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讲稿
第一讲:教育技术概述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素养与基本技能为宗旨,主要介绍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现代教学设计环节及内容、多媒体素材的收集获取、处理方法、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设计、制作方法、多媒体教学环境系统等。
中国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主要有两个分支,一种是学院派,主要是一部分高校专门从事教育技术教学和研究的教授专家,他们大都是注重理论研究,在理论基础的指导下关注教育技术的宏观研究,高瞻远瞩,居高临下。
另一个是实用派,注重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几乎不涉及理论,只讲教学中的实战技巧和软件应用,应用中讲究简单中的灵活高效。
我们通常把这派称为“现代教育实用技术”。
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国外教育技术的产生和演变美国教育技术产生最早,发展脉络清晰完整,在世界上影响最大,其他国家如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均以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模式做借鉴,英国、美国可作为研究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典型代表。
美国教育技术的形成与发展可从三个方面追溯:一是视听教学运动推动了各类学习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二是个别化教学促进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三是教学系统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核心——教学设计学科的诞生。
这三个方面发展的起源不同,但都与”直观教学——视觉教学——视听教学——视听传播——教育技术“这一发展轨迹。
直观教学阶段(20世纪初-20年代)直观教学通过运用真实的事物如标本、图片、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来辅助教学,其实质是一种观察经验的直观技术。
代表人物: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世界图解》,被认为是世界教育技术发展史上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直观教学的广泛应用,对提高教学效果产生了十分明显的作用,为近代各国教育家所推崇。
“活的字母”“活的字母”(象征字母表)出自《世界图解》一书。
第一讲: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2.香农—韦佛传播模式 信源/教师 媒体 信宿/学生
信源
信道
信宿
干扰
反馈
3.韦斯特莱传播理论的模式
韦氏的传播理论是一种控制论的模式,强调传 播行为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韦氏理论的特点是传播的信息必须经过“把关 人”的过滤,而且注意反馈。
——传播理论主要阐述信息传播过程的规律,而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过程就是运用教育媒体传递教 育信息的过程,因此,传播理论是现代教育技术的 重要的理论基础。
第一讲: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基本概念 理论基础 学习教育技术的意义
第一节: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教育与教育技术
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培养人在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 社会服务能力的社会活动。 各时期的采取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现代科学技术对 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的影响。(教育发展的阶段)
教育技术的定义
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通过计算机的及时反馈,进行强化、 重复、控制与调整教学信息,来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的。
媒体教学理论
最有影响的是美国教育学家爱德加· 戴尔提出
的“经验之塔”理论
戴尔的经验之塔
戴尔的“ 经验之塔”是
视听教学理论的核心。
戴尔认为,人们学习知 识,一是由自己直接经 验获得,二是通过间接 经验获得。 当学习是由直接到间接、 由具体到抽象时,获得 知识和技能就比较容易。
教育是一个系统,其组成要素是教师、学生、媒体等。
教 师 教 学 目 标 学 生
教学信息 教 学 效 果
教学媒体
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教育要优化,它不是从教师或学生一方来考虑,而 是从整个系统来考虑,所以,我们要搞好要素之间的关系,相互理解、相 互支持,动作协调、齐心合力,则系统的功能,不仅有各个要素的功能, 而且有各个要素相互联系形成新结构产生的新功能。
《现代教育技术》课件——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谁
说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
Who
Say What In Which Channel
传者
信息
传播媒介
产生什么效果 With What Effects
效果
拉斯韦尔5W模型
对谁说 To Whom
受者
传播的模型
传播的模型
传播的模型
教育传播就是教师按照教学目标选定教学内容,
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向特定的教学对象传播知识、 培养其技能、帮助他们形成优良品质和个性的传 播过程。
华生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 体反应的组合。不外乎是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人类出 生时只有几个反射(喷嚏、膝跳)和情绪反应(爱、怒等), 所有其他行为都是通过条件反射建立刺激-反应联结而形成的。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学说
2、华生——行为主义学派的开创者
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 这个环境中养育他们,我可以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的才 能、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以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 他们训练成任何一方面的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或者是 商界领袖、乞丐或盗贼。
优以化便的等及教。时一学“调节模管整课式理学、,出习一使效步个每益伐新个”,的学,直改生科至进都学取措成管得施为理成,成是功也功现。可的代以教是育一个
管理 技术的评实价施大和系学教统习学工者过程。程的、具教体学规效划果和优实化施的。保
证。
教育技术发展简史
教育技术
视听传播
视听教育 视觉教育
➢视觉教育17~18世纪
传播理论
传播是一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信息交流的 社会现象,是传播者运用适当的媒体,采用一定 的形式将信息传递给受传者,并和受传者进行交 流,以达到互相了解和影响的一种活动。
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1.远古教育技术的萌芽
2.简单媒体时期的教育技术
3.视听教育技术
4.网络教育技术
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
现代教育技术引发教育观念的变革 , 出现了素质教育、终身教育观念。 现代教育技术促使教学模式、教学内 容发生变化 ,导致教育形式的深刻变 革。 现代教育技术对师生角色、地位及其 相互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引发学校形态的变革,出现“虚拟学 校” 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实施
2. 同以往的学校教育相比,教学内容也 将发生很大变化 第一,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 培养。 第二,更加注意教学内容的先进性、针 对性。 第三,注重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全面性、 大容量。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导致教育形式 的深刻变革,主要集中体现在如下两个方 面: 一是从集体教学和单向化的信息传 输转变为集体教学与个别教学相结合和交 互式的学习方式。 二是从封闭式教学和“垄断式”的 信息传输转向为开放式教学和跨时空的资 源分享。
和资源; (2)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是对与学习 有关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 用、管理和评价; (3)教育技术是一种理论和实践; (4)教育技术以促进学习为目的。
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 信息设计 教学策略 学习者特征
应用:
理论与实践
媒体使用 革新技术的传播 实现和制度化 有关政策和规定
现代教育技术概论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变革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现代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习者达 到: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具体内涵和发展历史;充分理解现代 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教育现代化的 关系;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第一篇
03
智能教育
04
智能教育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 重要发展方向。通过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等技术,智能教育能够 实现自动化评估、智能推荐学习 资源等功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效 率和质量。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 实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 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为学生提供更加沉浸式的学习体 验,促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个性化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正在向个性化学 习的方向发展,通过大数据分 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每个 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方案, 提高学习效果。
02
混合式学习
随着在线教育的普及,混合式 学习模式逐渐成为主流。这种 模式结合了线上和线下的教学 资源,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参 与度和效果。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有助于提高学校的 管理效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 果,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校的综合实 力和社会影响力。
包括校园网络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 建设、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数字化 管理平台建设等方面。
在线课程开发
在线课程的概念
在线课程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可以在线学 习的课程。
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
强调教师对教学的控制和指导, 认为教学是教师给予刺激并观 察学生反应的过程。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建构性, 认为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 下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
教学理论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 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等。
认知主义教学理论
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认为教 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信息加 工和意义建构的过程。
学生信息素养不 足
第一讲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
①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尽量使学习者联 系以往已经掌握的知识 ②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作为学习主 体的积极性
3)客观主义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 1)知识是不依赖于人脑而存在的具体实体,只有在知识完 全“迁移”到人的大脑内部,并进入人的内心活动世界时, 人们才能获得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因而客观主义学习理论强 调知识灌输。 2)知识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是相对稳定的,存在着判别知 识真伪的客观标准。教学的作用便是将知识正确无误地传递 给学生,学生最终从所传递的知识中获得相同的理解。教师 是知识标准的掌握者,因而教师应该处于中心地位。
3、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
4、掌握教育技术有助于教师适应和使用新的教学方 法
——《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
第二节、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学习理论 传播学理论 媒体教学理论 系统科学理论
1.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3) 客观主义学习理论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教育技术的内涵
根据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教育技术的内涵包括以 下几点: (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 (2)学习过程是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对象 (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支撑技术
3、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包括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 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
4、相关概念比较
教育技术将更加深入研究技术环境下人的学习行为特 征、心理过程特征、影响学习者心理的因素。更加注 重学习者内部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注重社会交互在学 习中的作用。
(4)、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 虚拟化 两个概念: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VR )
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第
1
教育技术慨述
章
本章要点
➢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意义和 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1.1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
1.技术:“(1)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
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2)除操作技能外,广义 的技术定义还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 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辞海》
2005年美国AECT对教育技术的定义(AECT’05定 义):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 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17
1.2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
电化教育萌芽
电化教育发展
教育技术发展
2我0世国纪教5育0年技代术到的8发0年展代可,以由于原 有追的溯视到觉20教世学纪概2念0年已代经,不当能涵盖 新时的,视国听内教教育育实界践已的经情开况始,于是 视使觉用教电学影逐、步幻发灯展等成来为支视持听教学。 设教立学了的专尝们试的。机19构3负6年责,全教国的电 化育教界育首工次作提。出这“个电时化期教由育于我国 社“ 20会这世发个纪展8名0的词年重。代大,变我迁国,将电“化电教育 的化发教展育实”际更是名在为起“落教中育前技进。 术”。90年代末,多媒体技 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我 国的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和 教育教学实践迅速向深层次 发展。
第1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第1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教育技术是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优化了教学过程,优化了教学效果。
教育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前后的视听教学、程序教学以及系统化设计教学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的。
1.1现代教育技术一、教育技术的定义及其演变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发表了西尔斯(Seels)与里奇(Richey)合写的专著《教育技术的定义和研究范畴》。
本书是在AECT主持下,通过美国众多教育技术专家的积极参与,并举行一系列专题学术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历时5年时间,最后由西尔斯和里奇总结成文。
因此该书是美国电教界的集体研究成果。
(一)美国AECT的94定义“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资源与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本定义明确指出了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学习,研究对象是工程和资源,基本内容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它是按系统方法应用过程的阶段特点来阐述他它们的理论和时间。
其结构图如图1-1所示。
本定义中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是指:为达到给定的教学目标,首先要进行学习者的特征分析和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策略中又包括教学活动程序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的教学系统与教学信息的设计。
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开发包括:将音像技术、电子出版技术应用于教育与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基于计算机的辅助教学技术(CAI和ICAI)的开发研究以及将多种技术加以综合与集成并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开发研究。
(二)AECT94定义的四个组成部分1.理论和实践一个专业或学科必须有支持实践的基础理论。
理论部分包括对知识体系关的概念、理论架构和原理等。
实践部分是指这些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的应用。
2.关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这些术语涵盖了这个领域的知识基础和专业人员的职能。
第一讲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信息知识: 有效地利用信息,对信息内容
的理解、评价与创造能力,信息免疫能力
信息意识: 运用信息,具有融入信息社会
的态度
信息道德:负责任地创造和使用信息
教育方式
教育方式:是教育方法、教育媒体、 教育内容传递形态、教育组织形式的 综合体。 信息化教育方式:人—机—人,人 机结合,人为主、机为辅的信息时代 的新型教育方式。
第一讲 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教育)概述
一、 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 关于名称 ● 关于定义
关于名称
国内的称法: * 影音教育(20世纪30年代前) * 电化教育(20世纪30年代后) * 电化教学 * 现代化教学手段 * 教育技术(电化教育) * 教育技术 * 现代教育技术 * 信息化教育
关于名称
A-B
学与教 信息 化教 理 论 育理
论
传播 理论
A-B
A-B
A-B A:人文科学 B:自然科学
哲学
系统论 信息论 控制论
信息化教育的理论基础
1、四种学习理论
(1) 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斯金纳(B.F.Skinner)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皮亚杰(J.Piaget) (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罗杰斯(Carl.R.Rogers) (4) 折中主义学习理论 代表人物:加涅(Rober.M.Gagne)
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媒体技术——现代教育媒体
现代媒传技术——媒传教学法
教学系统设计技术——教学设计
开发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广义)
包括教育信息、教育媒体、教育环境、 教育人员等 教育资源(狭义)
信息化教育中重点要开发的教育资 源是现代信息技术硬件环境资源和教 学软件资源。
第一课现代教育技术概述.ppt
4. 教师的基本技能 ……
9
2.教育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美国教育技术de发展史
20-30年代 30-50年代 50-60年代 70年代-今
视觉教育阶段 视听教育阶段 视听传播阶段 教育技术阶段
10
2.教育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我国教育技术de发展史
从“电化教育”(20世纪30年代) 到“教育技术” (20世纪90年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正确认识到信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不畏惧教育技术; 能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应用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的学习。
16
3.教育技术与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 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 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 南国农,2002)
11
2.教育技术的发展与趋势
※教育技术de发展趋势
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 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
学科
教育技术将日益重视 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实践
心理
教育技术将日益关注 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 理研究
手段
教育技术的手段将日 益网络化、智能化、 虚拟化
12
www.jabberwacky.com
13
3.教育技术与教师信息素养
组织机构: 1979年教育部成立电化教育局和中央电教馆。现在,中央和各省市
都建立了电化教育馆。各级各类学校建立了专业性的教育技术机构。 1991年中国电化教育协会(现改为教育技术协会)成立。
教育技术工作者: 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理论研究者 全国电教系统的专业人员 从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应用的相关人员
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
一节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第三节 现代教育媒体
媒体
媒体是记录、存储、传送、再现信息的工具, 是连接传者与受者的中介物。
媒体经历了从语言发展——印刷媒体——电 子媒体的发展阶段。
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媒体与信息符号(数据)
教学媒体
用于记录、存储、传送、再现教学信息的工 具成为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的作用
提供情景、提供事实、提供示范、呈现过程、验 证理论、控制学习。
现代教育理论
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教学理论
发展教学理论(赞可夫) 结构——发现教学理论(布鲁纳) 教学最优化理论(巴斑斯基)
传播理论
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 机技术为基础的。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融合而诞生了网络技术引 发了现代信息技术的革命。
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信息形式的数字化、信息 表达的多媒体化、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化和信息传 播的网络化。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
硬技术:幻灯、投影、电视、计算机等 软技术:录音教材、电视教材、多媒体课件等
充分运用现代媒传技术
单媒体和多媒体
开展教学设计
适应性 有助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第二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信息时代教育的特点
传统教育
按年级分段学习 内容向导 相对成绩评估 班级统一教学 学习者的竞争 封闭的学习空间
信息时代的教育
持续的终生学习 效果向导 按成果评估 个别化教学 学习者的互助 开放的学习空间
教师是知识饿传播者 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发展的促进者
阶段 萌芽阶段 起步阶段
初期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第一篇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 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个性化 需求。
强调过程与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 价:注重系统性和过程性,以实现教学优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20世纪初,随着幻灯、电影、录音等 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开始起步。
环境。
03
数字化校园实践案例
许多高校已经开展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如浙江大学的“数字浙江大学”
项目,实现了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全面数字化,提高了学校整体
运行效率。
在线课程开发
在线课程概述
在线课程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课堂教学转移到 线上,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课程模式。
在线课程开发流程
在线课程开发需要经过课程设计、内容制作、平台搭建、 测试评估等多个环节,以确保课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习效果。
应用于课程建设、远程 教育、实验教学等方面, 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
展。
企业培训
应用于在线培训、技能 提升等方面,提高企业 员工素质和职业技能。
社会教育
应用于社区教育、终身 学习等方面,满足社会
多元化的教育需求。
02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
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03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
数字资源的获取与处理
数字资源的获取
掌握从互联网、数据库、图书馆 等渠道获取数字资源的方法,如 搜索引擎的使用、学术数据库的 检索等。
数字资源的处理
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ppt
2000年,教育部制定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课程 和实施“校校通”工程的战略目标。
(三)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 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发 展趋势将表现在几个方面: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及内涵表现
“现代教育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国内被大量 使用的一个术语,它与教育技术在本质上是指同一个概念, 但是现代教育技术带有强烈的现代化、信息化色彩。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 信息技术,通过教与学过程和教育资源的设计、开发、利 用、评价和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华南师大李克东)
5.网络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 使用多媒体系统、计算机网络优化教育教学效果,建
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 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教育技术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起步于30年 代,至今已走过70多年的历程。
我国的教育技术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起步于30年 代,至今已走过60多年的历程。
其内涵具体体现:
1)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为指导。
2)现代教育技术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及相关的技术 或方法。
3)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 资源。
4)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方法是系统方法。
5)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目的是追求教育的最优化。
二、现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一章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
本章知识点历程。 3)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 4)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师技术能力标准。
第一节 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序教学机
机器由输入、输出、储存和控制四部分组件构成,
其主要功能是:
1.储存和呈现教材,并向学生提出问题。 2.接受学生的反应,并立即指出反应的正误。 3.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程序。 4.控制学生的学习行为。 5.进行计分、计时、报出成绩。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定义演变
斯金纳把“操作性条件作用和积极强化”的理论引 进教学,在教学中强调行为目标和即时反馈,为改 进教学方法提供一个重要方面的依据。他改善了教 学机器的功能,并制定了一系列程序教学原则。
初期发展 迅速发展
30~40年代 50~60年代
系统发展
70~80年代
系统、信息、控制论
网络发展
90年代以后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教育技术定义的发展演变
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的发展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定义演变
1970年.美国总统咨询委员会
教育技术是伴随着通信技术发展而演变出来的媒体,可以并行 于教师、教科书和黑板等,用于教学的诸方面……教育技术是 由电视、电影、投影机、计算机等硬件和软件所组成的。
引言: 信息技术驱动教学变革
主要内容
一、变革时代的教育挑战
二、信息技术革新教学
三、数字时代对教师的新要求
一、变革时代的教育挑战
我们生活在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一个信息时代 ……
第一讲 现代教育技术概述
主要内容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定义演变
二、教育技术的内涵及研究范畴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解
四、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定义演变
早期个别 化教学 程序教 学 计算机辅助 教学
直观教 学
视觉教 育
视听教 育
视听传 播
教育 技术学
经验型教学 系统方法
教学系统 方法
教学系统设计与 开发
•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定义演变
• 历程3:视听传播教育
– 拉斯维尔等人在40年代创立的传播学开始向相关领域 渗透。 – 由仅仅重视教具教材的使用,转为充分关注教学信息 怎样从发送者(教师等),经由各种渠道(媒体等), 传递到接受者(学生)的整个传播过程。 – 教育电视普遍应用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定义演变
设计并实施 教学的形成 性评价
分析学习 者和环境
设计并实施 总结性评价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定义演变
学习理论
发 展 历 程
系统科学 传播理论 经验之塔 视听教育 视觉教育
19世界末20世纪初 20世纪2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后 时间
教育技术
视听传播
阶
段
时
间
新媒体的介入
幻灯
新理论的引入
二、信息技术革新教学
• 仿真环境(虚拟实验室)下的探究式学习
亲本
后裔
二、信息技术革新教学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变了什么?
• 2、教学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 教师
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 教师要对学生及其学习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及教 教者,是教学的绝对主导者, 学媒体进行总体的指导和把握;教师是教学过 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 程的组织者,学生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学生良 好情操的培育者; 是知识传授的对象,是外部 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学生拥有大量的经过教师选择、设计并控制的 学习资源,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信息加工与 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教学媒体既可以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也 可以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 励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的演化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定义演变
二十年代的美国电源
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无声电影教学
图普莱西及其设计的教学机器
图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有声电影被用于教学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定义演变
图 斯金纳设计的程序教学机器 图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教育电视制作
图 视听教学材料图书馆
图 微型计算机进入课堂教学
(3)研究目的:优化学习效果
二、教育技术的内涵及研究范畴
• AECT对“教育技术”发布的05定义是: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 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 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 伦理道德的实践。(黎加厚)
开放式、知识与能力并重的课程整合
资源环境、协作工具、教学评估、信息加工、
研发工具、情境探究工具……
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
演示工具、个别辅导、交流传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层次
二、信息技术革新教学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改变了什么? • 1、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培养是教育中永 恒的主题,关键是获取知识的方式!
– 中小学教师:2004年12月,我国教育部颁发了《中国中小学教师 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对普通教育中教师的教育技术能
力提出了明确要求。该标准也成为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培训
和相关能力考核的重要依据。 – 高校教师:高等教育系统的教师提出了提高教育技术能力的要求。 – 教育技术学成为高校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必学课。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资源与 过程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
理论与实践。
二、教育技术的内涵及研究范畴
开发
印刷开发 视听技术 基于计算机的技术 综合技术
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 信息设计 教学策略 学习者特征
利用
爱迪生及其发明的电影放映机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定义演变
• 历程1:视觉教育阶段
霍本,《课程的视觉化》,视 觉教育的理论基础 以教具为基准,按其所提供的 教材的具体-抽象程度排列成示意图: 从实地见习开始,它提供的教材最具 体;越向上,具体性逐渐减少而抽象 性逐渐增加;相对来说,言语最抽象。 在选用视觉教材时需考虑:视觉教材 本身的现实性、学生过去的经验范围 和性质、教育目的和教室环境、学生 智力的成熟程度。
1970年.美国总统咨询委员会 教育技术是“一种根据在人类学习和传播的研究成果基础上 确立目标、来设计、实施以及评价教与学总体过程的系统方 法。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定义演变
你是怎样理解教育技术的?如果 让你给教育技术下个定义,你的 回答是?
二、教育技术的内涵及研究范畴
AECT94定义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教育技术
媒体技术 改革的推行 实施与制度化 政策与规章
评价
问题分析 标准参照测量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管理
项目管理 资源管理 传递系统管理 信息管理
二、教育技术的内涵及研究范畴
理解: (1)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与信息、环境的 相互作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认知过程。 •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所要利用的各种 信息和环境条件。 (2)研究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 开发、利用、管理、评价
二、教育技术的内涵及研究范畴
如何理解教育技术中的 “技术”?
教育技术(实质)是在学习理论、教育理论和传播理论
• 照相、幻灯和无声电影等,向学生提供生动的视觉形象, 于是产生了视觉教育的概念。
有人利用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直观教学理论, 开始用幻灯进行教学,幻灯成为最早使用的现代教 育媒体/电化教育媒体,揭开了现代教育技术/电化 教育的序幕。
夸美纽斯
1878年爱迪生发明了电影放映机。1913年他曾经 预言:“不久的将来在学校中将废弃书本……有可 能利用电影来教授人类知识的每一个分支。在未来 10里,我们的学校将会得到彻底改造。
视觉教材的分类模式和选用原则
一、教育技术的发展及定义演变
• 历程2:视听教育阶段
• 以幻灯、投影、电影、电视等现代电子媒体的教育应用为 特征 。(教育技术——物化技术的应用)
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视觉83.5%
听觉11% 嗅觉3.5% 触觉1.5% 味觉1%
83%来自视觉, 11%来自听觉, 3.5%来自嗅觉, 1.5%来自触觉, 1%来自味觉。
二、信息技术革新教学
• 课堂教学环境变革的轨迹——从传授到建构
信息传递 渠道多元化
社会网络
建构性 学习环境 认知工具
交往与反馈
移动学习
信息资源
二、信息技术革新教学
•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二、信息技术革新教学
用卫星数据和互联网来研究鸟 类的迁徙(Migrating Birds Know No Boundaries项目), 与世界各地的爱好者或研究机 构实时讨论,画出迁徙图。
Technology
二、信息技术革新教学
知识与技 能
素质教育
过程与方 法
“新课改” 工程 “校校通” 工程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二、信息技术革新教学
现代教 育理 念 现代教 育技 术
路在何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培养学科知识与综合能力并重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