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本初中道法九年级上册: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创新改变生活》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话题。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创新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发挥创新精神。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创新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于创新的具体内容和实践方法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来进一步启发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创新的意义和价值,认识到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挥创新精神的热情。

3.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创新的意义和价值2.如何在生活中发挥创新精神3.创新实践的方法和技巧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创新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的过程和效果。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参与创新实践,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和挑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创新案例和实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设计创新实践的活动和任务,让学生参与其中。

3.准备教学课件和辅助材料,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创新的短片,引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和思考。

短片可以展示一些创新的场景和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魅力。

2.呈现(10分钟)呈现准备好的创新案例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具体内容和效果。

可以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等形式,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创新案例进行分析。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案例中的创新点、创新的过程和效果,以及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4.巩固(5分钟)邀请几组学生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让其他学生对这些结果进行评价和讨论。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案)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案)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案)一. 教材分析《创新改变生活》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单元第一节课的主题。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影响,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创新的意义,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对社会现象和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但学生在创新方面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意义,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敢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意义,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影响。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创新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准备《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

2.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创新案例,用于教学分析和讨论。

3.教学设备: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创新产品,如智能手机、共享单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5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典型的创新案例,如淘宝、微信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的创新之处,以及创新对生活的影响。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创新改变生活》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力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创新现象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创新的内涵和作用认识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课堂引导和讨论来进一步拓展思维。

此外,学生对于案例分析的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2.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3.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改变和影响。

四. 教学重难点1.创新的概念和作用;2.创新如何改变生活;3.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创新的力量;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创新案例,制作PPT;2.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3.准备创新实践任务,让学生动手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创新案例,如手机支付、共享经济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创新?创新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这些案例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的?创新是如何产生的?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创新的概念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个创新实践任务,如设计一款实用的学习工具。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创新点,并动手制作。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指导和鼓励。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让大家互相评价、学习。

2.1 创新改变生活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2.1 创新改变生活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2. 创新对生活的意义探究活动 2:问题探究多媒体呈现:变废为宝我有招每个家庭中都有一些使用之后的废旧物品,比如旧衣服、家用旧油壶、淘米洗菜的废水、洗衣服的废水等,我们可以将它们变废为宝,进行二次利用。

教师总结:生活处处有创新。

我们要有创新意识,敢于创新,善于创新,这样我们就能在创新中激发潜能、超越自我,让生命充满活力。

多媒体总结:创新对生活的意义(1)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思考问题:(1)对于家中的旧衣服、旧油壶等,你将如何进行二次利用?(2)你认为还有哪些生活废旧物品可以进行二次利用?(3)通过变废为宝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请与大家分享。

要求:认真观察图片并思考,小组内互相交流并讨论探究。

通过活动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理解创新对生活的积极影响。

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④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⑤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五、延伸拓展,生活链接探究活动7:小小辩论会多媒体呈现:“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 Dartmouth 学会上提出的。

从那以后,研究者们发展了众多理论和原理,人工智能的概念也随之扩展。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 AI。

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创新改变生活”。

本节课《创新改变生活》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创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材料,使学生认识到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于创新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创新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

此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和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创新的意义,认识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创新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创新的意义,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2.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创新案例,使学生理解创新的意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实践活动法:设计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体验创新的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创新案例和材料,制作PPT。

2.设计创新实践活动,准备所需道具和材料。

3.创设生活情境,准备相关视频或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创新案例,如智能手机、共享单车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创新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创新改变生活。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创新案例,如支付宝、无人驾驶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创新案例的特点和意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创新对个人和社会有哪些影响?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创新实践活动。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1《创新改变生活》优秀教案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1《创新改变生活》优秀教案

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创新。

教学难点:创新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腊梅花开枝头,画眉回眸而栖2018年12月,成都某小区内,53岁的老何与搭档花了近4个小时在小区中庭的大草地上“画”出一幅银杏新作——腊梅花开枝头,画眉回眸而栖。

老何是该小区的绿化养护工。

去年他们创作的多幅“银杏画”曾在网络热传,获赞无数。

“先打点,用扫把比尺寸,画线,再铺上叶子。

”完毕,他会到住宅12楼的一套闲置住房内,站在窗台边仔细看上一阵,“发现有些地方不对还要再下去修改。

”今年,老何已创作了七八幅银杏画,比如“运动健身”“低碳出行”“绿色骑游”等健康向上的“银杏画”。

小区里的业主们纷纷称赞老何“心灵手巧有创意”。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感受创新(一)从个人生活层面认识创新◆创新的表现形式和特征1.活动——探究与分享P14:通过废旧物品重新利用的四个例子,创设创新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生活处处有创新,调动自己的创新体验,体会创新的乐趣。

在生活中,你有过哪些利用废旧物品的创意?你对创新有了哪些初步认识?提示:(1)学生自由回答。

(2)生活处处有创新。

创新不仅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而且具有独特性,是区别已有的。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2.展示图表:分别举例说明。

提示:①方式:网上购物、外卖、共享等是“无中生有”;②领域:文化(《经典咏流传》)、法律(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监察法)、科技等;③产生:青蒿素的发现、克隆猴出生是建立在量变上的质变;④主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

◆创新带给我们积极的情感体验3.活动——探究与分享P15:通过生活中的四个创新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创新给自己带来的情绪情感体验,理解创新的内涵,认识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1)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创新故事的特点以及人物的情绪情感体验:这四幅图片分别讲述了怎样的创新故事?故事中的人物体验到了什么?(2)故事分享。

创新改变生活(教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配套课件教案(2023年新版教材)

创新改变生活(教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配套课件教案(2023年新版教材)
【设计意图】进一步了解创新无处不在,创新会让我们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给我们带来惊喜,我们要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
过渡:创新贯穿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可以创新。
多媒体展示图片,以下图片体现了生活中哪个方面的创新?
知识的创新,我们所学到的一些新的发展思想、发展理念,知识的创新可以给我们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比如5G技术和我们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制度的创新可以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除了这些方面的创新,还有什么创新?
①创新是个人行为,也是团队的创造活动
②中国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③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④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
6.(2023·江苏连云港·统考中考真题)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果的改进和完善。以下属于创新的是( C )
(2)这些创新灵感来源于哪里?说明了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创新来源于生活,将废旧物品重新利用,不仅有助于环保,能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而且充满创新乐趣,让生活更美好。
课件展示图片:
思考交流:新冠疫情期间,口罩成为生活中的必需品,同学们说一说,在佩戴口罩时,存在哪些问题?
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发表意见。
①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②创新要敢于打破常规,一味追求独特
③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④创新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打开手机软件,系统自动读屏,并一一给出语音提示。看新闻,靠文字识别技术“读”出资讯;想购物,图片转语音“描绘”商品详情……借助信息无障碍技术,视障者可以在工作、生活中,更好地使用互联网产品。这说明( C )

【教学设计】《创新改变生活》(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创新改变生活》(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

《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创新改变生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二课《创新驱动发展》第一框,本框有“感受创新”和“创新引擎”两个板块。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知道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思想,树立创新意识。

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从日常生活的感受出发,培养社会认识创新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积极意义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什么是创新;创新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积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日常生活的感受出发,培养社会认识创新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积极意义的能力;培养学生通过案例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点:认识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性思想,树立创新意识。

课前准备:
1.学生自主学习,进行预习。

2.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和活动,制作课件。

教法:情景设置,引导讲解。

学法:自学、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不足之处在于本节课内容偏多,学生讨论时间略长,习题处理略显仓促。

今后应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组织好课堂教学,努力提升课堂质量,以生为本争取教学效益更大化。

2.1 创新改变生活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2.1 创新改变生活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课题《创新改变生活》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前布置每个同学设计一面班旗教材内容分析《创新改变生活》是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框教学内容,在第一课中已经学完了改革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的相关内容,本框题又为下一框题《创新永无止境》的学习做了铺垫,可以说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内容分为两目,分别是第一目“感受创新”、第二目“创新引擎”。

本框主要论述“如何理解创新”和“为什么要重视创新”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刻把握创新的内涵,理解创新的引擎作用。

设计理念本节课我充分运用视频、图片、数据等数字化材料引导学生全面系统深刻的理解创新,体会创新改变生活,热爱创新,增强创新意识和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通过感受创新,提高创新能力自觉投身到创新实践,尽自己的力量推动创新发展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理解和动手操作能力较强。

现实生活中学生对创新并不陌生,而且在一些方面也享受着创新带来的便利。

但是一提到创新,学生多数局限于科技领域,对创新的认识不全面;对创新驱动发展的认识不够理性。

基于以上学情,本课将引导学生在做中体验,全方面认识创新,感受创新的意义,国家坚持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体会创新改变生活,热爱创新,增强创新意识和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

2.通过感受创新,提高创新能力自觉投身到创新实践,尽自己的力量推动创新发展。

3.全面认识创新的重要性;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创新,认识创新的重要性教学难点: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原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师生活动1、教师活动:播放《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祖国的强大,感受我国科技创新的成就,并提出问题:什么是创新?2、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什么是创新?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感受我国科技创新的成就,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创新,自然而然的导入到本课新课的学习教学环节(二)师生活动1、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几张生活中有意思的小创新的图片,并提问“你有哪些生活中的小创意?介绍牛顿、瓦特、屠呦呦等科学家的故事2、学生活动:观看与创新有关的视频、图片,聆听介绍牛顿、瓦特、屠呦呦等科学家的故事,回答问题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现实生活里的小创意,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创新,创新就在我们身边,介绍牛顿、瓦特、屠呦呦等科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创新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教学环节(三)师生活动1、教师活动:把学生分成6组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出有班级特色的班旗,活动中走进学生中间,检查并指导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改进作品2、学生活动:参加小组活动,设计并改进自己的作品,选出本组最有班旗作品,每组选择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介绍本组的班旗。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2.1 创新改变生活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2.1 创新改变生活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2.1 创新改变生活教案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一、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全面认识创新;体会创新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影响;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能力目标通过感受创新,提高对创新的认识,提高创新能力,尽自己的力量推动创新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增强对创新的好感,热爱创新,自觉投身到创新实践之中【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创新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教学难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分享创意照片想一想:这是创新吗?你的生活中有创新吗?你认为创新与生活有什么关系呢?教师总结:生活中处处有创新,创新到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神奇的力量呢?我们来进入今天这节课——创新改变生活。

(二)感受生活创新展示学生的手工创意作品,分享自己创作的经历。

想一想:结合师生作品,思考什么是创新?总结:让学生了解到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

各领域的创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即创新对社会的意义: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移动支付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总结:让学生体会到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三)创新国家引擎展示“主要经济体占全球经济GDP份额演变”图分析思考创新对于国家发展的必要性。

思考: (1)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整体呈什么趋势?美国呢? (2)美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是什么时候超过中国的?结合以上两个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总结创新的必要性: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思考: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中国经济发展呈什么趋势?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中美经济发展态势如何?这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总结创新的必要性: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思考: (1)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增长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 (2)当今时代,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我们如何才能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总结创新的必要性: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人教版本初中九年级道德及法治上册的2.1创新改变生活学习教案

人教版本初中九年级道德及法治上册的2.1创新改变生活学习教案

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一、教课剖析【教课目标】全面认识创新;领会创新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影响;理解实行知识目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要性;经过感觉创新,提升对创新的认识,提升创新能力,尽自己能力目标的力量推动创新发展领会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加强对创新的好感,热爱创新,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自觉投身到创新实践之中【要点难点】教课要点:创新对我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需性教课难点:实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需性。

二、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分享创意照片想想:这是创新吗?你的生活中有创新吗?你以为创新与生活有什么关系呢?教师总结:生活中到处有创新,创新究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奇特的力量呢?我们来进入今天这节课——创新改变生活。

(二)感觉生活创新展现学生的手工创意作品,分享自己创作的经历。

想想:联合师生作品,思虑什么是创新?第1 页总结:生活到处有创新。

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单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见解。

采访作者:问题1:这个作品是一次性就达成了吗?有没有经历一次一次的改正逐步完美呢?问题2:为何会想到要做这样一件作品?有没有学过相关的手工技巧和知识呢?学生思虑回答:问题 3:除了大家的小发明之外,生活中还有哪些有创意的点子或小发明呢?问题4:创新创新不过是个人的事情吗?教师总结对创新的全面认识: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它不不过从无到有的创建发明,还能够是对已有成就的改良和完美;它不限制于科技领域,还浸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不过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累积;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和集体的创建活动。

展现马云图片以及认识人们支付方式的改变。

联合详细问题总结创新对我们的影响有哪些。

思虑:挪动支付由方案变成现实,技术攻坚道路崎岖,但最后获取普及并遇到人们的尊崇。

若是你是此中的一名技术人员,你会有何体验?总结:让学生体会到创新对个体带来的意义。

即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取成就感。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1《创新改变生活》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了解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周围的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

但部分学生对创新的理解较片面,认为创新遥不可及,自身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变化中感受到创新的力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概念,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学会从生活中的变化中发现创新。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了解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2.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魅力。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变化中发现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分析。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创新的科技成果,如高铁、智能手机等,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魅力。

提问:这些创新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引出本课主题《创新改变生活》。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的过程和成果。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创新点,并思考创新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2.1创新改变生活教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2.1创新改变生活教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通过图片,思考创新的内涵。
设计意图: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一方面考察学生对时政的了解程度,一方面引导学生感受创新的价值与意义。
环节二:合作探究
——创新对个人社会生活的意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学生活动:一个圆可以变成什么?创作分享谈感受
思考: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这样的创新乐趣?创新对个人的意义?
2、出示图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技术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创新的重要性
难点:全面理解创新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谈话导入:简介大单元学习内容
【引入单元】:
播放视频:新质生产力解锁无限可能
思考:
1.你是如何理解"新质生产力”的?
2.创新会对我们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
1.学生追随问题,个性思考。
2.了解大单元的大任务和课时设计。
3.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一部创新史。
道德修养:在感受中国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认同,提高文化自信。
法治观念:体会创新与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认同创新的价值,支持我国改革创新事业。
责任意识: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同时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等努力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2.学情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九年级的学生热衷于对新技术的学习和探索,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这为学习本课提供了较有利的条件。但由于他们社会经验比较缺乏,对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不足,很难把创新与责任及国家发展相联系,学习目标不明确,培养创新精神动力不足; 对于新兴事物还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因此,迫切需要他们加强自身修养,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创新改变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创新改变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1.对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需要引导他们从实际案例中感受创新的价值。
2.创新思维和方法有待培养,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部分学生对团队合作意识较弱,需要引导他们学会在创新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与分享。
4.面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可能缺乏主动思考和创新解决的勇气,需要鼓励和指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创新的意义,掌握创新的方法,学会运用创新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认识到创新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提炼创新的方法和策略,提高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在创新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与分享。
3.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创新是什么?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体现?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创新的概念、类别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创新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过程。
2.结合课本内容,讲解我国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的主要成果,如高铁、移动支付等,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3.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创新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其成功的关键因素。要求:案例要真实可信,分析要深入,总结要精炼。
4.拓展阅读:请阅读一本与创新相关的书籍或文章,如《创新者的窘境》、《从0到1》等,了解创新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理论。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读后感,分享你的阅读心得。
5.观看一部与创新主题相关的纪录片或电影,如《硅谷传奇》、《创新之路》等。从故事中汲取创新灵感,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创新的认识和感悟。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2.1《创新改变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创新改变生活》是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二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对于生活中的创新现象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创新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创新精神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对于生活中的实例容易产生共鸣,有利于课堂的互动和讨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知道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创新的概念和重要性。

2.创新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2.多媒体设备。

3.案例材料。

4.小组讨论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创新案例,如智能手机、共享单车等,让学生初步了解创新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创新改变生活》。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总结创新的特点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教材中的案例,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创新。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教师点评并总结,强化学生对创新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创新应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1《创新改变生活》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1《创新改变生活》示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2.1《创新改变生活》示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创新改变生活》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创新,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追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和日常生活经验,他们对身边的事物有自己独立的观察和思考。

但是,他们对创新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表面,对创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生动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创新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追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创新的重要性,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影响。

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创新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的过程和意义。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案例材料:科技创新、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案例3.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4.学习任务单:用于学生课堂学习和课后巩固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科技创新产品,如智能手机、高铁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创新的魅力,引发学生对创新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具体的创新案例,如淘宝、微信等,让学生了解创新的过程和意义。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 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   优秀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教学目标】1、全面认识创新的重要性;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能力目标通过感受创新,提高对创新的认识,提高创新能力,尽自己的力量推动创新发展2、体会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增强对创新的好感,热爱创新,自觉投身到创新实践之中【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全面认识创新。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家后热水就已经烧好,回家前空调或暖气已经打开,饭已经自动煮好,可以随时了解冰箱里面有什么菜,下雨也会自动关窗户,还能随时监控家里的情况,读取家里数据中心的各种数据。

可以说,“智慧家庭”正替我们实现着这些愿望。

想一想:“智慧家庭”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道理?教师总结:科技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创新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感受创新(一)创新来源于生活1.材料呈现:2018年2月7日,湖南省益阳市第39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启动仪式在赫山万源学校举行,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剥莲子的“锤莲籽套环”、多功能家用侍花器、环保扫把、简易乡村山泉来水管疏通器;雨天夜行不方便,在伞上装上LED灯,通过红外感应原理控制灯的照明;人工模拟雌黄脊竹蝗的声音,诱使雄蝗达到指定区域灭杀……让人印象深刻。

2.想一想: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哪里?3.教师总结: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生活。

生活处处有创新。

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二)创新无处不在1.活动:阅读教材第15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这样的创新乐趣?请与同学分享你的创新故事。

3.教师讲述:(1)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2)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2.1《创新改变生活》教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2.1《创新改变生活》教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2.1《创新改变生活》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1.2.1《创新改变生活》是本册教材的第二个知识点,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对生活的改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可以发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有:创新的定义、创新的表现、创新的意义等。

在教材中,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创新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现象有自己的看法。

但是,他们的思维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需要通过课堂引导,拓展他们的思维。

此外,九年级的学生面临中考的压力,对于创新的概念和意义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让他们深刻理解创新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定义和表现,理解创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创新现象,学会用创新的眼光看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创新的概念和表现。

2.创新的意义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让学生感受创新的魅力。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创新的理解和看法。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案例和图片:收集与创新相关的案例和图片,用于课堂展示。

2.实践活动材料:准备相关的实践活动材料,如创新设计大赛的题目等。

3.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用于课堂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创新案例,如智能手机、共享单车等,引导学生关注创新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教学PPT,呈现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创新的定义、表现和意义。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解答问题。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创新设计大赛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运用所学的创新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部编本初中道法九年级上册: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优质教

第1课时创新改变生活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全面认识创新。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家后热水就已经烧好,回家前空调或暖气已经打开,饭已经自动煮好,可以随时了解冰箱里面有什么菜,下雨也会自动关窗户,还能随时监控家里的情况,读取家里数据中心的各种数据。

可以说,“智慧家庭”正替我们实现着这些愿望。

想一想:“智慧家庭”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道理?
教师总结:科技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创新这个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感受创新
(一)创新来源于生活
1.材料呈现:2018年2月7日,湖南省益阳市第39届青少年创新大赛启动仪式在赫山万源学校举行,一个个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剥莲子的“锤莲籽套环”、多功能家用侍花器、环保扫把、简易乡村山泉来水管疏通器;雨天夜行不方便,在伞上装上LED灯,通过红外感应原理控制灯的照明;人工模拟雌黄脊竹蝗的声音,诱使雄蝗达到指定区域灭杀……让人印象深刻。

2.想一想: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哪里?
3.教师总结:这些创新项目来源于生活。

生活处处有创新。

生活中的点滴创新不仅让我们眼前为之一亮,而且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二)创新无处不在
1.活动:阅读教材第15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在生活中,你是否体验过这样的创新乐趣?请与同学分享你的创新故事。

3.教师讲述:(1)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动。

(2)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创新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

(3)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三)互联网改变世界
1.阅读教材第16页“探究与分享”,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互联网给我们的
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2.教师总结: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美好。

3.辩论赛:分成小组围绕“创新只是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幸福生活有无关系”进行辩论。

4.教师归纳: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目标导学二:创新引擎
(一)呼唤创新
1.阅读教材第17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你如何理解“创新作为中华文明深厚的内蕴……将成为推动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句话?
3.教师讲解:(1)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

蒸汽机的改良、电力的应用和计算机的出现,推动时代的车轮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信息文明。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2)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孕育兴起。

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二)创新发展
1.材料呈现:2018年1月9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科技部部长万钢强调,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

2017年,全社会R&D支出预计达到1.76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0.9%;全社会R&D 支出占GDP比重为2.15%,超过欧盟15国2.1%的平均水平。

科技进步贡献率从
2012年52.2%升至57.5%,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第20位升至第17位。

2.思考:我国为什么要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3.共同总结: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实施创新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三)改革创新
1.阅读教材第18-19页“探究与分享”。

2.思考: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

从深圳的发展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师生共同总结:(1)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2)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中国正走在通往强国富民的创新路上。

4.阅读教材第19页“拓展空间”。

5.围绕以下辩题,在班级举行辩论会。

正方辩题: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总有一天会超越人类智能。

反方辩题:不管人工智能如何发展,都不可能超越人类智能。

提示:反方辩题是正确的。

6.作业布置:了解三次产业革命对人类的贡献。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创新的重要性有了
更多的理解。

知道了创新无处不在,人人都可以创新,创新发展和改革创新关系到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

3 板书设计
创新改变生活感受创新生活处处有创新
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
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也都可以创新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创新引擎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创新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中国正走在强国富民的创新路上
4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围绕创新展开,感受创新和创新引擎,重点是创新的重要意义。

对创新的感受容易接受,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容易理解,学习创新的重要性,最好要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典型例子,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圳的巨大变化,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来学习。

本节课有两个辩论,要注意有所区别,不要用一样的方式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