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的车速鉴定方法_利用刹车印公式计算车速
交通事故中的车速鉴定方法——利用刹车印公式计算车速
小 货 车滑 行 了 1. m。 是 驾驶 员在 反 应 时间( 81 这 O 约 l) s内小 货 车空驶 的距 离 。 小货 车 的减 速过 程可 分为 三个 阶段 :1 与 摩 ()
托 车 碰 撞 减 速 ; ) 驾 驶 员 反 应 时 间 内空 驶 减 f 在 2
4 将相 关参 数值 代入 相应 公式 , . 计算 车速 。 作
根 据公 安部发 布 的公 共 安 全行业 标 准 。当车速 大
三、 基本公 式和 案例分析
基本 公 式
于 4k / 8 m h时取 值范 围为 06 ~ .5 . 07 。本案 中 。 事 0 肇
小 货车 为 新 车 . 是空 车 , 动 性能 良好 , 检 报 且 制 车 告指 出其 制动 率达到 7 %。 5 此外 。 现场 图可 以看 从
末速 为零 的刹 车 印公 式 :
V =/‘S 0 、 2 g P
V = W+ q S 0 V' 2 ̄ g
( 1 )
() 2
出 . 货 车的制 动拖 印带有 横滑 成 分 、 般横 滑 的 小 一 摩 擦 系数稍 大于纵 滑 。 综合 以上因素 , 应取 上 限 ‘ p 值 , ‘ 07 。 即 p .5 =
故 的发 生过程 .特别 是 要定量 地 计算 出肇 事 车辆
事 故发生 前 的行驶 车速 进行 这样 的鉴 定 必需具
备 一定 的理论 素养 . 同时 又要有 丰 富的实 践经验 。
车速鉴 定 的基本 理论 工具 是力 学 。因 为机动
1 . 现场 尽可 能详尽 的事 实和证 据 . 采集 包括 : f) 事 车辆 的损 伤 部位 、 变程 度 、 撞 痕 1肇 形 碰
出鉴定 结论
由事故车辆制动痕迹推算车速方法的探讨
为 V ≤80 km / h,事故是由于大轿车司机超速行驶所至 。
2. 5 公式的说明
间接推算法也可称为动量 -能量法 。在推导过程中忽略 了塑性变形损失的能量 、 交汇角偏差对速度的影响 、 平面运 动中的转动消耗的能量等因素的影响 , 是一种近似计算方 法 ,由该式推算出的速度一般小于实际速度 。 交通事故技术鉴定中推算肇事车辆是否超速 ,因此当用 推算结果作出超速的肯定结论时 , 是完全可信的 。而当用推 算结果作出否定结论时 , 特别是推算结果略小于限速时 , 需 慎重 ,最好再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关于间接推算法的不确定 评定方法将在其它文章中论述 ) ,根据不确定度的上限是否 超过限速 ,同时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分析 ,再作结论 。
m1 +m2 m1
) 2 + S1 ]
( 7)
2 间接推算法
在交通事故中 ,当肇事车辆发生侧翻或坠崖等情况时 , 无法获得肇事车辆完整的制动痕迹 ,只能由肇事车辆部分制 动痕迹和被撞车辆的拖动痕迹推算肇事车辆的行驶速度 ,称 为间接推算法 。
2. 1 案例
( 7 )式为由肇事车辆部分制动痕迹和被撞车辆的拖动痕
迹推算肇事车辆的行驶速度的计算公式 。 其中 : V 0 为肇事车辆制动前的行使速度 ; m 1 为肇事车辆 的质量 ; m 2 为被撞车辆的质量 。
2. 4 实际案例计算
按 ( 7 )式对案例中大轿车的行驶速度进行推算 。公安交 警提供的数据 : S1 = 19. 2 m , S2 = 26 m ,μ = 0. 7, m 1 = 10 385
70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第 6 期 2005 年 12 月 同理可得上坡道由车辆制动痕迹推算肇事车辆的行驶
2. 3 公式
交通事故中的车速鉴定方法_利用刹车印公式计算车速
交通事故中的车速鉴定方法———利用刹车印公式计算车速广西大学道路交通事故鉴定中心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阳兆祥黎光旭何小荣摘要:肇事车辆的车速鉴定是确定交通事故的性质、分析发生事故原因的重要证据,同时又是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重要依据。
本文阐述了交通事故车速鉴定的方法和过程,并通过三个真实的案例讨论了如何利用刹车印公式进行车速鉴定。
关键词:交通事故车速鉴定一、引言车速鉴定在交通事故鉴定中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它不仅是分析事故的性质、确定发生事故原因的重要证据,同时又是对交通事故作出责任认定的重要依据。
在交通事故的各类鉴定中,车速鉴定是最困难的。
因为它不像其他鉴定只是对现场证据的鉴别和确认,做到这一点只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而车速鉴定则要求依据现有的证据和发现线索,通过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再现事故的发生过程,特别是要定量地计算出肇事车辆事故发生前的行驶车速。
进行这样的鉴定必需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同时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车速鉴定的基本理论工具是力学。
因为机动车在发生事故过程中的各种运动,如制动、侧滑、倾翻、坠入山谷以及机动车之间或机动车与自行车、行人的碰撞等,都属于机械运动的范畴,因而都遵从力学的规律。
无论事故多么复杂,案情如何扑朔迷离,一切现象的背后,都是力学规律在起作用。
即使是在发达国家,车速鉴定的历史也还很短,至今尚未建立起一整套公认的理论体系、数据和方法。
我国起步较晚,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
本文作者从事交通事故车速鉴定长达十多年,进行过一百多起案例的车速鉴定,我们从中精选出十多个案例,分四个专题介绍车速鉴定的基本方法。
本文阐述的是第一个专题:利用刹车印公式计算车速。
二、车速鉴定的基本步骤1.采集现场尽可能详尽的事实和证据,包括:(1)肇事车辆的损伤部位、形变程度、碰撞痕迹、停止的位置和态势;(2)肇事车辆留在路面上的制动拖印,轮胎擦地印、侧滑印、车身刮擦地面印迹。
(3)散落物的分布、血迹及人体擦地滑行印迹等等。
交通事故车速鉴定方法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车速鉴定⽅法是怎样的很多交通事故⼀般都是因为车速过快导致的,在发⽣交通事故以后都应该去进⾏交通事故车速鉴定,如果检测出超速就会导致可能会认定超速车辆有主要责任的情况,那么交通事故车速鉴定⽅法是怎样的?接下来由店铺的⼩编为⼤家整理了⼀些关于这⽅⾯的知识,欢迎⼤家阅读!交通事故车速鉴定⽅法是怎样的交通事故车速鉴定⽅法⼀般是通过路⼝的监控来进⾏测算或者是根据地上的刹车痕迹进⾏计算出交通事故的时候的⾏车速度。
道路安全法中车辆的⾏驶速度规定1、没有道路中⼼线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时30公⾥,公路为每⼩时40公⾥;2、同⽅向只有1条机动车道的道路,城市道路为每⼩时50公⾥,公路为每⼩时70公⾥。
3、机动车⾏驶中遇有下列情形之⼀的,最⾼⾏驶速度不得超过每⼩时30公⾥,其中拖拉机、电瓶车、轮式专⽤机械车不得超过每⼩时15公⾥:(1)、进出⾮机动车道,通过铁路道⼝、急弯路、窄路、窄桥时;(2)、掉头、转弯、下陡坡时;(3)、遇雾、⾬、雪、沙尘、冰雹,能见度在50⽶以内时;(4)、在冰雪、泥泞的道路上⾏驶时;(5)、牵引发⽣故障的机动车时。
4、⾼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时速不得超过⼀百⼆⼗公⾥。
⾼速公路应当标明车道的⾏驶速度,最⾼车速不得超过每⼩时120公⾥,最低车速不得低于每⼩时60公⾥。
5、在⾼速公路上⾏驶的⼩型载客汽车最⾼车速不得超过每⼩时120公⾥,其他机动车不得超过每⼩时100公⾥,摩托车不得超过每⼩时80公⾥。
6、同⽅向有2条车道的,左侧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时100公⾥;同⽅向有3条以上车道的,最左侧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时110公⾥,中间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时90公⾥。
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与上述车道⾏驶车速的规定不⼀致的,按照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驶。
机动车上道路⾏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线标明的速度;同⽅向划有⼆条以上机动车道的道路,没有限速标志、标线的,城市道路最⾼时速为70公⾥,封闭的机动车专⽤道路和公路最⾼时速为80公⾥。
道路交通事故涉案车辆车速分析计算
道路交通事故涉案车辆车速分析计算发布时间:2021-07-28T10:28:19.027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9月上作者:王朋[导读] 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车速鉴定与分析对于整个事故研究、处理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安徽天正司法鉴定中心王朋安徽省合肥市 230031摘要:在道路交通事故中,车速鉴定与分析对于整个事故研究、处理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交通事故发生时涉案车辆车速的鉴定是这起事故认定中需要的重要依据,因此涉案车辆车速的确认是形成事故过程中证据链中必要的环节;在鉴定道路交通事故中涉案车辆车速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计算。
关键词:交通事故;车速;直角三角形;鉴定司法鉴定机构在分析交通事故案例时所用的物理力学摩擦定律、动量与能量守恒定律、视频图像等等,是我们分析事故案例时最直接的理论依据,也是我们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一般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事故车辆事发时车速进行计算: 1.利用制动距离计算车速。
利用制动距离计算车速是事故车辆车速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用公式表示,公式中的表示刹车时的瞬时速度,表示车轮与地面的附着系数,g表示重力加速度,L表示车辆制动距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车辆在刹车时,其能量全部转换为车轮与地面做功产生的拖痕距离。
在高中物理当中提到过只是简单的能量转换2.使用动量守恒以及其它条件相结合计算车速。
一提到动量守恒,我想大家肯定在熟悉不过了,在高中物理当中,我们常常会在物理考试的试卷上见到车辆碰撞(正面碰撞、垂直碰撞、追尾碰撞等),要求算车辆速度的题目,只不过现在我们所要求的算车速都是真实的案件;动量守恒的定义说白了就是一个物体在一定的条件下拥有一定的速度,其动量是一定的,当与某个物体或多个物体发生碰撞,其动量可能转换到另一个物体或多个物体,但是其动量是守恒的,和没碰撞之前动量是相等的。
通常用公式表示为。
但是在实际的交通事故案件中,只使用动量守恒是无法计算出车速的,以上公式中质量m我们可以通过车辆信息是可以得知的,不过还剩下不低于两个未知数的变量,我们用一个公式是无法算出车速的,是要借助其它条件相结合才能算出车速。
交通事故中的车速鉴定方法
肇事车辆的车速鉴定可以通过事故现场的轮胎印迹利用刹车印公式或侧滑的临界速度公式计算,如果有碰撞散落物则可以通过抛体公式计算车速;对于迎面碰撞或追尾碰撞可以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并结合有效碰撞速度的概念进行计算。
然则在有些案例中,事故现场没有留下任何轮胎印迹,不能利用刹车印公式进行车速计算;散落物等证据由于抛出距离不明确,也无法利用抛体公式计算车速。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事故现场的监控视频进行车速鉴定。
在视频图像中,利用交通事故现场相关参考物的间距,单位时间视频图像的帧速率,起点和终点间单帧图像的数量,可计算出肇事车辆在参考区间的平均速度。
利用参照物计算车速在监控视频中选取易于测量距离的两个参照物,如可以选取道路中心的白色分隔线的两个端点,实地测量两个参照物的距离,设该距离为△l,然后在被鉴定车辆车身上选取某一特征点,设特征点通过△l所需的时间间隔为△t,则可利用位移量△l比上时间间隔△t计算出平均速度v。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利用播放器逐帧检查监控视频,确定单位时间( 1秒钟)内图像的帧数,计算相邻两帧之间的时间间隔,设该时间间隔为△t′。
根据监控视频中车辆的行驶路径,在监控视频中选取易于测量距离的两个参照物,如道路中心的分色分隔线的两个端点,人行横道边缘或混凝土路面的伸缩缝。
根据监控视频中车辆的行驶路径及参照物的位置,确定车身某一部位为特征点,如选取车头前缘或车尾。
逐帧播放监控视频,令特征点通过第一个参照物(如道路中心分隔线前端)对应第1帧,通过第二个参照物(如道路中心分隔线末端)对应第N帧。
根据车辆行驶方向,测量两个参照物的距离△l。
则可根据力学中的平均速度公式计算车辆的速度:(1)利用特征点计算车速如果监控视频中无法确定参照物,或不能确定参照物与特征点的重合图像时,则可选取车身上两个部位为特征点(如车头前缘和车尾),令其距离为△l2,两个特征点通过现场中某一点的时间间隔为△t2,则可利用位移量△l2比上时间间隔△t2计算出平均速度 。
小汽车右后方撞击摩托车车速鉴定计算公式
小汽车右后方撞击摩托车车速鉴定计算公式在道路交通中,小汽车与摩托车的碰撞事故时有发生。
当小汽车右后方撞击摩托车时,准确鉴定车速对于事故的责任判定和后续处理至关重要。
下面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个小汽车右后方撞击摩托车车速鉴定的计算公式。
先来说说为啥要搞清楚这个车速。
想象一下,假如我有一天在路上走着,突然听到“砰”的一声巨响,回头一看是一辆小汽车和摩托车撞了。
这时候,如果能知道小汽车撞击时的速度,就能更好地判断是谁的过错,该怎么处理后续的赔偿啥的。
这可不是小事,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交通安全。
要鉴定这个车速,可不是拍拍脑袋就能想出来的。
这里面涉及到一些复杂的物理知识和公式。
咱们常用的一个公式是基于动量守恒定律和动能定理来的。
假设小汽车的质量是 m1,速度是 v1,摩托车的质量是 m2,速度是v2(这里假设摩托车是静止的,也就是 v2 = 0),碰撞后的共同速度是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就有 m1 * v1 = (m1 + m2) * v 。
从这个式子可以先算出碰撞后的共同速度 v = m1 * v1 / (m1 + m2) 。
然后再结合动能定理,就能进一步推导出小汽车撞击前的速度v1 。
但这只是理论上的公式,实际情况可要复杂得多啦!我之前就碰到过这么一个事儿。
有一次在一个十字路口,一辆小汽车从右边快速开过来,不小心撞到了一辆停在路边等待过马路的摩托车。
交警很快就到了现场,开始进行勘察和测量。
他们量了撞击的位置、刹车痕迹的长度,还检查了两车的受损情况。
我在旁边看得那叫一个仔细。
交警同志拿着各种仪器,认真地记录着每一个数据。
他们还询问了周围的目击者,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
我心里就在想,这每一个数据可都关系到车速的鉴定啊,一点儿都马虎不得。
最后经过一系列的计算和分析,得出了小汽车撞击时的大致车速。
这个结果对于判定事故责任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总之,小汽车右后方撞击摩托车车速的鉴定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运用科学的公式和方法,再加上严谨的测量和分析。
制动拖印计算速度公式
制动拖印计算速度公式好的,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关于“制动拖印计算速度公式”的文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汽车的制动拖印可是一个隐藏的“线索”,通过它能计算出车辆在制动时的速度呢。
这可不是什么神秘的魔法,而是有科学依据的实实在在的公式。
先来说说这个神奇的制动拖印。
想象一下,一辆车在路上突然急刹车,轮胎和地面剧烈摩擦,留下的那一道道黑色痕迹,就是制动拖印。
这一道道印子,就像是车辆留下的“足迹”,告诉我们它当时的情况。
咱们来深入了解一下计算速度的公式。
简单来说,制动拖印的长度和车辆制动时的速度是有关系的。
这个公式大概是这样:速度 = 根号下(254×摩擦系数×制动拖印长度)。
这里的摩擦系数可不是个固定的值哦,它会受到路面状况的影响。
比如说,干燥的水泥路面和湿滑的柏油路面,摩擦系数就大不相同。
有一次,我在路上亲眼看到了一起小小的交通事故。
一辆小轿车为了避让突然冲出来的小猫,来了个急刹车,在路面上留下了挺长的一段拖印。
交警很快就到了现场,他们就通过测量这段拖印的长度,再结合当时路面的情况估算出摩擦系数,然后利用这个公式,很快就大致算出了车辆在刹车前的速度。
咱们再仔细说说这个摩擦系数。
要是在干燥的水泥路面上,摩擦系数一般能达到 0.7 左右;要是在湿滑的柏油路面,可能就只有 0.5 啦。
所以说,同样长度的制动拖印,在不同的路面上,计算出来的速度可不一样。
回到那个交通事故现场,交警同志一边测量拖印,一边还跟周围的人解释这个计算的原理。
我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感觉学到了特别实用的知识。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些看似复杂的公式,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时刻发挥着作用。
在学习这个公式的时候,可别死记硬背,得理解其中的道理。
比如说,为什么摩擦系数会影响速度的计算?那是因为摩擦力越大,车辆制动的效果就越好,速度下降得就越快呀。
还有啊,这个公式在实际运用中也不是绝对准确的。
毕竟,现实中的情况太复杂了,车辆的载重、轮胎的磨损程度等等,都会对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交通事故中的车速鉴定方法利用动量守恒计算车速
,则:
考虑到甲车轮胎为横滑,摩擦系数取值较高,取 ,则:
动量守恒表达式为:
根据车辆信息, 代入上式得:
,将相关数据
(5) 一个方程不能求解两个未知数。我们可利用甲车乘员受
因此,肇事小客车事故前的行驶车速约为64km/h,而多 功能拖拉机的行驶车速约为44km/h。
结论
虽然碰撞是交通事故鉴定中最困难的类型之一,但是利 用动量守恒并结合有效碰撞速度的概念,可以有效地解决这 一问题,其中有效碰撞速度的大小可以根据碰撞导致的人体 受伤程度来确定。这为我们再现交通事故的过程提供了强有 力的理论工具和方法。
方法2:利用事故车上乘员的受伤程度计算车速。
国外利用志愿者和猴、猪等动物进行了模拟实验,建立
了一些乘员受伤程度与有效碰撞速度之间的实验关系式。在
下面的案件中,将运用这些关系式,建立第二个关于v10和v20
的方程。这样两个方程两个未知数,问题可完全求解。
案例分析
案例1:两辆小轿车相撞特大交通事故
甲车沿××线向市区行驶,乙车由向车道通过隔离绿化
甲车在作逆时针旋转的同时向后倒退,其重心与右前轮 后退距离相近,取 ,则:
v乙0前面取正号,是因为我们在表述动量守恒时对v乙0已 取了负号;代入相关数据,得:
联立式(5)和(6),解出:
(6)
但v甲0还不是甲车事故前的行驶车速,根据现场图,甲
车是在制动
距离后才与乙车相撞,故甲车事故
前的行驶车速为:
取
带缺口横向行驶,结果导致甲车车头对乙车右侧车厢横向撞
击。因为撞击力方向不过质心,结果碰撞后乙车在沿甲车前
进方向滑动的同时发生旋转,轮胎印迹呈麻花状实施了紧急制动,最后
停止在路旁绿化地草丛中。机动车之间的碰撞,遵从动量守
交通事故中的车速鉴定方法
交通事故中的车速鉴定方法摘要:侧滑是导致汽车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三个真实的案例讨论如何利用侧滑印迹进行车速鉴定。
关键词:交通事故侧滑车速鉴定1、引言车速鉴定的基本理论工具是力学。
因为机动车在发生事故过程中的各种运动.如制动、侧滑、倾翻、坠人山谷以及机动车之间或机动车与自行车、行人的碰撞等,都属于机械运动的范畴,因而都遵从力学的规律。
无论事故多么复杂案情如何扑朔迷离.一切现象的背后。
都是力学规律在起作用。
由于侧滑是导致汽车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利用侧滑公式进行车速鉴定。
关于侧滑,我们首先需要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侧滑。
一类是汽车理论中已经提到[1],也是交通事故处理人员熟悉的汽车“甩尾”现象。
汽车在实施紧急制动时,若前后轮制动力不平衡,特别是若只有后轮制动或后轮先被抱死,那么只要存在轻微的侧向力(如汽车转弯时受到的离心力,因道路两侧倾斜产生的侧向力等),就会使汽车的后轮发生横滑,在雨天路滑的情况下,甚至会使汽车发生180°转向。
然而,本文讨论的是另一类侧滑,它是当汽车急转弯时,因离心力而使汽车轮胎发生向弯道外侧的轻微滑移。
这类侧滑是汽车行驶中的常见现象,在一些狭窄的交叉路口、停车场等地方,我们很容易观察到这类侧滑产生的轮胎印迹,它们呈规则的弧形,其中轮胎花纹清晰可辨。
在交通事故中,肇事汽车也常发生这类侧滑,例如为了避免与摩托车或行人相碰撞,驾驶员实施紧急转弯回避,高速通过公路弯道时冲出路外等,我们往往能在事故现场的路面上发现侧滑的印迹。
汽车发生侧滑遵从一定的力学规律,交通事故处理人员依据现场勘查获取侧滑印迹的相关数据,运用力学公式能够计算出肇事车辆发生侧滑时的车速。
应该提到,在国内外有关交通事故鉴定的文献中,对这类侧滑还很少进行深入的研究。
2、侧滑理论和基本公式设汽车以速度沿半径为的圆形轨道运动,它受到指向圆周外侧的离心力大小为:这个力使汽车产生向圆周外侧滑移的倾向,然而轮胎与路面的横向摩擦力阻止滑移的发生。
基于制动痕迹的交通事故车速鉴定方法
T a k i n g t h e c a s e o f p r o i f c i e n c y t e s t i n g p r o g r a m o f Mi n i s t r y o f J u s t i c e i n 2 0 1 4 a s a n e x a mp l e ,h y p o t h e s i s a n a l y s i s i s ma d e
具体分析 , 同时还应基于协 同理论综合运 用其他方 法开展交通事故车速鉴 定。
关键词 : 交 通安 全 ; 交 通 事故 : 制动痕迹 ; 车 速 鉴 定
中图 分 类 号 : U 4 9 1 . 3 1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 0 9 5—0 9 2 6( 2 0 1 5 ) 0 3 —0 0 3 5 —0 4
摘
要: 交通事故车速鉴定是事故责任划分 的重要依据 。 以司法部 2 0 1 4年车速鉴 定能力验证计划案例为例 , 对没有
产生连续制动痕迹 时被鉴定 车辆的运动状 态进 行假设 分析 , 基于制动痕迹进行 交通事故 车速鉴 定计 算, 结合视频鉴 定手段开展综合司法鉴 定分析 。研究表明 : 基 于制动痕迹能够有效开展车速鉴定 , 但 在鉴定过程 中仍需要具体 问题
d e n t i S c a l c u l a t e d.a n d a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or f e n s i c a n a l y s i s c o mb i n e d wi t h v i d e o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i S a l s o ma d e . T h e r e s u h s s h o w
交通事故中的车速鉴定方法
交通事故中的车速鉴定方法作者:黎光旭阳兆祥何小荣蓝志强周文政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2年第21期摘要:侧滑是导致汽车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三个真实的案例讨论如何利用侧滑印迹进行车速鉴定。
关键词:交通事故侧滑车速鉴定1、引言车速鉴定的基本理论工具是力学。
因为机动车在发生事故过程中的各种运动.如制动、侧滑、倾翻、坠人山谷以及机动车之间或机动车与自行车、行人的碰撞等,都属于机械运动的范畴,因而都遵从力学的规律。
无论事故多么复杂案情如何扑朔迷离.一切现象的背后。
都是力学规律在起作用。
由于侧滑是导致汽车发生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利用侧滑公式进行车速鉴定。
关于侧滑,我们首先需要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侧滑。
一类是汽车理论中已经提到[1],也是交通事故处理人员熟悉的汽车“甩尾”现象。
汽车在实施紧急制动时,若前后轮制动力不平衡,特别是若只有后轮制动或后轮先被抱死,那么只要存在轻微的侧向力(如汽车转弯时受到的离心力,因道路两侧倾斜产生的侧向力等),就会使汽车的后轮发生横滑,在雨天路滑的情况下,甚至会使汽车发生180°转向。
然而,本文讨论的是另一类侧滑,它是当汽车急转弯时,因离心力而使汽车轮胎发生向弯道外侧的轻微滑移。
这类侧滑是汽车行驶中的常见现象,在一些狭窄的交叉路口、停车场等地方,我们很容易观察到这类侧滑产生的轮胎印迹,它们呈规则的弧形,其中轮胎花纹清晰可辨。
在交通事故中,肇事汽车也常发生这类侧滑,例如为了避免与摩托车或行人相碰撞,驾驶员实施紧急转弯回避,高速通过公路弯道时冲出路外等,我们往往能在事故现场的路面上发现侧滑的印迹。
汽车发生侧滑遵从一定的力学规律,交通事故处理人员依据现场勘查获取侧滑印迹的相关数据,运用力学公式能够计算出肇事车辆发生侧滑时的车速。
应该提到,在国内外有关交通事故鉴定的文献中,对这类侧滑还很少进行深入的研究。
2、侧滑理论和基本公式设汽车以速度沿半径为的圆形轨道运动,它受到指向圆周外侧的离心力大小为:这个力使汽车产生向圆周外侧滑移的倾向,然而轮胎与路面的横向摩擦力阻止滑移的发生。
根据刹车距离推定车速
根据刹车距离推定车速车子刹车主要取决于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于摩擦系数,假设摩擦系数为μ,则刹车距离S=V*V/2gμ(g=9.8m/s2),由此可见,刹车距离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摩擦系数成反比。
当摩擦系数一定时,刹车距离取决于车速,如果车速增加1倍,刹车距离将增大至4倍。
摩擦系数μ与多种因素有关,一般值为0.8左右,雨天可降至0.2以下,冰雪路面就更低了,假设摩擦系数μ为0.8,则不同的车速,刹车距离如下:车速(km/h): 20 30 4050 60 70 80 90 100刹车距离(m):2.0 4.4 7.9 12.3 17.7 24.1 31.5 39.7 49.2车速(km/h): 120 150 180 200 250刹车距离(m):70.9 110.7 159.4 196.8 307.6上面仅仅是刹车过程,实际上,从人看到情况不妙,到踩刹车使车减速,需要一段时间,这包括人的反应时间和车子的响应时间,人与人的反应时间不同,专业运动员的反应时间仅0.1秒,普通人的反应时间在0.2秒以上。
如果考虑人的反应时间和车子的响应时间,正常情况下所需总时间约0.5-0.6秒,实际上除了遇到突然的、吓人一跳的状况外,大多数人的动作时间约需1秒,当然那些遇事慌张、目瞪口呆,甚至举手投降的人除外。
考虑那1秒钟的动作时间,刹车距离将增大,实际刹车距离如下:车速(km/h): 20 30 4050 60 70 80 90 100刹车距离(m):7.6 12.7 19.0 26.2 34.4 43.5 53.7 64.9 77.0车速(km/h): 120 150 180 200 250刹车距离(m):104.2 152.4 209.4 252.4 377.0安全行车常识里有一个保持车距的原则,即保持车距为车速的千分之一,如车速为50km/h,保持车距50m,车速为120km/h,保持车距120m,对照上面计算结果可知,这个车距是非常安全的,而且车速<100km/h时,人们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具体的反应时间如下,只要在反应时间之内动作了,即便前车突然停住(追尾或撞上障碍物),后车也能刹住,因此可称之为安全反应时间。
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计算方法
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计算:
1. 停车距离法:根据车辆的刹车距离和刹车时间来计算速度。
需要测量车辆的刹车距离和刹车时间,然后使用公式v = (2 * 刹车距离) / 刹车时间来计算速度。
2. 现场勘察法:通过现场勘察事故现场的痕迹、碎片等信息,结合车辆行驶的轨迹和撞击的物体等来推算车辆的速度。
这种方法需要经验和专业知识,并且可能受到现场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3. 车辆黑匣子数据:一些车辆配备了黑匣子,可以记录车辆的行驶速度等信息。
通过分析黑匣子数据,可以得到车辆事故发生时的速度。
4. 目击证人证言:如果有目击证人或其他人员目睹了事故发生的过程,他们可以提供关于车辆速度的证言。
然而,这种方法可能存在主观因素和误差。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误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方法和因素来得出较为准确的车辆行驶速度。
道路交通事故中车速计算方法及应用
二 、事故车辆行驶速度计算方法
事故车辆车速分析就是利用车辆的制动印迹、碰撞散 落物体 以及碰撞 力学原理 ,对制动车辆碰撞车速等进行计 算 。它在整个道路交通事故分析中具有特 别重要的意义 ,
一
此 ,准确观测和测量制动印迹是应用该方法的基本保证。
( 二) 根据物体抛物距计算车速 1 . 根据散落物抛距计算车速 交通事故现场经常会遗 留有车辆的挡风玻璃 、装载物
道路交通事故 中 车速计算方法及应用
王立颖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摘 要 :道路交通事故 中车速 的分析与鉴定存整个道路交通事故分析和处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根据车辆 制动 印迹长度 、撒落物体抛物 和车辆抛距 以及车辆侧 滑倾翻 危陟状怠 的临界条件等车速计算 方法对交通事故 中肇 事 车 辆 行 驶 速 发 进 行 分 析 并 通 过 实 际 的案 例 分忻 阐 述车 速 计 算 方法 存 处理 交通 事 故 中 判定 肇 事 车 辆 行 驶 速 度 和 认定 交通 事 故 当事 人责 仔 中 的具 体 胁 用 。
的附着力时 ,汽车将沿着行驶方向在路面上滑移 。此 时,
P o l i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2 0 1 3 年 第1 期
7 1
遭 路 交通 管 理
确定散落物 的第一着地点 ,就可以依据运动学原理来计 算 车辆碰撞瞬 间的行驶车速 ( 如图 1】 。 根据抛物运动原理可得:
厂
措施不 当,或发生事故后车辆冲 出路面 ,此时可 以根据悬 崖、陡坡的高度和车辆的抛距,依据能量 守恒原理计算 出 车辆冲出路面瞬间的车速 ,进而测算车辆 发生事故前的各
阶段速度。
f 仃
V=L V / 2 H ( m / ) ( 4 )
交通事故中判断车速的两种方法
交通事故中判断车速的两种方法作者:王福星来源:《物理教学探讨》2008年第14期超速行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判断事故发生时车辆的速度是对事故责任认定的重要依据,本文介绍二种测算事故发生时车辆速度的方法。
1 根据刹车痕测算车辆速度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若在事故发生时采取了相应的制动措施,就可以根据路面遗留下的刹车痕迹估算出车辆行驶的速度。
例1 先阅读下列短文,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加,某中学的课题小组对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展开研究,他们发现,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时车不能立即停止。
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
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列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
以上两段距离之和即为汽车的停车总距离。
下表是他们在交警的帮助下获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的数据,测试的条件是:一个熟练的司机,驾驶一辆性能可靠的汽车在干燥的公路上分别以下表中的速度行驶。
下面是交警处理一起交通事故报告内容的一部分: 2007年12月21日,有雾但地面干燥,××型汽车与××型汽车(吨位相同)在×公路×处迎面相撞,测甲刹车痕迹40m,乙车5m。
(公路交通部门规定有雾天气的最高时速不超过40km/h)根据上面的描述可知,判断事故的主要原因;并估算出甲和乙的车速各为多少?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和生活经验,我们知道,刹车痕迹应是汽车的制动距离。
甲车刹车痕迹40m,乙车5m,对照表中提供的实验数据可知,甲车的车速应在80~100km/h之间,乙车的车速应在40km/h以下;再分析表中制动距离与车速的关系,可以估算出甲的车速大约为90km/h,乙的车速大约为35km/h。
所以甲车的车速大大超过了公路交通部门规定的有雾天40km/h的最高限速,因此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甲车的车速过快,造成不能立即停止,引起两车迎面相撞。
制动拖印在道路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鉴定中的应用
制动拖印在道路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鉴定中的应用作者:朱鹏来源:《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2018年第07期摘要: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道路交通事故的数量也随之上升,在许多事故当中,事发时车辆的行驶速度往往成为事故认定的主要依据。
在事故中车辆运动姿态和方向没有发生急剧改变的情况下,可根据现场遗留的痕迹或物证的空间位置关系,利用运动学进行车速鉴定。
通过制动拖印计算车速便是目前道路交通事故车辆行驶速度鉴定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关键词:附着系数;制动拖印;制动减速度;制动协调时间;速度一、汽车制动性评价指标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称为汽车的制动性。
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是制动性能最基本的评价指标。
制动距离是指汽车以给定的踏板力和初速度,从踩制动踏板至汽车停住所行驶的距离,制动距离与踏板力及路面附着条件等因素有关。
制动减速度反映了地面制动力的大小,与地面制动力和制动器制动力有关。
二、制动拖印的形成汽车制动过程中,车轮从滚动到抱死拖滑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随着制动踏板力的逐渐增大,车轮的运动形式可分为滚动、边滚边滑、抱死拖滑三种状态,轮胎留在地面的印痕也有对应的滚印、压印、拖印三种形态:第一阶段,车轮接近于单纯的滚动,印痕的形状与轮胎胎面花纹基本一致。
第二阶段,车轮不只是单纯的滚动,胎面与路面发生一定程度的相对滑动,轮胎花纹的印痕可以辨别出来,但花纹逐渐模糊。
第三阶段,车轮抱死不转,出现拖滑现象,轮胎与路面滑动摩擦,在路面形成一条粗黑的印痕,即制动拖印。
三、依据制动拖印计算车辆速度在事故中车辆运动姿态和方向没有发生急剧改变的情况下,可根据现场遗留的痕迹或物证的空间位置关系,利用运动学进行车速鉴定。
当汽车紧急制动至停止时,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上式中,v0为汽车紧急制动时的行驶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φ为汽车纵滑附着系数,s 为制动距离。
由于汽车制动时,从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到车轮抱死拖滑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汽车已经开始制动,但是轮胎在路面没有留下拖印,其实际制动距离略大于制动拖印长度,如果把制动拖印当做汽车的制动距离,那么计算出的车速将低于实际车速。
刹车距离与车速计算公式
刹车距离与车速计算公式
刹车距离与车速的关系是驾驶员需要了解的重要知识之一。
当车速增加时,刹车距离也会随之增加,因此在行驶过程中需要注意车速的控制。
以下是刹车距离与车速计算公式:
1. 制动距离(m)= 初始速度(Km/h)×刹车时间(s)÷ 3.6
刹车距离是指从开始刹车到完全停下来所需的距离。
在此公式中,初始速度需要换算为米每秒(m/s),因此需要将初始速度除以3.6。
刹车时间是指从刹车踏板踩下到完全停下来所需的时间。
2. 紧急制动距离(m)= 初始速度(Km/h)×初始速度(Km/h)÷ 20
紧急制动距离是指在紧急情况下以最大制动力刹车所需的距离。
在此公式中,初始速度需要换算为米每秒(m/s),因此需要将初始速度除以3.6。
20是一个经验值,它表示车辆制动的平均加速度。
3. 停车距离(m)= 初速度(Km/h)÷ 2×加速度(m/s)
停车距离是指从开始刹车到完全停下来所需的距离。
在此公式中,初速度需要换算为米每秒(m/s),因此需要将初始速度除以3.6。
加速度是指刹车时车辆减速的大小,它与刹车的力大小和车辆自身的质量有关。
掌握这些公式可以帮助驾驶员更好地控制车速,同时保证行车安全。
- 1 -。
关于利用制动痕迹长度估算车速问题的探讨
关于利用制动痕迹长度估算车速问题的探讨作者:何金水来源:《法制与社会》2018年第32期摘要通过制动痕迹长度估算汽车车速是交通事故司法鉴定的主要内容,其是判断事故前行车状态的重要依据,法律工作人员可根据制动痕迹鉴定结果来评价事故一方或双方的责任大小、还远事故的真实情况,这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过程。
本文从汽车制动系统的一般理论出发,结合实践案例对制动痕迹长度估算车速的相关问题进行浅析。
关键词制动痕迹车速估算交通事故作者简介:何金水,广东恒安法医临床司法鉴定所,研究方向:法医学司法鉴定。
中图分类号:D918.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8.11.234一、制动痕迹与车速估算交通事故发生后,车速鉴定是确定交通事故性质、评价事故责任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痕迹鉴定还原案件真相也是司法实践的重要环节。
然而交通事故具有突发性、一次性、破坏性的特点,无法通过模拟现场的方法实现还原,只能以现场遗留的痕迹为依据,通过科学的方法计算出事故的细节。
在交通事故中,制动痕迹是最重要的现场信息。
制动痕迹是车辆行驶过程中,驾驶员启动ABS系统使车辆达到最大刹车力时留下的痕迹。
然而刹车前汽车的行驶状态不同,主要是车速差异,会以制动痕迹长度差异反映出来。
换句话说,在制动痕迹和车速之间有计算的方法或公式,使之互相转换、计算。
利用制动痕迹长度估算车速,需考虑的因素有制动距离、制动协调时间、制动速度、纵滑速度等因素,这些因素与事故中车辆型号、路面状况有关。
二、影响制动痕迹长度的因素制动痕迹长度本质上反映的是汽车从行驶状态到达完全制动的时间,根据制动阶段的不同,分为反应时间、制动力增长时间和持续制动时间。
(一)反应时间反应时间指的是驾驶员在意识到外部危险因素后,踏下制动板后克服踏板自由行程及弹簧压力直至汽车减速停止的时间,是制动踏板开始受压到制动装置启动的时间,又称作制动滞后时间,这段时间的长短受到制动传动结构和制动装置形式的限制,通常液压制动装置反应时间在0.03-0.05秒,气动制动装置反应时间在0.2-0.5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轮拖印长达36.70m。表面上看起来该车速度很 高, 直接代公式会得出:
V =!2φgS
= !2×0.6×9.8×36.70
=20.8m/s=74.8km/h
但这个结论是不对的! 车检报告指出, 该车前
轴几乎完全丧失制动力, 后轴制动率为 44.5%, 也
小货车为新车, 且是空车, 制动性能良好, 车检报
告指出其制动率达到 75%。此外, 从现场图可以看
出, 小货车的制动拖印带有横滑成分, 一般横滑的
摩擦系数稍大于纵滑。综合以上因素, φ应取上限
值, 即 φ=0.75。
关于制动距离, 根据现场图, 小货车的左、右
前轮的制动拖印长分别为 17.00m 和 19.00m; 左、
V =!2×0.45×9.8×25.30 =14.9m/s=53.8km/h
摩托车与汽车的碰撞接近完全非弹性碰撞, 所以 V 近似也是大客车碰撞后的速度。由于大客 车与摩托车质量相差悬殊, 可以忽略碰撞对大客 车的减速作用, 于是我们得出最后结论: 肇事大客 车事故前的行驶车速约为 54km/h。
有的事故中, 肇事机动车制动失灵, 在此情况 下如何进行车速鉴定呢? 我们也举出一个案例:
动车中止实施制动的末速; φ为轮胎与路面的摩
擦系数(附着系数); S 为制动的距离。上述公式也
适用于侧翻的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的车身或人体
在路面上的滑动, 此时 φ为车身或人体与路面的
摩擦系数。
运用上述公式进行车速鉴定的关键, 是如何
正确选择 φ的取值和确定制动的距离 S。我们通
过一个典型的案例来说明:
3. 判断事故的性质, 选择适用的理论公式。例
Polic e Te c hnolog y 2 0 0 7 / 5 13
交通事故处理勘验与分析
如, 事故车辆停止前在路面上留下了制动拖印, 应 选择刹车印公式 ; 事故车辆在路面上留下了侧滑 印迹, 应选择利用侧滑计算车速的理论公式; 路外 坠车和路面上行人及车上散落物的抛出, 应选择 抛体公式; 事故为两车碰撞, 应选择动量守恒公 式, 并辅以刹车印公式等。
V2 2gs
=
(30/3.6)2 2×9.8×19.40
=0.18
将 φ的路试值代入刹车印公式, 得
V' 0= !2×0.18×9.8×36.70 =11.4m/s=41.0km/h
这个结果可与用摩托车倒地擦印计算的车速 进行比较。根据现场图, 摩托车身擦地印迹长 13.90m, 于是有
V' 0= !2×0.45×9.8×13。90 =11.1m/s=39.9km/h
案例 1 某县环城公路小货车与摩托车碰撞事故
突然横穿公路, 小货车驾驶员来不及采取任何措
施就发生了碰撞。倒地摩托车擦地印迹的起点可
视为碰撞点, 从碰撞点到出现右前轮的制动印迹,
小货车滑行了 18.10m,这是驾驶员在反应时间(约
1s)内小货车空驶的距离。
小货车的减速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 与摩
将相关数据代入式(4), 得
V0 =
(4.60+0.185) 4.60
×66.9=69.6km/h
结论: 肇事小货车事故前的行驶车速约为
70km/h。
有的情况下, 驾驶员遇到险情时并不立即采
取紧急制动措施。例如大客车驾驶员为了避免因
紧急制动导致车上乘客跌倒受伤, 他们往往先实
施缓慢制动, 逐渐加力, 最后才将车轮抱死。此时
车速鉴定的基本理论工具是力学。因为机动 车在发生事故过程中的各种运动, 如制动、侧滑、 倾翻、坠入山谷以及机动车之间或机动车与自行 车、行人的碰撞等, 都属于机械运动的范畴, 因而 都遵从力学的规律。无论事故多么复杂, 案情如何 扑朔迷离, 一切现象的背后, 都是力学规律在起作 用。
即使是在发达国家, 车速鉴定的历史也还很 短, 至今尚未建立起一整套公认的理论体系、数据 和方法。我国起步较晚, 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本 文作者从事交通事故车速鉴定长达十多年, 进行 过一百多起案例的车速鉴定, 我们从中精选出十 多个案例, 分四个专题介绍车速鉴定的基本方法。
右 后 轮 的 制 动 拖 印 长 分 别 为 18.10m 和 21.00m。
制动距离应以其中哪个数据为准? 还是取它们的
平均值? 我们认为, 根据汽车制动理论, 应以最长
的制动拖印为准, 即 S=21.00m。汽车制动理论指
出: 当驾驶员踩制动踏板实施紧急制动时, 随着蹬
力的增大, 车轮运动状态的变化规律为:
公路, 其碰撞前的纵向动量可以认为是零, 动量守
恒公式表达为:
MV0 =(M+m)V'
V0 =
(M+m)V' M
(4)
式 中 , V0 为 小 货 车 碰 撞 前 的 行 驶 车 速 , M 和 m 分别为小货车(连乘员)和摩托车(连乘员)的质
量, 根据行驶证和车辆信息, M=0.460t, m=0.185t。
V= "2×0.75×9.8×21.00 =17.6m/s=17.6×3.6 =63.5km/h
然后我们计算空驶距离内的减速。可运用类 似末速度不为零的刹车印公式:
V' ="V2+2φ' gS'
(3)
式中, V' 为小货车碰撞后开始空驶的车速; φ'
为空驶路段的阻力系数, 汽车此时处于松开油门、
车轮带动发动机空转的状态, 根据国外实验数据,
取值约为 φ' =0.1; 由现场图可推算出 S' =18.10m。
将相关数据代入式(3), 得
V' ="17.62+2×0.1×9.8×18.10
=18.6m/s=66.9km/h
最后计算与摩托车碰撞的减速。适用的公式
为动量守恒(有关理论以后再讨论), 汽车与摩托车
的碰撞接近完全非弹性碰撞, 由于摩托车为横穿
二者高度一致! 多功能拖拉机上有一些货物, 总重 3.22t, 考 虑到与摩托车碰撞对它的减速, 类似案例 1, 用动 量守恒进行修正, 最后得 V0=43.0km/h。
图 4. 多功能拖拉机与摩托车碰撞事故现场图
问题出在哪里呢?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 这起 事故为迎面碰撞, 驾驶员在距离摩托车一段距离 时已经发现了险情, 在询问中陈述: 他“立即踩刹 车向左打方向”。现场图显示大客车的确驶入了逆
Polic e Te c hnolog y 2 0 0 7 / 5 15
交通事故处理勘验与分析
向机动车道, 但却在碰撞后滑行约 20m 后才出现 制动拖印, 这说明驾驶员一开始采取的是缓慢制 动措施。由于缓慢制动没有印迹, 其摩擦系数取值 范围很宽, 所以本案不宜用大客车的制动印迹来 计算车速。
关键词: 交通事故 车速 鉴定
一、引言
车速鉴定在交通事故鉴定中的重要性是众所 周知的: 它不仅是分析事故的性质、确定发生事故 原因的重要证据, 同时又是对交通事故作出责任 认定的重要依据。在交通事故的各类鉴定中, 车速 鉴定是最困难的。因为它不像其他鉴定只是对现 场证据的鉴别和确认, 做到这一点只需要具备一 定的专业知识; 而车速鉴定则要求依据现有的证 据和发现线索, 通过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再现事 故的发生过程, 特别是要定量地计算出肇事车辆 事故发生前的行驶车速。进行这样的鉴定必需具 备一定的理论素养, 同时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纯滚动 边滚边滑
抱死纯滑动
图 1. 小货车与摩托车碰撞事故现场图。 据调查, 发生事故的原因是摩托车在路口处
图 2 φ- S 曲线 在这个过程中, 摩擦系数(附着系数)φ随滑动 率 s 变化的实验曲线如图 2 所示。横座标 s 表示
14 警 察 技 术 2 0 0 7 /5
交通事故处理勘验与分析
滑动率, 当 s=0 时为纯滚动, s=100%为车轮完全 抱死的纯滑动。纵座标 φ表示摩擦系数。由图可 知, 当滑动率 s=15% ̄20%时, φ=φp≈0.9 达到最大 值; 以后随着 s 的增大, φ缓慢下降, 当 s=100%时 φ降至约 0.7。由此可见, 对于凡是经过车检证明 其制动力合格的汽车, 不论路面上出现几道车轮 的制动拖印, 都应视为四轮有效制动; 制动距离应 以其中最长的拖印为准。因为, 其它车轮拖印较短 或完全不出现拖印, 只说明它们抱死的时刻略迟 或抱死的程度不同。但是, 非抱死制动也是有效制 动, 接近非抱死的制动其摩擦系数甚至比抱死制 动还略高一些。其实, 即使取最长的制动拖印, 也 还是对制动距离的保守估算, 因为还有一小段抱 死前的非抱死制动距离没有计算在内。关于这个 问题, 本文作者之一曾在其他文献中作过更详细 的论述。将相关数据代入式(1)得
本文阐述的是第一个专题: 利用刹车印公式计算 车速。
二、车速鉴定的基本步骤 1.采集现场尽可能详尽的事实和证据, 包括: (1) 肇事车辆的损伤部位、形变程度 、碰 撞 痕 迹、停止的位置和态势; (2) 肇事车辆留在路面上的制动拖印, 轮胎擦
地印、侧滑印、车身刮擦地面印迹。 (3) 散落物的分布、血迹及人体擦地滑行印迹
如果只依据制动印迹计算车速, 会使车速估算偏
低, 不符合实际。让我们研究一个案例:
案例 2 某国道大客车与摩托车碰撞事故
图 3. 大客车与摩托车碰撞事故现场图 案情与前案类似, 所不同的是大客车的制动
印迹很短, 最长为右前轮拖印仅有 8.00m; 而空驶 距离却长达约 20m。考虑到事故路段为潮湿沥青 路面, 摩擦系数较低, 显然紧急制动前的车速是很 低的(约 30km/h), 即使把空驶减速的修正加进去, 计 算 出 大 客 车 事 故 前 的 车 速 也 不 到 40km/h。 然 而 , 驾 驶 员 自 己 承 认 事 故 前 的 车 速 为 40km/h— 50km/h。从交通心理学的角度看, 肇事车驾驶员一 般倾向于报低自己的车速, 以上结果显然是不合 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