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西苑医院)中医内科学复试分数线、复试流程以及参考书目

合集下载

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100506中医内科学2017年复试参考书目

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100506中医内科学2017年复试参考书目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100506中医内科学学硕复试参考书目专业代码:100506
专业名称:中医内科学
研究方向:中医药防治慢病的模式研究
导师:苏庆民
复试科目:中医内科学
参考书目:《中医内科学》七版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周仲瑛主编
专业代码:100506
专业名称:中医内科学
研究方向:消化系统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
导师:唐旭东
复试科目: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学
参考书目:《中医内科学》七版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周仲瑛主编;
《内科学》第8版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葛均波、徐永健主编。

专业代码:100506
专业名称:中医内科学
研究方向: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研究
导师:李浩
复试科目:中医内科学
参考书目:《中医内科学》七版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周仲瑛主编
专业代码:100506
专业名称:中医内科学
研究方向:肾病中医临床和实验研究
导师:于大君
复试科目:中医内科学
参考书目:《中医内科学》七版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周仲瑛主编
专业代码:100506
专业名称:中医内科学
研究方向:中医药治未病研究
导师:张晋
复试科目:中医内科学
参考书目:《中医内科学》七版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周仲瑛主编。

北中医考研复试班-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西苑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中医考研复试班-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西苑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北中医考研复试班-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西苑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北京中医药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111计划"入选高校,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共同建设。

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中医学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被誉为中国中医药领域的首善院校和最高学府。

同时,为世界87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4000余名中医药专门人才。

先后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92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成为首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高校和国家汉办"汉语国际推广中医药文化推广基地(北京)"。

并且与解放军总医院、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海军医学研究所、解放军302医院、空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开辟和构建了军地合作的新领域和新模式。

启道考研复式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对广大考研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医内科学、中医妇科学、临床骨伤科学、针灸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

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复试时间地点2018年4月2日----4月9日复试内容包括材料及基本素质审核、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包括专业素质、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考核、外语听说能力测试)、临床技能考核。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复试分数线、复试流程以及参考书目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复试分数线、复试流程以及参考书目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复试分数线、复试流程以及参考书目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6年。

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是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分东、西两校区,校本部设在西校区。

全校占地面积共计25.3万平方米,教学区总建筑面积达27.7万平方米。

学校主要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创新型中医药人才和管理人才。

学校在办学层次、学科门类、科学研究、医疗水平、办学效益、对外合作等方面居于全国中医药院校的前列,是中国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人才、解决中医药重大科技问题、防治重大疾病和现代难治病的重要基地,为中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集教学、科研、医疗、产业四位一体的高等中医药学府。

学校是全国首批招收中医药研究生和具有博士、硕士授权的单位之一。

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开中医药学发展史研究生教育之先河;1983年开始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1986年开始接收台港澳及外籍在读研究生;1987年被批准具有在职人员以研究生同等学力攻读硕士学位的授权单位;1994年开始接收博士后工作人员进站工作,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1998年被批准为开展临床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的试点单位;2001年经国家批准并开始招收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攻读中医学博士学位研究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现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和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科。

目前拥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其中硕士学位学科授予点16个,博士学位学科授予点15个以及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

截止2003年6月,学校在校研究生已达782人,其中博士生300人、硕士生482人;另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课程学习567人。

20多年来学校共为社会培养研究生1080人,其中博士311人、硕士769人。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复试分数线报录比、复试流程以及参考书目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复试分数线报录比、复试流程以及参考书目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复试分数线报录比、复试流程以及参考书目根据复试标准及复试比例,我校2014年硕士研究生各专业复试名单最低分如下: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各专业复试名单最低分院系所、专业最低分101基础医学院100501中医基础理论310100502中医临床基础290100503中医医史文献280100504方剂学280100505中医诊断学2801005Z1中医体质学2801005Z2中医临床药学2801005Z7中医养生康复学280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2801006Z7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2801006Z8中西医结合药理学280102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330105118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350105119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350105121中医妇科学(专业学位)370105122中医儿科学(专业学位)315105124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345105126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325(西医综合考生为300分)103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105118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330105119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325105121中医妇科学(专业学位)360105122中医儿科学(专业学位)330105124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300105126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300104临床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105118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310105119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350105120中医骨伤科学(专业学位)300105121中医妇科学(专业学位)300105124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310105126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300105127全科医学(专业学位)290105临床医学院(中日友好医院)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340105118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358105119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320105126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350(西医综合考生为300分)106临床医学院(广安门医院)105118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300105119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330105121中医妇科学(专业学位)340105122中医儿科学(专业学位)300105124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300105126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300107临床医学院(西苑医院)1008Z6中药药理学300105118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350105119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330105121中医妇科学(专业学位)350105126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300108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医院)100512针灸推拿学320105118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340105119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300105124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330105126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300109中药学院100704药物分析学3301007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3001008Z1中药资源学2851008Z2中药炮制学2851008Z3中药鉴定学2851008Z4中药化学2851008Z5中药分析学2851008Z6中药药理学2851008Z7中药药剂学3201008Z8临床中药学2851008Z9民族药学285105600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285110针灸推拿学院100512针灸推拿学300111管理学院120402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335112人文学院1005Z4医药卫生法学2801005Z5中医药外语280113护理学院1006Z9中西医结合护理学300中医综合《汤头歌》辛温解表剂【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2019年北中医临床医学院(西苑医院)中医内科学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

2019年北中医临床医学院(西苑医院)中医内科学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

2019年北中医临床医学院(西苑医院)中医内科学考研复试时间复试内容复试流程复试资料及经验随着考研大军不断壮大,每年毕业的研究生也越来越多,竞争也越来越大。

对于准备复试的同学来说,其实还有很多小问题并不了解,例如复试考什么?复试怎么考?复试考察的是什么?复试什么时间?复试如何准备等等。

今天启道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复试相关内容,让大家了解复试,减少一点对于复试的未知感以及恐惧感。

准备复试的小伙伴们一定要认真阅读,对你的复试很有帮助啊!院系简介西苑医院位于北京市文化名胜风景区海淀区,与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比邻而建。

医院始建于1955年12月,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央政府建设的第一所大型中医院,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10万平米。

经过近6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中医特色突出,诊疗优势明显,在国内国际具有较大影响力,集医疗、科研、教学、保健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全国示范中医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一临床医药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药理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市中医脾胃病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均设在我院。

医院是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和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同时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在中医药临床及科学研究的许多领域皆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起到了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术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西苑医院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临床教学和实习基地,是国际针灸和中医药学历教育的教学基地。

现有传承博士后导师14名,博士生导师37名,硕士生导师89名,设立有中医、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招生专业。

每年招收研究生70余人,其中硕士生50余人、博士生近20人。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复试办法招生目录、参考书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复试办法招生目录、参考书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复试办法招生目录、参考书根据教育部及我校研究生院相关规定,我院复试及录取工作具体安排如下:1、参加复试考生范围:满足以下条件者之一者,可认为达到进入本专业复试的标准:(1)报考本校本专业且初试分数单科及总分达到本专业复试国家分数线标准。

(2)报考其他院校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初试分数达到本专业复试国家分数线标准,且主动申请调剂我院者,我院将依据招生名额数量进行调剂录取。

(3)我专业采取差额复试,基本比例1:1.3~1.5左右。

2、录取原则及有关规定(1)成绩总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总成绩满分100分,其中初试成绩占50%比重。

)(2)录取根据考生总成绩排序,按招生计划名额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复试成绩按百分制计算,不及格即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信息北京中医药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特色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111计划”入选高校,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共同建设。

学校创建于1956年,原名北京中医学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院校之一,1993年更名为北京中医药大学;2000年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北京中医药大学。

院系设置截止2013年,学校共设有10个专业院系,另设有国学院[9]、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等教学机构,在中医学、中药学、中药制药、药学、针灸推拿学、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护理学、英语(医学)、法学(医药卫生)10个本科专业招生附属院所1.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创建于1958年。

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复试分数线,考研复试真题,真题解析,考研真题,考研笔记,考研经验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复试分数线,考研复试真题,真题解析,考研真题,考研笔记,考研经验

北京中医药考研详解与指导根据教育部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A区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及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考生成绩,我校复试标准如下:1、中医学:基础学科单科及总分不低于国家线;临床学科单科不低于国家线,总分不低于300分。

2、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单科及总分不低于国家线;临床学科单科不低于国家线,总分不低于300分。

3、全科医学:单科及总分均不低于国家线。

4、药学:单科不低于国家线,总分不低于300分。

5、管理学、中药学:单科及总分均不低于国家线。

根据复试标准及复试比例,我校2014年硕士研究生各专业复试名单最低分如下: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各专业复试名单最低分院系所、专业最低分101基础医学院100501中医基础理论310100502中医临床基础290100503中医医史文献280100504方剂学280100505中医诊断学2801005Z1中医体质学2801005Z2中医临床药学2801005Z7中医养生康复学280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2801006Z7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2801006Z8中西医结合药理学280102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330105118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350105119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350105121中医妇科学(专业学位)370105122中医儿科学(专业学位)315105124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345105126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325(西医综合考生为300分)103临床医学院(东方医院)105118中医内科学(专业学位)330105119中医外科学(专业学位)325105121中医妇科学(专业学位)360105122中医儿科学(专业学位)330105124针灸推拿学(专业学位)300105126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300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有超过半数的考生是跨专业考研。

虽然如此,跨专业的考生也心里打鼓,因为跨专业考研相当于把你大学几年学过的东西推倒了重来,在导师眼里,是不是认为跨专业的学生本质上和高中毕业生没有区别?You are never too old to do anything!这句话广为流传,那么在复试中是否依然适用,这是往届生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2015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考博参考书、真题、报录比、复试分数线、考博大纲、资料笔记、研究生招生目录

2015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考博参考书、真题、报录比、复试分数线、考博大纲、资料笔记、研究生招生目录

林洪 英语 病理生理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临床医学院(西苑医院)
共6
人 中医内科学(学术型)
唐旭 英语 内经
中医内科学

李浩 英语 内经
中医内科学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术型)
陈可 英语 病理生理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史大 英语 病理生理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卓 中药药理学(学术型)
李连 英语 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刘建 英语 药理学 中药药理学

或日语
临床医学院(北京中医医院)
共4
人 中医内科学(学术型)
张声 英语 内经
中医内科学
生 针灸推拿学(学术型)
刘存 英语
中医内科学
针灸学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
共1人 共2人
共2人 共2人 共2人
共1人 共1人
志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术型) 李萍 英语 病理生理学药理学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术型) 王笑 英语 病理生理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共1人 共1人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威
花宝 英语 内经
中医内科学
金 仝小

英语
内经
中医内科学
可招收中药 学、中西医结合专 业考生
刘喜 英语 内经
中医内科学

专注中国名校保(考)研考博辅导权英语
中医内
志顺
科学 学
针灸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术型)
可招收中 医、西医相关专 业考生
王阶 英语 病理生理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医院占地面积 23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41000 平方米,医院设有病床 300 余张,有普通 病房、干部病房、CCU 及 ICU 病房,全院共有医疗专业 24 个。我院现有正式职工 380 人, 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147 人,其中博士研究生 17 人(5 人博士后),硕士研究生 18 人,有中 级以上职称人员 240 人,其中正高级职称 9 人,副高级以上职称 49 人。

2015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2015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环境
矿物
学)
★地
质学
(石 46 27 58.70 24 7 29.17 32 8 25.00 6 8 4
油地
质学)
摄影
测量 39 5 12.82 29 8 27.59 33 6 18.18 8 4 8
与遥

合计 691 39 5.64 601 38 6.32 647 33 5.10 44 24 28
地球
11 3 物理
27.27 9
2 22.22 7
2 28.57 9 11 11

空间 地球与空
物理 5 2 40.00 4 4 100.00 7 3 42.86 4 2 3 间科学学
学 院
矿物
学、岩
石学、17 3 17.65 15 2 13.33 21 2 9.52 6 6 6
矿床

地球
8 2 25.00 7 2 28.57 3 2 66.67 5 5 5 化学
传播
新闻与传
468 38 8.12 454 35 7.71 429 21 4.90 31 40 17

播学院
新闻
与传 28 3
播硕
10.71 57 8 14.04 143 24 16.78 13 15 19

合计 771 36 4.67 778 31 3.98 783 33 4.21 38 40 41
2015 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 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一、专业介绍 中西医结合专业是中西医结合基础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西医结合基础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它遵循中医药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利用高科技手段,运用现代医学基础理论 和实验研究方法,对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筛选及其药理作用,中药复 方的药效学及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系统、深入的研究,并已取得许多重大成果,对 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层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具有高尚的 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工作作风,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科学技术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的专科 层次人才。结合成人教育的特点,着重强化基础理论,拓宽专业知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要求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熟练 地运用中西医结合的诊法、辨证,中、西药对临床各主要学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施 治,同时也要掌握一定的卫生防疫知识和技能。掌握一门外语,能初步阅读本专业外语书刊。 本专业开设的课程有简明哲学原理、英语、新应用写作、计算机应用初级教程、人体解剖学、 生理学、生物化学、中药学、微生物与免疫学、方剂学、预防医学、病理学、药理学、中医 诊断学、中医学基础、常见急诊处理、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妇产科学、外科学概论、 中医妇产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内科学、中医内科学、诊断学基础等 26 门课程。 任选课可根据其专业需要每学期设 3-4 门,任选课的总学分不能低于 12 学分。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药理学复试参考书、复试流程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药理学复试参考书、复试流程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药理学复试参考书、复试流程101基础医学院专业名称:1006Z8中西医结合药理学
研究方向年份
招生
人数
导师姓名考试科目招生类别学历层次备注20149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西医综合或307中医综合
普通统招硕士研究生导师:
王伟、张东
伟、华茜、张
前、郭淑贞、
柴欣楼、韩
静、陈建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研究生导师介绍
㐀汤协0突粗鼻埠>丰药革浦令跨懂研砖突粗0拷试舟突粗。

肖基楔0丰图左簧预预声0举诺突粗鼻埠>药看殊由人脚孩、丰药友信偶㐅哄碍突粗专取属。

乘廷汷0盒孩占声0突粗普吗专闲玉鼻埠>丰药轮闸播刷普涂孩突粗、丰药修戳左簧突粗。

空份其0盒孩占声0突粗鼻埠>丰药夏普构旧由轮堂窗友轮闸棒凌突粗专药由初晚突粗。

弥冲0匿孩占声0突粗普吗>丰药革浦令跨懂研砖碍丸序专审㐕突粗、丰药沿割你看友具药父懂研砖碍突粗、丰药药懂盒贮堂窗专底看碍突粗。

郭些偶0突粗普吗>丰药丰温懂找切碍攒受、切筒、阅宛?丰药友闲诺刷削丰举诺找切切框
普涂突粗。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考研历年真题,考研复试真题,考研真题,考研笔记,复试流程,考研经验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考研历年真题,考研复试真题,考研真题,考研笔记,复试流程,考研经验

北京中医药考研详解与指导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医综合一、A型题:1~75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择一项最符合的。

1.<<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说明了A.阴阳消长平衡B.阴阳对立制约C.阴阳互根互用D.阴阳相互转化2.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指阴阳何种关系失常A.消长平衡 B.对立制约C.交感互藏 D.互根互用3.<<难经经释>>所说"脏气受制于我,则邪气不能深入,故为微邪"是指那种疾病传变形式A.母病及子B.子病犯母C.相乘D.相侮4.下列治法中,与相克规律无关的是A.抑木扶土B.培土制水C.滋水涵木D.佐金平木5.与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肾主封藏B.心主血脉C.脾主运化D.肝主疏泄6."天葵至"、"太冲脉盛"的生理效应是A.月经来潮B.汗尿排泄C.血液运行D.津液代谢7.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其中肝之精气上注于A.瞳子B.黑眼C.眼络D.白眼8.下列与"气主煦之"无关的是A.气郁久从阳而化热B.体温的维持恒定C.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正常的活动D.血和津液的循环运行9."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基础是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D.津能载气10.十二经脉气血贯注的形式是A.循环贯注B.手足贯注C.左右贯注D.上下贯注11.具有"主束骨而利机关"作用的是A.十二经别B.十二经筋C.十五别络D.十二皮部12.<<素问•举痛论>>所说导致"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营卫不散,热气在中"的是A.怒则气上B.喜则气缓C.悲则气消D.恐则气下13.导致"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的因素是A.味过于甘B.味过与苦C.悲则气消D.味过于咸14.食指络脉诊法始见于A.<<小儿药证直决>>B.<<水镜图决>>C.<<幼幼集成>>D.<<望诊遵经>>15.唐以前文献中"哕"是指A.干呕B.噫气C.呃逆D.呕吐16.泻下黄臭秽稀便,排便不爽者,其病机是A.暑热内蕴B.脾气虚弱C.湿热内阻D.肝郁脾虚17.胸背彻痛剧烈,主要是由于A.痰浊阻肺B.痰热蕴肺C.心血不足D.心脉闭塞18.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是A.浮脉B.虚脉C.细脉D.芤脉19.具有沉、弦、长、实、大之脉象特点的脉是A.革脉B.紧脉C.伏脉D.牢脉20.脉来急疾,一息七八制,应是A.疾脉B.促脉C.动脉D.紧脉21.真寒假热证的病机是A.阴盛格阳B.阳气暴脱C.阴盛阳虚D.阴阳俱衰22.下列选项中,属于阴虚证典型表现的是A.发热恶寒B.五心烦热C.精神委靡D.苔黄脉细23.痰少而黏,难于咯出者,应属A.燥痰B.热痰C.湿痰D.风痰24.风湿头痛的特点是A.头痛如裹B.头痛如刺C.头脑空痛D.头痛如劈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太阴病证典型表现的是A.但欲寐B.腹满而吐C.自利D.舌苔白腻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下焦病证典型表现的是A.手足心热B.神倦C.耳聋D.唇裂舌焦27.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修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名医别录>>C.<<本草经集注>>D.<<新修本草>>28.不宜使用辛味药治疗的病证是A.气虚证B.气滞证C.血寒证D.血瘀证29.下列各组药物中,不宜配伍使用的是A.附子、茵陈蒿B.附子、天花粉C.附子、白术D.附子、桂枝30.下列出哪项外,均属于药性升降沉浮的确定依据是A.药物的剂型B.药物的效用C.药物的性味D.药物的质地轻重31.入汤剂宜煎汤代水的药物是A.海浮石B.炉甘石C.灶心土D.禹余粮32.羌活、白芷皆可用于治疗A.风火牙痛B.创疡肿痛C.寒湿带下D.风寒湿痹33.天花粉的归经是A.肺、心经B.心、肝经C.肝、胃经D.肺、胃经34.甘遂内服最为适宜的剂型是A.汤剂B.露剂C.丸、散剂D.酒剂35.性味甘淡平的药物是A.薏苡仁B.猪苓C.木通D.滑石36.对于出血证,无论属寒属热,有无瘀血.皆可随证配伍使用的药物是A.茜草B.白及C.蒲草D.炮姜37.既能清肺热、降肺气而化痰止咳,又能清胃热、降胃气而止呕止呃的药物是A.柿蒂B.桑白皮C.地骨皮D.枇杷叶38.下列关于药物主治病证的叙述,错误的是A.磁石用治肾虚喘促B.龙骨用治滑脱诸证C.琥珀用治淋证癃闭D.合欢皮用治癫痫39.具有温肾补精,益气养血功效的药物是A.紫河车B.冬虫夏草C.蛤蚧D.龙眼肉40.<<普济方>>的作者是A.吴又可B.朱棣C.李东恒D.成无己41.具有清热化痰丸、宽胸散结功用的方剂是A.清气化痰丸B.贝母瓜痿散C.小陷胸汤D.温胆汤42.下列选项中,属于麻子仁丸功用的是A.滋阴益气,泻结泄热B.滋阴增液,泄热通便C.温阳散寒,泻结行滞D.润肠泄热,行气通便43.功用为清热解毒,发汗解表的方剂是A.五积散B.石膏汤C.防风通圣散D.银翘散44.治疗肝火犯胃,嘈杂吞酸者,宜首选A.吴茱萸汤B.龙胆泻肝汤C.左金丸D.清胃散45.下列方剂中,含有柴胡、积壳的是A.血府逐瘀汤B.复员活血汤C.四逆散D.小柴胡汤46.患者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舌红少苔,迟脉数而有力.治疗宜用A.六味地黄丸B.左归丸C.大补阴丸D.炙甘草汤47.患者烦躁口渴,面赤唇焦,口舌生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宜用\A.黄连解毒汤B.凉膈散C.导赤散D.清胃散48.固冲汤的功用是A.补肾清热,祛湿止带B.滋阴清热,固冲止血C.益气健脾,固冲摄血D.益气健脾,渗湿止泻49.失笑散的功用是A.活血祛瘀,散结止痛B.活血祛瘀,行气止痛C.活血化瘀,缓消癞块D.活血化瘀,疏干通络50.由半夏、茯苓、橘皮、前胡、桔梗、苏叶、甘草、大枣、生姜、杏仁、枳壳组成的方剂是A.半夏厚朴汤B.杏苏散C.清燥救肺汤D.败毒散51.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脾散组成的药物是A.生姜、芍药B.猪苓、滑石C.厚朴、木香D.仓术、陈皮52.治疗肝血不足,阴虚内热所导致失眠的最佳选方是A.朱砂安神丸B.甘草大枣汤C.天王补心丹D.酸枣仁汤53.治疗气滞痰郁所制郁证的最佳方剂是A.柴胡疏肝散B.丹栀逍遥散C.半夏厚朴汤D.半夏秫米汤54.眩晕而见头重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其治法是A.清化湿热,健脾化痰B.燥湿祛痰,健脾和胃C.化湿除痰,理气和胃D.化痰理气,健脾消食55.腹中冷痛,手足厥冷,身体疼痛,内外皆寒.治疗宜用A.乌头桂枝汤B.桂枝汤C.通脉四逆汤D.济川汤56.汗出恶风,周身酸楚,时寒时热,舌苔薄白,脉浮缓.其治法是A.益气固表B.辛凉解表C.固涩止汗D.调和营卫57.治疗素体阴虚而病肝郁发热者,宜用A.滋水清肝饮B.加味四物汤C.秦芄鳖甲散D.加减葳蕤汤58.喘而胸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咯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舌苔白腻,脉滑.其治法是A.化痰健脾B.化痰行气C.化痰降气D.燥湿化痰59.喘咳胸满,但坐不得卧,喉中痰鸣,咯痰黏腻难出,舌苔厚浊,脉滑实.其治法是A.化痰健脾,降气平喘B.温肺散寒,化痰平喘C.化痰降逆,和胃平喘D.涤痰利窍,降气平喘60.<<证治汇补>>强调肺胀的辨证首当区分A.阴阳B.气血C.寒热D.虚实61.治疗寒湿腰痛的主方是A.石韦散B.乌头汤C.实脾饮D.肾着汤62.肺痈的初期治法是A.宜肺化痰B.清肺化痰C.解表清肺D.清肺消痈63.头痛且胀,甚则如裂,发热,面红耳赤,口渴欲饮,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脉浮数.治疗宜用A.川芎茶调散B.龙胆泻肝汤C.羌活胜湿汤D.芎芷石膏汤64.与中风发病关系密切的脏腑是A.心、肝、肾B.心、脾、肝C.脾、胃、肝D.肝、肾、脾65.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腰膝酸软,舌质红,脉西数.治疗宜用A.无比山药丸B.小蓟饮子C.知柏地黄丸D.当归龙荟丸66.发作是晕倒,抽搐吐涎,平日情绪急躁,心烦失眠,咯痰不爽,口苦而干,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其治法是A.化痰开窍,息风定睛B.清肝泻火,化痰开窍C.平肝息风,化痰定搐D.清心泻火,开窍息风67.十四经穴、奇穴和阿穴都具有的主治功能是A.远治作用B.近治作用C.特殊作用D.双向调节作用68.十四经穴的总数是A.365B.363C.361D.34969.足太阳膀胱经终止穴是A.足窍阴B.至阴C.隐白D.厉兑70.合谷,阴郄、复溜都可以治疗的病症是A.热证B.脏腑病C.汗证D.头面五官病证71.大椎,曲池及十宜都可以治疗的病证是A.神志病B.脏腑病C.胸腹病D.热病72.治疗寒邪所致的病痛宜选用的灸法是A.瘢痕灸B.天灸C.隔蒜灸D.隔姜灸73.复溜穴直上,平阴陵泉的骨度分寸为A.13寸B.12寸C.11寸D.10寸74.胆经的输穴是A.侠溪B.足临泣C.地五会D.丘墟75.同时针刺中脘,章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穴时,宜选择的体位是A.俯卧位B.仰卧位C.侧卧位D.仰靠卧位考研复试是研究生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后参加的,由报考院校组织进行的第二次考试。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复试分数线复试分数线、复试流程以及参考书目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复试分数线复试分数线、复试流程以及参考书目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复试分数线复试分数线、复试流程以及参考书目学科门类(专业)名称A类考生*B类考生*备注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总分单科(满分=100分)单科(满分>100分)哲学29040602803756*A类考生:报考地处一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B类考生: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

一区系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二区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工学照顾专业:力学[0801]、冶金工程[0806]、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水利工程[0815]、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业工程[0819]、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核科学与技术[0827]、农业工程[0828]。

*中医类照顾专业:中医学[1005]、中西医结合[1006]。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①报考地处二区招生单位,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生;或者②工作单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

经济学33045683204263法学31544663054162教育学(不含体育学)3154212630539117文学35055833405278历史学3104212630039117理学28538572753553工学(不含工学照顾专业)28538572753553农学25534512453147医学(不含中医类照顾专业)2853811427535105军事学29038572803553管理学33548723254568艺术学32534513153147体育学265341022553193工学照顾专业*27537562653451中医类照顾专业*2803711127034102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24530452453045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为总分不低于245分。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中医儿科学专业复试参考书、复试流程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中医儿科学专业复试参考书、复试流程

匿孩占
登徠 奴
割早摹 丰匿言踩盒贮专砖柔秃兴懂突粗

匿孩孩 弥信朋 着

早摹 丰匿盒贮专丸序
匿孩硖 杧木呖 奴

早摹 井草砖柔友浦石调徐突粗
更多资料下载: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匿孩占
丰匿盒贮何编突粗-----痺破堂窗盒贮突
7
弥除棉 着
割早摹


匿孩硖 割突粗
8
骆斢 着
早摹 伦察贮砖费调徐突粗

耶普浦石帽课砖、短饭砖碍突粗?兰耶遣
匿孩占 割早
2
郭协 奴
费碍盒贮咖底看突粗?《伦察贮》映病突



耶普浦石帽课砖短饭砖碍突粗?耶普镰佗
匿孩占 割早
3
赵琱 奴
调徐碍突粗?费借、研砖咖普削碍秃兴懂


碍突粗
匿孩占 割早
4
顾萌 着
件札碍砖柔专浦涂慕执突粗


匿孩占 割早
5
杧找印 着
3
杰刨 奴
4
杇替 着
5
来㐦旨 奴
学位
匿孩硖声 匿孩硖声 匿孩硖声 匿孩占声 匿孩硖声
6
弥容玱 着
匿孩占声
7
㐐燖凩 着
匿孩占声
8
呪骤 奴
硖声
9
镍素澮 奴
早苦孩硖声
丰匿匿右
10
沫木协 奴
映病孩占声
职称
研究方向
割早摹 早摹 割早摹 早摹 割早摹
割早摹
割早摹 割早摹 割早摹
队炄映病 丰匿句籍映病赤谷 丰匿映病 丰诸匿药孩碍泄速突粗 丰匿映北 厉令西后匿容孩染慕执友丸 序耶㐕突粗 丰匿孩染右突粗 行赤早孩突粗 行赤早孩突粗

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西苑医院)中医内科学复试(精)

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西苑医院)中医内科学复试(精)

2016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西苑医院中医内科学复试真题及导师简介临床医学院(西苑医院专业名称:105118中医内科学研究方向年份招生人数导师姓名考试科目招生类别学历层次备注20149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7中医综合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础医学院硕导名单序号专业代码招生专业硕导姓名性别学位职称研究方向1100521中医养生康复学周俭女医学硕士教授中医营养序号专业代码招生专业硕导姓名性别学位职称研究方向1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赵宗江男医学博士副教授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疾病作用机制研究2张丽女医学硕士教授中医中药的免疫调节机理3司银楚男医学博士副教授中医药防治脑病机理的基础研究4杨学智女医学学士研究员诊法的现代生物学基础;药物经皮吸收的机理5张宇忠男医学副教中医药防治休克的机制研究;中药复方毒理博士授病理学研究6王谦女医学博士副教授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和肾病的机理研究7潘彦舒女医学博士副教授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研究8华茜女医学博士副教授中药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分子机理研究;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物筛选细胞平台的建立10唐炳华男医学硕士教授中药与肺纤维化11赵丕文女医学博士副教授妇科常用中药的作用机制研究12李海燕女医学博士副教授方药物质基础的现代研究;中医诊发的现代研究13刘振权男医学博士副教授中药防治脑血管疾病的药理学研究;中药毒理学研究14张前女医学博士副研究员中药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调控作用15钟相根男医学博士副教授中医药防治免疫性疾病分子机制研究16费宇彤女医学博士副研究员17邓秀兰女医学硕士副教授中药防治代谢系统疾病的机制和物质基础研究18李健男医学博士副教授中医药防治肝脏疾病作用的机理;中药抗氧化的分子机理;有毒中药的安全性评价19李彧女医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医药抗多器官纤维化研究20郭健女医学博士副教授精子和卵子发生的机制以及中医药的干预作用和机制。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考研复试真题,真题解析,考研真题,考研笔记,复试流程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考研复试真题,真题解析,考研真题,考研笔记,复试流程

北京中医药考研详解与指导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东直门医院)201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通知报考第一临床医学院的考生同学们:我院按照教育部2014年硕士生招生分数线和实际各专业招生人数差额复试的比例,确定参加复试的考生名单。

目前我院的招生复试工作正在紧张的筹备中,考生具体报到日期请看以下通知。

一、资格审查材料报到时须进行考生报考资格的审查,提交材料如下(统考考生):1、复试通知书及初试准考证;2、往届本科毕业生交验学历及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3、应届本科毕业生交验学生证及在学证明(学位证书及毕业证书入学时交验);4、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正反面须印在同一张A4纸上);5、本科阶段成绩单(原件,非应届考生加盖档案所在单位公章;应届考生需加盖本人所在学校教务处公章);6、考生思想政治情况表(原件);7、复试基本素质及能力审查表(原件);8、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或日语四级考试成绩单(原件及复印件)。

同学们可事先准备好上述材料,资格审查时一并交齐。

二、复试收费根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部分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收费标准》京发改【2008】1974号文件,参加复试的考生(含推免生)须缴纳复试费100元。

三、复试时间安排复试时间安排:2014年4月8日——4月16日复试安排(初步):内容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复试报到及资格审查2014年4月8日上午8:30—11:30东直门医院教学楼三层3教、4教全体复试考生心理测试(笔试)2014年4月8日下午2:00——2:20东直门医院教学楼二层2教、五层阶梯教室、朝阳苑第2会议室全体复试考生复试说明会2014年4月8日下午3:00——4:00东直门医院教学楼五层阶梯教室全体复试考生基本素质审核2014年4月9日上午8:30东直门医院教学楼二层会议室、朝阳苑第1会议室全体复试考生专业课笔试2014年4月9日下午2:00——4:00东直门医院教学楼二层1教、五层阶梯教室、朝阳苑第2会议室全体复试考生综合面试、临床技能考核2014年4月10日——4月14日东直门医院教学楼(具体另行通知)全体复试考生体检、选导师2014年4月15日——4月16日东直门医院教学楼(具体另行通知)全体拟录取考生其他具体时间与考场安排详见东直门医院教育处研究生公告栏(教学楼二层)。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北京中医医院考研复试办法招生目录、导师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北京中医医院考研复试办法招生目录、导师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北京中医医院考研复试办法招生目录、导师简介一、复试工作办法及复试内容1.复试内容包括资格及基本素质审核、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包括专业素质、创新能力、综合素质考核)、外语能力考核(听说能力测试)。

复试形式为笔试、面试。

2.复试比例:我院实行差额复试,差额比例为1:1.3~1:1.5左右。

3.复试成绩实行100分制,其中专业课笔试权重60%、二级学科临床综合素质及外语能力测试权重40%。

二、复试程序1.复试名单的确定原则与公示复试的基本标准为教育部制定的复试基本线。

达到国家复试基本分数线的考生,我院根据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计划人数与差额复试的比例,按各学科专业初试成绩从高往低依次确定复试名单,并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网页上公布复试最低分数线。

在通常情况下未按规定时间来复试的考生视为弃权。

2.资格审查考生报考资格的审查在复试前由研究生办公室组织,由资格审查小组完成,并认真填写《考生资格审查表》。

中医综合考研信息、参考书、内容简介《中医综合》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医学综合科目的简称,每年由国家教育部统一命题考试。

国家教育部明确规定了它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和试卷结构,满分为300分,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六门基础课程,能否把握住中医综合的300分将直接影响到总成绩,故应给予充分重视。

2005年和2007年的中医综合大纲是变化最大的两次;试题有A、B、X三种题型,共180道题,满分为300分。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内容结构中医基础理论30题中医诊断学30题中药学30题方剂学30题中医内科学35题针灸学25题试卷题型结构A型题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B型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X型题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关于上述三种题型我们做如下介绍,使你先有一个清楚的了解:A型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西苑医院)中医内科学复试分数线、复试流程以及参考书目
临床医学院(西苑医院)专业名称:105118中医内科学
研究方向年份
招生
人数
导师姓名考试科目招生类别学历层次备注20149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7中医综合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导师简介
孔军辉: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副院长。

社会兼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亚健康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心理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医学教育高等教育学会医学心理学教学研究会委员,高等中医药教育学会中医心理学分会秘书。

个人简历:1985年7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1999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获教育与发展心理学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为工作应激与管理、亚健康与健康管理。

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毕业研究生2名,在读研究生7名。

发表论文与参编教材、论著20余篇。

从事中医临床与心理咨询10余年,主要擅长用中药辨证结合心理咨询治疗心身疾病、心理障碍等。

朱燕波(1962-),女,山东文登市人。

1985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毕业,硕士。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

从事教学、科研、临床工作20余年。

主讲《科技管理学》、《教育管理学》、《卫生法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QOL测量与评价》5门课程。

研究领域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主要研究方向为生命质量评价、临床流行病学、中医体质学等。

曾2次作为笹川医学研究者由卫生部派遣到日本进行"东洋医学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共2年)。

参加国家973课题1项,主持部局级课题5项,参加部局级课题4项,主持校级课题4项,共计主持、参与了14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

国内外发表论文22篇,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发表12篇。

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医体质学》,合作编著《回归自然》。

主持开发的"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中文版(MLHFQ)"得到了原版开发机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量表管理机构法国Mapi研究所的认可;合作编制了"9种中医基本体质分类量表(CCMQ)"。

参加制定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试
行)。

"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及其方法学体系建立的研究"通过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第2完成人);"中医体质分类方法及其标准建立的研究"获得2006年度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2完成人);另获2006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第2完成人)。

培养硕士研究生4人(毕业1人)。

具有从事中医骨科的临床实践经验。

程薇:基本情况: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2005年作为访问学者赴英国留学一年。

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学:主讲课程为"医院财务与会计"、"医院财务与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学"等课程。

科研:研究领域为医院财务管理与成本核算、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等。

现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项目、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各1项。

科研成果:"医院成本核算决策支持系统"软件,获2006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3等奖。

社会兼职与曾获荣誉:现任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财会分会副秘书长等。

曾获2003年度北京市科技创新标兵称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