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三课复习
2012年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课件[1]
2、汉字的作用? 注意 区别于“文字”
3、史学典籍的地位?原因?特点?
4、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表现: (1)独特性(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的地 位、特点、作用?)
(2) 区域性(原因) (3) 民族性
5、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 (1)包容性 (2)汉字和史学典籍的延续
• 误区6: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 文化的影响。 • 注意:两者并不矛盾,但要正确对待外来思想 文化的影响,既要注意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 的先进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 要警惕外来腐朽文化的影响。
• 误区7: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所有工作的中心, 一切活动都要围绕经济建设展开,弘扬民族精 神会影响经济建设的。
• 误区5:科学技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 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 注意: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 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 误区6: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因此应该 借鉴和吸收一切外来文化。
• 注意:外来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我们借 鉴和吸收的应该是外来文化的精华。
• 4、“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的经济 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 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 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 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 促进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古代辉煌历程(7个表现)
源 远 流 长
汉字
见证
地位、作用
史书 地位、特点、原因 典籍 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1、中华文化近代衰微的原因?如何再 创辉煌?
原克思主义指导 (2)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 代文明相协调,即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
高中政治必修三_文化生活_第二单元复习课件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的发展 文化创新
第二单元课程标准的要求
第三课: 1、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 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 2、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他们各自的特点:理解 传媒技术的进步,以及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 深刻的影响。 第四课: 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 化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的道理 第五课: 1、汇集实例,印证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不断绵延的重要根 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2、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 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文 化 创 新 的 途 径
(2)需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3)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克服错误 的倾向
1、“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2、“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
(一)知识网络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文化多样性 •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纵向网络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要求 第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文化 二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传播 单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元 文化继承性 •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文 要求 化 文化 •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传 文化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 要求
本单元考纲考点要求: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传播
1、尊重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 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文化生活一轮复习第三课
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文化创新 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根本途径
基本途径
要求建立学习型社会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的方向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一、【高考目标导航】
考点点击 考情分析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 本课高考命题以选择 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题为主,也常考问答题。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 要注意对题中所提供的材 料进行认真分析,大部分 关系。 试题难度较大。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2. 本课近三年考查的主 4.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 要知识点有:在文化传承 5.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 的过程中,文化传播与继 点。 承有什么意义、文化多样 6.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性有什么价值等。
(2010山东卷)上海世博会上,各国展馆纷纷展示本民族文化的 独特风采,如丹麦“小美人鱼”、卢森堡的“金色少女”像……. 同时,许多外国展馆也都嵌入了中华文化元素,如意大利馆的“福” 字,挪威馆的“中国红”….… 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分析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的,又 是世界的(5分)
① 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地理等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 之间存在着差异。上海世博会各展馆的文化特色反映了文化是民族的 ② 世界各族社会实践的共性和普遍规律,决定了不同民族文化 也有共性 和普遍规律。上海世博会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反映了文化是世界的。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 要求。
(2)意义: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 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 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 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 的文化。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各民族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 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只有保持世界文化 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2024年高三政治复习计划标准范文(4篇)
2024年高三政治复习计划标准范文一、教学目标:1、夯实基础,通过提问、默写等有效手段督促学生熟练掌握教材,理解教材中高考重点考查的知识点,奠定坚实的理论功底。
2、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课堂教学、时事评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懂得从经济、文化、哲学、政治等多角度去思考热点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训练,通过加强题型训练、规范训练、限时训练,积累解题技巧和方法,加强考试心理素质的磨炼,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应试能力。
4、分层教学,通过区别对待,对实验班和普通班采取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措施,大面积提高政治教学成绩,既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又要突出学科尖子生的培养,使培优取得实效。
二、工作思路:1、研究高考,把握教学方向。
研究高考,把握教学方向是实现成功教学的前提条件。
为此,我们要广泛收集高考信息,认真学习《考试说明》,研究____年文科综合高考政治试题。
如____年广东文科综合高考政治试题呈现以下特点:(1)注重主干知识和书本知识的再现,突出试题的基础性;(2)命题坚持能力立意,注重考核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3)试题背景材料与考生的学习生活经历相适应,呈现方式丰富多样;(4)积极开发当地考试资源,突显试卷的地方色彩;(5)试题充溢浓厚的人文精神,实现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核。
2、坚持集体备课发挥整体功能强化集体备课,把集体备课作为落实常规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
在网上充分搜集资料,坚持集体备课。
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每周坚持一次,时间是周三下午第七节。
一备目标,二备知识体系,三备知识点定位,四备精选试题习题,五明确各自的分工分职,六反馈一周教学得失,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为之,组员之间可相互随堂听课,共同探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充实备课中的不足。
3、紧抓本本坚持以生为本第一轮复习要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熟练掌握课本内容,明确主干核心知识点,逐步构建知识体系,要及时补充内容、观点。
复习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恰当把握课堂复习的容量和节奏,注意讲练时间的合理分配,避免满堂灌,以提高复习工作的有效性。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文化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易混易错知识辨析
2021届高三政治文化生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易混易错知识辨析判断并改错!改错!!改错!!!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高考热度★★★)1.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3.各民族文化无论优劣,一律平等。
4.文化传承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5.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6.举行大型庆祝活动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开展文化申遗能够拓展民族文化的基本内涵。
8.中法两国的红色文化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因素。
9.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中确定的。
10.《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11.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12.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13.新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14.文化交流是文化多样性的前提。
15.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16.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7.大众传媒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强大功能。
18.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19.文化交流消融了文化多样性。
20.保护文化遗产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21.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
22.文化交流的目的,就在于文化传播。
23.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24.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
25.中法开展文化遗产修复和保护合作旨在赋予中法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高考热度★★★)26.文化遗产被称为凝固的艺术,中国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27.文化多样性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28.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9.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30.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文化生活知识点加文化自信排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体味文化》1、文化是,其中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性质的部分,又包括、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人们的产物。
3、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文化。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精神产品离不开。
5文化的力量:《文化与经济、政治》1、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是基础,政治是,文化是。
2、经济、政治文化,文化于经济、政治。
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⑴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重要,越来越重要。
⑵迅速崛起,更加丰富,越来越突出。
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⑴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
⑵随着的发展,奉行的国家,借助的方式,竭力推销,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以推行。
反对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
5、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⑴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越来越成为。
⑵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感受文化影响》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来自于。
2、文化影响人的。
文化影响人的。
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的特点。
4、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的过程。
5、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文化塑造人生》1、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能够。
2、优秀的文化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使人,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
3、人的全面发展,表现在人的,和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突出表现在和中。
2、民族节日,蕴含着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
庆祝民族节日,是,也是。
3、世界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
不仅对于,而且对于,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应加以保护。
4、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也是。
5、由于,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但是和民族间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2015年高三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三课导学案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班级组别姓名学号一、学习目标:1、列举中外一些主要的民族的传统节日,体会其不同的意义。
2、列举中外一些主要的文化遗产,体会其文化的历史价值。
3、解释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4、列举实例,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列举实例说明如何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
二、重点与难点:1、民族节日。
2、文化遗产。
3、文化多样性。
4、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手段。
三、知识清单1、民族节日的含义与意义。
2、文化遗产的分类、地位与作用。
3、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意义?4、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5、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原因?6、文化传播的途径?7、文化传播的手段? 8、大众传媒的作用?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在世界文化出现全球化趋势的今天,对那些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没有必要进行抢救和保护,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
()说明:2.世界文化就是各国文化的总和。
( )说明:3.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说明:4、人口迁徒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
()说明:五、巩固练习1、(2013广东汕尾一模)31.深圳原创动画《卖猪》凭借独特的视觉元素、原生态的民族风格、黑色幽默笑中带泪的叙述方式,获得2012东京国际动漫节公募单元最高奖项.这是中国人第一次获此殊荣。
由此可见()A.技术是文化多样性产生的基础 B.文化在继承后获得发屣C.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2、(2013广东韶关一调)30.经过16载的不懈努力,2012 年7月1日,第三十六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一致同意将中国申报的文化遗产项目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这对于世界遗产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①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物质力量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③对研究人类的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对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截止到2012气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再创新高,逼近 40万人,其中在美学生达到19万余人,占美国国际留学生总数的25%;同期,美国在华留学生也大幅增加至。
政治:文化生活第三课课时检测(新人教版必修三)带答案详解
文化生活课时检测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不同的传统节日能够使人们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魅力。
据此回答1~3题。
1.在我国,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
这些传统节日( )①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展示②对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③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重要作用④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A.①②B.②③ C.①③ D.③④2.在多数西方国家里,复活节一般要举行盛大的游行,节日游行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具有浓烈的民间特色和地方特色。
复活节主要蕴含着( ) A.民族历史的文化因素 B.宗教信仰方面的文化因素C.风土人情方面的文化因素 D.思维方式方面的文化因素3.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从一个侧面表现了( )A.不同的文化对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影响作用B.不同的文化对个人的发展有不同的影响作用C.世界文化的多样性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4.2010年10月7日,在庆祝中意建交40周年和“中国文化年”开幕音乐会上,“东西方在歌剧中相遇”是第一个节目。
京剧与西方歌剧咏叹调的选粹“联袂登场”。
中国三位著名京剧演员和三位优秀歌剧演员分别以风格迥异的精彩演唱,以及对照鲜明的服饰与化妆,为全场观众演绎了一场中西文化合璧的精品节目,获得观众经久的掌声。
这表明( )①中国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③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④中意文化已经消除了差异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中华民族是一个敬尚祖宗的民族,国人中不乏珍视古人遗存者。
之所以要珍视古人遗存,是因为( )A.世界各民族文化具有共性 B.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C.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D.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唯一表现6.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 )A.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B.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D.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原则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小结: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是共性和个性、普遍性和特殊 性的关系,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例1】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各民族文化 的挖掘和保护。这是因为 ( C ) A.民族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中华文化在各个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 C.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D.中华文化由各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而成 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保留着本民
族文化的个性和特色,各民族文化既有共性,又有 各自的特色,“融合”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错误。
【例2】(2009·广东文基)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
以赴之,百折而不挠”地从事革命事业所表现出
的民族精神是
()
A.善良朴实 C.自强不息
B.爱好和平 D.艰苦朴素
解析 自强不息是指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奋
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孙中山“集毕生之精力 以赴之,百折而不挠”是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具 体表现,故选C。B项与题意不符。A、D项本身不属 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 答案 C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
神的丰富和发展
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
⑴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
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作 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
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 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突出表现: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
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 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考点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核心
⑴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
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 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是新时期爱国主义 的主题。
文化生活单元复习课件第三单元复习课
11
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老师都说好!
考点整合
1.中华文化的突出特点(基本特征)有哪些? .中华文化的突出特点(基本特征)有哪些?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表现在哪些方面?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表现在哪些方面? 源远流长、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是什么?
5
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老师都说好!
(3)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各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 )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中, 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形成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也因而呈现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 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 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 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各民 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 文化。 文化。
6
新课标资源网
老师都说好! 老师都说好!
3.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 3.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 和凝聚力之中
(1)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她不同于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相继衰落的古代文明。 相继衰落的古代文明。 (2)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命力、 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3)各民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 ) 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9
新课标资源网
2020届高考政治人教版一轮复习必修三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件(共45张)
2.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
考点二
栏目索引
(1)传媒:传播媒介,简称为① 传媒 。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
印刷、电子和② 网络 等发展阶段。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
息,是以③ 印刷术 的推广为标志的。
(2)大众传媒: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④ 网络 等
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
(2)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具体要求:在文化交流
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任务: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
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
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4)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
易错易混 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化
考点一
栏目索引
区 基本内 ①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即人类文化表现形式的丰富多样。②文化 别 涵不同 多元化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来说的, 从性质上泛指多种文化中既有先进的、健
康的文化,又有落后、腐朽的文化
社会作 ①以人类社会来说,还是由于有了文化多样性,世界才能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活力 用不同 。②文化多元化的存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不同的,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
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
考点一
栏目索引
教材纵横 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解读“文化既是
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化是民族的”是指不同民族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个性,体现了矛
盾的特殊性。“文化是世界的”是指产生于社会实践的各民族文化存
文化生活高考易错知识归纳整理
二轮复习:高考模考易错题汇总必修 3 《文化生活》专题八文化作用与文化发展1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规定了文明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2 .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3 .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
4 .积极参加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5 .文化旅游的发展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
6 .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
7 .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
8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凸显了科学素质在文化素质中的核心地位。
9 .每一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10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11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此,文化与经济发展始终亦步亦趋。
12 .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13 .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14 .文化车间”建设会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15 .文化促进了社会向前发展。
16 .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
17 .人们文化素质的核心和标志是文化程度。
18 .物质生活比文化生活更重要。
19 .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20 .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21 .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同步的。
22 .优秀的文化创造时代的未来,决定时代的走向。
23 .文化对经济有积极的反作用。
24 .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25 .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26 .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27 .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28 .对于文化环境的影响人是无能为力的。
29 .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
30 .思维方式决定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31 .优秀文化决定人的全面发展。
32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33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只要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34 .乡约礼仪是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最新高考复习精品课件-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主干梳理 1.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1)重要性 ①地位:“三精一魂” a.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 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 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 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 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 族之魂。
• b.中华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 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 • ②意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 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有利于不断增强我 国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 (2)必要性 •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 态,必须更高地举起民族精神的火炬,把
• 2011年高考以选择题形式,联系传统文化 的特点、文化交流等知识,对中华文化的 特点、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及其意义,中华 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进行考查。展望2012 年,主、客观题均可作为考查形式,通过 历史材料、政策、文艺等展现材料,进行 考查。复习中,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要与 第二单元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中华民族精 神要与第一课文化的作用第四单元发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合起来把握。
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中华 文化的发展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 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智力支持。 文化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 与社 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会 ③中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对中华文 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中华民族厚重的 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①中华文化能够影响人:影响人们的交往活动和 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 文化 维方式,呈现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与人 ②中华文化能够感染人: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 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生活第三课一轮复习课件
二、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与要求
1、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 (1)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 (2)促进外域文化的传入和中华文化的发展。 (3)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 推动文化交流,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2、怎样推动文化交流 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 中 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 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三、怎样尊重文化多样性?
1、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 2、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 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3、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则
P114 第2、5、8、9题
1、文化传播
(1)含义
(2)途径(重要途径和其他途径)
(1)传媒的含义、发展阶段
文化 在交 流中 传播
2、大众传媒
2010年8月1日,首次面向全球华人的“中国节日”申 遗活动在北京启动。下列对“中国节日”的认识正确 的是
(
①“中国节日”是指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
②“中国节日”是指仅在汉族中流行的节日
③“中国节日”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④“中国节日”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P113 第2、3题
(2010·天津文综)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
22个民族的人口在10万以下,有的不足5 000人。由
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心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
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
A.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能力
)
B.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C.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D.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1、文化是什么、内涵(识记,小题)(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力量(作用)(1)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影响,作用)(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2)文化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4、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5、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从国内来说,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修养。
②从国际来说,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
世界范围内的反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③简单地说,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是政治文化化,文化政治化。
6、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知识点总结归纳概括
《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多样性与文化流传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1)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记。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此刻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上。
①民族节日,包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崇奉和道德伦理等文化要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久积淀。
庆贺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
文化遗产不单关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拥有重要意义,并且关于显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拥有独到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产。
考点 7: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b)(1)文化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可是各个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多种要素不一样,又决定了每个民族的文化拥有明显的个性和特点,没有不一样民族、不一样国家各具特点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的五彩斑斓争芳斗艳的情景,所以说文化是民族的,这个文化个性的表现。
(2)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单是属于这个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
因为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广泛规律,因此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各民族的文化也有共性和广泛规律。
人们不可以只看到民族文化的个性和特点,而应当认识到民族文化的共性和世界性。
(3)以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只属于这个民族或许只属于世界的”看法是不科学的。
考点 8:尊敬文化多样性 (b)(1)正确态度:既要认可本民族文化,又要尊敬其余民族文化。
世界不一样民族文化之间互相借鉴,求同存异,尊敬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使人类文明繁华进步。
(2)原则:一定按照各民族文化一律同等原则。
只有在民族同等的基础上,世界各国人民才能互相尊敬、共同发展;只有在同等的基础上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为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和活力。
(3)意义:①尊敬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②尊敬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华的必定要求。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点,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四知识点总结(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1.商品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 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 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货币的职能: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①实质: 供小于求, 表现: 物价上涨, 纸币贬值。
影响: 纸币贬值, 物价上涨, 购买力下降, 生活水平下降, 商品销售困难, 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 表现:物价下降, 纸币升值。
影响;物价下降, 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 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 使经济萧条, 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导致市场消费不振, 对经济长远发展, 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一)影响价格的因素:1.影响价格的因素:①影响价格的因素: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 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 含义, 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 由于供不应求, 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即使提高价格, 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 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 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 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 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 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商品价值量越大, 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 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 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文化生活第三课第二框学案
第二单元知识框架表现:主要体现在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和文化遗产中(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how 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文化多样性 原则: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吸收有益外来文化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人类社会基本特征,人类文明进步重要动力前提 Why 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重要途径:商贸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文化传播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大众传媒意义: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表现:①传统习俗的继承 ②传统建筑的继承③传统文艺的继承 ④传统思想的继承特点:相对稳定性、鲜明的民族性、历史继承性文化发展 文化继承 影响: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How :①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②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即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运动的兴起、教育根本途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How 基本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创新 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Why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必然性)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重要性、作用)第三课 第一框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一、 学习提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一)异彩纷呈,交相辉映 1.文化的多样性的表现(1)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B案—课前预习【使用说明】:记忆课本基础知识,明确知识体系,理解重点知识。
一、基础知识梳理1、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1)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
(2)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所以,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①原理依据: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②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③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④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记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4、怎样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①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③原则、要求: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5、文化传播的途径:①重要途径:、、。
(注意:,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②其他途径:(了解)6、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①产生的标志:印刷媒体的推广;②形式: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
△③特点和作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注意】大众传媒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7、文化交流的意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①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②促进外域文化传入中国,有利于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民族文化成果,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③有利于不同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④有利于增进各国人民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构建和谐世界。
★(4)如何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和繁荣?(前三点是主要原理)①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可简)、原则:对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②对待中外文化交流的态度: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③中外文化交流具体做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借鉴其他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处理好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倾向。
④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传递、沟通与共享的强大功能。
⑤通过商业贸易、教育等多种文化传播活动,加强中外之间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品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二、知识体系构建C案—课内探究合作探究一:判断并改正1、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2、各国的文化遗产都是世界遗产。
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要认同世界各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4、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5、文化的多样性就是文化的多元化。
6、传媒就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7、文化交流会冲击民族文化合作探究二:1、如何理解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2、文化传播的途径就是文化传播的手段当堂检测: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对外公布,山东省共有87处,数量位居全国前列,潍坊市共有11处文物荣获“国家级保护”称号,其中,寿光双王城盐业遗址群跻身“国家级保护单位”行列。
回答1-2题1、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名单的公布有利于①全面展示民族节日②促进人类文明的趋同③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A.①②B.②④C.①④D.③④2、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B.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D.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3、中国是东方文明的重要代表,欧洲则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
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
但是,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既可以“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可以“品茶品味品人生”。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文化差异反映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民族文化的优劣②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才能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和睦相处③通过交流与合作,其他文明的一切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④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繁荣发展的重要动力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4、“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是近代文人李叔同(弘一法师)创作的《送别》里的歌词。
其实,《送别》的曲子原是美国歌曲作者奥德威所作,日本歌曲作者也曾根据它的旋律填写了歌曲《旅愁》。
上述材料表明了A.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和普遍规律B.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逐渐趋同C.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D.艺术家对中华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5、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在展望中国现代文化的走向时,提出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引人惊醒的著名论断。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论断告诉我们A.一个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认可B.一个民族只有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才能实现本民族文化的繁荣C.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D.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6、16世纪意大利生产的一件青花瓷壶,壶柄类似中国瓷的器型,纹饰颇似中国的缠枝莲,而细部又表现出欧洲纹饰的特点。
有专家评价说,这是“这是由进口中国青花瓷而得到的灵感”。
由此可见()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彩众长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④文化交流消融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③7.凯歌高奏辞旧岁,豪情满怀迎新年。
2013年的脚步渐渐远去,2014年的钟声已经响彻天涯。
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中国人迎来了马年。
在中国,放爆竹、贴春联、吃年夜饭以及各种传统民俗活动悉数登场;在海外,遍布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以不同方式庆祝新春佳节。
春节是中国最具象征意义的传统节日之一,种种迹象表明,在海外掀起的中国“春节热”已显露出越来越强劲的势头,春节正在从中国的传统佳节变身为世界性的节日。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春节正从中国的传统佳节变身为世界性节日?(9分)A案—课后巩固1、福州的三坊七巷是我国文化遗产的一朵奇葩,有过“清明上河图”般的绚丽,孕育出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百余仁人名士。
作为福州的城市名片,三坊七巷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保护三坊七巷正在进行中。
保护文化遗产()A.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B.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C.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D.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2.“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
每逢春节,人们不远万里、跋山涉水,只为和家人朋友吃顿团圆饭。
这说明,作为节日文化,春节①具有凝聚中华民族的重要作用②是中华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③决定人们的实践活动和交往方式④创新了文化交流传播的渠道和方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3.当亚洲观众疯狂追捧《来自星星的你》的时候,欧美地区却对这部来自韩国的电视剧反应冷淡。
东方“星星”西方遇冷的原因可能是( )A.文化差异阻碍了文化交流与传播B.文化多样性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C.文化差异导致了文化选择的不同D.文化多样性推动了文化传播与创新4.2013年10月10日,丝绸之路文化峰会在兰州开幕,众多专家学者将多视角探讨丝绸之路文化的传播。
峰会涉及文化史学、文化人类学、地理学、摄影学、文学、考古学、历史学、经济地理学、边疆史学、民族学、影像学等多个学科,集中了国内外最有代表性的权威名流,是一个以多元视角管窥丝绸之路的主题性文化盛会。
这种文化盛会( )①充分利用了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②是文化传播的途径③能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等④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A.①③B.①④ C.②④D.②③5.2013年11月21日,中美举行第四轮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推动两国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开展广泛的交流和合作。
上述活动有利于()①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②促进中美文化在交流中传播③各国坚持文化一律平等原则④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进入2014年,借助互联网这个分享的平台,美国、欧洲的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在中国再一次掀起了阵阵旋风,广大网民实现了与世界名校公开课的“亲密接触”。
这表明①大众传媒的发展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②大众传媒的发展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③教育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④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日益扩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2013年12月7日,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为主题的第八届孔子学院大会在北京召开。
这是全球孔子学院的盛会,中外合作者齐聚一堂,探讨未来发展。
兴办孔子学院()①有利于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②体现了文化在交流中传播③体现了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④说明了传统文化能促进社会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中俄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双方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