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开题报告--某县的优良花灌木调查与研究
绿化苗木考察报告
绿化苗木考察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绿化苗木考察报告一、考察目的绿化苗木是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美化环境、提高空气质量、改善城市生活品质有着重要作用。
本次考察的目的是针对市场上常见的绿化苗木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苗木的生长情况、适应环境以及价格等方面的情况,为城市绿化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考察地点本次考察选择在当地一家知名的苗木基地进行,该基地面积广阔,种类繁多,是当地较为重要的苗木供应商之一。
三、考察内容1. 苗木生长情况:在考察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不同种类的苗木生长状况各异。
一些苗木长势良好,根系发达,叶片繁茂;而一些苗木则生长缓慢,根系不健全,叶片黄瘦。
这些不同的生长情况可能与苗木的种植条件、管理水平有关。
2. 环境适应性:在考察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了苗木的环境适应性。
一些苗木适应性较强,在干旱、寒冷等恶劣环境条件下仍能生存良好;而一些苗木则对环境要求较高,环境条件稍有变化就会出现生长不良的情况。
在选择苗木时,应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来进行选择。
3. 价格比较: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还比较了不同种类的苗木价格。
一些常见的苗木价格相对较低,适合用于大面积绿化工程;而一些特种苗木价格较高,适合用于重点绿化区域。
在选择苗木时,应根据预算和绿化需求来选择适合的苗木种类。
四、建议和总结1. 在进行绿化苗木采购时,应选择苗木生长健康、根系发达、叶片繁茂的苗木,确保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健康。
2. 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来选择适合的苗木种类,提高苗木的环境适应性,确保绿化效果和质量。
3. 在进行苗木价格比较时,应根据预算和绿化需求来选择适合的苗木种类,确保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和实用性。
通过本次考察,我们对绿化苗木的生长情况、环境适应性和价格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信这将有助于提高城市绿化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我们的城市绿化工作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更加宜居和美好的生活环境。
关于校园植物的调查报告(通用5篇)
关于校园植物的调查报告(通用5篇)要去了解一件不明白的事情时,我们通常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最后基于取得的调查材料汇成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怎么写才能避免假大空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校园植物的调查报告(通用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校园植物的调查报告1一、课题的提出我们的校园坐落在美丽的独山脚下,校内绿化达到了“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设计特色。
每当我们漫步于校道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那是在上八年级生物上册“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这一章时,我让学生阅读了教材第89页的“林奈和双名法”,其中的一位学生就说:“老师,我们学校那么多树,我们都不认识,你能带我们去认识认识吗?”就是这一句话让我在生物课上有了新的追求。
为此,我和民(21)班全体学生决定对学校各种树木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调查范围民族中学校园内的所有木本植物。
三、调查方法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四、研究时间xx年xx月xx日五、研究成员民(21)班全体学生六、指导老师农**七、研究过程1.分工情况把全班52个学生分成3组,每个小组各选出组长,同时把学校校园分成3个区域,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区域。
第一组:学校门口到教师宿舍楼。
第二组:独山脚下到学生宿舍楼。
第三组:教学楼到围墙。
2.实地调查由我亲自带领全班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的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
课余时间再由组长组织本组组员在负责区域内进一步调查、认识植物。
3.采集标本利用星期四下午第八节课外活动的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并做成植物标本。
4.采访讨教带领学生将所做植物标本拿去请教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龙州校区的生物教师,弄清树木的名称和特性。
5.查阅资料与信息课阮老师联系,利用学生的信息课时间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获取各类树木的相关资料。
灌溉法实验报告
灌溉法实验报告
《灌溉法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灌溉法实验,探究不同灌溉方法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水培盆、灌溉工具、水源。
实验步骤:
1. 将小麦种子均匀地撒在水培盆中。
2. 设定不同的灌溉方法,包括滴灌、喷灌和浸灌。
3. 每种灌溉方法设置三组重复,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每天按照设定的灌溉方法进行灌溉,保持水分充足。
5. 持续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速度、株高、叶片颜色等指标。
实验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得出以下实验结果:
1. 滴灌法:小麦生长状况良好,株高均匀,叶片颜色翠绿。
2. 喷灌法:小麦生长较为缓慢,部分叶片出现黄化现象。
3. 浸灌法:小麦生长不健康,株高不均匀,叶片颜色晦暗。
结论:
通过灌溉法实验,我们发现滴灌法对小麦的生长效果最好,喷灌法次之,浸灌法效果最差。
这表明不同的灌溉方法对植物生长有着明显的影响,科学合理的灌溉方法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不同作物对灌溉方法的适应性,优化灌溉系统,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为粮食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科学实验,向农民和农业工作者传播科学灌溉知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中国农业大学开题报告
中国农业大学开题报告【篇一:中国农业大学网上农大开题报告参考-园林树木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 -- 2 -- 3 -【篇二: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只用来应付初期检查,答辩不需要此文件)】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学院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职称(200 年月)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制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简介(300 字以内)二、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200 字以内)三、拟采用方法和技术路线(400 字以内)四、论文进度安排(300 字以内)五、可能遇到的问题、困难以及解决的途径(300 字以内)六、主要参考文献(字数不限,文献数量不超过20 篇)【篇三:中国农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中国农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培养管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论文题目中国工商银行益阳分行员工业绩评价研究指导教师姓名职务工作单位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一、选题依据1 、问题提出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表现为人力资源的竞争,所以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
员工业绩评价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员工考核实质是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更好的信息,以此为人力的招聘、调迁、升降、委任、奖惩等人事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同时,员工绩效考核也可以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更适合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专长,从而达到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的双赢目的。
商业银行作为成熟的金融服务行业,其经营特点是任何一项金融产品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当银行向客户提供某一项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时候,除了需要提供产品本身的实际资本外,更多的是提供人力资源成本,以银行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投入到金融产品及服务中去。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作为企业,我国银行业对人力资源的管理由于诸多原因多数仍处在旧的人事管理层面上,在绩效评价方面,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国有商业银行所推行的绩效评价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传统的、以经验判断为主体的绩效评价手段基础上,缺乏客观的标准,没有一个规范化、定量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河北农业大学开题报告模板
研究意义:阐述研究对于学科 领域、实践应用和理论发展的
贡献
研究目的:明确研究问题、 解决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研究计划:说明研究方法、实 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
等
前人研究成果和不足
前人研究成果:国内外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主要成果
不足之处:前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方向
研究问题提出
研究背景:介绍研究问题 的背景和意义
研究目的:明确研究问题 的目的和目标
研究问题:提出具体的研 究问题或假设
研究意义:阐述研究问题 的意义和价值
假设提出和研究问题关系假设是研究问 题的具体化假设和研究问 题相互关联
假设的提出和 研究问题的确 定是研究过程
的重要环节
假设的验证能 够为研究问题
制定时间表:明 确研究计划和目 标,制定详细的 时间表
执行计划:按照 时间表安排,逐 步推进研究工作, 确保按时完成
调整和优化:根 据实际情况,对 时间表进行适时 调整和优化,确 保研究进度和质 量
监督和评估:对 研究过程进行监 督和评估,确保 时间表的有效执 行和达成目标
汇报人:XX
研究进度: 制定合理的 研究进度安 排,包括时 间表、阶段 性成果和最 终提交时间
研究团队: 介绍研究 团队成员 的背景、 职责和分 工情况
预期困难 和风险: 分析可能 遇到的困 难和风险, 并提出相 应的应对 措施
预算和资源: 列出研究所 需的预算和 资源,包括 人力、物力、 财力等方面 的需求
时间表制定和执行计划
数据采集方法:问卷调查、 访谈、观察等
数据处理方法:数据清洗、 统计分析、可视化等
数据采集工具:问卷星、 SPSS等
校园绿化调查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校园绿化成为提升校园环境质量、改善师生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为了解我校校园绿化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我们开展了本次校园绿化调查实验。
二、实验方法与步骤1. 调查对象:我校校园内所有绿化区域,包括草坪、花坛、树木等。
2. 调查内容:- 绿化覆盖率:计算校园内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
- 植物种类及分布:记录校园内植物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
- 绿化设施:调查校园内绿化设施(如座椅、花架、喷泉等)的完好程度。
- 师生对绿化的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师生对校园绿化的满意度。
3. 调查步骤:- 前期准备:制定调查方案,确定调查内容和方法,准备调查工具。
- 实地调查:分组进行实地调查,记录相关数据。
- 数据分析: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 撰写报告:根据调查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绿化覆盖率:经测量,我校校园绿化覆盖率为40%,基本符合国家标准。
2. 植物种类及分布:- 草坪:主要分布在操场、道路两侧、教学楼周围等区域,以冷季型草坪为主。
- 花坛:分布在校园各处,种植有月季、菊花、翠菊等花卉。
- 树木:种类丰富,包括松、柏、柳、杨、槐等,主要分布在道路两侧、花坛周围。
3. 绿化设施:绿化设施较为完善,但部分设施存在损坏现象,如座椅、花架等。
4. 师生对绿化的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90%的师生对校园绿化表示满意,认为绿化环境优美,有助于学习和生活。
四、存在问题1. 绿化植物种类单一:校园内绿化植物种类较少,缺乏层次感和多样性。
2. 绿化区域分布不均:部分区域绿化覆盖率较低,影响校园整体美观。
3. 绿化设施损坏严重:部分绿化设施损坏,影响校园环境。
4. 绿化管理不到位:部分绿化区域存在杂草丛生、树木生长不良等现象。
五、改进措施1. 增加绿化植物种类:引进更多具有观赏性和生态效益的植物,提高绿化植物的多样性和层次感。
2. 优化绿化区域布局:合理规划绿化区域,提高绿化覆盖率,使校园环境更加优美。
甘肃农业大学校园绿化植物及配置调查分析.
甘肃农业大学校园绿化植物及配置调查分析张虎天,侯丽娟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兰州(730070) E-mail:zhanghutian@ 摘要:对甘肃农业大学校园绿化植物进行了统计,并对植物生长情况及配置进行了调查。
结果为:校园现有绿化植物 30 科 48 属 66 种(包含变种,变型及栽培变种)。
多数植物生长良好,但由于人为破坏,气候不适和管理措施不当等原因,部分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植物配置规划采用多种色彩和配植方式相结合.能在绿化环境的同时体现一定的美学和生态功能 ,基本满足校园建设的要求,体现出庄严肃静而不失轻松活泼的校园风格.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校园总体绿化树种结构相对单一,种类较少,一些区域植物配置方式不尽合理,绿化与美化, 美化与适用关系的处理不够完善,就此提出发展校园绿化的建议。
关键词:甘肃农业大学;校园;植物配置甘肃农业大学校园内植物种类丰富,不仅能够保护和改善校园环境,为师生员工提供休闲娱乐空间,而且为林学、园艺、农学、草业等院系开设的《植物学》《植物分类学》等课、程的教学提供实习基地。
植物是构成绿地的第一要素,植物的种类、数量、生长情况及配置方式直接影响到校园绿地的环境质量[1],通过对甘肃农业大学校园植物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1 校园气候特点甘肃农业大学位于兰州市安宁区,气候条件与兰州市相近,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
特点是:降水少,日照多,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为 260h,无霜期为 185~200d,年平均降水量在 250~350mm,并集中分布在 6~9 月,年平均气温 9.1℃。
2 调查内容与方法对甘肃农业大学教学区和家属区绿化植物种类进行调查,统计校园绿化树种,了解其生长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校园植物配置分析。
调查方法主要是对现有绿化植物实地调查,辅以向相关教师和后勤绿化处咨询,然后查阅工具书[2 ~6] 进行种类鉴定和植物配置分析。
灌溉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不同灌溉技术对作物生长的影响;2. 探究节水灌溉技术的节水效果;3. 评估不同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二、实验材料1. 作物:玉米、小麦、棉花等;2. 灌溉设备:喷灌机、滴灌设备、微喷灌设备、漫灌设备等;3. 实验场地:农田、温室等;4.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实验地划分为若干个小区,每个小区采用不同的灌溉技术;2. 实验设计:根据作物需水量、生长周期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3. 实验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灌溉操作;4. 数据记录:记录各小区的灌溉量、作物生长状况、产量等数据;5.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灌溉技术的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灌溉技术对作物生长的影响(1)喷灌技术:喷灌技术具有灌溉均匀、节水等优点,但容易造成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
实验结果显示,喷灌技术在玉米、小麦等作物生长初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生长后期,由于水分蒸发量大,导致作物生长受到抑制。
(2)滴灌技术:滴灌技术将水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节水效果显著。
实验结果显示,滴灌技术在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生长过程中,对作物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节水效果明显。
(3)微喷灌技术:微喷灌技术通过微喷头将水分均匀喷洒到作物周围,具有节水、灌溉均匀等优点。
实验结果显示,微喷灌技术在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生长过程中,对作物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节水效果明显。
(4)漫灌技术:漫灌技术是将水均匀地漫灌到作物周围,但节水效果较差。
实验结果显示,漫灌技术在玉米、小麦等作物生长初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生长后期,由于水分蒸发量大,导致作物生长受到抑制。
2. 节水灌溉技术的节水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滴灌技术和微喷灌技术在节水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滴灌技术每亩地节水80立方米,微喷灌技术节水效果略低于滴灌技术,但也能达到较好的节水效果。
3. 不同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1)滴灌技术:滴灌技术在节水、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适用于水资源短缺、土壤质地较差的地区。
灌丛调查方法总结
灌丛调查方法总结灌丛调查方法是指主持人或调查人员进入灌木丛之中,采用目测、摸索、听觉、嗅觉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的一种调查方法。
它是指在自然环境中,通过进入“隐蔽”地带,进行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获得有关自然物种、生态系统等方面的信息。
下面,本文将介绍灌丛调查法的优点、步骤及注意事项。
1、优点灌丛调查法是一种有效且准确的野外调查方法。
由于采取旁观者角度观察,因此调查对象不会受到人为干扰,从而获得的数据更为真实。
该方法同时也可以获得更多、更细致的观测数据,而且在野外调查中比较常见。
2、步骤(1)明确调查目的在进行灌丛调查之前,需要明确调查目的,明确调查的对象、调查的范围和时间,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2)选择合适的地点选择适合进行灌丛调查的地点,一般选择生态环境比较好、物种种类较多的地方。
在选择地点的时候,要考虑技术难度、经费情况和研究进度等因素。
(3)准备调查工具根据研究目的,准备必要的调查工具,例如玻璃器皿、测量工具、标本袋等等。
(4)进入灌木丛展开调查进入灌木丛当中,采用目测、摸索、听觉、嗅觉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避免野生动物攻击和误入危险区域。
还需要注意保护环境,避免影响调查对象的栖息和生活环境。
(5)记录和分析数据记录采集到的数据,记录数据的时间、地点和情况等信息。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时候,需要根据调查目的,提取重要数据进行整合和比对,进而得到可靠的推论。
3、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灌丛调查法进行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登山、穿越、水域等安全隐患。
在进行灌丛调查时,可能会遭遇蚊虫叮咬、野生动物攻击等危险,运用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自我保护,切不可掉以轻心。
(2)环境保护在进行灌丛调查的时候,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干扰,避免破坏生态环境。
对于野生动物应进行保护,不得捕捉、猎杀或破坏其自然栖息环境。
(3)了解研究对象在进行灌丛调查之前,需要对待研究对象进行了解,了解其生态、行为等重要信息,以便更好的开展调查。
灌溉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灌溉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灌溉系统的可行性,探讨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二、研究范围本研究将对灌溉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进行全面考察,包括灌溉水源、输水管道、灌溉设备等方面。
三、研究方法1. 样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农民、水利部门、灌溉设备制造商等对象进行调查,获取相关数据和信息。
2. 实地考察:对灌溉系统的现状和使用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运行状况和存在问题。
3.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评估灌溉系统的可行性。
四、研究内容1. 灌溉系统现状分析:对目前灌溉系统的使用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其运行状况和效果。
2. 灌溉需求分析: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分析对不同农作物的灌溉需求。
3. 灌溉系统设计方案:针对不同地区和农作物种植情况,设计适合的灌溉系统方案。
4. 灌溉效益评估: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考察,评估灌溉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研究成果本研究将向农业生产企业、水利部门和政府提出灌溉系统改进和完善的建议,为农产品生产提供优质的灌溉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研究收益本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者对灌溉系统的认识,促进其对灌溉系统的采用与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七、研究进度目前已完成对样本调查和实地考察工作,数据分析和研究报告的撰写工作正在进行中。
八、结论本研究对灌溉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全面评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希望本报告能为农业生产部门提供有益信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改善。
灌木研究报告
灌木研究报告灌木研究报告引言:灌木是指生长在1-5米高度的木本植物,通常具有多个分支和比较密集的叶子。
灌木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报告将从灌木的分类、生态特征、生长环境、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灌木的分类1.按照叶子形态分类:单叶灌木和复叶灌木2.按照落叶性质分类:常绿灌木和落叶灌木3.按照花果形态分类:果树型灌木和花卉型灌木二、灌木的生态特征1.适应性强:由于其根系发达,能够在较恶劣环境下存活。
2.繁殖能力强:大多数种类可以通过扦插、嫁接等方式进行人工培育。
3.对土壤要求不高:适应酸性土壤和贫瘠土壤。
4.具有良好的水源保持能力:由于其根系发达,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三、灌木的生长环境1.气候条件:灌木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但也有些种类能够适应干旱和寒冷的气候。
2.土壤条件:灌木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多数种类喜欢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3.光照条件:灌木对光照要求不高,但在生长期需要充足的阳光。
四、灌木的应用价值1.园林美化:灌木在园林中广泛使用,可以作为绿篱、花坛边缘、盆栽等。
2.生态修复:由于其良好的水源保持能力和适应性强,在生态修复中有着重要作用。
3.药用价值:一些灌木种类具有药用价值,如白芨、莲叶等。
4.经济价值:一些果树型灌木如蓝莓、黑加仑等在市场上有着较高的价格。
结论:总体来说,灌木是一类适应性强、生长快速且具有多种应用价值的植物。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对自然美景需求的增加,灌木在生态修复和园林美化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阔。
花灌木修剪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花灌木修剪实习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城市绿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花灌木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园林绿化质量和景观效果,掌握花灌木修剪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熟练掌握花灌木修剪的基本技巧,培养园林专业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习材料与工具1. 实习材料:校园内选取了多种花灌木,如蔷薇、迎春、连翘、丁香、榆叶梅等,作为修剪实习的对象。
2. 实习工具:大平剪、修枝剪、单面修剪锯等。
三、实习过程与方法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指导老师详细讲解了花灌木修剪的基本原理、修剪时期、修剪方法及注意事项。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花灌木的生长习性、观赏价值以及修剪对花灌木生长的影响。
2. 实习过程:(1) 观察与评估: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先对选取的花灌木进行了全面的观察与评估,了解其生长状况、树形结构及存在的问题。
(2) 修剪操作:根据花灌木的生长特点和修剪原则,我们进行了以下操作:a. 保持树形美观,修剪成型的灌木造型。
b. 去除病虫枝、干枯枝、徒长枝等影响观赏和生长的枝条。
c. 调整枝条分布,保持内部通风透光,促进花芽分化。
d. 修剪后对伤口进行处理,涂抹愈合灵保护剂。
3. 实习成果:通过实习,我们成功地对选取的花灌木进行了修剪,使其树形更加美观、生长更加健康。
同时,我们还掌握了花灌木修剪的基本技巧,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四、实习总结与体会1. 实习使我们认识到,花灌木修剪不仅仅是简单的剪枝,更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工匠活。
只有掌握正确的修剪方法,才能提高园林景观的观赏效果。
2. 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观察和评估花灌木的生长状况,根据其特点进行合理修剪。
这有助于我们培养审美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实习使我们了解到,修剪花灌木不仅要注重技术,还要注意修剪时期。
不同的修剪时期对花灌木的生长影响不同,因此要根据花灌木的生长习性和观赏需求选择合适的修剪时期。
4. 本次实习让我们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灌木调研总结汇报材料
灌木调研总结汇报材料灌木调研总结汇报材料一、调研目的和背景:灌木是指生长较矮小且有分枝的植物,广泛分布于脊椎植物中。
灌木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功能,如保护土壤、提供栖息地和调节水循环等。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灌木的分布、种类、生长环境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灌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1. 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学术文献、研究报告和相关统计数据,了解灌木的分类、分布和生态功能等信息。
2. 实地考察:选择了若干个具有较为典型的灌木分布地点,对不同灌木种类进行观察和采样,了解其生长环境和数量分布情况。
三、调研结果:1. 灌木的分布:灌木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尤以中海拔山区、草原、河流湖泊周围等地较为常见。
不同地区的灌木种类和数量存在差异。
2. 灌木的种类:调研结果显示,灌木的种类繁多,包括有果灌木、花灌木、叶灌木等。
主要根据其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3. 灌木的生长环境:灌木的生长环境与其种类密切相关。
灌木通常喜欢湿润的环境,并适应各种不同的土壤类型。
灌木对阳光和水分的需求较高,一些灌木还能在较为恶劣的条件下生存。
4. 灌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灌木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多种功能。
首先,灌木可以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其次,灌木提供了种子传播和栖息地等生态功能;最后,灌木可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参与碳循环。
四、调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灌木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适应性强。
2. 灌木对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3. 需要采取合理措施,保护灌木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五、建议:1. 加强灌木资源的保护,加大巡查力度,防止非法采伐和过度破坏。
2. 积极开展生态恢复工作,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提高灌木的种植率和生存率,加强生态保护。
3. 深入研究灌木的生态功能,发挥其在修复生态环境和改善水土保持等方面的作用。
六、总结:灌木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优质农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高粱刺胚转基因法的优化目题 :万海波姓名:农学院学院:: 业农学专)班10: 级农学(2 班: 学号 1118100221讲师职称李杰勤: 指导教师:月52014年日20 安徽科技学院教务处制.安徽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申请表安徽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一主要内(1)高粱刺胚转基因法的优本研究选用U6高粱品系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影响基因转化效率个因素:侵染时间A浓度、烟草叶提取液浓度进行试验,化了原有的高粱刺胚转基因法(2)高粱刺胚转基因植株鉴定方分别用潮霉素涂抹叶片法PC法对高粱转基因植株进行鉴定,比较鉴定果,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转基因植株鉴定方法(二)研究方法和思路)高粱刺胚转基因法最佳体系建立研个因素(农杆菌侵染时间、不同A浓度和烟草叶提取液浓度)转基因转化效率的影响,每个因素个水平,实验采用正交设计,通过实验得最佳的处理组合最终建立高粱刺胚转基因法的最佳体系从而提高转化效率)高粱转基因阳性植株鉴定方法的建立选择所有的转化植株为研究对象,分别用潮霉素涂抹叶片法PC法来对化植株进行鉴定和比较分析,确定一种准确、快速的转化植株的鉴定方法附件4:安徽科技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记录表注:指导内容和记录的次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表格填写不下的内容以及其他材料可另附页。
.- 高氯酸对阿胶进行湿法消化后, 用导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技术测定阿胶中的铜、“中药三大宝, 人参、鹿茸和阿胶。
”阿胶的药用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历代宫①马作峰论疲劳源于肝脏[J].广西中医药,2008,31(1):31.①史丽萍马东明, 解丽芳等力竭性运动对小鼠肝脏超微结构及肝糖原、肌糖元含量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①王辉武吴行明邓开蓉《内经》“肝者罢极之本”的临床价值[J]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2):9.①杨维益陈家旭王天芳等运动性疲劳与中医肝脏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19(1):8.1 运动性疲劳与肝脏①张俊明“高效强力饮”增强运动机能的临床[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9,():10117 种水解蛋白氨基酸。
灌木质量情况汇报
灌木质量情况汇报
根据最近对我们园区内灌木的质量情况进行的调查和评估,我们得出了一些重
要的结论和发现。
首先,我们发现大部分灌木的生长状况良好,叶片饱满,树枝粗壮,整体健康状况良好。
这些灌木包括但不限于常见的松树、柏树、桦树等。
它们在园区内起到了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护土壤等重要作用,对于园区的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灌木的质量情况较差,主要表现在生长缓慢、叶片干枯、树枝稀疏等方面。
这些灌木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园区的整体景观效果,甚至可能对园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对这些灌木进行重点关注和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
针对灌木质量较差的情况,我们计划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善:
首先,加强对这些灌木的日常养护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及时浇水、施肥、修剪
等工作,以促进其生长和健康发育。
其次,对于生长情况较差的灌木,我们将进行适当的移植和更新,以便让园区
内的植被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此外,我们还将加强对园区内灌木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
题的灌木,确保园区内植被的整体质量。
最后,我们将加强对园区内灌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对园林植物管
理的专业水平,以更好地保障园区内植被的整体质量。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园区内灌木的质量将会得到有效改善,园区的
整体景观效果和生态环境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我们将不断加强对园区内植被质量的监测和管理工作,确保园区内植被的整体质量和景观效果得到长期的保障和提升。
感谢各位对园区内植被管理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园区营造更美好的生态环境而努力奋斗!。
花卉实验报告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实验报告纸园艺园林学院(院、系)园林专业 111 班组花卉学实验课学号201110xx 姓名 xxx 实验日期 2013-9-16 教师评定实验一花卉种子检测与发芽试验一、实验目的要求:了解常规的种子品质检测的方法及掌握种子发芽条件。
二、实验材料、用品:1. 材料:各种花卉的种子。
2. 用具:发芽皿、镊子、滤纸。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一)取样:送检样品量,中粒种子约100克,小粒种子100~150克。
(二)测定种子净度:1. 试验样品的提取:样品成分分类标准:纯净种子、废种、夹杂物。
2. 计算纯度:纯度(净度)公式:(三)测定种子质量:可用百粒法及千粒法。
(四)发芽试验:主要是测定实验室发芽率。
1. 提取试验样品:取两位小数。
2. 消毒处理:(1)用具消毒:发芽器具、镊子等。
(2)种子消毒:0.2%高锰酸钾或0.15%的福尔马林或35%的过氧化氢。
3. 浸种:每天换水1~2次。
4. 置床:一般大、中粒种子用砂床或土床,小细粒种子用纸床。
(1)用培养皿垫一张滤纸作床,加蒸馏水湿润发芽床,用镊子轻压床面,四周不出现水膜为宜。
(2)将种子分别置床,种粒之间相当于种粒本身1—4倍。
(3)用铅笔在标签上注明组号,试验样品号,日期,姓名,贴在培养皿外缘以示区别。
(4)将发芽皿盖好,利用室温发芽。
(5)观察记录:以置床的一天作为发芽试验的第1天,以后第3天、第5天、第7天、第10天往后每隔5天观察统计发芽数,直至规定日期为止,并将发芽情况记录。
5. 发芽试验管理:(1)经常加水,保持发芽床一定含水量,加水后种粒四周不出现水膜为宜。
(2)将感染发霉的种粒检出,用蒸馏水或冷开水冲洗数次,再用0.15%高锰酸钾消毒后放回原处,如果有5%以上种粒发霉,则应更换发芽床。
(3)检查发芽培养箱的温度,24小时内变幅不得超过±1℃。
(4)应该经常揭开发芽皿的盖子片刻,以利通气。
6.到达发芽终止日期,分组用切开法,对未发芽的种粒,进行补充鉴定,分别按下列几类统计:(1)新鲜健全粒;(2)腐烂粒;(3)空粒;(4)涅粒。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校园植物调查报告(通用14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
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校园植物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园植物调查报告 1一、目的与意义这次的校园植物调查活动,让我们通过自己平常的观察与标本的采集,我们认识了更多植物,意义重大,让我们走出课本,走进自然,不再只局限于课本知识,让我们从实践中不断进步,学习方法也得到了提升。
二、调查方法1、观察(沿路踏查)2、采集标本,准确鉴定3、统计分析:根据统计得知,食用植物有16种,观赏植物有118种,药用植物有124种(其中食用、观赏、药用植物有包含关系)。
三、调查结果1、矮牵牛(别名:碧冬茄)茄科生境:路边的草丛中特征:多年生草本,常作一、二年生栽培;也有丛生和匍匐类型;叶椭圆或卵圆形;播种后当年可开花,花期长达数月,花冠喇叭状;花形有单瓣、重瓣、瓣缘皱褶或呈不规则锯齿等;花色有红、白、粉、紫及各种带斑点、网纹、条纹等;蒴果,种子极小。
用途:作盆栽、吊盆、花台及花坛美化,大面积栽培具有地被效果,景观瑰丽、悦目2、婆婆纳玄参科生境:草丛中特征:阿拉伯婆婆纳为玄参科一年至二年生草本植物,有柔毛。
茎自基部分枝,下部伏生地面,斜上,叶在茎基部对生,上部互生。
花单生于苞腋,花冠淡蓝色,有放射状深蓝色条纹各地都有生长,南部更为普遍,生于田间、路旁,是华东地区早春常见杂草;也为常见入侵植物用途:植物的全草可供药用,可治疗风湿痹痛,肾虚腰痛,外疟等症。
3、白玉兰木兰科生境:路旁边特征:白玉兰是玉兰花中开白色花的品种。
又名木兰、玉兰等。
木兰科落叶乔木,树高一般2—5米或高可达15米。
花白色,大型、芳香,先叶开放,花期10天左右。
用途:树皮、叶和花可提制芳香浸膏;花蕾入药治头痛、鼻窦炎等,并有降压的功效。
花含挥发油及少量生物碱。
对二氧化硫、氯等有毒气体抵制抗力较强,可以在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地区栽培4、荷花玉兰木兰科生境:路旁特征:由于开花很大,形似荷花,固又称“荷花玉兰”广玉兰原产于美洲,所以又有人称它为“洋玉兰”。
灌溉制度试验报告模板
灌溉制度试验报告一、前言为了提高我国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优化灌溉制度,降低农业用水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我们进行了灌溉制度试验。
本报告总结了试验过程中的各项指标、数据及分析结果,为今后灌溉制度的改进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目的1. 研究不同灌溉制度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 探讨灌溉制度对土壤水分、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状况的影响;3. 优化灌溉制度,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效率。
三、试验地点与时间1. 试验地点:XX地区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2. 试验时间:20XX年4月至20XX年10月。
四、试验材料与方法1. 试验作物:小麦、玉米;2. 灌溉设备:水泵、滴灌带、喷灌设备等;3. 试验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设置不同灌溉制度处理组和对照组,对比分析各项指标。
五、试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灌溉制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灌溉制度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小麦和玉米产量,发现灌溉制度对作物产量具有显著影响。
适量灌溉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过多或过少的灌溉都会导致产量下降。
具体来说,滴灌处理的小麦和玉米产量均高于喷灌和漫灌处理,说明滴灌制度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
2. 不同灌溉制度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通过监测土壤水分变化和作物生育期耗水量,分析不同灌溉制度下的水分利用效率。
结果表明,滴灌制度下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喷灌次之,漫灌最低。
适量灌溉可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过多或过少的灌溉都会导致水分浪费。
3. 不同灌溉制度对土壤水分、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状况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灌溉制度处理组的土壤水分、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状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发现滴灌制度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平衡,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
喷灌和漫灌处理在土壤水分和土壤肥力方面表现较差,对作物生长产生一定不利影响。
六、结论与建议1. 结论通过本次试验,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灌溉制度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影响,适量灌溉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2)滴灌制度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平衡、提高土壤肥力和促进作物生长;(3)喷灌和漫灌制度在土壤水分、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方面表现较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1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某某县的优良花灌木调查与研究
1.立题依据(包括研究背景、理论依据及立题意义)
(1)研究背景
某某县作为国家级园林城市,近几年来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打造“燕山绿色明珠、唐山后花园”为目标,全民动员、合力攻坚,积极开展园林绿化工作。
作为构成园林景观主要素材之一的花灌木虽无乔木的伟岸,花卉的小巧但其凭借着自己高度适中,种类繁多,色彩艳丽,观赏效果显著,备受园林设计人士的喜爱,在迁西的大街小巷,公园、广场内随处可见花灌木的身影。
可见花灌木在创造生态迁西、绿色山城的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理论依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园林绿化要求的提高,花灌木在园林绿化中被广泛应用。
花灌木在园林绿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园林植物造景中,不同配置的花灌木能带来不同的景观效果。
通过对我县优良花灌木树种的调查研究可以对我县今后规划、花灌木应用及城市景观建设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3)立题意义
花灌木作为净化空气、香化环境、绿化城市、美化庭院的植物之一,人们对其利用越来越重视,在园林绿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花灌木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对园林绿化景观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2.研究内容及方案(包括研究目标、论文提纲、预期达到的研究结果和创新点、完成论文需具备的条件以及参考文献等)
(1)研究目标
花灌木在改善城市环境,丰富城市景观,提高城市质量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某某县范围内常用花灌木进行初步的调查,旨在能够在实践调查中充分了解花灌木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探研花灌木的生态习性,丰富我县花灌木树种,美化我们周边的生活环境。
(2)论文提纲
①优良花灌木的研究背景及现状
②优良花灌木的定义及分类
③采用实地抽样的方法调查某某县优良花灌木种类及生长情况,调查掌握花灌木的树形、
季相等观赏价值。
④总结花灌木应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3)预期达到的研究结果和创新点
通过实地观察法和资料研究法调查研究某某县优良花灌木的现状,学习并总结其优劣;研究花灌木种类及应用,最后做出总结概括,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分析,得出园林花灌木应用的优化方案,使其丰富植物景观,达到生态环保的目的;总结花灌木种类及应用情况,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起到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4)完成论文所具备的条件
本人在农业大学网络学习中,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了一些园林专业的理论知识,在自己的实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