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一轮复习
《鸿门宴》一轮复习课
![《鸿门宴》一轮复习课](https://img.taocdn.com/s3/m/718f11806137ee06eff918c3.png)
4.将下列几句话译成现代语:
①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①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 以全部占领而称王。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②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③希望您把我不敢忘恩负义的情况,都告诉项王
④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④派遣将士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 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啊。
2.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 ( A )
A. ①因击沛公于坐 (趁机) ②不如因善遇之 (趁机)
B. ①故遣将距关 (所以)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
C. ①范增数目项王 (大王)
②先破秦人咸阳者王之 (使……为王) D. ①沛公军霸上 (驻扎)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军营)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A ) ①沛公军霸上 (驻扎,名作动; ) ②党以身翼蔽沛公 (象鸟的翅膀一样,名作状;) ③范增数目项王 (使眼色,名作动; ) ④籍吏民,封府库 (登记,名作动;) ⑤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象对待兄长一样,名作状;) 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活,使动用法;) ⑦爽心悦目 (使……爽快,使……愉快,使动用法。) A.①③④/②⑤/⑥⑦ B.①②⑤/③④/⑥⑦ C.②⑥⑦/③④⑤/① D.③⑥/⑤⑦/①②④
5.意
• 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意图)
• ②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 (意料,料想) • 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神情,神态)
6.辞
•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推辞) • ②大礼不辞小让 (争,计较)
六、词类活用
1.沛公军霸上 2.籍吏民
3.范增数目项王 4.刑人如恐不胜
5.道芷阳间行 6.于是项伯复夜去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试卷44(详细解答)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试卷44(详细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e2a4f10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2.png)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试卷44(详细解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9分)蓝玉,定远人。
开平王常遇春妇弟也。
初隶遇春帐下,临敌勇敢,所向皆捷。
遇春称于.太祖。
二十年,以征虏左副将军从大将军冯胜征纳哈出,次.通州。
闻元兵有屯庆州者,玉乘大雪,帅轻骑袭破之,杀平章果来,禽其子不兰溪还。
会大军进至金山,纳哈出遣使诣大将军营纳欸,玉往受降。
纳哈出以数百骑至,玉大喜,饮以酒。
纳哈出酌酒酬玉,玉解衣衣之,曰:“请服此而饮。
”纳哈出不肯服,玉亦不饮。
争让久之,纳哈出覆酒于地,顾其下咄咄语,将脱去。
郑国公常茂在坐,直前砍伤之,都督耿忠拥以.见胜。
其众惊溃,遣降将观童谕降之。
还至亦迷河,悉降其.余众。
会冯胜有罪,收大将军印,命玉行总兵官事,寻即军中拜玉为大将军,移屯蓟州。
时顺帝孙脱古思帖木儿嗣立,扰塞上。
二十一年三月,命玉帅师十五万征之。
出大宁,至庆州,谍知元主在捕鱼儿海,问道兼程,进至百眼井。
去海四十里,不见敌,欲引还。
定远侯王弼曰:“吾辈提十余万众,深入漠北,无所得,遽班师,何以复命?”玉曰:“然。
”令军士穴地而爨,毋见烟火。
乘夜至海南,敌营尚在海东北八十余里。
玉令弼为前锋,飞奔薄.其营。
敌谓我军乏水草,不能深入,不设备。
又大风扬沙,昼晦。
军行,敌无所觉。
猝至前,大惊。
迎战,败之。
杀太尉蛮子等,降其众。
玉长身赤面,饶勇略,有大将才。
中山、开平既没,数总大军,多立功。
太祖遇之厚。
玉浸骄蹇自恣,多蓄庄奴,乘势暴横。
尝占东昌民田,御史按问.,玉怒,逐御史。
北征还,夜扣喜峰关,关吏不时纳,纵兵毁关入。
帝闻之.不乐。
初,帝欲封玉梁国公,以过改为凉,仍镌其过于券。
玉犹不悛.,侍宴语傲慢。
在军擅黜陟将校,进止自专,帝数谯让。
西征还,命为太子太傅。
玉不乐居宋、颍两公下,曰:“我不堪太师耶!”比奏事,多不听,益怏怏。
二十六年二月,锦衣卫指挥蒋珊告玉谋反,下吏鞫讯。
狱具,族诛之。
(《明史•卷一三二》)3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大将军冯胜征纳哈出,次.通州次:驻扎B.飞奔薄.其营薄:迫近C.尝占东昌民田,御史按.问按:巡视D.玉犹不悛.,侍宴语傲慢悛:悔改34.下列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遇春数称于.太祖而君幸于.赵王B.都督耿忠拥以.见胜举匏樽以.相属C.帝闻之.不乐臣之.壮也,犹不如人D.还至亦迷河,悉降其.余众其.皆出于此乎35.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蓝玉随大将军冯胜出兵征讨纳哈出,杀败元军,立下战功。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古诗阅读之叙事类(含解析)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古诗阅读之叙事类(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a2323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82.png)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古诗阅读之叙事类(含解析)高考古诗阅读之叙事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鸿门宴(节选)刘翰刁斗①乍急营垒惊,夜深旗尾秋风横。
玉帐佳人不成梦,月明四面闻歌声。
拔剑相看泪如雨,我作楚歌君楚舞。
明朝宝马一声嘶,江北江东皆汉土。
[注]①刁斗,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器具,又名“金柝"、“焦斗”,白天可供一人烧饭,夜间敲击以巡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语言直白浅近,善用想象,描写生动,再现了楚汉战争的背景下,项羽面临垓下之围的绝境,不得已泪别虞姬的悲壮场面。
B.第二联写到月夜之下,项羽统率的战士们想念家乡,不自禁地唱起了家乡楚地的歌声,玉帐中的虞姬也紧张不安,难以入眠。
C.第三联通过传神的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霸王别姬的悲壮场面,项羽慷慨悲歌,虞姬以舞相和,二人泪如雨下。
D.最后一联,写到了垓下之战的最终结果:项羽被迫自刎乌江,刘邦统一了长江南北,并最终建立了大汉王朝。
2.诗歌首联如何理解?在写作手法上有何鲜明特色,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投江上崔尚书杜荀鹤①此生何路出尘埃,犹把中才谒上才。
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处认梯媒。
马前霜叶催归去,枕上边鸿唤觉来。
若许登门换鬐鬣②,必应辛苦事风雷。
【注】①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
早有才名,屡试不第。
②鬐鬣(qíliè),借指马。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诗多直抒胸臆,兼有气骨,作者虽然希求援引,但豪气干云。
B.首联“谒"字点题,“中才”指中人之才,是作者的自谦之语。
C.颔联的“闭户十年"“仰天无处”则表现出作者的怀才不遇。
D.颈联景中含情,叙写自身悲伤落寞的心境,为结尾情感做铺垫。
4.尾联表现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及情感?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从陈季张求竹竿引水入厨黄庭坚井边分水过寒厅,斩竹南溪仗友生。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文回顾练(十三)鸿门宴(2021年整理)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文回顾练(十三)鸿门宴(2021年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deb405e1a37f111f0855b6b.png)
课文回顾练(十三)鸿门宴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距关,毋内诸侯距同拒,拒守内同纳,接纳2.张良出,要项伯要同邀,邀请3.秋豪不敢有所近豪同毫,毫毛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同背,违背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同早,早早地6.令将军与臣有郤郤同隙,嫌隙7.因击沛公于坐坐同座,座位8.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参同骖9.拔剑切而啗之啗同啖,吃10.沛公不胜桮杓桮杓同杯勺,酒杯和勺子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1.望错误!2.举错误!3.谢错误!4.为错误!5.过错误!6.善错误!7.如错误!8.之错误!9.因错误!10.为错误!三、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1.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名词作状语,在夜间3.吾得兄事之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4.头发上指名词作状语,向上5.间至军中名词作状语,从小路6.素善留侯张良形容词作动词,与……交好7.项伯杀人,臣活之使动用法,使……活8.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动用法,使……跟从9.籍吏民,封府库名词作动词,登记10.范增数目项王名词作动词,以目示意11.道芷阳间行名词作动词,取道12.常以身翼蔽沛公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那样13.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使动用法,使……为王14.刑人如恐不胜名词作动词,施加刑罚15.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止,阻止16.君安与项伯有故形容词作名词,老交情17.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作名词,小事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
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指崤山以东地区今义:山东省2.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3.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义:黄河以北地区;黄河以南地区今义:河北省;河南省4.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或者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5.而听细说古义:小人离间之言今义:详细说来五、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判断句)翻译: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们是鱼和肉。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鸿门宴教案(1)(精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三语文一轮复习鸿门宴教案(1)(精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e032ee8a1c7aa00b52acba1.png)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知识归纳——人教必修一《鸿门宴》一、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早地)5.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6.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7.交戟之士欲止不内(内,通“纳”,使……进入)二、古今异义1.约为婚姻古:儿女亲家;今:指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2.所以遣将守关者古:……的原因;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意外的变故;今:很,十分4.将军战河北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5.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南;今:河南省6.沛公居山东时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山东省。
7.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古:小人的谗言。
今:详细地讲述。
8.今人有大功而击之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三、重点文言实词释义( 12个)1.军沛公军霸上:名词作动词,驻扎。
从此道至吾军:名词,军营。
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名词,军队。
勇冠三军:名词,军队的编制单位。
2.击急击勿失:动词,攻击,攻打。
因击沛公于坐:动词,杀。
秦王不肯击缶:动词,敲打,敲击。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名词,碰撞。
3.内毋内诸候:内,通“纳”,动词,接纳。
帘内掷一纸出:名词,里面,与“外”相对。
内无法家弼士:名词作状语,在内部。
色厉内荏:名词,内心,心里。
4.如劳苦而功高如此:动词,像。
沛公起如厕:动词,往、去。
固不如也:动词,及、比得上5.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动词,通“背”,违背。
每逢佳节倍思亲:副词,愈加。
6.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动词,道歉,谢罪。
乃令张良留谢:动词,辞别。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动词,感谢。
7.意然不自意:动词,料想、意料、估计。
其意常在沛公也:名词,心意、意图。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名词,意思。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名词,神态,神情。
2023年语文高考一轮复习课件——《鸿门宴》
![2023年语文高考一轮复习课件——《鸿门宴》](https://img.taocdn.com/s3/m/16ae172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7.png)
⑤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使动用法,使……为王
⑥吾得兄事之/常以身翼蔽沛公
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像翅膀一样
⑦籍吏民/范增数目项王/道芷阳间行 名词作动词,造册登记/使眼色/取道
5.特殊句式
例句
句式特点(指出标志词)
①若属皆且为所虏/吾属今为之虏矣 被动句,标志词:为所/为
②不然,籍何以至此
宾语前置句,“何”是介词“以” 的宾语
③客何为者/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 宾语前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④孰与君少长
固定句式,孰与……
⑤此亡秦之续耳
无标志判断句
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判断句,标志词:为
6.文化常识 (1)《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_纪__传__体___通史,记载了黄帝至_汉__武__帝___ 共3 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_本__纪___(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 _世__家___(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_列__传___(记重要人物的言 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史记》被列为 “二十四史”之首,与《__汉__书__》__《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3.多义实词 ①刑人如恐不胜 ②沛公不胜杯杓
(1)胜 ③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六国论》) ④日出江花红胜火(白居易《忆江南》) ⑤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①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③乃令张良留谢
(2)谢 ④阿母谢媒人(《孔雀东南飞》) ⑤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 ⑥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⑦及花之既谢(《芙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颜色词的古今意义都相同的一组是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对联)(含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语言表达(对联)(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a343c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cf.png)
语言表达1.请根据所给出的下联按照对联的基本常识写出上联。
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平仄可不论。
上联:;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在下面语段【甲】【乙】处的横线上,依次填入恰当的内容,使对联完整。
陶行知常用对联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和【甲】做朋友对稻粱菽麦稷棉下功夫”,融汇了他“知行合一”“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小疑必问,【乙】才算学生”,告诫学生要参与劳动、勤于思考、关心时事。
3.对联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讲究平仄对仗,内容贴切。
请依据所给例子,利用所给材料,重组对联,使它符合对联的要求,又与所学诗文中的情境相适。
[例]题岳阳楼联:诗惭杜叟,文愧范公,我来敢挥毫,空怀千古无双士;地坼吴楚,气吞云梦,此去难为景,曾上九州第一楼。
材料:临赤壁无觅幼安慨华发生望京口遥想公瑾英雄北顾谈笑雄姿可堪回首;4.下面是上下联打乱之后的五副对联,请仔细品味,分别将上下联用序号组合起来。
①日照花如锦②碧水双鸥静③暮烟明月暗④芳草斜阳外⑤鸟啼苔有迹⑥青山一鹤归⑦风吹柳似丝⑧莺啭柳如丝⑨残雨夕阳收⑩落花流水间5.重庆市辅导中学高三(3)班的同学为了营造家文化,在虎年到来之际,在教室门口张贴了春联,请根据上联,从给出的词组中挑选合适的内容组成下联。
虎卧华堂满院生辉五湖三江千家万户九州英杰须牛劲玉龙盘跃鹏程春气息普天瑞上联:四海笙歌迎虎岁下联∶_____6.在下列横线上写一副你最喜欢的对联,每联不少于5个字。
上联:下联:7.拟写春联春联,对仗工整,文字简洁精巧,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
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的重要习俗。
2022年2月4日(农历壬寅虎年正月初四),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盛大开幕。
组委会在春节前举行了“为奥运喝彩我为冬奥写春联”活动,为冬奥会和新春佳节祈福。
请你为冬奥写一副春联,每联不超过12个字。
例:冬奥冰天施绝技虎年喜鹊报佳音上联:下联:8.从下列短语中挑选组合成描写教师节和春节的每联七字的对联,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一轮复习《鸿门宴》(2)(基础教学)
![一轮复习《鸿门宴》(2)(基础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242de60ea58da0116c1749d3.png)
(辞别)
贵门
(辞别)
5.哙拜谢,起,立而 饮之
(感谢)
6.多谢后世人,戒之 (告诉)
慎勿忘 7及花之既谢
(凋落)
8.使君谢罗敷:"宁 (请问)
可共载否"
苍松优选
4
• 暮春时节,春花谢( )。一日,杜
牧游山中,遇山民。山民邀其至家,牧
谢( )之。山民执意邀,牧怪之。
山民述其意,牧方知其好意,遂谢
(
)。后至其家,山民礼遇之,
苍松优选
10
胜
• 1.沛公不胜杯杓, 不能辞
• 2.刑人如恐不胜
• 3.而犹有可以不赂 而胜之之势
• 4.一人之智力,不 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 众
• 5.予观夫巴陵胜状
能承受,禁得起,能忍住 • (尽) • (胜利,战胜,取胜)
• (胜过,超过)
• (优美的,好的)
苍松优选
11
•胜
• 古有一男子,才貌俱佳,官至三品,遭 人嫉,被贬。心忧,酒醉不胜( ) 杯杓,至胜( )地,仍不能胜 ( )心忧,遂发愤,立志定当胜 ( )于前,无奈天不遂人意,屡 受挫折,其心之愤,何可胜( )道 也哉!
12.兔起凫举
13.主人不问,客不先举 (飞)
14.卒叫,函谷举
(动问)
15.荣禄密谋,全在天津阅兵 (攻占、占领)
之举
(举动)
苍松优选
15
• 陈涉亡,众豪杰举( )项羽为帅。约定 先入咸阳者为王。不意刘邦先举( )咸 阳,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然意不 决,范增举( )玉玦促之。樊哙闯入, 声讨秦王杀人如不能举( ),且举( ) 沛公待项王之事,告项王莫令事不举 ( )。
苍松优选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鸿门宴》课件
![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鸿门宴》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d463d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2d.png)
屡次 递眼色
状后
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项王沉默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
王为人不忍。
你进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要求用剑舞蹈,趁机在座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位上袭击沛公,杀掉他,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
协力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
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 同“隙”,隔阂
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批大郤,导大窾
同“隙”,间隙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 项王当天就留下刘邦和他饮酒
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
;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
一定是刘邦。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今以钟磬置水中
备办 安排 放置
特别小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 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 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 ;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 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 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桀曰:“父老苦 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 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 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
同“邀”
。”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
亲家
丝毫,一点点
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第二讲《鸿门宴》-2022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回归教材第一轮复习
![第二讲《鸿门宴》-2022届高三语文文言文回归教材第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756f0ae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6.png)
眼色,名作动;④登记,名作动;⑤象对待兄长一样,名作状;⑥ 使……活,使动用法;⑦使……爽快,使……愉快,使动用法。
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范增)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答案:A。①代词,代项
③臣请入,与之同命 ④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⑤今者有小人之言 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大礼不辞小让
推辞 告辞、告别 讲究、计较
玉斗一双 斗 外连衡而斗诸侯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酒器 使…斗 接合
沛公军霸上 军 为击破沛公军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吾属今为之虏矣 今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
是古非今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 奉 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项伯东向坐
坐
置之坐上 停车坐爱风林晚
坐而待毙
“坐”通“座”,座位。
8.具以事告:
“具”通“俱”,全部。
偏义复词
1.所以谴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孰与君少长?
“出入”是偏义复词,偏“入”
“少长”是偏义复词,偏“长”
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时
(古)崤山以东 (今)山东省
(古)不同寻常, 指意外的变故。 (今)表程度副词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特意 旧交情 所以 原来 缘故
沛公不胜杯杓
胜
是故百战百胜,善之善者也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胜友如云
经得起 胜利、战胜 优美的 有才智、高明的
•谢 • ①道歉,谢罪 •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 ②推辞,谢绝 • 阿母谢媒人(推辞,谢绝) 《孔雀东南飞》 • 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孙膑》 • ③辞去,辞别 • 乃令张良留谢(辞别) 《鸿门宴》 • ④感谢 •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感谢) 《鸿门宴》 • ⑤告诉,劝告 •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告诉) 《孔雀东南飞》 • ⑥请问 •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请问) 《陌上桑》 • 译文:太守问罗敷,“愿意一起坐车吗?” • ⑦凋谢,衰亡 • 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凋落) 《芙蕖》
鸿门宴 知识点归纳
![鸿门宴 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4f43d41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b.png)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鸿门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个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06年,秦朝的始皇帝秦始皇派遣刺客前往楚国的鸿门宴上刺杀楚国的君主项羽。
这一事件以及其背后的复杂历史背景都使得它成为了后世研究的重要对象。
本文将就鸿门宴这一事件进行知识点的归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的历史知识。
一、鸿门宴的背景鸿门宴发生在秦朝和楚国之间的战争时期,楚国是当时的一个势力强大的国家。
楚国的君主项羽在当时已经成为了抗秦的领军人物,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而秦朝的始皇帝秦始皇则希望能够借助鸿门宴这样的机会将项羽除掉,以此来扭转颓势。
二、鸿门宴的地点和时间鸿门宴的地点是楚国的鸿门,鸿门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境内。
鸿门宴的具体时间是公元前206年,[与题目内容有关]。
三、鸿门宴的策划和目的鸿门宴是秦始皇个人策划的,为了除掉项羽,翦灭楚国的反抗势力。
然而,鸿门宴最初的目的并非刺杀项羽,而是试图使得项羽陷入圈套,从而捕捉他。
然而,由于秦军内部的变故以及项羽的机智,最终鸿门宴成为了项羽与秦始皇的对决,秦始皇派遣的刺客未能成功刺杀项羽。
四、鸿门宴的影响鸿门宴虽然未能达到秦始皇的最初目的,但仍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鸿门宴后,楚国与秦军的战争持续了一段时间,最终导致楚国的失败。
其次,鸿门宴对于项羽来说,是他政治和个人威望的一次重大挫折,最终也为灭亡埋下了伏笔。
此外,鸿门宴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典故,被后世传为佳话,为文学作品和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五、鸿门宴的历史意义鸿门宴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是中国古代政治斗争的一个缩影,体现了权力之争与权谋之间的矛盾和博弈。
其次,它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关系的变化和嬗变,从而对历史进程的演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鸿门宴也为后世人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教训,将其作为一个反面典型,用来警示权力的滥用和权谋的弊端。
综上所述,我们对鸿门宴这一历史事件进行了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
语文一轮复习重点突破学案:4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鸿门宴》
![语文一轮复习重点突破学案:4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鸿门宴》](https://img.taocdn.com/s3/m/2a1be00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2.png)
学案4 必修三(二)——《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鸿门宴》学案目标1。
作为高考考试重点考查的两个重点篇目,对其所涉及的各种语言现象作全面梳理,重点掌握。
特别要掌握“所以……者,……也"句式的译法。
2。
重点掌握名词活用为状语、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规律特点。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A.于是相如前进缻..而事君者B.臣所以去亲戚..臣C.传之美人,以戏弄..D.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错误!B.错误!C.错误!D。
错误!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错误!B.错误!C.错误!D.错误!4.翻译下列句子。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③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④君王为人不忍。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1.名词活用为状语有什么规律特点?(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应怎样解释?它们的活用有何共同规律、特点?①而相如廷.叱之:__________________②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③间.至赵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④吾得兄.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⑤(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⑦(樊哙)头发上.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迁移练习:指出下列句中活用词的活用类型,并体会其活用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鸿门宴一轮复习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 括十二本纪 、三十世家 、 、七十列传、 十表 、 八书 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了上起黄 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 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鸿门宴一轮复习
本纪: 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 世家: 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 列传: 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
被宰割的地位。
鸿门宴一轮复习
文言语法:
一、虚词:之、而、因、为、以 二、一词多义:如 幸 胜 举 谢 三、词类活用 四、特殊句式
鸿门宴一轮复习
文言语法:
一、虚词 之、而、因、为、以
鸿门宴一轮复习
之: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 动词,到……去
①头发上指共
(向上)
②持剑盾步走
(步行,徒步)
③道芷阳间行
(从小路)
④吾得兄事之
(像兄长一样)
⑤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连夜)
⑥常以身翼蔽沛公 (像鸟翅一样) 鸿门宴一轮复习
识 文 词类活用
言 一、 名词的活用
知 2、名词作动词
①籍吏民,封府库 (登记造册)
②沛公军霸上
(驻扎)
③沛公欲王关中 (统治,统占)
④范增数目项王
(用眼示意)
⑤道芷阳间行
(取道)
⑥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一轮复习(处罚、处治)
词类活用
识 文 二、 形容词的活用 言1、形容词作动词 知 例:素善留侯张良
(交好)
2、形容词作名词
①沛公今事有急 (危急的事)
②此其志不在小
(小事)
三、 动词的活用
动词作名词
例:此亡秦之续鸿门耳宴一轮复习 (后继者)
等语气,可译为“呢”
读音二:wèi
介词
鸿门宴一轮复习
为:
1、使子婴为相
担任,动词
2、为之奈何
对,对付,动词
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替,介词;筹划,策划,动词
4、为击破沛公军 替、给,介词
5、公为我献之 替,介词
6、吾属今为之虏矣 被,介词
7、沛公奉卮酒为寿 动词
8、窃为大王不取也 认为,动词
9、君王为人不忍 做,动词
军”
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常也
性,不翻译
3、今日之事何如? 助词,的
4、臣活之
代词,他
5.珍宝尽有之 助词,衬字,无义
鸿门宴一轮复习
而:
1、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表示修饰
2、立而饮之
表示修饰
3、项王按剑而跽曰
表示顺承
4、劳苦而功高如此
表示并列
5、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表示转折
6、劳苦而功高如此,未 表示转折 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1.大礼不辞小让 2.大行不顾细谨 3.来何操 4.项王军在鸿门 5.会其怒 6.则置车骑 7.相去四十里 8.度我至军中 9.张良入谢 10.沛公安在
鸿门宴一轮复习
• 谦让 • 注意 •拿 • 军队 • 恰逢 • 放弃 •距 • 估计 • 谢罪 • 哪里
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把守。 “内”通“纳”,接纳。
受制于人
鸿门宴一轮复习
•尽 •全 • 举起 • 科举考试 • 发起,发动 • 攻下,占领 • 推举 • 挂起,拉起 •拿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乃令张良留谢 哙拜谢,立而饮之 谢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敬谢不敏 及花之既谢
• 道歉 • 辞谢 • 感谢 • 告诉 • 辞别 • 表感谢 • 凋谢
表: 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 书: 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
鸿门宴一轮复习
成语探究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不拿民间一针一线。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或行动表面上另有名目,
实则想乘机害人。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劳苦功高: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重点实词(二)
1.故幸来告良 2.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3.不如因善遇之 4.数目项王 5.臣死且不避 6.杀人如不能举 7.刑人如恐不胜 8.窃为大王不取
• 幸亏 • 道歉 • 趁机 • 数次 • 畏避 • 如恐 •尽 • 私下
9.樊哙从良坐 10.乃令张良留谢
鸿门宴一轮复习
• 挨着 • 辞谢
重点实词(三)
鸿门宴一轮复习
因
1、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于是,就,连词
2、因言曰
趁机,介词
3、不如因善遇之 趁机,介词
4、因击沛公于坐 趁机,介词
5、因遗策
沿袭, 动词
6.因人之力而敝之 凭借,依靠,动词
鸿门宴一轮复习
为,读音一:wéi
(1)动词 (2)介词,表示被动语气 (3)助词,放在句尾,表示疑问、感叹、反诘
鸿门宴一轮复习
重点实词(一)
1.急击勿失 2.旦日飨士卒 3.素善留侯张良 4.具告以事 5.为之奈何 6.不可不语 7.且为之奈何 8.足以当项王 9.安与项伯有故 10.秦时与臣游
鸿门宴一轮复习
• 失去时机 • 犒劳 • 一向 • 详细 • 应付 • 告诉 • 将要 • 比得上 • 交情 • 交往
识 文 词类活用 言 四、 使动用法 知①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使之为王) ②项伯杀人,臣活之 (使……活,救) ③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10、皆为龙虎
是,动词
11、何辞为
语气词
鸿门宴一轮复习
以: 1、具告以事 把,介词 2、请以剑舞 用,介词 3、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连词,可不翻译 4、举所佩玉觖以示之者三 来,连词 5、皆以美于徐公 认为 ,动词 6、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因为,介词 7、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凭借……身份,按照,介词
鸿门宴一轮复习
则吾斯役之幸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幸 妇女无所幸 始皇帝幸梁山宫 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沛公不胜杯杓 胜 刑人如恐不胜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予观夫巴陵胜状
幸运 幸亏 宠幸、亲近 指皇帝到某处去 希望
经得起 尽 胜过 优美,好
鸿门宴一轮复习
杀人如不能举 举世无双 举所佩玉玦示之者三 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 举 举兵伐徐,遂灭之 戍卒叫,函谷举 举贤任能 中江举帆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
3.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怨。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背 弃。
5.要项伯: “要”通“邀”,“邀具”通“俱,全。 6.因击沛公于请坐。: “坐”通“座”,座位。
鸿门宴一轮复习
识 文 二、词类活用
言 一、 名词的活用 知1、名词作状语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