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对联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精)
如何让学生享受历史课
一
、
讲解故事 , 感悟历史
让学生思考 、 回答 。在这一 过程中 , 学生 只是被 动接
大量壮美的诗篇 , 这些 诗篇如史 诗般 与 近现代 历史
相关联着 , 西 江月 ・ 收起 义》 如《 秋 与秋 收起 义 ,七 《
律・ 长征》 与长征 , 沁园春 ・ 》 《 雪 与重庆 谈判 ,七律 ・ 《 人 民解放军 占领 南京》 与渡 江战 役等 。在 教学 实践 过程 中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 , 巧妙安排 , 多用成语 典故 , 到旁征博引 , 做 引经据典 , 精读诗词 , 以诗牵趣
东南飞 , 五里一 徘徊 ” 就是 用 了“ ” 兴 的手法 , 出东 引 汉建 安年问 , 才貌 双全刘 兰芝 和庐江 小吏 焦仲 卿真 情相爱 , 婆却百 般 刁难 兰芝 , 婆 兰芝毅 然请 归 , 妻 夫 只得话别 , 双双 “ 誓天不相负 ” 的故事等 。 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 , 在教学 中显得轻松风 趣 ,
极大地调动 了学生学 习语文 的兴趣 。卢 梭说 :教育 “ 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 你教 的东 西。 我想 , ” 语文老 师
哥” 《 夫的爱》 ;纤 的歌词 :天 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 “ 太阳, 妹不开 口妹不 说话妹 心怎 么想 ” 中 国古 代乐 ; 府 民歌《 孔雀 东南 飞)并序 ) 中 , ( ( 》 正文前两句 “ 孔雀
达历 史事件 , 很容 易走进 学生 的心灵 世界 。不仅 能 加深 同学们对 历史事 件的理解 和记 忆 , 还能 点燃 同
对联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U
新课程视窗
5
对 联 在 中 学 历 史 教 学 中 的 用 运
■ 张从文
对联 , 雅称“ 楹联 ”俗称 “ , 对子 ”被誉为 “ 中之 , 诗 诗” 不仅在我 国灿烂 的文化 艺术殿 堂中 占据一席之 , 地, 而且 也是 我国为世 界文化 宝库 中增 添的艺 术瑰 宝之一 , 放射着奇异 的光彩 。在教学 中恰 当地 运用 对 联 , 辅 助 教 学 任 务 更 好 的贯 彻 落 实 , 利 于 学 生 能 有 对 历 史 知 识 的 理 解 、 忆 和 深 化 。不 仅 可 以 激 发 学 记 生的学 习兴趣 , 往往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教学 的作用 。 首先 , 联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动 的历史表 象 , 对 正确理解历史概念 。 学习近代史要提到慈禧这个 影响中国近半个世 纪的人物 , 可联 系近代 资产 阶级 民 主革命 家和 思想 家 章 炳 麟 在 10 写 的 一 副对 联 。 上 联 : 日幸 颐 95年 今 和 , 日幸海 子 , 明 几忘 曾幸古长安 , 亿兆 民膏血轻抛 , 只顾一人庆有 ; 下联 : 五句割 云南 , 六旬割 台湾 , 七句 又割东三省 , 千里版图尽弃 , 数 每逢万 寿疆无 。 慈禧生 于 道 光 十 五年 , 95年 是 她 七 十 岁 生 1 0 日。 “ 和 ” 颐 和 园 , 海 子 ” 今 北 海 公 园 ,古 长 颐 指 “ 指 “ 安” 指今西安 。八 国联军 侵入 北京 , 慈禧 逃往 西安 。 18 85年发生 中法之 战 , 政府 承 认法 国在越 南 ( 清 古 称 交趾) 的殖 民利益 。19 84年发生 甲午 中 日战争 , 清 政府把 台湾割让 给 日本 。 10 94年 日俄 战争 在 中 国 土地上 开战 , 国战败 , 俄 日本将势力扩张到包括辽东 半 岛在 内的中国东北南部。下联把“ 万寿无疆 ” 的套 语颠倒 一字 , 变为“ 无” 讽刺深刻 , 疆 , 气势磅礴 。 在 讲 到 五 四 运 动 时 , 用 当 时 上 海 一 家 鸟 雀 店 引 门口贴 的一 副对联 。“ 鸟害人 , 、 、 ; 三 鸦 雀 鸨 一群卖 国, 、 、 。“ 、 、 谐音 正是卖 国贼 陆 、 、 鹿 獐 螬 鹿 獐 螬” 张 曹三个人 的姓 氏 , 中以害鸟对卖 国贼 , 联 既体现其讽 刺手法高超 , 又形象地 帮助 学生 了解一 些历 史事件 的概 貌 。 在讲述 1 5年 8月 1 4 9 5日日本宣 布无条 件投降 时, 引用 当 时 成 都 某 报 刊 登 的 如 下 对 联 , 表 庆 贺 : 以 “ 中国捷 克 日本 , 南京 重庆成都。 上联集三个 国家名 ” 字 , 中国” 主语 ,捷 克” “ 是 “ 是捷 克斯 洛伐克 的 简称 , 这里别解为 “ 祝捷” 克敌制胜” “ 之意 , 作谓语 , 日本 ” “ 是“ ” 克 的对 象 , 宾 语 , 明 中 国 人 民 经 过 八 年 浴 血 作 说 奋战终于战胜 了 日本帝 国主义。下联集中 国三个城 市名应对 , 京原是 国民政府 的首都 , 南 南京失守后迁 到陪都重庆 , 中国打败 了 日本 , 必将 还都南 京 。“ 南 京” 主语 ,重庆” 是 “ 作谓语 , 别解为 “ 次庆 祝” “ 再 ,成 都” 则是 动宾词组 作宾语 , 明南 京又将 成为首都之 说 意 。这 副 对 联 实 在 是 新 颖 别致 , 有 趣 味 , 中 国人 颇 把 民欢庆胜利 的情 景精彩地 展现出来 。 其次 , 助于爱国 教育 , 强学 生历史 使命 感、 有 增 责任感 , 激发 他们积极 向上的精神。 讲春秋争霸 的史事 时 , 蒲松龄有一副 自勉联 , 很 有历史韵味 : 有志者事竟成 , 破釜沉舟 , 百二秦关 终属楚 ; 苦 心 人 天 不 负 , 薪 尝 胆 , 千 越 甲可 吞 吴 。 卧 三 根据这副对联创设 以下情景 问题 : ①卧薪尝胆 ” 说的是哪位君主 ?②“ 卧薪尝胆” 这一事 件发生在我 国 历史 上 的 哪 个 时 期 ? 此类 问题 既考查 了学生 的记忆 能力 , 知识 的 对 理解 和迁 移能力 , 又总结 了历 史的经验教训 , 借史 言
贴近社会生活拓展历史课程资源——谈对联、诗歌、口号标语和流行语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是三大改造时期 的流行 语 ,0 6 年代讲 “ 山下乡 ”8 年代讲 “ 上 、0 下 海经商”9 年代讲“ 岗再就业” 以及改革开放后 的流行语 “ 、0 下 , 人 才市场” “ 、公开招聘” “ 、失业保险” “ 、安居工程 ”“ 、绿色食 品” 。 等 认清这些流行语可 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把握不同历史 时期 的时代
二 、 歌 诗
《 历史课程标准》 规定“ 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 , 而使学生 进 学 会 辩证 地 观察 、 析 历史 与现 实 问 题 ” 分 。这 就 要 求学 生 应 当具 备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 ,而很多流行语恰好为我们提供 了极好 的素材 。“ 不管 白猫 黑猫 , 捉老鼠就是好猫” 会 是在改革开放时 期 尽 人 皆 知 的 一 句 流 行 语 , 辩 证 地 解 释 了计 划 经 济 和 市 场 经 它 济的关系——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这句话 后来也成为 了 种判断事物 的标准和价值取向 ,并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社会 改革。“ 发展才是硬道理 ” 也是一句在更多领域被大家广泛应用 的流行语 , 意在说 明落后 太久 、 多的中国太需要发展 了, 太 也透 露 出 中 国人 民要 求 发 展 的决 心 , 句 出现 在 邓 小 平南 方 讲 话 中 这 的经典之 言成 为国人的共识 。再如 : 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 “ 时期的流行语 ,和平 民主” “ 是抗战胜利后的流行语 ,公私合 营” “
学 0第 羁学年5 2术 究 0 研期 1
教 学 动 态
贴近社会生活
— —
拓展历史课程资源
谈对联 、 歌 、 诗 口号 标语 和 流 行语 在 历 史教 学 中的/ f gi t
三 、 行 语 流
贾 志权 ( 东省 淄博 市临淄 区皇城 一 中 山 252 ) 5 4 4
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
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之我见历史是一门对人类往事的记述与研究的学问,往往与现实生活有很大的距离,时过境迁很难再去体验当时的情境,这给历史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
传统模式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往往由教师满堂灌,课后学生死记硬背,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在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怎样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呢?多年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运用形象生动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描述历史,让历史“说话”运用形象生动的口头和肢体语言描述历史,让历史“说话”,这是历史课堂创设情境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一种方式。
语言是知识的载体,是人们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
只有通过语言,教师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并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可见,语言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讲述历史而言,语言的重要性更是凸显,近年来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的讲座引起极大轰动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证。
易中天教授讲历史,让原本枯燥的学术问题变得妙趣横生、通俗易懂。
他善于描述历史,把听众引入形象生动的历史情境,使读者身临其境;他善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营造轻松的氛围,使听众愉悦惬意;他善用短平快的简洁语言,轻松中传达历史的厚重感;他善用联想丰富的比喻,化腐朽为神奇,显示了深厚的语言功底。
对于历史教师来说,语言功力是否过硬,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
因此,研究课堂教学语言设计,提高课堂语言本领,对于历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重大。
同时课堂上要让历史“说话”,还要求历史教师在描述历史时能够充分倾注和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
历史是前人思想的凝聚,教师在阅读或研究历史时应凝聚个人的思想情感。
只有如此,才能深切去体验和感受历史,也才能真正地让历史“活过来”。
二、运用图片、实物、模型等直观教具,形象地再现历史情境历史学科是一门时间学,历史内容都是过去时。
巧用对联,让创新之鸟飞翔在历史原野
巧用对联,让创新之鸟飞翔在历史原野设置中学历史课程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必须增强历史教学的创新意识,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创造性地开展好历史教学活动。
我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按照这一目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创新尝试,已初见成效。
特别是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对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阔了他们的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使他们遨游在历史知识的海洋里乐不思归。
在课堂教学中选取精华对联配合史料讲解,使其直接再现当时对时局的评说,使史实更加有血有肉,形象生动,使学生感到饶有兴趣,在学习中受到了思想教育。
我在讲“窃国大盗袁世凯”时,指出袁世凯仅做了83天皇帝便在讨袁声中一命呜呼。
我补充了当时有位北京老学究写的一幅奇怪的挽联:袁世凯千古,民国万岁让学生猜想其内涵。
学生纷纷举手踊跃发言,真是妙语连珠,思维独特新颖。
最后我归纳提示:“万岁”对“千古”倒很好,可“袁世凯”怎么对“民国”呢?意思是“袁世凯对不住民国”呀!学生在“啊”“呀”的一片欢呼声中认清了史实,增强了关心国事的意识。
又如讲岳飞抗金时,我引用了岳飞墓上的一幅对联:青山有兴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并且向学生介绍了岳飞墓前四个佞臣反缚双手,长跪于阶下的铁像,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猜测这四个杀害岳飞的刽子手。
最后介绍:秦烩、秦烩之妻王氏、万俟、张俊。
这不仅让学生了解记住了这一历史内容,而且对学生进行嫉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教材过繁或过简的地方,适当补充对联故事,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讲《辛丑条约》时,我补讲了左议和会上中国人民痛斥“洋人”的对联故事。
一个自诩“中国通”的洋人,自命不凡地出一上联叫对:琵琶琴瑟,四大王王王在上企图侮辱中国人。
一个中国代表团的随从挺身应对: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不用解释,学生就明白“八大王”和“四小鬼”的喻意。
从—道历史高考题看对联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高考研究◆
从 一 厘 历 史 高 考 题 香 又 雕 在 历 史 教 学 【 响 运 用 , 1 l 】
◆张 上海市的历史高考题历来给人 以灵活多变、 耳目一新的感觉。曾 经有一幅对联作为情境,出 过这样一道题目: 14 9 年,章太炎为某人7大寿做联句一幅。 0 0 请读后回答问题: “ 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 今 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明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 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七十又割东三 省, 痛赤县 邦圻益蹙 ,每逢万寿祝疆无。” 问题: ①做七十大寿的 “ 某人 ” 是谁? ②当此人吸进黎民膏血,歌庆 “ 五十”的时 候,中国东南部的军民正在抵抗~ 国军队的大举
进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健 于高度的概括与评价。引用此联于教学更加深了 学生对三国时期历史的理解和对诸葛亮予于高度 的概括与评价。引用此联于教学更加深了学生对 三国时期历史的理解和对诸葛亮 “ 鞠躬尽瘁,死 而后已”精神的敬佩,鼓励学生要忠于自己的国 家。 例二:在讲述近现代史对孙中山的评价时可 引用汪尔驹题中山陵一联: 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者; 行 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 此联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先生推翻帝制,创建 民国的丰功伟绩,概括了孙中山先生晚年的伟大 转变和实行 “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 策,并在弥留之际留下了 “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 仍须努力”的警示箴言。 上联简明易懂,概括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 而这些恰恰是中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点。引用此 联作为一课 的小结 ,使学 生领 略 了孙中 山先生大 无畏的革命精神,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更加深 了对孙中山先生的敬仰。同时又可借用形象思 维 ,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 、掌握历 史要点,形成 系统性和整体l,达到良 生 好的教学效果。 例三:在讲述 民国史、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一 章 时 可 引 用 很 有 特 色 的 挽 孙 中 山联 : 民国更六总统,历数袁黎冯徐曹,孰若先生真知 有民,真知有国; 共和合五大族,试问汉满蒙回藏,谁为后援 永保其共 ,永保其和。 上联指出民国以来的六个总统是孙中山、袁 世凯、黎元洪、冯国璋、狳世昌、曹锟。可是自 袁世凯至曹锟没有一个像孙中山那样真正为民 众 着想。作者用对比手法对政客们 进行了辛辣的讽 刺, 对孙中山表示了无限的敬仰。 下联说孙中山力图 创建的共和政权是团结各 民族的政权,汉满蒙回藏各族人民只有遵循孙中 山的宗旨,作他的后盾,才能获得解放,争得民 权,国家才能得到真正的 统一,永保共和。 这幅对联,对仗工整、构思精巧,以 “ 袁黎 冯徐曹” “ 对 汉满蒙回藏 ”可谓绝矣。 “ 真知有 民,真知有国” “ 对 永保其共,永保其和”,反 复强调 “ 民国”、 “ 共和”之义,既高度概括了
生动性教学法在历史课中的运用
生动性教学法在历史课中的运用摘要:历史教学如何才能生动活泼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历史的学科优势,以生动的历史史实唤起学生们经久不衰的热情,以高大的人物形象培育学生们始终不谕的理想信念。
关键词:历史;生动性;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6-0-01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是学生在历史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历史基本知识的学习方法,进而发展创造思维,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
历史教学如何才能生动活泼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历史的学科优势,以生动的历史史实唤起学生们经久不衰的热情,以高大的人物形象培育学生们始终不谕的理想信念。
在体现历史的生动性时,采取的方法和途径各不一样,并且要看教育对象。
一、上好引言课通过此课明确高中历史教学的三个目的:1、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增强学生们的责任心、爱国情;2、明确历史学科的学习目的和内容。
使他们从初使就培养其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3、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通过以上三点问题,引导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转型,培养最基本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求知欲。
二、选择好引人入胜的开场如果一节课的起讲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学生们也就会在教师的绘声绘色的进述中,注意力高度集中,聚精会神地听完这具有吸引力的精彩的一堂课。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掌握广博的知识体系。
如讲述《鸦片战争》一课时,学生们首先关注的“鸦片”是怎么产生的?为此,通过丰富详实的资料和多媒体向学生们直观展示“鸦片”的来笼去脉及对人体和家庭、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
从而激发学生们的探求欲望。
这既让学生们增长了毒品的危害知识,也起到宣传禁毒的教育作用。
学生们也就带着探求结果的求知欲来了解和学习中国走向衰弱的历史根源。
三、采用简洁,条理清楚的结构式教学法及丰富多彩的材料补充教学中采用结构式教学法既减轻了学生们对基本历史理论知识的繁琐理解,又能加深理解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性。
对联的作用和影响(精)
对联的作用和影响当前位置:首页》高中语文》人教课标版必修1》奇妙的对联对联的作用和影响中国语文网编辑整理对联作为一种兼容民俗性、文学性和艺术性的独特文学艺术,在它萌芽、孕育和发展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吸取了民间养料和其他文学与艺术精华,在充实壮大自己的过程中又把它所吸收消化的精神与物质转化出来回报社会,对社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和深远影响,具体总结来看,有如下方面:1、教育文化作用:对句起到教育启蒙的作用,封建时代的启蒙教育非常注重对仗和对句的锻炼,例如启蒙通用教材《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都是以对仗句式编写的,私塾教育中对课更是当时的基础必修课,以此来锻炼思维、增加知识等。
此外,对句在民间流行与活跃也起到了传播知识、活跃思维,增加文化积累的作用,例如很多有资料记载的带有浓烈民间习俗风格的趣对、巧对即是对句在民间传播活跃的反映。
对句作为对联的重要源流和分支,它的流行、发展与积累都必将推动对联的发展和出现。
2、社会交际作用:社会交际方面,对句经常作为文人仕宦的社交聚会的游戏方法和娱乐手段,既起了一定的交际作用,又能锻炼才智,提高修养。
在这方面出现了很多广为传诵的对句,例如,北宋杨大年与寇准的对句:水底月为天上月;眼中人是面前人。
杨大年对翰林学士:李伯阳生指李木为姓,生而知之;马文渊死以马革裹尸,死而后矣。
封建时代的文人仕宦为了适应交际需要,自然应该象今天我们重视交际礼仪一样要学习对句,把她作为交际手法之一。
3、丰富和反映民俗,调节民众精神生活作用:联语,尤其春联从它诞生开始就成为民俗的一部分,在民间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渊深的文化背景。
无论是堂联、室联还是节庆联,只要它们一旦流行,成为民俗就是它们登上文化舞台,成为独特的文化载体的开始。
联语的流行和繁盛,一方面深深烙印了我国的民俗文化,记载了时代历史特征,成为丰富和反映各地、各时民俗风情的生动材料;另一方面它的简单通俗性也成为广大民众表达自身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愿望以及社会的评价态度等等的有力新手段。
历史教学运用对联渗透德育浅议_0
历史教学运用对联渗透德育浅议历史教学运用对联渗透德育浅议广东省广州市天河中学李铜玉对联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在历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对联并加以讲解,可以开阔学生们的视野,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有利于进行思想教育,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方法。
一、讽刺联讽刺联犀利、辛辣、巧妙、谐趣,可同战斗的杂文、讽刺漫画相媲美。
慈禧太后对洋人奴颜婢膝,割地赔款;对人民疯狂镇压,残酷压榨。
她的活动罪迹跨章节,很分散,引用章太炎1904年为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所作的讽联,将慈禧太后40年的血腥罪恶史,一联以概之: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以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庆歌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上联写慈禧太后为了个人贪欲,不顾人民死活;下联写她每过一个生日,就给国家带来一次丧权失地的灾难:50岁时,法国侵华,打开中国西南门户,日本占朝鲜,吞并琉球;60岁时,日本侵华,割占台湾;70岁时,日俄又为争夺东北大打出手。
慈禧太后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又是赔款,又是割地,这就是“每逢万寿祝疆无”。
上下联末句把媚语“一人有庆,万寿无疆”,颠倒用之,讽刺辛辣,妙手天成。
袁世凯卖国和复辟帝制活动,激起人民无比的愤怒,可引用这样一副对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义廉。
此联用歇后语手法,把“八”和“耻”字隐去,暗讽袁世凯是“忘八”、“无耻”。
“五四”运动震动了中国大地,上海各界爱国人士热烈响应,当时闸北区一家鸟店的门联来暗讽三个亲日派卖国贼陆宗舆、章宗祥、曹汝霖:三鸟害人:鸦、鸽、鸨;一群卖国:鹿、獐、螬。
二、挽联挽联大都是评价死者的业绩,颂扬死者的精神和情操,言简意赅,一语千斤,使人看了产生钦佩之情,洒下哀痛之泪。
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遇害。
康有为以两人的名字,巧缀挽联以寄托哀思:复生不复生矣;有为安有为哉。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总理不幸病逝,全国人民为了表达对总理的无限怀念,对“四人帮”的无比仇恨,自发地掀起了悼念总理的“四·五运动”,并写下了大量的悼文、挽联。
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历史课是一门综合性和趣味性都很强的学科,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时间,通过教师自身素质的展示,多种教学方式的设计,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等手段,把不能重演的历史现象再现于学生面前,使学生受到感染,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直接触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笔者结合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一、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要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必须对历史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如果历史教师在新课导入上采取“巧设疑难、创设情境、设置悬念”等方式,就会收到“抢耳、抢眼、抢心”的效果。
历史教师要寓教于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课堂上千万不能采取填鸭式的“倒水”教学法,要旁征博引,善于运用对联、诗歌、成语典故等,从而使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堂变成精神酿蜜的乐园。
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成就感,特别是课堂提问,既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
如果问题太难了,学生就无从下手,甚至对学习丧失信心;如果问题太易了,就不具有挑战性,即使答了也不会有成就感,同样也会影响到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比如讲点课外知识以扩大知识面;讲点有趣的典故以引起思考;讲点历史变化变迁的原因;开历史故事会让学生自己讲述历史;组织学生编个历史剧等。
这样使学生始终有兴奋点,思维一直围绕历史转,从而冒发思想的火花。
在教学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兴趣的激发。
一是结合时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上课时,可利用时事资源,引发学生对当今世界各个地区发生的热点问题感兴趣。
如朝鲜核问题,我国举办奥运会,伊拉克战争等,让学生对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发展的思考;二是利用古今对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可以利用古今的一些名人或英雄相对比,探究中华民族的一些发展史和人文美德;三是借助实物、图片等教具创设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
如动员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珍藏的各朝代钱币,学生平时买的文物古迹宣传片,以及在名胜风景区拍的相片等,在课堂展示出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引发了创新思维。
诗词楹联教学教案(三课时)(共五则范文)
诗词楹联教学教案(三课时)(共五则范文)第一篇:诗词楹联教学教案(三课时)诗词楹联教学教案——楹联教学目标:1、了解楹联的起及含义2、了解楹联的特点。
3、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楹联的特点3、教学难点:尝试楹联写作4、教学方法:讨论交流探究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楹联的起源及含义一、导入:同学们,你知道对联吗?对联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学艺术形式,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
从国家庆典到百姓生活中的婚丧嫁娶,乃至庙宇厅堂、旅游景观、饭馆茶肆、亭台楼阁、家居门楣、酒店书房等都广泛应用。
更不必说家喻户晓的春联了。
人们对它可以说再熟悉不过了。
但是,对楹联的应用、欣赏、创作等专门知识则不是人人都懂的。
为此我把有关楹联的常识性知识整理一下作以简单介绍。
咱们先来了解楹联的起源和含义。
二、概念:1、定义: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亦称“楹贴”。
楹就是房屋建筑上的柱子。
联者,关联、联系之谓也;对者,对应相反之谓也。
实际是一种规范化的对偶句子,就是两两相对的句子。
2、构成楹联必须具备以下几项基本要素:它由上下两部分构成①、对联的字数无明确规定,但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②、内容相关;③、平仄相对;④、词性、句式结构、节奏相同。
3、例如:秀山轻雨青山秀;香柏鼓风古柏香。
二、对联的起源1、对联的产生与发展:对联是以汉字为载体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
他的产生是比较早的,有的说产生于五代,有的专家不支持这样的观点,认为无论是古老的“诗经”也好,还是“楚辞”“汉赋”也好,乃至六朝骈文、唐诗宋词等,都有许多工整的对仗句子,这些对仗句子其实就是对联,有的是对联的雏型,有的按联律衡量宽泛些罢了。
从对联学的角度讲,一般认为从五代时期开始。
相传五代后蜀的国王孟昶,有一次命翰林大学士写一副联语,以烘托新春气氛。
联语写出后他对大学士的联语不甚满意,遂亲自动手写了“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的句子。
谈谈在中国近代现代史历史教学中巧用对联
谈谈在中国近代现代史历史教学中巧用对联对课改中高中历史专题式教学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时代的教师,也使我充分认识到一些以往没有认识到的东西,感触颇多。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人们对教师在新课程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体现在:“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视为师生交往的过程,同时,新课程倡导的是一种不确定的、动态的课程。
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都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都有赖于教师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从而也对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教学语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努力把自己变为一个教学的反思者和研究者,通过课堂教学,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自身发展的新途径。
历史是丰富多彩的。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有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失本色。
在注重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今天,巧用对联,会给教学增添不小的魅力,给学生一份认知中的惊喜。
在引用对联辅助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材必须恰当,紧扣教材,符合教学要求切忌滥用;其次.教师必须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去启发诱导学生,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学史能力;再次,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以便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做到花时少而收效大。
对联是汉语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历史对联作为历史和文学的结晶,在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中如果能够巧妙运用,就能架起一座宝贵桥梁,让现实社会的学生跨越时空界限,去感知逝去历史活动画面,让心灵完成了一次次与历史的沟通,也使我们获得美的享受。
对学生学习好中国近代现代史也大有好处,其作用本人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
一、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历史知识。
对联对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进行高度的概括和精辟的评价。
在讲述近现代史对孙中山的评价时可引用汪尔驹题中山陵一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积四十载经验,遗言启迪后来人。
对仗在古诗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
对仗在古诗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在中学古诗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偏重于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而对诗歌本身对仗的语言结构特点只是蜻蜓点水,甚至忽略不提,致使学生对诗歌的建立在对仗基础上的艺术审美要素等感到较为陌生。
这种教学倾向必须加以纠正。
其实,古诗在押韵、平仄、对仗等方面有许多值得探寻的地方。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对古诗对仗形式的探究,就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也经常出现与古诗对仗形式相关的考题,对此不能忽视。
下面笔者结合实际,探讨对仗在古诗教学中的价值及应用。
一、认识对仗修辞及其应用对仗是中国古代诗词曲联赋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在本质上属于一种修辞格,指的是在接连出现的意义相关,音节相对的有对偶特征的两个句子。
因这两句类似古代皇宫中左右相对而立的仪仗卫兵,所以称其为对仗。
对仗的语句结构精巧、句式齐整、声韵优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对仗的出现并非偶然,从根本上说,它是由汉语言文字结构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因此对仗是属于植根于汉语独特的思维模式和语言形式,古诗中对仗的运用实现了形式完美、音律和谐的美学原则,有助于古诗营造意境,增强感染力与亲和力。
对仗这种修辞形式在先秦就已经出现,如《诗经》中的“风雨凄凄,鸡鸣喈喈”(《郑风·风雨》),“四月秀要,五月鸣蜩”(《幽风·七月》)等等。
先前的诸子散文中就常以排比对偶来加强论述气势和表现力。
随着两汉时句式整齐、铿锵有力的辞赋的独盛,以及六朝时期骈文的一枝独秀,骈俪化的文风对对偶句式的需要愈发明显。
到了南朝时期,随着声律学的兴起和永明体的形成,诗歌的音韵之美被提到首要位置而受到重视,有关诗句的声调、声韵日趋严格。
到了唐朝,随着近体诗的形成,在对仗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与规则。
与之相应,在教学中就有了“属对”(即“对对子”)的练习,而后逐渐发展成为启蒙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著名的《笠翁对韵》便是著名的启蒙读物。
“天对地,雨对风。
浅谈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对联
浅谈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对联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教学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与历史教学相关的对联。
1.爱国主义教育:“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血色江山,人民共和”;“黄河九曲,十年一梦”等等,这些对联中的词语,都可以让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情感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对于历史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来说,这些对联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历史故事中的民族情感。
2.历史名人:历史名人是学习历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联可以把历史名人的形象浓缩成极富含义的简洁的词语。
“文化复兴,怀念李白”;“名扬天下,无人可比杨广”等更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历史名人的形象特点和成就。
这对学生来说,更容易记忆,也加深了对历史名人的认识。
3.历史事件与故事:历史事件是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把历史事件与故事浓缩成对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甚至感受历史事件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例如,“南海忠魂,永垂不朽”,“钟鼓楼前,十年一觉扬州梦”,“百战余生,三度军神”等等,这些对联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浓缩中了解历史事件和故事的要点,也可以在跨越时空的年代中,感知到历史事件背后的情感历程。
4.历史进程与意义:历史进程是历史教学的张弛之道。
把历史进程浓缩成对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进程,更好地把握历史的特点和意义。
例如,“中华五千年,历史梦想永恒”,“烽火连天,文化交流颂华夏”,“百年大事,峥嵘岁月诠民族”,这些对联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历史进程的长河流淌和变幻莫测,也可以让学生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有更深入的体验和认识。
在历史教学中,对联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记忆力,更可以让学生从更深入的维度、更多样的侧面、更丰富的感性层面理解、继承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成语和对联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由 表及里, 揭示历史现象的 本质。 现象是事物的 外部表
现, 从某一方面表现事物的本质;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
从整体上规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师在历史教学过
人杜甫《 春望》 中有“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之句。 如今联 语中无“ 、鸟” 花”“ 二字, 巧妙地道出了在 日 寇铁蹄践踏下, 花香鸟语的祖国却“ 花鸟绝迹”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深重灾 , 难, 从而教育学生要不忘国耻, 珍惜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 时刻警惕 日 本军国主义复活。又如, 在讲完“ 国民党统治区
在我国, 不同省份的中学, 其课程宗旨也有所区别。具 体而言, 都是让学生“ 认识中国历代重要史事、 人物事迹及 文化知识”“ 、具有基本史识及处事能力” 建立优 良品德 、 及“ 爱国观念及培养民族情感”“ 、形成对国家、 民族历史发展的 认同感”“ 、培养思辨及评价史事的能力” 以及“ 培养优 良品
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 也培养了学生洞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
能力 。
为。” 告诉学生哪些书该读, 哪些事莫为。
(三)利用对联 , 反映旧中国人民的疾苦, 歌颂新社会的 幸福生活, 以加深学生对党的热爱。例如, 日 讲 本侵略者蹂
蹦中国大好河山, 残杀中国人民的罪恶时, 可引用当时重庆 街头出现的这样一副对联: “ 感时溅泪, 恨别惊心” 唐代大诗
学习历史的兴超, 扩大学生知识面, 加深学生对历史人物和 事件的认识和理解,也有助于发展记忆能力和对学生进行
思想教育, 增强历史课的教育教学功能。 关键词 : 历史教 学 成语典故 历史对联 “ 文史不分家” 是中国文化要求也应不尽相同。 具体来说, 可 以分为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 历史课程目 标在于让学生透 过对历史人物及史事的认识, 培养其“ 优良的品德、 对社会、 民族的责任感, 以及对国家的归属感” 。第二阶段的教学目 的,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达到培养学生优良品格之目 的。而第三阶段的目 标要求更高, 学生要“ 学习搜集、 阅读、
让历史课堂充满诗情画意方法略读
让历史课堂充满诗情画意方法略读作者:钟路思来源:《教师·上》2011年第03期历史是大多数中学生不感兴趣的一门学科。
在他们看来,所谓历史,就是过去的时间,过去的事件加上死去的人物,没有一点鲜活生动的内容,学起来枯燥无味。
其实不然,笔者认为,除了注意课堂的语言美之外,,还可以恰当运用与教材有关的对联、诗词、歌曲、插图来丰富教学内容,把历史的本来面目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一、引用对联著名诗人臧克家说:“对联是这个文艺园地一朵别致的小花,它具有广泛的适用意义和欣赏价值。
”由于历史与现实相距较远,教师要把历史事情、历史人物幻化成有血有肉的形象,把学生带进一幕又一幕的历史环境和历史活动中,恰当地在历史课中引用对联是方法之一。
如,讲慈禧太后卖国罪行时,引用民主革命家章太炎的对联:“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雪全枯,只有一人歌庆有/五十割琉求,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日蹙,每逢万寿祝疆无”教师结合史实讲解,加深学生对慈禧太后卖国罪行史实的认识。
再如,讲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时,可以穿插其为了表示与民同乐,在过年时贴的一幅对联:“立民族民权民生之宏愿/开为党为国为民之大业”学生很快加深对汪精卫傀儡政权的认识。
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军校大门书有一份显目的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门联体现了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宗旨,即要造就大批不贪生怕死,不谋私利的将领和士兵,以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国。
黄埔军校前几期,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革命气象。
然而,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和迫害共产党员及其革命群众,许多在黄埔军校从教和学习的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被迫纷纷离校,于是,有人巧妙地把军校门联改为:“升官发财,莫走别路/贪生怕死请入此门”门联虽然仅仅是调换“莫”“请”二字,其意义截然不同,对蒋介石的反革命行为作了辛辣的讽刺,戳穿了蒋介石的危恶用心和本来面目。
2024版《对联》教案教学设计(通用)
《对联》教案教学设计(通用)目录•课程介绍与背景•对联的基本知识与技巧•常见对联类型及特点分析•创作实践与案例分析•学生作品展示及评价•课程总结与展望01课程介绍与背景对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悬挂桃符的习俗,后来逐渐在文学作品中出现对偶句。
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随着诗歌的繁荣,对偶句的运用更加广泛,为对联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对联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广泛应用于节庆、装饰、题赠等场合。
030201对联的起源和历史03书法艺术与文学艺术的结合对联不仅要求文字优美,还要求书写美观,是书法艺术与文学艺术的完美结合。
01对仗工整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对称、语法匹配、意义相关,体现了古代汉语的对仗艺术。
02寓意深刻对联通过简洁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境和情感,常常蕴含哲理和人生智慧。
对联的文化内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对联的起源、历史和文化内涵,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知识与技能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提高对联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目标和意义02对联的基本知识与技巧对联的构成一般由上联、下联和横批三部分组成。
上下联字数相等,对仗工整,语义相关。
对联的分类按内容可分为节庆联、喜庆联、哀挽联、名胜联、行业联等;按字数可分为短联(十字以内)、中联(百字以内)和长联(百字以上)。
押韵对联的上下联尾字一般要求押韵,即声调相同或相近。
押韵可使对联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加音韵之美。
平仄对联的平仄安排一般遵循“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即上下联的第二、四、六字平仄要相对。
平仄的运用可使对联声调起伏跌宕,更具韵律感。
对联的修辞和表现手法修辞对联常用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以生动形象地表现主题和情感。
表现手法对联的表现手法多样,如用典、双关、嵌字、拆字等,这些手法可使对联内涵丰富、意境深远。
迎“联”入史乐学善教——借对联增强中学历史课堂导向性的路径探究
迎“联”入史乐学善教——借对联增强中学历史课堂导向性的路径探究南京大学附属中学(210000)沈啸[摘要]对联集中体现了中国语言汉字博大精深的特点以及中国文学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将对联融入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能够增强中学历史课堂导向性,让教师更“善”教,学生更“乐”学。
文章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究用对联这一独特的教学资源增强中学历史课堂导向性的路径。
[关键词]对联;中学历史课程;导向性;路径探究[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3)07-0058-03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教育部出台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
该课程方案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为中国教育指明了新方向、奠定了新基础。
该课程方案的修订原则是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创新导向。
就中学历史学科而言,可以将其进一步界定为三大模块: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强化学科育人目标性导向;坚持学科结构一体化,注重知识点衔接,强化教学内容系统性导向;坚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强化教学手段创新性导向。
有着“诗中之诗”之称的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美、巧、奇等特点,集中体现了中国语言汉字博大精深的特点。
将对联融入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恰能体现学科育人目标性导向、教学内容系统性导向和教学手段创新性导向,从而大大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丰富性、内涵性、延伸性,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实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历史教学的指导意义,真正推动中学历史教学高质量发展。
那么,如何用对联这一独特的教学资源来增强中学历史课堂的导向性呢?下文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进行分析。
一、借对联之“美”,强化学科育人目标性导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对“目标导向”做出了明确要求,即“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课程,增强课程思想性”。
巧用诗歌对联激活历史课堂
加
强学生对教材 的理解和记忆 .培养学 生历 史思维能力和 文
科综合能力 , 是激活历史课 堂、 高课 堂效益的有效途径 提 关键词 : 诗歌对联 兴趣 历史思维能力 文科综合能力
中学” 动 中学” 换 句话说 . 为“ 就是 让学生在整个课 堂中“ 起来 动 动”
手、 动眼 、 口、 动 动脑是相辅相成、 缺
翱
暑、
~
—
~
堂 奎 壁
.
摘要 : 文史结合是历史教学的重要 方法 历 史教 师将诗
让 整 堂 英 语 课 都 ‘ ¨ 来 ‘ 起 动
刘 常芳 ( 陕西省神 木县 第 四 中学 7 9 0 ) 13 0
摘要 : 堂教学要使 学生变“ 课 坐
歌 对联 引入 历史课 堂 , 可以有效地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动 中学
英 语是 一 门实 践性 很 强 的语 言 。因此 , 在英语教学 中, 师要让 教 学 生熟 读课 文 、 背诵课 文 . 后用 最 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 这样一个从 读到说 的过程 . 是一个学 习的过 就 程. 也是 一个感知 的过程 久 而久 之. 学生就 会形成语感 而语感 就 是建 立在 大量 阅读 和记 忆 的基础 之上的。这样既能大大提高学生的 英语表达能力 . 同时也 有助于学 生 写作 水平 的提 高和 教师 准确 把握 学生对知识 的理解程度 为此 . 在 英 语教 学 中 .教 师要 鼓励 学 生多 读、 多背 、 多说 . 敢于发表 自己对文 章与别人的不 同看法 . 以营造学生 自我探究的气 氛 . 促进他 们的学 习 主动性
一
快对这一句 型运用 自 . 如 而且不 易 遗忘。
三 口 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言史 , 诗 史含 诗”文史结 合历来是 中国学术 的传统 , “ 文学作品 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 果写得好. 比历 史 如 会
引用对联进行历史教学的点滴做法
引用对联进行历史教学的点滴做法发表时间:2011-12-02T14:55:05.677Z 来源:《时代报告》2011年8月下期供稿作者:白志强[导读] 在讲南宋军民抗金斗争一节时,我们引用了三副对联,弘扬了正气,鞭笞了奸佞。
岳飞是一位抗金名将。
白志强(洛阳市伊洛工业园区佃庄四中河南洛阳 471000)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41-1413(2011)08-0000-02 历史教学若照本宣科,循规蹈矩,学生既感抽象难记,且又枯燥乏味,长此下去,必定滋生厌学情绪,若引用与史实有关的对联,派生一些历史小故事,便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到画龙点睛之妙用。
在讲南宋军民抗金斗争一节时,我们引用了三副对联,弘扬了正气,鞭笞了奸佞。
岳飞是一位抗金名将。
岳飞抗金斗争的伟大胜利,使秦桧和宋高宗十分慌恐,惧怕主战派取得胜利对他们不利,更害怕义军力量的壮大会威胁他们的统治。
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在1142年以“莫须有”的罪名把岳飞杀害于临安(今杭州)大理寺凤波亭。
1163年宋孝宗时,岳飞的冤案得以昭雪。
杭州的岳王庙内,塑造了岳飞威武庄严的高大形象,白铁铸就的秦桧夫妇等四奸贼的跪像,永远跪在了岳飞面前。
正如岳王庙对联所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后来,有位书生秦涧泉游岳王庙时,看到这正义与邪恶的鲜明对比,触景生情,感慨万端,自撰一幅对联: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对秦。
表达了他对岳飞的敬仰和对秦桧的愤恨。
讲到这里,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不知秦桧夫妇此时有何感叹?于是又引秦桧夫妇互怨对联:咳,我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岳飞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受到人们的尊敬,名垂千秋;秦桧妥协投降,陷害忠良,永远受到历史的唾弃,遗臭万年! 1900年6月,八国联军侵略中国,8月攻陷北京,国宝奇珍,图书文物遭到洗劫,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
这段史实,行文格调低沉,学生心情悲愤沉郁,为了张扬昂奋之气,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用一副对联引出了一段历史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对联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诗歌、对联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以中国近代史为例
诗歌、对联是我国重要的文学形式,是人们喜闻乐见、广为流传的文化传承器,在民间有广泛的基础,如对联中的春联、装饰联、专用联(挽联、寿联、婚联、喜联、座右联等)、交际联在民间曾广泛使用。
通过这些文学形式,人们可以状景叙事,抒情寓意。
以精练的语言文字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意深含蓄,诗境韵味,对仗工整,平仄交替,琅琅上口便于记忆!流传,因而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侵略者的炮火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屠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同时也惊醒了中国人民,他们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近代诗歌、对联很自然地要反映时代特色,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内涵,同时,作为古代诗歌对联的继承者,在升华中更凸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怀。
文学艺术来源于沸腾的生活。
充满尖锐矛盾斗争的近代社会,风云激荡,给那些具有敏锐头脑和卓越胆识的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许多作品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和鲜明的时代感。
近代一些重大事件及其波及面所产生的各种社会意识,差不多都在诗歌、对联及其他文学形式上得到迅速反映,并很快又反馈普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这些文学体裁往往替代了某些舆论的效能,起着抑恶扬善,针砭时弊,抒发情志倡言是非的作用。
因此,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恰当地使用一些诗歌、对联很有必要,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学修养,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视野,多侧面多角度地评说历史,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艺术感染力。
本文仅以中国近代史中的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两个片段为例,谈谈诗歌、对联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诗歌、对联能反映社会现实,通过它们,人们可以大致了解一些历史事件的概貌,这比长篇论述更凝练!更生动形象。
众所周知,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战前,西方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采用正常的贸易手段无法取得优势,便选择“杀人不见血”的毒品鸦片作为敲门砖。
为此,他们贿赂清朝官员、公开武装走私,数额巨大,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使清政府官僚体制更形腐败,人民经济日趋困顿,对吸食者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严重损害,摧残了社会生产力。
这些内容多数人耳熟能详,也有许多史料可以佐证。
我选用了一首竹枝词和一首诗歌予以说明。
竹枝词写道:
竹枪一枝,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天;
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到天。
淋漓尽致地鞭挞了鸦片的危害。
鬼灯队队散秋萤,落魄参军泪眼荧。
何不专城花县去?春夜寒食未曾醒。
龚自珍的这首诗歌对当时官吏吸毒成风和鸦片戕害身心的丑态作了辛辣刻画,表达了广大人民痛恨鸦片的共同心声。
1838-1839年,当林则徐奉命来到
广东查禁鸦片,为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而采取的各种禁烟措施就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对他所主持领导的虎门销烟拍手称快,“人间黑雾沉于海,天上红霞化作堤”,便是对禁烟运动的赞美之词,表达了广大人民的喜悦之情。
英国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烧杀抢掠,激起人民无比愤慨。
1841年5月底,广州三元
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一面光辉的斗争旗帜,许多诗文对此作了歌颂,其中,张维屏写的《三元里》最着名,它写道: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
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
乡分远近旗斑烂,什队百队沿溪出。
众夷相见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描写了三元里人民壮烈的抗英斗争场面,揭示出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以及高昂的爱国主义激情。
其次,诗歌、对联有惩恶扬善的功能,对民族英雄大加褒扬,对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予以深刻的揭示和讽刺。
这类诗歌、对联数量很多。
在有些诗歌、对联中,人们已经朦胧地认识到清朝统治的腐败无能是导致鸦片战争失败和中国人挨打的原因所在。
1841年2月下旬,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关天培与400多将士浴血奋战,时任钦差大臣的琦善拒派援兵,致使炮台失陷,全体将士牺牲。
林则徐为此写了一幅挽联:
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
双忠同坎凛,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
充分表达了对双忠(关天培、麦廷章)的崇高敬意,连英国人也称关天培是“最杰出的元帅”对自坏“长城”的琦善之流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曾组织了二次大出兵,先后委派宗室奕山!奕经为“靖逆”将军和“扬威”将军出师广东!浙江,结果全部失败。
广东战役中,前敌指挥杨芳为了对付英军的“邪术”(强烈炮火),曾命地方官员遍收民间马桶用以“抵御”,并称要“以邪制邪”,留下千古笑柄,反映了统治者的愚昧无知。
“粪桶尚言施妙计,秽声传遍粤城中”是人们对杨芳之流的绝妙讽刺。
人们对奕山、奕经的败绩也有诗讥讽:
再放两钦差,奕奕有虚名;
扬威威不扬,靖逆逆不靖;
广省已难堪,浙江辱更甚。
逆不靖,威不扬,
二将军难兄难弟。
……
在英军进攻面前,清军将领表现不同。
有联可证:
一战甬江口,督臣死,提臣走;
再战吴淞口,提臣死,督臣走;
三战乃及金陵城,江涛寂静噤不声,陈将
军后谁敢兵?
唱彻临江节士歌,歌声流愤满山河;
如何为国捐躯者,只是聋臣醉尉多。
描绘了在浙江宁波战役、吴淞口战役中牺牲的裕谦(两江总督)和陈化成(江南提督)及逃跑的余步云(浙江提督)和牛谦(两江总督)两种不同态度的人。
1842年8月,《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不思振作,安于现状,以为是签了“万年和约”从此可以高枕无忧,一劳永逸了,重新过起了文恬武嬉、歌舞
升平的生活,甚至对鸦片战争中的投降派加官晋爵,粉饰太平,正是颠倒黑白。
有人愤而作联讽刺:
和议成,八省弁兵齐奏凯;
恩旨下,一城文武尽升官。
第三,诗能言志"通过诗歌,可以窥见历史人物的志向和性格,从而更好地把握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多方面丰富历史人物的个性形象。
1838年12月底,林则徐在接受道光皇帝召见后,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临行前,他充分估计了当时严峻的形势,表达了坚强的禁烟决心,并作了最坏打算,有诗为证:
眼看时事息肩难,欲挽颓波酌猛宽。
集议休教同筑室,领军何必竟登坛。
苍生果自防毒枭,单笔奚劳融豸冠。
凭仗儒宗主风教,清纾筹策逮粗官。
1841年被革职流放新疆后,仍不计个人荣辱得失,无时不以国家社稷为重,这种坦荡襟怀令人读来也是真切感人的: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最后两句表达了林则徐强烈的爱国情怀,成为许多人的座右铭,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
2003年3月,温家宝当选为共和国第6任总理后,在记者招待会上就用了这首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他为国操劳的决心。
太平天国领导人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前写过一些抒发远大志向的诗歌,典型的有三首: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擒尽妖邪投地网,收豺奸宄落天罗。
东西南北敦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
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
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
眼通西北江山外,声振东南日月边。
展爪似嫌云路小,腾身何怕汉程偏。
风雷鼓舞三千浪,易象飞龙定在天。
近世烟氛大不同,知天有意启英雄。
神州被陷从难陷,上帝当崇毕竟崇。
明主敲诗曾咏菊,汉皇置酒尚歌风。
古来事业由人做,黑雾收残一鉴中。
第一首诗表明洪秀全对自己立志献身的事业抱有必胜的信心,兼具战斗性和政治性。
第二首诗思路畅通,气度恢弘,文笔熟练工稳,充分反映了洪秀全的志向"第三首诗中,洪秀全自喻为开创帝业的明太祖、汉高祖,决心推翻清王朝,建立新国家。
几首诗连成一体,基本可以看出洪秀全早年的反清理念。
与洪秀全共创伟业的冯云山在开辟紫荆山根据地的过程中,力尽艰辛,以“拾粪”和帮工度日,与群众打成一片。
在逆境中,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了信念。
有诗写道:
孤寒到此把身藏,举目无亲也着忙。
拾粪生涯来度日,他年得志姓名扬。
穿山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溪间焉能留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