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性成型原理部分复习题
金属塑性成型复习题
![金属塑性成型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26349e4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d1.png)
金属塑性成型复习题金属塑性成形原理复习题一、解释名词和术语1塑性: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2塑性变形:微观结构的相邻部分产生永久性位移,并不引起材料破裂的现象。
3塑性成形:在外力的作用下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从而加工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的加工方法。
4应力张量 :点的应力状态是一个张量。
5主应力:主平面上的正应力。
6主切应力:斜面上切应力的极大值。
7主平面:切应力为零的平面。
8主切应力平面:主切应力作用的平面。
9平面应力状态:变形体在某一平面上没有应力的作用时物体内质点所处的应力状态。
10平面应变状态:变形体在某一方向不产生变形时物体内质点所处的应力状态。
11轴对称应力状态: 旋转体承受的外力对称于旋转轴分布时物体内质点所处的应力状态。
12位移 :变形体内任一点变形前后的直线距离。
13位移分量:坐标系中,一点的位移矢量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投影。
14对数应变:试样单向拉伸时伸长的总应变。
15主应变 :某一方向上线元没有切应变,只有线应变。
16主切应变:与主切应变方向成45?角方向上的应变。
17应变增量 :将变形体在变形过程中任意瞬间的形状和尺寸作为初始状态,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无限小应变。
18应变速率:单位时间内的应变。
19全量应变:反映单元体在某一变形过程中的某个阶段结束时的变形大小的应变。
20屈服准则:在一定的变形条件下,只有当各应力分量之间符合一定关系时,质点才开始进入塑性变形状态,这种关系称为屈服准则。
21屈服表面 :屈服准则的数学表达式在主应力空间的几何图形是个封闭的空间曲面,这个封闭的空间曲面称为屈服表面。
22屈服轨迹:两向应力状态下屈服准则的数学表达式,在主应力坐标平面上的几何图形是封闭的曲线,这封闭的曲线,称为屈服轨迹。
23π平面 :在主应力空间中,通过坐标原点并垂直于等倾斜线的平面。
24本构方程:塑性变形时,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称为本构关系,这种关系的数学表达式称为本构方程。
中南大学 模具塑性成形 期末考试复习
![中南大学 模具塑性成形 期末考试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46d2331d14791711cc7917ce.png)
二判断题1.(×)主应变状态一共有9种可能的形式。
2.(×)材料的成形质量好,其成形性能一定好。
3.(√)热处理退火可以消除加工硬化(冷作硬化)。
4.(√)屈强比越小,则金属的成形性能越好。
5.(×)拉深属于分离工序。
6.(√)离合器的作用是实现工作机构与传动系统的接合与分离;制动器的作用是在离合器断开时使滑块迅速停止在所需要的位置上。
7.(×)连杆调至最短时的装模高度称为最小装模高度。
8.(√)滑块每分钟行程次数反映了生产率的高低。
9.(×)落料件比冲孔件精度高一级。
10.(×)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H62比08钢的搭边值小一些。
11.(√)在复合模中,凸凹模的断面形状与工件完全一致。
12.(×)复合模所获得的零件精度比级进模低。
13.(×)直对排比斜对排的材料利用率高。
14.(×)一般弯曲U形件时比V形件的回弹角大。
15.(√)足够的塑性和较小的屈强比能保证弯曲时不开裂。
16.(√)弯曲件的精度受坯料定位、偏移、回弹,翘曲等因素影响。
17.(×)弯曲坯料的展开长度等于各直边部分于圆弧部分中性层长度之差。
18.(√)弯曲力是设计弯曲模和选择压力机的重要依据之一。
19.(×)在拉深过程中,根据应力情况的不同,可将拉深坯料划为四个区域。
20.(√)起皱是一种受压失稳现象。
21.(×)用于拉深的材料,要求具有较好的塑性,屈强比σs/σb小、板厚方向性r小,板平面方向性系数△r大。
22.(√)阶梯圆筒形件拉深的变形特点与圆形件拉深的特点相同。
23.(×)制成的拉深件口部一般较整齐。
24.(√)压缩类曲面的主要问题是变形区的失稳起皱。
25.(×)缩口模结构中无支撑形式,其模具结构简单,但缩口过程中坯料的稳定性差,允许缩口系数较小。
26.(√)冷挤压坯料的截面应尽量与挤压轮廓形状相同。
塑性成形原理
![塑性成形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9479b6c98bd63186bcebbccc.png)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集第一章 金属的塑性和塑性变形1.什么是金属的塑性?什么是变形抗力?2.简述变形速度、变形温度、应力状态对金属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
如何提高金属的塑性?3.什么是附加应力? 附加应力分几类?试分析在凸形轧辊间轧制矩形板坯时产生的附加应力?4.什么是最小阻力定律?最小阻力定律对分析塑性成形时的金属流动有何意义?5.塑性成形时,影响金属变形和流动的因素有哪些?各产生什么影响?6.为什么说塑性成形时金属的变形都是不均匀的?不均匀变形会产生什么后果?7.什么是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有哪几类?会产生什么后果?如何消除工件中的残余应力?8.摩擦在金属塑性成形中有哪些消极和积极的作用?塑性成形中的摩擦有什么特点?9.塑性成形中的摩擦机理是什么?10. 塑性成形时接触面上的摩擦条件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情况?11. 塑性成形中对润滑剂有何要求?12. 塑性成形中常用的液体润滑剂和固体润滑剂各有哪些?石墨和二硫化钼 如何起润滑作用?第二章 应力应变分析1.什么是求和约定?张量有哪些基本性质?2.什么是点的应力状态?表示点的应力状态有哪些方法?3.什么是应力张量、应力球张量、应力偏张量和应力张量不变量?4.什么是主应力、主剪应力、八面体应力?5.什么是等效应力?有何物理意义?6.什么是平面应力状态、平面应变的应力状态?7.什么是点的应变状态?如何表示点的应变状态?8.什么是应变球张量、应变偏张量和应变张量不变量?9.什么是主应变、主剪应变、八面体应变和等效应变?10. 说明应变偏张量和应变球张量的物理意义?11. 塑性变形时应变张量和应变偏张量有和关系?其原因何在?12. 平面应变状态和轴对称状态各有什么特点?13. 已知物体中一点的应力分量为⎥⎥⎥⎦⎤⎢⎢⎢⎣⎡---=30758075050805050ij σ,试求方向余弦为21==m l ,21=n 的斜面上的全应力、正应力和剪应力。
14. 已知物体中一点的应力分量为⎥⎥⎥⎦⎤⎢⎢⎢⎣⎡---=10010010010010ij σ,求其主应力、主剪应力、八面体应力、应力球张量及应力偏张量。
塑性成形原理复习题
![塑性成形原理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cedef3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6f.png)
一、填空1、典型的塑性成形工艺包括拉深,挤压,轧制,拉拔等。
2、金属发生塑性变形时,其晶内变形的主要方式是滑移和孪生。
3、主应变简图采用主应变的个数和方向描述一点的应变状态,满足体积不变条件的应变状态主应变简图有3种。
4、米塞斯和屈雷斯加两个屈服准则相差最大的应力状态是平面应变状态。
5、不考虑材料的弹性,也不考虑材料硬化的材料模型称为理想刚塑性材料;不考虑材料的弹性,考虑材料硬化的材料模型称为刚塑性硬化材料。
6、超塑性成形工艺方法有结构超塑性和动态超塑性。
(相变超塑性)7、米塞斯和屈雷斯加两个屈服准则一致的应力状态是单向应力状态。
8、按照加工特点来分,塑性成形可以分为块料成形和板料成形两大类,其中,常见的块料成形包括拉拔,锻造,挤压,轧制等工艺。
9、冷挤压钢制零件时,需要对制件表面进行磷化处理,磷化处理后必须进行润滑处理,常用的润滑方法是表面皂化。
10、主应力简图共有9种。
满足体积不变条件的主应变简图共有3种。
11、应力偏张量引起物体产生形状变化;应力球张量引起物体产生体积变化。
12、多晶体的塑性变化包括晶内变形和晶间变形,其中,晶间变形的主要方式是滑移。
13、对数应变的主要特点是准确性、叠加性、可比性。
14、塑性应力应变关系与加载历史有关,变形过程中材料体积不变。
15、单位面积的内力被称为应力。
16、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包括:具有不均匀性、不同时性、和相互协调性。
17、塑性成形中的三种摩擦状态分别是:干摩擦,流体摩擦,边界摩擦。
18、常用的求解塑性工程问题的方法有主应力法、滑移线法、上限元法。
19、塑性成形工艺按成形件的特点可以分为块料成形和板料成形。
20、金属发生塑性变形时,其晶内变形的主要方式是滑移和孪生。
21、屈雷斯加屈服准则的物理意义为,当材料的最大剪应力达到某一常数时材料就屈服了;米塞斯屈服准则的物理意义为,当材料的等效应力达到某一定值时,材料就屈服了。
22、关于摩擦产生机理有:表面凸凹学说,分子吸附学说,表面粘着学说。
塑性成形原理习题及答案
![塑性成形原理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794efafab069dc50220112.png)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非均质形核答:液态金属中新相以外来质点为基底进行形核的方式。
2.粗糙界面与光滑界面答:粗糙界面:a≤2,固液界面上有一半点阵位置被原子占据,另一半位置则空着,微观上是粗糙的;光滑界面:a>2,界面上的位置几乎被原子占据,微观上是光滑的。
3.内生生长与外生长答:内生生长:晶体自型壁生核,然后由外向内单向延伸的生长方式外生生长:在液体内部生核自由生长的生长方式。
4.沉淀脱氧答:沉淀脱氧是指将脱氧元素(脱氧剂)溶解到金属液中与FeO直接进行反应而脱氧,把铁还原的方法。
5.缩孔缩松答:缩孔:纯金属或共晶合金铸件中最后凝固部位形成的大而集中的孔洞;缩松:具有宽结晶温度范围的合金铸件凝固中形成的细小而分散的缩孔。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1.液体原子的分布特征为长程无序、短程有序,即液态金属原子团的结构更类似于固态金属。
2.界面张力的大小与界面两侧质点结合力大小成反比。
衡量界面张力大小的标志是润湿角θ的大小。
润湿角越小,说明界面能越小.3.金属结晶形核时,系统自由能变化△G由两部分组成,其中相变驱动力为体积自由能的降低,相变阻力为表面能的升高。
4.一般铸件的宏观组织由表面细晶区、柱状晶区和内部等轴晶区三个晶区组成。
5.根据熔渣随温度变化的速率可将焊接熔渣分为“长渣”与“短渣”。
“长渣”是指随温命题教师注意事项:1、主考教师必须于考试一周前将试卷经教研室主任审批签字后送教务科印刷。
2、请命题教师用黑色水笔工整地书写题目或用 A4 纸横式打印贴在试卷版芯中。
6.金属中的气孔按气体来源不同可分为析出性气孔、反应性气孔和侵入性气孔。
三、间答(每题5分,共30分)1.铸件的凝固方式及影响因素。
答:铸件凝固方式:体积凝固,中间凝固和逐层凝固方式影响因素包括:金属的化学成分和结晶温度范围大小、铸件断面上的温度梯度。
2.用图形表示K0<1的合金铸件单向凝固时,在以下四种凝固条件下所形成的铸件中溶质元素的分布曲线:(1)平衡凝固;(2)固相中无扩散而液相中完全混合;(3)固相中无扩散而液相中只有扩散;(4)固相中无扩散而液相中部分混合。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考试复习题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考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af85f1102020740be1e9bef.png)
1.什么是金属的塑性?什么是塑性成形?塑性成形有何特点?塑性: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塑性变形: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取消后,物体的变形不能完全恢复而产生的残余变形;塑性成形:金属材料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利用其塑性而使其成型并获得一定力学性能的加工方法,也称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塑性成形的特点:①组织、性能好②材料利用率高③尺寸精度高④生产效率高2.试述塑性成形的一般分类。
Ⅰ按成型特点可分为块料成形(也称体积成形)和板料成型两大类1)块料成型是在塑性成形过程中靠体积转移和分配来实现的。
可分为一次成型和二次加工。
一次加工:①轧制-是将金属坯料通过两个旋转轧辊间的特定空间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截面形状材料的塑性成形方法。
分纵轧、横轧、斜轧;用于生产型材、板材和管材。
②挤压-是在大截面坯料的后端施加一定的压力,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模孔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符合模孔截面形状的小截面坯料或零件的塑性成形方法。
分正挤压、反挤压和复合挤压;适于(低塑性的)型材、管材和零件。
③拉拔-是在金属坯料的前端施加一定的拉力,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定形状、尺寸的模孔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与模孔形状、尺寸相同的小截面坯料的塑性成形方法。
生产棒材、管材和线材。
二次加工:①自由锻-是在锻锤或水压机上,利用简单的工具将金属锭料或坯料锻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精度低,生产率不高,用于单件小批量或大锻件。
②模锻-是将金属坯料放在与成平形状、尺寸相同的模腔中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与模腔形状、尺寸相同的坯料或零件的加工方法。
分开式模锻和闭式模锻。
2)板料成型一般称为冲压。
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
分离工序:用于使冲压件与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如冲裁、剪切等工序;成型工序:用来使坯料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成为具有要求形状和尺寸的零件,如弯曲、拉深等工序。
Ⅱ按成型时工件的温度可分为热成形、冷成形和温成形。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复习思考题-塑性成形部分-题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复习思考题-塑性成形部分-题](https://img.taocdn.com/s3/m/3cc02aab804d2b160a4ec0d8.png)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总复习思考题一、基本概念加工硬化、轧制成形、热塑性成形、冷塑性成形、变形速度、塑性变形能力(可锻性)、自由锻造、模型锻造、敷料(余块)、锻造比、镦粗、拔长、冲孔、落料、拉深、拉深系数、反挤压成形、正挤压。
二、是非判断1、塑性是金属固有的一种属性,它不随变形方式或变形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对于塑性较低的合金材料进行塑性加工时拟采用挤压变形方式效果最好。
()3、自由锻是生产单件小批量锻件最经济的方法,也是生产重型、大型锻件的惟一方法。
()4、锻件图上的敷料或余块和加工余量都是在零件图上增加的部分,但两者作用不同。
()5、模膛深度越深,其拔模斜度就越大。
()6、对正方体毛坯进行完全镦粗变形时,可得到近似于圆形截面的毛坯。
()7、对长方体毛坯进行整体镦粗时,金属沿长度方向流动的速度大于横向流动的速度。
()8、塑性变形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弹性变形。
()9、金属在塑性变形时,压应力数目越多,则表现出的塑性就越好。
()10、金属变形程度越大,纤维组织越明显,导致其各向异性也就越明显。
()11、金属变形后的纤维组织稳定性极强,其分布状况一般不能通过热处理消除,只能通过在不同方向上的塑性成形后才能改变。
()12、材料的变形程度在塑性加工中常用锻造比来表示。
()13、材料的锻造温度范围是指始锻温度与终锻温度之间的温度。
()14、加热是提高金属塑性的常用措施。
()15、将碳钢加热到250℃后进行的塑性变形称为热塑性变性。
()16、自由锻造成形时,金属在两砧块间受力变形,在其它方向自由流动。
()17、镦粗、拔长、冲孔工序属于自由锻的基本工序。
()18、模锻件的通孔可以直接锻造出来。
()19、可锻铸铁可以进行锻造加工。
()20、始锻温度过高会导致锻件出现过热和过烧缺陷。
()21、热模锻成形时,终锻模膛的形状与尺寸与冷锻件相同。
()22、金属的锻造性与材料的性能有关,而与变形的方式无关。
()23、模锻件的精度取决于终锻模膛的精度。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复习题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bd5440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3.png)
一、名词解释1. 主应力:只有正应力没有切应力的平面为主平面,其面上的应力为主应力。
2. 主切应力:切应力最大的平面为主切平面,其上的切应力为主主切应力。
3. 对数应变 答:变形后的尺寸与变形前尺寸之比取对数4. 滑移线 答:最大切应力的方向轨迹。
5. 八面体应力:与主平面成等倾面上的应力6. 金属的塑性: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7. 等效应力:又称应力强度,表示一点应力状态中应力偏张量的综合大小。
8. 何谓冷变形、热变形和温变形:答冷变形:在再结晶温度以下,通常是指室温的变形。
热变形: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变形。
温变形在再结晶温度以下,高于室温的变形。
9. 何谓最小阻力定律:答变形过程中,物体质点将向着阻力最小的方向移动,即做最少的功,走最短的路。
10.金属的再结晶 答:冷变形金属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后,在原来变形的金属中会重新形成新的无畸变的等轴晶,直至完全取代金属的冷变形组织的过程。
11. π平面 答:是指通过坐标原点并垂于等倾线的平面。
12.塑性失稳 答:在塑性加工中,当材料所受的载荷达到某一临界后,即使载荷下降,塑性变形还会继续,这种想象称为塑性失稳。
13.理想刚塑性材料:在研究塑性变形时,既不考虑弹性变形,又不考虑变形过程中的加工硬化的材料。
P13914.应力偏张量:应力偏张量就是应力张量减去静水压力,即:σij ′ =σ-δij σm二、填空题1. 冷塑性变形的主要机理:滑移和孪生2. 金属塑性变形的特点:不同时性、相互协调性和不均匀性。
3. 由于塑性变形而使晶粒具有择优取向的组织称为:变形织构 。
4. 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 硬度增加,而塑性韧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5. 超塑性的特点:大延伸率、低流动应力、无缩颈、易成形、无加工硬化 。
6. 细晶超塑性变形力学特征方程式中的m 为: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
7. 塑性是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能稳定地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集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84d74e46227916888486d76b.png)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集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集运新兵编模具培训中心二OO九年四月第一章 金属的塑性和塑性变形1.什么是金属的塑性什么是变形抗力2.简述变形速度、变形温度、应力状态对金属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
如何提高金属的塑性3.什么是附加应力 附加应力分几类试分析在凸形轧辊间轧制矩形板坯时产生的附加应力4.什么是最小阻力定律最小阻力定律对分析塑性成形时的金属流动有何意义5.塑性成形时,影响金属变形和流动的因素有哪些各产生什么影响6.为什么说塑性成形时金属的变形都是不均匀的不均匀变形会产生什么后果7.什么是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有哪几类会产生什么后果如何消除工件中的残余应力8.摩擦在金属塑性成形中有哪些消极和积极的作用塑性成形中的摩擦有什么特点9.塑性成形中的摩擦机理是什么10. 塑性成形时接触面上的摩擦条件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情况11. 塑性成形中对润滑剂有何要求12. 塑性成形中常用的液体润滑剂和固体润滑剂各有哪些石墨和二硫化钼 如何起润滑作用第二章 应力应变分析1.什么是求和约定张量有哪些基本性质2.什么是点的应力状态表示点的应力状态有哪些方法3.什么是应力张量、应力球张量、应力偏张量和应力张量不变量4.什么是主应力、主剪应力、八面体应力5.什么是等效应力有何物理意义6.什么是平面应力状态、平面应变的应力状态7.什么是点的应变状态如何表示点的应变状态8.什么是应变球张量、应变偏张量和应变张量不变量9.什么是主应变、主剪应变、八面体应变和等效应变10. 说明应变偏张量和应变球张量的物理意义11. 塑性变形时应变张量和应变偏张量有和关系其原因何在12. 平面应变状态和轴对称状态各有什么特点13. 已知物体中一点的应力分量为⎥⎥⎥⎦⎤⎢⎢⎢⎣⎡---=30758075050805050ij σ,试求方向余弦为21==m l ,21=n 的斜面上的全应力、正应力和剪应力。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试卷及答案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2c0d37cc7931b765ce157e.png)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1. 设平面三角形单元内部任意点的位移采用如下的线性多项式来表示:,则单元内任一点外的应变可表示为=。
2. 塑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3. 金属单晶体变形的两种主要方式有:滑移和孪生。
4. 等效应力表达式:。
5.一点的代数值最大的 __ 主应力 __ 的指向称为第一主方向,由第一主方向顺时针转所得滑移线即为线。
6. 平面变形问题中与变形平面垂直方向的应力σ z = 。
7.塑性成形中的三种摩擦状态分别是: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
8.对数应变的特点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可加性。
9.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提高。
10.钢冷挤压前,需要对坯料表面进行磷化皂化润滑处理。
11.为了提高润滑剂的润滑、耐磨、防腐等性能常在润滑油中加入的少量活性物质的总称叫添加剂。
12.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其拉伸变形的延伸率超过100%的现象叫超塑性。
13.韧性金属材料屈服时,密席斯(Mises)准则较符合实际的。
14.硫元素的存在使得碳钢易于产生热脆。
15.塑性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理想塑性材料。
16.应力状态中的压应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塑性。
17.平面应变时,其平均正应力σm等于中间主应力σ2。
18.钢材中磷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
19.材料经过连续两次拉伸变形,第一次的真实应变为ε1=0.1,第二次的真实应变为ε2=0.25,则总的真实应变ε=0.35 。
20.塑性指标的常用测量方法拉伸试验法与压缩试验法。
21.弹性变形机理原子间距的变化;塑性变形机理位错运动为主。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多个答案,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于横线上1.塑性变形时,工具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A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A、大于;B、等于;C、小于;2.塑性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A。
A、理想塑性材料;B、理想弹性材料;C、硬化材料;3.用近似平衡微分方程和近似塑性条件求解塑性成形问题的方法称为B。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期末复习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期末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338d1667e21af45b307a88b.png)
塑性指标:拉伸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 概 念: 金属在破坏前产生的最大
变形程度,即极限变形量。
H0 - Hk
塑性指标ε= ------------- ×100%(压缩法)
H0
塑性指标衡量金属塑性高低的指标。 塑性状态图及其应用 概念:表示金属塑性指标与变形温度及加载方式的关系曲线图形,简称塑性图。 应用:合理选择加工方法
静态回复 动态回复——主要通过位错的攀移、交滑移来实现。 2.再结晶
静态再结晶:利用金属变形余热发生 动态再结晶:热塑性变形过程中发生 亚动态再结晶:动态再结晶晶粒在热变形停止后的长大过程 (二)热塑性变形后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1.改善铸造组织,锻合内部缺陷 2.形成纤维组织 3 产生带状组织 超塑性的分类:恒温超塑性或第一类超塑性。
提高塑性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化学成分、改善组织结构,提高材料的成分和组织的均匀性; (2)采用合适的变形温度—速度制度; (3)选用三向压应力较强的变形过程,减小变形的不均匀性,尽量造成均匀的变形状态; (4)避免加热和加工时周围介质的不良影响
第二节 金属的流动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节 金属塑性成形中的摩擦和润滑
几个基本概念 弹性(Elasticity):卸载后变形可以恢复特性,可逆性。 塑性(Plasticity):固体金属在外力作用下能稳定地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 性的能力 屈服(Yielding):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临界状态 损伤(Damage):材料内部缺陷产生及发展的过程 断裂(Fracture):宏观裂纹产生、扩展到变形体破断的过程
一般讲,如果变形速度大,有没有足够时间完成塑性变形,金属的变形抗力会提高,塑 性降低。变形速度对塑性的影响概括为变形速度的增大,金属和合金的变形抗力提高; 随变形速度提高,塑性变化的一般趋势如图;变形速度对锻压工艺也有广泛的影响。
复习资料:第6章 塑性成形力学基础
![复习资料:第6章 塑性成形力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969d546c58fafab069dc0280.png)
图14-1 任意斜切微分面上的应力复习资料:第6章 塑性成形力学基础 1. 什么叫张量?张量有什么性质?答:张量:由若干个当坐标系改变时满足转换关系的分量组成的集合,称为张量,需要用空间坐标系中的三个矢量,即9个分量才能完整地表示。
它的重要特征是在不同的坐标系中分量之间可以用一定的线性关系来换算。
基本性质:1) 张量不变量 张量的分量一定可以组成某些函数)(ij P f ,这些函数值与坐标轴无关,它不随坐标而改变,这样的函数,叫做张量不变量。
二阶张量存在三个独立的不变量。
2) 张量可以叠加和分解 几个同阶张量各对应的分量之和或差定义为另一个同阶张量。
两个相同的张量之差定义为零张量。
3) 张量可分为对称张量、非对称张量、反对称张量 若张量具有性质jiij P P =,就叫对称张量;若张量具有性质jiij P P -=,且当i=j 时对应的分量为0,则叫反对称张量;如果张量jiij P P ≠,就叫非对称张量。
任意非对称张量可以分解为一个对称张量和一个反对称张量。
4) 二阶对称张量存在三个主轴和三个主值 如果以主轴为坐标轴,则两个下角标不同的分量均为零,只留下两个下角标相同的三个分量,叫作主值。
2. 如何表示任意斜微分面上的应力?答:若过一点的三个互相垂直的微分面上的九个应力分量已知,则借助静力平衡条件,该点任意方向上的应力分量可以确定。
如图14-1所示,设过Q 点任一斜切面的法线N 与三个坐标轴的方向余弦为l ,m ,n , l=cos(N,x); m=cos(N,y);n=cos(N,z)。
若斜微分面ABC 的面积为dF , 微分面OBC(x 面)、OCA(y 面)、OAB(z 面)的微分面积分别为dFx 、dFy 、dFz , 则各微分面之间的关系为 dFx ;dFy= mdF ; dFz=ndF又设斜微分面ABC 上的全应力为S ,它在三坐标轴方向上的分量为Sx 、 Sy 、Sz ,由静力平衡条件∑=0x P ,得:0d d d d zx yx x =---Fz F F F S y x x ττσ整理得⎪⎭⎪⎬⎫++=++=++=n m l S n m l S n m l S z yz xz z zy y xy y zx yx x x στττστττσ (14-6)用角标符号简记为()z y x j i l S iij j ,,,==σ显然,全应力2222zy x S S S S ++=斜微分面上的正应力σ为全应力S 在法线N 方向的投影,它等于x S ,y S ,zS 在N 方向上的投影之和,即nS m S l S z y x ++=σ)(2222nl mn lm n m l zx yz xy z y x τττσσσ+++++= (14-7)斜切微分面上的切应力为 222στ-=S (14-8)所以,已知过一点的三个正交微分面上9个应力分量,可以求出过该点任意方向微分面上的应力,也就是说,这9个应力分量可以全面表示该点应力状况,亦即可以确定该点的应力状态。
塑性成形原理试题及答案
![塑性成形原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87227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60.png)
塑性成形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塑性成形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过程,以下哪种材料不适合进行塑性成形?A. 低碳钢B. 铝合金C. 陶瓷D. 钛合金答案:C2. 在塑性成形过程中,材料的塑性变形主要发生在哪个区域?A. 弹性变形区B. 塑性变形区C. 断裂区D. 疲劳区答案:B3. 以下哪种塑性成形方法不需要模具?A. 锻造B. 挤压C. 拉拔D. 冲压答案:A二、填空题4. 塑性成形的基本原理是材料在_________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
答案:外力5. 塑性成形过程中,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通常用_________来衡量。
答案:塑性指数6. 塑性成形过程中,材料的变形程度通常用_________来表示。
答案:应变三、简答题7. 简述塑性成形的三个基本条件。
答案:塑性成形的三个基本条件包括:(1)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塑性;(2)外力必须足够大,以克服材料的内部阻力;(3)材料必须在适当的温度和速度下进行变形。
8. 描述塑性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并解释其各阶段的含义。
答案:塑性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通常包括三个阶段: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塑性流动阶段。
在弹性阶段,材料仅发生弹性变形,应力和应变成正比;屈服阶段是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起点,此时应力达到屈服强度;在塑性流动阶段,材料继续发生塑性变形,但应力保持相对稳定。
四、计算题9. 假设一块材料经过塑性成形后,其长度从L1变为L2,求其应变ε。
答案:应变ε可以通过公式ε = (L2 - L1) / L1计算得出。
10. 如果已知材料的屈服强度σy和塑性变形前的应力σ1,求材料在塑性变形前的应变ε1。
答案:材料在塑性变形前的应变ε1可以通过公式ε1 = σ1 / E 计算得出,其中E是材料的弹性模量。
五、论述题11. 论述塑性成形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塑性成形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建筑行业等。
第3章 塑性成形习题.doc
![第3章 塑性成形习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f3e76e1b81c758f5f71f6726.png)
第三章塑性成形一、思考题1. 常用的金属压力加工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2. 何为塑性变形?塑性变形的机理是什么?3. 碳钢在锻造范围内变形时,是否有加工硬化现象?4. 将直径150mm的圆钢,锻造成直径75mm的主轴。
试计算锻造比Y。
5. 铅的熔点327°C,鸨的熔点3380°Co铅在室温进行变形,鸨在900°C进行变形。
试判断它们属于何种塑性变形。
6. 用T12钢,锻造钳工用的刮刀,试用铁碳合金状态图,确定始锻温度及终锻温度,并简要说明理由。
7. 纤维组织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存在有何利弊?8. 如何提高金属的塑性?最常有的措施是什么?9. “趁热打铁”的含意何在?10. 锻压工艺的成型特点是什么?锻件与铸件相比最显著的优点是什么?为什么?11. 为什么重要的巨型锻件必须采用自由锻造的方式制造?12. 重要的轴类锻件为什么在锻造过程中安排徹粗工序?13. 原始坯料长150mm若拔长450mm时,锻造比是?14. 试述自由锻、胎模锻和模锻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5. 下列制品该选用那种锻造方法制作?活搬手(大批量)家用炉钩(单件)自行车大梁(大批量)铳床主轴(成批)大六角螺钉(成批)起重机吊钩(小批)万吨轮主传动轴(单件)16. 板料冲压生产有何特点?应用范围如何?17. 比较落料和拉深工序的凹凸模结构及间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18. 冲模结构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19. 压力加工先进工艺有那些特点?20. 精密模锻需要那些措施才能保证产品的精度?21. 何谓超塑性?超塑性成形有何特点?22. 右图零件,用自由锻制坯,试修改零件结构设计不合理之处。
二、自测题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1. 金属塑性变形时只产生形状的变化,而不发生体积的变化。
()2. 可锻性是金属固有的一种属性,它不随压力加工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3. 冷拔可以提高产品的强度和表面质量。
()4. 金属经热锻并冷却后,锻件内部的晶粒沿变形方向拉长,并产生碎晶。
复习题-塑性成形原理
![复习题-塑性成形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1b0af2eed1f34693dbef3e2d.png)
复习题-塑性成形原理塑性成形原理习题集及答案一、概念题 1. 2. 3. 4. 5. 6.(金属) 塑性: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称为塑性塑性加工:金属材料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利用其塑性而使其成形并获得一定力学性能的加工方法称为塑性成形,也称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
加工硬化:金属材料在再结晶温度以下塑性变形时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韧性降低的现象,又称冷作硬化。
屈服准则:在一定变形条件下(变形温度、变形速度) 下,只有当各应力分量之间符合一定关系时,材料才能开始进入塑性状态,这种关系称为屈服准则。
f (σij ) =C名义与真实应变:名义应变:又称为工程应变,用来表示,适用于小应变分析。
真实应变(又称对数应变) 是指工件变形后的线尺寸与变形前的线尺寸之比的自然对数值来表示。
等效应力: 略二、选择题1. 图1中B 点所处应力状态 ()图1 加载示意图(a)只有正压力;(b)纯剪切应力;(c)既有正应力又有剪切应力;(d)无任何应力2. 受力物体的应力状态可用应力单元体上的主应力表示,主应力图总共有 ( ) (a)三种;(b)六种;(c)八种;(d)九种3. 下列应力状态中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 )0⎫0⎫⎫400⎫⎫600⎫⎫30⎫-20⎫ ⎫ ⎫ ⎫(a) 000⎫;(b) 000⎫;(c) 0-30⎫;(d) 0-80⎫ 000⎫ 000⎫ 00-3⎫ 00-8⎫⎫⎫⎫⎫⎫⎫⎫⎫4. 应力张量=应力偏张量+应力球张量,其中,应力偏张量只能使物体产生 ( ) (a)塑性提高;(b)形状变化;(c)体积变化;(d)前三者均可5. 如用主应变简图来表示应变状态,则塑性变形所对应的应变类型有 ( ) (a)三种;(b)六种;(c)八种;(d)九种6. 主应力与主应变简图可结合起来表示塑性变形特征,二者的组合有 ( ) (a)三种;(b)九种;(c)二十三种;(d)二十七种7. 下面哪种本构属于理想刚塑性线形硬化模型 ()(a) (b) (c) (d)8. 屈雷斯加与米塞斯屈服准则的本质区别是没有考虑哪一项的影响 ( )(a)最大主应力;(b)中间主应力;(c)最小主应力;(d)平均应力9. 图所示为低碳钢在单向拉伸状态的应力应变曲线,其中,表示塑性的 ()(a)OA段;(b) OB段;(c) OC段;(d) OF段10. 平面应力状态下,屈雷斯加与米塞斯屈服轨迹的几何图形有六个交点,其中,属于轴对称应力状态的是 ( )(a)A和E ;(b)K和G ;(c)C和I ;(d)A和G ;11. 由图所示,两个屈服准则相差最大有六个点,其中,属于纯切应力状态两点是( ) (a)B和D ;(b)F和L ;(c)H和J ;(d)B和J12. 塑性成形过程理论分析方法中被称为切块法的是 ( ) (a)主应力法;(b)滑移线法;(c)上限元法;(d)有限元法三、问答题1. 已知有一点的应力单元体如图所示,画出该应力状态对应的应力摩尔圆,并写出摩尔圆圆心和半径方程,并写出各主应力的表达式。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库(附答案及解析)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库(附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18688c964bcf84b9d57bef.png)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试题库一、填空题:1、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的能力称为塑性。
2、晶内变形的主要方式是滑移和孪生,其中滑移变形是主要的。
3、一般来说,滑移总是沿着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和晶向发生。
4、体心立方金属滑移系为12 个;面心立方滑移系为12 个;密排六方滑移系为3 个。
5、孪生是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和一定的晶向发生均匀切变,变形部分与未变形部分构成了镜面对称关系。
6、在多晶体材料中,晶间变形的主要方式是晶体之间的相互滑动和转动。
7、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一是晶粒变形的不同时性;二是各晶粒变形的相互协调性;三是晶粒与晶粒之间以及晶粒内部与晶界附近区域之间变形的不均匀性。
8、晶体滑移时,滑移方向的应力分量为τ=σμ,μ=cosθcosλ,μ称为取向因子。
9、通常把取向因子μ=0的取向称为硬取向;把μ=0.5的取向称为软取向。
10、固溶体塑性变形时,由于位错应变能的作用,溶质原子会偏聚在位错附近形成特定的分布,这种分布现象称为“柯氏气团”或“溶质气团”。
11、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增加,而塑性韧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或形变强化)。
12、去应力退火是回复在金属中的应用之一,既可保持金属的加工硬化(或形变强化),又可消除残余应力。
13、实验研究表明,晶粒平均直径d与屈服强度σs的关系(Hall-Petch关系)可表达为:σs=σ0+Kd-1/2。
14、由于塑性变形使得金属形成晶粒具有择优取向的组织,称为形变织构。
15、增大静水压力能抵消由于不均匀变形引起的附加拉应力,从而减轻其所造成的拉裂作用。
16、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其拉伸变形的延伸率超过100% 的现象叫超塑性。
17、金属的超塑性分为细晶超塑性和相变超塑性两大类。
18、冷变形金属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后,在原来变形的金属中会重新形成新的无畸变的等轴晶,直至完全取代冷变形组织,这个过程称为金属的再结晶。
塑性成形考题
![塑性成形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ef0a7e136edb6f1aff001f3c.png)
2007年材料成型理论基础考试A卷(金属塑性成形部分)一、单选题:(18分,每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6题)1.已知受力物体内一点的应力张量为303026306022262260--⎡⎤⎢⎥=-⎢⎥⎢⎥⎣⎦ijσ(MPa),外法线方向余弦为==l m,12=n,则斜切面上的正应力是()A.0MPa;B.;CMPa;D.24MPa;2.已知受力体内一点的应力张量为205451554510⎡⎤⎢⎥=⎢⎥⎢⎥⎣⎦ijσ(MPa),则该点的应力偏张量的三个不变量为()A.12391143'=⎧⎪'=⎨⎪'=⎩JJJ23(M pa)(M P a)(M P a);B.1238667'=⎧⎪'=⎨⎪'=⎩JJJ23(M P a)(M P a)(M P a);C.12386177'=⎧⎪'=⎨⎪'=⎩JJJ23(M P a)(M P a)(M P a);D.12391200'=⎧⎪'=⎨⎪'=⎩JJJ23(M P a)(M P a)(M P a);3.设受力体内应力场为:2123223313623⎧=-+⎪⎪=+⎨⎪=-+⎪⎩xyxyx c x yx y c yc xy c x yσστ,而0z yz zxσττ===,则满足平衡微分方程条件的系数为()A.1232321=⎧⎪⎪=⎨⎪=-⎪⎩ccc;B.1232231=-⎧⎪⎪=-⎨⎪=-⎪⎩ccc;C.1232231=⎧⎪⎪=⎨⎪=-⎪⎩ccc;D.1232321=⎧⎪⎪=-⎨⎪=⎪⎩ccc;4.设一物体在变形过程中某一极短时间内的位移场为444(150.20.2)10(290.20.2)10(150.10.10.1)10---⎧=-+⨯⎪=++⨯⎨⎪=---⨯⎩u y xzv xy zw xy yz zx,则材料中点A(1,1,1)的等效应变为()A.41015-; B.4103-; C .0; D .441015-⨯;5.设22222212()212()211()22⎧==+⎪⎪⎪==+⎨⎪⎪==+⎪⎩x yz y zx zxy x y y z xy z x yz x y εγεγεγ,则该应变场( )A .由应变几何方程可判断该应变场是否存在;B .存在;C .不存在;D .既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6.已知材料中一点的应力状态为300000⎡⎤⎢⎥=⎢⎥⎢⎥-⎣⎦ijCC C σ(MPa ),其中C 为正的常数,材料单向拉伸试验所得的屈服应力为s σ(MPa)(0sσ>),根据Mises 屈服准则,当材料刚好屈服时C 为( ) A.MPa ); B.2s (MPa );C.s (MPa ); D .s σ(MPa );二、多选题:(16分,每项选择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8题) 1.静力平衡条件下,变形体中一点处的应力状态( )A .可用9个相互独立的应力分量来表示;B .可以分解为偏应力状态和球应力状态的组合;C .八面体正应力和剪应力都是无法确定的应力分量;D .可以通过3个主应力表示; 2.对数应变( )A .对数应变只是在变形程度很小时才能近似反映物体的变形情况;B .对数应变既具有可加性又具有可比性;C .对数应变在变形程度较大或者较小时都能够反映物体变形的实际情况;D .对数应变不具有可加性和可比性; 3.包辛格效应( )A.一般金属材料在正、反向的反复加卸载后都会或多或少存在包辛格效应;B.金属材料在单向拉伸实验一般会出现包辛格效应;C.金属材料在经过正向加载后,在反向加载时使屈服应力增加的现象;D.金属材料在经过正向加载后,在反向加载时使屈服应力降低的现象;4.Tresca与Mises屈服准则()A.两种屈服准则都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韧性金属的实验数据更接近Mises屈服准则;B.从Tresca和Mises屈服准则可以看出,金属的塑性屈服与静水应力无关;C.Tresca与Mises屈服准则的最大差别为15.5%左右;D.在 平面上,Mises屈服轨迹一定是Tresca屈服轨迹的外接圆;5.应变硬化材料的等向强化模型认为()A.材料应变硬化后仍然保持各向同性;B.应变硬化后屈服轨迹的中心位置和形状保持不变;C.对于Mises屈服准则,主应力空间的后继屈服表面同初始屈服表面一样,保持不变;D.对于Tresca屈服准则,π平面上的后继屈服轨迹是一系列扩大且同心的正六边形;6.Levy—Mises本构理论假设()A.材料为理想弹塑性材料;B.材料服从Mises屈服准则;C.塑性变形时体积不变化;D.弹性变形时体积发生变化;7.Hencky全量本构理论()A.假设各应力分量按同一比例增加,应力主轴的方向固定不变;B.对理想弹塑性材料和弹塑性硬化材料都适用;C.应变增量的主轴和应力主轴重合,在变形过程中方向不会改变;D.是通过对任意加载条件下的Prandtl-Reuss理论进行积分所获得的;8.主应力法()A.假设材料均匀变形,对于形状复杂的变形体不能解析;B.忽略剪应力和摩擦剪应力的影响,将Mises屈服准则简化为线性方程;C.假设变形体内的正应力分布只随单一坐标变化,将应力平衡方程由偏微分方程简化为常微分方程;D.接触表面上的摩擦力分布采用库仑摩擦模型或常摩擦力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塑性成型原理》补充习题一、填空题1.一般情况下,轧制速度提高则咬入能力( )。
答案:降低2.轧制时在变形区内金属质点流动规律遵循( )定律。
答案:最小阻力3.板型缺陷的出现来源于板宽方向上各条纵向纤维的( )。
答案:延伸不均4.轧辊咬入轧件的前提条件是摩擦角( )咬入角。
答案:大于5.简单轧制过程:( )相同,( )相等,轧辊无切槽,均为传动辊,无外加张力或推力,轧辊为( )的。
答案:上下辊径;转速;刚性6.咬入角和( )是影响轧件咬入的两个因素。
答案:摩擦系数7.轧件与轧辊相接触地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称为( )。
答案:咬入角8.轧钢方法按轧制温度不同可分为( )和( )。
答案:热轧;冷轧9.轧制时从轧件与轧辊接触开始至轧件离开轧辊的一段区域称为( )。
答案:变形区10.轧制前后金属体积没有发生变化的客观规律成为( )。
答案:体积不变定律11.用轧制前、后轧件尺寸的比值表示变形程度,此比值称为( ),包括压下系数、宽展系数、( )。
答案:变形系数;延伸系数12.物体在变形过程中,其质点有向各个方向移动的可能时,则各质点将沿( )的方向移动。
答案:阻力最小13.( )定律是指金属在变形中,有移动可能性的质点将沿着路径最短的方向运动。
答案:最小阻力14.( )与时间的比率叫变形速度。
答案:变形程度15.平均延伸系数是依据( )人为确定。
答案:实践经验16.压下率也称( )。
答案:相对压下量17.轧件的延伸是被压下金属向轧辊( )和出口两方向流动的结果。
答案:入口18.轧制时在变形区内金属的质点流动规律遵循( )定律。
答案:最小阻力19.在变形区内,在( )处,轧件与轧辊的水平速度相等。
答案:中性面20.在金属进行压力加工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 )计算出轧制后的轧件尺寸。
答案:体积不变定律21.依靠旋转的轧辊与轧件之间的摩擦力将轧件拖入轧辊之间的现象称为( )。
答案:咬入22.根据不均匀变形理论,在出辊方向,轧件中心层单元体的变形比表面层的要( )。
答案:大23.极限咬入条件与极限稳定轧制条件的差异取决与( )位置与摩擦系数的变化。
答案:合力作用点24.中性面处,轧件的( )与此处轧辊的水平速度相等。
答案:水平速度25.变形区长度计算公式是( )。
答案:l=√R△h26.变形区内在( )处,轧件与轧辊的水平速度相等。
答案:中性面27.最小阻力定律是当发生塑性变形时,向着离物体边界( )的方向流动。
答案:最短距离28.平均延伸系数与总延伸系数之间的关系为( )。
答案:U平均=U总的n次方根29.冷轧与热轧是按( )划分的。
答案:再结晶温度30.总延伸系数与各道延伸系数关系( )与平均延伸系数关系( )。
答案:u总=u1.u2.u3…….un;u总=upn31.压下量、轧辊直径与咬入角存在的关系( )。
答案:Δh=D(1-COSα)32.出现双鼓形的主要原因是( )。
答案:变形不深透33.轧制时从轧件与轧辊接触开始至轧件离开轧辊的一段区域称为( ),( )的水平投影的长度称为( )长度。
答案:变形区;变形区;变形区34.用以克服推出力外,还多余的摩擦力水平分量,称( )答案:剩余摩擦力35.在一个轧道次里,轧件的轧制可分为( )、( )、稳定轧制、轧制终了四个阶段。
答案:开始咬入;咬入37.通过大量实践得出:变形区越长,延伸阻力( )。
答案:越大38.轧件变形不能渗透到整个断面高度,因而轧件侧面呈( )。
答案:双鼓形39.在再结晶温度以上的轧制叫( )。
答案:热轧40.在粘着区内,( )附近金属由于受到很大的( )阻力而不发生( )。
答案:接触表面;外摩擦;塑性变形41.轧件承受轧辊作用发生( )的部分称为轧制变形区,通常又称为几何变形区。
答案:变形42.轧制时轧件与轧辊表面接触的弧线叫咬入弧,咬入弧所对应的( )称作咬入角。
答案:圆心角43.根据体积不变定律,轧制时轧件的横断面减少,其长度一定相应地增加,轧件长度的增加量就叫( )。
答案:延伸量44.如果物体在变形过程中其质点有向各种方向移动可能时,则物体各质点将向着最小的方向移动。
答案:阻力45.在摩擦系数一定时,为使轧件能够便于咬入,必须( )咬入角。
答案:减少46.轧制速度通常是指轧辊的( )。
答案:圆周线速度47.在热轧带钢的( )时的轧制阶段,最大允许的咬入角比开始咬入轧制时的最大允许咬入角要大。
答案:稳定轧制48.在生产中,当轧辊直径一定时,减小压下量则咬入角( ),咬入就容易。
答案:减小49.热轧时,影响轧件和轧辊之间的摩擦系数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轧件表面上的( )。
答案:氧化铁皮50.体积不变定律的表达式为:( )。
答案:V0=Vn=c51.典型压力加工方式:( )、( )、( )、( )、( )五种。
答案:轧制;挤压;锻造;拉拔;冲压52.轧辊咬入轧件的条件是( )。
答案:咬入角≤摩擦角53.金属塑性变形的两个基本规律是最小阻力定律和( )。
答案:体积不变定律54.钢在塑性变形时,金属沿着变形阻力最小的方向流动,这就是( )定律。
答案:最小阻力55.带钢边浪产生的原因是:带钢中部的延伸( )边部延伸。
答案:小于56.带钢中间浪产生的原因是:带钢中部延伸( )边部延伸。
答案:大于57.轧制时从轧件与轧辊接触开始至轧件离开轧辊的一段区域称为( ),( )的水平投影的长度称为( )长度。
答案:变形区;变形区;变形区58.轧制过程中的变形分为( )、( )、( )。
答案:高向压下;横向宽展;纵向延伸59.轧制后轧件高度的减小量叫( ),轧件在轧制前后的宽度差叫( )。
答案:压下量;宽展量60.带钢边浪产生的原因是:带钢中部的延伸( )边部延伸。
答案:小于61、当轧制速度()时,摩擦系数增大,轧制时采用低速咬入,高速轧制可以()咬入能力。
A、降低,降低;B、降低,提高;C、提高,提高;D、提高,降低选择题1.从下面几项中选出有利于轧件咬入的一项()BA、增大咬入角B、增大摩擦角C、减小摩擦系数2.平均延伸系数与总延伸系数之间的关系为( ) BA、V平均=V总/n (n轧制道次)B、V平均=V总的n次方根C、V平均=V总3.【答案:A】关于改善咬入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下量一定时,增大辊径,容易咬入B、减小轧辊摩擦系数,容易咬入C、辊径一定时,加大压下量,容易咬入D、以上说法都不对4.【答案:A】有两块轧件,其宽度和长度均相同,厚度分别H1=4mm、H2=10mm,经轧制后,厚度分别为h1=2mm、h2=6mm,试比较两块轧件变形程度( )。
A.第一块大于第二块 B.第一块小于第二块 C.实际相等 D.不确定5.【答案:C】镦粗矩形断面的试件,不断加大变形,最终得到的断面形状是( )。
A.圆形 B.矩形 C.椭圆形 D.矩形6.【答案:B】在轧制时,轧制速度( ),摩擦系数越小。
A.越小 B.越大 C.变缓 D.不变7.【答案:A】压下量与轧辊直径及咬入角之间存在的关系为( )。
A.Δh=D(1-cosα) B.Δh=D(1-sinα) C.Δh=D(1-tgα) D.以上都不正确8.【答案C】合金钢的变形抗力较大,咬入困难,只能采用( )变形量。
A.大 B.较大 C.较小 D.以上都不可以9.【答案:B】金属压力加工中最主要的手段是( )。
A.锻造法 B.轧制法 C.冲压法 D.拉拔法10.【答案:A】在轧制过程中,当压下量不变,轧件厚度不变时,( ),越容易咬入。
A.轧辊直径加大 B.轧制速度加大 C.轧辊直径减小 D.以上都可以11.【答案:B】钢在压力加工发生变形过程中,金属沿着变形阻力最小的方向流动,这种现象被称作( )。
A.体积不变定律 B.最小阻力定律 C.应力集中 D.弹塑性共存定律13.咬入条件与轧辊和轧件间的(B )有关。
A.摩擦系数 B.摩擦力 C.轧制压力14.轧制变形区内金属的纵向、横向流动将遵守(B )定律。
A.体积不变定律 B.最小阻力定律C.剪应力定律 D.秒流量一致15..轧制过程中咬入条件是(A )。
A.摩擦角≥咬入角 B.摩擦角<咬入角 C.两者无关16..轧制过程中各道次的延伸系数总是(A )1。
A.大于 B.小于 C.等于17..高轧件的双鼓变形是由于( B )造成的。
A.压下率过大 B.压下率过小 C.宽展量过大 D.宽展量过小18.【答案:B】为防止带钢翘头,采取的方法是()A 、上下辊同速 B、上辊比下辊速度大 C、下辊比上辊速度大 D、 ABC 都不对19.【答案:A】摩擦角()咬入角时,轧件才能被轧辊咬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小于或等于20.【答案:A】关于改善咬入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下量一定时,增大辊径,容易咬入B、减小轧辊摩擦系数,容易咬入C、辊径一定时,加大压下量,容易咬入D、以上说法都不对21.【答案:ABD】改善板坯咬入条件的措施有()。
A:增大辊面粗糙度 B:增大轧辊辊径C:增大板坯的咬入速度 D:减少压下量第二章宽展1.( )是影响轧件宽度控制的最重要因素。
答案:宽展2.轧制时轧件的宽展可分为自由宽展、限制宽展、( );使轧件纵向阻力增加的因素都使轧件宽展( )。
答案:强迫宽展;增加3.轧制过程中影响宽展的主要因素是( )。
答案:压下量4.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宽展( )。
答案:增加5.宽展可分为自由宽展、( )和强迫宽展。
答案:限制宽展6.轧件的宽展量与变形区的宽度成( )。
答案:反比7.宽展分为自由宽展、( )和强迫宽展三类。
答案:限制宽展8.轧制中金属宽展形式的不同,是根据金属( )来划分的。
答案:沿横向流动的自由程度9.在总压下量相同的情况下,轧制道次越多,总的宽展量( )。
答案:越少10.一般轧制过程中,宽展可分为( )、( )、( )三种。
答案:限制宽展;强迫宽展;自由宽展11.宽展的组成包括( )、( )、( )。
答案:翻平宽展;滑动宽展;鼓形宽展12.根据最小阻力定律分析,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轧件宽度越大,宽展( )。
答案:越小13.依据金属质点的流动规律,宽展在轧件横断面高度上由( )、翻平宽展和( )三部份组成。
答案:滑动宽展;鼓形宽展14.宽展的组成包括( )( )( )答案:翻平宽展;滑动宽展;鼓形宽展15.根据金属沿横向流动的自由程度,宽展可分为( )。
答案:自由宽展、限制宽展、强迫宽展16.影响轧件宽展的主要因素有( )等几个方面。
(能写出三个就行)答案:相对压下量、轧制道次、轧辊直径、摩擦系数、轧件宽度17.宽展分为( )、( )和( )三种。
答案:自由宽展;限制宽展;强迫宽展18.宽展的类型有:( )、( )、( )。
答案:自由宽展;限制宽展;强迫宽展19.影响宽展的因素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