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毕业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_3

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_3

目录一、前言-------------------------------------------------------------------------------3二、零件加工工艺性分析-----------------------------------------------------41、工件图及分析----------------------------------------------------------42、毛坯尺寸计算----------------------------------------------------------53、判断拉深次数----------------------------------------------------------54、确定是否使用压边圈-------------------------------------------------55、确定工序内容及工序内容------------------------------------------5三、确定排样图和裁板方案-------------------------------------------------51、板料选择-----------------------------------------------------------------52、排样设计-----------------------------------------------------------------5四、主要工艺参数计算--------------------------------------------------------61、工艺力计算--------------------------------------------------------------62、压力机选择--------------------------------------------------------------7五、模具设计-----------------------------------------------------------------------71、模具形状结构设计----------------------------------------------------72、模具工作尺寸及公差计算------------------------------------------7六、工作零件结构尺寸和公差的确定----------------------------------81、落料凹模-----------------------------------------------------------------82、拉深凸模-----------------------------------------------------------------93、凸凹模--------------------------------------------------------------------9七、其他零件结构尺寸-------------------------------------------------------101、模架的选择------------------------------------------------------------102、模柄的选择------------------------------------------------------------103、卸料装置---------------------------------------------------------------104、推件装置的选择-----------------------------------------------------115、销钉的选择------------------------------------------------------------116、模具闭合高度的校核-----------------------------------------------12八、零件说明----------------------------------------------------------------------121、各零件尺寸规格说明-----------------------------------------------122、模具总装图------------------------------------------------------------13九、总结-----------------------------------------------------------------------------14十、致谢-----------------------------------------------------------------------------15十一、参考文献---------------------------------------------------------------15一、前言冲压成形是一个涉及领域及其广泛的行业,深入到制造业的方方面面,在国外,冲压被称为板料成形。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机电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石英表垫片支架冲压工艺分析及级进模设学生姓名:朱苏维学号: 201028050214专业班级:机械设计与制造及自动化机制升1002班指导教师:董毅峰年月日目录绪论 (11、冲压件成型工艺性分析 (21.1、零件的结构分析 (31.2、工件的尺寸精度 (32、冲裁方案分析 (33、确定模具总体结构方案 (53.1、模具类型 (53.2、操作与定位方式 (53.3、卸料和出件方式 (53.4、模架类型及精度 (54、工艺与设计计算 (64.1、排样与设计计算 (64.2、冲压力的计算 (84.3、压力中心的计算 (114.4、冲裁间隙 (144.5、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 (144.5.1、落料凹模刃口尺寸按磨损情况分类计算 (15 4.5.2、冲孔凸模刃口尺寸的确定 (164.5.3、侧刃孔尺寸可按公式 (165、设计选用模具零、部件 (185.1、凹模的设计 (185.2、凸模的设计 (195.2.1、凸模最小直径的校核(强度校核。

(205.2.2、凸模最大自由长度的校核(刚度校核。

(205.2.3、凸模的长度。

(205.3、侧刃的设计 (235.4、导尺的设计 (245.5、卸料板的设计 (255.6、凸模固定板的设计 (265.7、垫板的设计 (275.8、弹性形橡胶板的设计 (286、模架及其他零部件的设计 (307、模具总装图 (328、模具的装配 (339、制定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过程 (35毕业设计总结 (39致谢 (41参考文献 (42绪论模具分为冲压模具、热锻模具、塑料模具、铸造模具、橡胶模具和玻璃模具等。

其中,冷冲压模具历史悠久、用途广、技术成熟,在各种模具中所占比重最多。

汽车、摩托车、家电行业是模具最大的市场,占整个市场的60%以上。

冲压是在室温下。

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要点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要点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1 绪论1.1 概述冲压成形作为现代工业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加工方法,用以生产各种板料零件,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其成形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强度高、互换性好、成本低、生产过程便于实现机械自动化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相比和不可替代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机械、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日常生活的生产之中。

在吸收了力学、数学、金属材料学、机械科学以及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后,已经形成了冲压学科的成形基本理论。

以冲压产品为龙头,以模具为中心,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在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刺激和推动下,冲压成形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冲压技术的进步进几十年来,冲压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它不仅表现在许多新工艺与新技术在生产的广泛应用上,如:旋压成形、软模具成形、高能率成形等,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冲压技术的认识与掌握的程度有了质的飞跃[1]。

现代冲压生产是一种大规模继续作业的制造方式,由于高新技术的参与和介入,冲压生产方式由初期的手工操作逐步进化为集成制造(图1-1)。

生产过程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并且正在向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实现自动化冲压作业,体现安全、高效、节材等优冲压自动化生产的实现使冲压制造的概念有了本质的飞跃。

结合现代技术信息系统和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果,由这三方面组合又形成现代冲压新的生产模式—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把产品概念形成、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全过程通过计算机等技术融为一体,将会给冲压制造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使现代冲压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1.3 模具的发展与现状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基础工艺装备,是一种高附加值的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

电极板的冲压工艺与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电极板的冲压工艺与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电极板的冲压工艺与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第一章绪论1.1 项目背景电极板是电池负极板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电化学性能。

制造电极板需要利用冲压工艺以及相应的模具,保证其质量和效率。

1.2 项目意义本毕业设计旨在研究电极板的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实现高效、高质量的电极板制造,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第二章电极板的冲压工艺分析2.1 冲压工艺流程电极板的冲压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材料准备:根据设计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加工。

(2)剪板:根据板材的尺寸数量进行裁剪。

(3)冲剪:将已经剪裁的板材放入冲床中,冲压成电极板的形状。

(4)清洗:将冲压成型的电极板进行清洗。

(5)打孔:将电极板中的孔进行打制。

(6)去毛刺:对电极板表面进行去毛刺处理。

(7)检验:对制成的电极板进行检验,满足要求的产品送入下一个工序,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返工处理。

2.2 冲压工艺参数(1)冲头:冲头是冲压工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选择应考虑板材性质,冲裁形状和大小等因素。

(2)模具:模具是冲压工艺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其设计应根据产品的外形、数量、材料性质等因素。

(3)冲裁速度:冲裁速度对冲压效率有较大影响,应根据材料强度、板厚、冲头锋利度等因素进行选择。

(4)冲裁深度:冲裁深度是指冲头从板材表面到达所需深度的距离,通常需要进行试验确定。

2.3 设计要求在冲压工艺中,需要满足以下设计要求:(1)保证冲头和模具的匹配性,确保冲压成品的精度和质量。

(2)合理选择冲头和模具,避免损坏或过度磨损,节约成本。

(3)要能适应多种类型电极板的冲裁,提高生产效率。

(4)能够满足品质检验标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

第三章模具设计3.1 模具类型电极板的冲压需要使用单工位模具,其设计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能够适应多款电极板的冲裁要求。

(2)具有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减少模具使用寿命。

(3)设计上应具有较高的精度和韧性。

3.2 模具结构设计模具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1)模具定位模具定位应该准确,避免在冲压过程中出现偏差。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修改版[管理资料]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修改版[管理资料]

1 引言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的主干专业课。

本课程论述冷冲压的机理,各种板材成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初步具有解决冲压件质量,分析经济效益,从事冲压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制定冲压工艺规程和设计冲模的能力。

冷冲压的基本概念冷冲压是一种先进的金属加工方法,它是建立在金属塑性变形的基础上,利用模具和冲压设备对板料金属进行加工,以获得所需要的零件形状和尺寸。

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冷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1]。

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

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

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2]。

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3]。

冲压技术的历史及现状冲压技术的真正发展,始于汽车的工业化生产。

20世纪初,美国福特汽车的工业化生产大大推动了冲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研究工作基本上在板料成形技术和成形性两方面同时展开,关键问题是破裂、起皱与回弹,涉及可成形性预估、成形方法的创新,以及成形过程的分析与控制[4]。

但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对冲压技术的掌握基本上是经验型的。

分析工具是经典的成形力学理论,能求解的问题十分有限。

研究的重点是板材冲压性能及成形力学,远不能满足汽车工业的需求。

60年代是冲压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种新的成形技术相继出现。

尤其是成形极限图(FLD)的提出,推动了板材性能、成形理论、成形工艺和质量控制的协调发展,成为冲压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由于80年代有限元方法及CAD技术的先期发展,使90年代以数值模拟仿真为中心的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冲压领域得以迅速发展并走向实用化,成为材料变形行为研究和工艺过程设计的有力工具[5]。

冷冲压工艺的优缺点与机械加工及塑性加工的其它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和应用
智能化生产: 实现生产过程 的智能化、自 动化和数字化
智能化管理: 实现生产管理、 质量管理、设 备管理等方面
的智能化
国际化趋势
跨国合作:与 国际知名企业 合作,引进先 进技术和管理
经验
出口市场:扩 大出口市场, 提高国际市场
份额
国际标准:采 用国际标准, 提高产品质量
和竞争力
国际化人才: 引进和培养国 际化人才,提 高企业国际化
加工性能: 易于加工 和成型, 便于模具 制造和维 护
材料种类及特点
钢材:强度高,耐磨性好,但价格 较高
铝合金:重量轻,导热性好,但强 度较低
铜合金:导热性好,耐磨性好,但 价格较高
塑料:重量轻,易于加工,但强度 较低
陶瓷:耐磨性好,耐高温,但价格 较高
复合材料:结合多种材料的优点, 但价格较高
材料选择依据
水平
模具的使用寿命:选择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的材料 模具的加工性能:选择易于加工、易于成型的材料 模具的成本:选择价格合理、性价比高的材料 模具的环保要求:选择环保、无污染的材料
材料发展趋势
轻量化:使用更 轻的材料,降低 模具重量,提高 生产效率
高强度:使用高 强度材料,提高 模具使用寿命和 稳定性
耐腐蚀:使用耐 腐蚀材料,提高 模具在恶劣环境 下的使用寿命
装配调试
装配过程:按照图纸要求, 将模具各部件组装在一起
装配前准备:检查模具各部 件是否齐全,是否清洁
调试过程:检查模具的精度、 稳定性和可靠性,调整模具
参数
调试结果:记录调试过程中 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使用注意事项
操作前检查模具是否完好无损,确保安全使用 操作时注意保持模具的清洁,避免油污、灰尘等影响模具性能 操作后及时清理模具,避免模具生锈、磨损 定期对模具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模具性能稳定

冲压成型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冲压成型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摘要 (2)绪论 (4)第一章零件图和零件方案的拟订 (6)一.零件图及零件工艺性分析 (6)二、工序分析 (7)第二章落料模的设计与计算 (7)一、毛坯尺寸计算 (7)二、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 (7)三、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8)四、主要工艺设计计算 (8)五、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12)第三章弯曲模的设计与计算 (15)一、冲压工艺分析及工艺方案的制订 (15)二、弯曲力的计算 (16)三、零件设计与计算 (17)第四章冲孔模的设计与计算 (20)一、冲压工艺性分析及工艺方案的确定 (21)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22)三、冲压工艺参数计算 (23)四、零部件的设计 (25)结束语……………………………………………………………………….........……………29参考文献………………………………………………….…………………………………………30摘要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们国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求模具行业向大型的、精密的、复杂的、高效的、长寿命的和多功能的方向发展.模具制造业属于典型的面向资源单件订货的制造行业;满足项目交货期是模具企业进行生产计划与控制主要的追求目标;模具企业大多为多项目生产,在单项目进度的同时需要保证多项目总工期的按时完成;由于资源分配不合理以及生产过程中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多项目任务间的资源争夺频繁发生,项目间的资源争夺直接限制了各项目的生产率,严重影响到多项目的完工期;传统的资源冲突消解方法已不能满足现实多变的模具动态多项目生产环境;因此,如何及时科学地消解模具生产中的资源冲突,对于多项目的成功实施有着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国模具需求越来越高,模具的大力生产制造势在必行;模具制造技术还需要很大程度的提高;关键词:冷冲压;模具设计计算;板形件;板料成形;模具;AbstractMould level of technology is the measure of a country manufacturing level one of the important mark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ndustry requirements to large mould industry, precision, complex, high efficiency, long life and multifunctional direction. Die and mould industry belongs to typical resource-oriented piece order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meet project delivery time is mould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the production plan and control the main pursuit of the goal. Mold enterprise for production projects, mostly in single project progress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need to make sure that the total project time limit for a project completed on time. Due to the unreasonabl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the influence of uncertainty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among multiple project tasks for the frequent, project resource contention between productivity directly limits the various purposes, seriously affect the completion date is multiple purpose. Traditional resource conflict resolution methods cannot satisfy the reality and changeable mold dynamic multi-project production environment. Therefore, how to dispel the resource conflicts in the mold production scientifically, in time for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with a number of great significance.In recent years, China's mold demand is higher and higher, vigorously of mould manufacturing is imperative. Also need to greatly improve moul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Key words: cold stamping; Mold design and calculation; Strip shape; Sheet metal forming. Die;绪论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被称为“工业之母”;我国模具行业发展在各个地域分布上存在不平衡性,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而且我国模具设计制造水平在总体上比很多国家落后许多,在加上产品质量和标准化水平不高;我国模具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持续增长,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汽车、IT、建材、展具、医疗、卫浴等诸多产业当中,80%以上的零部件都是有模具制造出来的,我国模具工业发展比较晚,一直没有形成产业规模,经过十五,十一五高速发展,现代模具产业在新兴工业化道路上驶上了快车道,模具作为重要的制造装备行业在为各行各业服务的同时,也直接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模具在制造业产品研发、创新和生产中所具有的独特的重要地位,是的模具制造能力和水平的高低也称为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模具工业的现状与发展目前,国内模具市场越来越大,国际上将模具制造逐渐向我国转移的趋势和跨国集团到我国进行模具国际采购的趋向十分明显.所以,看向未来,国际、国内模具市场总体发展前景是一片美好.我国模具工业将会有一个继续高速发展的机遇期.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目前全世界模具年产值超过600亿美元;日本、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工业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虽然中国模具工业近几年设计、制造技术、模具质量水平等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模具设计体系规范模具设计软件系统开发是当务之急;制造工业水平国内模具生产厂家公益条件参差不齐,不少厂家特别是私人企业,由于设备不全套,很多工件依赖手工完成,严重影响精度和质量;而欧美许多模具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国际上是一流的;调试水平模具的最终目的是生产出来合格的产品;国内模具的质量和性能检验大多数就在用户处,容易给用户造成大量的损失和浪费;然而国外大多都拥有自己的试模场所和设备,可以模拟用户的各种工作条件试模,所以能在最短的期限内达到较好的效果;原材料问题国外材料综合机械性能、耐磨、耐腐蚀性能及抛光亮度军明显优于国产材料;材料从根本上影响国产磨具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价格因素对用户来说合理的质量价格比是最好选择,所以说进口模具价格比国产模具高8-10倍,仍然有其市场空间;配套体系我国模具生产企业往往忽视与其它设备、原料供应商合作,无形中使用户走了许多弯路;4 .冷冲压工艺的特点(1)冷冲压是少、无切屑加工的方法,所获得的冲压件一般不需要再次加工;(2)冷冲压加工方法是一种高效率的加工方法;(3)冲压件的尺寸精度由模具保证,所以精度高,质量稳定,可批量生产;(4)冷冲压可以加工壁薄、重量轻、刚性好、形状复杂等其他方法无法加工的零件,是其他加工方法所不能替代的加工方法;另外,冷冲压加工不需要加热、无氧化皮,表面质量好,操作方便,成本费用较低;由于具有上述突出特点,冷冲压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全世界的钢材中,有大多数是板材,其中的绝大部分是经过冲压制成;第一章零件图及零件工艺方案的拟定一.零件图及零件工艺性分析1.零件图:根据零件图分析零件的工艺路线,制造要求;材料:08钢厚度: 205mm图1-1工件名称:铰链该零件材料厚度t=2.5mm<3.2mm,属于薄板冲裁;零件外形相对简单;外轮廓圆角半径满足表1-1的要求,零件外形符合冲裁件外形设计规范;表1-1 冲裁件的外形圆角半径连接角度α≥90oα<90oα≥90oΑ<90o 简图低碳钢黄铜、铝高碳钢、合金钢0.30t0.24t0.45t0.50t0.35t0.70t0.35t0.20t0.50t0.60t0.45t0.90t零件最大尺寸为64mm,属于小型冲件;由于图中未标注公差等级,确定其精度等级为IT14级,批量生产;2.冲压件的材料性能;该零件材料为08钢,查表1-2可知其抗剪强度τ=255~253MP,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满足冲压工艺要求;表1-2 08钢的主要力学性能抗剪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弹性模量255-353MPa 330-450MPa 32% 200MPa 1.9×MPa 二、工序分析由零件图可知,该铰链成形工序为落料——弯曲——冲孔;该工序成形的主要难点在与四个孔中两对孔的同心度;故冲孔要在弯曲工序后面,并且需要用侧冲孔的方式,并且两对孔同时冲;弯曲时后端两个耳朵将会向下,凹模应该留出合适的空隙;第二章落料模的设计与计算一、毛坯尺寸计算由零件图可知,落料是只是横向尺寸不同,故长度方向尺寸增加;总长度应等于弯曲件直线部分和圆弧部分长度之和,查表2-1得中性层位移系数x=0.28.表2-1 中性层位置因子k与r/k比值的关系r/t 0.1 0.2 0.3 0.4 0.5 0.6 0.7 0.8k 0.21 0.22 0.23 0.24 0.25 0.26 0.27 0.28r/t 1 1.2 1.5 2 2.5 3 4 5 7.5k 0.31 0.33 0.36 0.37 0.40 0.42 0.44 0.46 0.5中性层半径ρ=r+kt=2+0.28×2.5=2.8(mm)ρ————中性层半径(mm)r————弯曲半径(mm)K————中性层位置因子t————材料厚度(mm)弯曲件的展开尺寸:L=64-5+44-5+2.8×3.14/2=106.5(mm)二、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本单工序冲裁模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案:方案一:采用无导向的单工序冲裁模;方案二:采用导板导向的单工序冲裁模;方案三:采用导柱导向的单工序冲裁模;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尺寸小,重量轻,模具制造容易,成本低,但冲漠在使用安装时麻烦,需要调试间隙的均匀性,冲裁精度低且模具寿命短;它适合于精度要求低、形状简单、批量小的冲裁剪;方案二精度高,模具使用寿命长,但模具制造较复杂,冲裁时视线不好;方案三冲裁精度最高,使用寿命长;但与前两种方案相比,成本高;由于产品批量较大,故采用导柱导向的单工序冲裁模;采用滑动导向的标准模架,不仅能满足冲压工艺要求降低,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还能降低成本,所以本工件采用滑动导向的单工序冲裁模;三、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1)操作方式选择:采用手工送料操作方式;(2)定位方式的选择:选用导料板、固定挡料销定位方式;(3)卸料方式的选择:本工件坯料较厚,所以选择固定板卸料;(4)模具结构简图的绘制:四、主要工艺设计计算(1 )调料宽度:60mm;根据调料宽度50~100mm,材料厚度t=2.5mm,据表2-2,得调料宽度偏差Δ=-0.8mm,查表2-3得调料与导板之间的间隙C=0.8mm;表2-2 调料宽度偏差(mm)调料宽度B (mm)材料厚度t(mm)~1 1~2 2~3 3~5~50 -0.4 -0.5 -0.7 -0.9 50~100 -0.5 -0.6 -0.8 -1.0 100~150 -0.6 -0.7 -0.9 -1.1 150~220 -0.7 -0.8 -1.0 -1.2 220~300-0.8-0.9-1.1-1.3表2-3 调料与导料板之间的单面间隙C (mm)板料厚度t无侧压装置有侧压装置调料宽度≤100>100~200>200~200≤100 ≥100 ≤10.5 0.5 1 5 8 >1~50.81158送料步距为S=L+α1=109mm.调料宽度:B -Δ0=(D max +C)-Δ0=53+0.8=53.88.00-(mm) B ————调料宽度D max ————调料宽度方向冲裁件的最大尺寸 Δ————调料宽度的单向偏差C ————调料与导料板之间的单面间隙 导料板间距A=B+C=54.16mm (2) 材料利用率计算K=na/A ×100=73%其中,K 为材料利用率;n 为条料上生产的冲件数; a 为每一冲件的面积; 为条料面积; (3) 冲压力计算落料尺寸L=393.16mm,落料力:F 落=1.3τLt=1.3×393.16×2.5×353=4.5105×105N推件力计算:设同时卡在凹模中的工件数为1,查表得推件力系数k=0.055, F 推=nK T ×F=2×0.055×451.05=49620N 总冲压力F 总=F 落+F 推=500670N (4) 压力机选择;选择的压力机的标称压力应大于总冲压力,查《冲漠设计手册》,选择型号为J21-63系列开始固定台压力机,压力机的参数为: 公称压力:630KN;滑块行程:120nn;压力机工作台面尺寸:540mm×840mm(前后×左右);压力机工作台漏料孔尺寸:290mm×330mm(前后×左右);滑块模柄孔尺寸: 50mm×70mm;压力机最大装模高度:270mm;连杆调节量:70mm;(5)落料模刃口尺寸计算模具的刃口尺寸计算对于整个模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模具的凸、凹模之间的间隙对冲裁件的断面质量、尺寸精度、冲裁力、模具寿命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冲裁模间隙是制定冲裁工艺和设计模具时要确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参数;因此确定合理的冲裁间隙至关重要,确定合理的冲裁间隙大小的方法有两种:一、理论确定法;二、经验确定法;理论确定法的主要依据是保证裂纹重合,根据材料的力学性能、板料厚度等因素来确定间隙值;但理论确定法在实际生产加工中使用不太方便,所以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是经验确定法,用经验公式来确定间隙数值,加工方便适应各种情况,非常实用;影响凸、凹模间隙值因素有多种,而断面质量和和尺寸精度要求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很难确定统一的间隙值,我们只能够根据相应要求及材料的力学性能、所用板料的厚度,来确定一个适当的范围作为合理间隙值;当间隙偏大时,会导致毛刺较高较厚;当间隙偏小时,会导致端面质量有一定的缺陷;因此合理的间隙值极为重要,合理间隙值的最小值我们称为最小合理间隙Z min ,最大值称为最大合理间隙Z max ;在设计和制造模具时还应考虑到模具凸、凹模在使用中会因磨损而使间隙增大,故应按最小间隙 Z min确定模具间隙值;在设计冲裁工艺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冲裁件对冲裁工艺的适应效果,也就是适应性;.冲裁零件的形状,本次设计的零件为“铰链”形状简单、对称;外形没有尖角有利于模具的制造,还能提高模具寿命;2.零件的精度要求,设计是零件的精度要求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一般通过增加余料来提高精度,也就是搭边,选取合理的搭边值不仅可以提高零件的精度还可以提高模具的寿命;一副模具的凸、凹模刃口尺寸精度是影响冲裁件尺寸精度的重要因素也是主要因素;因此,在冲裁模设计中,正确确定与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其公差是极其重要的;下面根据参考文献和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其公差的原则和有关公式来分别确定凸、凹的刃口尺寸;根据零件形状特点,尺寸要求和查《冷冲模设计》可得:(1)落料时通常先确定凹模的尺寸大小,再根据最小合理间隙来确定凸模的尺寸大小;落料件尺寸的基本计算公式为:D D= (D max– XΔ)0+δDD P= (D P– Z min)0-δP=(D – XΔ- Z min) 0-δP查得最小间隙Z min =0.29mm,最大间隙Z max =0.35mm,凹模制造公差δD=0.040mm,凸模制造公差δT=0.030mm;将以上各值代入:δD+δP < Z max- Z min校验是否成立,经校验,不等式不成立,可减小δD、δP的值,按下面公式取值δP =0.4(Z max- Z min)=0.024mmδ D =0.6(Z max- Z min)=0.036mm所以落料时工作零件刃口尺寸为:D D1=106.460+0.03 mmD P2=106.520-0.02 mm搭边值的确定搭边值时排样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搭边值的选取要合理,因为它会对工件的精度造成较大的影响。

冲压、注塑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冲压、注塑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设计进行了落料、冲孔、拉深复合模的设计。

文中简要概述了冲压模具目前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对产品进行了详细工艺分析和工艺方案的确定。

按照冲压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计算并设计了本套模具上的主要零部件,如: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垫板、凹模固定板、卸料板、导尺、挡料销、导正销等。

模架采用标准模架,选用了合适的冲压设备。

设计中对工作零件和压力机规格均进行了必要的校核计算。

此外,本模具采用始用挡料销和钩形挡料销挡料。

模具的冲孔和落料凸模分别用不同的固定板固定,便于调整间隙;冲孔凹模和落料凹模则采用整体固定板固定。

落料凸模内装有导正销,保证了工件上孔和外形的相对位置准确,提高了加工精度。

如此设计出的结构可确保模具工作运行可靠和冲压产品大批量生产的要求。

关键词:复合模;校核;冲孔;落料;拉深。

分析塑件的结构,塑件材料为聚乙烯,形状较复杂,尺寸小,精度要求较低,该塑件可采用注射成型加。

通过对该塑件的分析,确定该塑件以注射来成型,侧浇口形式,一模两腔的三板结构模架,推出机构采用推板推出机构,采用复位杆复位机构,结构较简单,生产率较高,占地面积较小,适于大批量生产。

采用带有侧向抽芯和顶出机构,并对塑件成型的浇注系统、布置方式、浇口位置等进行选择,根据有关资料和经验得到相对合理的解决方案。

最终,综合以上所有因素完成本次塑料制件的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关键词:分型面、浇注系统、侧向分型和抽芯机构、排气、分型面。

AbstractThe design of the blanking and punching, drawing composite modulus design. This paper briefly outlined the Stamping Di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The product of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process. Stamping die desig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eneral steps to calculate and design the sets on the main mold parts, such as : punch and die. Punch plate, plate, Die plate and dump plates I. feet behind the sales, marketing and other derivative is. Die-standard model planes, to choose a suitable stamping equipment. Design work on the parts and specifications will press for the necessary checking calculation. In addition, the die block used only with marketing materials and Crook block behind the marketing materials. Punch and Die blanking punch were different plate fixed to facilitate adjustment gap; Punch and Die blanking die is used overall fixed plate. Blanking punch contents is a derivative sales, and guarantee the workpiece and the shape of the holes in the relative position accurately, improve processing accuracy. So the structure is designed to ensure reliable operation of die stamping products and mass production requirements.Keywords : composite modules;Check;Punching;Blanking;Drawing.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of plastic parts, pieces of plastic materials for polyethylene, more complex shapes, small size, low accuracy, the use of 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lastic parts, plastic parts to determine the injection molding to side gate form of a two-cavity mode of the three-board structure, pushing adopted by the board introduced Launch, a reset-reset body structure is relatively simple, higher productivity, covers an area of less suitable for mass production.The method, uses has lateral pulls out the core and goes against the organization, and to models to take shape pours the system, the arrangement way, the runner position and so on carries on the choice, obtains the relatively reasonable s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pertinent data and the experience.Finally, synthesizes above all factors cost inferior plastic workpiece to take shape the craft and the mold design.Key words: double-double-cavity, surface-assisted ,sub-surface core-pulling ,side plates, push ,launched ,Exhaust clearance,目录绪论 (1)第一章冲压模设计 (1)1.1 分析零件工艺性 (1)1.1.1 翻边工序计算 (1)1.1.2 拉深工序计算 (7)1.2 确定工艺方案 (9)1.3 进行必要的计算 (10)1.3.1 计算总拉深力 (10)1.3.2 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1)1.4 模具总设计 (11)1.5 选定设备 (12)1.6 绘制模具总图 (13)1.7 绘制模具零件图 (13)1.7.1 凸模的设计 (13)1.7.2 凹模的设计 (14)1.7.3 推件板设计 (15)1.8 模具总配图 (17)第二章塑料模设计 (18)2.1 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工艺性 (18)2.1.1 塑件的几何形状分析 (18)2.1.2 塑件原材料的成型特性分析 (18)2.1.3 塑件的结构工艺性分析 (19)2.1.4 塑件的生产批量 (20)2.1.5 初选注射机 (20)2.2 分型面及浇注系统的设计 (24)2.2.1 分型面的选择 (24)2.2.2 浇注系统的设计 (24)2.3 模具设计方案论证 (26)2.3.1 型腔布置的分析 (26)2.3.2 成型零件的结构确定 (27)2.3.3 导向定位机构的设计 (28)2.3.4 推出机构设置 (28)2.3.5 抽芯机构的确定 (29)2.3.6 冷却系统设计 (29)2.4 主要零部件的设计计算 (30)2.4.1 成型零件的成型尺寸 (30)2.4.2 模具型腔壁厚确定 (30)2.4.3 抽芯机构的设计计算 (31)2.4.4 推出机构的设计计算 (32)2.4.5 标准模架的确定 (33)2.5 成型设备的校核计算 (34)2.5.1 注射机注射压力的校核 (34)2.5.2 注射量的校核 (34)2.5.3 安装尺寸要求 (34)2.5.4 推出机构的校核 (35)2.5.5 开模行程的校核 (36)2.5.6 型腔数量的校核 (36)2.6 绘制模具装配图 (36)2.7 模具安装要求 (37)参考文献 (38)外文原问和翻译 (39)致谢 (55)总结 (56)第1章冲压模具设计图1-1冲压模具工艺参数零件名称:180些油机通风口座子生产批量:大批大量村料:08酸洗钢板1.1分析零件的工艺性这是一个不带底的阶梯零件,其尺寸精度、各处的圆角半径均符合拉深工艺要求。

盖板冲压模毕业设计说明书

盖板冲压模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序言第一部分冲压成形工艺设计1.明确设计任务,收集相关资料2.冲压工艺分析3.制定冲压工艺方案4.确定毛坯形状,尺寸和主要参数计算第二部分冲压模具设计(一)确定冲模类型机结构形式(二)计算工序压力,选择压力机(三)计算模具压力中心(四)弹性元件的设计(五)模具零件的选用(六)冲压设备的校核(七)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八)模具装配设计总结致谢语参考文献序言目前我国模具工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当落后。

主要原因是我国在模具标准化,模具制造工艺及设备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随着工业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模具产品生成呈现的品种、少批量、复杂、大型精密更新换代速度快。

模具设计与技术由于手工设备,依靠人工经验和常规机加工,技术向以计算机辅助设计,数控编程切屑加工,数控机加工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M)技术转变。

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生产率,高一致性和低消耗是其它制造加工方面所不能重逢展示出来。

从而有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批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现代工业生产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我国国防工业及民用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加工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冲压零件日趋复杂化,冲压模具正向高效、精密、长寿命、大型化方向发展,冲模制造难度日益增大。

模具制造正由过去的劳动密集、依靠人工手工技巧及采用传统机械加工设备的行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更多的依靠各种高效、高精度的NC机床、CNC机床、电加工机床,从过去的单一的机械加工时代转变成机械加工、电加工以及其它特种加工相结合的时代。

模具制造技术,已经发展成为技术密集型的综合加工技术。

本专业以培养学生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作能力的核心,将模具成型加工原理、设备、工艺、模具设计与制造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使用性、综合性、先进性。

正确掌握并运用冲压工艺参数和模具工作不分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综合应用,以提高我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的综合应用。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范文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范文
模具寿命:根据产品生产数量和模具材 料确定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选择合适的冲 压模具设计实例
模拟结果:观察模拟结果,分析模 具工作过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模拟过程: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 件进行模拟
优化设计:根据模拟结果对冲压模 具设计进行优化
冲压模具设计优化
优化目标:提高模 具寿命、降低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材料类型: 钢、铝、 铜、塑料 等
材料性能: 强度、硬 度、耐磨 性、耐腐 蚀性等
材料成本: 经济性、 可回收性 等
模具寿命: 耐用性、 维护成本 等
加工工艺: 铸造、锻 造、热处 理等
环保要求: 无毒、无 污染等
模具尺寸:根据冲压件的尺 寸和精度要求确定模具尺寸
模具材料:选择合适的模具 材料,如钢、铝、铜等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范 文
汇报人:
目录
冲压模具设计概述
冲压模具设计基础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
冲压模具设计优化
冲压模具设计规范 与标准
冲压模具设计展望
冲压模具设计概述
冲压模具:用于将金属板材或非金属板材通过压力加工成所需形状的模具 定义:冲压模具是一种特殊的成型工具,用于将金属板材或非金属板材通过压力加工成所需形状 作用:冲压模具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
模具类型:根据冲压工艺选 择合适的模具类型
模具精度:根据冲压件的精 度要求确定模具精度
模具寿命:根据冲压件的生产 数量和生产周期确定模具寿命
模具维护:定期对模具进行维 护和保养,保证模具的正常使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
零件名称: 冲压模具

冲压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冲压工艺课程设计说明书

III1.冲压工艺分析1.1材料的特性设计要求,零件图如图1-1所示。

该制件的材料为45#,用于制造abcdefg ,具有较好的冲压性能。

生产批量:大批量 材 料:45# 材料厚度:t=2mm图11-1表1-1牌号力学性能硬度HBS ≤ /b a M P σ/s a M P σ 5/(%)δ /(%)ψ 未经处理10# 33520531551371.2零件结构零件简单、对称,比较适合冲裁。

1.3尺寸精度分析图1-1已部分标注公差,8±0.02和61。

40未标注公差,按IT14选取。

1.4冲裁方案的确定1.4.1 分析制件的工序该制件由于外形已经给定,则仅需冲孔工艺即可。

1.4.2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根据要求确定方案为对称式冲孔模具。

2.必要的尺寸设计2.1排样的设计与计算由于该制件为圆形,采用无废料的排样方法是不可能做到的;但能采用有废料和少废料的方法。

2.1.1确定搭边值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IV根据《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表2-13,查得:搭边a 和1a 数值(低碳钢),t=2mm 时,a =1.2mm, 1a =1.5mm 。

2.1.2确定条料的进距进距A : A B a =+制=61+1.2=62.2mm宽度B : 0010[2()]B D a b -∆-∆=++∆+==mm2.1.3材料利用率材料利用率是冲压工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

其计算可用一个进距内冲裁件的实际面积与毛坯面积的百分比表示:1100%.s A Bη=⨯ (2-1)式中 S 1── 一个进距内冲裁件的实际面积,单位mm 2;A ── 送料进距,单位mm ;B ── 条料宽度,单位mm 。

所以材料的利用率为:1100%.s A Bη=⨯ =2.100%.RA Bπ⨯=asdfghjk ≈72%2.1.4画出排样图根据以上资料画出排样图,如图2-1所示:图2-12.2冲裁总压力的计算2.2.1 计算冲裁力 冲裁力为冲孔所产生, 11..b F L t σ==π×8×2×600≈30159.29N ≈30.160kNF 1总=41..b F L t σ==120.640KNV2.2.2计算推料力:设凹模洞口的直壁高度h=6mm ,材料厚度t=2mm ,故卡在凹模内的零件数为: n=h/t=6/2=3。

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

冲压课程设计说明书冲压是一种常见的加工工艺,广泛应用于制造行业中,涉及到钢、铁、铝、铜等材料的加工。

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特别设计了一门冲压课程,旨在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冲压工艺,了解冲压加工的基本理论、流程和技术,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今后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本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第一部分:理论学习本部分主要内容包括:1. 冲压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学习冲压的加工原理和工艺流程,掌握每个流程的要素,从而了解每个流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冲压材料的性能及影响因素:学习冲压所使用的常见材料的性能和特点,如钢、铝、铜等,了解材料粗糙度、硬度、弹性等对加工的影响。

3. 冲压模具的类型、结构和设计:学习冲压模具的类型和结构,了解常见的冲压模具设计,能够对冲压模具进行故障分析和修理。

4. 冲压制品的缺陷及其成因:学习常见冲压制品的缺陷,从制品材料、模具设计、工艺参数等方面分析成因,并掌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5. 冲压加工中的安全问题:学习冲压加工中的安全问题,防范钳工、钳口和锤击等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学习急救和应急措施。

第二部分:实践操作本部分主要内容包括:1. 冲压机的运行和操作:了解常见冲压机的操作方式和注意事项,运用正确的操作技巧和知识,可实现冲压机的安全、高效运行。

2. 模具装夹和调试:掌握模具的安装、调试和更换技巧,根据不同工件需求选择合适的冲头和模具,获得理想的制品。

3. 冲压制品的加工工艺:学习以正线程为例的冲压加工工艺,掌握切换每个加工工序时需要进行的调整和修正,实现冲压加工的精度和标准。

4. 冲压制品的检验和质量评估:通过测量冲压制品的尺寸、缺陷和形状等技术手段,分析制品的质量问题,掌握如何提高制品的质量和精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可全面了解和掌握冲压加工工艺,获得相关行业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求职过程中,学生将具备良好的竞争优势和职业技能,为个人发展和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模具冲压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模具冲压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前言 (3)1 论文研究方向、目的及意义 (3)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 (4)3 模具发展关键问题 (5)4 模具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设计方案论证 (6)1 冷冲压模具设计概述 (6)1.1 冷冲压模具设计的目的 (6)1.2 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内容和步骤 (7)1.2.1 冷冲压模具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7)1.2.2 设计步骤 (7)2 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7)2.1 成型工艺 (7)2.2 模具结构特点 (8)2.4 冲压模具设计方案的提出和方案论证 (9)2.5 工艺补充面设计 (10)2.6 工艺补充的设计原则 (10)3 修边冲孔模设计 (12)3.1 定义及概述 (12)3.2 修边冲孔模的分类 (12)3.2.1 垂直修边冲孔模 (12)3.2.2 水平修边冲孔模 (13)3.2.3 倾斜修边冲孔模 (13)3.3 工艺方案设计 (14)3.4 制造依据 (14)4 总体结构设计 (18)4.1 模具的基本结构形式 (18)5 冷冲模的试冲与调整技术 (31)5.1 冲模试冲与调整的目的 (31)5.2 冲模调试的内容与要求 (32)5.2.1 冲模调试的主要内容 (32)5.2.2 冲模调试的要求 (33)5.2.3 冲模调试与设计、工艺、制造、质检的关系 (34)5.3 调试注意事项 (35)5.4 覆盖件冲模调试 (36)6 汽车覆盖件模具CAM (39)6.1采用CAM的意义 (39)6.2 CAM的工作步骤 (41)7 汽车覆盖件冲压变形趋向性控制 (43)7.1 变形区域与变形方式控制 (43)7.2 塑性变形性质和变形量控制 (43)7.3 实现变形趋向性控制的措施 (44)7.3.1 改变冲压件的结构形状及尺寸 (44)7.3.2 改变工艺流程顺序 (44)7.3.3 改变压料面作用力的大小及分布 (44)7.3.4 改变毛坯的贴模过程 (45)7.3.5 改变冲压成形条件 (45)7.4 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中变形趋向性控制实例 (45)8 设计总结 (47)致谢 (48)参考文献 (49)前言1 论文研究方向、目的及意义随着我国汽车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汽车了汽车覆盖件冲压模技术也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参考样例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冲压模

参考样例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冲压模

本科毕业设计题目:微电机转子与定子片冲孔落料多工位级进模学院: 机械自动化专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号: 0280学生姓名: 袁琴指导教师: 谢良喜日期: 二0一二年五月摘要本次设计的是微电机转子与定子片冲孔落料多工位级进模。

在模具设计过程中,综合运用已学知识和自主创新来进行设计和计算。

本设计完整地进行了制件的工艺性分析和模具设计的各项内容,从形状工艺性分析、尺寸和精度工艺性分析、结构工艺性分析等方面对冲压件进行了系统的冲压工艺性分析;在模具设计方面,主要进行了冲压零件总体工艺方案的确定、工序和排样设计、工艺计算,工作部分参数计算、工作力的计算、模具总体结构设计和主要零部件设计及主要零部件的加工工艺。

具体分析了模具的主要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冲压设备的选用,列出了模具所需零件的详细清单,并给出了合理的装配图。

通过充分利用现代模具制造技术对传统机械零件进行结构改进、优化设计、优化工艺方法关键字:级进模:冲孔:落料:模具设计AbstractThis design is micro-motor rotor and stator piece of punching blanking multi-position into the the mold design process,use integrated knowledge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o design and design completely include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and all the content of mold the shape of analysis,size and accuracy of analysis,structure of analysis to analyze the system of stamping process;In the part of mold design,the main components include determing the overall stampingprocess,process and layout design plans,Technology Calculation,the calculation of some parameters, The calculation of work force,overall structural design and the main components design.Analyzes the mold of the main components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stamping equipment selection, die requirements set out a detailed list of parts, and gives a reasonable assembly. By fully utilizing modern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to mold readitional mechanical parts for structural improvements, design optimiza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 methods can greatly enhanc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method of similar products have some reference.Key words: Progressive die; Punching; Dropping material; Mold desig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 I II 1 绪论 (1)1.1设计目的和意义 (2)国内外研究概况 (2)1.2.1模具制造的发展情况 (2)1.2.2我国模具设计与制造现状 (4)1.2.3未来模具发展的趋势 (4)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 (4)2 零件冲压工艺分析 (6)工艺分析 (6)冲裁件尺寸精度及其影响因素 (6)2.3冲裁件形状误差及其影响因素 (7)冲裁件的精度与端面粗糙度 (7)3 冲裁方案的确定与排样 (9)冲裁方案的分析和确定 (9)3.2工序及排样图设计 (9)3.2.1排样方法及工序 (9)3.2.2搭边值与料宽 (10)3.2.3材料利用率的计算 (11)4 计算冲裁压力、压力中心和选用压力机 (12)冲压力的计算 (12)压力中心的计算 (12)卸料力的计算 (12)冲裁间隙 (13)计算完成零件所需力,并选用压力机 (13)模具工作部分尺寸及公差 (13)4.6.1加工方法的确定 (13)4.6.2冲孔部分 (14)4.6.3落料部分 (16)5 模具的结构设计方案 (20)模具总体结构 (20)5.1.1模架和弹性卸料装置 (20)5.1.2定位装置 (20)5.1.3防粘装置 (20)5.1.4凹模 (21)5.1.5导料装置 (21)5.1.6校平组件 (21)主要零、部件设计 (21)5.2.1落料凹模的设计 (21)5.2.2线槽冲模设计 (22)5.2.3线槽凹模设计 (22)5.2.4小凸模设计 (23)5.2.5转子片落料模设计 (23)5.2.6异形孔冲模设计 (23)5.2.7切废料模设计 (24)5.2.8卸料板设计 (24)5.2.9模架及其他零部件的选用 (24)5.2.10推杆长度的确定 (26)5.2.11冲模闭合高度的确定 (26)5.2.12冲压设备的选定 (27)模具总装图标准件的选取 (27)设计小结 (28)参考文献(理工科类专业毕业论文参考文献数不少于15篇,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6篇。

冲压级进模毕业设计说明书

冲压级进模毕业设计说明书
类型
确定模具尺 寸:根据产 品尺寸和模 具类型确定
模具尺寸
确定模具材 料:根据产 品材料和模 具类型选择 合适的模具
材料
设计模具结 构:根据产 品要求设计 模具结构, 包括型腔、 型芯、模架

设计模具冷 却系统:根 据产品要求 设计模具冷 却系统,包 括冷却通道、 冷却水路等
设计模具排 气系统:根 据产品要求 设计模具排 气系统,包 括排气孔、
智能化制造: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 设备,如机器人、数控机床等,提高生产 效率和质量。
智能化检测:利用传感器、图像识别等技 术进行模具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
智能化管理:采用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 系统,如ERP、MES等,提高管理效率和 质量。
高性能材料应用
轻量化材料:如铝合金、镁合金等,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高强度材料:如高强度钢、钛合金等,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 耐腐蚀材料:如不锈钢、镍合金等,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环保材料:如可降解塑料、生物基材料等,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模具设计: 根据冲压 件的工艺 要求进行 模具设计, 包括型腔、 型芯、模 架等
模具加工: 采用数控 机床进行 模具加工, 保证模具 的精度和 表面质量
模具装配: 将加工好 的模具零 件进行装 配,保证 模具的精 度和稳定 性
模具调试: 对装配好 的模具进 行调试, 确保模具 能够满足 冲压件的 工艺要求
模具工作过程模拟技术
模拟软件:如AutoForm、 Dynaform等
模拟结果:提供模具设计、优化 和验证的依据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模拟过程:包括材料流动、应力 分布、变形情况等
模拟应用:提高模具设计质量, 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摘要本次设计零件名称为汽车覆盖件侧围前连接板,从工艺性分析开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工艺要求来确定的。

在分析冲压变形过程以及冲压件质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经过方案比较,选择一套复合模和两套单工序模来作为该零件生产模具设计的工艺方案。

然后设计模具的工作部分,即凸、凸凹模及凹模的设计。

包括典型零件的工艺分析、工艺方案制订、冲压工艺计算、冲模设计。

设计过程中涉及到冲压工艺性分析与工艺方案制定、排样设计、冲压件质量及影响因素、冲压力、间隙确定、刃口尺寸计算原则和方法、冲压典型结构、零部件设计及模具标准应用、冲模设计方法与步骤等。

根据模具的装配原则,完成模具的装配,装配模具试冲通过试冲可以发现模具设计和制造的不足,并找出原因给予纠正,并对模具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理,使本冲压模设计完全能生产出合格的零件。

关键词:汽车覆盖件模具工艺方案:,. , , . ,. ,,,.,, ,, , , , ,. , ,, , .:;;;. 绪论课题背景意义本次设计的零件为汽车覆盖件,也是冲压件。

冲压件指使用冲床以及模具对材料施加外力,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或者分离,最后得到所需要的形状以及尺寸的工件的一种成形加工方法。

汽车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工业,汽车覆盖件的设计就对汽车行业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工业的基础行业就是模具行业,产品质量和市场的开发能力就是由它的技术水平决定的。

在当前模具工业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要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以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

二是模具现在开始慢慢向“四化”发展,这四化非别分大型化、自动化、复杂化和精密化。

如今,模具制造要求越来越高,制造工艺也越来越复杂。

为了降低模具得制造成本,所以,在使用先进的设备的同时,应该采用多种工艺措施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国内外汽车模具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国外模具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国外相继开发的新型热作模具钢有高淬透性特大型锻压模具钢和高热强性模具钢以及高温热作模具钢。

为了满足冷作模具的特殊要求,各国发展的新型冷作模具钢有高韧性、高耐磨性模具钢和粉末冶金冷作模具钢以及低合金空淬微变形钢。

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报告(论文)报告(论文)题目:透镜罩冲压模具设计作者所在系部:作者所在专业:作者所在班级:目录摘要┈┈┈┈┈┈┈┈┈┈┈┈┈┈┈┈┈┈┈┈┈┈┈┈┈┈┈┈┈Ⅰ第1章绪论┈┈┈┈┈┈┈┈┈┈┈┈┈┈┈┈┈┈┈┈┈┈┈┈┈ 1 第2章工件的工艺性分析┈┈┈┈┈┈┈┈┈┈┈┈┈┈┈┈┈┈┈ 2 第3章确定工艺方案┈┈┈┈┈┈┈┈┈┈┈┈┈┈┈┈┈┈┈┈┈ 33.1工艺方案的确定┈┈┈┈┈┈┈┈┈┈┈┈┈┈┈┈┈┈┈ 33.2三种成型方法的示意图┈┈┈┈┈┈┈┈┈┈┈┈┈┈┈┈┈ 33.3各种成型方法的优劣分析┈┈┈┈┈┈┈┈┈┈┈┈┈┈┈┈ 3第4章工艺计算┈┈┈┈┈┈┈┈┈┈┈┈┈┈┈┈┈┈┈┈┈┈┈ 44.1拉深的工艺计算┈┈┈┈┈┈┈┈┈┈┈┈┈┈┈┈┈┈┈┈ 44.1.1确定是否使用压边圈┈┈┈┈┈┈┈┈┈┈┈┈┈┈┈ 44.1.2确定修边余量┈┈┈┈┈┈┈┈┈┈┈┈┈┈┈┈┈┈ 4 4.1.3粗算毛坯直径D┈┈┈┈┈┈┈┈┈┈┈┈┈┈┈┈┈ 4 4.1.4判断能否一次拉成┈┈┈┈┈┈┈┈┈┈┈┈┈┈┈┈ 4 4.1.5计算各次拉深系数及拉深直径┈┈┈┈┈┈┈┈┈┈┈ 44.1.6调整┈┈┈┈┈┈┈┈┈┈┈┈┈┈┈┈┈┈┈┈┈┈ 54.1.7选定各工序的圆角半径┈┈┈┈┈┈┈┈┈┈┈┈┈┈ 54.1.8校核第一次拉深高度┈┈┈┈┈┈┈┈┈┈┈┈┈┈┈ 54.1.9工序图┈┈┈┈┈┈┈┈┈┈┈┈┈┈┈┈┈┈┈┈┈ 54.2翻孔的工艺计算┈┈┈┈┈┈┈┈┈┈┈┈┈┈┈┈┈┈┈┈ 64.2.1确定底孔直径┈┈┈┈┈┈┈┈┈┈┈┈┈┈┈┈┈┈ 6 4.2.2 首次翻边系数┈┈┈┈┈┈┈┈┈┈┈┈┈┈┈┈┈┈6第5章冲压基本工序的确定┈┈┈┈┈┈┈┈┈┈┈┈┈┈┈┈┈┈ 7第6章工序合并方式与顺序安排┈┈┈┈┈┈┈┈┈┈┈┈┈┈┈┈ 86.1工序合并方式┈┈┈┈┈┈┈┈┈┈┈┈┈┈┈┈┈┈┈┈┈ 86.2方案分析┈┈┈┈┈┈┈┈┈┈┈┈┈┈┈┈┈┈┈┈┈┈┈ 86.3排样┈┈┈┈┈┈┈┈┈┈┈┈┈┈┈┈┈┈┈┈┈┈┈┈┈ 8第7章计算各工序冲压力及选择冲压设备┈┈┈┈┈┈┈┈┈┈┈ 107.1 落料拉深力的计算┈┈┈┈┈┈┈┈┈┈┈┈┈┈┈┈┈┈┈ 107.2 二次拉深力的计算┈┈┈┈┈┈┈┈┈┈┈┈┈┈┈┈┈┈┈ 107.3冲预制底孔力的计算┈┈┈┈┈┈┈┈┈┈┈┈┈┈┈┈┈┈ 117.4 翻边力的计算┈┈┈┈┈┈┈┈┈┈┈┈┈┈┈┈┈┈┈┈┈ 117.5冲小孔力的计算┈┈┈┈┈┈┈┈┈┈┈┈┈┈┈┈┈┈┈┈ 117.6切边力的计算┈┈┈┈┈┈┈┈┈┈┈┈┈┈┈┈┈┈┈┈┈ 12第8章主要工作部分尺寸计算┈┈┈┈┈┈┈┈┈┈┈┈┈┈┈┈┈ 138.1落料凹模的外型尺寸计算┈┈┈┈┈┈┈┈┈┈┈┈┈┈┈┈ 138.1.1 凹模外形尺寸┈┈┈┈┈┈┈┈┈┈┈┈┈┈┈┈┈┈ 138.1.2 凹模的刃口尺寸┈┈┈┈┈┈┈┈┈┈┈┈┈┈┈┈┈ 138.2拉深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38.2.1 凸、凹模间隙┈┈┈┈┈┈┈┈┈┈┈┈┈┈┈┈┈┈ 138.2.2 凸、凹模刃口尺寸┈┈┈┈┈┈┈┈┈┈┈┈┈┈┈┈ 138.3翻边模刃口尺寸的计算┈┈┈┈┈┈┈┈┈┈┈┈┈┈┈┈┈ 14 第9章落料拉深模主要零件的设计与标准的选用┈┈┈┈┈┈┈┈┈ 159.1 工作零件┈┈┈┈┈┈┈┈┈┈┈┈┈┈┈┈┈┈┈┈┈┈┈ 159.1.1 凸、凹模┈┈┈┈┈┈┈┈┈┈┈┈┈┈┈┈┈┈┈┈ 159.1.2 落料凹模┈┈┈┈┈┈┈┈┈┈┈┈┈┈┈┈┈┈┈┈ 169.1.3 冲孔件的凸、凹模尺寸┈┈┈┈┈┈┈┈┈┈┈┈┈┈ 169.2 卸料、顶件和推件零件┈┈┈┈┈┈┈┈┈┈┈┈┈┈┈┈┈ 169.2.1 卸料板┈┈┈┈┈┈┈┈┈┈┈┈┈┈┈┈┈┈┈┈┈ 169.2.2 推件与顶件装置┈┈┈┈┈┈┈┈┈┈┈┈┈┈┈┈┈ 179.3 定位零件的设计┈┈┈┈┈┈┈┈┈┈┈┈┈┈┈┈┈┈┈┈ 179.3.1 落料拉深复合模中的挡料销┈┈┈┈┈┈┈┈┈┈┈┈ 179.3.2 落料拉深复合模中的导料板┈┈┈┈┈┈┈┈┈┈┈┈ 179.4 其他支撑零件┈┈┈┈┈┈┈┈┈┈┈┈┈┈┈┈┈┈┈┈┈ 179.4.1 模架┈┈┈┈┈┈┈┈┈┈┈┈┈┈┈┈┈┈┈┈┈┈ 179.4.2 模柄┈┈┈┈┈┈┈┈┈┈┈┈┈┈┈┈┈┈┈┈┈┈ 189.4.3 凸模、凹模固定板┈┈┈┈┈┈┈┈┈┈┈┈┈┈┈┈ 189.4.4 垫板┈┈┈┈┈┈┈┈┈┈┈┈┈┈┈┈┈┈┈┈┈┈ 189.4.5 紧固件┈┈┈┈┈┈┈┈┈┈┈┈┈┈┈┈┈┈┈┈┈ 18 第10章翻边模主要零件的设计与标准的选用┈┈┈┈┈┈┈┈┈┈┈ 1910.1翻边模结构设计┈┈┈┈┈┈┈┈┈┈┈┈┈┈┈┈┈┈┈┈ 1910.1.1翻边凸凹模形状与尺寸┈┈┈┈┈┈┈┈┈┈┈┈┈┈ 1910.1.2翻边凸凹模间隙┈┈┈┈┈┈┈┈┈┈┈┈┈┈┈┈┈ 1910.2 各工作零件和定位零件的选取┈┈┈┈┈┈┈┈┈┈┈┈┈┈ 19 总结┈┈┈┈┈┈┈┈┈┈┈┈┈┈┈┈┈┈┈┈┈┈┈┈┈┈┈┈┈┈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摘要拉深件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
1.2 冲压工艺介绍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冲压和锻造同属塑性加工(或称压力加工),合称锻压。冲压的坯料主要是热轧和冷轧的钢板和钢带。
全世界的钢材中,有60~70%是板材,其中大部分是经过冲压制成成品。汽车的车身、底盘、油箱、散热器片,锅炉的汽包、容器的壳体、电机、电器的铁芯硅钢片等都是冲压加工的。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自行车、办公机械、生活器皿等产品中,也有大量冲压件。
阻力二:生产集中度低
许多汽车集团大而全,形成封闭内部配套,导致各企业的冲压件种类多,生产集中度低,规模小,易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难以满足专业化分工生产,市场竞争力弱;摩托车冲压行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处于“优而不胜,劣而不汰”的状态;封头制造企业小而散,集中度仅39.2%。
突破点:走专业化道路
迅速改变目前“大而全”、“散乱差”的格局,尽快从汽车集团中把冲压零部件分离出来,按冲压件的大、中、小分门别类,成立几个大型的冲压零部件制造供应中心及几十个小而专的零部件工厂。通过专业化道路,才能把冲压零部件做大做强,成为国际上有竞争实力的冲压零部件供应商。
冲压用板料的表面和内在性能对冲压成品的质量影响很大,要求冲压材料厚度精确、均匀;表面光洁,无斑、无疤、无擦伤、无表面裂纹等;屈服强度均匀,无明显方向性;均匀延伸率高;屈强比低;加工硬化性低。
在实际生产中,常用与冲压过程近似的工艺性试验,如拉深性能试验、胀形性能试验等检验材料的冲压性能,以保证成品质量和高的合格率。
冲压是高效的生产方法,采用复合模,尤其是多工位级进模,可在一台压力机上完成多道冲压工序,实现由带料开卷、矫平、冲裁到成形、精整的全自动生产。生产效率高,劳动条件好,生产成本低,一般每分钟可生产数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拖的生产实习,我对于模具特别是塑料模具的设计步骤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丰富了各种模具的结构和动作过程方面的知识,而对于模具的制造工艺更是实现 了零的突破。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和在工厂师傅的讲解下,同时在现场查阅了很 多相关资料并亲手拆装了一些典型的模具实体,明确了模具的一般工作原理、制 造、加工工艺。并在图书馆借阅了许多相关手册和书籍,设计中,将充分利用和 查阅各种资料,并与同学进行充分讨论,尽最大努力搞好本次毕业设计。在设计 的过程中,将有一定的困难,但有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努力,相信会完 满的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由于学生水平有限,而且缺乏经验,设计中不妥之处在 所难免,肯请各位老师指正。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铜垫片倒装复合模设计
第三章 主要设计计算
3.1 排样方式的确定及其计算
设计模具时,首先要设计条料排样图。本工件的形状外形较简单,两端对称, 且有两端小中间大的特点,直排时材料利用率低,应采用斜排,如图 3.1 所示的排 样方法,可显著地减少废料。
模具是制造业的重要工艺基础,在我国,模具制造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 中国虽然很早就开始制造模具和使用模具,但长期未形成产业。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中国模具工业才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近年,不仅国有模具企业有了 很大发展,三资企业、乡镇(个体)模具企业的发展也相当迅速。虽然中国模 具工业发展迅速,但与需求相比,显然供不应求,其主要缺口集中于精密、大 型、复杂、长寿命模具领域。由于在模具精度、寿命、制造周期及生产能力等 方面,中国与国际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因此,每年需要大量进 口模具。中国模具产业除了要继续提高生产能力,今后更要着重于行业内部结 构的调整和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结构调整方面,主要是企业结构向专业化调 整,产品结构向着中高档模具发展,向进出口结构的改进,中高档汽车覆盖件 模具成形分析及结构改进、多功能复合模具和复合加工及激光技术在模具设计 制造上的应用、高速切削、超精加工及抛光技术、信息化方向发展。近年,模 具行业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步伐加大,主要表现在,大型、精密、复杂、长寿 命、中高档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发展速度高于一般模具产品;塑料模和压铸模比 例增大;专业模具厂数量及其生产能力增加;“三资”及私营企业发展迅速; 股份制改造步伐加快等。从地区分布来看,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为中心 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的发展快于北方。目前发展最快、 模具生产最为集中的省份是广东和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和山东等地近几年 也有较大发展。
设计者:盛双 2012年4月17号
3
铜垫片倒装复合模设计
第一章 零件工艺性分析
1.1 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
本冲压件为铜垫片,工件只有落料和冲孔两个基本工序,适合冲裁。从工件 的形状来看零件相对较简单,结构也基本对称。虽然在大圆上有一个凹槽,且无 圆角过度,但材料相对教薄,只有 0.2 mm 。外边最小圆角为 R10,冲孔最小尺寸 为 8,其圆角半径也都均符合冲裁件最小圆角半径的要求。本工件的最小宽度为 6 mm ( 8 mm 孔与外边沿之间的距离),大于冲裁件的最小宽度尺寸。此工件中有 两个 8 mm 的圆孔和大圆上一个 2 mm 为凹槽,此处也符合冲孔的最小尺寸要求。两 孔间距为 10 mm ,远大于最小间距值,故符合冲裁要求。
首先根据零件形状确定冲压工序类型和选择工序顺序。该零件有两个孔,故 需要冲孔。又因得到该零件的整体需要落料。其中冲孔决定了孔的大小尺寸及公 差,而落料则决定了零件的总体形状和尺寸。此工件形状较简单,只需落料、冲 孔两个基本工序,可以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具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具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具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道模具,生产成本高而且生产效率 底,难以满足生产批量的要求。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即可完成零件的加工,工件 的精度以及生产效率都较高,模具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成本高。当采用 倒装时可以直接利用压力机的打杆装置进行推料,卸件可靠,便于操作,并可以 实现机械化。方案三只需一副模具,工件即可加工完成,但级进模工位数较多, 因而用级进模冲制零件,必须解决条料或带料的准确定位问题,才可能保证冲压 件的质量。 综合分析上述三种方案,该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二为佳——采用倒装的 复合模具生产。
冲压毕业设计说明书
铜垫片倒装复合模设计
1 绪论
大学三年的学习即将结束,毕业设计是其中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对以前所 学的知识及所掌握的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采用模 具的生产技术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换型不断加快。使模 具的需要补断增加。而对模具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模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 作用越来越显得更为重要。
在完成大学三年的课程学习和课程、生产实习,我熟练地掌握了机械制图、 机械设计、机械原理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方面的知识,对机械制造、加工的工 艺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对于模具设计这个实践性非 常强的设计课题,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习。经过在新飞电器有限公司、洛阳中国
2
铜垫片倒装复合模设计
4
铜垫片倒装复合模设计
压件的工艺性、改善冲压变形条件、降低对材质的要求外,还要努力提高冲压件 材料的质量,使其适应冲压工艺的要求,生产出优良的冲压件。
本工件的材料选用为 T2,是一种比较软的铜料,强度不高,工件为垫片,为 受压零件,所以选材合适。
5
铜垫片倒装复合模设计
第二章 拟订冲裁件的工艺方案
1.2 冲压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从零件图的尺寸精度来看,工件的尺寸全部为自由公差,尺寸精度较低,所 以冲压完全可以满足要求。至于表面精度,在零件图中没有明确给出特别的要求, 所以只要所冲工件无毛刺,表面无明显伤痕即可。
图 1.1 工件图
1.3 冲压件的材料分析
冲压件的材料费用往往要占冲压件成本的 60﹪——80﹪,冲压件材料的质量 直接影响到冲压工艺设计和冲压件的质量、使用寿命与成本。因此,除了提高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