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结构

合集下载

周易64卦详解完整版

周易64卦详解完整版

周易64卦详解完整版64卦详解【周易64卦详解完整版】乾为天第一乾①。

元亨、利贞②。

乾卦:大吉大利,吉利的贞卜。

①乾,卦名。

《周易》以卦为单位,全书共六十四卦。

每卦有四个组成部分。

即卦画、卦名、卦辞、爻辞。

易卦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最小的单位是爻,基本单位是经卦,每卦由二个经卦,或者说由六爻组成。

经卦有八个,即乾,坤、坎、离、巽、震、艮、兑。

它们分别代表八种类别的自然物质,如乾代表天文之事,坤代表地理之事,卦象是比较单纯的。

八个经卦互相重迭构成六十四卦。

经卦两两相重就产生了具有内部关系的复合卦象。

根据八个经卦所代表事物的物理属性,从而形成了相制相克、相和相应的一系列矛盾,用以象征性地概括表示自然、社会的种种现象。

卦辞、爻辞,以及《彖》、《象》,即是从不同角度对这些矛盾进行解说,从而判定物象人事的凶吉。

组成各卦的两个经卦,又依其位置称为上卦与下卦。

上卦又称为外卦,下卦又称为内卦。

这种位置区分与卦象、爻位联系起来,也是分析卦、爻意义的重要的结构关系。

本卦是同卦相叠(乾下乾上)。

六画都是阳爻(阳爻,参见本卦初九爻题注),用以象天,喻龙,比喻有才德的君子。

后人说《易》多附会,将其象征意义广泛推衍,用以代表纯阳刚健的事物,以及与此相关联的人伦义理概念(可详《说卦》各篇)②元亨、利贞,是两个贞兆辞。

《易卦》的卦、爻之辞可以从很多角度上进行分析。

大概可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贞事辞,它记录着占筮的具体事情;二是贞兆辞,它指占筮时神灵感应的兆示,如吉、凶之类;三是象占辞,它记录着日常生活中一些异常现象,比如说梦境中的现象,用以向神灵卜问其吉凶。

元,大。

亨,通。

利贞,《说文》:“贞,卜问也。

”利贞,犹言吉利的贞卜。

《彖》曰①:大哉乾元②,万物资始③,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⑤。

态呀终笔⑥,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⑦。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保合大和,乃利贞⑧。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⑨。

《彖辞》说:伟大啊,上天的开创之功。

万物依赖它获得生命的胚64卦详解胎,它们统统属于上天。

周易讲解图文并茂版本PPT课件

周易讲解图文并茂版本PPT课件

焉」(指卦爻辞),学《易》目的是「非安其用而乐其辞」。「用」
指卜筮吉凶祸福。「乐其辞」本于<系辞>文「所乐而玩者,爻
之辞也。」因为卦爻辞含有义理,可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境界。
如其所说:「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关于占筮,
借孔子话说:「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
其为之史。」……此文认为孔子学,易不同于史巫:「后世之士
一、周易的性质➢Biblioteka 远古,人们对自然、社会缺乏认
识,产生了不少迷信活动,人们想通
过各种方式认识、了解、支配社会与
自然,占卜便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种。
殷商占卜主要使用甲骨,甲骨文是占
卜情况的记录。周人主要用蓍草(民
间称蚰蜒草或锯齿草,蓍草的根状茎
短。茎直立,全株被柔毛。 )卜卦,
叫占筮,《周易》就是占筮情况的记
第一种说法认为“周”是朝代名,指周朝。 郑玄《易赞》说:“夏曰《连山》,殷曰 《归藏》,周曰《周易》。”唐代孔颖达 《周易正义》说:“又文王作《易》之时, 正在羑(you)里,周德未兴,犹是殷世也, 故题周别于殷,以此文王所演故谓之《周 易》。其犹《周书》《周礼》,题周以别 余代。”朱熹《周易本义》也说:“周, 代名也。”
CHENLI
11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
按照传统的说法,《周易》成书的过程是
“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所谓“三古”
也就是上占、中古、近古三个时代,所谓
“三圣”是指伏羲、周文王、孔子这三个
圣人。
伏羲,又名宓羲、包牺、庖牺等,是中国神
话中的人物,又被称为我国的人文初祖。伏
羲的形象在传说中大多是人头蛇身。根据学
易曰:「〔寝〕龙勿用。」孔子曰:「龙寝矣而不阳,时至矣而不,出 可谓寝矣。大人安失(佚)矣而不朝, 猒在廷,亦犹龙之寝也。其淢 而不用也,故曰:寝龙勿用。

周易与中医(修订)

周易与中医(修订)

三易:《郑康成易赞》曰:“易一名而含三义: 简易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易纬乾 凿度》谓,“易者易也,变易也,不易也。 变易者,其气也.不易者,其位也。” (1)变易 (2)简易 (3)不易
2、《周易》的作者
传统的说法,《周易》成书是“人更三圣, 世历三古。” 上古:伏羲 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 发明八卦
鹿茸; 凡天地间物,其秉气以生者,多秉先天卦 气也。有兽如鹿,是秉先天坤震之气,震 具东北,在今关东,与正北坤卦相合,是 为复卦。鹿秉此气,故鹿茸以关东者为佳。 冬至一阳生,复卦值月,故鹿解角生茸以 应之,用能补阴中之阳气。 麋是秉先天乾巽之气,先天巽居西南,在 今云南吐蕃,与正南乾卦相合,是为姤卦。 麋秉此气,故麋茸以吐蕃者为佳。夏至一 阴生,姤卦值月,故麋角解而生茸,用能 补阳中之阴血。
《周易》与中医
上篇——周易基础
• 易与天地准,是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 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 为变。
一、引言——《周易》与日常生活
“ 易学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 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 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四库全书 提要》
平人标准 生理状态:康泰;既济 上虚下实 上清下浊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上寒下热 不倒翁,等腰三角
第一个:一觉到天亮,当然有些事情烦恼你,比如你和 你先生吵架闹离婚,那当然睡不着觉,这是正常的。 (既济) 第二个:男人女人都有,叫做早上的阳反应,女人早上 起来的时候,乳房很敏感,男人阴茎会勃起。( 既济) 第三个:是胃口正常,所谓正常的胃口不是暴饮暴食, 是很正常的量吃下去很满,不是吃很多,还不行,还 要再吃。(泰) 第四个:是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大便上厕所, 上完厕所才吃早餐。 (泰) 第五个:是一天五到七次小便,小便的量大,颜色要淡 黄。 (泰) 第六个:一年四季,不管春夏秋冬,不管你在哪里,在 阿拉斯加,在佛罗里达,还是在加州,永远都是头面 身体冷,手脚温热。 (泰) ( 既济) (倪海厦医师)

周易的结构组成

周易的结构组成

《周易》的结构组成——摘录于兴让著《周易研究》第三章节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结构组成,《周易》自然也不例外,更何况《周易》本身乃由符号错综而成,其结构就显得更为复杂。

就简略而论,《周易》的结构乃是阴阳符号变易而成。

还有,《周易》的结构乃是《乾》(☰)、《坤》(☷)、《巽》(☴)、《震》(☳)、《坎》(☵)、《离》(☲)、《艮》(☶)、《兑》(☱)八卦相摩相荡重叠而成。

如果再往详细一点,就是《周易》中的原始八卦各代表一种物象;两种物象又各互相重叠组成了新的事物象征。

也有两个原始八卦相重叠组成了新的事物象征,这种事物又由六个爻位组成;这六个爻位的容变易又赋予了这个事物的一个特定容。

就一般情况而言,这是人们所共知的常识。

《周易》的研究到了宋代,一个叫邵雍的易学大师的研究颇令人关注。

在《周易》的占卜方面,他发明了“数字起卦”法,对占卜术来说,可以说是一次变革。

除此以外,他对《周易》的卦形结构组成也颇有研究,并推出了《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文王八卦次序图》、《文王八卦方位图》六种图形(见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六、图七)。

我们先来看看邵雍所谈的这些结构。

这些图形被朱熹首次列入他的《周易本义》之首,并加了注译。

其图形(二)下注为:《系辞转》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邵子曰:“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也。

”《说卦传》曰:“《易》,逆数也。

”《邵子》曰“《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自《乾》至《坤》,皆未得生之卦,若逆推四时之比也。

”后六十四卦次序放此。

其图形(三)下注为:《说卦传》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邵子曰:“《乾》南《坤》北,《离》东《坎》西,《震》东北,《兑》东南,《巽》西南,《艮》西北。

自《震》至《乾》为顺,自《巽》至《坤》为逆。

立体周易

立体周易

周易一、周易的基础部分周易是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贤们对天、地、人和时间为客观对象的认识后,总结和创立一套符号系统和运算模型,就象选现在的计算机一样,在一的数学模型上对许多事情进行数学计算,然后就有了我们的数字时代。

我们先贤也创立了这类模型,在这个模型中包括了人和宇宙客观的关系,人和人的社会关系等,以及万事万物的变化都统一于这个模型中来,万事万物都大统一这个模型。

通过这个模型的计算,我们可以知道已知的时空和社会的产生、发展和变化,也可以知道未知时空和社会的部分发展和变化。

这个运算模型叫:《易》。

《易》在远古就有,到了后来的夏、商、周,每朝每代都有自己的《易》,只不过到了周,周文王做了后天八卦的易后,人们一直沿用到现在。

周朝的易叫《周易》主要内容有:先天八卦,后天八卦,阴阳五行、河图与洛书、64卦序、天干地支等。

1.先天八卦1)八卦的由来我们的祖先根据万物的产生发展得规律,创立了一套符号系统,这系统的基础元素就是“卦”。

这卦又是如何又来的?卦的产生是以人为中心的空间观察宇宙万物而得出的。

具体讲就是:老子的《道德经》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再生万物。

首先,道生一,以人为中心来看这个“一”,这里面就它的信息,因为在人对它时候,它就有左右之分,在左为阳,在右为阴,我们的先人创立了“—”阳爻和“- - ”阴爻,来表示“一”左右之象。

然后由一再生二,也就是“一”的前后运动,在人为中心的观察来说:前为阳,后为阴,也用“—”阳爻和“- - ”阴爻,也就在“一”爻的基础上有了“二”的有爻的变化,也就是一个平面变化(如图1)图1 再后,二生三:这个2爻组成的平面上下运动下,也就产生了表示上下关系的第三爻,这个表示上下变化的爻,也用“—”阳爻和“- - ”阴爻,也有其含义:在上为“—”,在下为“- - ”。

如图2.图2.最后这3爻及其变化后主成了先天八卦的立方体(如图3)。

图3先天八卦是有3个爻组成的,3爻就象“3D”,本生带有一个立方含义,只不过“3D”没有象的含义,而3爻有象的含义,有更多的信息。

《周易》的起源、结构、目的与影响

《周易》的起源、结构、目的与影响

1.趋吉避凶 聖人設卦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凶,剛 柔相推而生變化。是故吉凶者,失得 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變化 者,進退之象也。剛柔者,晝夜之象 也。六爻之動,三極之道也。是故, 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樂而 玩者,爻之辭也。是故,君子居則觀 其象而玩其辭,動則觀其變而玩其占, 是以“自天祐之,吉無不利”。
王:甲骨文作 ,象斧鉞之形,本為軍事 統帥的權杖。由其有主宰与自由的内涵, 就引申為以貫通三才或德配天地者爲王。 如《說文》云:“天下所歸往也。”
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 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 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 唐·释慧琳《一切經音義》卷二十二: “韓康注易曰:‘王,盛也。盛德之至, 故曰王天下也。’”
孟子: 邵雍《觀物外篇: 知《易》者不必引用講解,是為知易。孟 子之言未甞及《易》,其間易道存焉,俾 人見之者鮮耳人。能用《易》是為知《易 》,如孟子,可謂善用《易》者也。
B.道家 老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 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邵雍《观物外篇》: 老子五千言,大抵皆明物理。老子,知易 之體者也。
燥土生金,故七六次八而為兌;乾水生濕 土,故二次一而為坤,濕土生木,故三四 次二而為震巽。以八數與八卦相配而後天 之位合矣”。
(三)《周易》的目的
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 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 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 下之疑。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 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變者 也。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 言乎其小疵也。無咎者,善補過也。 是故,列貴賤者存乎位,齊小大者存 乎卦,辯吉凶者存乎辭,憂悔吝者存 乎介,震無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 大,辭有險易。辭也者,各指其所之。

周 易 概 说

周 易 概 说

周易概说林忠军一、《周易》释名古代对“周易”一词的解释,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种:一种认为《周易》是周代占筮之书;一种认为《周易》是讲变化的书。

英文中The Book of Chang的译文就是取此义。

具体地说,“周”字,有二义:①指周普、普遍,即易道广大,无所不包。

②指代号,即周朝,古代常称周朝的书为周书,如《周礼》、《周语》等。

“易”字也有二义:①是指变化,从文字学看,有说“易”字的构成是“日”、“月”。

“易”上为“日”,下为“月”象征日月阴阳变化;有说“易”的甲骨文为象征将一器皿水(或酒)倒入另一器皿之中,以示变换、交易。

从《周易》内容看,包含着变化的思想:如卦爻辞中,《乾》卦从初爻到上爻“龙”由“潜”、“见”、“飞”、“亢”的变化,《泰》卦中大小、往来、平陂、往复的变化。

行筮时运算而显示出数的变化,等等。

《周易》中这种变化被注释《周易》的《易传》深刻地、明确地阐发出来。

《易传》所谓的阴阳交感、天地变化的思想成为中国先秦辩证哲学中的精粹。

故“易”有变化之义。

②是指古代卜筮之书的代名词。

按照古书记载,有《连山》、《归藏》、《周易》三部筮书称为“三易”,故易是筮书专有名词。

(见刘大钧《周易概论》Pl-4)。

二、《周易》书名辨异春秋时,就有《周易》提法,在《春秋左传》这部史书当中,多次提到“周易”,但从当时人们运用的《周易》看,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画(符号)卦爻辞。

战国时,以解释《周易》为宗旨的《易传》成书。

《周易》、《易传》并称为《易》,如《庄子》所谓“易以道阴阳”、《荀子》所谓“善为易者不占”之“易”包含了《易传》。

西汉以降,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制,采纳了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孔子儒家的著作称为“经”。

《周易》和《易传》被称为《易经》,或直接称为《易》。

自此以后,《周易》、《易经》、《易》混合使用,有称《周易》,有称《易经》,有称《易》,其实含义一致,均指六十四卦及《易传》,一直沿用到今天,仍然没有严格区分。

周易卦序结构分析

周易卦序结构分析


6 ・ 0
成 内涵 格 的积 ,因此 “ 两仪 生 四象 ”释 为 2 2 4 “ x = , 四象 生八 卦 ”释为 2 4 8 x : 。用 内涵 格 8与其 自身
作 积就 得 内涵 格 6 4,积 中元 素 的 坐 标表 示恰 好 相应 于 卦 的 内外体说 法 内卦 为左 坐标 , 卦 为右 坐标 . 夕 如 果 以数 字 3 、1 、2 、0分别 表示 老 、长 、中、少 ,并 以正 负号 “ ”和 “ ”分 别表 示 阳和 阴 那 么 + 一
关键词:周 易 ;卦序 结构 ; 内涵格 ;主卦 ;从 卦 ;散卦
中 图 分类 号 : 8 B1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3 75 (0 1 9 0 6 " 7 17 — 0 92 1) — 00 0 0
周 易 卦 序, 错综 复 杂, 呈 线 性序 , 显 两 向多 层 次 的 平 面结 构 。经 分 上 下, 不 而 卦别 主从 , 综 不变 成 错
6 4中的补 运算 和倒 序 运算 ,这 两运 算也 因此而 分 别被 称为 交错 运算 和 交综 运算 。重卦 生成 法被 解 释
收稿 日期 : 0 1 0 — 1 2 1- 8 2
作者简介: 张清宇(9 4 )男 , 14 一 , 上海人 , 中国社 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 博士生导师。研究方 向: 现代逻辑研究 。


乾震 坎 艮兑 离巽 坤八 经 卦就 可 依次 记成 + 、+ 、+ 、+ 、一 、一 、一 、一 ;四 阳卦 的绝对 值依 次 从 3 2 1 0 0 1 2 3 大 到小 ( 、2 1 ) 3 、 、0 ,四 阴卦 的绝对 值 依次 从 小到 大 ( 、1 、3 ,一 顺 一逆 。 内涵格 6 0 、2 ) 4中元 素 的坐 标可 以 由这 些 正 负数 ( 八 经 卦 的卦 名 )来 表示 。邵雍 的连续 二 分法 恰 好就 是 连续 不 断地 作 内 或

周易的概括

周易的概括

周易的概括周易是中国古代文化瑰宝之一,是中华文化的典范。

作为一本重要的经典之一,周易的内容及其哲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周易的概括出发,简要介绍周易及其主要特点。

1. 周易的来源和历史周易也称《易经》,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

最早的《易经》据说起源于商周时期,是一部凝结了古代中国人千百年智慧和哲学思考的经典著作。

传说中,《易经》是由卜筮学家伏羲所写,后由周文王、邵公(周武王的大司马)等人加以发扬光大,逐渐形成现在的《周易》经文。

2. 周易的内容和结构《周易》一共包含了64个六爻卦,每个卦由六条爻线组成,共有384条爻线,其中包含着众多的象征和哲学思考。

卦与卦之间通过相生和相克的关系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而深刻的哲学世界观和价值观。

3. 周易的主要思想作为一部具有深刻哲学思考的经典,《周易》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包括天人合一、阴阳相互转化、五行生克等。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易学的核心思想——“变”。

易学认为,人类处在变化不已、运动不息的世界中,只有适应这个变化、跟随变化,才能生存和发展。

因此,易学的核心思想就是变化。

4. 周易的影响自古至今,《周易》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甚至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影响。

许多重要历史事件都与《周易》有着密切关系。

例如,周公旦在推翻商朝时,用《周易》的思想指引企图实现社会的变革;唐朝时期,张衡提出的天文学“图经”就是基于《周易》的卦象而设计的。

总之,《周易》是一部浩瀚深邃而又充满智慧的经典,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

它凝聚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哲学思考和智慧精华,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周易八卦学说

周易八卦学说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六十四卦排列与自然演化规律:《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以自然的演化规律为据。上经以乾坤为首,象征着世界万物刚刚开始于天地阴阳。乾坤之后为屯、蒙,象征着事情刚刚开始,处于蒙昧时期。……上经终于坎、离,坎为月,离为日,有光明之义,象征万事万物活生生地呈现出来。
六爻装卦要素:
地支——地的要素。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六亲:父母、子孙、官鬼、妻财、兄弟。“生我者父母,我生者子孙,克我者官鬼,我克者妻财,比和者兄弟”——人的要素。六神:青龙、朱雀、勾陈、螣蛇、白虎、玄武。看起卦日期的天干,比如甲乙起青龙,丙丁起朱雀,戊日是勾陈,己日起螣蛇,庚辛是白虎,壬癸起玄武。——空间的要素。起卦日期——时间的要素。
5.“易”为阴阳,阴阳是由日月代表的。
6.无极图”是道教修炼长生之术,刻在石壁上的一个圈。“无极”之圈,就是练功者为更快的入静,而直视静思的一个标记。
7.在“无极”圈里,加进了“易”,也就是画代表“易”的——“日、月”二字,正好形成一个“S”形。即为太极。
8.圆(无极)里的“日月”一边一半,日月中间又各有一点,以黑白一分,就变成了看上去似如两条“鱼”形了。
2.“卦”字是由“圭”字与“卜”字组合而成。“圭”为古人最早测量日影的工具——土圭。“土圭”——圭表,白天测量日影,晚上用来观察月亮。
3.“卦”,即是古人用“圭”,对日、月影象测定结果的观察,来做出判断吉凶的占“卜”,就是“卦”。
4.“易”为日月,“太极图”就是一个“易”的——日月、阴阳的代表符号。
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64卦实际是阐述了社会人生的64个专题, 384爻说明384种处境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和最佳对策。
文王六十四卦卦序歌:

易经六十四卦

易经六十四卦

易经《乾坤谱》中,周易八卦的立体结构如图:干:x=1,y=1,z=1巽:x=1,y=1,z=0离:x=1,y=0,z=1兑:x=0,y=1,z=1震:x=0,y=0,z=1坎:x=0,y=1,z=0艮:x=1,y=0,z=0坤:x=0,y=0,z=0卦名象征物象征意义干天健坤地顺震雷动巽风入坎水陷离火丽艮山止兑泽悦六十四卦卦序歌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出处:朱熹《周易本义〈卦名次序歌〉》杂卦《干》刚《坤》柔,《比》乐《师》忧;《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屯》见而不失其居。

《蒙》杂而着。

《震》,起也。

《艮》,止也。

《损》、《益》盛衰之始也。

《大畜》,时也。

《无妄》,灾也。

《萃》聚而《升》不来也。

《谦》轻而《豫》怠也。

《噬嗑》,食也。

《贲》,无色也。

《兑》见而《巽》伏也。

《随》无故也。

《蛊》则饬也。

《剥》,烂也。

《复》,反也。

《晋》,昼也。

《明夷》,诛也。

《井》通而《困》相遇也。

《咸》速也。

《恒》,久也。

《涣》,离也。

《节》,止也。

《解》,缓也。

《蹇》,难也。

《睽》,外也。

《家人》,内也。

《否》、《泰》反其类也。

《大壮》则止,《遯》则退也。

《大有》,众也。

《同人》,亲也。

《革》,去故也。

《鼎》,取新也。

《小过》,过也。

《中孚》,信也。

《丰》,多故也。

亲寡《旅》也。

《离》上而《坎》下也。

《小畜》,寡也。

《履》,不处也。

《需》,不进也。

《讼》,不亲也。

《大过》,颠也。

《姤》,遇也,柔遇刚也。

《渐》,女归待男行也。

《颐》,养正也。

《既济》,定也。

《归妹》,女之终也。

《未济》,男之穷也。

《夬》,决也,刚决柔也。

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

卦名次序歌诀释意乾坤屯蒙需讼师干干(拼音:qián,中古拼音:gien),六十四卦之首。

周易彖原文与解析

周易彖原文与解析

周易彖原文与解析《周易》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古代哲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周易》彖原文是《周易》的核心内容之一,具有深刻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解读方法。

本文将对《周易》彖原文进行原文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周易》的思想精髓。

一、《周易》彖原文概述《周易》彖原文由64篇卜辞组成,每篇卜辞称为一个“卦”。

每个卦由六个爻组成,每个爻有两种可能的状态,分别是“阴”和“阳”。

六个爻的排列形成了一个六位的二进制数,共有64种可能。

每种可能对应着一个卦的名称和解释,这就是《周易》彖原文。

二、《周易》彖原文解析1. 《周易》彖原文的结构《周易》彖原文的基本结构包括卦名、彖辞、象辞和文言传。

卦名是用来表示每个卦的名称,可以理解为卦的主题。

彖辞是对卦的解释和评价,可以理解为对卦的概括和总结。

象辞是对卦象的描写和解释,可以理解为卦象的具体表现和象征意义。

文言传是对卦的起源和传承的描述,可以理解为卦的历史和渊源。

2. 《周易》彖原文的哲学思想《周易》彖原文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融入了众多的哲学思想。

比如,《周易》强调了阴阳之道和均衡之道。

阴阳之道认为事物存在着两个对立的方面,如男女、日月等,二者相互依存、相互感应。

均衡之道强调了事物的平衡和和谐,主张人们要尽力追求内外、上下等各个方面的均衡。

3. 《周易》彖原文的应用《周易》彖原文不仅仅是古代哲学的研究对象,也被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

比如,在历史学和文学创作中,可以通过《周易》彖原文来阐释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命运。

在管理学和领导力培训中,可以通过《周易》彖原文来帮助人们理解组织的运行规律和员工的性格特点。

在婚姻咨询和情感治疗中,可以通过《周易》彖原文来解读夫妻关系和个人的心理状态。

4. 《周易》彖原文的现代意义《周易》彖原文作为古代智慧的见证,对于现代社会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感到困惑和迷茫,很难找到人生的方向和目标。

易学 易经入门知识点总结

易学 易经入门知识点总结

易学易经入门知识点总结1. 起源与历史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的一部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孟子整理而成。

据说,《易经》最早要追溯到周朝的文王时代,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易经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哲学、占卜、文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要参考书。

易经内容丰富,涉及哲学、占卜、宇宙观、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被誉为“天下第一经”。

2.易经结构《易经》分为“《易经》”和“《易传》”两部分,共计64卦和384爻。

其中,《易经》占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共计三百八十四爻。

《易传》则是对这六十四卦的详细解释和阐述。

3.易经理论《易经》的核心理论是“阴阳”和“五行”学说。

“阴阳”理论是古代哲学的核心之一,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这两种相反而又统一的对立面所构成。

而“五行”则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宇宙观,认为宇宙万物可以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

4.易经卦象《易经》的卦象是由上下两重三个爻组成,分别表示阴阳的变化。

《易经》的六十四卦是由这六个爻组成的,每一卦都代表着某种特定的象征和内涵。

在分析问题、预测未来时,可以通过变动的卦象来进行判断和卜卦。

5.易经的应用《易经》不仅仅是一本古籍,更是一部博大精深、应用广泛的学问。

《易经》不仅可以用来占卜预测,还能够指导人们的生活、工作、处世之道。

在古代,许多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都深受《易经》的启发和影响,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思想、决策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6.易经的研究《易经》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形成了丰富的学术体系和研究方法。

近现代的学者也对《易经》有着深入的研究,通过对《易经》经文的逐字逐句解析,尝试发掘其深层次的意义和内在规律。

7.易经的价值《易经》被誉为“沟通天人之书”,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易经》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宝。

通过学习《易经》,可以领略其深邃的思想和博大精深的内涵,从中汲取智慧,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奋斗。

[医学]第五讲 《周易》的总体介绍及易医相通

[医学]第五讲 《周易》的总体介绍及易医相通
6
二 《周易》的组成结构及基本内容
1《周易》的组成结构 《周易》由《易经》及《易传》组成。 (1)《易经》由卦、卦辞及爻辞组成。 易经(旧称繇)今称筮辞,由六十四卦组成,每卦六爻,共 三百八十六爻。 其中,乾坤两卦各有七爻。 每卦各列:卦形、卦名、卦辞。 每爻各列:爻题、爻辞。 爻题皆由两字组成:一个表示爻的次序,另一个代表爻的 性质,爻的次序是自下而上,第一爻用“初”字,第二爻用 “二”字,第三爻用“三”字,第四爻用“四”字,第五爻用 “五”字,第六爻用“上”字, 爻的性质由“九”(阳爻)和“六”(阴爻)组成。 卦辞和爻辞共四百五十条,凡四千九百多个字。成书于西 周初至晚周。非出自一人之手。
归藏易:为黄帝(尧舜氏)之易,以坤卦为首卦,
为殷朝政纲所宗,已佚。
4
3 最早的记载
周易最早的卦符皆刻之于龟板、鼎器、 兽骨、蚌壳之上,难已保存,故已几乎佚尽。 江苏省海安县青墩遗址出土的骨角木皿 上尚有部分保留。 一九七三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 出土的帛书,虽然卦序与现存的不一,但却 是《周易》六十四卦的又一记载。
15
《易经》的卜筮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其卜筮词是当 时社会实践、生产实践和对自然现象观察的积累。因 此,透过卜筮的外衣,内里闪烁着的光彩隐隐可见, 这正是《易经》的价值。 《易经》虽披着卜筮的外衣,其筮辞却有反鬼神的 内容,可见《易经》决不是一部单一占筮书。 《易经》的性质应这样看待: 形式上是一部占筮书,内容却为殷周社会生产、 科研的纪实,蕴育着中国早期文化胚芽; 它是中国最早的科学思维、哲理、文化的鼻祖。
3
2 上古三易
周易:为伏羲之易,即《易经》,六十四卦,
以乾卦为首卦,虽无文字,实为无字之有字。 --------文王演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周公作爻 辞,孔子作易传之说。 是我国文化之祖,为诸家所 宗,乃中国文化之瑰宝。

周易零基础入门教程

周易零基础入门教程

周易零基础入门教程一、初识周易1.1 周易的来历周易,古老而神秘。

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还是一部哲学经典。

许多人一提到周易,脑海中便浮现出那些复杂的卦象和深奥的解释。

其实,它的核心是“变”。

变化是宇宙的真理,周易通过六十四卦,把这种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1.2 易经的结构周易的结构分为《易经》和《易传》。

简单来说,《易经》包含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其独特的意义。

卦象就像是一幅幅画,描绘着人生的不同场景。

而《易传》则是对这些卦象的解读,像一位智慧的长者,为我们指点迷津。

二、卦象的魅力2.1 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每一卦都蕴含了丰富的哲理。

例如,乾卦,象征着天,代表着阳光、积极和力量。

而坤卦则是地,象征着柔和、包容和滋养。

这两卦像极了人生中的对立面。

阳光下总有阴影,柔软的土地也能孕育出坚硬的山。

2.2 卦辞与爻辞卦辞和爻辞是周易的灵魂所在。

卦辞简洁明了,却字字珠玑,给人启示。

爻辞则更为细腻,描绘了不同情况下的应对之策。

拿到手中的卦象,就像握住了宇宙的钥匙。

心中有了疑惑,翻开爻辞,答案便会浮现。

2.3 解卦的方法解卦其实是一门艺术。

先要观察卦象,感受它的气场。

接着,结合自己的处境,思考卦辞的意思。

然后,逐条分析爻辞,找出适合自己的那一句。

记住,解卦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关键在于心灵的感应,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智慧。

三、周易的应用3.1 日常生活中的周易周易不仅适用于哲学讨论,它还可以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

比如,面对重大决策时,可以掏出周易来占卦。

这种做法听起来可能有些玄乎,但其实是一种内心的自我对话。

我们在卦象中寻找灵感,反思自己的选择。

3.2 处理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复杂得像一团麻。

周易提供了智慧的视角。

面对朋友间的争执,可以用周易来分析双方的立场。

乾卦的积极态度与坤卦的包容心,可以帮助我们化解矛盾。

用心去理解别人,就能找到解决之道。

3.3 心灵的修炼周易也能成为我们心灵修炼的工具。

它教会我们顺应自然,接纳变化。

在喧嚣的生活中,静下心来,感受周易的智慧,能够让我们的内心平和。

《周易》的文本结构及其言说方式

《周易》的文本结构及其言说方式

《周易》的文本结构及其言说方式周山【摘要】《周易》是一部帮助人们决疑解难的思维工具书,卦象爻象、卦名卦辞爻辞是这个类比推理系统的核心构件。

卦名主要根据重卦的上、下经卦关系所象征的意义或重卦整体所象征的意义而确定;卦辞是对卦象意义的总体阐释,爻辞是对爻象在卦体中的特定位置所含之义的阐释;卦辞、爻辞以例说方式“明象”,一个卦辞或爻辞中往往包含有一、两个甚至三、四个例说,这种以譬喻为主要特点的言说方式,训练、规范着炎黄子孙的思维实践,逐渐形成了注重类比的思维定势。

【期刊名称】《哲学分析》【年(卷),期】2013(000)005【总页数】10页(P3-12)【关键词】周易;象辞;文本结构;言说方式;譬喻【作者】周山【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周易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9420世纪20年代以后的大约半个世纪,《周易》研究在文本结构与言说方式方面,走了一段弯路,以至于在诸多思想通史、哲学通史中,《周易》被“占筮书”三字一言蔽之。

长期以来被推崇为科举“统编教材”的诸经之首,被贬为迷信读物,遭到现代大学的普遍轻视,拒之于课堂外。

作为系统诠释《周易》的《易传》,反而成为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经典,登堂入室,上演了多年“婢作夫人”的喜剧。

至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名牌大学开设《周易》课程,讲的内容仍然是《易传》而不是《周易》。

甚至到了21世纪,人们津津乐道的《周易》、《易经》,往往多是《易传》内容。

例如,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比赛时的文化考题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哪一部经典的标准答案,竟然是《易经》。

因此,准确解构《周易》文本,解读《周易》的言说方式,不仅是准确解读《周易》的需要,更是当下挖掘和阐发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一个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需要。

宋人朱熹说得好:“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果不梳理清楚《周易》这个源头活水,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又如何能够建设?反之,一旦承接了《周易》这一股无可替代的源头活水,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建设,必然事半功倍,就会有一种“昨日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

《易》文化纵横谈

《易》文化纵横谈

賁卦爻辞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六二:贲其须。 六二:贲其须。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 终吉。 上九:白贲,无咎。 上九:白贲,无咎。
(二)当代学者论《周易》的现代价值 当代学者论《周易》 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说:我认为, 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说:我认为,《象 张岱年先生说 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传》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可以说集中 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两条是 以孔子的名义发生影响的,在长期历史中, 以孔子的名义发生影响的,在长期历史中, 广泛地受到人们的服膺尊崇, 广泛地受到人们的服膺尊崇,激励着广大民 众奋发前进,在困难面前决不屈服, 众奋发前进,在困难面前决不屈服,同时保 持着广阔的胸怀。直至今日, 自强不息” 持着广阔的胸怀。直至今日,“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对于我们仍然起着鼓舞激励的 作用。 作用。
经历了远古时代至春秋战国之 间漫长的过程: 人更多手, 人更多手,时历多世 。
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 抽象思维
刘玉平: 刘玉平:《论<周易>的阴阳和谐思维》,《周易研究》2004年第5期。 周易>的阴阳和谐思维》 周易研究》2004年第5 年第
当代学者观点
北京大学朱伯崑:《易传》为战国后期的著述 朱伯崑 战国后期的著述,并 朱伯 战国后期的著述 认为其形成先后次序为:《彖》、《象》、《系 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 山东大学刘大钧 刘大钧先生据《左传》、《国语》所载筮 刘大钧 例考证认为:“孔子在前人说《易》的基础上,曾 经对《周易》作过一些口头解释,他的弟子及后人 弟子及后人 把这些阐释记录下来,并加工补充,到战国初期至 把这些阐释记录下来 中期,形成了《彖》、《象》、《文言》、《系辞》 的主要篇章。这些篇章反映了孔子思想,是后学托 反映了孔子思想, 反映了孔子思想 孔子之名而作。” 孔子之名而作。

怎样看懂《周易》卦象

怎样看懂《周易》卦象

怎样看懂《周易》卦象《周易》是否有预测的功能? 《周易》又有哪些部分组成?怎样才能看懂《周易》卦象呢?《周易》的文章结构都由卦象、卦名、卦词、爻词组成,非常紧凑,卦名就是解释整卦要说什么事情,卦词对卦名加以解释,爻词则用来说这件事情发展的过程,中间会有哪些吉凶的可能性出现,提醒看的人注意趋吉避凶,所以曾仕强教授讲要超越吉凶,就这个道理。

《周易》在叙事上大量采用了引喻的方法,这也是造成现代不容易看懂的原因,比如“咥虎尾”,原意是“踩老虎尾巴”,其实是比喻得罪人,把得罪人说成是“踩老虎尾巴”,现代人当然不容易想到了,这种方式有点像“伊索喻言”,这种方法在后世也被大量采用,比如刻舟求剑、狐假虎威等等成语的出现,都是在描述一个画面来说明一个道理,那时没有动态的画面,只好用卦象来代替,到了现代,我们更多看的是教学光盘,这种表现形式在小时候很像我们常看的小人书。

《周易》的卦象要把握住它的变化。

《周易》不是死板的,比如算卦,算的准不准,历史上没有完全按照卦来算的,还要分析它的形势、其他的环境。

从看电视剧中我们也能知道,往往那些巫师在算卦时都会分析当前国家局势。

结合天时地利人和的观点再辅以卦象的变化来说出一个道理、策略,所以我们不能只单纯靠卦象来决定一切。

《易经》里有两种方向,“精英易学”和“民间易学”是不同的。

精英易学在历史上是占有主导地位的,皇帝都在学。

《易经》里谈的吉凶都是变化的,它是大的网络系统,都是综合的,没有一卦绝对的好,也没有一卦绝对的不好。

六十四卦也是这样,就是追求创新和谐的同时保持一种忧患意识,保持一种低调。

乾卦体现自强不息开始,到最后一卦是“未济”,它是不太好的一卦,最好的一卦是倒数第二卦“既济”,当然最好也是相对而言,《周易》不讲“最”讲“更”。

“未济”是没有成功,“既济”是已经成功了。

我们再看卦象:“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下离为火,上坎为水”,卦象先从下面看,下面是离卦,代表火,坎代表水,离中虚,坎中满。

《周易》“贞事辞”的叙事结构分析

《周易》“贞事辞”的叙事结构分析

《周易》“贞事辞”的叙事结构分析郑晓峰【摘要】Yao Cis of The Book of Changes mere remarked in orders of Chu shi and shang Mo,besides Yao Wei and Zhan Ci,and the"Zhen shi Ci"contains a lot of social information in the book,such as mars,sacri-fice,travel and marriage,etc. "Zhen shi Ci" shomed poetic structure as mell as narrative structure. Behind the surface of poetic structure,a metaphorical story mas often present,describing a vivid scene of living or a typical detail. Narrative structure of The Book of Changes shomed from"ordered mording" to"sufficient mord-ing",mith the presentations of loop structure,time-space structure and cross-linking structure. The book often employed "secrets" to express moral,ethic thoughts of humanities,both superficial signifier contents and "may structure" of deeper signifier. This provides enlightenment for literary theory of "Yi Fa theory" raised by Fang Bao,Tongcheng school.%《周易》之爻辞按照初始、上末的顺序标记出来,去除爻位与占辞,所得的“贞事辞”包含了《周易》时代大量的社会信息,如战争、祭祀、行旅、婚姻等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易
一、易经(六十四卦)
二、易传
《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学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

周易思想是老子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而老子思想又影响了《易传》。

《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篇、《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十篇统称“十翼”。

1、系辞:系辞,一般上是指《易传·系辞》或《周易·系辞》。

亦称《系辞传》,分为上、下两部分。

《系辞》
是《十翼》中的两篇。

《易传》思想的主要代表作,“系”为系属之义。

2、彖传:《彖传》为《易传》中的一部分,是解释六十四卦卦辞的。

分《上彖》﹑《下彖》两篇,内容为论
断六十四卦卦名﹑卦辞的意义。

本自成篇,列于经后,今通行注疏本分列于六十四卦,凡卦内"《彖》曰"即是。

《彖传》:彖是兽名,有利齿。

《彖传》主要解释各卦的卦名和卦辞,从六爻的整体形象,说明该卦的意义。

《彖传》附在六十四卦下,各卦都有。

3、象传:《象传》分《大象传》、《小象传》。

《大象传》解释卦辞,主要从卦象来阐释社会伦理道德意义。

《小
象传》解释爻辞,说明爻象或爻辞的意义《彖传》和《象传》二者的共同点是:通过阐释卦象、爻象所蕴涵的道理,告知人们如何正确决定自己的行动。

解释64卦卦名卦义的有64条称为"大象";解释386爻爻辞的有386条称为"小象"(64卦,每卦6爻辞,共384爻爻辞,此外再加是用九、用六二爻,共386爻爻辞。

)解释卦名﹑卦义的都以卦象为根据解释爻辞的也多以爻象(包括爻位)为根据因此题其篇曰"象"。

也称象辞。

4、文言传:《文言传》是专门解说乾坤二卦的文字。

乾坤二卦在易经六十四卦当中具有特殊地位,是理解《易
经》的关键。

其中,解释乾卦的称《乾文言》,解释坤卦的称《坤文言》。

5、说卦传:是记述解说乾、坤、艮、兑、坎、离、震、巽八经卦所象征的各类事物,以及阐述六十四卦卦序
排列原理和各卦的属性意义,以辅助占断吉凶的,故名“说卦”。

6、序卦传:是对《周易》六十四卦的推衍关系的总括。

它依据卦名的含义,把《周易》六十四卦看作是一个
或相因、或相反的因果联系序列而加以诠释。

7、杂卦传:亦称《杂卦》,《十翼》之一,说明各卦之间的错综关系,以相反相成观点把六十四卦分为三十二
对,两两一组,一正一反,用一两个字解释其卦义和相互关系,与《序卦传》互相补充印证,一般认为与《序卦》相同,都是晚出作品,可能出于汉人之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