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 研究性实验报告 全息照相和全息干涉法的应用

合集下载

全息照相 实验报告

全息照相 实验报告

全息照相实验报告全息照相实验报告引言:全息照相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的三维信息的技术。

它不同于传统的摄影技术,能够捕捉到更加真实的物体形态和细节。

本实验旨在探究全息照相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操作进行验证。

一、实验装置与原理实验装置主要包括激光器、物体、全息板、参考光源和干涉平台。

激光器产生单色、相干的激光光源,物体是待记录的三维物体,全息板是记录物体信息的介质,参考光源提供参考光波,干涉平台用于固定和调整装置。

全息照相的原理是利用激光光源照射物体,物体的光波与参考光波相干叠加,形成干涉图样。

这些干涉图样被记录在全息板上,通过再次照射全息板,可以重建出物体的三维信息。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确保激光器和参考光源的稳定输出。

2. 将物体放置在干涉平台上,并调整合适的位置和角度。

3. 调整全息板的位置和角度,使其与物体和参考光源的光波相交。

4. 打开激光器,照射物体和全息板,进行记录。

5. 关闭激光器,移除物体,重新照射全息板,进行重建。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一个小玩具作为物体,通过全息照相技术进行记录和重建。

在记录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物体的光波与参考光波相干叠加,形成了一幅干涉图样。

这个图样记录在全息板上,呈现出一种类似彩虹的条纹纹理。

在重建过程中,我们重新照射全息板,发现原先的条纹纹理被再次呈现出来,并且物体的三维形态也被恢复出来。

这种全息照相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还原物体的真实形态,使得观察者能够从不同角度获得更加真实的观感。

四、全息照相的应用全息照相技术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艺术创作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科学研究中,全息照相可以用于记录微小物体的形态和运动,为研究者提供更加详细的信息。

在工程设计中,全息照相可以用于检测和分析物体的缺陷和变形,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艺术创作中,全息照相可以用于创造立体感和动态效果,为艺术家带来更多的创作灵感。

然而,全息照相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全息照相实验报告

全息照相实验报告

全息照相实验报告这是一个关于全息照相实验的报告。

全息照相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照相技术,它可以记录物体表面的光波干涉图像。

与传统的照像技术不同,全息照相不仅可以记录物体的形态、颜色和亮度等信息,还可以记录物体的立体信息。

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技术,并且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

这次实验我们选择了一个简单的物体:一个三角锥。

我们用激光器照射三角锥,然后通过一系列光学元件,使得反射光波穿过一个干涉仪,形成一个干涉图像。

然后我们将照相底片放入干涉图像中,让它记录下干涉图像的信息。

经过大约5分钟的曝光,我们取出照相底片,将它进行显影和定影的处理,最终得到了一张全息照相的照片。

这张照片上不仅记录了三角锥的形态、颜色和亮度信息,还记录了它的立体信息。

如果我们将这张照片放入一个专门的全息观察器中观察,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非常逼真的三维图像。

这是因为当我们观察照片时,光波穿过了照相底片,并在重建过程中再次干涉,使得我们看到了一个虚拟的三维图像。

这种全息照相的应用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制造透镜、探测微小变化、重建生物分子和细胞的三维图像等。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制造全息贺卡、全息商标等实用产品。

然而,全息照相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它需要使用激光器等非常昂贵的器材,并需要非常精确的光学调节。

其次,它需要长时间曝光,并且对环境中的震动、光强等干扰很敏感。

最后,全息照相的照片只能使用同样的光源观察,否则会失去记录的信息。

总的来说,全息照相是一种非常有趣和实用的技术。

虽然它存在一些局限性,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相信它一定会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全息照相与全息干涉的应用探究实验报告

全息照相与全息干涉的应用探究实验报告

全息照相和全息干涉应用探究性实验报告摘要:根据全息照相原理,理论上只要将物光和参考光的光路设计得能够发生干涉,就可以拍摄出全息照片,因此拍摄全息照片的光路不是唯一的。

不同光路拍出的全息照片的效果有所不同,可以根据不同的被摄物体,选择不同的光路,以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首先介绍几种常见全息照相的光路,对它们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用多个物光束拍摄全息照片的新方法,并对光路的快速调整方法进行系统的探讨,并提出其他几种提高实验成功率的方法。

关键词:全息照相光路物光参考光新方法Abstract:The light path to take photos of hologram is not unique, because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holography, we can take a holographic picture as long as the object light path and the reference light path are theoretically designed to make optical interference occur. Different paths of ray lay out different effects of optical holographic pictures. We may choose different paths of ra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object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best photography effe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kinds of common holographic optical paths, analyze their merits and weaknesses, further puts forward a number of new methods to take pictures of hologram using many object beams, and carries on a system discussion on the quick-adjusting method of light path.Key words:holography;light path;object light;reference light;new methods在这次光学实验中,对于再现像的观察我们没有得到再现像的实验结果,对此我觉得我们必然在某处有错误,或者是由于实验仪器造成,因此我展开分析,下面是一些分析结果。

全息技术实验报告总结

全息技术实验报告总结

全息技术实验报告总结全息技术是一种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三维图像的技术。

本次实验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对全息技术的原理、制作过程和实际应用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

以下是本次实验的总结报告。

实验目的:1. 理解全息技术的基本原理。

2. 学习全息图像的制作流程。

3. 探索全息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实验原理:全息技术基于光波的干涉原理,通过记录物体对光波的干涉模式,再利用衍射原理重现物体的三维图像。

全息图像的制作通常包括两个步骤:记录和再现。

实验材料:1. 激光器:提供单色、相干光源。

2. 感光板:用于记录干涉图案。

3. 物体:作为全息图像的原型。

4. 显影剂和定影剂:用于处理感光板。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确保激光器的稳定性和感光板的清洁。

2. 将物体放置在激光器的光路上,确保物体和感光板之间的距离适当。

3. 打开激光器,让激光分为两束,一束直接照射到感光板上,另一束通过物体反射后照射到感光板上。

4. 记录干涉图案,等待感光板曝光。

5. 将感光板取出,用显影剂和定影剂处理,得到全息图。

6. 将处理后的全息图放置在激光器的光路上,观察并记录再现的三维图像。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成功制作了多个全息图像。

实验结果显示,全息图像能够真实地再现物体的三维形态,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立体感。

实验分析:1. 全息技术对光源的稳定性和相干性有很高的要求,实验中激光器的稳定性对实验结果有直接影响。

2. 感光板的质量和处理过程也会影响全息图像的质量。

3. 实验中发现,物体与感光板的距离对再现图像的清晰度和立体感有显著影响。

实验结论:全息技术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三维成像技术。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全息图像的制作方法,还对全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有了更深的认识。

全息技术在艺术展示、数据存储、安全防伪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未来展望:随着技术的发展,全息技术有望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全息技术的优化方法,提高图像质量,降低成本,使其更加普及。

全息干涉技术_实验报告

全息干涉技术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全息干涉技术的原理和基本操作流程。

2. 掌握二次曝光全息干涉法的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观察并分析全息干涉条纹的形成和变化。

4. 学习全息干涉技术在微小形变测量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全息干涉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原理记录和再现物体光波波前信息的照相技术。

它能够记录物体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从而实现物体的三维再现。

二次曝光全息干涉法是一种常用的全息干涉技术,通过在同一片感光板上分别记录同一物体变形前后的两张全息照片,来观察物体表面的微小形变。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全息实验台2. 氦氖激光器3. 分束器4. 反射镜5. 扩束镜6. 载物台7. 全息干板8. 显影液和定影液9. 暗房设备10. 悬臂梁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将全息实验台、激光器、分束器、反射镜、扩束镜、载物台、全息干板等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好。

2. 激光束调整:调整激光器,使激光束通过分束器后分成两束,一束作为参考光束,另一束作为物光束。

3. 第一次曝光:将待测悬臂梁放置在载物台上,调整悬臂梁的位置,使其位于激光束的物光路径上。

打开激光器,对悬臂梁进行第一次曝光,记录下悬臂梁的初始状态。

4. 变形处理:在第一次曝光后,对悬臂梁施加一定的力,使其发生微小形变。

5. 第二次曝光:关闭激光器,将悬臂梁恢复到初始状态,再次打开激光器,对悬臂梁进行第二次曝光,记录下悬臂梁的变形状态。

6. 显影和定影:将全息干板放入显影液和定影液中,进行显影和定影处理。

7. 观察与分析:用激光照射全息干板,观察干涉条纹的形成和变化,分析物体表面的微小形变。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观察,可以看到全息干涉条纹的形成和变化。

当悬臂梁发生微小形变时,干涉条纹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反映了物体表面的形变情况。

2. 通过分析干涉条纹的疏密分布,可以计算出物体表面各点位移的大小,从而实现微小形变的测量。

3. 实验结果表明,全息干涉技术在微小形变测量中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特点,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测量技术。

全息技术开放实验报告(3篇)

全息技术开放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全息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原理来记录和再现物体光波波前信息的技术。

它通过将物体反射或散射的光(物光)和参考光发生干涉,将物体的光波波阵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以干涉条纹的形式记录在感光的全息干板上,从而保留了光波的全部信息。

在一定条件下,再现的物像是一个逼真的三维立体像。

全息技术自20世纪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文化艺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全息技术的原理,掌握全息图的制作过程。

2. 掌握全息实验的基本操作,包括激光器的使用、分束镜的调节、全息干板的曝光和显影等。

3. 通过实验观察全息图的再现效果,分析全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三、实验原理全息照相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 干涉原理:全息照相通过将物体反射或散射的光(物光)和参考光发生干涉,将物体的光波波阵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记录在感光的全息干板上。

干涉条纹的形成是物光和参考光相互叠加的结果,其形状、疏密和强度反映了物体的光波信息。

2. 衍射原理:当全息图被一定波长的光照射时,物光波阵面信息被重新激活,形成衍射光波,从而再现出物体的三维立体像。

四、实验仪器与材料1. 实验仪器:全息实验台、半导体激光器、分束镜、反射镜、扩束镜、载物台、底片夹、被摄物体、全息干板、曝光定时器、显影及定影器材等。

2. 实验材料:全息干板、显影剂、定影剂、水、白光光源等。

五、实验步骤1. 搭建全息实验装置:将激光器、分束镜、反射镜、扩束镜等光学元件按实验要求安装好,调整光路,确保激光束能够照射到被摄物体和全息干板上。

2. 拍摄全息图:将被摄物体放置在载物台上,调整其位置,使物光和参考光能够充分干涉。

使用曝光定时器控制曝光时间,使全息干板感光。

3. 显影和定影:将曝光后的全息干板放入显影剂中显影,使干涉条纹显现出来。

随后将干板放入定影剂中定影,防止干涉条纹的模糊。

4. 观察再现效果:使用白光光源照射全息图,观察再现出的三维立体像,分析其效果。

全息照相和全息干涉法的应用

全息照相和全息干涉法的应用

全息照相和全息干涉法的应用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目录目录 (2)摘要 (3)一、实验要求 (3)二、实验原理 (3)1. 全息照相: (3)(1)透射式全息照相 (4)(2)反射式全息照相 (5)2. 两次曝光法测定金属的弹性模量: (6)三、仪器介绍 (9)四、实验注意事项 (9)五、实验内容 (9)1、全息照片的拍摄 (9)2、冲洗底板 (10)3、再现像的观察 (11)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 (11)1、原始数据记录 (11)2、数据处理 (11)七、误差分析 (13)八、思考题 (13)九、改进 (14)十、感想与体会 (15)十一、参考资料 (16)摘要本报告对全息照相和全息干涉法实验的原理、步骤、仪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以及误差估算。

通过分析实验室条件下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进行精确计算,探究如何更好地完成本实验,使之呈现更加清晰的图像以及提高精度的方法,从而深入理解实验,最后说明实验的收获与感想。

一、实验要求1、了解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熟悉反射式全息照相与透射式全息照相的基本技术和方法;2、掌握在光学平台上进行光路调整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学习用二次曝光法进行全息干涉测量,并以此测定铝板的弹性模量;4、通过全息照片的拍摄和冲洗,了解有关照相的基础知识。

二、实验原理1.全息照相:全息照相所记录和再现的是包括物光波前的振幅和位相在内的全部信息。

但是,感光乳胶和一切光敏元件都只对光强敏感,不能直接记录相位,从而借助一束相干参考光,通过拍摄物光和参考光之间的干涉条纹,间接记录下物光的振幅和位相信息,然后使照明光按一定方向照射到全息图上,通过全息图的衍射再现物光波前,这时人眼便能看到物体的立体像。

根据记录光路的不同,全息照相又分为透射式全息和反射式全息,若物光和参考光位于记录介质(干板)的同侧,则称为透射全息;若物光和参考光位于记录介质的异侧,则称为反射全息。

(1) 透射式全息照相1) 投射全息的记录两束平行光的干涉将感光板垂直于纸面放置,两书相干平行光o 、r 按照图1所示方向入射到感光板上,他们与感光板法向夹角分别为o ϕ和r ϕ,并且o 光中的两条光线1、2与r 光中的两条光线'1和'2在A 、O 两点相遇并相干,于是在垂直于纸面方向产生平行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亦即在感光板上形成一个光栅。

全息照相和全系干涉法的应用

全息照相和全系干涉法的应用

2. 冲洗底板 ① 感光板放在纯净水浸泡 10s ② 依次放入质量分数 40% 60% 80% 100% 的异丙醇溶液 10~15s ③ 将干板迅速用吹风机吹干 3. 再现像的观察 【数据记录与处理】 0 1 2 3 4 5
位置
4.50
பைடு நூலகம்
5.00
5.35
5.55
5.80
6.05
注:0 为接收到光的边缘位置,从 1 开始为暗纹位置 数据做线性回归处理 b= x ∗ y − xy = 0.2957 x2 − x2 xy − x ∗ y x 2 − x 2 (y 2 − y 2 )
全息照相和全系干涉法的应用
【摘要】 全息照相是指一种记录被摄物体反射波的振幅和位相等全部信息的新型照相技术。本 实验首先通过对反射式全息、透射式全息法的实践初步认识全息照相。又将其应用到 弹性模量的测量,体会了全息照相法的实际应用价值。 【实验原理】 全息照相是指一种记录被摄物体反射波的振幅和位相等全部信息的新型照相技术。 普通照相是记录物体面上的光强分布,它不能记录物体反射光的位相信息,因而失去 了立体感。全息照相采用激光作为照明光源,并将光源发出的光分为两束,一束直接 射向感光片,另一束经被摄物的反射后再射向感光片。两束光在感光片上叠加产生干 涉,感光底片上各点的感光程度不仅随强度也随两束光的位相关系而不同。所以全息 照相不仅记录了物体上的反光强度,也记录了位相信息。人眼直接去看这种感光的底 片,只能看到像指纹一样的干涉条纹,但如果用激光去照射它,人眼透过底片就能看 到原来被拍摄物体完全相同的三维立体像。一张全息照相图片即使只剩下一小部分, 依然可以重现全部景物。 【实验仪器】 全息实验台,He-Ne 激光器及其专用电源,分束镜,反射镜,扩束镜,准直镜,镜 片支架台,载物台,底片夹,曝光定时器,光快门,激光功率计,全息干版(普通 型),光学调节架,暗室冲洗设备(显影、定影等),被摄物体等。 【实验步骤】 1. 全息照片的拍摄 ⑴ 反射式全息照相 激光束 S 经扩束镜 L 后照在全息底片 H 上,形成参考光 r;透过 H 的激光照明物 体 o,再由物体反射到 H 形成物光 o,o、r 在 H 两侧构成反射全息。

光全息照相实验实验报告(3篇)

光全息照相实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 掌握全息照相的实验操作技术,包括光源的选择、光路的搭建、全息图的记录与再现。

3. 通过实验观察全息图的特性,如三维立体感、干涉条纹等。

4. 分析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二、实验原理全息照相是一种记录和再现光波波前信息的技术。

它通过将物体反射或散射的光波(物光)与参考光发生干涉,将物光波前的振幅和相位信息以干涉条纹的形式记录在全息干板上。

当用适当的光照射全息图时,可以再现出物体的三维立体像。

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如下:1. 干涉原理:当两束相干光波相遇时,它们会相互干涉,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

这些条纹包含了光波的振幅和相位信息。

2. 记录原理:将物光和参考光干涉产生的干涉条纹记录在全息干板上,形成全息图。

3. 再现原理:用与参考光相干的光照射全息图,通过衍射和干涉作用,再现出物体的三维立体像。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全息实验台2. 半导体激光器3. 分束镜(7:3)4. 反射镜5. 扩束镜6. 载物台7. 底片夹8. 被摄物体9. 全息干板10. 曝光定时器11. 显影及定影器材四、实验步骤1. 搭建光路:将激光器、分束镜、反射镜、扩束镜等仪器按照实验要求搭建好光路。

2. 选择被摄物体:将被摄物体放置在载物台上,确保其稳定。

3. 曝光:将全息干板放置在底片夹上,调整其位置,使物光和参考光在干板上形成干涉条纹。

使用曝光定时器控制曝光时间,确保干涉条纹清晰。

4. 显影与定影:将曝光后的全息干板放入显影液和定影液中处理,使干涉条纹固定。

5. 观察与记录:观察全息图上的干涉条纹,记录其特性,如条纹间距、形状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干涉条纹:实验中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清晰,表明实验操作正确。

2. 再现效果:用激光照射全息图,可以看到物体的三维立体像,说明全息照相成功。

3. 影响因素:实验中发现,光路稳定性、曝光时间、显影与定影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实验结果。

全息照相和全息干涉法的应用-杨星

全息照相和全息干涉法的应用-杨星

4、使用高分辨率的全息底片。因为全息照相底片上记录 的是又细又 密的干涉条纹 ,所以需要高分辨率的感光材料。普通照相用的感光 底片由于银化物的颗粒较粗,每毫米只能记录 50 —100 个条纹,激 光全息干板其分辨率可达每毫米 3000 条,能满足全息照相的要求。 5、全息照片的冲洗过程。冲洗过程也是很关键的。我们按照配方要 求配药,配出显影液 、停影液、定影液和漂白液。上述几种药方都 要求用蒸馏水配制,但实验证明,用纯净的自来水配制,也能获得成 功。冲洗过程要在暗室进行,药液千万不能见光,保持在室温20摄 氏度左右进行冲洗,配制一次药液保管得当可使用1个月左右。
Laser holographic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
激光全息照相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西南科技大学光信息专业 杨星 20112827
全息照相的概念
全息照相
全息照相是一种新型的 照相技术,成像过程是: 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现 象,在照相干板或胶片 上以干涉条纹的形式将 图像记录下来。用光照 射这种干板(称作全息 干板),就能以立体形 式再现出原来物体的像。
图1全息照相的记录光路
全息照相
物光波的再现 记录有物光波全部信息的干板经显影、定影即成为一张全息图片。将 其放回拍摄时的原光路图中,仅用参考光将其照明就可以观察到物像 的再现。
图 2全息干板的曝光特性曲线
曲线上的 a、b段为线性工作区,我们在记录拍摄全息图片时可以当 控制干板的曝光量和显影的时间,使得显影后的全息图振幅的透过率 与曝光量成线性关系。
全息照相的特点
全息照相
具有十分逼真的立体像,它与 观察实物完全一样,具有相同 的视觉效果(立体感强); 把全息片分成若干小块,每一 块都可再现原物完整的像; 同一张底片上,经过多次曝光, 可以重叠许多物体的像,每个 像能不受干扰地单独显示出来; 易于复制,仍保持和原来像完 全一样。 ……

全息照相和全息干涉法的应用-苗明川

全息照相和全息干涉法的应用-苗明川

3. 透射式全息照相
全息照相
⑴按实验光路图布臵各元件并调好光路,注意应使到达全息干板的物光和参 考光的光程差为零,并且被摄物体与全息干板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0cm,物 光与参考光的夹角控制在40°左右; ⑵参考光与物光在全息干板处的光强比4:1-10:1的范围内,可分别遮挡参考 光及物光,直接用人眼观察在光屏上两者的光强比,当感觉参考光的平均 光强稍微超过物光的平均光强而又相差不大时即可。应注意尽量使物光在 干板上的光强均匀分布,参考光应均匀照明并覆盖整块全息干板; ⑶遮挡激光束,安装全息干板然后进行曝光,曝光时间在80-100s,曝光过程 中应排除一切振动因素; ⑷将干板冲洗吹干后放回原底版架上,不要改变全息图与原底版之间的方位 关系,挡去物光,移去原物,便可在原物位臵上显现出与原物同等大小的 三维立体像。
实验原理3—透射式全息 透射式全息
全息照相
由激光器输出的细激光束经反射镜M1反射后被分束镜G 分成两束:反射的一束经反射镜M3再次反射并经扩束镜 L2扩束后,照在全息干板上作为参考光束;透射的一束 由反射镜M2反射折转,再经过扩束镜L1扩束后照明物 体,经物体漫反射形成的物光束也到达全息干板H上。物 光与参考光在全息干板上发生干涉将形成复杂的干涉图样, 全息干板经冲洗吹干后即可得到一张透射式全息图。
全息照相
3L x
亮纹处位移量为
k ∴ 6 EJ (3L x) cos cos Fy x 2
式中, J=bh³ /12。
k dy cos cos
E Fy x 2 3L x 6 Jk
cos cos
α和β都近似为零,只要测出铝板的长度L、宽度b、厚 度h和悬臂梁自由端所加的力Fy,读出某一级亮纹或者暗

全息技术实验报告心得(3篇)

全息技术实验报告心得(3篇)

第1篇一、前言全息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成像技术,近年来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有幸参与了全息技术实验,通过亲身体验,我对全息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全息技术实验的心得体会。

二、实验目的与原理1.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我们掌握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了解全息技术的拍摄方法,观察物像再现现象,提高我们对光学成像技术的认识。

2. 实验原理全息技术是一种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光波波前的一种技术。

其基本原理如下:(1)利用参考光和物光干涉,将物体光波波前的振幅和相位信息记录在感光材料上,形成全息图。

(2)再现时,利用全息图上记录的干涉条纹,通过衍射原理再现物体的三维立体像。

三、实验过程1. 实验准备实验前,我们学习了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熟悉了实验仪器和设备。

2. 实验步骤(1)搭建实验装置:包括激光器、分束器、反射镜、扩束镜、载物台、底片夹、被摄物体、全息干板等。

(2)调整光路:使激光束分成两束,一束作为参考光,另一束照射物体,反射后形成物光。

(3)拍摄全息图:将全息干板放置在物光和参考光的路径上,调整曝光时间,记录干涉条纹。

(4)显影和定影:将全息干板放入显影液和定影液中处理,得到全息图。

(5)观察再现像:用激光照射全息图,观察再现的物体三维立体像。

四、实验心得1. 全息技术的原理独特,涉及光学、数学、物理等多个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

2. 实验过程中,光路调整是关键。

我们需要掌握调整光路的方法,确保参考光和物光满足干涉条件。

3. 全息图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包括拍摄、显影、定影等多个步骤。

每一个步骤都要求我们认真操作,以确保实验成功。

4. 全息再现像具有三维立体感,能够直观地展示物体的形态。

这与普通照相有本质区别,是全息技术的独特之处。

5. 全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防伪、艺术展示、3D显示等。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全息技术的应用前景充满信心。

北航 研究性实验报告 全息照相和全息干涉法的应用

北航 研究性实验报告 全息照相和全息干涉法的应用

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专题:全息照相与全息干涉法的应用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摘要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是D伽柏在1948年提出的,是一种利用相干光得到包括物光波前的振幅、位相在内的物体全部信息的二维成像技术。

它借助一束相干参考光,通过拍摄物光与参考光的干涉条纹,间接记录下物光的振幅与位相信息,然后通过使照明光按一定方向照射到全息图上,利用全息图的衍射,可以再现物体的立体像。

全息干涉法是全息照相的重要应用,例如本实验中的二次曝光法,采用同一束光,在不同时间内对同一干板重复曝光,若物体有微小位移,则两次曝光后会形成携带有物体表面信息的干涉条纹。

而全息计量技术能够对任意形状和表面状况的三维表面进行测量。

目录摘要 (1)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原理 (4)1.全息照相: (4)2.两次曝光法测定金属的弹性模量: (6)三、实验仪器 (8)三、实验内容 (8)1、全息照片的拍摄和全息像的再现 (8)2、二次曝光法测定铝板的杨氏模量 (9)(3)投射式样全息照相 (9)四、数据记录与处理 (10)1、原始数据记录 (10)2、数据处理 (11)六、结果分析 (12)1、误差分析 (12)全息照片的拍摄和全息像的再现 (12)测定金属板的弹性模量 (13)定性误差: (13)定量分析: (13)透射式全息照相 (16)2、对于铝板受力与变形分析的数值仿真验证 (16)七、实验体会及改进方法 (17)八、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8)一、 实验目的了解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熟悉反射式全息照相与透射式全息照相的基本技术和方法;1、 掌握在光学平台上进行光路调整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 学习用二次曝光法进行全息干涉测量,并以此测定铝板的弹性模量;3、 通过全息照片的拍摄和冲洗,了解有关照相的一些基础知识。

二、 实验原理1.全息照相:全息照相所记录的是包括物光波前的振幅和位相在内的全部信息。

该技术借助一束相干参考光,通过拍摄物光和参考光之间的干涉条纹,间接记录下物光的振幅和位相信息,然后使照明光按一定方向照射到全息图上,通过全息图的衍射再现物光波前,这时人眼便能看到物体的立体像。

全息干涉技术实验报告

全息干涉技术实验报告

全息干涉技术实验报告全息干涉技术实验报告概述:全息干涉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原理来记录和再现物体三维信息的先进技术。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深入了解全息干涉技术的原理、应用和局限性。

一、实验仪器和材料:1. 全息干涉实验装置:包括激光器、分束器、反射镜、全息板等。

2. 实验样品:选择适合的物体,如硬币、玻璃球等。

二、实验步骤:1. 搭建全息干涉实验装置: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示意图,将激光器、分束器、反射镜等组装起来。

2. 准备全息板:将全息板放置在适当的位置上,确保其与激光器的光线垂直。

3. 调整实验装置:通过调整反射镜的位置和角度,使得激光器的光线能够正确地照射到全息板上。

4. 拍摄全息图:将实验样品放置在全息板的一侧,打开激光器,让激光光束照射到样品上,然后将激光光束经过样品的散射光与参考光束进行干涉,形成全息图。

5. 处理全息图:将全息图进行显影、固定等处理,使其能够稳定地保存下来。

6. 再现全息图:将处理好的全息图放置在实验装置上,通过照射激光光束,将全息图中的三维信息再现出来。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制作了全息图,并且实现了对全息图中三维信息的再现。

在再现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全息图所呈现的物体具有立体感,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的不同部分,这正是全息干涉技术的特点所在。

然而,全息干涉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全息图的制作过程相对复杂,需要精确的操作和调整,对实验人员的要求较高。

其次,全息图的再现需要较为强大的激光器,这对于实际应用来说可能会增加成本和难度。

此外,全息图的再现效果也会受到环境光的干扰,需要在较为理想的实验条件下进行。

四、应用前景:尽管全息干涉技术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其在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例如,全息干涉技术可以用于三维成像、光学计算、光学存储等方面。

在医学领域,全息干涉技术可以应用于显微镜成像、医学诊断等方面。

此外,全息干涉技术还可以用于安全防伪、艺术创作等领域。

全息拍照实验报告(3篇)

全息拍照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全息拍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2. 掌握全息拍照的实验操作技能。

3. 通过实验,观察并分析全息照片的再现效果。

4. 深入理解全息拍照在光学领域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全息拍照是一种记录物体光波的全部信息(振幅、位相)的照相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将物体反射或散射的光波与参考光波进行干涉,从而在感光材料上记录下物体的三维信息。

当用激光照射全息照片时,可以观察到物体的立体图像。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全息实验台2. 激光器3. 分束镜4. 反射镜5. 扩束镜6. 载物台7. 被摄物体8. 全息干板9. 曝光定时器10. 显影及定影器材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搭建全息实验台。

2. 将全息干板放置在载物台上,调整激光器,使激光束垂直照射到干板上。

3. 调整分束镜,将激光束分为物光束和参考光束。

4. 将被摄物体放置在物光束的路径上,调整物体与干板的距离,使物体反射的光波与参考光束发生干涉。

5. 调整曝光定时器,控制曝光时间。

6. 拍摄全息照片。

7. 将拍摄的全息照片放入显影液中进行显影。

8. 将显影后的全息照片放入定影液中定影。

9. 观察并分析全息照片的再现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过程中,成功拍摄并得到了全息照片。

2. 在观察全息照片时,发现照片上呈现出物体的立体图像。

3. 通过调整观察角度,可以观察到物体的不同侧面。

4. 将全息照片进行碎片化处理,发现碎片仍然能够再现物体的立体图像。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全息拍照的基本原理及方法。

2. 掌握了全息拍照的实验操作技能,包括激光器、分束镜、反射镜、扩束镜等仪器的使用。

3. 观察并分析了全息照片的再现效果,了解了全息拍照在光学领域中的应用。

4. 本次实验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意识。

5.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全息拍照技术在三维成像、光学存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七、参考文献[1] 全息拍照实验教程[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 全息摄影原理与实验[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3] 全息拍照技术在光学领域中的应用[J]. 光学技术,2017,43(2):256-260.第2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全息拍照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全息照相与全息干涉法实验的误差分析与改进方法-研究性实验报告

全息照相与全息干涉法实验的误差分析与改进方法-研究性实验报告

北航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全息照相与全息干涉法实验的误差分析与改进方法第一作者:学号:第二作者:学号:目录摘要 (3)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原理 (3)1. 全息照相: (3)(1)透射式全息照相 (4)(2)反射式全息照相 (5)2. 两次曝光法测定金属的弹性模量: (7)三、实验仪器 (9)注意事项: (9)四、实验步骤 (10)1、全息照片的拍摄和全息像的再现 (10)2、二次曝光法测定铝板的杨氏模量 (11)五、数据记录与处理 (11)1、原始数据记录 (11)2、数据处理 (11)六、结果分析 (14)1、误差分析 (14)2、改进建议 (17)3、感想体会 (18)七、参考资料 (20)摘要本报告对全息照相和全息干涉法实验的原理、步骤、仪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以及误差估算。

通过分析实验室条件下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进行精确计算,探究如何更好地完成本实验,使之呈现更加清晰的图像以及提高精度的方法,从而深入理解实验,最后说明实验的收获与感想。

一、实验目的1、了解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熟悉反射式全息照相与透射式全息照相的基本技术和方法;2、掌握在光学平台上进行光路调整的基本方法和技能;3、学习用二次曝光法进行全息干涉测量,并以此测定铝板的弹性模量;4、通过全息照片的拍摄和冲洗,了解有关照相的一些基础知识。

二、实验原理1.全息照相:全息照相所记录和再现的是包括物光波前的振幅和位相在内的全部信息。

但是,感光乳胶和一切光敏元件都只对光强敏感,不能直接记录相位,从而借助一束相干参考光,通过拍摄物光和参考光之间的干涉条纹,间接记录下物光的振幅和位相信息,然后使照明光按一定方向照射到全息图上,通过全息图的衍射再现物光波前,这时人眼便能看到物体的立体像。

根据记录光路的不同,全息照相又分为透射式全息和反射式全息,若物光和参考光位于记录介质(干板)的同侧,则称为透射全息;若物光和参考光位于记录介质的异侧,则称为反射全息。

全息照相 实验报告

全息照相 实验报告

全息照相实验报告全息照相实验报告引言:全息照相是一种记录和再现物体全息图像的技术,它能够以更加真实和立体的方式呈现物体的形态和光学特性。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全息照相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践操作来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点。

一、全息照相的原理全息照相是利用激光的相干性和干涉现象进行记录和再现物体图像的一种技术。

其原理基于两束光的干涉,其中一束光是直接从物体反射或透过物体传播的,称为物光;另一束光是从同一光源分出的参考光。

通过将这两束光叠加在一起,形成干涉条纹,然后将叠加后的光波记录在一张感光介质上,即可得到全息图像。

二、实验步骤和操作1. 准备工作:a. 准备一台激光器和一张感光介质(例如全息胶片);b. 确保实验环境暗无光源干扰。

2. 录制全息图像:a. 将物体放置在激光束的路径上,确保物体表面均匀照射;b. 调整激光束的角度和位置,使其与参考光束相交并形成干涉;c. 将感光介质放置在干涉条纹的位置,进行曝光一段时间。

3. 显影全息图像:a. 将曝光后的感光介质放入显影液中,按照显影液的说明进行显影;b. 清洗感光介质,去除多余的显影液;c. 将感光介质放入定影液中,进行定影。

4. 获得全息图像:a. 从定影液中取出感光介质,用清水冲洗干净;b. 用吹风机或自然风干燥感光介质;c. 获得全息图像。

三、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录制了全息图像,并获得了清晰的全息图像。

这些全息图像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形态和光学特性。

与传统的平面照片相比,全息图像能够更好地还原物体的三维结构和细节。

全息照相技术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科学研究中,全息照相可以用于光学显微镜、光学计算等方面,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真实和立体的观察手段。

在艺术领域,全息照相可以制作出具有立体效果的艺术品,增加观众的艺术体验。

在安全领域,全息照相可以用于防伪技术和身份验证,提高产品和文件的安全性。

然而,全息照相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专题:全息照相与全息干涉法的应用第一作者:第二作者: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摘要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是D伽柏在1948年提出的,是一种利用相干光得到包括物光波前的振幅、位相在内的物体全部信息的二维成像技术。

它借助一束相干参考光,通过拍摄物光与参考光的干涉条纹,间接记录下物光的振幅与位相信息,然后通过使照明光按一定方向照射到全息图上,利用全息图的衍射,可以再现物体的立体像。

全息干涉法是全息照相的重要应用,例如本实验中的二次曝光法,采用同一束光,在不同时间内对同一干板重复曝光,若物体有微小位移,则两次曝光后会形成携带有物体表面信息的干涉条纹。

而全息计量技术能够对任意形状和表面状况的三维表面进行测量。

目录摘要 (1)一、实验目的 (4)二、实验原理 (4)1.全息照相: (4)2.两次曝光法测定金属的弹性模量: (6)三、实验仪器 (8)三、实验内容 (8)1、全息照片的拍摄和全息像的再现 (8)2、二次曝光法测定铝板的杨氏模量 (9)(3)投射式样全息照相 (9)四、数据记录与处理 (10)1、原始数据记录 (10)2、数据处理 (11)六、结果分析 (12)1、误差分析 (12)全息照片的拍摄和全息像的再现 (12)测定金属板的弹性模量 (13)定性误差: (13)定量分析: (13)透射式全息照相 (15)2、对于铝板受力与变形分析的数值仿真验证 (16)七、实验体会及改进方法 (17)八、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8)一、 实验目的了解全息照相的基本原理,熟悉反射式全息照相与透射式全息照相的基本技术和方法;1、 掌握在光学平台上进行光路调整的基本方法和技能;2、 学习用二次曝光法进行全息干涉测量,并以此测定铝板的弹性模量;3、 通过全息照片的拍摄和冲洗,了解有关照相的一些基础知识。

二、 实验原理1.全息照相:全息照相所记录的是包括物光波前的振幅和位相在内的全部信息。

该技术借助一束相干参考光,通过拍摄物光和参考光之间的干涉条纹,间接记录下物光的振幅和位相信息,然后使照明光按一定方向照射到全息图上,通过全息图的衍射再现物光波前,这时人眼便能看到物体的立体像。

根据记录光路的不同,全息照相又分为透射式全息和反射式全息,若物光和参考光位于记录介质(干板)的同侧,则称为透射全息;若物光和参考光位于记录介质的异侧,则称为反射全息。

(1)透射式全息照相将干板垂直于纸面放置,两书相干平行光o 、r 按照图1所示方向入射到感光板上,他们与感光板法向夹角分别为o ϕ和r ϕ,并且o 光中的两条光线1、2与r 光中的两条光线'1和'2在A 、O 两点相遇并相干,于是在垂直于纸面方向产生平行的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亦即在感光板上形成一个光栅。

如图1,光线'1与'2之间光程差为r d ϕsin ,光线1与2之间的光程差为o d ϕsin ,又由于光线2与'2等光程,所以光线1与'1间的光程差为)sin (sin o r d ϕϕ+,综上所述,所得干涉条纹间距为:r o d ϕϕλsin sin -=(1)图 1 图 2而在通常情况下,物光与参考光都是发散球面波,将感光板至于直角坐标系OXY 平面上,如图2,物光光线1、2与参考光线'1、'2。

在A 、O 两点处相遇并相干。

在A 、O 两点附近微小区域,可将这些光线视为一束微小的平行光,两束光在感光板上相遇并干涉,形成与Y 轴方向平行的,间距为d 的明暗条纹,结合式(1)有:rO oO d ϕϕλsin sin -=(2)同理,在A 点附近的微小区域内,条纹间距为:rA oA d ϕϕλsin sin -=(3)而干涉形成的全息图是以干涉条纹形式记录的物光波,相当于一块有复杂光栅结构的衍射屏,以光栅发现为基准,逆时针转至入(衍)射光线的入(衍)射角为正,则光栅方程为:λϕθk d =-)sin (sin (3)所以,让与参考光r 完全相同的再现光照射到全息图上,就会在原物处看到与其等大的三维像,实现全息像的再现。

(2)反射式全息照相反射式全息照相利用相干光记录全息图,但可以用“白光”照明得到再现像。

因此,肉眼可以再室内可见光环境中方便地看到原物的虚像,本实验也采用此方法再现全息像,也是用该方法进行二次曝光法测量。

物光与参考光从底片的正反两面分别引入并在底片介质中形成驻波,在平板乳胶面中形成平行于乳胶面的多层干涉面,由于物光与参考光之间的夹角接近于o 180,故两相邻干涉面间的距离近似为:2)2/180sin 2λλ=≈o d ((4)用632.8nm 的激光作为光源时,这一距离约为0,。

32微米,会在厚度约为25微米的光致聚合物底板上形成约60—80层干涉面(布拉格面),因而全息图是一个具有三维结构的衍射物体,再现光在这三维物体上的衍射极大值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光从衍射面上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相邻两干涉层之间的反射光光程差必须是λ,如图3,可得布拉格条件: λθ=•=∆cos 2nd L (5)式中n 是感光板的折射率。

图 32.两次曝光法测定金属的弹性模量:两次曝光法干涉图要求在同一记录介质上制作两个全息图,它将物体在两次曝光之间的形状改变永久地记录下来。

在材料力学中,自由端受到集中载荷y F 作用的悬臂梁的在中心线沿着y 方向位移量按照挠度变形分布理论为:)3(62x L EJ x F dy y -=(6)式中L 为梁的长度,E 为材料的弹性模量,J 为横截面的惯性矩,x 为待测点位置坐标。

按照图4所示的光路图(L 为扩束镜,H 为干板)组装实验仪器,第一次曝光记录下悬臂梁原始状态的全息图,第二次曝光记录下加力后悬臂梁的全息图,再现时,两个状态的波前同时复现并发生干涉,得到一簇等光程差的干涉条纹,如图5,由图知,A 点与变形后'A 点发出的光波之间的光程差为: )cos (cos βαδ+=dy (7)图 4图 5由干涉原理,明纹与暗纹处的位移量分别为:βαλcos cos +=k dy (明纹)(8)βαλcos cos )12(+-=k dy (暗纹)(9) 将式(8)与式(6)联立,变形可得弹性模量的表达式:)cos )(cos 3(62βαλ+-=x L Jk x F E y (10) 式中3121bh J =b 为梁的宽度,h 为梁的厚度,所以: )cos )(cos 3(232βαλ+-=x L bh k x F E y (11)暗纹处为:)cos )(cos 3()12(232βαλ+--=x L bh k x F E y (12)本实验中α与β近似为零,因此只需要测出b 、h 、y F 以及某一明纹(或暗纹)沿着梁轴向的位置坐标x ,就可以测出弹性模量E 。

三、实验仪器氦氖激光器及电源一套、分束镜一块、平面镜3面、被摄物一个、砝码加载器及待测铝板、载物台、底板架1个、扩束镜2块、透镜1块,白屏1块,纯净水以及质量分数分别为40%,60%,80%,100%的异丙醇溶液若干,竹夹一个,RSP —1型红敏光聚合物全息干板。

注意事项:全息干板必须夹牢固,尽量不要有自由端,尽量避免震振动;全息干板必须夹牢固后,应该等待几分钟再拍摄相片,以释放干板的夹持应力,提高再现像的质量;拍摄光路上的光学元件必须用磁性表座固定,不用的仪器不要放在全息台上; 尽量避免在较大噪声的环境中曝光;曝光时间内,不要在室内走动或者敲击全息台,以免振动影响干涉条纹的质量;三、 实验内容1、 全息照片的拍摄和全息像的再现(1)反射式全息照相按照图6所示光路组装反射全息记录光路,oH 之间的距离控制在1cm 以内,而且尽量使物体平面平行于H 。

构成全息反射,光路调整好后,遮挡激光安防感光板,H 的乳胶面应当正对物体,随后去除遮挡,曝光10—20秒。

图 6(2)冲洗底板○1将曝光后的感光板用竹夹夹住,放在纯净水中浸泡10s 后取出,滤尽水。

○2将感光板依次放入质量分数为40%,60%,80%的异丙醇溶液中各脱水10—15s 后取出,每次进入相邻溶液后,都需将干板上的溶液滤尽。

○3将感光板放入质量分数100%的异丙醇溶液中脱水,直至感光板呈现红色或黄绿色。

○4滤尽干板上的溶液,迅速将干板用吹风机吹干。

(3)再现像的观察经吹洗风干的反射全息图在白光下即可看到原物的虚像。

2、 二次曝光法测定铝板的杨氏模量⑴按照图4所示组装实验光路图,注意铝板与感光板距离尽可能小,感光板的乳胶面要朝向铝板。

实验时为确保两者距离相对较小。

在二者之间夹一块纸夹子,用螺钉来施加力使两者之间距离减小。

⑵物体静止时进行第一次曝光,时间约10s 。

实际作出中,为捕捉到充足的信息,可以延长曝光时间至20秒。

随后用砝码加载器给悬臂梁自由端施加适当大小的力y F ,稳定1min 后,进行第二次曝光,时间约15s ,注意施力方向要与铝板垂直,加力过程动作要轻,不要有振动。

然后按照上文所述的方法冲洗底板,之后可以在白光下直接看到干涉条纹,取级数不同的明纹或暗纹,测量条纹所在处x 坐标,然后测定铝板的长度、宽度、厚度,按照式(11)与(12)计算弹性模量。

3、投射式样全息照相按照图7所示布置光路图,G 为分束镜,M1、M2和M3为平面镜,L1和L2为扩束镜,,H 为感光板。

图7①首先粗调激光器水平,判断方法是当白屏移动时,激光光点大致处于同一高度;其次改变平面镜俯仰,使激光光点回到激光器出口,此时平面镜与激光束垂直;然后转动平面镜将激光反射到其他各元件上,分别调整各元件高度,使光点落入其中心,完成等高调节。

②布置光路图。

移动扩束镜L1,使被摄物全部被均匀照明。

感光板距静物不超过10cm。

③量取物光光程,以此确定参考光反射镜位置,使物光光程和参考光光程基本相等,同时使物光与参考光夹角在40°左右。

④前后调整扩束镜L2的位置,使参考光均与照在整张感光板上,并使物光与参考光光强比为1:4—1:10.⑤检查各光学元件是够用螺钉拧紧并将磁性表座锁定,避免曝光时元件发生相对位移。

⑥用黑纸遮挡激光,将感光板乳胶面朝光安装在地板架上。

排除一切振动因素,如走动、大声讲话、对台面的碰撞等,打开挡板曝光110至130s。

实际操作时,可以曝光更长时间,至300s均可。

按照要求完成实验后,按上述步骤冲洗地板。

四、数据记录与处理1、原始数据记录铝板参数:长度l=70.0mm,宽度b=40.0mm,厚度h=1.54mm,2、 数据处理对于这9组数据,选明文处,现考虑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处理数据。

根据公式(11)yF h b k E X L x **+****=-2)cos (cos )3(32βαλ简化为21134(3)y F xE L x k bhλ=-设k=x ,y=x i 2(3l -x i )由一元线性回归知识知:K=∑x i ∑y i −k ∑x i ∗y i (∑x i )2−k ∑x i2=xy ̅−x y ̅x 2−x 2=0.53745233×10−5a=y ̅−b ∗x̅=−0.82735011×10−5 r=√(x 2−y 2)(y 2−y ̅2)=0.98837137 说明相关性很好故 E=4∗k∗F λ∗b∗ℎ3=26.7341Gpau a (k )=k√1i−2(1r 2−1)=k√19−2(1r 2−1)=3.3756×10−9u a (E )=4∗k∗Fλ∗b∗ℎ3u a (k )=0.557Gpamm 5.0=∆仪Gpa bh k x F bh k xl F x Ex u x E u y y b b0302747.0312243)(仪323仪=∆-=∆⨯∂∂=∂∂=λλU (E )=√u a 2+u b2=0.6Gpa 所以结果最终表达式为:E ±U (E )=(26.7±0.6)Gpa六、结果分析1、误差分析全息照片的拍摄和全息像的再现第一个实验为“全息照片的拍摄和全息像的再现”,我总共做了两次实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