)和细胞外液(占1/3)4.内环境: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含淋巴细胞,但淋巴细胞不是只存在淋巴液中),含量最多的是水5.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血浆和组织液是双向,组织液只能到淋巴液,淋巴液只能到血浆)(含的物质相近)(图形))(最大区别是蛋白质的含量,细胞内液最多,其次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较少)6.淋巴液汇聚后从锁骨下大静脉进入血浆7.组织液主要被毛细血管吸收,部分被淋巴管吸收,大分子的蛋白一般不会进行交流。
8.关于组织水肿(营养不良,肾炎,肺炎,淋巴管堵塞,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代谢产物增多等)9.关于上下部分的含量(氧气,二氧化碳,血糖)10.关于跨膜的计算:红细胞中的氧气被最近的组织细胞利用,最少跨6层膜,最少跨12层磷脂分子层。
血浆中的葡萄糖被最近的组织细胞利用最少跨3层膜,6层磷脂分子层。
大气中的氧气进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结合至少跨多少层膜:大气中氧气—进肺泡,出肺泡(两层)--进出血管壁细胞(两层)--进红细胞(1层),共5层。
食物进入组织细胞:小肠绒毛(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层)—组织细胞(1层),共7层11.各个细胞所生活的环境是?(组织细胞是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是组织液和血浆,毛细淋巴管的是组织液和淋巴液。
血细胞的是血浆)12.内环境的成分:主要是水,其余还有蛋白质,无机盐,葡萄糖,激素,血浆蛋白和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13.内环境不存在的成分:血红蛋白,载体蛋白,细胞内的酶,消化酶,细胞上的蛋白质如载体,受体和体外环境(唾液,胃液,肠液,尿液,眼泪等)14.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区别,血液,血浆,体液区别1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定义):770kpa(主要由钠离子和氯离子(占90%),其次是蛋白质)。
酸碱度:7.35-7.45,以H2CO3-/HCO3(主要)和H2PO4-HPO42-为缓冲对和温度370C左右16.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组织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17.内环境的稳态:一是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如氧气,葡萄糖含量。
高二生物人体的稳态重要知识点总结
高二生物人体的稳态重要知识点总结高二生物人体的稳态重要知识点总结1.如何理解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我的思路: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只隔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毛细血管壁,毛细血管壁具有较高的渗透性,当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物质(如血浆蛋白)之外,水和其他小分子的物质(如葡萄糖、无机盐、氧气等),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渗入到组织液间隙中,形成组织液。
组织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以后,大约90%的组织液又可以渗回毛细血管,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和CO2等也渗回血液中,其余大约10%的组织液则渗入到毛细淋巴管内形成淋巴。
毛细淋巴管的一端是盲管,其内的淋巴流动是单向的,淋巴通过淋巴循环,最后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注入血液循环。
2.细胞是怎样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我的思路:外界的食物、养料等通过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进入循环系统(即内环境),然后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进入到细胞中,在细胞中发生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CO2进入组织液,由组织液进入到循环系统,最后通过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等把废物和CO2排出体外。
所以,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中间环节。
3.稳态对生物体有什么意义?我的思路:内环境稳态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保证细胞行使正常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的调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就会引起新陈代谢的紊乱,并导致疾病。
4.血糖的来源、利用的途径有哪些?我的思路:血糖来源主要有3种途径:①主要来自于食物中的糖类;②肝糖原的分解;③非糖物质的转化。
血糖的去路也主要有3种:①氧化分解;②合成糖原;③转变成非糖类物质(如脂肪、某些氨基酸)。
在正常的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利用总是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使血糖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5.在血糖的体液调节中主要涉及哪些激素?它们分别具有哪些功能?我的思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它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的氧化分解并促使血糖转变成脂肪等非糖类物质;又能够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人体的稳态总复习
https://
REPORTING
• 引言 • 体温稳态 • 水平衡稳态 • 酸碱平衡稳态 • 总结与回顾
目录
PART 01
引言
REPORTING
WENKU DESIGN
复习目标
01
02
03
04
掌握人体稳态的概念和 意义
熟悉人体稳态的调节机 制
理解人体稳态与健康的 关系
脱水
当体内水分不足时,会导 致脱水,表现为口渴、尿 少、皮肤干燥等症状。
水中毒
当摄入水分过多而无法及 时排出时,会导致水中毒, 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 障碍等症状。
水平衡调节的生理意义
维持内环境稳态
水平衡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方面,通过调节水分摄入和排泄, 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总结与回顾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本章重点回顾
人体稳态的概念
01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包括温度、酸碱度、
渗透压、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
人体稳态的调节机制
02
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其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
用。
人体稳态的生理意义
03
人体稳态的维持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预防疾病和促进
提高免疫力
适当的体温调节可以增强 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抵 抗力,减少感染和疾病的 风险。
PART 03
水平衡稳态
REPORTING
WENKU DESIGN
水平衡调节机制
摄入水分的调节
人体通过口渴感和饥饿感来调节 摄入的水分,当体内水分不足时, 会产生口渴感,促使人饮水;而 当水分过多时,则会产生饱腹感,
人体的稳态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人体的稳态》知识点一、学习目标1、稳态的生理意义;2、体温调节;3、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二、重点知识归纳讲解(一)稳态的生理意义1、内环境及各成分间的关系(1)人体内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
(2)体内细胞与内环境及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
(3)内环境的重要性: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体内细胞直接从内环境中吸收养料和氧气,向内环境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而且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理解稳态的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下,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稳态是人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的适应。
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有赖于反馈调节(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3、稳态的生理意义:稳态是人体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体温调节1、人的体温及其意义(1)概念:人体内的温度。
平时所讲的体温实际上是测量口腔所得的温度,平均为37℃(正常体温)。
(2)测量部位口腔温度为36.7℃~37.7℃,平均温度为37.2℃;腋窝温度为36.0℃~37.4℃,平均温度为36.8℃;直肠温度为36.9℃~37.9℃,平均温度为37.5℃。
三个测量部位最常用的部位是口腔和腋窝,最接近人体温的是直肠温度。
(3)体温恒定的原因体内的产热量和散热量维持相对平衡,即产热量=散热量。
(4)体温恒定的意义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过程中酶的活性,正常的体温是酶活性最适宜的温度。
因此,体温恒定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2、体温相对恒定的调节机制分析:(1)图中的上半部是人体在寒冷环境中调节体温的图解式模型,请在下半部建构人体在炎热环境中调节体温的图解式模型。
(2)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什么重要意义?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知识点笔记)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内环境的组成①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组织液(细胞间隙液)、淋巴等体液②三种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注:【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组织液液只能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内】③细胞外液的成分: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无机盐浓度)在37度时约为770kpm,相当于生理盐渗透压(2)酸碱度①、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②、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3)温度(37℃,波动一般不超过1℃)三、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①代谢活动均在细胞中进行,故细胞中CO2浓度最高②直接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系统有四个(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器官有一个(皮肤)四、内环境的稳态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2、稳态的调节:神经 ----- 体液 --- 免疫共同调节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体内液体≠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水肿】(1)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的水肿现象。
(2)组织水肿的原因①过敏反应: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总结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总结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是指人体内部环境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个稳态是通过调节机制来维持的,包括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和体液调节等。
以下是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稳态的概念稳态指的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人体内部环境的各项生理指标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非常重要,如果稳态被打破,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二、稳态调节机制1.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传递信号,调节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例如,当体温过高时,神经系统会通过出汗来散热,使体温回到正常范围内。
2. 内分泌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例如,胰岛素的分泌可以调节血糖水平,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3. 体液调节:人体内的体液包括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外液等。
体液调节通过调节体液的成分和体积来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例如,肾脏可以通过尿液的排泄来调节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三、稳态的重要指标1. 温度:人体内部的温度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通常为36.5-37.5摄氏度。
2. pH值:人体内部的酸碱平衡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通常为7.35-7.45。
3. 血糖水平:血糖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通常为3.9-6.1毫摩尔/升。
4. 血压:血压是衡量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通常为收缩压12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80-89毫米汞柱。
四、稳态失调的后果当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被打破时,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酸中毒等都是稳态失调的结果。
五、保持稳态的方法1. 健康饮食:合理摄入各类营养物质,保持饮食均衡,避免偏食或暴饮暴食。
2. 适量运动:定期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和调节能力。
3.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和作息规律,避免长时间熬夜或过度劳累。
4.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知识点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知识点
以下是 8 条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知识点:
1. 人体内环境那可是超级重要啊!就像我们生活的小天地,得保持稳定呢!比如你发烧了,体温不正常,这就是内环境出问题啦!
2. 你知道吗,血液就像是人体内环境的快递员,带着各种物质跑来跑去!要是血液出问题,那可不得了哇!就像送快递的乱了套。
3. 人体内的酸碱度得平衡呀,不然身体能舒服吗?你想想,要是水变得要么太酸要么太碱,那多难受呀,就像喝了怪味道的水!
4. 细胞外液就像是细胞住的小区,得舒舒服服的才行呢!要是小区环境乱七八糟,细胞能好好过日子吗?比如水太多或太少!
5. 稳态就像一场完美的音乐会,每个乐器都得配合好才行!身体的各个系统也是这样相互配合,来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呀!你说神奇不神奇?
6. 人体内的各种离子也很关键呀,跟体内的活动息息相关!就像建房子的砖头,少了可不行,多了也麻烦,你说是不是?比如钾离子不正常了,心脏可能就乱跳啦!
7. 渗透平衡也很重要哇,不然细胞都不知道是胖了还是瘦了!就像气球,气多了气少了都不行呀,对吧?
8. 神经和体液调节就像是两个好伙伴,一起努力让内环境稳稳当当的!要是它们闹矛盾了,那身体可就倒霉咯!就像两个人合作干活,一个捣乱那就完啦!
我觉得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真的太重要了,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呀,让它处于良好的状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1.内环境的定义和特点: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周围的液体环境,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内环境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至关重要。
其特点包括:-维持稳定性:内环境需要维持一定的稳定性,使得细胞可以在最优条件下进行正常的生物化学反应和代谢。
-动态平衡:内环境是一个动态平衡体系,各种物质和能量在细胞内外间不断交换,维持其正常的稳态。
-平衡修复:当内环境发生改变时,人体会通过调节机制来恢复平衡,确保内环境的稳定性。
2.内环境的调节机制:为了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性,人体拥有一系列调节机制,包括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和循环系统调节等。
a.神经调节: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对内环境的调节。
例如,当人体感到寒冷时,神经系统会立即将这个信息传递到大脑,启动体温调节机制来维持正常体温。
b.内分泌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在体内传递信息,并调节内环境的稳定。
例如,下丘脑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来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体液的平衡。
c.循环系统调节:循环系统通过调节血液的循环,实现对内环境的调节。
例如,引导血液流向特定的器官或组织,以维持其正常的功能。
3.内环境的稳态:体内各种生理指标需要保持在特定的范围内,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这些指标包括体温、血糖水平、血液pH值、电解质浓度等。
a.反馈调节:人体通过反馈调节机制来保持内环境的稳态。
当一些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时,身体会启动相应的调节机制来恢复平衡。
例如,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促使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加,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b.负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是指通过自身调节机制使生理指标回到正常范围内。
正反馈则是指使生理指标远离正常范围,加剧不平衡的调节机制。
例如,负反馈是通过体温调节机制将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而正反馈则是在一些罕见的情况下,例如血液凝块形成的过程中。
c.维持动态平衡:内环境的稳态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人体的稳态》知识点
一、学习目标
1、稳态的生理意义;
2、体温调节;
3、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二、重点知识归纳讲解
(一)稳态的生理意义
1、内环境及各成分间的关系
(1)人体内环境由细胞外液组成,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
(2)体内细胞与内环境及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
(3)内环境的重要性: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体内细胞直接从内环境中吸收养料和氧气,向内环境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而且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理解稳态的概念
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下,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叫做稳态。
稳态是人体对多变的外界环境的适应。
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有赖于反馈调节(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
3、稳态的生理意义:稳态是人体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体温调节
1、人的体温及其意义
(1)概念:人体内的温度。
平时所讲的体温实际上是测量口腔所得的温度,平均为37℃(正常体温)。
(2)测量部位
口腔温度为36.7℃~37.7℃,平均温度为37.2℃;
腋窝温度为36.0℃~37.4℃,平均温度为36.8℃;
直肠温度为36.9℃~37.9℃,平均温度为37.5℃。
三个测量部位最常用的部位是口腔和腋窝,最接近人体温的是直肠温度。
(3)体温恒定的原因
体内的产热量和散热量维持相对平衡,即产热量=散热量。
(4)体温恒定的意义
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过程中酶的活性,正常的体温是酶活性最适宜的温度。
因此,体温恒定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2、体温相对恒定的调节机制
分析:
(1)图中的上半部是人体在寒冷环境中调节体温的图解式模型,请在下半部建构人体在炎热环境中调节体温的图解式模型。
(2)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对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有什么重要意义?
体温能够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人体内的热量是由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在各组织器官中进行分解代谢时所产生的。
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
肝脏是人体内代谢旺盛的器官,产热量很大。
在剧烈运动时,骨胳肌的产热量会剧增。
皮肤是人体的主要散热器官,皮肤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等方式直接散热,其散失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和环境之间的温差,而皮肤温度又为皮肤血流量所控制。
因此,机体可以通过改变皮肤血管的功能状态来调节散热量。
总结: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要减少散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减少散热;要增加产热:立毛肌收缩,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水平提高。
在炎热环境中,皮肤要增加散热: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汗液分泌增多,散热量增加。
(三)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1、水的平衡和调节
(1)水的平衡:摄入量(来源)=排出量
(2)水平衡调节
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通过相关器官的作用,使水的摄入量等于排出量,其结果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
2、无机盐的平衡及调节
(1)无机盐的平衡
摄入量和排出量相等,钠、钾盐的摄入和排出如下:
(2)无机盐平衡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