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乙酸

合集下载

三氯乙酸-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三氯乙酸-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良好的房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运输:运输车辆应有危险货物运输标志、安装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未经公安机关批准,运输车辆不得进入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限制通行的区域。槽车和运输卡车要有导静电拖线;槽车上要备有2只以上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和防爆工具;要有遮阳措施,防止阳光直射。车辆运输钢瓶时,瓶口一律朝向车辆行驶方向的右方,堆放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不准同车混装有抵触性质的物品和让无关人员搭车。运输途中远离火种,不准在有明火地点或人多地段停车,停车时要有人看管。发生泄漏或火灾要开到安全地方进行灭火或堵漏。
表-三氯乙酸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标识
中文名:三氯乙酸;三氯醋酸
危险化学品目录序号:1862
英文名:Trichloroacetic acid
UN编号:1839
分子式:C2HCl3O2
分子量:163.4
CAS号:76-03-9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结晶,有刺激性气味,易潮解。
熔点(℃)
57.5
密度(g/cm3)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三氯乙酸

三氯乙酸

1、物质的理化常数CA国标编号: 8160676-03-9S:中文名称: 三氯乙酸英文名称: Trichloroacetic acid别名: 三氯醋酸分子分子式: C2HCl3O2;Cl3CCOOH163.40量:熔点: 57.5℃ 沸点:197.5?密度: 相对密度(水=1)1.63蒸汽压: >110℃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乙醚稳定性: 稳定外观与性无色结晶,有刺激性气味,易潮解状:危险标记: 20(酸性腐蚀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和制医药、化学试剂、杀虫剂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咳嗽、胸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眼直接接触可造成严重损害,重者可导致失明。

皮肤接触可致化学性灼伤。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3300mg/kg(大鼠经口);5640mg/kg(小鼠经口)危险特性:不易燃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20版)5.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5mg/m3美国(1976)农灌水标准 0.2mg/L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带防毒口罩。

必要时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

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危化品MSDS-三氯乙酸

危化品MSDS-三氯乙酸

三氯乙酸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三氯乙酸化学品英文名称:trichloroacetic acid中文名称 2:三氯醋酸英文名称 2:trichloroethanoic acid主要用途:用于制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离子交换树脂等。

2. 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类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咳嗽、胸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眼直接接触可造成严重损害,重者可导致失明。

皮肤接触可致严重的化学性灼伤。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3.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主要成分 CAS RN 含量(%)三氯乙酸 76-03-94.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5.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6. 泄漏应急措施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7.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三氯乙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三氯乙酸-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三氯乙酸化学品英文名: Trichloroacetic acidCAS号:76-03-9分子式:C2HCl3O2分子量:163.39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 刺激类别1A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 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 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H41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P301+P330+P331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 P303+P361+P353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 P363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 P391 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4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一般要求20~30min。

三氯乙酸沉淀蛋白质的原理

三氯乙酸沉淀蛋白质的原理

三氯乙酸沉淀蛋白质的原理
三氯乙酸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是利用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 TCA)处理含有蛋白质的溶液,使蛋白质发生凝固和沉淀,从而实现分离和纯化蛋白质的目的。

在酸性条件下,蛋白质中的静电排斥力减小,蛋白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导致蛋白质聚集和形成凝胶。

添加三氯乙酸可以进一步降低pH值,使蛋白质分子中的离子化基团失去电荷,这样蛋白质分子之间吸引力增加,进一步促使蛋白质凝集和沉淀。

三氯乙酸沉淀蛋白质能够实现对蛋白质的部分分离和纯化,但不是一种特异性分离方法。

一般应用在初步分离和粗提的阶段。

三氯乙酸盐热分解

三氯乙酸盐热分解

三氯乙酸盐热分解1. 引言三氯乙酸盐(trichloroacetat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2Cl3O2。

它是三氯乙酸(trichloroacetic acid)的盐,常见的阳离子包括钠、钾等。

三氯乙酸盐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发生热分解反应,产生一系列产物。

本文将对三氯乙酸盐热分解进行详细探讨。

2. 热分解反应机理三氯乙酸盐的热分解反应机理较为复杂,涉及多个步骤和中间产物。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反应路径:1.初始阶段:三氯乙酸盐在高温条件下发生脱水反应,生成无水的三氯乙酸中间体。

C2Cl3O2-→C2Cl3O2+e−2.中间阶段:无水的三氯乙酸经过进一步加热,发生裂解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产物。

C2Cl3O2→CO2+CO+C+Cl23.最终阶段: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产物进一步分解,生成气体和固体产物。

CO2→CO+12O2C+12O2→CO3. 热分解反应条件三氯乙酸盐的热分解反应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通常,反应温度在300-500℃范围内可以得到较好的产率和选择性。

此外,反应需要在惰性气氛中进行,以避免不必要的氧化或还原反应。

4. 反应动力学三氯乙酸盐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测定得到。

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转化率数据。

根据转化率数据绘制转化率-时间曲线,并利用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可以获得反应速率常数、活化能等参数。

5. 反应产物三氯乙酸盐热分解反应的主要产物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产物。

此外,还可能生成一些其他固体、液体或气体产物,具体产物种类和生成量取决于反应条件和反应温度。

6. 应用与意义三氯乙酸盐热分解反应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可以实现对特定产物的选择性合成。

此外,该反应还可以用于废弃物处理和环境修复等领域。

7. 结论三氯乙酸盐热分解是一个复杂的反应过程,涉及多个步骤和中间产物。

三氯乙酸法除多糖中的蛋白质

三氯乙酸法除多糖中的蛋白质

三氯乙酸法除多糖中的蛋白质一、三氯乙酸法的原理三氯乙酸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沉淀方法,通过三氯乙酸(TCA)与蛋白质反应形成不溶性沉淀,实现蛋白质的分离。

三氯乙酸与蛋白质反应后,使蛋白质失去水溶性,从而沉淀下来。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稳定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糖样品中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二、三氯乙酸法的操作步骤1. 样品制备:将多糖样品溶解于适量的缓冲液中,使样品浓度适宜。

缓冲液的选择应根据实验需要和样品特性来确定。

2. 加入三氯乙酸:将样品溶液与等体积的冷三氯乙酸混合,充分混匀。

三氯乙酸的加入量一般为样品体积的10%~20%。

3. 沉淀蛋白:将混合液置于冰箱或低温离心机中冷藏静置,使蛋白质沉淀。

一般情况下,30分钟至1小时的冷藏静置即可使蛋白质充分沉淀。

4. 离心分离:使用低温离心机将混合液离心,以分离出蛋白质沉淀。

离心条件应根据样品特性来确定,一般为4℃,5000~10000rpm,离心时间约10~20分钟。

5. 去除上清:将上清液倒掉,只保留蛋白质沉淀。

为了去除残余的三氯乙酸,可以使用丙酮或乙醇进行洗涤。

6. 蛋白质溶解:用适量的蛋白质溶解液(如Tris缓冲液)将蛋白质沉淀溶解,使其重新溶于溶液中。

三、三氯乙酸法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三氯乙酸法广泛应用于多糖样品中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多糖样品中常常存在着大量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对于后续的多糖分析会造成干扰。

通过三氯乙酸法可以有效地去除多糖样品中的蛋白质,提高后续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除了在多糖样品中的应用外,三氯乙酸法也常被用于其他样品中蛋白质的分离。

例如,在细胞裂解液中,蛋白质也常常需要与其他组分分离,以便后续的蛋白质分析或纯化。

三氯乙酸法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地沉淀蛋白质,为后续的操作提供便利。

总结:三氯乙酸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沉淀方法,通过与蛋白质反应形成不溶性沉淀,实现蛋白质的分离。

该方法操作简单、效果稳定,被广泛应用于多糖样品中蛋白质的分离和纯化。

三氯乙酸MSDS

三氯乙酸MSDS
第九部分 理 化 特 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结晶,有刺激性气味,易潮解。
pH值:
熔点(℃):57.5
相对密度(水=1):1.63
沸点(℃):197.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无资料
闪点(℃):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资料
爆炸上限[%(V/V)]:无资料
爆炸下限[%(V/V)]:无资料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和制医药、化学试剂、杀虫剂。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3300 mg/kg(大鼠经口)
LC50:无资料
刺激性: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或直接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酸碱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第十五部分 法 规 信 息
法规信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国务院令第645号),《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55号,总局令第79号修订)对生产、使用、储存、经营条件做了相关规定;《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对运输、储存、包装做了相关要求,《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 通则》(GB13690-2009)进行了分类。

三氯乙酸检测SOP

三氯乙酸检测SOP

三氯乙酸检测SOP1. 目的为规范三氯乙酸检测操作,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2. 范围本SOP适用于三氯乙酸的检测操作。

3. 定义无4. 职责4.1.QC负责本规程的起草、修订、培训及执行。

4.2.QA、QC组长、质量管理部经理负责本规程的审核。

4.3.质量总监负责批准本规程。

4.4.QA负责本规程执行的监督。

5. 引用标准企业标准6. 材料见程序。

7. 流程图无8. 程序8.1.性状:本品为无色结晶,易潮解,溶于水、乙醇和乙醚中。

8.2.凝点8.2.1.操作步骤:取本品适量,参照《凝点检测SOP》进行测定。

8.2.2.结果判定:凝点应为56~58℃。

8.3.溶液的的澄清度8.3.1.仪器及设备:电子天平、50ml纳氏比色管、50ml量筒、药匙、试管架、吸管等。

8.3.2.操作步骤取本品10.0g,溶于100ml水中,溶液应澄清无色。

如显浑浊,按《澄清度检查SOP》,与2号浊度标准液比较,不得更浓。

8.3.3.结果判定:应符合规定。

8.4.炽灼残渣8.4.1.仪器及设备:坩锅、电子天平、电炉、电阻箱、干燥皿、镊子等。

8.4.2.操作步骤取本品5g, 精密称定,置800℃炽灼至恒重的坩锅中,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放冷至室温,加硫酸0.5ml使湿润,低温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后,在800℃炽灼使完全灰化,移置干燥器内,放冷至室温,精密称定后,再在800℃炽灼至恒重,即得。

遗留残渣不高于1.5mg(0.03%)。

8.4.3.结果判定:应符合规定。

8.5.氯化物8.5.1.原理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反应式Ag+十Clˉ→ AgCl↓8.5.2.仪器及设备电子天平、50ml纳氏比色管、1ml吸管、2ml吸管、吸耳球、试管架等。

8.5.3.试剂及配制25%硝酸:取硝酸30.8ml,加水稀释至100ml,摇匀,即得。

硝酸银溶液:取硝酸银1.7g,加水使其溶解成100 ml,即得。

标准氯化钠溶液:称取氯化钠0.165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

危化品MSDS-三氯乙酸

危化品MSDS-三氯乙酸

三氯乙酸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三氯乙酸化学品英文名称:trichloroacetic acid中文名称2:三氯醋酸英文名称2:trichloroethanoic acid主要用途:用于制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离子交换树脂等。

2. 危险性概述2.1 危险性类别:第8.1 类酸性腐蚀品。

2.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2.3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咳嗽、胸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眼直接接触可造成严重损害,重者可导致失明。

皮肤接触可致严重的化学性灼伤。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

2.4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2.5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3.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三氯乙酸76-03-9 98.54. 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 分钟。

就医。

4.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分钟。

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4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5. 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

5.3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5.4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6. 泄漏应急措施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也可以将地面洒上苏打灰,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三氯乙酸

三氯乙酸

三氯乙酸(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三氯乙酸;三氯醋酸化学品英文名 trichloroaceticacid;trichloroethanoic acid分子式 C2HCl302相对分子质量 163.4(2)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 No.三氯乙酸 76-03-9(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咳嗽、胸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眼直接接触可造成严重损害,重者可导致失明。

皮肤接触可致严重的化学性灼伤。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极高毒性,可能在水生环境中造成长期不利影响燃爆危险可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4)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min。

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

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禁止催吐。

尽量饮水。

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5)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氯化氢灭火方法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6)泄漏应急处理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

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7)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三氯乙酸沉淀蛋白的原理

三氯乙酸沉淀蛋白的原理

三氯乙酸又名三氯醋酸,易潮解,溶于水、乙醇、乙醚,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和制医药、化学试剂、杀虫剂。

实验中常常需要用三氯乙酸来沉淀蛋白,那么它的原理是什么?如何操作的呢?三氯乙酸沉淀蛋白原理①在酸性条件下与蛋白质形成不溶性盐;②作为蛋白质变性剂使蛋白质构象发生改变,暴露出较多的疏水性基团, 使之聚集沉淀;③随着蛋白质分子量的增大,其结构复杂性与致密性越大,TCA 可能渗入分子内部而使之较难被完全除去,在电泳前样品加热处理时可能使蛋白质结构发生酸水解而形成碎片,而且随时间的延长这一作用愈加明显;④电泳图谱显示,BSA、HSA 单体谱带有较明显的展宽现象,这可能是由于TCA 的结合,使SDS 与蛋白质的结合量产生偏差,从而造成蛋白质所带电荷的不均一性,造成迁移率的不一致。

三氯乙酸沉淀蛋白方法1)加1/4体积的TCA+DOC于蛋白质组分(置1.5-ml聚丙烯微量离心管中),至TCA的终浓度为20%(w/v)。

震荡混合。

2)冰上解育20~30 min。

3)微型离心机,室温离心15 min。

沉淀物如可见,为粘稠的带黄褐色的胶状物。

用一精细的巴氏吸管吸出上清。

努力除去尽可能多的上清。

如取100ul样品进行沉淀,沉淀物将是可见的。

4)加3倍体积(原样品体积的丙酮(室温)。

样品在室温下静置约10 min, 使TCA+DOC溶于丙酮。

5)室温离心15 min。

其时,沉淀物的大小和物理特性类似于一点灰尘。

约10ug或更多一点的蛋白质即可看见。

有时,会得到白色的盐类(如KCl等)沉淀物。

用极精细的巴氏吸管移去上清。

沉淀物置冰上干燥10 min(敞开1.5-ml离心管的盖)。

干燥的沉淀物可长时间(>1 个月)地保存于-20℃。

6) 用含2-巯基乙醇的样品缓冲液(lx)(对于标准的小型平板凝胶装置,用6ul) 溶解沉淀物。

如仍有少量的TCA 残留物,溴酚蓝将转呈黄色。

这无关紧要,因为电泳时有足够的缓冲能力来中和痕量TCA。

三氯乙酸沉淀蛋白原理

三氯乙酸沉淀蛋白原理

三氯乙酸沉淀蛋白原理三氯乙酸(TCA)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沉淀方法,常用于分离和富集蛋白质。

其原理主要是通过使用三氯乙酸将蛋白质转化为不溶性,从而使其沉淀下来。

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方法的原理及其在蛋白质研究中的应用。

首先,三氯乙酸是一种强酸,可以将蛋白质的氨基酸上的羧基质子化,使其带正电荷。

这些带正电荷的氨基酸会相互吸引,从而形成蛋白质聚集体。

同时,三氯乙酸还会降低水的溶解能力,使蛋白质在溶液中变得不稳定。

这样一来,蛋白质会发生凝固并沉淀出来。

其次,蛋白质的溶解度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溶液的pH值、离子浓度、蛋白质浓度以及人工添加的盐类等。

在TCA沉淀法中,正是通过调节上述因素来促进蛋白质的沉淀。

一般来说,当pH值降低到低于蛋白质的等电点时,蛋白质会开始凝固。

由于三氯乙酸可使溶液的pH值降低,因此这一方法通常在较低的pH条件下进行。

在实际应用中,TCA沉淀法可以用于分离和富集目标蛋白质,去除杂质和其他干扰物。

一般而言,TCA沉淀法比较适用于富含碱性氨基酸的蛋白质,因为这些蛋白质具有较低的等电点,易于在低pH条件下沉淀。

此外,TCA沉淀法还可以去除一些亲水性物质,例如核酸、多肽等,因为这些物质在低pH条件下往往不能与蛋白质结合,从而被沉淀掉。

在某些情况下,TCA沉淀法还可以用于蛋白质的定量。

由于沉淀的蛋白质可以被溶解,并通过一定的测试方法来定量,因此可以根据溶解后的蛋白质浓度推测沉淀前的蛋白质浓度。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TCA沉淀法的定量结果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沉淀后的蛋白质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降解。

总结起来,TCA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蛋白质沉淀方法。

其原理主要是通过使用三氯乙酸将蛋白质转化为不溶性的形式,从而使其沉淀下来。

在实际应用中,TCA 沉淀法可以用于分离和富集目标蛋白质,并去除杂质和其他干扰物。

此外,TCA 沉淀法还可以用于蛋白质的定量。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TCA沉淀法时需要根据样品特性和实验目的进行条件优化,以获得最佳的沉淀效果。

三氯醋酸治疗疣体的使用方法

三氯醋酸治疗疣体的使用方法

三氯醋酸治疗疣体的使用方法
三氯醋酸(Trichloroacetic acid,简称TCA)是一种用于治疗疣体的药物。

它是一种腐蚀性化学物质,可以直接施用于疣体上,使其变干并最终脱落。

首先,你需要在治疗前清洁并消毒受感染的区域。

然后,使用棉签或棉球蘸取适量的三氯醋酸溶液,轻轻涂抹在疣体上。

记住,只需涂抹在疣体上,避免接触到健康的皮肤。

如果涂抹过程中发生不适或灼热感,请立即停止使用,并用清水冲洗受影响的区域。

在涂抹完三氯醋酸后,你可能会感到一定的刺痛或灼热感。

这是正常的反应,表明三氯醋酸正在发挥作用。

稍后,疣体会逐渐变干,并最终脱落。

整个过程可能需要几次涂抹,并且每次间隔一段时间(根据医生的指示)。

当使用三氯醋酸治疗疣体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使用手套和眼部保护措施,以避免药物接触到其他部位。

2. 避免接触到眼睛、口腔或其他黏膜区域。

3. 避免将药物涂抹在健康的皮肤上,以免引起皮肤损伤。

4. 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严重疼痛、炎症或感染症状,请立即就医。

总之,使用三氯醋酸治疗疣体时,应谨慎使用,并遵循医生的建议和使用说明。

由于三氯醋酸具有腐蚀性,因此务必小心操作,并避免用于面部或敏感区域。

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或疑问,请及时向医生咨询。

三氯乙酸盐热分解

三氯乙酸盐热分解

三氯乙酸盐热分解
摘要:
1.三氯乙酸盐的概述
2.三氯乙酸盐的热分解过程
3.三氯乙酸盐热分解的产物
4.三氯乙酸盐热分解的应用
5.三氯乙酸盐热分解的注意事项
正文:
三氯乙酸盐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用途,例如用作染料、农药和医药等。

然而,在高温条件下,三氯乙酸盐容易发生热分解反应,因此了解其热分解过程及特性至关重要。

三氯乙酸盐的热分解过程通常是在高温下进行的。

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三氯乙酸盐会分解,产生氯化氢、氧气和碳。

这个过程通常是放热的,因此需要严格控制温度,以避免剧烈反应和爆炸危险。

三氯乙酸盐热分解的产物主要包括氯化氢、氧气和碳。

这些产物具有不同的用途,例如氯化氢可以用于生产盐酸,氧气可以用于呼吸机等,碳可以用于制备活性炭等。

三氯乙酸盐热分解在许多领域都有应用,例如在染料、农药和医药等行业中,可以通过控制三氯乙酸盐的热分解来制备所需的化合物。

此外,在环境治理领域,三氯乙酸盐热分解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处理有害物质。

然而,在进行三氯乙酸盐热分解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例如要严格控制
温度,避免剧烈反应和爆炸危险。

此外,还需要对产生的气体进行妥善处理,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中文名:三氯乙酸; 三氯醋酸
化学品英文名:trichloroacetic acid; trichloroethanoic acid
企业名称:
生产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企业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
√纯品混合物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三氯乙酸76-03-9
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咳嗽、胸痛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眼直接接触可造成严重损害,重者可导致失明。

皮肤接触可致严重的化
学性灼伤。

口服灼伤口腔和消化道,出现剧烈腹痛、呕吐和虚脱。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

燃爆危险:可燃,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氯化氢。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酸碱服。

穿上适当的防护服前严禁接触破裂的容器和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塑料布覆盖泄漏物,减少飞散。

勿使水进入包装容器内。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
泄漏物,置于干净、干燥、盖子较松的容器中,将容器移离泄漏区。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导管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酸碱工
作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
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碱类接触。

搬运时要
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
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
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接触限值:
MAC(mg/m3): 未制定标准PC-TWA(mg/m3): 未制定标准
PC-STEL(mg/m3): 未制定标准TLV-C(mg/m3): -
TLV-TWA(mg/m3): 1ppm TLV-STEL(mg/m3):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酸碱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外观与性状:无色结晶,有刺激性气味,易潮解。

pH值: 无意义熔点(℃): 57.5
沸点(℃): 197.5相对密度(水=1): 1.6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5.65饱和蒸气压(kPa): 0.13(51℃)
燃烧热(kJ/mol): 387.9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无资料爆炸上限[%(V/V)]: 无资料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

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和制医药、化学试剂、杀虫剂。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

聚合危害:不聚合
分解产物:氯化氢。

急性毒性:属低毒类。

本品为强酸,直接接触易产生严重的组织灼伤。

具麻醉作用。

LD
50

大鼠经口LD
50(mg/kg): 3300大鼠经皮LD
50
(mg/kg): 830
小鼠经口LD
50(mg/kg): 4000兔经皮LD
50
(mg/kg): 4000
LC
50

大鼠吸入LC
50
(mg/m3): 4170mg/m3,4小

大鼠吸入LCL0(mg/m3): 2000ppm/4h
小鼠吸入LC
50
(mg/m3): 4905mg/m3,9分

小鼠吸入TCL0(mg/m3): 259ppm/7h 人吸入LCL0(mg/m3): 50pph/5min人吸入TCL0(mg/m3): 100ppm/5min IDLH: 50000ppm
其它动物吸入LC
50
:二甲苯,人吸入TCL0:200ppm,LCL0:10000ppm/6h
其它动物吸入LC
100
:大鼠吸入LC100:335360mg/m3/4h
其它动物吸入LCL0:狗吸入LCL0:40ppm/1h;豚鼠吸入LCL0:92ppm/1h
其它动物吸入TCL0:女人吸入TCL0:500ppm/2min
刺激性:
家兔经皮:10mg/24小时,轻度刺激
家兔经眼:250μg ,重度刺激
豚鼠经眼:原液滴入豚鼠眼一滴,可引起角膜损害
人经皮:250mg/24小时,轻度刺激。

人经眼:75ppm ,引起刺激
亚急性与慢性毒性:小鼠饮水中含0.01%~0.25%游离甲酸,2~4个月内无任何影响;0.5%则影响食欲并使其生长缓慢。

小鼠吸入10g/m3以上时,1~4天
后死亡。

致敏性:有致敏作用。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250 ug/皿。

微核试验:小鼠腹膜腔内给药300 mg/kg/24H。

细胞遗传学分析:小鼠经口500 mg/kg。

DNA加合物:小鼠
腹膜腔内给药2000 nmol/L/1周(间断性)。

DNA损伤:小鼠经口500 mg/kg。

致畸性:大鼠孕后1~22天经口染毒最低中毒剂量(TDLo)6402 mg/kg ,致心血管系统发育畸形。

致癌性:IARC致癌性评论:组3,现有的证据不能对人类致癌性进行分类。

其他: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4980μg/m3/4小时(孕1~22天),引起死胎。

生态毒性:
:2000mg/l/96h(鱼)
半数致死浓度LC
50
半数效应浓度EC
:2000mg/l/48h(水蚤)
50
:200-250mg/l/72h(藻类)
半数抑制浓度IC
50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其他有害作用:无资料。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废弃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与燃料混合后,再焚烧。

焚烧炉排出的卤化氢通过酸洗涤器除去。

或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危险货物编号:81606
UN编号:1839
包装类别:Ⅱ类包装
包装标志:腐蚀品
包装方法:耐酸坛或陶瓷瓶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玻璃瓶或塑料桶(罐)外普通木箱或半花格木箱;磨砂口玻璃瓶或螺纹口玻璃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
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
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法规信息:下列法律法规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志等方面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第九界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日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1月7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通过);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
危险化学品名录。

填表时间: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