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视觉传播媒介--摄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摄影家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 (Alfred Stieglitz,1864-1946)等人继承和 发展了自然主义摄影理论中的某些合理 的部分——主张摄影艺术应该弘扬自身 的特质和性能,抛弃绘画的影响,提倡 用纯粹的摄影技术去求得摄影所特有的 审美效果。在摄影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 重要地位,被誉为现代摄影之父。斯蒂 格利茨早年留学欧洲,早期也崇尚画意 摄影,但是后来他对摄影的认识不断地
摄影的Leabharlann Baidu理
摄影模仿了人的视觉机制,通过光学和化学手段获得了接 近人眼视觉效果的图像,逼真地再现了客观世界。不过,把摄 影当做人造视网膜的理论忽略了照相机的视觉和人的视觉之间 的显著不同。应该说,摄影是人类视觉的延伸,是人们观看世 界的“第三只眼睛”,人们借助这种媒介以视觉方式传达出自 己对世界的看法和见解。
1880年3月4日,纽约《每日写真 报》发表了贫民们在中央公园旁边搭 建的棚屋的铜板印刷的照片,这是世 界上 第一 幅真 正意义 上的 新 闻照片 (见图6-4-1)。1903年1月创刊的英 国《每日镜报》率先以照片为主报道 新闻,获得成功,引起其他报纸纷纷 仿效。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许 多报纸都采用了图片报道新闻,20世 纪20年代,德国出版的《柏林画报》、 《慕尼黑图片新闻》、《工人画报》
[德国]奥古斯特•桑德,《去跳舞的农夫》,1913年
印第安人》的第一卷,直到1930年才全
部完成该项计划,涵盖了印第安人政治、宗教、生活、艺术等诸多方面。从他的调查 中可以感受到土著印第安人从原始的部落生活到逐渐接受白人的生活方式,他们逐渐 被种族同化,正在消亡,柯蒂斯的《北美的印第安人》有着人类学调查的性质,为后 人留下了一部印第安人在北美大陆消失前的的视觉文献。
19世纪80年代以后,照相机变得更小 也更易于操作,更为方便、感光度更高 的干版代替了湿版,随后柯达公司又生 产了成卷的胶片,摄影技术逐渐得到普 及,每个人都可以用摄影来凝固时间, 记录生活,摄影开始走向千家万户,更 多的摄影家拿起相机记录日常生活和民 风民俗。在美国,爱德华•S•柯蒂斯 (Edward S•Curtis,1868-1952-年),从 1896年开始调查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 于1907年出版了总计达20卷的《北美的
现代视觉传播媒介 ——摄影
班级:09级广告七班 姓名:王毅闯 学号:3090084
摄影的意义
摄影是我们藉以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的视觉媒介,从儿时起, 父母亲用摄影图片教儿女认识周围事物、认识世界,人类的视觉经 验就被摄影所塑造。现在,摄影图片还是我们观看世界的一种重要 方式,通过报刊、图书、互联网上的图片,以及电视上以每秒钟25 帧连续变化的活动影像,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地球各个角落正 在发生的事情,摄影开阔了我们的眼界,缩短了我们和世界的距离。 在摄影术问世不久的1856年,法国作家拉肯•厄恩斯特就说过 这样一段话:“摄影术随处可用,它可以把我们人类社会生活中值 得回忆的情景,我们的光荣,我们的欢庆,我们的灾难……一件件 地记录下来,并把它们遗留在历史档案中。”一些摄影家充分利用 摄影准确记录视觉形象的能力,把目光投向人类自身及其生存方式、 生存状态,关注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重大事件, 肩负起保存人类视觉历史的责任。直观地记录下在历史进程中行将 消失的事物,为后人留下历史上不断消失、而又不可能复现的社会 形象的视觉纪录。摄影凝固了瞬间,定格了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些照片愈发显示出其社会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发挥了绘画等其 他艺术手段不可替代的瞬间历史的纪实作用。
小孔成像原理
照相机成像原理
摄影的发展史
摄影术是作为一项科技成果问世的,最初的发明者之一尼塞 福尔•尼埃普斯(Joseph Nicephore Niepce,1765-1833,法国)是 一位石版画工匠,他希望找到一种比手工石版雕刻更加省时又逼真 的方法,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他开始了利用暗箱进行影像复制的最 初的探索。而具有实用价值的摄影术发明者路易斯•达盖尔(Louis Jacques Mand e Daguerre,1787-1851)是巴黎舞台布景画家,他 抱着把真实的大自然,真实的景物记录在画布上的梦想对利用暗箱 记录影像的方法产生了兴趣,在前人的一系列科学发现和研究成果 的基础上,达盖尔最终发明了具有实用价值的银版摄影法。1839年 以后的近半个世纪中,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又出现了 多种摄影方法,比较典型的有塔尔博特(Willam Henry Fox Talbot, 1800-1877,英国)的卡罗式摄影法(Calotype)、阿彻尔 (Frederick Scott Archer,1813-1857,英国)的“火棉胶摄影法” 等,不同摄影方法并行发展并互相影响渗透,这说明了摄影术的发 明是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必然出现的新的科技成果,它凝聚 着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集体智慧。
[德国]埃里奇•萨洛蒙,《德国政治家访问罗马》,1931年
等十多种刊物,许多编辑在杂志编排 中使用照片,但是以单幅的照片为主。
1928年,富有革新精神的《慕尼黑图 片新闻》的主编斯特凡•洛伦特(Stefan Lorant)提出画报报道摄影的原则后, 成组的照片开始发表,数量上也逐步增 加。洛伦特提出:摄影记者应真实地记 录所发生的事情,而不应该有意识地安 排某个镜头;画报上的专题应组织得有 故事性,有头、有尾,有时间地点与经 过,用一系列照片描述一个中心主题, 而不要使人看起来是拼凑起来的一堆照 片。他还坚决拒绝采用任何摆拍的照片。
[美国] 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终点站,纽约》, 1892年
发生变化,认识到摄影有其自身的表现 特性,起而探索摄影的纯粹性,提倡纯
粹摄影术,强调摄影不仅在技术手法上,同时也在表达个体的个性意义上,更多地考虑摄影 本身的规律和特点,即从美学角度利用摄影的特性,使摄影脱离其它造型艺术的美学指导准 则。他所拍摄的《终点站,纽约》(1892年)、《冬天的第五大道》(1893年)、《三等船 舱》(1907年)等一系列表现现代社会生活场景的作品一反当时画意摄影矫揉造作、脱离现 实的倾向,透露出在19世纪画意摄影中完全看不到的新鲜气息。
[匈牙利]罗伯特•卡帕,《共和国士兵之死》,1936年
[[美国]尤金 史密斯,母亲给得水俣病的女儿美智子洗澡,1972年
摄影,抓取了事物的瞬间状态,其强 烈的画面效果比任何文字描写都更具有 震撼力。《浅诏遇刺》画面现场感极强, 捕捉住对立派学生拔刀准备向日本社会 党的主要负责人浅诏行刺的瞬间,浅诏 慌忙躲闪、神态慌张,非常直观、形象 地表现了这一突发性事件,其效果是文 字所无法替代的。赫斯特新闻社王小亭 的《日军轰炸上海火车站》 ,画面通过 一位坐在被炸后已成废墟的上海火车站 前的铁轨上哭泣的儿童,有力地控诉了
[日本]长尾靖,《浅诏稻次郎遇刺》,1960年
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在国外报刊发
表后世界各国纷纷谴责日本军国主义。前苏联摄影记者德米特里•巴特曼茨(Dmitri Baltermants,1912-)拍摄的《悲伤》,画面表现了1942年德国法西斯撤离苏联卡契城时,屠 杀了大批无辜百姓,在德寇撤离后,妇女们在泥泞土地上的死者中间寻找自己的丈夫、兄弟 和儿子的尸体。摄影图像以其独特的个性,成为最有说服力,最令人信服的传播媒介。
摄影的发展史
[法国]迪奥多•莫里赛,《达盖尔摄影法的狂热》石版画,1839年12月
摄影的发展史
作者不详,早期人像摄影 1843年
摄影的发展史
今天,照相机这项了不起的发明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 下面我们通过世界各国对摄影发展中每一阶段所作出的贡献,非常简要 地介绍一下摄影的历史。 法国人达盖尔运用了他的国人尼埃普斯(Niepce)的显影概念,在基础 的摄影化学方面作出了贡献。 美国人乔治·伊斯门(George Eastman)和他的伊斯门-柯达公司通过 批量产品把摄影带给普通人,他们的批量生产始于19世纪90年代。 德国人借助他们在设计制作方面的高质量和光学技术方面的专长,把照 相机推向了批量产品的市场,20世纪20年代已经可以得到诸如徕卡和禄莱照 相机,并且这种优势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的市场。 日本人把电子技术带入摄影领域始于20世纪50年代。他们运用计算机设 计出了优秀的镜头和光学系统,完善了使用35mm胶片--当今最流行规格的高 质量照相机。然后,他们还利用美国计算机和宇航工业所发展起来的微电路 学概念和计算机芯片,设计出了人们现在已经司空见惯的高灵敏测光系统、 自动曝光系统和自动聚焦系统。
[德国]马丁•慕卡西,利比里亚,1930年
当时,德国涌现了一批杰出摄影家,如
如埃里奇•萨洛蒙(Erich Salomon,1886-1944)、马丁•慕卡西(Martin Munkacsi, 1896-1961)、阿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Alfred Eisenstaedt,1898-1995)等。
1933年,希特勒的纳粹党夺取政权后,大多数有创新精神的编辑和摄影记者涌向英国、 法国、美国等国,把产生于德国的现代报道摄影的风格也带到世界各地。1934年,斯特凡• 洛兰德移居英国后,先后创办了《画报周刊》(1934年)和《图片邮报》(1938年)。在美 国,在艾森斯塔特和马丁•慕卡西的直接影响下,《生活》(LIFE)杂志于1936年11月创刊, 它是美国第一家全用照片的画报,不仅盖过此前美国的若干杂志和报纸,而且成了全球性的 画报,发行量最大时曾达860万份,在国际上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当时还有著名的《观察》、 《展望》、《焦点》等大量刊登照片的画报,从而造就了一大批的摄影名家。罗伯特•卡帕 (Robert Capa,1913-1954)、尤金•史密斯(W.Eugene Smith,1918-1978)、亨利•卡蒂 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卡 帕不朽名作《士兵之死》(1936年)和《诺曼底登陆》(1944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摄影 记者,他的名言“如果你拍的照片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还不够近。”成为摄影记者的 座右铭。尤金•史密斯拍摄的《乡村医生》、《西班牙乡村》、《助产护士》、《日本水俣 事件》等都成为报道摄影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是“摄影史上难得的以表现人性,人的精 神,人的命运为主的影像诗篇”。其中《日本水俣事件》表现了日本的一个渔村因汞中毒而 得水俣病的人们,唤醒了工业时代对环境污染等社会公害的重视。而布列松所倡导的以瞬间 思维的观察和抓取的“决定性瞬间”影响着所有的摄影者,被称为摄影的一道门槛,他本人 也成了高级摄影的代名词。
作为现代视觉传播媒介的摄影
摄影在视觉传播领域的运用与摄影技术的革新和印刷媒体的 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胶卷的发明、小型照相机的制造、大口径 镜头的出现、便携光源的问世等使得摄影记者的工作变得更加容 易,摄影能够快速、连续地拍摄一切活动着的人物和场景,及时、 全面地记录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重大事件。在印刷媒体上复制照 片的照相铜板印刷术的发明和印刷工具的改进,使得新闻照片得 以大量复制,印刷术的不断进步和摄影画报的出现,促进了传播 形式由文字向图像同步发展的重大改变,最终导致了人类阅读方 式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彻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