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类癌
消化道类癌的影像学诊断
13例 病人 中男 9例 ,女 4例 ,年龄 28~77岁 ,平
作 者简介 :李 惠章(1962一),男 ,吉林 省长 春市人 ,学 士 ,副 主任 医师 ,主要从事腹部影像诊断
均年 龄 61.8岁 。发 生 在 胃 2例 、十二 指 肠 球 2例 、 十二 指肠 降段 2例 、阑尾 1例 、直 肠 6例 。肿 瘤 大小 不 等 ,其 中 8例 肿瘤 的最 大 径 小 于 2cm,另 5例 肿块 最大 径 为 2.8~8cm。临 床 表 现 :包 括 腹 痛 、腹 部 包 块 、消化道 出血 、排 便 习惯 改变 等 。所 有病 例均 做手 术 切除 ,并 经 病 理 组 织 学 检 查 和 免 疫 学 检 查 证 实 。 全 部病 例均 无类 癌综 合征 表 现 。
is 8cm.The imaging manifestation including space occupying,lumen na=o ̄ g,and intest inal wall sclerosis,et a1.Condusion:It is hard for radiological imaging diagnosis of gastrointestinal carcinoid h1n蚰 because the h1nm lack of special manifestation in imaging.The purpose of radiological imaging examination for carcinoid Iulnors is to f ind the lesions,make sUre the location and ni le out metastasis.q'ne f inal diagnosis depend on clinical data and pathology study.
消化道类癌的内镜诊断
消化道类癌的内镜诊断贾国军;王长友【期刊名称】《中国医刊》【年(卷),期】2003(038)005【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良性类癌的内镜诊断.方法分析消化道良性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内镜与手术取材病理确诊良性消化道类癌16例,无症状者居多(9/16),可有大便习惯改变(1/16)、腹部隐痛不适(4/16)和便次多(2/16),有类癌综合征表现者极少.其中直径小于1.0cm的类癌11例,1.1~2.0cm 5例;位于直肠6例、乙状结肠4例、降结肠2例、横结肠1例、回盲部3例;内镜下表现为表面光滑质地硬隆起型粘膜下层肿物,灰白色(10/16)或黄色(6/16),部分病例于高分辨率内镜下可呈毛玻璃样外观(7/16),亚蒂(11/16)或广基(5/14),直径小于1.0cm类癌行内镜下电灼切除术11例,1.1~2.0cm 5例,给予手术局部切除治疗,本组病例1年至6年随访,有肝转移1例,16个月后死亡.结论良性类癌内镜下呈灰白色或黄色质地硬粘膜下肿物.直径小于1.0cm者首选内镜下切除;直径1.1~2.0cm者是局部手术适应证.【总页数】2页(P39-40)【作者】贾国军;王长友【作者单位】北京急救中心,100031;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上消化道类癌的内镜诊断及病理分析 [J], 胡祥鹏;吴明;朱启槐;赵静;马升高;杨俊文2.消化道类癌20例的内镜病理诊断价值探讨 [J], 张悦华3.消化道类癌的内镜诊断及治疗 [J], 顾芳;吕愈敏;孟江涛;林三仁;周丽雅4.20例消化道类癌的内镜诊断及临床分析 [J], 韦宗萍;聂海明;刘爱群;赖铭裕;李晓敏5.联合超声内镜行内镜下切除治疗消化道类癌的临床研究 [J], 杨成俊;张戈;张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消化道类癌43例Ki-67表达与肿瘤分期相关性研究
0 . 0 5 ) 。结论 : K i 一 6 7的表达与消化道类癌 的恶性程度存在相关性 , 可作为消化道类癌恶性程度及预后 的检测指标。
【 关键词】 消化道类癌 ; 肿瘤增殖抗原 K i 一 6 7 ; 免疫组织化学 s P法
[ 中 图 分 类 号】 R 7 3 5 [ 文 献 标 志 码] A
交通 医学 2 0 1 3年 第 2 7卷 第 2期 Me d J o f C o mm u n i c a … t i o n s 2 Q
[ 文章 编 号 ] 1 0 0 6 — 2 4 4 0( 2 0 1 3 ) 0 2 — 0 : 2
Re s e a r c h o n r e l a t i o n s hi p b e t we e n g a s t r o i nt e s t i n a l c a r c i n o i d a n d Ki - 6 7 e x pr e s s i o n i n 4 3 pa t i e nt s
d i s c u s s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 Ki 一 6 7 w i t h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l a c a r c i n o i d t u mo r i n v a s i o n a n d me t a s t a s i s . Me t h o d s : 4 3 c a s e s o f g a s — t r o i n t e s t i n l a e a r c i n o i d p a r a f i f n e mb e d d i n g t i s s u e s we r e c o l l e c e d ,t h e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t i s s u e s l i c e s we r e a n a l y z e d ,a n d a t t h e s a me t i me K i - 6 7 p o s i t i v e e x p r e s s i o n r a t e s we r e d e t e c t e d i n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c a r c i n o i d n u c l e i b y u s i n g i mmu n o h i s t o c h e mi c l a
类癌名词解释
类癌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一、类癌综合征的概述
类癌综合征是一种由于类癌肿瘤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而引起
的综合征。
类癌肿瘤起源于消化道黏膜下层的内分泌细胞,可发生于食管、胃、肠、胰腺、性腺、气管等部位。
类癌综合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腹泻、肠痉挛、哮喘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二、类癌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1. 诊断
类癌综合征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泻、肠痉挛、皮肤潮红、哮喘等症状。
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超声检查、CT 检查、MRI 检查等。
病理学检查
主要是对患者的肿瘤组织进行活检。
2. 治疗
类癌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
手术切除是治疗类癌综合征的首选方法。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类癌综合征患者,可以采用放疗和化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此外,类癌综合征患者还需要注意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减少症状的发生。
三、总结
类癌综合征是一种由于类癌肿瘤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而引起
的综合征。
它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腹泻、肠痉挛、哮喘等症状。
类癌综合征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病理
学检查。
治疗方面,类癌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等,患者需要积极配合治疗,以减少症状的发生。
类癌综合征(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类癌综合征(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除食管外,消化道的任何部位都可发生类癌,位于阑尾者占1/3,多见于女性,很少转移。
位于胃者占2%,其余则位于十二指肠、结肠(多见于男性)、胆囊及梅克尔憩室等处,也可发生在支气管及卵巢,但较少见。
发生在小肠者,恶性程度大,并可转移到肺、骨骼及其他腹腔内器官。
伴有类癌综合征的支气管类癌,预后差。
类癌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
阑尾部位的类癌发病年龄多在30~40岁,其他部位的类癌多发生于50~60岁。
二病因类癌细胞可产生多种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5-羟色胺、缓激肽、组胺及前列腺素等。
5-羟色胺来源于食物中的色胺酸。
在发生类癌后,食物中的色胺酸有60%在类癌细胞中转变为5-羟色胺,因此在类癌患者血液中的5-羟色胺有明显的增加。
缓激肽是引起临床表现的另一种比较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
在类癌组织中有大量的血管舒缓素,这是一种蛋白水解酶,作用于激肽原,生成赖胺酸缓激肽(胰激肽),在胺肽酶的作用下,赖胺酸缓激肽又转变为缓激肽。
缓激肽引起皮肤潮红,皮肤温度不高,为冷型。
5-羟色胺引起的皮肤潮红、皮肤温暖,为热型。
若已有肝脏转移,一方面因为产生的5-羟色胺过多,另一方面可以直接进入肝静脉而进入体循环。
再者肝脏因广泛类癌的侵犯使清除的功能降低。
因此,在有肝脏转移后,类癌综合征即可发生。
三临床表现阑尾是类癌的好发部位,在年轻人作阑尾手术时,可偶然发现此病。
发生在小肠的类癌,其局部表现如腹部疼痛、肠道出血等。
疼痛的原因可由于肠梗阻、肠套叠所致。
类癌综合征多见于肠道类癌发生肝转移以后。
主要临床表现皮肤潮红。
典型发作为突然出现皮肤潮红,开始只持续10~15分钟,间隔几周到几个月发作一次,以后发作愈来愈频繁,一天可发作几次;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可长达几小时。
潮红分为三个阶段:1.初起颊部及鼻部皮肤呈砖红色,后扩展到颈、胸部及四肢。
结合膜也可充血。
同时出现眼睑及口唇水肿,皮肤变热。
2.皮肤出现青紫,皮肤变凉。
消化道类癌31例临床分析
生率 低 于文 献 报 道 , 中 F 其 3组 发 生 率 高 于 F 、2 1 F 组, 可能与芬太 尼 剂量 增 加有 关 。瘙 痒亦 为 阿 片类 药 物镇痛期 间常见 不 良反应 , 生率 呈剂 量 依赖 性 发 增加, 其发生 机制还不 十分清楚 , 一般认 为与 阿片类 药物 作用于 中枢神经 系统 的 5羟 色胺受 体 3型 和 一
[ ]H w r F C r n s ts f anmaae e tnc irn J .A 1 o adR . ur tt u i ngm n i hl e [ ] J — e a op d
MA,0 3 2 1 1 )65 20 ,9 ( 1 :9 .
镇静 效果 , h后 随芬 太 尼 输 注 剂量 及 单 次 给 药剂 2
[ ]M i r , otan C T r a s i i r t r et i f 3 O e P V g n . h ees t d e n pe n t no l m e e w h fe s ao
fn nlnu e uc 6 i ar epol nit s ecr f et y- dcdm sl f d ̄- a rbe i ne i aeo a - i ei r m nv
阿片受体有 密切关系 ,目前 尚无 有效 防治 方法 。本
ds- l e anr[ ] nshA ag, 05,0 ( ) 14 — o r a dm n e j .A et n e et l 20 1 1 5 : 33
1 48 3 .
消化道肿瘤ppt课件
鳞状上皮 黏膜上皮
Barrett食管的腺上皮
腺体 食管腺
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我
国食管癌的高发地区是……
四十岁以上男性多发。
进行性加重的不同程度的吞
咽困难。
PPT学习交流
4
(一)病因:
1.饮食习惯: 长期食用过烫、过硬和太粗糙食物; 进食过快、饮酒、吞咽烟叶残渣及嚼槟榔 喜食含较多亚硝酸盐的食物,缺乏新鲜蔬菜和动物蛋白 2.环境因素: 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钼、锌等)→ 农作物中硝酸盐含量增高 3.病毒感染:HPV感染 4.遗传因素:
第十节 消化道常见 肿瘤的临床和病理
PPT学习交流
1
消化系统常见肿瘤
• 主要学习消化管肿瘤 良性肿瘤仅占约2%,主要为恶性肿瘤; 癌占绝大部分,肉瘤较为少见; 癌在食管、胃和大肠较为多见,小肠极少发生癌。
PPT学习交流
2
PPT学习交流
3
一、食管癌:(Carcinoma of esophagus)
发现癌。
PPT学习交流
20
2、肉眼观: 三种类型 隆起型(I型): 肿瘤从粘膜面明显隆起或 呈息肉状,较少见。
表浅型(II型): 肿瘤呈扁平状,稍隆起
于粘膜表面或表浅糜烂。
凹陷型(III型): 又名溃疡周边性糜烂,系溃疡周 边粘膜的早期癌,最常见。
PPT学习交流
21
PPT学习交流
22
PPT学习交流
8
3.中晚期癌: (1)肉眼观: 四种类型
①髓质型: 最多见 浸润性生长为主; 食管壁均匀增厚,管腔变狭窄; 切面灰白色,软似脑髓。
PPT学习交流
9
②蕈伞型: 外生性生长为主,
22例消化道类癌的临床分析
全 瘤 病 检 确 诊 。 内镜 治疗 是 除 外科 手 术 治 疗 消化 道 类癌 的 另 一 种 重 要 手 段 。
呈广基隆起性病 变, 少数 呈 不 规 则 溃 疡 或 结 节样 肿 块 。 伴 淋 巴结 转移 5 、 例 阑尾 转 移 1例 、 能 肝 转 移 1例 。2 可 1例 经 消 化 内镜 及
病 检 确 诊 , 行 阑尾 切 除 术 后 病 理 确 诊 。2 1例 2例 中 单 纯 内镜 治 疗 7例 , 3 . 2 (/ 2 , 镜 治 疗 后 追 加 外 科 手 术 3例 , 占 1 8 7 2 ) 内 占
蒂 , 黏 膜 下 滑 动 感 , 面 光 滑 或 充 血 糜 烂 , 数 呈 全 周 型 肿 有 表 少 块 、 限 性 肿 块 、 规 则 溃 疡 。在 临 床 表 现 中 , 数 病 例 可 出 现 局 不 少 类 癌 综 合 征 , 征 可 提 示 该 病 , 常 出现 在 病 程 已进 入 晚 期 的 此 但 肝转移病例 , 类癌综合征 的出现率 仅为 3 2 ] 且 . 。本 组 未 出
关 键 词 : 化道 类 癌 ; 消 内镜 ; 断 ; 疗 诊 治
中 图 分 类 号 : 3 R7 5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 6 18 4 ( 0 8 0 — 9 50 1 7 - 3 8 2 0 ) 90 7 — 2
类 癌 是 一 种 少 见 的低 度 恶 性 肿 瘤 , 化 道 是 类 癌 的 好 发 部 消 位 , 表现为黏膜下 肿瘤 , 常 内镜 下 不 易 确 诊 。为 了提 高 对 消 化 道类 癌 的 内镜 诊 断 率 及 正 确 选 择 治 疗 措 施 , 者 总 结 了 本 院 作 19 9 9年 1月 至 2 0 年 1 06 1月 的 消 化 道 类 癌 病 例 的 临 床 资 料 ,
医学专题消化道类癌与类癌综合征
第一页,共三十八页。
类癌
是起源于神经(shénjīng)内分泌细胞的肿瘤
生长缓慢 低度恶性 可发生于全身,消化道占85%左右(zuǒyòu) 发病率低:1-4/10万(Hiripi等统计) 预后较好
第二页,共三十八页。
消化道类癌的分布(fēnbù)
食管至直肠均可发生 国外:阑尾最多 国内:直肠最多
第三十八页,共三十八页。
第九页,共三十八页。
实验室检查(jiǎnchá)
5-HT测定 类癌患者血清5-HT含量常明 显升高,多为83~510μmol/24h
(正常为11~51μmol/24h)
5-羟吲哚乙酸(HIAA)测定 患者尿中 5-HIAA排出增多(zēnɡ duō),往往超过 78.5μmol/24h,一般在156.9~ 3138μmol/24h
第三十五页,共三十八页。
预后
类癌的预后取决于肿瘤部位、大小、局部浸润、 远处转移及是否发生类癌综合征、外科手术范 围、病人一般(yībān)情况等多种因素
第三十六页,共三十八页。
第三十七页,共三十八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消化道类癌与类癌综合征。5-HT测定 类癌患者血清5-HT含量常明显升高,多为83~ 510μmol/24h。②静脉注射(jìnɡ mài zhù shè)去甲肾上腺素15~20μg,肾上腺素5~10μg。指原发 肿瘤患者由于癌肿本身代谢异常或癌肿产生的一些物质进入血流并作用于远处组织,对机体发生 各种影响而引起的一组征候群。这些症状可早于脏器病变,而有些症状常伴随着肿瘤的复发而出 现。谢谢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八页。
这类全身表现可出现在癌肿本身所引起的症状之 前,而且随着原发灶的演变而变化。了解副癌综 合征的意义在于:在肿瘤尚未暴露之前即有本征, 可成为早期诊断的线索,有利于提高治愈率;有 时本征(如高钙血症)对患者远较肿瘤本身更具危 险性,需予以特殊的治疗(zhìliáo);因治疗(zhìliáo)肿瘤, 本症可消失,如再出现,则提示肿瘤的复发,故 有利于监测肿瘤的复发。
消化道类癌的诊断与治疗及其预后分析(附30例报告)
D an s n et n f iet e u ecrioda e st rg oi( e ot f 0css . K uX e ig oi a dt ame t gs v b ac i s la spo n s arp r ae ) s r od i t n w l i s o3 o u一 6 。i uj n .Dp r eto at e eo g ,TeFr e l sH si l hn quCt S a gi 7 10, L ni g eat n G s on rl y h i t o e o t S ag i i h nqu4 6 0 J a m f rt o sP p pa o f y( Ci hn a)
性切 除2 5例 , 累积术后 12 5年生存 率( 86±1 . ) , 息性切除 5例 , 、、 5. 10 % 姑 术后 5年生存率为 。主要 靠病理检查确诊 。 【 关键词 】 消化道 类癌; 外科手 术 【 中图分类号】 R7 5 【 3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 号】 17 -77(07)40 0 -2 6 34 7 2 0 0 -290
【 btat Obet e os d edans n tet f i sv b ac oda w l a i r — A s c】 r jc v T t yt ig oi adt m n g tet ecri i s e s t po i u h s  ̄a o d ei u n l s g
m jr l i l ai s t n eead m n a , b o ia m s a m nayt c hmorae n bt co . a i c nf ti s r b o ia p i ad m n a , l e t r t e r g ,ados u tn o cn a m e ao w l n l s i r a h r i 2 ae n ew n rd a ec i , i e12, -ersri t o 5 . ±1 . ) w i ae xee 5c su dret ai xio wt t , 5ya v a r e f(6 1 10 % hl 5cssepr— s c l sn hh u v a l e
胃肠道类癌六例CT误诊分析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5 — 1 0 )
胃肠道类癌六例 C T误诊分析
李 艳梅 步 军 陈 松
【 摘
要】 目的 探讨 胃肠道类癌的 c T影像特征并分析误诊原因。 方法 回 顾性 分析 6 例经手术病理检
C HE N S 0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Ra d i o l o g y , G u a n g z h o u R e d C r o s ¥H o s p i t a l , G u a n g d o n g 5 1 0 2 2 0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C T 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o f g a s t r o i n t e s t i n a l c a r c i n o i d s , a n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m i s d i —
2 0 0 8 . 2 3 ( 6 ) : 6 6 1 — 6 6 3 .
p h y ,C T a n d MR I . J AC T, 1 9 9 6 , 2 0 ( 6 ) : 8 6 3 - 8 7 0 .
[ 9 ] 陈敏 , 欧 阳汉 , 全冠 时 , 等. 体部磁共振诊断学 . 福州 : 福建科学
肠梗阻 , 术前诊断 为恶 性肿 瘤 , 3例 阑尾类癌 , 2例误 诊为急性 阑尾炎 , 1 例漏诊 。均经手术病理及 免疫组织化学
染 色检查确诊类 癌。 结论 消化道不 同部位类癌有不同的 C T表现 , 了解这些特征性表现对 于术前正确诊断类癌 有一定道 ; 体层摄影术 , 螺旋计算机
消化道类癌的诊治和预后
消化道类癌的诊治和预后
谷元延
【期刊名称】《河南外科学杂志》
【年(卷),期】2002(008)006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道类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消化道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消化道类癌临床表现不典型.54.1%的病例类癌浸及肌层,18%的类癌有区域淋巴结转移.随访3年以上的89例类癌其3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1.7%、66.7%和44.4%.结论:肿瘤直径<2cm者应行局部广泛切除术,>2cm者行根治术.结肠及胃部类癌切除范围应相对较大,而阑尾及空回肠类癌手术范围应相对较小.消化道癌早期手术预后较好.
【总页数】2页(P1-2)
【作者】谷元延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45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消化道类癌43例的临床诊治及预后分析 [J], 陈文科;邹兵;王成文;刘永革;郭海;郑爱萍
2.消化道类癌的诊治进展 [J], 王飞;武健
3.116例消化道类癌临床病理和预后分析 [J], 杨浩;朱良如;夏冰;谭诗云;李钢琴;郑丽端;侯晓华
4.消化道类癌诊治研究新进展 [J], 朱宇;张睿(综述);郑泽霖;金殷植(审校)
5.消化道类癌的诊断与治疗及其预后分析(附30例报告) [J], 寇学斌;李俊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9例胃肠道类癌的内镜特点及临床分析
4 1 0 703
【 要】目的 总结 消 化 道类 癌 的 内镜 特点 及 治疗 方 法 。 方 法 回顾 分析 我 院 2 0 摘 0 4年 1月 ~ 0 1 1月 确 诊 的 1 21 年 9例 消化道 类癌 患 者 的资料 , 总结 其 内镜下 表 现特 点 、 疗情 况及 随访 结果 。 结果 消化 道类 癌无 特 异性 临 床表 现 , 理 治 病
u r 01 r n lz d rto p ciey n h n o c p e t r, h rp o d t n a d fl wi g u e ut r u ay2 we ea ay e ers e t l,a d t e e d s o efau e t ea yc n i o n ol n — p rs lswees m- 1 v i o maie . s ls Gatone i a acn i a o s e ilci ia nfsain wh c sd a n s d b n oc p ,te rz d Re u t sr itsn c ri od h d n p ca l c lma i tto , ih wa ig o e y e d s o y h n l n e afr d b ah lgc le a n t n c s swe emid a n sd wi oy n a ewa s ig oe t d n c r fime yp too ia x miai .1 a e r s ig oe t p lp a d 1c s smid a n s d wi a e o a— o 1 h h cn ma b fr f r e y p too ia x miain 4 c sswee gv n t ee d s o i rame ta d 5 c s swee gv n io eoe af m d b ah lgc le a n to .1 a e r ie h n o c pc te t n n a e r ie i
上消化道类癌的诊断和治疗
复时间及术后半年内肝囊肿的复发率 明显小于对照组 , 具体数据见表2 。
3讨 论
【 2 ] 郑 晓华 , 曾鹏 飞 . 腹 腔 镜下 开窗 术用 于肝 囊 肿临 床治 疗 的疗 效分
析[ J ] . 吉林 医学 , 2 0 1 2 , 3 3 ( 2 6 ) : 5 6 2 3 .
比研 究 [ J ] . 中 国微创 外科 杂志 , 2 0 0 9 , 9 ( 1 1 ) : 9 9 9 — 1 0 0 1 . 【 6 】 范 文淼 腹 腔 镜肝 囊肿 开 窗 引流 治疗 的 护理 [ J 】 _ 天津 护 理 , 2 0 0 7 ,
1 5 ( 1 ) : 7 — 8 .
在 临床上肝囊肿 是一种很常 见的肝脏 良性疾病 ,在各 个年龄段 均 会出现 ,多 为先天性又称 作非寄生虫性 ,通常无症状 或症状较轻 时不 治疗影 响也不大 ,而囊 肿体积较大 时则需要及 时处 理。腹腔镜 开窗引 流术作为 一种新型 的肝 囊肿治疗手段 ,近几年开始 广泛使用 ,且具有
用受 到了一 定程 度 的限制 ,但 是在 手术 时间 、住 院时 间 、术 中出血
两组患者 的平均年龄 、性别 、囊肿直径等基本情况对 比详见表 1 。 表1 两组 患者 的基本 情 况对 比( ±S )
量 、 胃肠功 能恢复时 间等 方面是要 明显优于开腹开 窗手术 的,且手术
安全、便捷、可靠的,是值得推广的。在实际使用中已作为单发肝囊
中外科 手 术治 疗 9例 ,内镜下 治 疗 6例 。所有 病例 术后 随访 8 - , , 9 6 个 月,1 例 因合 并 胃癌 于 2年 后死 亡 ,1 例 2年后 死 于肿 瘤 复发 ,其 余均
病理学考试消化系统习题及答案
病理学考试消化系统习题及答案消化系统习题及答案一、 A 型选择题(最佳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答案) 1. 哪种肠疾病可能发生癌变? A. 慢性肠结核性溃疡 B.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C. 出血坏死性肠炎 D. 先天性巨结肠 E. 阿米巴痢疾 2. 关于大肠多发性息肉病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为一种显性遗传病 B. 肠粘膜上有多发性息肉 C. 息肉为腺瘤样 D. 呈家族性 E. 不易发生癌变 3. 关于消化道类癌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发生于粘膜腺体 B. 瘤细胞小,形态一致为圆形或多角形 C. 好发生于阑尾 D. 胞浆内含嗜酸性颗粒 E. 能分泌 5- 羟色胺等物质 4. 关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早期肠粘膜隐窝有小脓肿形成B. 溃疡为表浅性不向肠壁深层扩大发展 C. 溃疡周边肠粘膜上皮增生形成腺瘤性息肉 D. 溃疡底部有肉芽组织形成并有增殖性动脉内膜炎 E. 溃疡呈小圆形或椭圆形,其长轴与肠管相平行 5. 肝细胞出现透明小体及有透明坏死改变见于 A. 胆汁性肝硬变 B. 门脉性肝硬变 C. 酒精性肝硬变 D. 坏死后性肝硬变 E. 淤血性肝硬变 6. 胃粘液癌中可出现 A. 印戒细胞 B. 朗罕氏巨细胞 C. 镜影细胞 D. 肠上皮化生细胞 E. 瘤巨细胞 7. 与肝细胞癌的发生无关的是 A. 亚硝胺类化合物 B. 黄曲霉毒素 C. 肝炎病毒 D. 青霉菌 E. 血吸虫 8. 下列检查对原发性肝癌诊断无意义的是 A. 甲胎蛋白( AFP )阳性 B. 血清碱性磷酸活1/ 13性增加 C. 癌胚抗原( CEA )高度阳性 D. 谷丙转氨酶活性增高 E. 转肽酶活性增高 9. 除哪一项外均为中晚期食管癌的肉眼类型? A. 平坦型 B. 溃疡型 C. 蕈伞型 D. 髓质型 E. 缩窄型 10. 下列哪项对诊断慢性肥厚性胃炎是最有意义的? A. 腺体变短并有囊状扩张 B. 胃粘膜表层上皮细胞异形性生长,表面有绒毛样突起,腺体间有淋巴细胞浸润 C. 腺体与腺体间有明显的结缔组织增生 D. 粘膜增厚,腺体肥大增生,腺管延长,腺体间有淋巴等炎细胞浸润 E. 分泌粘液的腺泡明显增生,伴有淋巴细胞浸润 11. 肠腺癌的生长方式为 A. 浸润性生长 B. 外生性生长 C. 膨胀性生长 D. 浸润性生长和外生性生长 E. 膨胀性生长和外生性生长 12. 下列关于胃癌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B. 胃癌主要发生自胃腺颈部和胃小凹底部的干细胞 C. 溃疡型胃癌溃疡直径> 2crn D. 胃癌转移到锁骨上淋巴结已为晚期 E. 胃癌转移到锁骨上淋巴结以右侧多见 13. 有关胃溃疡病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 好发于胃小弯近幽门处,直径在 2. 5cm 以内 B. 好发于胃小弯近幽门处,直径在 lcrn 以内 C. 好发于胃小弯近贲门处,直径在 1cm 以内 D. 好发于胃小弯近贲门处,直径在 2. 5cm 以内 E. 好发于胃小弯近幽门处,溃疡周边不规则 14. 溃疡病最好发于 A. 十二指肠下段 B. 十二指肠球部 C. 胃小弯近幽门处 D. 胃体部 E. 胃及十二指肠球部 15. 下述有关食道癌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 食道上段最常见 B. 鳞状上皮癌多见 C. 可见原位癌 D. 亚硝胺与食道癌发生有关 E. 可以多灶发生 16. 与食管癌发生无关的因素是 A. 热食 B. 白地霉 C. 亚硝酸盐 D. 食管粘膜白斑 E. 返流性食管炎 17. 食管癌最常见的死因是 A. 梗阻严重,不能进食,衰竭 B. 穿孔,发生相应合并症 C. 大呕血 D. 转移到肝脏 E. 转移到纵隔 18.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会发生 A. 阑尾肿胀充血 B. 粘膜上皮缺损 C. 阑尾腐败穿孔 D. 阑尾全层中性粒细胞浸润 E. 阑尾腔闭塞,壁变硬 19. 早期胃癌的概念是 A. 只限于粘膜内B. 未侵及固有肌层 C. 直径在 2cm 以内 D. 无淋巴结转移 E. 尚未浸润至浆膜层 20. 胃癌组织学分型中最多见的是 A. 粘液癌 B. 硬癌 C. 腺癌 D. 髓样癌 E. 类癌 21. 以下胃癌哪一类恶性度最低? A. 粘液癌 B. 硬癌 C. 腺癌 D. 髓样癌 E. 腺鳞癌 22. 有关克隆病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病变主要累及回肠末端,其次结肠,消化道其它部位不会发生 B. 病变呈节段性分布 C. 本病呈慢性经过 D. 肠粘膜高度水肿 E. 有裂隙状溃疡形成 23. 胃癌最主要的转移途径是 A. 直接蔓延B. 淋巴道转移C. 血行转移D. 腹腔内种植E. 消化道转移24. 进展期胃癌最多见的类型是 A. 胶样癌 B. 革囊胃 C. 息肉型 D. 溃疡型 E. 局限浸润型 25. 进行性吞咽困难是食管癌病人的主要症状,它的出现显示癌肿 A. 处于原位状态 B. 侵犯食管周径为 1/3 左右 C. 侵犯食管周径 1/2 左右 D. 侵及周径3/ 132/3 左右 E. 己侵犯食管整个周径 26. 结肠息肉最多见的病理类型为 A. 腺瘤性 B. 纤毛性 C. 增生性 D. 炎症性 E. 结节性 27. 直肠癌最主要的病理类型为 A. 鳞状细胞癌 B. 棘细胞癌 C. 基底细胞癌 D. 粘液癌 E. 类癌 28. 早期大肠癌是 A. 局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的癌 B. 侵及粘膜下层的癌 C. 侵及浅肌层的癌 D. 有淋巴转移的癌 E. 直径小于 2cm 的癌29. 食管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 A. 食管壁内扩散 B. 直接侵犯邻近组织 C. 血行转移 D. 淋巴道转移 E. 癌细胞脱落种植30. 关于大肠多发性息肉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为一种显性遗传病 B. 肠粘膜上有多发性息肉 C. 息肉为腺瘤样 D. 息肉带有错构瘤性质含腺体及平滑肌束 E. 易发生癌变 31. 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表现为 A. 溃疡多在十二指肠降部 B. 溃疡大小多在1cm 以上 C. 前壁之溃疡易穿孔 D. 后壁之溃疡不易出血 E. 以上都不是 32. 胃炎中属癌前疾病的是 A. 慢性浅表性胃炎 B. 慢性萎缩性胃炎 C. 肥厚性胃炎 D. 疣状胃炎 E. 腐蚀性胃炎33. 良性溃疡的大体表现通常为 A. . 2. 5cm 以上的较浅之溃疡,边缘不整齐 B. 2. 5cm 以上较不规则之溃疡,底部不平有坏死 C.2. 5cm 以上火山口状或不规则溃疡 D. 2. 5cm 以内圆形溃疡,幽门侧边缘耸直状 E. 2. 5cm 以内圆形溃疡,贲门侧边缘耸直状 34. 我国门脉性肝硬变的常见原因为 A. 慢性酒精中毒 B. 营养缺乏C. 毒物中毒 D. 病毒性肝炎 E. 药物中毒 35. 不是假小叶的特征性病变的是 . A. 肝内广泛纤维组织增生,分割包绕原有肝小叶 B. 小叶内缺少中央静脉 C. 小叶内中央静脉偏位或有二个以上 D. 小叶内肝细胞排列紊乱,有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或坏死 E. 小叶内出现汇管区 36. 关于慢性胰腺炎的病理改变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 间质充血水肿,并有中性白细胞等浸润 B. 腺泡及胰岛组织萎缩消失,伴纤维化 C. 胰腺组织大片坏死,细胞结构模糊不清 D. 胰腺中有钙灶形成及间质中单核细胞浸润 E. 胰腺中有出血,血管壁也有坏死 37. 慢性浅表性胃炎肉眼所见主要是 A. 胃粘膜薄而平滑 B. 胃粘膜皱襞变平或消失 C. 透过胃粘膜可见猫膜下血管影 D. 胃粘膜失去正常光泽 E. 以上都不是 38. 早期胃癌最常见的类型是 A .凹陷型 B. 表浅型 C. 表浅凹陷型 D. 表浅平坦型 E. 隆起型 39. 胃、肠道好发下列哪种肿瘤? A. 肉瘤 B. 腺癌 C. 转移癌 D. 平滑肌瘤E. 横纹肌瘤 40. 胃粘膜活体组织检查有肠上皮化生,很可能是A. 胃溃疡 B. 慢性萎缩性胃炎 C. 先天性肠黏膜异位 D. 慢性轻度浅表性胃炎 E. 肠型胃癌边缘胃组织 41. 下列哪一种疾病属于癌前病变? A. 慢性浅表性胃炎 B. 慢性萎缩性胃炎 C. 十二指肠溃疡病 D. 慢性肥厚性胃炎 E. 胃应激性溃疡 42. 胃癌主要起源于 A. 胃腺颈部的干细胞 B. 幽门腺上皮细胞 C. 胃壁细胞 D. 贲门腺细胞 E. 胃主细胞二、 X 型选择题(多选题,每题可有一至五个答案,选正确得分,错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43. 胃癌肉眼形态可表现为 A. 半透明胶冻状 B. 胃壁5/ 13弥漫性增厚 C. 溃疡状 D. 息肉状 44. 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的并发症有 A. 阑尾穿孔 B. 限局性或弥漫性腹膜炎 C. 阑尾系膜血栓性静脉炎 D. 阑尾纤维瘢痕形成 45. 胃溃疡的镜下所见是 A. 炎性渗出物 B. 坏死组织 C. 新鲜肉芽 D. 陈旧性瘢痕 46. 慢性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的胃镜观察主要区别是 A. 病变的范围 B. 粘膜色泽 C. 有否充血 D. 可否看见粘膜下血管47. 门脉性肝硬化时,假小叶具有的特点有 A. 假小叶内肝细胞索排列正常 B. 假小叶内可无中央静脉 C. 假小叶内可见到汇管区 D. 假小叶内常有淤胆 48. 导致坏死后性肝硬变的肝炎疾病有 A. 亚急性重型肝炎 B. 急性普通型肝炎 C. 慢性持续性肝炎 D. 慢性活动性肝炎 49. 无肠上皮化生的疾病有 A. 表浅性胃炎 B. 胃溃疡癌变 C. 胃癌旁粘膜 D. 萎缩性胃炎 50. 下列关于早期胃癌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A. 判断早期胃癌的标准是胃癌面积大小 B. 判断早期胃癌的标准是癌组织浸润深度 C. 早期胃癌预后颇为良好 D. 早期胃癌术后 5 年存活率达 54.8 %~ 72. 8 51. 胃癌的组织发生与下列哪些情况有关 A. 上皮细胞鳞状化生 B. 胃腺上皮细胞的肠上皮化生 C. 胃腺颈部的干细胞最易癌变 D. 胃腺上皮细胞重度不典型增生 52. 胃溃疡不易愈合的局部原因有 A. 神经节细胞变性 B. 神经纤维发生变性和断裂 C. 增生性动脉内膜炎 D. 溃疡较深 E. 小动脉内血栓形成 53. 胃溃疡病的病理特点有 A. 好发于胃小弯近幽门处 B. 溃疡底部由炎性渗出物、坏死组织、肉芽组织及瘢痕组织等组成 C. 溃疡边缘有粘膜肌层与肌层粘连、愈合 D. 有增生性动脉内膜炎 E. 溃疡底部的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常发生变性、断裂 54. 引起肝硬化的原因有 A. 胆汁淤积 B. 血吸虫病 C. 慢性肝淤血 D. 慢性乙醇中毒 E. 病毒性肝炎 55.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变特征是 A. 肝细胞胞质疏松化 B. 肝细胞嗜酸性变及嗜酸性坏死 C. 肝细胞气球样变 D. 肝细胞点状坏死 E. 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假小叶形成 56. Crohn 病的并发症包括 A. 慢性肠穿孔及瘘形成 B. 病变肠管与邻近肠管或腹壁粘连 C. 腹腔积脓 D. 慢性肠梗阻 E. 癌变 57. 门脉性肝硬化腹腔积液形成的原因有 A. 门脉系统静脉压升高 B. 肝静脉内血栓形成C. 血中醛固酮、血管升压素水平升高 D. 低蛋白血症 E.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58. 病毒性肝炎的间质内浸润的炎细胞有 A. 淋巴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单核细胞 D. 浆细胞 E. 嗜酸粒细胞 59. 肝硬化时对雌激素破坏减少,可出现 A. 鼻出血 B. 月经过多 C. 蜘蛛状血管社 D. 男性乳腺发育症 E. 摹丸萎缩60. 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病变特点包括 A. 肝细胞呈网状或羽毛状坏死 B. 毛细胆管淤胆、胆栓形成 C. 胆汁湖形成 D. 小胆管增生 E. 汇管区有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 61. 肠上皮化生包括 A. 鳞状上皮化生 B. 吸收上皮化生 C. Paneth 细胞化生 D. 杯状细胞化生 E. 假幽门腺化生 62. 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中,以下哪些因素是最重要的? A. 大肠杆菌感7/ 13染 B. 胆汁反流 C. 胃粘膜防御屏障功能的破坏 D. 病毒感染E.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63. 下列哪些属急性阑尾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A. 阑尾穿孔 B.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C. 阑尾周围脓肿 D. 肝脓肿 E. 脑脓肿 64. 关于早期食管癌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 多为黏膜内癌 B. 无淋巴结转移 C. 癌组织可侵犯黏膜下层 D. 如及时手术, 5 年存活率在 90 %以上E. 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65. 肉眼上胃的良、恶性溃疡可以从以下哪些方面鉴别? A. 溃疡外形 B. 溃疡边缘 C. 溃疡大小 D. 溃疡底部 E. 溃疡周围黏膜 66. 肉眼观察大肠癌可分为以下哪些类型? A. 胶样型 B. 乳头状型 C. 隆起型D. 溃疡型 E. 浸润型 67. 在病毒性肝炎时,少见的变性是A. 胞质疏松化 B. 脂肪变性 C. 气球样变 D. 纤维蛋白样变性 E. 嗜酸性变 68. 急性重型肝炎的特点是 A. 起病急、病变发展迅猛,病死率高 B. 大片肝细粕坏死 C. 无明显肝细胞再生现象 D. 肝脏体积显著缩小,尤以左叶为甚 E. 肝脏重量常减至 600 ~ 800g 69. 下列哪些属于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表现? A. 脾大 B. 肺淤血 C. 腹腔积液 D. 下肢水肿 E. 颈静脉怒张70.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包括 A. 休克 B. 剧烈而持续的腹痛 C. 剧烈头痛 D. 血清淀粉酶含量升高 E. 血清钙、钾、钠离子水平下降三、名词解释 71. 革囊胃( linitis plastica )72. 肝硬化( cirrhosis of liver ) 73. 早期胃癌( early gastric carcinoma )74. Barrett 食管(Barrett sesophagus )75. 嗜酸性小体(acidophilic body or Councilman body ) 76. 点状坏死( spotty necrosis ) 77. 桥接坏死( bridging necrosis ) 78. 碎片状坏死( piecemeal necrosis ) 79. 假小叶( pseudolobule ) 80. 进展期胃癌( 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 ) 81. 气球样变( ballooning degeneration )四、问答题 82. 简述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消化道肿瘤ppt课件
完整版课件
24
完整版课件
25
Ⅱ、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 1、判断标准: 癌组织浸润深度超过黏膜下层或浸润胃壁全层的胃癌, 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癌组织侵袭越深,转移的可能性越大,预后越差。 2、肉眼观: 三种类型
完整版课件
26
① 息肉型(polypoid type): 呈息肉、菜花或蕈伞状, 突入胃腔内。
完整版课件
60
小结:
消化管(食管、胃、大肠)的癌,是由粘膜上皮及腺 上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癌组织局限于粘膜和粘膜下层, 未侵犯肌层者称为早期癌;超越粘膜下层,侵犯肌层者称 为中晚期(进展期)癌。
肉眼观分型有共同特点:突入管腔生长者产生蕈伞型、 息肉型、隆起型等,癌块中心坏死形成溃疡者产生溃疡型, 沿管壁浸润生长者产生浸润型、髓质型、缩窄型等。
再发现癌。
完整版课件
20
2、肉眼观: 三种类型 隆起型(I型): 肿瘤从粘膜面明显隆起或 呈息肉状,较少见。
表浅型(II型): 肿瘤呈扁平状,稍隆起
于粘膜表面或表浅糜烂。
凹陷型(III型): 又名溃疡周边性糜烂,系溃疡周 边粘膜的早期癌,最常见。
完整版课件
21
完整版课件
22
完整版课件
23
3、镜下观: 原位癌或者高分化管状腺癌。
②病变范围较为局限;
③浸润深度多为原位癌或黏膜内癌,未侵犯肌层;
④ 无淋巴结转移。
完整版课件
6
(2)镜下观: 多为鳞状细胞癌
(原位癌、黏膜内癌)
(3)肉眼观: ① 大多数病人看不 出明显病变
完整版课件
7
②部分病人表现出糜烂或颗粒 状、微小乳头状外观
消化道类癌43例的临床诊治及预后分析
类癌是一种生长相对缓慢� 具有潜在恶性的神经内分 泌肿瘤, 临 床上少 见, 可 发生于 全身多 部位, 其中以 消化道 多见, 临 0 4 床上常缺乏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对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2 0 顾性分析, 探讨消化道类癌的临床特点� 诊治及预后 � 一� 资料与方法 1 . 一般资料: � . 5% ) , 7 例( 3 9. 5% ) �平均 年龄( 4 8 .0 1 2. 8 ) 岁�临床 表现 主要为 腹 消化道类癌 4 3 例, 男 26 例( 60 女1 痛� 腹部不适� 恶心� 大便习惯改变� 便血� 体 重下 降等, 均 无类 癌综 合征 表现� 发生 在上 消化 道 9 例( 20 .9% ) , 其中 胃 8 例 (1 8. 6% ) , 3 % ) �发生在下 消化道 3 4 例( 79.1% ) , 3%) � 十二指肠球部 1 例( 2. 其中 直肠 3 3 例( 76.7 % ) , 阑尾 1 例( 2 . 2. 方法: 4 2 例进行了消化内镜检查; 1 例阑尾类癌为膀胱癌术中探查发现慢性阑尾炎, 阑尾切除后 病理诊断 明确, 未行消 3 8 例同时行免疫组织 化学检查进 行确诊�37 例在我 化内镜检查�所有病例活检标本和( 或) 全瘤切除标本均行病理学检查, 9% ) , 20例 行内镜 治疗( 54 .1 % ) �内镜 治疗病例 中, 14 例行 高频电 切除 院治疗, 其中 17 例行外科局部切除或根治手术( 4 5. ( 37 . 8%, 最大径 0 . 2 后随访和内镜复查� 二� 结果 � 1 . 内镜表现: 胃类癌中位于胃体 4 例, 胃窦� 胃底各 2 例�最大径 0 . 3 4. 0 cm, 其中最大径�1. 0 cm 者 3 例, 1 . 0 cm < 最 0 cm 者 3 例�表现为广基或无蒂隆起性病变, 大径�2.0cm 者 2 例, 最大径 > 2 . 边界清楚, 质硬或质韧�2 例表面光滑� 充血 , 6 例表面糜烂或溃疡形成� . 2 cm, 十二指肠类癌位于球部前壁, 广基, 直径 0 表面光滑, 质软� 直肠类癌多位于距肛门 10cm 以下�最大径 0 .2 5.0cm , 其中最大径�1. 0 cm 者 26 例, 1 . 0 cm < 最大 径�2. 0 cm 者 4 例, 最大径 > 2 . 0 cm 者 3 例�表现为广基或 无蒂黏 膜下隆起 性病变 , 边 界清楚, 质硬 或质韧�26 例表面 光滑, 淡黄 色或 黄白 5 例表面充血� 2 例表面溃疡�1 例呈环形肿物, 色, 糜烂, 表面菜花样� 溃烂, 肠腔狭窄� 5 例直肠类癌行内镜超声检查, 表现为边界清晰 � 回 声欠均 匀的低 回声结节 , 其 中 1 例 位于黏 膜层, 3 例位于 黏膜下 层, 1 例位于黏膜下层侵及固有肌层� 2. 病理学结果: 4 1 例呈典型类癌表现, 光镜下见病变组织由排列 成腺样� 带状或 小柱状的瘤 细胞构成, 瘤细 胞小而规则 , 胞浆内含嗜酸性颗粒, 核圆形� 椭圆形, 大小一致, 核分裂象少见 ( 图 1) �2 例呈非典型类癌表 现, 其中 1 例位于胃窦, 1 例位于 胃底, 镜下见巢状分布的瘤细胞团之间有纤细的纤维分隔, 细胞异型性 较明显, 浸润性 生长, 并见坏 死�2 例出现 腹腔淋 巴结 转移, 均为胃类癌� 3.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 3 8 例( 8 8 .4 % ) 进 行了免 疫组 织化学 检查 确诊, yn a pt o p h ys in, SYN ) 阳性率 为 1 0 0 % ( 3 6/ 突 触素( s 36) ( 图 2 ) ,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n e uro n spe cific e n ola s e , NSE ) 阳性率为 69.2 % ( 9 /1 3) , 嗜铬粒 蛋白 A ( ch ro mo gra nin A , C GA ) 阳性率为 55. 6% ( 20/36) , CD 56 阳性率为 91. 7% ( 1 1/1 2) , 细胞角蛋白( cyt oke ra t in, CK ) 阳性 率为 55. 6% ( 2 0/3 6) �其 中 4 种 3 种同时阳性 1 4 例, 2 种同时阳性 11 例, 标记物同时阳性 6 例, 单独 1 种阳性 5 例�
消化道腺癌不同分期的病理特征及预后
消化道腺癌不同分期的病理特征及预后【摘要】目的:探究消化道腺癌不同分期的病理特征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6例消化道腺癌患者的病理、临床及预后等方面资料,根据患者的TNM分期分为Ⅰ组(4例)、Ⅱ组(23例)、Ⅲ组(27例)及Ⅳ组(52例),比较不同分期组间患者腺癌直径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四组患者平均术后OS、5年无事件生存率的差异,并进一步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消化道腺癌预后不同分期组间的相关因素。
结果:四组患者腺癌直径大小(χ2=12.35,P=0.00)、浸润深度(χ2=8.90,P=0.00)、淋巴结转移(χ2=15.74,P=0.00)以及病理组织学类型(χ2=11.39,P=0.00)均差异明显,组间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Ⅱ组、Ⅲ组及Ⅳ组患者平均术后OS分别为(67.34±10.39)月、(56.82±9.63)月、(49.91±8.60)月及(42.28±8.77)月,组间差异比较显著(F =9.03,P=0.00);四组患者5年无事件生存率差异明显,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9,P=0.00);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腺癌直径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组织学类型均是影响消化道腺癌不同分期组间预后独立相关因素。
结论:消化道腺癌不同分期之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别明显,腺癌直径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病理组织学类型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对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关键词:消化道;腺癌;病理特征;预后前言消化道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其包括结直肠腺癌、胃腺癌等临床常见高发肿瘤[1]。
腺癌(Adenocarcinoma)是通过病理组织学检验,发生于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具有较高的浸润深度和破坏性,易出现淋巴转移,具有恶性程度高及预后差等特点[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征:腹部局部压痛、腹部包块、肛门指检触及
肿物、亦可无明显异常体征。
临床症状及体征无特异性 单纯依靠临床表现诊断困难
消化道类癌的诊断——内镜
内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
• 直视下观察其部位、形态、大小,通过组织活检 • 类癌常发生于黏膜下层,故应多处深部组织取材 • 内镜+活组织检查(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是目前类 癌确诊的主现
类癌综合征:表现皮肤潮红、腹痛、腹泻、
支气管痉挛和心瓣膜病变等征象
• 激素释放引起 • 临床少见,发生率仅4% • 多发生于晚期,特别是肝内有转移者。 • 麻醉或介入诊疗时,可诱发类癌危象。
消化道类癌的临床表现 症状:腹痛、腹胀、腹泻、便血、黏液便、里急
直肠类癌的超声内镜表现
消化道类癌的诊断——其它
实验室:血清5-HT含量常明显升高。尿中5-HIAA排出增多。 影像学:腹部CT 扫描,对病灶或转移灶进行辨别和定位,
尤肝转移者,敏感性低(45% ~ 55%)
• PET-CT:结果不确切,价格昂贵。 • 生长抑素受体显像( SRS):新技术,特异性高, 敏感性
消化道类癌的治疗
放疗和化疗:不敏感,一般不予采用。
发生脑或骨转移或造成脊髓压迫后,放疗仍然是标准治疗方法。
肝转移者:应争取切除,不能切除可行肝动脉栓
塞、肝动脉插管化疗等措施,延长患者生存期。
药物治疗:有功能的,生长抑素可能有效控制症状。
抑制激素的释放和作用,抑制肿瘤的功能和生长
生物治疗目前缺少有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Company Logo
Logo
【1】Modlin IM,Lye KD,Kidd M.A 5一decade aIlalysis of 13 ,715 carcinoid tumorsI J 1.Cancer,2003,97(4) .
消化道类癌的分布
全消化道
任何年龄:40-60岁多见
性别差异:不大
• 常见发生部位:国内外差异
预后较一般腺癌好。
Digestive Carcinoid总
结
3
1
消化道类癌临床无 特征性,是一种生 长相对缓慢但有潜 在恶性生物学特性 的内分泌肿瘤,应 早期诊断、早期治 疗。
2
内镜检查是诊断的 先EUS检查,后决 首选方法。 定内镜下治疗方 具有经济、创伤少、法 。 术后处理简单、 并 发症少、疗效确切 恶性度低者行局部 优点。 切除,高者应行根 治性切除。
Digestive Carcinoid
起源于Kultschitzsky的肿瘤 • 发生于黏膜层下部黏膜腺体的嗜铬细胞,可延伸至黏膜下 层甚至侵犯固有肌层。
• 具神经内分泌特性:多种肽类及生物胺。 • 临床少见:全世界2.5-5人/10万【1】
• 分布全身,消化道占80%以上,占胃肠道恶性肿瘤0.4%1.8%。
• (多位于距肛8cm以内直肠)
发生部位——国内VS国外【2】
直肠VS阑尾
【2】郑裕隆. 消化道类癌国内外对比[J],现代肿瘤医学, 1996, 4(4):251-251.
类癌的生物学特性
生长缓慢,症状不明显
1
2
低度恶性,预后相对较好 潜在转移复发潜能 化放疗不敏感
3
外科手术治疗:不具有内镜根治术指征或失败者
消化道类癌的预后
预后取决于肿瘤部位、大小、浸润的深度、组织病理
学以及肿瘤表面、有无远处转移及是否发生类癌综合 征等。
一般说,阑尾和直肠类癌恶性程度较低,但胃、小肠、结肠类 癌恶性程度较高。肿瘤直径<2 cm者恶性度低,而>2 cm者恶性 度高,且淋巴结转移率达80%-90%。
Company Logo
Carcinoid的组织形态学特点
典型的胃肠道类癌:瘤体常为细小的黄色或灰色黏膜下结节样肿 块,单发或多发,黏膜表面多完整。 光镜:小圆形、大小较一致、分化良好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核小 而规则,很少或无核分裂像,亲银反应阳性
消化道类癌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与发生部位和肿瘤大小有关
部位
食管 胃 十二指肠 小肠 阑尾 结肠
吞咽困难
上腹胀、 痛, 恶心、呕 吐或上消 化道出血
肠梗阻, 阑尾炎 甚至出血、 穿孔 大便习 惯改变 和血便
Company Logo
消化道类癌的临床表现
直径 大小
≤1 cm 多数无明显的 临床特征,早 期诊断困难a
>4 cm >2 cm 表现为梗阻、 出血 易转移,治疗 效果差.
高(80% ~ 90%),结果受限(依赖生长抑素受体表达 )。
消化道类癌的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
电子胃镜下 ——平滑肌瘤,
间质瘤及炎性息肉, 异位胰腺等鉴别
小肠/结肠镜 下
——肠道息肉、肠 恶性癌及良性管状 腺瘤等相鉴别。
Company Logo
消化道类癌的治疗
即往认为——惟一有效方法是手术切除。
目前认为——部分类癌可通过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手
术(EMR或ESD)根治。 内镜下根治取决于病变部位、范围及肿瘤的大小、表 面情况、浸润深度和组织学分化程度。
原则——争取切除原发灶,同时应
尽可能切除转移灶。
消化道类癌的内镜治疗
目前较统一看法:直径小于2cm,无肌层或淋巴结浸润时,
可行局部切除;直径大于2cm或侵及肌层或淋巴结时,行外科根 治手术【3,4】.
内镜免疫组化表现
内镜 ;形态多样、大小不一 可分为三种类型: 息肉样肿块 黏膜下肿块 癌样溃疡 免疫组化: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囊泡突出素(Synaptophysin) 嗜铬颗粒蛋白A(CgA)呈阳性。
内镜——息肉样肿块
• 有蒂、无蒂或广基息肉样隆起,色红,体积 较大时表面可凹凸不平,甚至伴糜烂溃疡
内镜——黏膜下肿块(最多见)
• 呈境界清楚的黏膜下病变,表面黏膜略呈黄色, 扁平或突向腔内,病变较大时表面黏膜破溃, 形成糜烂或溃疡
内镜——癌样溃疡
常为边缘堤状隆起的溃疡
超声内镜表现
• 目的:明确肿块起源层次与浸润深度,
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
• 消化道类癌超声内镜特征: (1) 病灶呈低回声结节 (2)病灶内部回声均匀 (3)病灶边界清 (4)早期病变位于黏膜深层或黏膜下层
消化道类癌临床常识
Clinical knowledge of digestive carcinoid
淮北市人民医院消化科
类 癌Carcinoid
• 1907年德国病理学家Oberndorfet首用 Karzinoide • 1953年Lembeek——分泌5-HT • 1969年Peaxse——摄取胺前体和脱羧基。 • 免疫组织化学——产生许多肽类和胺类的激素物质 • 质疑命名和归类 Kloppel等建议用“神经内分泌肿瘤”替代“类癌”。
内镜下完全切除标准:基底无类癌组织,各边缘
0.2cm以上非类癌组织。
超声内镜:可确定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术前超声内
镜有利于判断内镜下切除治疗的可行性。
【3】Modlin IM,Kidd M,etal. Current status of gastrointestinal carcinoids[J]. Gastroenterology, 2005,128(6). 【4】程天明, 郭文, 等. 胃肠道类癌内镜下诊断与治疗[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0,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