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活中所见所感的标签及其对我们言行与社交的无形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生活中所见所感的“标签”及其对我们言行与社交的无形影响力学霸、渣男、单身狗......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这些特征性极强的创造性新名词,社会发展的潮流导致了这些新词诞生的必然性,然而我们却没有意识到,在我们将他人冠以此类名词来称呼他们时,随之而来的就是这些名词所附有的属性与特征,我们在无形中就给他人贴了“标签”。
开篇我们暂且不提一些过于理论化的内容,在此我想举几个简单的例子。首先我们要讨论的是,为什么人会被轻易地贴上标签并且接受它以及为什么我们会不由自主的给他人“贴标签”:人属于典型的群居动物,大多数平凡人都不喜欢孤独,因此,群居动物的一个特性,就是十分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渴望知道他人对自我的认知是怎样,这一点我们可以很容易的从生活中的小细节中得出结论。众所周知,大部分的女性都热爱购物,常常会邀上几个闺蜜,三五成群,当某一人从试衣间走出来,她的第一反应是照着镜子,然后问身边的人,好看吗?这件衣服穿在我身上看起来怎么样?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往往不会在第一时间选择自我审视,而是寻求他人的意见,独立于镜前半个小时的犹豫不决可以轻易被旁人一个赞许的眼光击败,人们对于他人看法的过于看重也就使我们为什么会被轻易贴上标签变得顺理成章了。其次,人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环境当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化互动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在互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对方形成各种认知以此来推动双方之间的关系发展,那么在逐渐深入的推进中,各类繁多的认知便会综合成一个或多个“标签”,赋予此人,例如一个老是迟到旷课爱寻衅滋事且屡教不改的在校生,最终就被归结为简单的三个字——坏学生,而由于个人的行为,往往是其自我认知的体现;而自我认知的绝大部分来自于他人的意见,那么当此人被贴上这种“标签”时,也许他之前的作为只是为了引起家长或老师的注意或是其他目的,但当周遭所有人都对他贴上“坏学生”的标签后,他的自我认知便也会向此种方向发生偏移,认为自己真的就是无恶不作的“坏学生”,那么也许就会导致悲剧的发生。从上述两个例子,不难看出,“标签”现象在生活中的确是普遍存在的。
在电影《Easy A》中,Olive本是一个平凡的高中女生,虽然算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乖乖女,但至少也是老师喜爱父母疼爱,而由于她向闺蜜无心中撒的一个谎,事情渐渐发展得失去了控制。Olive就读于一所基督高中,因此她已经不是处女这一消息毫无疑问在学校里掀起了轩然大波,随着谣言的不断疯狂传播,“如果男生都是google earth的话,就算我打扮得有十层楼那么高,他们也注意不到我”,不起眼的Olive开始享受这种被所有人瞩目的感觉,于是她对于愈演愈烈的荒唐谣言概不否认,朋友的指责更让她一气之下在自己的所有衣服上缝制上了一个红色的“A”,以此来彰显个性,至此,“whore”这个标签在Olive 身上坐实。贴着这个标签,Olive做了一些帮助他人恢复名誉或是自信的好事,但是她却渐渐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是个荡妇。之后的剧情我便不再多加赘述。我认为,在校园里存在着很多Olive这样的人,这是毋庸置疑的,当然,在当今中国的教育体制下,以“性”作为噱头是不可能的,话题往往是暴力或是财富,谣言的散播,一传十十传百,加之当事人的不否认推波助澜,看客们的主观虚构事实,以讹传讹,很容易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固有形象,为其贴上全新的标签,此类事件在各个学校里比比皆是,因此在我看来,《Easy A》的故事,并非只是毫无内涵的校园喜剧,而是真正蕴含了一些社会心理学理论,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
标签理论植基于符号互动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社会互动的产物。标签理论主要探究越轨行为产生的过程而非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认为一个人所以成为越轨者,往往是因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在父母、老师以及社会组织处理个人的越轨行为时,被贴上诸如坏孩子、不良少年的“标签”,而这些标签是一种社会耻辱性“烙印”,它将越轨者同“社会的正常人”区分开来。而被贴上“标签”的人也在不知不觉中修正了“自我形象”,逐渐接受社会对其的不良的评价,并开始认同他人的观点,确认自己是坏人,进而被迫与其它的“坏人”为伍,进行更加恶劣的越轨行为。久而久之,越轨行为者愈陷愈深,最终无法自拔。标签理论强调
社会对越轨者的反应,包括训斥、责骂、歧视惩罚等,认为社会的反应是促使初级越轨者最终陷入“越轨生涯(deviant career)”这一无底深渊的重要原因。(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如上所述,标签理论认为,贴上的标签会使人们对自身的自我认知出现偏差或质疑,然后逐渐倾向于旁人对自己既定的印象去发展,也许标签一开始并不符合此人特征,但最终会变得契合。在此我们以两个正反例子来进行论证。我的家中有四个表兄妹,我是最小的孩子,其余三个都是哥哥,二哥从小就是家中所有亲朋好友津津乐道的榜样形象,事实上,正因为这种标签,让他在我眼中一直是有光环的,自我入学以后,便一直被我当成人生标杆在仰望着,并不断跟上他的步伐。懂事后听妈妈讲儿时趣事,知晓二哥小时候是如何“恶劣”地抢夺我的玩具,以及热衷于“伙同”其他两个哥哥一起逗哭我,也才意识到他也并不是从骨子里的一个绝对榜样。但从成长历程上看,哥哥的确是一路顺风顺水,毫无阻碍地考入理想的高中、大学,从小到大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没有让家长操心过,每逢家庭聚会,最常听到的话一定是“你们都要向哥哥学习”、“看哥哥考的多好”,在不断的重复过程中,“榜样”的标签变得根深蒂固,哥哥也以着越来越严格的标准要求着自己,他只比我大两岁,然而二哥直到高中才开始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使用QQ等社交工具,然而他并不是木讷的书呆子,他关心时事政治,对社会上各种新闻也都有了解。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标签”对于人们在某些方面是具有激励与促进作用的,促使人们向那个好的“标签”靠近。
然而,并不是所有“标签”都具有积极影响。在一档相亲节目中曾经看过这样一位嘉宾,她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年纪不大,面容清秀,事业小有成就,从各方面条件来说,都应当是伴侣的极佳选择,按理说应该很受异性欢迎,可为何会单身呢?她的回答是:“男人会觉得,找一个研究心理学的女朋友很可怕,总能把他们的心思看透。”讽刺的是,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她却犯了一个心理学上的低级错误——给自己错贴“标签”——她认为自己的单身是由职业导致的。“自我标签”,这是一种对自己一贯的评价、包括对自己的看法和对关乎自身事件的归因。正确的自我判断与认知无可厚非,然而若是形成错误认知,给自己贴上荒谬的“自我标签”,便是庸人自扰了。比如,有人认为自己其貌不扬,导致人际关系恶劣,这样的归因只会让他越来越不喜欢自己的外表,也因此丧失改善人际关系的动力,陷入恶性循环。如同女心理师的归因一样,这首先会对他人产生消极暗示;其次,一旦她恋爱失败,更加验证了假设,给予自己消极暗示,最终,“标签”会阻碍自我完善和成长。
我们不难发现,标签理论在现实生活中的确得到了诸多验证,对于”标签“现象的解释也是合情合理,具有相当的正确性与客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