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VB(选修)》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VB可视化编程的概念-市赛一等奖

VB可视化编程的概念一、教材分析教材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1)第三章第一节“ VB可视化编程的概念”,本节内容为该书的第三章第一节课,主要内容是对可视化编程中的对象、属性、方法、事件等概念的讲解。
本节课内容多为理论,学生学起来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讲解,把枯燥难懂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诠释,易于学生理解,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学生分析本节课教学对象为高二学生。
学生在高中一年级已学习过Office系列软件,具备一定的软件使用技能;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程序代码的编写有一定体验,并熟悉Visual Basic 的环境界面。
另外,高二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在教学中抓住学生这一特点,采用实践的教学策略。
在学生实践过程中熟悉并掌握VB的可视化编程的概念与方法。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分析说出它的属性、方法、事件,从而加深对属性、方法、事件概念的理解。
2、能够利用控件工具在窗体上创建按钮、文本框等对象,并学会通过属性窗口修改对象的caption、text属性值。
3、通过分析简单文本编辑器小程序,能够判断出鼠标单击事件是作用在那个对象上,并且事件过程是什么。
4、通过完成任务,加深对对象的属性、事件、方法的语法格式的记忆。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中的事例,理解对象的属性、方法、事件概念的含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由生活中的事例讲解,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对象、属性、方法、事件等概念。
2、代码的语法格式和书写方法。
(二)教学难点代码的语法格式和书写方法。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训练和实践法。
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引入引入:大家都用过Word进行编辑文字,它具有很强大的功能。
我们利用VB平台也可以编写出类似Word功能的简单文本编辑器。
展示:教师已经编写好的简单文本编辑器。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VB的基本结构

身体质量 指数BMI
超重:25<BMI≤28 肥胖:BMI>28
(一)谈体会和收获
(二)当堂测试
1. 以下哪种结构不属于程序的3种基本 控制结构之一? ( D )
2. 以下哪个选项属于顺序结构? ( C)
3. 求两数之和的算法是:输入两数a和 b的值,计算c=a+b,输出c的值。该 算法的基本结构属于( C )
4. 在VB中,若x=5,y=6,则下列程序段执行 后,结果为x=6,y=5 的是 ( D )
THANK YOU!
说明:第三页灵感来源于《Do you know》,再此对作者表示感谢!
教学目标 1
在观察 理解并
、比较 掌握顺
、实 序结
践构 中;—,—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算法与程序3 设计掌 具》握 体
顺序结 问题,
构编写简单 培养程序设
程序解决 计思维。
2
学会使用输入、赋值、输 出语句来实现顺序结构;
4
自主探索、协作学习; 勇于实践、不断进取;
二、新知探究
开始
A装红墨水 B装蓝墨水
2.3.1 顺序结构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算法与程序设计》
一、引 入
程序设计的三种结构?
任何一个正规的程序都可以分解成三种基 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学考 考点)。
牢固掌握这三种结构是学习程序设计的基本 要求。
2.3.1 顺序结构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算法与程序设计》
2.3.1 顺序结构
c__=___a_ a__=___b_ b___=__c_
MsgBox "交换后a=" & a & " b=" & b ,VbOKOnly, ”交换结果“
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知识要点

江苏省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VB 〔选修〕】知识要点相关知识点 〔一〕算法1.定义 相关题解:1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算法+数据结构=程序。
单项选择题1、以下关于算法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 )A 、算法独立于任何具体的语言,BASIC 算法只能用BASIC 语言来实现B 、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实现算法的过程C 、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D 、其它三项都正确 2.算法的描述方法:1算法的描述:可分多种表达方法,一般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进行描述。
2自然语言描述法:指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本国语言〕,用自然语言描述符合我们的习惯,且容易理解。
3流程图描述:也称程序框图,它是算法的一种图形化表示方法。
且描述算法形象、直观,更易理解。
4伪代码描述法:是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程序语言之间的一种算法描述。
是专业软件开发人员常用方法。
相关题解:单项选择题1、图形符号" "在算法流程图描述中表示( B ). A 处理或运算的功能 B 输入输出操作 C D 算法的开始或结束2、图形符号在算法流程图描述中表示( A ). A B 输入输出操作C 用来判断条件是否满足需求D 算法的开始或结束 3、以下哪个是算法的描述方法?( A )A 流程图描述法B 枚举法C 顺序法D 列表法 4、以下哪个是算法的描述方法?( D )A 顺序法B 列表法C 集合法D 自然语言描述法 〔二〕程序设计根底〔1〕常用高级编程语言:BASIC 、VB 、Pascal 、C 、C++、Java1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其中的对象主要是系统设计好的对象,包括窗体等、控件等 2控件:是指工具箱中的工具在窗体中画出的、能实现一定功能的部件,如文本框,命令按钮等。
对象属性=属性值对象中属性可以在设计界面时通过属性窗中设置,也可以在运行时通过程序代码设置,方法如下例:给文本框“Txt123〞的“Text〞属性赋值为字符串“20〞,代码如下Txt123.text =〞20〞变量=对象.属性如果要获取对象的状态或特性,这时就要读取对象的属性值,方法如下例:读取文本框“txt123〞的“Text〞属性的代码如下a = txt123.text2方法[对象].方法[参数名表]例:form.print 〞欢送使用〞该语句使用print方法在form1窗体中显示字符串“欢送使用〞3事件及事件驱动事件是对象对外部操作的响应,如在程序执行时,单击命令按钮会产生一个Click事件。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VB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高二年级信息技术选修课《VB程序设计》第一章第一节教学设计课题名称:教学课时: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学习者分析:教学策略方法:教学环境与工具:教学过程:第一节计算机的解决问题过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述1 课时(每课时45 分钟)1、理解中学生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意义,掌握简单的VB程序设计基本操作;2、初步认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概述,学会启动和退出Visual Basic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主动性。
一、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1、首先是信息时代的要求面2、有助提高计算机知识和应用水平向3、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对4、社会需要大量的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开发适用软件象程1、程序设计基础序二、如何学好 VB程序设计设程序设计的方法2、学习 VB计概三、 Visual Basic简介述四、 Visual Basic的发展1、 VB 的启动五、 Visual Basic的启动与退出2、 VB 的退出如何学好VB程序设计;1.计算机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概念;2.初步了解分析实际问题,利用程序设计实现的方法;高中二年级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课已经基本讲授完毕,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是面向理科生开设的信息技术选修课。
同学们有了一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
在数学课程中又已经学习掌握了算法与程序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入《 VB程序设计》的课程能够很好的对已掌握知识加以复习,并激发同学们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进而激发同学们探索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主动性。
讲授法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多媒体机房多媒体课件课堂直观演示课堂练习前提导入: 1. 同学们听说过那种计算机语言?答: vb 语言 , c语言,java语言,c++语言,c#语言等2.展示设计完全的简单 VB程序,例如简易计算器、弹出式窗口、简易画写板等讲新课:一、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1、首先是信息时代的要求在 21 世纪是信息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十分普及,不会使用网络的人就是不会使用计算机。
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VB选修知识点

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VB选修知识点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是一门涵盖了计算机科学、数据结构与算法、程序设计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课程。
在中学的VB选修课程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本文将介绍与VB程序设计相关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的知识点。
一、数据类型与变量1.数据类型:VB中有时会根据数据的不同特性,选择不同的数据类型来进行处理。
常见的数据类型有整型、浮点型、字符型、布尔型等。
在程序设计中,正确选择和使用数据类型是保证程序正确性和优化性能的关键。
2.变量与常量:在VB中,可以使用变量(用于存储可变的数据)和常量(值不可变)来进行数据的存储和操作。
变量和常量的定义、初始化以及使用方法是VB程序设计中的基本要素。
二、控制结构1.顺序结构:按照事先规定的顺序一步一步执行程序。
2. 选择结构:根据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执行路径。
VB中可以使用If语句、Select Case语句等实现选择结构。
3. 循环结构:通过重复执行一定的代码块,来满足特定的需求。
VB中可以使用For循环、Do While循环等实现循环结构。
三、数组与字符串1.数组:VB中的数组是用于存储一组相同类型数据的容器。
学生姓名、成绩、身高等可以使用数组来存储和操作。
2.字符串处理:VB中的字符串是一组字符的集合,可以通过字符串处理函数和方法来进行处理,比如长度计算、查找、替换等操作。
四、函数与过程1.函数:函数是一段带有返回值的代码块,可以接收参数并根据需要返回一个值。
函数可以被其他代码调用,提高了程序的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2.过程:过程是一段完成特定任务的代码块,可以接收参数但没有返回值。
过程通常用于执行一些操作,比如打印信息、保存数据等。
五、文件操作1.文件读写:VB中可以使用文件操作函数和方法来实现对文件的读写操作,比如打开文件、读取和写入数据等。
2.文件处理:VB中可以使用文件处理函数和方法来实现对文件的复制、移动、删除等操作。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教学设计广东肇庆中学麦丽华2005年11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扩展控件的主要属性和方法。
2、掌握通用对话框控件的主要属性和方法。
3、掌握菜单编辑器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1、掌握利用扩展控件来设计多媒体程序的方法。
2、掌握利用面向对象编程的原理来设计和制作应用程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产生学习多媒体程序设计的相关技术的愿望。
【教学重点】1、利用VB的多媒体控件设计VCD多媒体播放器。
2、通用对话框控件的常用属性和方法。
3、菜单编辑器。
【教学难点】1、通用对话框控件的属性和方法、菜单编辑器的使用。
2、利用面向对象编程的原理来设计和制作应用程序。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和边讲边练相结合。
【教学环境】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材分析】本节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之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中的第六章第一节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
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用VB设计制作一个VCD多媒体播放器。
过程是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引入一个多媒体播放器程序的设计需求,提出了任务的具体要求,让学生通过观摩回答问题,进行任务分析,划分程序的功能模块,学习两种新的控件知识,进而进行设计制作,经过创建图形用户界面、设置控件属性、编写程序代码、运行和调试程序的过程,最后完成程序设计。
通过本节的学习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设计实用程序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掌握程序设计的模块划分方法,以及利用可视化编程工具提供的控件对象进行编程,进一步熟悉对象、属性和方法的运用。
而且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将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的特点,以及它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具有一定的娱乐性,相信本节内容在学生学习时一定会很受欢迎。
【学生分析】学生是高二级的同学,是广东省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第一届学生,因此,他们基本掌握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学习方法,和已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
高二年级是学习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经过大约一个学期的学习,他们已基本熟悉可视化编程工具――VB的使用,以及对面向对象的编程也有一定的理解。
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VB(选修)》复习知识点(K12教育文档)

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VB(选修)》复习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VB(选修)》复习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算法与程序设计VB(选修)》复习知识点(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VB (选修)》知识要点相关知识点(一)算法1。
定义相关题解:1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算法+数据结构=程序. 单选题1、下列关于算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算法独立于任何具体的语言,BASIC 算法只能用BASIC 语言来实现B 、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实现算法的过程C 、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D 、其它三项都正确2.算法的描述方法:1算法的描述:可分多种表达方法,一般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进行描述.2自然语言描述法:指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本国语言),用自然语言描述符合我们的习惯,且容易理解.3流程图描述:也称程序框图,它是算法的一种图形化表示方法。
且描述算法形象、直观,更易理解。
4伪代码描述法:是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程序语言之间的一种算法描述.是专业软件开发人员常用方法。
相关题解:单选题1、图形符号” ”在算法流程图描述中表示( B )。
A 处理或运算的功能B 输入输出操作C D 算法的开始或结束2( A ).A B 输入输出操作C 用来判断条件是否满足需求D 算法的开始或结束3、以下哪个是算法的描述方法?( A )A 流程图描述法B 枚举法C 顺序法D 列表法4、以下哪个是算法的描述方法?( D )A 顺序法B 列表法C 集合法D 自然语言描述法(二)程序设计基础(1)常用高级编程语言:BASIC 、VB 、Pascal 、C 、C++、Java1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其中的对象主要是系统设计好的对象,包括窗体等、控件等2控件:是指工具箱中的工具在窗体中画出的、能实现一定功能的部件,如文本框,命令按钮等。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VB语言概述-“衡水赛”一等奖

《VB语言及程序开发环境》教学设计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第二中学孟庆梅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广东教育出版《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1)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语言及程序开发环境。
用高级语言编写计算机程序并解决问题,是信息加工与表达的一个重要手段。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就是人们把现实世界的问题转换成计算机程序,并由计算机来实现,通过对计算机程序的剖析及了解其执行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使用经验,但大多数都是与常用的工具软件的使用和网络应用有关,对于计算机编程知识,他们以前可能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接触过,但同时又对这部分知识抱有极大的兴趣与好奇心。
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的驱动下,通过模仿、比较、分析计算机程序,由浅入深地尝试读懂程序的作用,并借此认识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基本元素。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中常用的常量、变量、函数、运算符、表达式、语句等基本元素。
(2)能读懂简单的程序。
2、过程与方法(1)能在高级语言编程环境操作运行一段简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2)初步理解计算机程序代码的执行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进一步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
(2)培养学生合作、讨论、观摩、交流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计算机程序中的基本元素,熟悉VB编程开发环境。
难点:读懂计算机程序代码。
五、教学环境多媒体电脑室。
六、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观察→阅读→练习→操作→总结”等教学活动开展教学。
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交流]你认为VB(Visual Basic)与其他使用过的应用程序(如Word 、Excel、Powerpoint等)相比,不同之处在哪里有相似的地方吗生答:使用VB输入程序代码的时候,我们感到与文章的输入方法差不多,不同的地方是,一般的文章我们能看懂,程序代码却不是一下子能看明白。
师:因为程序代码是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
精品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vb(选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树立正确的计算观念和创新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 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结构与内容
教材结构
本课程教材共分为基础篇、进阶 篇和应用篇三个部分,分别对应
不同的学习阶段和能力要求。
教材内容
涵盖VB编程基础、常用算法设计 、图形界面设计、数据库应用等方 面的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写入文件
使用Open语句打开文件,通过Print、Write语句或相关控件将数据写入文件。对于二进 制文件,可使用Put语句写入数据。
关闭文件
使用Close语句关闭已打开的文件,释放相关资源。
数据文件应用实例
日志记录
将程序运行过程中的关键信息 记录到文本文件中,便于后续
分析和排查问题。
数据备份与恢复
算法与程序设计践
实践项目选题建议
1 2
基于实际问题的算法设计
选择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学生 成绩管理、图书馆书籍借阅等,进行算法设计实 践。
经典算法实现
选取一些经典算法,如排序、查找、图论等,进 行编程实现,加深对算法原理的理解。
3
创新性项目
鼓励学生自主提出创新性项目,如设计一款小游 戏、开发一个简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等,培养学 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查找算法
顺序查找、二分查找、哈希查 找等。
图论算法
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 Floyd)、最小生成树算法(
Prim、Kruskal)等。
动态规划算法
背包问题、最长公共子序列等 。
算法设计与分析
01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VB(选修)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VB (选修)》知识要点相关知识点(一)算法1.定义相关题解:1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算法+数据结构=程序。
单选题1、下列关于算法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算法独立于任何具体的语言,BASIC 算法只能用BASIC 语言来实现B 、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实现算法的过程C 、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D 、其它三项都正确2.算法的描述方法:1算法的描述:可分多种表达方法,一般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进行描述。
2自然语言描述法:指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本国语言),用自然语言描述符合我们的习惯,且容易理解。
3流程图描述:也称程序框图,它是算法的一种图形化表示方法。
且描述算法形象、直观,更易理解。
4伪代码描述法:是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程序语言之间的一种算法描述。
是专业软件开发人员常用方法。
相关题解:单选题1、图形符号" "在算法流程图描述中表示( B ).A 处理或运算的功能B 输入输出操作C D 算法的开始或结束2、图形符号在算法流程图描述中表示( A ).A B 输入输出操作C 用来判断条件是否满足需求D 算法的开始或结束3、以下哪个是算法的描述方法?( A )A 流程图描述法B 枚举法C 顺序法D 列表法4、以下哪个是算法的描述方法?( D )A 顺序法B 列表法C 集合法D 自然语言描述法(二)程序设计基础(1)常用高级编程语言:BASIC、VB、Pascal、C、C++、Java1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其中的对象主要是系统设计好的对象,包括窗体等、控件等2控件:是指工具箱中的工具在窗体中画出的、能实现一定功能的部件,如文本框,命令按钮等。
对象属性=属性值对象中属性可以在设计界面时通过属性窗中设置,也可以在运行时通过程序代码设置,方法如下例:给文本框“Txt123”的“Text”属性赋值为字符串“20”,代码如下Txt123.text =”20”变量=对象.属性如果要获取对象的状态或特性,这时就要读取对象的属性值,方法如下例:读取文本框“txt123”的“Text”属性的代码如下a = txt123.text2方法[对象].方法[参数名表]例:form.print ”欢迎使用”该语句使用print方法在form1窗体中显示字符串“欢迎使用”3事件及事件驱动事件是对象对外部操作的响应,如在程序执行时,单击命令按钮会产生一个Click事件。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VB语言概述 省赛

VB 程序一般包含如下部分:1、数据类型说明部 分 2、数据输入部分 3、数据处理部分 4、数据输 出部分第 6 行是输出打印语句。 将学生引入进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
讲授新课
一、VB 程序语言常用数据类型
认真听
分别详细讲解长整型、单精度实数、双精度 讲,学习各
实数、日期型、字符型和逻辑型等数据类型的说 个内容,完
注意观察程序的组成结构及其功能,并思考如下
的问题:
(1)程序有多少行,每一行的作用是什么 (2)如按语句作用区分,这个程序包含几个部分 答案:(1)第 2 行常量说明语句第 3 行变量说明 语句第 4 行是输入语句 第 5 行是赋值语句 (2)
观看程序语 言回答老师
的提问
探究案例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更有 效地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为 课程作铺垫。
法与问题解决例举”的第二个主题内容。
本节是 VB 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掌握 VB 定义的基本数据类型,常量、 变量、运算符、函数和表达式等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
二、学生情
通过本书第一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体验应用 VB 程序编写一些简单程序解决生活动的小
况分析
问题,对 VB 程序设计语言的开发环境和程序代码输入时应注意的问题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 VB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引入
对第一章学习过的一些 VB 程序进行复习,引 导学生分析 VB 程序找出“鸡兔同笼”“求最大公 约数”程序中的错误,并引入一个案例探究:
以下是一个“求半径为 r 的圆的面积”,请你
学生认真找 出课前案例
的错误
通过全班同学找出程序中的错 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 VB 程序的严谨性,引导学生进一 步学习 VB 程序语言的基础知识。
《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教案-VB

第一课初识算法与程序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算法的概念,培养学生自我探索信息,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能初步利用算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体验获得对此算法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自我获取信息、分析评价信息、表达呈现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算法概念的理解难点: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设计算法。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以趣味性问题设置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与学生进行互动探讨,通过Fah演示材料,比较直观地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的思考逐步深入,从而总结出算法的概念,学会如何设计和选择算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时)(一)我们来共同寻找下面一些生活中比较现实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问题一】天下真的有“不要钱的午餐”吗某一餐馆门口海报上写着“不要钱的午餐”,规则如下:在三个月内,来宾必须凑够五个人,五人每次来就餐必须按照不同的顺序坐,直到把所有可能的顺序都坐一遍,以后来吃饭就可永远免费”。
于是有人想,这太容易了,每人每次坐不同的位置,吃五次不就行了于是他就叫上自己的朋友参加这项活动,可是,吃了十次之后,还没有吃上免费午餐,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们感觉非常有意思,很快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热烈的讨论并得出了破解问题的步骤:第一个座位5个人都有坐的机会。
第二个座位只有4个人中的任一个有坐的机会(一个人不能同时坐两个座位)。
第三个座位只有3个人中的任一个有坐的机会。
第四个座位只有2个人中的任一个有坐的机会。
第五个座位只有1个人有坐的机会。
计算:5×4×3×2×1=120得出结论:需要吃120次才有可能吃上免费午餐。
【问题二】有三个和尚和三个妖怪过河,只有一条能装下两个人的船,在河的任何一方或者船上,如果妖怪的人数大于和尚的人数,那么和尚就会有被吃掉的危险。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VB可视化编程的方法-“十市联赛”一等奖

设计简易计算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文本框控件认识文本框的建立方法及其属性的设置设计软件界面步骤:设计窗体并添加所需控件→设置属性值2.过程与方法:认识常用函数sqr、abs了解代码编写及运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VB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文本框控件的建立及其属性的设置,常用函数的使用,VB程序设计的步骤。
教学难点:程序设计的方法步骤。
三、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在过去一年的学习中已经具有一定基础,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探索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协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本节课是在刚刚学完窗体、标签控件、命令按钮控件等知识以及初步了解VB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的基础上展开的。
四、教学策略:任务驱动法、讲练结合法、自主探究法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教师呈现如下的简易计算器。
导入:如果有一个这样的计算器多方便!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设计这样一个简易计算器。
教师演示该计算器。
(二)认识文本框文本框主要是用于可编辑文本的输入、修改、显示、1、演示建立一个文本框的步骤。
单击文本框控件图标→在指定位置画出文本框2.、文本框属性的设置。
可在属性框中设置,也可以在代码中动态设置。
(三)如何设计简易计算器1、设计简易计算器的界面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自主完成,教师巡回指导,并请一位同学示范。
2、教师总结:添加新窗体并添加新的控件→设置属性(四)编写事件的程序代码1教师:对各个命令按钮,要求对鼠标单击事件(click)做出反应,双击命令按钮,弹出代码窗口,输入代码。
2、编写事件程序代码及运行。
代码内容:将文本框的text属性设置为该数值相应的计算结果或函数值。
讲解:如命令按钮command1,事件的代码内容是:将文本框的text属性设置为该数的平方。
表示如下:= *讲解:平方根。
绝对值可分别用系统函数sqr、abs求得。
学生活动:通过讲解,了解平方根、绝对值函数及其使用。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的设计VB(选修)》

(1)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计算机程序(Computer Program、是计算机如何去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一组可执行指令。
程序设计(Program Design、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其实现步骤编写成计算机可执行的程序的过程。
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 Language、泛指一切用于书写计算机程序的语言。
计算机解决问题和人解决问题有着本质区别:计算机解决问题要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基本过程主。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流程如下:开始f分析问题f设计算法f编写程序f运行程序f结束编写程序时,首先要对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明确已知条件下的初始状态及要达到的目标,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并抽取出一个数学模型,形成算法;然后将这个数学模型连同它要处理的数据,用计算机能识别的方式描述出来,使之成为计算机能处理的对像;最后用程序设计语言设计出具体的问题求解过程,形成计算机程序。
(2、算法的描述方法①、算法的定义及其特征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对解题过程的精确描述。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为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世界著名计算机科学家尼克劳斯•沃斯( N.With、指出:算法+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 )=程序。
算法具有以下特征。
1、有穷性:一个算法必须保证执行有限步之后结束;2、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定义;3、输入:一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以刻画运算对象的初始情况,所谓0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定出了初始条件;4、输出:一个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
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5、可行性:算法中执行的任何计算步都是可以被分解为基本的可执行的操作步,即每个计算步都可以在有限时间完成;(也称之为有效性)②、算法的描述方法有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三种形式自然语言描述法:指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本国语言) ,用自然语言描述符合我们的习惯,且容易理解。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算法与程序设计-VB语言概述-说课一等奖

《常量与变量》教学设计一、学习者分析经过四周的学习,对vb运行的界面,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算法和算法的描述、程序与程序设计语言和数据类型的学习,对vb程序设计有了简单的认识,但对vb 程序设计语言语法规则和程序的各种要素比较陌生,对程序代码的意义了解不清楚,另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较高,积极参与课堂练习。
二、教材内容分析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节是《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第二章中的第一节,主要介绍了vb程序设计语言中常量与变量等基本要素。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常量、变量的概念和作用及申明语句格式,变量的命名规则。
难点:1)、对用户申明的符号常量的理解。
2)、对变量概念的理解。
3、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量、变量的含义和作用。
2)熟悉变量的命名规则。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运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比较、观察和实践等手段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感情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观察程序运行的结果和实际操作,激发其求知欲。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由于本节课中涉及到的内容都是程序设计语言中的基本要素,概念性的知识较多,因此结合程序实例来介绍。
通过讲解、观察、比较实践等方法,主要采用传递接受模式,并通过演练结合,使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五、教学过程设计1、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本节课先以作文的组成为先行组织者,引出程序同样具有基本素质。
后介绍基本要素包含着哪些内容,让学生有整体的把握。
2、教学过程课题引入计算机在处理数据时,必须将其装入内存,在机器语言与汇编语言中,借助对内存单元的编号(地址)访问内存中的数据。
而高级语言中,需要将存放数据的内存单元命名。
通过内存单元名来访问其中的数据,被命名的内存单元,就是变量或常量。
(一)常量1、常量的定义:常量是指在程序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常量、字符串。
如 1) s=PI*R*R 中PI; ——符号常量2) s=1/2*n*(n+1)中的1/2和1 ——数值常量3) “r=”, “输入a 的值” ——字符串常量无论常量或变量,使用之前做好先进行类型说明,系统根据我们对它的说明、定义,合理分配内存空间给该常量变量,先看看常量和变量的申明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算法与算法的描述1.算法的定义算法:就是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对解题过程的精确描述。
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步骤为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最核心过程。
2.法的特征一个算法应该具有以下五个重要的特征:1、有穷性:一个算法必须保证执行有限步之后结束;2、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定义;3、输入:一个算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以刻画运算对象的初始情况,所谓0个输入是指算法本身定出了初始条件;4、输出:一个算法有一个或多个输出,以反映对输入数据加工后的结果。
没有输出的算法是毫无意义的;5、可行性:算法中执行的任何计算步都是可以被分解为基本的可执行的操作步,即每个计算步都可以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也称之为有效性)3.算法的描述方法算法的描述:可分多种表达方法,一般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进行描述。
(1)自然语言描述法:指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本国语言),用自然语言描述符合我们的习惯,且容易理解。
例1:求圆的周长和面积算法如下:(自然语言描述法)(1)输入半径r ;(2) 计算周长c=2*π*r ;(3) 计算面积 s=π*r*r ;(4) 输出周长c,输出面积s ;(5) 结束例2: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每小时9元,超过8小时的每小时增加15%的加班费,计算工人每天的应发的日工资。
(1)输入工作小时X(2)判断X值,分别计算●X小于8,工资=X*9●X大于8,工资=X*9+(X-8)*9*0.15(3)输出工资(4)结束练习:求三个数中的最大数。
(用自然语言描述)(2)流程图描述:也称程序框图,它是算法的一种图形化表示方法。
且描述算法形象、直观,更易理解。
例1:求圆的周长和面积练习:求三个数中的最大数。
(用流程图描述)(3)伪代码描述法:是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程序语言之间的一种算法描述。
是专业软件开发人员常用方法。
流程图的基本图形及功能:例1:求圆的周长和面积input rc=2*π*rs=π*r*rprint c,s练习:求三个数中的最大数。
(用伪代码描述)4.程序与程序语言(1)程序的定义:程序实际上是一组及其操作的指令或语句的序列,是算法的一种描述(2)程序的基本特征:程序一共有七个基本特征1、程序中,每一个算法的步骤对应着程序设计语言的一个或多个语句,每个语句对应一个或者多个操作。
每个操作都要求有执行对象,并且根据对象状态变化形成动作的效果,同事可变的对象用变量来表示,变量的值的变化则可通过操作赋值来完成。
2、除非特殊索命程序都是从第一条语句开始顺序开始向下执行。
3、程序总是施行与操作与某些对象,这些对象通常称为数据。
4、这些数据一般应该有属性和取值范围,即类型说明。
5、有时语句要求执行者作出判断,即在某种条件成立情况下执行一条或一组语句,否则执行另一条或一组语句。
6、一条或一组语句可能需要执行一次以上,当一条或一组语句要重复时,必须指明重复的次数或重复的条件。
7、程序本身是一个静态的实体,而执行语句的进程是动态的。
(3)程序的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4)程序设计语言的的产生和发展1、机器语言:二进制代码指令2、汇编语言:类似英语缩略词且带有助记性符号的语言,每条汇编指令和一条机器指令相对应,只是指令码和操作数都采用符号形式。
而这种语言是不能被机器直接接受,必须用一种语言翻译器将程序中的每条语句翻译成机器语言才能执行。
3、高级语言:高级语言本身不是一种语言,只是一类语言的分类。
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必须经过翻译器将其翻译成机器语言,才能在计算机上执行。
常见的高级语言:C语言、C++、pascal、java、C#、VB、Basic (5)程序的编辑和翻译1、程序的编辑:以汇编语言或者高级语言所编写的程序被称为“源代码”,这些代码需要我们逐一的输入到计算机中。
并把他们以文件的形式保存起来,这个过程称为程序的编辑2、程序的翻译:前面的学习中使我们知道,计算机只能识别和执行二进制的机器语言代码,而我们用级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要想被计算机执行,必须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最终才能被计算机执行。
高级语言的翻译程序一般则有两种类型:编译程序和解释程序。
练习题:1 下面对算法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算法只能用自然语言来描述B、算法只能用图形方式来表示C、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D、同一问题的算法不同,结果必然不同2.下面关于算法描述正确的是()(A) 算法不可以用自然语言表示(B) 算法只能用框图来表示(C) 一个算法必须保证它的执行步骤是有限的(D) 算法的框图表示法有0个或多个输入,但只能有一个输出3、图形符号"在算法流程图描述中表示( ).A 处理或运算的功能B 输入输出操作C 用来判断条件是否满足需求D 算法的开始或结束4、以下哪个是算法的描述方法?( )A 流程图描述法B 枚举法C 顺序法D 列表法5、下面的语句是一个计算机程序的操作说明:(1)初始值为x=1,y=1,z=0,n=0;(2)n=n+1(将当前n+1的值赋予新的n);(3)x=x+2(将当前x+2的值赋予新的x);(4)y=2y(将当前2y的值赋予新的y);(5)z=z+xy(将当前z+xy的值赋予新的z);(6)如果z>7,则执行语句(7),否则返回语句(2)继续进行;(7)打印n,z;(8)程序终止.由语句(7)打印出的数值为 ______,_______.6、以下属于计算机程序语言的有()A、汇编语言B、高级语言C、机器语言D、低级语言7、执行程序时,程序中的每一条语句至少要运行一次()8、最早的程序设计语言是汇编语言()9、程序设计语言是指人们编制程序所使用的计算机语言,VB是低级语言()10、高级语言翻译程序有两种类型:解释程序和编译程序()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第一节常量、变量的定义VB程序的一般包括如下部分:(1)数据类型说明部分(2)数据的输入部分(3)数据的处理部分(4)数据的输出部分例:求圆的周长和面积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r As Single //定义r为单精度型Dim c As Single //'定义c为单精度型Dim s As Single //定义s为单精度型r = inputbox(“输入半径r”) //输入半径rc = 2 * 3.14159 * r //计算周长s = 3.14159 * r * r //计算面积print c //输出周长print s //输出面积End Sub一、常量:在程序进行过程中不变的量,在VB中一般分数值常量与字符常量两种。
数值常量:就是数学中说的常数,分整型常量和实型常量两种整型常量:即整数,指不带小数点的数值如1、0、-10、+35等都是合法的整数实型常量:即实数,指带小数点的数值。
实型常量又分为定点数和浮点数两种。
例:定点数:3.14159和-6.8,1.99浮点数:2E6、1E5例:1.2345×103 可表示为1.2345E3,字母E表示底数10浮点数就是数学上的科学计数法。
字符串常量:被一对双引号括起来的若干个合法的字符称为字符串常量。
例如:”China”、”Visual Basic”、”18”、”3.1415”等,双引号中字符,不包括双引号本身。
符号常量:如果多次用到同一个常量,则可用一个有意义的名字表示这个常量。
二、变量: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其值可以改变的量称为变量变量命名注意要点:1、必须以字母开头,不能以数字或其他字符开头。
2、只能由字母、汉字、数字学或下划线组成,不能含有小数点、空格等字符。
3、最长不超过255个字符4、不能以VB保留字作变量名,如语句定义符、函数名等。
5、VB不区分变量名中字母大小写。
如HELLO和Hello是同一个变量。
三、常量和变量的定义符号常量的声明:Const 常量名 [As 常量类型] = 常量值如:Const pi As Single = 3.14159 常量名为pi变量的声明:Dim <变量名 >As <变量类型>如:Dim a As Integer 定义一个整型变量,变量名为a变量的赋值:变量 = 表达式例:Private Sub Form_Click()Dim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c As IntegerDim str As Stringa = 54b = 114c = a + bstr = "Hello World"Print "a="; a, "b="; b, "c="; cPrint strEnd Sub四、运算符/ (浮点)除例:5 / 2 = 2.5\ 整除例: 5 \ 2 = 2Mod 求余数例:5 Mod 2 = 1例:3 > 2 结果为 True(真或是)3、逻辑运算Not(取反)And(与) Or(或)运算结果为布尔型(Boolean)True 或 False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为:No > And > Or4、日期运算符与日期表达式日期表达式是用日期运算符“+”或“-”将算式表达式、日期型常量、日期型变量、日期函数等连接起来的式子,如表达式“#2003/09/01# +30”的运算结果是“2003-10-1”;表达式“#2003/10/20# - #2003/10/10#”的运算结果为整数105、字符运算字符串连接符为“+”和“&”“123” + “45” = “12345”“123” & “45” = “12345”123 + “45” = 168“123” + 45 = 168运算符的执行顺序:在VB中,当一个表达式中同时出现多种运算符时,运算次序由运算符的优先级决定,优先级高的运算符先运算,优先级相同的从左向右进行运算。
不同性质的运算符优先级如下。
算术运算符 > 字符串运算符 > 关系运算符 > 逻辑运算符练习题:1、下列变量名写法错误的是( )A 、abc_123B 、123abcC 、abc123D 、abc 2、下列语句中定义了一个实型变量的是 ( ) A 、Dim end as Integer B 、Dim sum As Single C 、Dim Name As String D 、其它三项都不对3、在VB 中,以下关于符号常量的声明,声明正确的是:( )A 、Dim TAG as StringB 、Const TAG as String "Visual" + "Basic"C 、Const TAG as String ="Visual Basic"D 、Const TAG as String 4、下面( )不是字符串常量A 、"True"B 、#False#C 、" "D 、"你好" 5、分析 s=11\3 + 11 Mod 3,s 的值是( ). A 、5 B 、6 C 、4 D 、36、下面表达式的值是false 的有( ).A 、"969" < "n97"B 、Int(4.99) <> len("basic")C 、str(2000) < "1997"D 、3 > 2 7、设a=2, b=3,在VB 中,表达式a>b Or b>3值是:( ) A 、False B 、True C 、-1 D 、18、Visual Basic 中,下列( )函数是求绝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