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电影《调音师》赏析

班级:信管B1201

学号:123167

学生姓名:俞乐

日期:2015-4-30

微电影《调音师》是一部由格雷戈瓦·勒普兰斯-林盖、格莱高利·嘉德波瓦主演的法语电影,影片的开头就在设局,双眼无神的老者,穿着裤衩的弹琴者,只留出轮廓的暗中人,由琴声串连在一起,茫然不知其所以然。阿德里安(Grégoire Leprince-Ringuet 饰)是一个学习钢琴已有15年之久的天才钢琴家,可是在梦寐以求的伯恩斯坦钢琴大赛上他功败垂成,人生跌落谷底。经过一段时间调整,阿德里安重新振作,成为了一名盲人钢琴调音师。事实上他只是带上了隐形眼镜,这会让别人认为他听觉方面更加敏锐,并由此得到更多的同情和消费,甚至还会窥视到别人的生活与隐私,他兀自沉浸在这种虽处闹市又仿佛置身世外的超然之中。某天,他来到一户人家工作,殊不知这里刚刚发生一起凶案……本片荣获2011年卢纹(Leuven)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奖、2012年法国恺撒奖最佳短片奖。或许一部好的悬疑作品,有时并不需要很多血腥的场面,以及暴力和那虚张声势的表面造势。《调音师》就是其中的典型短短十三分钟的电影却足以给与极大的震撼与内心惊悚的体验。一位被看作是天才的钢琴家,在波恩斯坦钢琴大赛上由于过度紧张而发挥失常。他失败了,万念俱灰,似乎跌入了谷底。但是他又活了过来,成了一名钢琴调音师,假装盲人成了他亲近顾客,赢得口碑的手段。可是在一次调音工作中,却被卷入了一场谋杀案。影片所讲述的大概如此,浓缩的13分钟可以说尽显世间百态。人生有很多种可能,失败的钢琴家说不定是成功的调音师;表面微笑的服务员或许疲于应付内心肮脏无比;带着面具的人类在毫无威胁的弱者面前可以百分信任卸下防备;我们做着各

种掩耳盗铃的举动却自认为高明。

影片中有许多令我感触很多的言语,譬如那泰姬陵的故事:你知道泰姬陵为什么那么美吗?皇帝失去了自己最爱的妃子,他找来全国最好的建筑师,问他:你结婚了吗?结了,陛下。很好,你爱你的妻子吗?陛下,我爱她。她是我的一切,我的命。很好,那我就把她处死,这样你就知道我有多痛苦,就能为我妻子建立起最壮丽的陵墓。人们总认为失去会让人更敏感。这位在钢琴家道路上失败的男子,因此装成盲人,开始走家走户为钢琴调音。大家都把他当成盲人,因此,小费更高,态度更好,他也看到了别人看不到的景象:男人大手大脚地换衣服,女孩穿着内衣在他面前跳舞,一直到最后一家人家,他看见了凶杀案。可是细细琢磨,这个被用来说服别人的原因其实与调音师本人的意图并不一致。建筑师失去自己的妻子,却要为夺取自己妻子的暴君修建他的爱人的陵墓,而调音师自己失去视力,却能够让自己在无边的音乐世界和人类交往中获得解脱。其实,调音师是想通过装盲来躲避这些繁杂的正常应酬,感受到一个被人照顾,被人安抚同时被人信任的世界。更譬如影片最后,调音师不断地说服自己:别回头,你是瞎子,没有任何理由回头,说点什么,说点什么,说的。妈的。那种一触即爆的紧张氛围,令人毛骨悚然在男主角激烈的内心独白之后,琴声想起,导演这时又运用了摇镜头,将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一层一层的剥离给观众。透过墙上的那面镜子,观众不禁会为调音师的命运捏一把汗,然而,影片就在这时以调音师优美的钢琴声谢幕。除了这些外,影片中有句话,贯穿始终“这

个社会不是偷窥狂就是暴露狂”一句随意脱口而出的话却太有深意。无论是那老妇人家邻居还是那跳舞的女人。影片的开头就在设局,双眼无神的老者,穿着裤衩的弹琴者,只留出轮廓的暗中人,由琴声串连在一起,茫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后那开放式的结尾,又给足了我们想象的空间,调音师到底是生是死,那影片开头那戛然而止的“砰”的一声到底是枪声还是开门声,只是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判断。

影片最为人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导演对于影片悬念的设置和恐

怖氛围的营造上。为了增加影片的悬念,导演采用了倒叙的叙事方式,将影片的结局提前预设在影片的开头,自始至终将观众的心悬在半空之中。影片开头,伴随着字幕的出现,优美的钢琴声在幽暗的空气中飘荡,一位盲人似的男子赤裸上身,只穿一条短裤在弹着钢琴,对于这种打扮的钢琴演奏观众不禁产生好奇和想象。而对于那两位听众,则显得更为神秘莫测。

如果按照影片的色调来结构影片的话,那么本片可以明显的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影片的前半段色调明朗鲜亮,节奏轻快,对白睿智活泼,又不乏哲理意味,特别是“泰姬陵”的故事在哀伤中却充满了淡淡的浪漫气息。而影片后半段的色调则明显灰暗沉重,幽暗的光线,封闭的空间压抑得让人窒息,与前半段明朗鲜亮的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如果说影片的前半段只是交代人物关系和故事背景,为影片的剧情发展做好铺垫的话,那么影片的后半段才真正是悬念迭起,故事的高潮之所在。

当调琴师进入老妇人的房门时,随着关闭房门时的短暂定格镜头,好戏才刚刚开始。昏暗的光线,幽闭的空间,当调琴师意外的卷入这起谋杀案之中时,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处遁形,只有假戏真做,继续把自己的盲人角色扮演下去。然而,这次一旦被识破,便会危及生命。从此,调琴师的命运便与观众那颗紧张的心紧紧的系在一起。其实,一部好的惊悚片没必要非得搞得很血腥很暴力,也不需要那种虚张声势,轻浮虚夸的表面造势。在这里,导演通过调琴师的内心独白,镜头的调度来设置悬念,营造影片的惊悚氛围。而片中“日程本”这一简单的道具成为营造影片悬念与惊悚气氛的重要物件。盲人怎么可能会有日程本?通过调音师的这一疏忽,更是增加了观众对于其命运的担忧。片中有一短暂的镜头有点令人不寒而栗:调音师一边弹着钢琴一边担心老妇人会从他口袋中翻出那本日程本,而在同一个镜头的另一边老妇人在墙上的影子好像是在翻调音师的衣服。随着缓慢而又清脆的脚步声,镜头移动到调音师的脚下,这时老妇人的脚步停住,站在调音师的背后,紧张的气氛凝聚在空气中,一触即爆。在男主角激烈的内心独白之后,琴声想起,导演这时又运用了摇镜头,将令人毛骨悚然的画面一层一层的剥离给观众。透过墙上的那面镜子,观众不禁会为调音师的命运捏一把汗,然而,影片就在这时以调音师优美的钢琴声谢幕。

或许,本片最高明之处便是影片开放式结局的设置。导演并没有将调音师的生死明确的告知观众,而是留给观众无尽的想象空间,让观众自己去遐想。影片开头那戛然而止的“砰”的一声到底是枪声还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