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育种Chapter 1 绪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遗传学》第二版,刘祖洞,高教出版社,1990-1991 • 《水产动物育种学》,范兆廷主编,农业出版社,2005
国外参考教材
• Genetics: A conceptual Approach, 1st-4th Edition • By Benjamin A. Pierce •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 W.H. Freeman, 2001, 2005, 2008, 2012 • http://www.whfreeman.com/Catalog/static/whf/pierce_bridge/
一、遗传学涵义和研究内容 二、发展简史 三、遗传学的应用 四、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方法
第一节 遗传学的涵义
一、什么是遗传学?
遗传学(Genetics):
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遗传(heredity):生物亲代与子代同一性状相似的现象。 遗传物质的传递。
变异(variation):生物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在子代 与子代之间表现出一定差异的现象。
遗传育种学 Genetics & Breeding
贝类遗传育种研究室 2012/12/9
个人简介
• 姓名:孔令锋 • 学位:博士 • 现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 • 联系方式:水产学院1#207,tel:
82032773,lfkong1978@gmail.com • http://www2.ouc.edu.cn/Lsgb/article/
遗传物质的变化。
遗传学的发展:
遗传学的微观发展:
个体(生物体形态、 生理与行为特征)
细胞(染Leabharlann Baidu体)
分子(基因与基 因组)
遗传学的宏观发展:
个体
家族(系)
群体
现代观点
“研究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赵寿元和乔守怡,现代遗传学第2版,2008)
涵盖两方面的内容: 研究基因的结构、传递和表达规律的科学(基因学)。 研究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组的DNA序列与生物 学功能间的联系(基因组学)。
国外参考教材
• Principles of Genetics, 6th Edition • By D. Peter Snustad & Michael J. Simmons • Univ. of Minnesota, • John Wiley & Sons, 2012 • Amazon.cn ¥1818.00
本课程的授课安排
• 遗传学 24学时 8次课 • 育种学 15学时 5次课 • 总结答疑 1次课 • 实验课 34学时 10-11次课
国内参考教材
• 《遗传学》第2版,戴灼华,王亚馥,粟翼玟主编,高教出版社, 2008
• 《现代遗传学》第2版,赵寿元,乔守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侧重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一)、 古代遗传学知识的积累
– 史前-18世纪中叶,遗传学处于萌芽时期 在利用和改造生物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对生物遗传、变异的
认识以及对遗传本质的探索和猜测。 栽培作物(粟、黍、水稻、小麦、菽)、驯养动物(猪,羊, 狗)——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从事性状选择。
– 在欧洲,宗教神学的统治使遗传知识带上了浓厚的神学、神秘主 义色彩。集中表现为生物物种神创论和不变论
(二)、 近代遗传学的奠基
1. 拉马克(J. B. de Lamarck,1744-1829)
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 器官用进废退:生物经常使用的器官会逐渐发达, 不使用的器官会逐渐退化。 获得性状遗传假说:所有生物变异(获得性状)都是 可遗传的,并在生物世代间积累。
(二)、 近代遗传学的奠基
主要的学术杂志
• 《遗传》 •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 Nature Genetics • PLoS Genetics • Genetics • Heredity • Aquaculture • Marine Biotechnology
第一章 绪 论
Divisions of Genetics
• 经典遗传学 • 分子遗传学 • 群体遗传学
遗传学部分的课程安排
• Chapter 2 孟德尔定律 • Chapter 3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 Chapter 4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 Chapter 5 基因的相互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 Chapter 6 真核生物染色体作图 • Chapter 7 染色体畸变 • Chapter 8 遗传的分子基础(一)遗传物质的结构 • Chapter 9 遗传的分子基础(二)遗传信息的传递 • Chapter 10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 Chapter 11 基因突变 • Chapter 12 核外遗传 • Chapter 13 数量性状遗传 • Chapter 14 群体遗传学
2. 达尔文(C. R. Darwin, 1809-1882)
泛生假说(hypothesis of pangensis) 遗传物质是存在于生物器官中的“泛子/ 泛生粒”;遗传是泛子在生物世代间传 递和表现 达尔文也承认获得性状遗传的一些观点 即生物性状变异都能够传递给后代
(二)、 近代遗传学的奠基
国外参考教材
• Essentials of Genetics (7th Edition) • William S. Klug, Michael R. Cummings, Charlotte A.
Spencer, Michael A. Palladino
• Benjamin Cummings, 2010 • http://www.aw-bc.com/klug/
二、遗传学的发展简史
(一)、 古代遗传学知识的积累 (二)、 近代遗传学的奠基
1. 拉马克:器官用进废退与获得性状遗传 2. 达尔文:泛生假说 3. 魏斯曼:种质连续论 4. 孟德尔:遗传因子假说 (三)、 遗传学的建立和发展 1. 初创时期(1900-1910) 2. 全面发展时期(1910-1952) 3. 分子遗传学时期(1953-)
3. 魏斯曼(A. Weismann,1834-1914)
种质连续论 (theory of continuity of germplasm)
国外参考教材
• Genetics: A conceptual Approach, 1st-4th Edition • By Benjamin A. Pierce •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 W.H. Freeman, 2001, 2005, 2008, 2012 • http://www.whfreeman.com/Catalog/static/whf/pierce_bridge/
一、遗传学涵义和研究内容 二、发展简史 三、遗传学的应用 四、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方法
第一节 遗传学的涵义
一、什么是遗传学?
遗传学(Genetics):
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遗传(heredity):生物亲代与子代同一性状相似的现象。 遗传物质的传递。
变异(variation):生物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在子代 与子代之间表现出一定差异的现象。
遗传育种学 Genetics & Breeding
贝类遗传育种研究室 2012/12/9
个人简介
• 姓名:孔令锋 • 学位:博士 • 现专业技术职务:副教授 • 联系方式:水产学院1#207,tel:
82032773,lfkong1978@gmail.com • http://www2.ouc.edu.cn/Lsgb/article/
遗传物质的变化。
遗传学的发展:
遗传学的微观发展:
个体(生物体形态、 生理与行为特征)
细胞(染Leabharlann Baidu体)
分子(基因与基 因组)
遗传学的宏观发展:
个体
家族(系)
群体
现代观点
“研究基因和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 (赵寿元和乔守怡,现代遗传学第2版,2008)
涵盖两方面的内容: 研究基因的结构、传递和表达规律的科学(基因学)。 研究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组的DNA序列与生物 学功能间的联系(基因组学)。
国外参考教材
• Principles of Genetics, 6th Edition • By D. Peter Snustad & Michael J. Simmons • Univ. of Minnesota, • John Wiley & Sons, 2012 • Amazon.cn ¥1818.00
本课程的授课安排
• 遗传学 24学时 8次课 • 育种学 15学时 5次课 • 总结答疑 1次课 • 实验课 34学时 10-11次课
国内参考教材
• 《遗传学》第2版,戴灼华,王亚馥,粟翼玟主编,高教出版社, 2008
• 《现代遗传学》第2版,赵寿元,乔守怡,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侧重基因的结构和功能)
(一)、 古代遗传学知识的积累
– 史前-18世纪中叶,遗传学处于萌芽时期 在利用和改造生物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对生物遗传、变异的
认识以及对遗传本质的探索和猜测。 栽培作物(粟、黍、水稻、小麦、菽)、驯养动物(猪,羊, 狗)——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从事性状选择。
– 在欧洲,宗教神学的统治使遗传知识带上了浓厚的神学、神秘主 义色彩。集中表现为生物物种神创论和不变论
(二)、 近代遗传学的奠基
1. 拉马克(J. B. de Lamarck,1744-1829)
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是环境条件的改变 器官用进废退:生物经常使用的器官会逐渐发达, 不使用的器官会逐渐退化。 获得性状遗传假说:所有生物变异(获得性状)都是 可遗传的,并在生物世代间积累。
(二)、 近代遗传学的奠基
主要的学术杂志
• 《遗传》 •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 Nature Genetics • PLoS Genetics • Genetics • Heredity • Aquaculture • Marine Biotechnology
第一章 绪 论
Divisions of Genetics
• 经典遗传学 • 分子遗传学 • 群体遗传学
遗传学部分的课程安排
• Chapter 2 孟德尔定律 • Chapter 3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 Chapter 4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 • Chapter 5 基因的相互作用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 Chapter 6 真核生物染色体作图 • Chapter 7 染色体畸变 • Chapter 8 遗传的分子基础(一)遗传物质的结构 • Chapter 9 遗传的分子基础(二)遗传信息的传递 • Chapter 10 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 Chapter 11 基因突变 • Chapter 12 核外遗传 • Chapter 13 数量性状遗传 • Chapter 14 群体遗传学
2. 达尔文(C. R. Darwin, 1809-1882)
泛生假说(hypothesis of pangensis) 遗传物质是存在于生物器官中的“泛子/ 泛生粒”;遗传是泛子在生物世代间传 递和表现 达尔文也承认获得性状遗传的一些观点 即生物性状变异都能够传递给后代
(二)、 近代遗传学的奠基
国外参考教材
• Essentials of Genetics (7th Edition) • William S. Klug, Michael R. Cummings, Charlotte A.
Spencer, Michael A. Palladino
• Benjamin Cummings, 2010 • http://www.aw-bc.com/klug/
二、遗传学的发展简史
(一)、 古代遗传学知识的积累 (二)、 近代遗传学的奠基
1. 拉马克:器官用进废退与获得性状遗传 2. 达尔文:泛生假说 3. 魏斯曼:种质连续论 4. 孟德尔:遗传因子假说 (三)、 遗传学的建立和发展 1. 初创时期(1900-1910) 2. 全面发展时期(1910-1952) 3. 分子遗传学时期(1953-)
3. 魏斯曼(A. Weismann,1834-1914)
种质连续论 (theory of continuity of germpla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