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颗粒自由沉淀实验

一、目的

通过沉淀实验,熟悉沉淀类型及各自特点,掌握沉淀曲线测试与绘制方法。

二、原理

浓度较稀的、粒状颗粒的沉淀属于自由沉淀,其特点是静沉过程中颗粒互不干扰、等速下沉。一般当污泥浓度小于5000mg/l时刻可假定颗粒之间不产生干扰,为自由沉淀。

自由沉淀速度在层流区符合Stokes(斯笃克斯)公式。但由于水中颗粒的复杂性,颗粒粒径、颗粒密度很难或无法准确地测定.因而沉淀效果、特性无法通过公式求得而是通过静沉实验确定。

三. 实验设备材料

1. 沉淀用有机玻璃柱,上设溢流管、取样口、进水管及放空管;

2. 计量水深用标尺、计时用秒表;

3. 悬浮物定量分析用电子天平、定量滤纸、称量瓶、烘箱、抽滤装置、干燥器等装置;

4. 取样用100ml比色管、100ml量筒、瓷盘等。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1. 检查沉淀装置连接情况、保证各个阀门完全闭合;各种用具是否齐全。

2. 将水样注入沉淀柱,搅匀,开始计时

3.用量筒取样100ml,测悬浮物浓度C0。

4. 在开始后1、5、10、15、20、40、60min时分别在取样

口取样100ml,测悬浮物浓度。同时观察悬浮颗粒沉淀特点、现象。

5. 悬浮物测定方法:1将定量滤纸置于称量瓶内烘至恒重W1;2将过滤水样后的滤

纸放入称量瓶中,烘至恒重W2;3悬浮物浓度

五注意事项

1.向沉淀柱内进水时,速度要适中,既要较快完成进水,以防进水中一些较重颗粒沉淀,又要防止速度过快造成柱内水体紊动,影响静沉实验效果。

2.取样时,先排除管中积水而后取样(排出20ml左右),每次取样100 mL。

3. 每次取样都会造成液面下降,需记录每次取样时的液面与取样口高度差

六实验结果整理

•计算悬浮物去除率、剩余率及沉降速度

•绘制去除率-沉淀历时、去除率-沉淀速度、剩余率-沉淀速度曲线

实验四

•一、实验目的

针对不含耗氧微生物的污水和含耗氧微生物的污水进行曝气充氧实验,测定氧传递修正系数α和β,并了解两种情况下氧转移过程的区别

•二、原理

三. 实验设备材料

1、溶解氧测定仪

2、磁力搅拌器

3、充气泵

4、三角烧瓶

5、无水亚硫酸钠

6、氧化钴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

(一)不含耗氧微生物的污水曝气充氧修正系数α、β的测定

1、检查溶解氧测定仪

2、三角烧瓶装满清水,插入溶解氧测定探头,启动磁力搅拌器,测定溶解氧浓度

3、根据溶解氧浓度,计算所需的无水亚硫酸钠用量

4、加入无水亚硫酸钠与催化剂氯化钴0.1mg/L,密闭搅拌

10min

5、使用充气泵曝气,每30秒记录一次溶解氧浓度,直至溶解氧达到饱和

6、记录数据,根据数据计算清水的氧传递系数K La

7、以污水为水样,重复步骤1-6,记录数据,计算污水中氧传递系数K La’ ,计算α和β

(二)含耗氧微生物的污水曝气充氧修正系数α、β的测定

1、三角烧瓶装满人工污水,并加入10ml活性污泥,曝气至接近饱和(2~3分钟即可)

2、插入溶解氧测定探头,启动磁力搅拌器,测定溶解氧浓度

3、记录溶解氧浓度的下降过程,直至溶解氧降至1~2mg/L,

据此数据可计算摄氧率R

4、取出探头,重新开始曝气,每30s记录一次溶解氧浓度,直至饱和。

五注意事项

1.溶解氧测定时需待其指数趋于稳定才能开始读数

•化学耗氧和生物耗氧过程中,必须保证三角烧瓶密闭,内部无空气存在

六实验结果整理

•实验(一)计算K La,K La’ , α与β

•实验(二)绘制混合液的溶解氧变化曲线,图解法求R和K La’ ,c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