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湘教版)必修一:1.3.1《地球的自转》导学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实验外国语学校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第1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记住经纬网的基础知识,会用地球仪;学会判断基本的地图投影。

2、能掌握东西经度、南北纬度和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意义。

3、尝试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学习过程】1、经线和纬线经线纬线定义连接南北两极的线与赤道平行的线(与经线垂直)指示方向长度关系形状各自成圆相互关系汇聚两极点度量范围划分半球赤道划分南北半球2、经度和纬度经度:从00经线算起,向东属于东经(E),越向东,经度值越大;以西属于西经(W),越向西,经度值越大。

以西经200和东经1600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半球。

纬度:以赤道为基准,北半球向北极纬度增加,南半球向南极纬度增加。

以赤道、纬度30°、纬度60°和极点划分低、中、高纬度。

3、将下列经度和纬度与其相对应的名称连接起来。

A.经度0° 1.北极B.纬度0° 2.南极圈C.北纬90° 3.赤道D.南纬90° 4.北回归线E.北纬23.5° 5.本初子午线F.南纬66.5° 6.南极4、国际日期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度经线上,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

越过这条变更线时,日期都要发生变化: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

【当堂检测】1、有关经线和纬线的正确叙述是:()A.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B.所有纬线均不等长C.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 D.纬线是赤道长度的一半2、下列关于经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度最大值为90°B.经度最大值为180°C.经度自南向北逐渐减小D.经度自西向东逐渐减小3、纬度的变化规律是()A.从南向北逐渐增大B.从东向西逐渐增大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D.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4、下列符合“东半球、中纬度、北半球”三个条件的是()A. 20°W、0°B. 45°W、0°C. 165°E、45°ND. 19°W、45°N5、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是南半球,以北是北半球,则该点是()A.经度0°,纬度0°B.经度180°,纬度0°C.东经160°,纬度0°D.西经20°,纬度0°读下面四幅图,回答:6、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新教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1-3-1(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1-3-1(含答案解析)

地理精品教学资料(新教材)2019.4课堂互动与探究抓要点知识详解知识点一地球自转运动的基本特征1.自转的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自转轴:地球的自转是一种绕轴的旋转运动,地球的自转轴称为地轴。

地轴的空间方向基本稳定,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

4.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单位为1日。

但因选定的参照物不同,1日的时间长度和名称略有差别。

5.自转的速度线的长度是赤道的一半。

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的纬线弧长约等于111千米,那么在60°纬线上的经度相差1°的纬线弧长则是55.5千米。

(2)经线圈与赤道大约等长,则经线上纬度相隔1°的实际长度也约为111千米。

(3)同一纬线上各点线速度、角速度都相等。

(4)同一纬线上海拔越高的地点,线速度越大。

点拨:如何判断地球自转方向?(1)虽然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对稳定,即为自西向东运动的,但是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在视觉层面上,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不一样的(如下图):(2)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递增、西经度递减(如下图):【例1】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洲的长城考察站、开普敦、北京三地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B.海口、广州、北京、哈尔滨四地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依次减小C.南北纬30°处,地球自转线速度均为赤道处的一半D.南北极,角速度为15°/小时[解析]南北极点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选项D是错误的;除南北极点外,地球上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为15°/小时;南北纬60°处,地球自转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

[答案] A知识点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1.昼(夜)半球、昼(夜)弧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

最新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3.1 地球的自转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

最新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1.3.1 地球的自转学案 湘教版必修1(考试专用)

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考试标准】b选考要求bb学考要求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周期昼夜交替现象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考纲细解了解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能够分析昼夜交替的规律和原因,并能够在光照图上正确判读晨昏线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并能结合实例分析地球偏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地球自转1.概念:地球围绕①地轴自西向东旋转,称为地球的自转。

2.特点:项目内容旋转轴方向特点地轴——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②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③顺时针恒星日:④23时56分,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旋转了⑤360°,在天体周期观测时应用太阳日:⑥24时,地球相对太阳旋转了360°,实际旋转了360°59′,就是日历上的一天角速度线速度极点无角速度,其他各点约为⑦15°/h自赤道向两极⑧减小,极点的线速度为0km/h二、昼夜更替地球自转导致⑨昼夜交替现象,其周期为24小时,使各地温度发生⑩昼夜变化,生物形成⑪昼夜节律。

三、地转偏向力地球自转偏向力使地球上⑫水平运动的物体产生偏向。

北半球⑬右偏,南半球⑭左偏,沿⑮赤道运动的物体,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加试)[方法技巧]地球自转方向的判断方法(1)常规法: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由此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2)极点法: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因而,看到地球是逆时针方向旋转的为北半球,看到地球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为南半球。

(3)经度法:东经度增大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转方向,西经度减小的方向也是地球自转方向。

[学以致用]下列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解析从侧视图来看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绕地轴旋转;从俯视图来看,北极逆时针方向旋转,南极顺时针方向旋转;从经度来看,西经度减少的方向为地球自转方向。

答案A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加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如何感受到昼夜交替的?分析昼夜交替形成的主要原因。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1 第一章 第四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学案(湘教版).doc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1 第一章 第四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学案(湘教版).doc

第四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考纲解读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征2.分析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掌握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3.分析地方时差产生的原因,掌握地方时、区时、日期变更的计算 4.理解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解释相关的地理现象知识导图一、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1.概念: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

2.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稳定,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3.方向(1)侧视:自西向东。

(2)俯视⎩⎪⎨⎪⎧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如下面图甲所示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如下面图乙所示4.周期时间 旋转角度 意义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360°59′昼夜交替周期5.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约为15°/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零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读地球光照图,回答问题。

(1)成因:地球不发光、不透明,任何时刻被太阳光分为昼夜两个半球;地球的自转使各地出现昼夜交替。

(2)周期:24小时,叫做太阳日。

(3)影响: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4)晨昏线的特点。

①晨昏线是以地心为圆心的大圆,将地球平分为昼半球和夜半球。

②晨昏线上各地的太阳高度为0°。

③晨昏线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④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⑤晨昏线在地表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2.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读地球自转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地转偏向力:只作用于水平运动的物体,始终垂直于水平运动方向,并随运动速度增加而增大。

(2)偏向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3.产生时差读时区和日界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地方时。

①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为正午12时,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时。

②与地理位置相关⎩⎪⎨⎪⎧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位置越靠东,地方时数值越大③经度相差15°,地方时差1小时。

(湘教版)必修一:1_3_2《地球的公转》导学案(含答案)

(湘教版)必修一:1_3_2《地球的公转》导学案(含答案)

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演示,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

2.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及大小,理解其对太阳直射点移动状况的影响。

3.绘图分析说出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和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规律,总结出四季更替的原因。

一、地球的公转1.轨道: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路径叫公转轨道。

地球公转轨道面叫①__________。

地球公转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②________上。

2.方向:沿公转轨道自③____向④____。

3.速度:每天向东移动约⑤____。

4.周期:地球公转的周期为⑥____年,约为⑦____日⑧____时⑨____分。

5.黄赤交角:地球的赤道面与黄道面之间的夹角,叫黄赤交角,约为⑩_____。

也能够说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约呈⑪____的夹角。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原因:因为⑫____________的存有,使得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时,太阳光线直射点的⑬________位置不同。

2.表现: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⑭____________的变化以及⑮________的更替、⑯________的划分。

3.五带:南、北回归线之间,是一年之中获得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区域,称为热带。

⑰____________之内,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称为寒带。

南、北半球热带与寒带之间,是南、北温带。

4.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相对于⑱________________叫太阳高度,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⑲____。

各地太阳高度在地方时⑳____时时最大,称为正午太阳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最○21____,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5.昼夜长短变化: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昼○22____夜○23____,纬度越高,昼越○24____,夜越○25____,在北极圈内,出现太阳整日不落的○26________现象;在南半球则昼○27____夜○28____,纬度越高,昼越○29____,夜越○30____,在南极圈内,出现○31________现象;○32______上各地的昼夜长短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2019年高中地理 1.3地球的运动教案 湘教版必修1

2019年高中地理 1.3地球的运动教案 湘教版必修1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三维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些基本数据:方向、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转偏向力、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3.4.1.通过运用地球仪或课件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方向、周期、轨道和速度等,分析各自的特点及产生的地2.能够准确地画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并能据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通过对地球运动、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等自然现象的认识,提高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进一步树立世界的教学重点1.2.3.带教学难点1.2.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对太阳直射点的影响、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课时安排4第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太阳辐射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请同学们复习回顾并填写下表内容。

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总结,并依次投影展示如下:师在初中地理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地球运动的一些基本特点,如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以下表格内容。

生师板书: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点生通过演示,我们了解了地球的自转方向,那么地球自转一周(360°)所用的时间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24小时吗?生阅读教材,完成P16活动内容。

可采取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

课件显示:图1拉长投影中地球与恒星之间的相对距离,日地距离可以更靠近一些。

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

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推进新课师恒星日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的,遥远的恒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不动的,此时地球的公转将会忽略不计。

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

如图1电脑显示动画:假设遥远的恒星和太阳(S)同时对着地球上的一点P,设地球只自转而不公转,那么地球在E1处自转一周(电脑显示P点绕圆运动一周,360如图2动画的过程是:地球一边自转(即P点绕圆心运动),一边由E1向E2运动(公转),当地球到达E2点停止,此时P师从E1到E2,地球自转了360°。

2018-2019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1-3-1(含答案解析)

2018-2019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学案:1-3-1(含答案解析)

课堂互动与探究抓要点知识详解知识点一地球自转运动的基本特征1.自转的概念:地球绕其自转轴的旋转运动。

2.自转轴:地球的自转是一种绕轴的旋转运动,地球的自转轴称为地轴。

地轴的空间方向基本稳定,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自转的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

4.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单位为1日。

但因选定的参照物不同,1日的时间长度和名称略有差别。

5.自转的速度1是说60°纬线的长度是赤道的一半。

在赤道上经度相差1°的纬线弧长约等于111千米,那么在60°纬线上的经度相差1°的纬线弧长则是55.5千米。

(2)经线圈与赤道大约等长,则经线上纬度相隔1°的实际长度也约为111千米。

(3)同一纬线上各点线速度、角速度都相等。

(4)同一纬线上海拔越高的地点,线速度越大。

点拨:如何判断地球自转方向?(1)虽然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对稳定,即为自西向东运动的,但是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地球,在视觉层面上,地球的自转方向是不一样的(如下图):(2)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递增、西经度递减(如下图):【例1】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洲的长城考察站、开普敦、北京三地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B.海口、广州、北京、哈尔滨四地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依次减小C.南北纬30°处,地球自转线速度均为赤道处的一半D.南北极,角速度为15°/小时[解析] 南北极点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选项D是错误的;除南北极点外,地球上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为15°/小时;南北纬60°处,地球自转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

[答案] A知识点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1.昼(夜)半球、昼(夜)弧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

湘教版必修1 地理:1.3 地球的运动 学案

湘教版必修1 地理:1.3  地球的运动  学案

地球的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2.学会分析地球自转的特征。

3.掌握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一)地球自转的含义和特点:1.地球自转的含义2.地球自转的特点:方向:周期:速度:角速度和线速度(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现象2.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移(总结规律)3.地方时差(总结规律)(以上内容的预习紧密结合教材中的文字、图形和活动题进行)二、合作探究探究1.与地球自转有关的两个周期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探究2.如何模拟地球产生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

探究3.如何用图形解释地转偏移规律。

探究4.如何根据已知两地经度和其中一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探究5.说出18页活动题检测目的和做题思路。

探究6.为什么要引入区时?时区如何划分?(结合图形解释)区时如何确定的?探究7.如何根据两地的时区和其中一地的区时,求另一地的区时?并能解释19-20页的活动题。

探究8.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含义、国际日期变更线与180度经线的区别与联系、日期变更线还有什么类型?【达标检测】1.下列几个地点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A.哈尔滨B.北京C.广州D.南极长城站2.下列现象能用来判断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北极星在天空的位置看起来几乎不动B.在北半球观测星空,各星座均围绕北极星做逆时针方向旋转C.从赤道向北极方向前进,发现北极星的高度在不断增加D.在晴朗的夜空,能看到北极星在不断地闪烁3.兰州段的黄河自西向东流,不考虑地质、植被的因素,冲刷程度较严重的河岸是:A.南岸B.北岸C.东岸D.西岸4.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晨昏圈平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最大为66°34′B.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90°C.晨昏线是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D.在日照图上(侧视图),晨昏圈平面与地表太阳光线垂直,但不通过地心。

湘教版必修Ⅰ教案、学案:1.3 地球的运动(一)

湘教版必修Ⅰ教案、学案:1.3 地球的运动(一)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一、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标准解读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本模块内容的重要基础理论,对于认识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都有着重要意义。

本条“标准”中的行为动词用“分析”,表明对本条“标准”的要求要从义务教育阶段了解现象的层面,上升为理解规律和成因的层面。

地球同时存在着不同的运动形式,如绕地轴自转、绕太阳公转、随太阳参与银河系的运动等。

即使是公转也不只是简单地绕太阳作椭圆运动,而是绕日地质心运动,同时也绕月地质心运动。

在中学阶段,一般只研究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形式——绕地轴自转和绕日公转。

要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需要认识地球的运动规律。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主要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的偏转。

本条“标准”要求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因此,不仅要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还应分析这些现象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以及对人类活动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且,后者更为重要。

其中,地表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原因(地转偏向力的形成),因涉及较深的物理知识,“标准”没有制定要求。

(2)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规律及其地理意义(3)教学目标●说出地球自转的概念,能从不同角度的图形中辨别地球自转的方向。

●识记地球自转的周期;比较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差异。

●用示意图说明地球自转速度的纬度差异。

●能用地球仪演示昼夜交替的产生;说出太阳日在实际生活应用中的意义。

●说出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偏向的规律,列举生活中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的事例。

●说出地方时和区时的概念,会进行地方时和区时的换算。

(4)教学方法• 演示法、图示分析法、比较法二、知识结构(见第二节目标检测后)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和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了解了外部环境对地球的影响,今天开始我们要学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第1课时)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第1课时)导学案 湘教版必修1

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

2.理解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现象。

3.理解晨昏线和昼夜交替的原因。

4.掌握地方时和区时的概念与计算方法,能用实例解释时差产生的原因。

一、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 自转围绕的中心:①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② 时针 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③ 时针 方向旋转自转周期⎩⎪⎨⎪⎧ 以④ 为参照物,1个太阳日,时 间为24小时,转过角度为360°59′以⑤ 为参照物,1个恒星日,时 间为23时56分4秒,转过角度360°自转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均为 ⑥ 线速度:由⑦ 向⑧ 递减,赤道最大南北两极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产生昼夜交替(1)昼夜的成因⎩⎪⎨⎪⎧ 地球是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照亮地球的一半(2)昼夜的界线:⑨________线(圈)。

(3)昼夜更替的周期:24小时。

(4)昼夜更替的意义⎩⎪⎨⎪⎧温度发生⑩ 变化生物形成⑪ 生物钟 2.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1)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向的力。

(2)地转偏向力的方向:⑫________于物体水平运动方向。

(3)方向偏转规律⎩⎪⎨⎪⎧ 北半球向⑬ 偏南半球向⑭偏赤道上⑮(4)影响:河流、大气、洋流等的运动方向。

3.产生地方时(1)地方时的成因:地球⑯____________自转,不同经度有不同的时刻。

(2)地方时的概念: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⑰________,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

(3)时区: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⑱______个时区,每个时区占⑲______个经度(4)区时:各时区⑳____________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区时,又称标准时。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3 地球的运动自转学案 湘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3 地球的运动自转学案 湘教版必修1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1.3 地球的运动自转学案湘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记住地球自转的基本概况:方向、周期、速度;经纬线图的基本类型;经纬线排列的规律。

2.理解经纬网图的特点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情景导入:中国战国时代《尸子》一书中就已有“天左舒,地右辟”的论述,而对这一自然现象的证实和它被人们所接受,则是在1543年哥白尼日心说提出之后。

今天葛洛斯说,智利的地震可能使地球自转轴线偏移了2.7毫弧秒(milliarcsecond),从而让人类一天的时间缩短1.26微秒,也就是百万分之1.26秒。

英国地质研究所学者以“溜冰效应”来解释这种现象,称溜冰选手旋转身体时若将手臂往里收,转速就会越来越快。

同理可证,在地球自转时一旦其质量分布改变,自转速率就会变化。

你你对地球的认识有多少呢?学习任务:(一)知识梳理(列出该节提纲)(二)思考问题(根据阅读材料和课本知识回答)1.说出经度和纬度的分布规律。

2.画出三类经纬网图,并画出各时区的中央经线。

3.在右图中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解释地球自转速度的分布规律的形成。

4. “坐地日行8万里”你认为是夸大了还是缩小了,为什么?(试用地球运动速度加以说明。

)5.设计实验演示并说明昼夜交替的成因。

观看图示说明直射点与昼半球的范围的关系。

6.结合实例,说明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的现象表现。

7.当北京地方时为某日15点时,计算西经160度的区时。

(写出计算过程)(三)自我检测1.读“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A、B、C、D四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线速度相同的是______,角速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__。

(2)图中,A在B的________方向,C在B的________方向。

(3)AB之间的距离是;BD之间的纬线长是。

(4)如果C点的经度是0度,则位于西半球上的点是,D点的经度是2.某人自A(29°N,20°W)向北发射炮弹,射程为100km,则炮弹将落到()A.东半球 B.西半球 C.中纬度 D.低纬度判断过程3.某人发现一条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北岸河水较浅,南岸河水较深,于是他推断该地位于南半球,对吗?为什么。

2019【湘教版】必修一:1.3.1《地球的自转》导学案(含答案)

2019【湘教版】必修一:1.3.1《地球的自转》导学案(含答案)

精品地理教辅资料2019.5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学习目标] 1.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

2.结合实例,理解昼夜更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并说明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的影响。

3.尝试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培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一、地球的自转1.自转概况(1)概念和方向:地球围绕地轴自①____向②____旋转,称为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呈③____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④____时针旋转。

(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就是地球自转的周期。

由于选取参照物不同自转周期不同,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⑤________日,它是某地经线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与地心连线的时间间隔,地球自转了⑥______,所用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⑦________日是某地经线连续两次与日地中心连续相交的时间间隔,地球自转了360°59′,所用时间为⑧____小时。

(3)速度:自转角速度除⑨____________外,其他各地○10________,都为⑪________/时;自转线速度则由于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从赤道向两极⑫________。

2.自转的地理意义(1)导致⑬____________现象,其周期为24小时,使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2)使地球上⑭____________运动的物体受到地球⑮____________力的作用产生偏向。

该力只作用于⑯________运动的物体,始终⑰________于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并随着物体水平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加大。

北半球⑱______偏,南半球⑲________偏,沿⑳________运动的物体,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为我们度量时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尺度。

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当地时间。

二、地方时、区时、时区与日界线1.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21__________时,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2 ____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运动教案含解析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地球的运动教案含解析

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

2.理解黄赤交角的形成。

3.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知识导引一、地球的自转1.绕转中心:地轴,其空间位置基本稳定,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方向:自西向东。

3.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各地均为15度/小时,极点为0。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

4.周期自转一周需23时56分4秒,为一恒星日。

一昼夜为24小时,为一太阳日。

地轴是穿过地心和南北极点的连线,是人们假想的一条轴,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因此在地球上看来,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几乎是不动的,而且北半球各地看北极星的仰角就是该地的地理纬度(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二、地球的公转1.绕转中心:太阳。

2.轨道:是一个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

4.速度平均角速度约为59′/天,平均线速度约为30千米/秒。

变化错误!5.周期:一年,约为365日6时9分10秒。

公历的平年为365日,北回归年短约0.2422日,所余下的时间约为四年累计一天,于第四年加于2月,使当年的历年长度为366日,这一年就为闰年。

闰年的计算方法:公元纪年的年数可以被四整除,即为闰年;被100整除而不能被400整除为平年;被100整除也可被400整除的为闰年。

三、黄赤交角1.产生地球自转——赤道平面。

地球公转——黄道平面。

2.度数:约为23.5°,等于回归线的度数。

3.意义:产生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其运动规律为错误!我们通常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认为是匀速运动,在一个回归运动周期里,太阳直射点南北往返移动的纬度距离为23°26 ′×4=93°44′,据此可估算出其平均速度约为每月8个纬度,或者约每4天1个纬度。

探究点一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核心归纳]1.自转轴(地轴)自转的绕转轴为地轴,是通过地心连接南北两极的假想轴,其北端延长线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地轴的空间位置和指向是始终不变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精品地理资料2019.4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地球的自转[学习目标] 1.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角速度、线速度的变化。

2.结合实例,理解昼夜更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并说明地转偏向力对地表水平运动物体产生的影响。

3.尝试从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培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一、地球的自转1.自转概况(1)概念和方向:地球围绕地轴自①____向②____旋转,称为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呈③____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④____时针旋转。

(2)周期: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就是地球自转的周期。

由于选取参照物不同自转周期不同,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⑤________日,它是某地经线连续两次通过同一恒星与地心连线的时间间隔,地球自转了⑥______,所用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⑦________日是某地经线连续两次与日地中心连续相交的时间间隔,地球自转了360°59′,所用时间为⑧____小时。

(3)速度:自转角速度除⑨____________外,其他各地○10________,都为⑪________/时;自转线速度则由于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从赤道向两极⑫________。

2.自转的地理意义(1)导致⑬____________现象,其周期为24小时,使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

(2)使地球上⑭____________运动的物体受到地球⑮____________力的作用产生偏向。

该力只作用于⑯________运动的物体,始终⑰________于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并随着物体水平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加大。

北半球⑱______偏,南半球⑲________偏,沿⑳________运动的物体,不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3)为我们度量时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尺度。

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有不同的当地时间。

二、地方时、区时、时区与日界线1.地方时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21__________时,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2 ____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2.时区划分与区时换算(1)为了便于使用,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3____个时区,每个时区占○24____________,以该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25________,又称○26________。

(2)区时的换算: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27____个小时。

在同一日期内,东○28____西○29____。

3.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沿○30__________穿行的折线,也叫○31________,它是为了消除因为地球是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而设定的;同时又为了保持○32________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故在这样的地方改用折线。

探究点一地球自转的基本规律【探究材料】毛泽东在他的诗词《送瘟神》中写到:“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表达了他宽阔博大的胸怀。

欧洲的航天发射基地建在远离欧洲大陆的南美洲靠近赤道的法属圭亚那;俄罗斯的航天基地建立在哈萨克斯坦在拜克努尔;继太原、酒泉、西昌三大卫星发射中心后,我国正在海南省文昌市建设航天发射基地,发射场将于2012年建成,2013年具备火箭首次飞行条件。

1.在地球什么地点能做到“坐地日行八万里”呢?为什么?其线速度约为多少?2.在选择发射场时,为什么尽量选择低纬度地区?海南发射基地与我国其他三个基地相比,有哪些优势?3.“地球的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空看是自西向东,从南极上空看是自东向西”的说法是否正确?4.今晚20时,某人观测到某恒星位于天顶(天顶位于观察者正上方处),明晚该恒星仍位于天顶的时刻是多少?【规律总结】【考例探究1】读右图,回答问题。

(1)此图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判断依据是什么?(2)站在C点的某同学于昨天晚上8:00在天空中观察到某一恒星位于上中天(天体周日运动中,地平高度最大时的位置;即在观察者的头顶正上方),那么今天晚上该同学再观察到该恒星位于上中天应几点()A.19时56分4秒B.7时56分4秒C.20时3分56秒D.8时3分56秒探究点二昼夜交替现象【探究材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说明昼夜更替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

按教材P17活动要求将已备好的材料放在讲台上进行演示实验。

昼夜和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有什么不同?【规律总结】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B.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C.晨线的西边是昼半球,东边是夜半球D.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产生的探究点三地方时与区时日界线【探究材料】有一位名叫吕萨的外国商人,4月10日乘班机由太平洋的马绍尔岛飞往檀香山。

上机前1小时,在机场附近的花旗银行兑货币,看到一位老太太凭着一张中奖8 000美元的彩票要求兑现,遭到银行拒绝。

因为按票面规定,中奖领款日期是4月9日,老太太痛惜不已。

(马绍尔至檀香山飞机仅需航行1小时)1.若你是吕萨,你如何帮助老太太?2.解释你的做法。

3.有个孕妇乘坐海轮时于区时12时左右生了对双胞胎,首先生下了一个女孩,然后过了半个小时又生了一个男孩。

可按日期计算,男孩反而是哥哥,女孩却是妹妹,这是为什么呢?【规律总结】1.地方时的计算: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差。

(1)等式中加减号的选用条件:如果所求地方时的某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加号;在已知地的西边,用减号。

(2)经度差的计算:两地在0°经线的同侧,则两地的经度数相减;两地在0°经线的两侧,则将两地的经度数相加。

(3)计算地方时的步骤:①确定两地的经度差;②确定两地的地方时差;③确定两地的东西方向;④代入公式计算。

2.区时的计算:区时的换算涉及知识较多,如经纬度、日界线、北京时间等,还要具有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计算能力。

步骤如下:(1)先求两地时区差,如题目中只有经度,必须先算出该经度所处的时区,方法是已知经度/15,所得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

(2)若两地(已知和未知)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相减;两地分别属于东、西时区,则相加。

这样可算出时区差。

(3)根据东早西迟的原则,采用知西求东加时区差,知东求西减时区差的方法。

(4)注意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变化。

(5)因一天为24小时,区时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则为第二天,该数值减去24小时,原日期加一天,即为所求时间;若区时小于0,则为前一天,需用24小时减去所得数的绝对值,原日期减去一天,即为所求时刻。

3.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有两条(1)自然日界线:地方时0时所在的经线即自然日界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2)人为日界线: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

自然日界线与人为日界线有可能重合,即当180°经线地方时为0时时,全球为同一天。

【考例探究3】一艘轮船于当地时间2011年9月8日15时10分(区时)航行在图示海区内。

读图回答(1)~(3)题。

(1)该船5分钟后通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下列日期和区时在图示范围内不可能的是()A.9日14时15分B.9日15时15分C.8日15时15分D.7日16时15分(2)东十一区与东十二区的分界线是()A.172.5°E B.170°EC.165°E D.172.5°W(3)若此刻轮船处于东十一区时,则下列与西十一区处于同一日期的时区是( )A.东八区 B.西一区 C.东二区 D.西五区答案课前准备区①西②东③逆④顺⑤恒星⑥360°⑦太阳⑧24⑨南北两极点○10相等⑪15°⑫递减⑬昼夜交替⑭水平⑮自转偏向⑯水平⑰垂直⑱向右⑲向左⑳赤道○21正午12○2224○2324○2415个经度○25区时○26标准时○271○28早○29晚○30 180°经线○31日界线○32180°经线探究点一1.赤道。

因为赤道的周长约4万千米,每日地球自转一周,赤道上静止的人们行程约八万里。

1 670 km/h。

2.距离赤道越近,纬度越低,可以获得最大的初速度。

运输条件便利;周围是茫茫大海,坠落的残骸不易造成意外;纬度更低,初速度大。

3.不正确。

地球的自转方向不论是从北极上空看还是从南极上空看都是自西向东,只是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4.19时56分4秒。

考例探究1(1)北半球。

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

(2)A解析第(1)题,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但在南、北极上空观察到的方向不同,在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图中箭头指向为逆时针,所以A应为北极点。

第(2)题,考查地球自转周期,即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时间为23时56分4秒,而太阳日是昼夜交替的周期,时间为24时,由题意可知C点的某同学观察一遥远的恒星应是1个恒星日,时间间隔为23时56分4秒,所以该同学今天再观察到该恒星位于上中天时为19时56分4秒。

探究点二昼夜产生的原因是地球为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向着太阳的一侧是昼,背着太阳的一侧是夜;昼夜交替是指因地球的自转,昼夜状况不断发生周期性变化。

考例探究2B[本题考查昼夜产生的原因及晨昏线。

昼夜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在同一时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从而产生昼半球和夜半球。

既使没有地球自转,昼夜现象也会存在。

晨昏线又划分为晨线和昏线两段,晨线的东边是昼半球,西边是夜半球;昏线的东边是夜半球,西边是昼半球。

]探究点三1.带(或代)老太太到檀香山兑换中奖彩票。

2.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东侧的檀香山比西侧的马绍尔日期晚1天。

3.孕妇生下女孩,海轮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再生男孩时,因日期要减去一天而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

考例探究3(1)C(2)A(3)D[本题以示意图形式考查日期变更线的两种形式及其应用。

从图中可知东十二区与东十一区的分界线位于180°经线西侧的东经172.5°,西十一区与西十二区分界线则为西经172.5°,并且国际日期变更线并不与180°经线完全重合,题干也没区的范围内,日期都相同,剩余时区日期相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