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育种Chapter 1 绪论
动物分子遗传育种学(第1章)PPT课件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个体的遗传特 性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进而选择 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和育种。
05
动物分子遗传育种的应用
动物生产性能的改良
01
02
03
生长速度和肉质
通过分子遗传育种技术, 可以改良动物的生长速度 和肉质,提高养殖效益。
饲料转化率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 改良动物的消化系统,提 高饲料转化率,降低养殖 成本。
繁殖性能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 改良动物的繁殖性能,提 高繁殖率,加速品种改良。
动物抗病性的提高
抗病基因的筛选
通过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 学技术,可以筛选出抗病 基因,提高动物的抗病性。
免疫系统的优化
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 优化动物的免疫系统,提 高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
抗病表型的鉴定
通过表型组学技术,可以 鉴定出抗病表型,为抗病 育种提供依据。
基因表达与调控
转录
转录是指以DNA为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第一步。
翻译
翻译是指以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 的过程,是基因表达的第二步。
表观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研究基因表达的调控机 制,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 等,这些机制可影响基因的表达水 平。
03
动物育种学基础
动物育种的目标与方法
智能化育种
随着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不断进步,动物分 子遗传育种将更加精准高效,能够实现特 定性状的快速改良。
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育种过 程的智能化,提高育种效率和准确性。
生物信息学应用
生态友好型育种
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解析动物基因组结 构和功能,为育种提供更加全面的理论支 持。
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发展环境友好型的 育种方法和技术,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课件]水产动物遗传与育种学绪论PPT
第一节 遗传学的定义
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及 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具体说,是研究生物体 遗传物质的组成、遗传信息的传递及其表达 的一门学科。
遗传与变异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最普遍、最基本两个特征
遗传(heredity):指世代间相似的现象,即生物在世 代传递过程中所能保持的各物种固有的特性不变; 变异(variation):指生物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 之间存在的差异。
遗传与变异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变异是绝对的、发展的
没有变异生物界就失去了进化的源泉,遗传就成了 简单的重复
没有遗传,变异就无法积累,变异就失去了意义, 生物也就无法进化和发展 。
遗传、变异和选择
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生物进化就是环境条件(选择条件)对生物变异进行
达尔文:泛生假说
魏斯曼:种质连续论
孟德尔:遗传因子假说
遗传学的建立和发展
古代遗传学知识的积累
旧石器时代末—新石器时代初
通过动植物的驯养和栽培使劳动人民对遗传现象有了粗浅的 认识 。
公元前5世纪到4世纪
宗教神学的统治使遗传知识带上了浓厚的神学、神 秘主义色彩,集中表现为生物物种神创论和不变论, 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遗传学的发展。
遗传变异现象与基本规律 遗传、变异的原因及物质基础(本质)、内在规律 研究基因与实际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探明基因决定性状 发育的机制
任务:
认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客观规律,并且能动地运用 这些规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第二节 遗传学的产生与发展
家畜遗传育种:绪论与第一章
一、基本概念
1、家畜 2、遗传与变异 3、家畜育种学
下一页
家畜: 1、片面观点: “在家曰畜,在野曰兽” “凡对人类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动物,都可 称为家畜”
2、正确定义: 是由古代野生动物驯化而来,与人类生活 及社会活动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生产性能 或社会经济价值的人工培养的动物。
返回
遗传学的定义:
丝点。将染色体分为长臂和短臂。 主缢痕:在染色体上一个缢缩而染色较浅的部分称为
主缢痕,也是着丝点所在的部位。 次缢痕:在某些染色体的一个或两个臂上还有另外缢
缩部位,染色较淡,称为次缢痕。通常在短臂的一端。 随体:某些染色体次缢痕末端所具有的圆形或略呈长
形的突出体称为随体。
染色体可分为四种类型: 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染色体的数目和组型
绝大多数高等 动物都是二倍 体(2n) 每一体细胞中 有两套
染色体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雌雄个体都相同(多数) 随性别不同而异(两条)
人类的性染色体
XY
XX
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有23对,其中常染色体22
对,性染色体一对。男性为XY,女性为XX。
思考题:生男生女是由母亲决定的,这种 说法对吗?为什么?
“金华两头乌”
太湖猪 太湖猪由二花脸、梅山、嘉兴黑猪和沙乌头等
猪种归并,1974年起统称“太湖猪”。 该猪优点为繁殖性能好,是全世界猪种中繁殖力最高、
产仔数最多的一个品种。
民猪
旧称东北民猪,分布在东北三省及河北、内蒙等地。 该品种猪以适应性强,繁殖性能高而闻名,在我国猪新 品种的选育及北方地区养猪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 先后被引至日本、美国。
XY型性别决定
动物遗传育种--动物遗传基础
人
猪 牛 水牛 山羊 绵羊
2n=46
38 60 48 60 54
鸡
鸭 狗
64
62 78
火鸡
鸽 普通果蝇
82
80 8
动物遗传育种
(六)染色体的分类
按照功能:常染色体、性染色体 按照彼此间来源和关系:同源染色体、姐妹染 色单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 按照着丝点位置:中部着丝点染色体、近中部 着丝点染色体、端部着丝点染色体、近端部着 丝点染色体。
动物遗传育种
(三)染色质(体)的化学组成
1.染色质(体)=DNA+组蛋白+非组蛋白+RNA; 2.各成分含量不同1:1:0.6:0.1(鼠肝细胞);
3.组蛋白包括核心组蛋白(H2A、H2B、H3、H4)和非核 心组蛋白(H1);MW分别为10000-20000和23000;前者 与DNA结合,稳定核小体结构;后者与其他类型蛋白质作用, 促使染色质超螺旋化;
动物遗传育种
第一章 动物遗传基础
动物遗传育种
第一节 遗传的物质基础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基本结构 细胞由细胞膜(质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1.细胞膜:生物活性膜,主要成份为脂蛋白:类脂(主要 为磷脂)+蛋白质 2.细胞质:细胞器+基质 3.细胞核=核膜(两层单位膜)+核质(染色质+核液)+核 仁(蛋白质+RNA) (二)主要细胞器
动物遗传育种
(二)染色体的类型
根据形态特征和染色性能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 质。 1.常染色质 在间期细胞核中,对碱性染料着色浅、 染色体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较为伸展状态的 染色质,多存在于核质中。 2.异染色质 在间期细胞核中,对碱性染料着色深、 染色体纤维折叠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的染色 质。
[课件]动物遗传学教学PPT
遗传(heredity):指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 和子代个体之间的相似性 变异(variation):指生物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在 子代和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 广义定义 遗传:同种个体之间的相似性
变异:同种个体之间的差异
Heredity,inheritance 遗传
The genetic transmission of characteristics from parents to offspring.
第二节 遗传学的发展简史
一 、古代遗传学知识的积累
二、近代遗传学的奠基
三、遗传学的建立和发展
四、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
一、古代遗传学知识的积累
18世纪中叶以前,遗传学基本上属于萌芽时期。 人类在利用和改造生物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对生物遗
传和变异的认识以及对遗传本质的探索和猜测。
源于法语、拉丁语“heredite”,意为“继承,遗产”。
生物性状世代传递的现象--子代与亲代相似。 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 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己,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 一种自身繁殖过程。
variation 变异
Marked difference or deviation from the normal or recognized form, function, or structure. 生物性状在世代传递过程中出现差异的现象 --子代与亲代不完全相同。
Darwin理论的primary gap:
不知道变异(variation)和遗传(inheritance)的本质和基础是 什么。有利的变异是如何来的?又是如何传下去的?面对质疑和 批评,1868年他又出版了第二本书Variations in (of) Animals and Plants Under Domestication,试图对可遗传性的变异如何随时间 的流逝而形成提供更准确的解释。
畜牧学概论第一章动物遗传育种
性别控制的染色体理论 〔1〕Y、W染色体决定性别论; 〔Biblioteka 〕平衡理论:X与常染色体数量比例;
X染色体(X) 1X 2X 3X 4X 4X 3X 3X 2X 2X 1X
• 二倍体:体细胞中具有两套染色体组的生 物称为二倍体,用2n表示,自然界中存在的生 物大都为二倍体, 体细胞中含有3个以上染 色体组的生物称为多倍体。
〔一〕、根本概念
• 基因是细胞内染色体上DNA分子的一 定片段,(约为500~1500个碱基对)是 传递遗传信息的根本单位。
• 在同源染色体上占据相同座位的基因, 称等位基因(allele)。种群中一个座位 的基因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变化形式, 称为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s)
体细胞杂交定位利用亲缘关系较远的动物或植 物细胞融合后会出现染色体丧失的现象而实现 将基因定位于某一染色体上 Synteny testing同线性测验 Selecting mapping选择定位 Translocation analysis易位定位 Deletion analysis缺失定位 Protein analysis蛋白质分析定位 Dot blotting点杂交定位 Southern Blotting 定位
利用非整倍体定位
经典的非整倍体分析定位:通过计数非整倍体 与正常个体杂交后的后代别离比来定位基因
以酶作标记,测定非整倍体杂合子后代中的等 位剂量,从而定位酶基因
细胞学定位
在细胞水平上观察染色体异常而将基因定位于 这一染色体的异常区
一般用于对果蝇和哺乳动物的基因定位
《动物遗传绪论》ppt课件
02 动物遗传多样性及其意义
CHAPTER
动物遗传多样性概念及类型
概念:动物遗传多样性是指动物种内基 因的变化,包括同种显著不同的群体或 个体间的遗传变异总和。
DNA多态性
类型
蛋白质多态性
染色体多态性
动物遗传多样性保护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
动物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 组成部分,保护动物遗传多样性有助 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人类对动物的责任与义务
作为地球上最高级的智慧生物,人类有责任和义 务关注其他生物的命运和福祉,积极采取措施促 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05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CHAPTER
动物遗传学领域前沿动态
基因组编辑技术
CRISPR-Cas9等基因组编辑技术 为动物遗传学研究提供了有力工 具,可实现基因定点突变、基因 敲除等功能,有助于揭示基因功
《动物遗传绪论》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遗传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动物遗传多样性及其意义 • 动物遗传育种方法与技术 • 动物遗传与人类健康关系探讨 •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遗传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CHAPTER
遗传学定义及研究领域
遗传学定义
研究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规 律的科学。
研究领域
动物模型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动物模型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药效学评价、药代动力学研究、安全 性评估等,为新药研发提供重要支撑。
动物模型在人类疾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利用动物模型模拟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深入探究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 变化等,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动物模型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遗传标记评价: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 对动物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和评价。
最新动物分子遗传育种学第1章PPT课件全篇
有、无( 1对呈显性完全的 等位基因控制)
冠型
鸡体态遗传标记
单冠、豆形冠、玫瑰冠、 胡桃冠
羽形
丝毛、卷羽、常羽
总
形 态
遗
结
传 标
记
反映了物种内不同品种的 鲜明特征。
与品种所处的生态环境有 紧密的关系。
标记数量少,多数为质量 性状,一般与生产性能无 关。 主要用于动物品种的起源、 演化和分类研究中。
表现、不表现(2对基 因控制,2对均为隐性 纯合时表现出来 )
绵羊体态遗传标记
角
有、无(1对呈从性遗传的等
位基因控制)
耳型
耳长
垂耳、竖耳( 1对呈不完全 显性的等位基因控制)
短耳、长耳( 1对呈不完全 显性的等位基因控制)
山羊体态遗传标记
角
有、无(1对显性完全等
位基因控制)
耳型
毛髯 肉疣
垂耳、竖耳( 1对呈不完全 显性的等位基因控制)
第五节 动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概念: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指利用动物 分子标记技术结合常规育种对 动物的数量性状位点进行选择、 保种、杂种优势分析和利用等, 以达到更有效的育种目的。
评价:目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仍在处 于发展阶段,尚有很多问题需 要研究,但在动物育种中已有 成功的例子(如猪、鸡)。
范围 分 子 标 记 辅 助 育 种
原理:酶切、转膜、探针。
优点:1.共显性。 2.无年龄、组织特异性。 3.稳定、可靠。 4.基因组普遍存在。
缺点:1.操作烦琐、周期长、 工作量大。
2.用到放射性同位素。 3.需DNA量大。 4.多态信息含量低。
原理:随机引物、PCR扩增。
优点:1.简单易行。
动物遗传学 第一章绪论
遗传学的发展
1927年缪勒(Muller)用X射线诱导果蝇 基因突变获得成功。
1930-1932年Fisher R A,Wright S和 Haldane J B S等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遗 传变异和推断群体遗传参数的理论,奠定 了群体遗传学和数量遗传学基础。
遗传学的发展
第二个时期是微生物遗传学和生化遗传学时期(1941— 1960),进一步研究了基因的精细结构和生化功能,认为 遗传的基本单位是顺反子(cis-trons)。 1941年比德尔(Beadle)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假说。 证明基因是通过酶而起作用,把基因与蛋白质的功能结合 起来。1944年阿委瑞(Avery)从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中, 直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1951年麦克林托克(McClintock) 发现跳跃基因,1952年赫尔歇(Hereshey)和简斯在大肠杆 菌的侵染试验中进一步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动物遗传学
主讲 冯登侦 教材: 《动物遗传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 李宁主编
参考书
1《动物遗传学》兰州大学出版社 ,门正明主编 2 《动物遗传学》农业出版社,吴仲贤主编 3《遗传学》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刘祖洞主编 4《遗传学》兰州大学出版社 ,王亚馥主编 5《遗传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周希澄主编 6《现代遗传学原理》科学出版社,徐晋麟主编
遗传学涉及到社会的许多方面
1 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法律上亲子鉴定、 犯罪嫌疑人的排查、考古中DNA的鉴定等。 2 分子遗传标记在动植物鉴定和选择应用, 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转基因动植物,生物 反应器生产,利用核移植技术生产克隆动 物。
在工业中的应用
主要应用于生物制药、化学工业、食品工 业和发酵工业。选用突变的高产菌种可使 抗菌素生产成百倍的提高;在微生物发酵 中应用基因调控技术可大大提高氨基酸和 核苷酸的生产;利用基因重组和基因工程 技术生产干扰素、胰岛素、白细胞介素等。
家畜遗传育种:绪论与第一章
三、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的意义
1、提高优良种畜,保证畜群生产力的提高 2、通过育种可以改变动物的生产方向 3、培育杂交亲本以大幅度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 4、培育适合工厂化生产的动物品种,以发展商品生
产
四、内容与任务
家畜遗传育种的内容包括遗传学基本原理和家畜 育种原理、方法两大部分。
遗传原理部分主要研究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 的基本规律、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的遗传,群体遗 传学和数量遗传学基础及分子遗传学基础等。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裂。 真核生物的出现距今约19亿年,其出现标志着生命细胞结构的完善 真核生物的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核和完整的细胞结构(细胞膜、细 胞质、细胞核),现代生命都是从19亿年前真核生物出现的原点上 辐射进化而来的。
动 物 细 胞
植 物 细 胞
一、细胞膜
(脂类、蛋白质)
1、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
• 磷脂分子 • 蛋白质分子
返回
遗传学的定义:
1、1904年,贝特逊给新生的遗传学下了一个 定
义:遗传学就是研究遗传和变异的科学。遗
传就是有血统关系 的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似
地方,变异就是有血统关系的生物个体之间
不同的地方。
2、现代意义:指研究动物本身性状通过自身繁
殖传递给后代规律和特点的学科。
生物
遗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繁殖
大理石纹分布均匀
南阳牛产于河南省南阳地区的唐河、白河流
域是我国著名的役肉兼用型品种。南阳牛体型高大 骨骼粗壮而结实,肩峰发达,背腰宽广,发育匀称 肢势正直,蹄形圆大,行动敏捷。
蒙古马是中国乃至全世界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主
要产于内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马种。蒙古马体格 不大,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腿短。被毛浓密毛 色复杂。它耐劳,不畏寒冷,能适应极粗放的饲养管 理,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经 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 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实验动物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要求掌握内容
1、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动物实验、 实验用动物、AEIR、3R的概念。 2、实验动物的三大特点。 3、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意义。
二、满足动物需求是动物福利的首要原则, 动物需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维持生命需要。2、维持健康需要。3、 维持舒适需要。
• 三、实施动物福利,必须让动物 享有5大自由:
• 1、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2、享 有生活舒适的自由。3、享有不 受痛苦伤害和疾病威胁的自由。 4、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的 自由。5、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
第三节 实验动物学的意义与作用
一、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意义: “AEIR”是进行生命科学实验研究所必需 的四个基本条件。 “A”即animal(实验动物), “E”系equipment(设备), “I”为information(信息), “R”是reagent(试剂)。
在当今,我们要获得精密的仪器,高 纯度的试剂、最新信息是轻而易举的。但 获得理想的实验动物却不那麽容易,一方 面是人们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我国实验动 物学科起步晚,比较落后,即使有钱也不 一定获得理想的实验动物。即使获得了所 需的实验动物,若动物实验环境和动物饲 养条件达不到标准,也不可能获得理想的 实验结果。由于我国实验动物学科发展滞 后,制约了医学、药学及生命科学研究的 发展。
犬和猴没有 清洁动物等级。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animal]通常被 称为SPF动物,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 和寄生虫外,不携带主要潜在 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 验干扰大的病原和寄生虫。
动物遗传育种-讲义
第1课时单元本课时单元教学手段:幻灯演示,课堂讲授互动活动设计:讨论遗传与变异的意义本课时参考书目:无本课时作业(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遗传、变异二、简答题1、遗传与变异对生物有什么意义?2、遗传与变异关系是怎样的?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掌握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概念,了解遗传学建立和发展简史,遗传学的分支以及自身概念的演变。
明确遗传学在生物学领域内的地位。
《动物遗传学》在本专业中的地位。
本章重点:1、生物遗传与变异2、遗传学建立和发展简史本章学时分配:2学时理论,为1个课时单元本授课方式:课堂讲授,教学幻灯演示互动设计:让同学思考并讨论遗传、变异的定义。
教师总结引出结论。
授课内容:一、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生物的遗传性:在生物群中,无处不存在着“类生类”现象。
所谓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在“类生类”现象中看到,凡纵横两向的亲属之间,都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性”(即同类)example:横向:黄牛与黄牛,黑白花奶牛与黑白花奶牛、鸡与鸡、外国猪(如约克、杜洛克等)与中国猪之间,都有相似性。
纵向:先代与后代之间。
如:荣昌猪的后代与亲本之间。
白来航鸡的后代与其亲本之间也有很大的相似性。
纵向先代横向后代以上这些相似性之间是通过什么关系联系起来的呢?不难看出是通过血统或血缘关系起来的。
正是这种特殊的联系,导致了生物间具有遗传性。
因此将生物的遗传性定义为:具有血统关系的个体间的相似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的遗传性已逐步弄清楚。
生物的遗传性是由遗传物质——核酸(DNA和RNA)所决定的凡为亲属的生物,它们均从共同祖先那里获得了特定的遗传物质,个体在特定遗传物质指导下完成发育。
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相似性。
遗传性普遍存在于生物界,为生物的共性。
也是生物与非生物相互区别的重要特征之一。
2、生物的变异性。
凡是具有血统关系的个体间,它们既表现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也表现出不相似。
动物遗传育种学
动物遗传育种学Animals genetic and breeding一、课程基本信息学时:36学分:3考核方式:主要采用闭卷方式考试,考试范围涵盖所有讲授内容。
成绩:平时成绩40%+闭卷考试60%。
中文简介:动物遗传育种学为水产养殖学、动物科学、海洋生物学、生物技术、水族科学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是以生物化学、鱼类学、水生生物学、胚胎学等学科为基础的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动物育种相关的名称术语和基本概念以及水产动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对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雌核发育与雄核发育、性别控制、细胞核移植、体细胞杂交和转基因鱼构建等章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与水产动物育种相关的名称术语和基本概念,掌握水产动物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水产动物遗传与育种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要求学生掌握课程相关名词术语与基本概念,掌握遗传育种学的基本原理知识与实验方法,并能综合运用于实际育种问题的分析,为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有关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与操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文字教材(课本)、音像教材(光盘、录像等)、课件PPT等教学媒体。
四、教学内容及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掌握、理解、了解,三选一)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①水产动物育种学研究的对象,任务与方法;②水产动物的育种目标;③品种与杂交种的概念及特点;④水产动物育种的成就与展望。
理解 2重点与难点(每章最后):水产动物育种研究的对象与任务,水产动物育种的目标。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每章最后):了解水产动物育种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了解水产动物的育种目标;认识国内外水产动物育种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第一节水产种质资源概况①种质资源概念、重要性与类型;②水产种质资源研究概况。
第二节水产动物种质资源的多样性①物种多样性(特有物种、经济物种、濒危物种);②遗传多样性(多样性与杂合性、染色体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DNA序列多态性)。
动物遗传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遗传学:研究动物遗传与变异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在遗传学建立与发展领域起到重大作用的人物与代表作、年代达尔文《物种起源》 1859孟德尔《植物杂交论文》 1866摩尔根《基因论》 1910Watson和crick DNA的双螺旋结构 1953第二章遗传物质的基础1.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2)噬菌体的侵染实验(3)烟草花叶病毒的重建实验(RNA为遗传物质的证据)2.作为遗传物质的几个条件●精确复制,确保遗传的世代遗传●储备,传递信息的潜在能力●时间,空间的稳定性●能够变异3.DNA的一级结构:4种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二级结构:双螺旋直径是2nm 螺距3.4nm4.基因:是有功能的DNA片段,含有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5.外显子:把断裂基因中的编码序列叫为外显子6.内含子:把断裂基因中的非编码区叫为内含子7.启动子:准确而有效的起始基因转录所特需的核苷酸序列8.C值矛盾:C值得大小与物种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的复杂性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的现象。
9.基因组:一个物种单倍体染色体所携带的一整套基因。
10.染色质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或者为DNA RNA 和蛋白质)11.染色质的分类与区别12.端粒:染色体末端的特化结构。
功能:防止染色体末端被酶酶切;防止染色体末端与其他粘连;防止染色体在DNA复制时保持完整。
13.染色体的几个参数:●臂比●着丝粒指数●相对长度14着丝点位置: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着丝粒染色体;近中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15.同源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的染色体中有一对来自父方一对来自母方,大小相同、结构形状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
16联会:同源染色体彼此靠拢并精确配对的过程。
14.染色体的核型分析:根据各个细胞中染色体的长度、大小、着丝粒位置,随体有无等因素把他们排列起来研究的过程。
●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疾病●动物育种,鉴定远缘杂交●研究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物种进化机制●追踪鉴别外源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18.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19.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的五期: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基础1.DNA的复制: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一个新的与亲代相同的子代DNA的过程2.半保留复制:一个双链DNA分子合成一个双链子代DNA分子,一条是新和成的一条是原来的。
动物遗传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动物遗传学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 遗传学是研究遗传和变异的科学。
遗传指有血统关系的个体之间的相似或类同,此血统关系包括直系或旁系;变异指有血统关系的个体间的不相似性。
2 1865年孟德尔发表《植物杂交试验》,1900年德国的C.Corers、荷兰的H.De.Vries和奥国的V on.Tschermak 重新发现了孟德尔的遗传理论,1920年摩尔根发现基因的连锁与互换规律,40年代比德尔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学说,1953年W atson和Crick提出DNA的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60年代提出中心法则,70年代的遗传工程。
3 丰富生物化学的内容,发育遗传学可深刻理解发育生物学,行为遗传同行为生物学之间、生态遗传学同生态学之间、遗传学和分类学之间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总之遗传学在揭示生生命本质的研究中具有突出的重要性,是整个生物学发展的焦点。
其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医学、制药、食品、发酵、军事等方面。
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染色体,其中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它们在长度、直径、形状、着丝粒的位置以及染色粒的排列都相同。
联会:减数分裂前期偶线期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双价体:所粗线期每对配偶染色体称为双价体,又由于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染色单体,所以又称为四分体。
染色单体:在粗线期中每条染色体含有由着丝粒相连的两个染色体,其中每一条称之为染色单体。
染色体的带型:用各种特殊的处理和染色方法使各条染色体显示出各自的横纹特征,包括Q带、G带、C带、R带等。
2 中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亚端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3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二倍体染色体复制一次而核分裂两次,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使得:①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交换导致基因的重组产生新的类型配子,为自然选择提供素材;②产生单倍体的配子,配子结合后以可恢复为二倍体,这有利于物种保持稳定。
前期较长且复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动物育种学课件-绪论
❖在家畜育种中人是主体,育种的目的是为了 人类的福利,人是育种的实施者
家畜育种学的发展简史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发展 过程 ❖传统的家畜育种思想与实践(18世纪以前)
━ 对“品种”的描述:某一畜种的畜群,在一些性状 和特征上,与另一畜群有着明显的区别。
市服务型
影响动物生产效率的因素
❖种:遗传育种 ❖料:营养饲料 ❖管:饲养管理 ❖病:疾病防治
➢生产性能 = 遗传 + 环境 ➢生产性能 = 能力 + 机遇
遗传:反应较慢,但持久 环境:反应较快,但短暂
各种因素对奶牛业的相对贡献率
相 对 贡 献 率
遗
营
疫
饲
其
传
养
病
养
他
育
饲
防
管
种
料
治
理
家畜育种对发展畜牧业的作用
━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Henderson的线性模型理论 和方法,更精确的统计推断方法得以在育种中应用
家畜育种学的主要任务
➢研究家畜的起源、驯化;品种的形成和演化过程;品 种资源的调查、分析、保护、开放和利用。
➢研究家畜生长发育的规律,主要性状的遗传基础和遗 传规律,生产性能测定的组织与实施方法。
实验课计划内容
实验一 家畜家禽品种类型识别 实验二 家畜部位的识别 实验三 家畜的体尺测量 实验四 系谱的编制 实验五 亲缘程度的评定
❖促进“三农”的发展 ➢畜牧业发展带动了农业全面发展 ➢畜牧业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 ➢畜牧业在农民增收中起到重要作用
动物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类遗传育种研究室 2012/12/9
个人简介
• 姓名:孔令锋 • 学位:博士 • 现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 • 联系方式:水产学院1#207,tel:
82032773,lfkong1978@ • /Lsgb/article/
Divisions of Genetics
• 经典遗传学 • 分子遗传学 • 群体遗传学
遗传学部分的课程安排
• Chapter 2 孟德尔定律 • Chapter 3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 Chapter 4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 Chapter 5 基因的相互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 Chapter 6 真核生物染色体作图 • Chapter 7 染色体畸变 • Chapter 8 遗传的分子基础(一)遗传物质的结构 • Chapter 9 遗传的分子基础(二)遗传信息的传递 • Chapter 10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 Chapter 11 基因突变 • Chapter 12 核外遗传 • Chapter 13 数量性状遗传 • Chapter 14 群体遗传学
本课程的授课安排
• 遗传学 24学时 8次课 • 育种学 15学时 5次课 • 总结答疑 1次课 • 实验课 34学时 10-11次课
国内参考教材
• 《遗传学》第2版,戴灼华,王亚馥,粟翼玟主编,高教出版社, 2008
• 《现代遗传学》第2版,赵寿元,乔守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侧重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3. 魏斯曼(A. Weismann,1834-1914)
种质连续论 (theory of continuity of germplasm)
国外参考教材
• Principles of Genetics, 6th Edition • By D. Peter Snustad & Michael J. Simmons • Univ. of Minnesota, • John Wiley & Sons, 2012 • ¥1818.00
2. 达尔文(C. R. Darwin, 1809-1882)
泛生假说(hypothesis of pangensis) 遗传物质是存在于生物器官中的“泛子/ 泛生粒”;遗传是泛子在生物世代间传 递和表现 达尔文也承认获得性状遗传的一些观点 即生物性状变异都能够传递给后代
(二)、 近代遗传学的奠基
主要的学术杂志
• 《遗传》 •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 Nature Genetics • PLoS Genetics • Genetics • Heredity • Aquaculture • Marine Biotechnology
第一章 绪 论
(二)、 近代遗传学的奠基
1. 拉马克(J. B. de Lamarck,1744-1829)
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 器官用进废退:生物经常使用的器官会逐渐发达, 不使用的器官会逐渐退化。 获得性状遗传假说:所有生物变异(获得性状)都是 可遗传的,并在生物世代间积累。
(二)、 近代遗传学的奠基
(一)、 古代遗传学知识的积累
– 史前-18世纪中叶,遗传学处于萌芽时期 在利用和改造生物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对生物遗传、变异的
认识以及对遗传本质的探索和猜测。 栽培作物(粟、黍、水稻、小麦、菽)、驯养动物(猪,羊, 狗)——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从事性状选择。
– 在欧洲,宗教神学的统治使遗传知识带上了浓厚的神学、神秘主 义色彩。集中表现为生物物种神创论和不变论
一、遗传学涵义和研究内容 二、发展简史 三、遗传学的应用 四、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方法
第一节 遗传学的涵义
一、什么是遗传学?
遗传学(Genetics):
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遗传(heredity):生物亲代与子代同一性状相似的现象。 遗传物质的传递。
变异(variation):生物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在子代 与子代之间表现出一定差异的现象。
二、遗传学的发展简史
(一)、 古代遗传学知识的积累 (二)、 近代遗传学的奠基
1. 拉马克:器官用进废退与获得性状遗传 2. 达尔文:泛生假说 3. 魏斯曼:种质连续论 4. 孟德尔:遗传因子假说 (三)、 遗传学的建立和发展 1. 初创时期(1900-1910) 2. 全面发展时期(1910-1952) 3. 分子遗传学时期(1953-)
• 《遗传学》第二版,刘祖洞,高教出版社,1990-1991 • 《水产动物育种学》,范兆廷主编,农业出版社,2005
国外参考教材
• Genetics: A conceptual Approach, 1st-4th Edition • By Benjamin A. Pierce •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 W.H. Freeman, 2001, 2005, 2008, 2012 • /Catalog/static/whf/pierce_bridge/源自遗传物质的变化。遗传学的发展:
遗传学的微观发展:
个体(生物体形态、 生理与行为特征)
细胞(染色体)
分子(基因与基 因组)
遗传学的宏观发展:
个体
家族(系)
群体
现代观点
“研究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赵寿元和乔守怡,现代遗传学第2版,2008)
涵盖两方面的内容: 研究基因的结构、传递和表达规律的科学(基因学)。 研究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组的DNA序列与生物 学功能间的联系(基因组学)。
国外参考教材
• Essentials of Genetics (7th Edition) • William S. Klug, Michael R. Cummings, Charlotte A.
Spencer, Michael A. Palladino
• Benjamin Cummings, 2010 • /kl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