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解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
解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摘要:阐述了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指出本门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课程标准家庭学校学生教学内容核心价值体系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设计思路课程内容第一部分前言,就具体阐述了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
指出本门课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发展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
课程性质的特点删除了人教版中的空泛、大的“思想性”,“人文性”,增加了“开放性”,使得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由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乃至世界扩张;课程评价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过程和日常行为。
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就相应地提高,那种一本教材和一教参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课程理念分三点说明: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
三、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是课程的追求.从课程理念可以看出本课程特别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要求教学选取的事例要生动、真实可靠,采取的方式要生动活泼,让学生适于和乐于接受。
课程设计思路。
人教版新课标是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
课程设计是分年级,分学龄段,分板块安排教学内容。
而北师大版的新课标是这样设计的:"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一条主线",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螺旋上升。
《品德与社会》课程解读
如《钟山风雨帝王州——南京》一课中有这样一个目标:
“初步了解我国近代历史上遭列强侵略的史实及《南 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能够利用各种途径,收集、整 理有关信息,体味旧社会中华民族遭受的悲苦,比较有条 理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分目标
目标的正确表述:
有关情感态度的内容,采用了“体会”、 “感受”、“激发”、“珍惜”等动词; 有关认知的内容,采用了“知道”、“懂得”、 “了解”、“理解”等动词; 有关能力与方法的内容,采用了“观察”、 “调查”、“讲述”、“交流”等动词。
解读课程标准
四、凸现《两纲》教育,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2、凸现民族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国家意识:国家观念、国情意识、国家安全、国家自强 文化认同:
民族语言、民族历史、革命传统、人文传统
公民人格:社会责任、诚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奋自强
解读课程标准
四、凸现《两纲》教育,增强德育的有效性
1、增加生命教育内容:
认识每一个人都有喜、怒、哀、乐等不同感受。 人与人相似的地方及每个人的独特性。 了解友谊的意义,学习如何交友。以别人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意 见及感受。 学习人际关系中的相互尊重、责任、体谅及服务。 学习对自己性别角色的认同及调试。 学习如何与异性的相处中表现出适度、有礼的行为。
从以上的分目标看出,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标 准相比,《品德与社会》是将“情感、态度、价 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由此我们 也可以看出《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德育的核心课 程。
解读课程标准
《 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分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法与能力” 和“知识” 三个方面的分目标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我们在 描述教学目标的时候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 教学目标的每一条,几乎都包含了课程分目标的三个方面: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定的.它的总体设计思想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中.今天我共谈了六个问题:课程背景分析,课程性质分析,设计理念诠释和设计思路说明,内容标准解读,课程实施建议。
一.课程背景分析这一问题只是在课程标准“前言”的开头部分简要的提出.因为,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也是这门课程设计的背景,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有相同之处,这里不再作重复,然而这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它的开设有其特殊背景,需要在学习课程标准时首先学习才能正确掌握课程标准的精神.1.时代要求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
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德育逐渐成为全世界教育关注的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人类如何共处,民族如何共处,国家如何共处,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是21世纪各国教育专家的共同口号,而这正是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的思想和社会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道德教育问题.各国都在研究和加强德育,只是有的不叫“道德教育”,而称“品行教育”或“品质教育”.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时候,也十分强调改进和加强德育,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江泽民)“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李岚清).建国以来,我国一贯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并在1981年开设小学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20多年来,这门课在教材教材建设和教法改革上不断努力,对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打下了初步基础,取得了教育成效.1992年起又在小学3-6年级开设了<社会>课,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社会知识和国情教育,并锻炼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这两门课在加强小学德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分科教育内容脱离小学生生活实际;两门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又有许多交叉重复,《思想品德》可出现单纯品德教育,缺乏知识基础,存在概念化,简单化,成人化倾向;《社会》课又因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而忽略品德教育,二者均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标解读分类:教学论文《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定的.它的总体设计思想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中.今天我共谈了六个问题:课程背景分析,课程性质分析,设计理念诠释和设计思路说明,内容标准解读,课程实施建议。
课程背景分析这一问题只是在课程标准“前言”的开头部分简要的提出.因为,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也是这门课程设计的背景,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有相同之处,这里不再作重复,然而这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它的开设有其特殊背景,需要在学习课程标准时首先学习才能正确掌握课程标准的精神.时代要求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
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德育逐渐成为全世界教育关注的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人类如何共处,民族如何共处,国家如何共处,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是21世纪各国教育专家的共同口号,而这正是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的思想和社会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道德教育问题.各国都在研究和加强德育,只是有的不叫“道德教育”,而称“品行教育”或“品质教育”.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时候,也十分强调改进和加强德育,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江泽民)“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李岚清).建国以来,我国一贯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并在1981年开设小学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20多年来,这门课在教材教材建设和教法改革上不断努力,对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打下了初步基础,取得了教育成效.1992年起又在小学3-6年级开设了<社会>课,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社会知识和国情教育,并锻炼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这两门课在加强小学德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分科教育内容脱离小学生生活实际;两门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又有许多交叉重复,《思想品德》可出现单纯品德教育,缺乏知识基础,存在概念化,简单化,成人化倾向;《社会》课又因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而忽略品德教育,二者均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综合)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综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设计制定的.它的总体设计思想集中反映在课程标准中.今天我共谈了六个问题:课程背景分析,课程性质分析,设计理念诠释和设计思路说明,内容标准解读,课程实施建议。
一.课程背景分析这一问题只是在课程标准“前言”的开头部分简要的提出.因为,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也是这门课程设计的背景,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有相同之处,这里不再作重复,然而这是一门新开设的课程,它的开设有其特殊背景,需要在学习课程标准时首先学习才能正确掌握课程标准的精神.1.时代要求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
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德育逐渐成为全世界教育关注的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人类如何共处,民族如何共处,国家如何共处,人与自然如何共处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学会共处,“学会关心”是21世纪各国教育专家的共同口号,而这正是在新的世纪里对人的思想和社会性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一个道德教育问题.各国都在研究和加强德育,只是有的不叫“道德教育”,而称“品行教育”或“品质教育”.我国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快素质教育步伐的时候,也十分强调改进和加强德育,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江泽民)“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李岚清).建国以来,我国一贯重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并在1981年开设小学德育课程---(思想品德)课,20多年来,这门课在教材教材建设和教法改革上不断努力,对小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打下了初步基础,取得了教育成效.1992年起又在小学3-6年级开设了社会课,引导学生观察社会,参与社会实践,进行社会知识和国情教育,并锻炼了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这两门课在加强小学德育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但是,分科教育内容脱离小学生生活实际;两门学科之间在内容上又有许多交叉重复,《思想品德》可出现单纯品德教育,缺乏知识基础,存在概念化,简单化,成人化倾向;《社会》课又因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而忽略品德教育,二者均不利于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四.课程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 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 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
新课标对课程目标表述更加科学和清晰,主要采用“结果性目标” 和“体验性目标”的表述方式。
“结果性目标”:明确表达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 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知识目标, 例如“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品德与社会》课开设了10年, 这10年的实践证明,本课程设计 的理念先进、设计思路务实,课 程结构合理,在小学课程体系中 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与功效。
课标组在对10年前《品德与社 会》课的出台背景,课程构建指 导思想,着重解决的问题,以及 具体的课程设计思路,做了较为 完整的梳理,在梳理的基础上对 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了 2011版《品德与社会》新课标。
(1)增加了“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爱 护国家遗产”等内容;
(2)针对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增加了 “珍爱生命、过积极健康生活;网络安全、网络 道德、文明上网”等内容;
(3)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增加了“尊重和平、 尊重他人权利”等内容;
(4)加强传统教育,增加了“敬仰民族英雄和 革命先烈,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等内容。
❖ 3. 学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 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积极(原:学习民主的)参与 集体生活。
❖ 4. 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原还有认识、分析)社会事物 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原还 有选择),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 题。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增加)
❖ 4. 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 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增加),尊重不同国家 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5篇]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5篇]第一篇: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本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新课程。
它的设置反映了加强和改革德育课程的时代要求,也顺应了课程综合化的时代潮流。
这门新课从内容到方法都不同于以往的《思想品德》课或《社会》课,因此,要完成它的教学任务必须认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切切实实实施这个标准。
现就本人在参与研制课程标准过程中对这门课程的认识,谈点学习和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意见。
一、明确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首先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段话首先给本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
从“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图中可见,它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初中的《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课相衔接。
明确了它的位置,就能在编写教材和教学时注意上下前后的联系,避免重复与脱节。
同时,这段话还从两个方面给课程定性,一是从课程目标看,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课程,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或方向性);一是从课程的类型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具有综合性。
这就是本课程的性质,它具体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首先看人文性。
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提出“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教育是促进儿童发展的社会活动,儿童的发展包含生理、心理诸多方面,而本课程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为核心,这就是体现了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也是本课程的方向。
根据这一理念,本课程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定为总目标,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解读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段话首先给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6-9年级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科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分两部分,一是总目标,二是分目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标有三个方面:1、情感、态度、价值观2、能力3、知识从以上的分目标看出,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相比,两课的共同点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
三、课程的基本思想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现在课程设置是把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把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这样做就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
这也是两门课程标准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
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
另外要注意,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的“翻版”。
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要从儿童生活中提取。
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以儿童自己的生活为课程基础,尊重儿童的生活。
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但是,尊重儿童也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
而是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对自我的合理把握。
为此,课程所追求的不仅是针对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学习,怎样生活,怎样与学校、家庭、社
会成员和睦相处,养成尊重他人、与人合 作、关爱他们等良好的习惯。
理 念 一
(三)课程基本理念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小学高年
理念2
学生的生活及其社 会化需求是课程的 基础。(生活是小 学高年级学生课程 的基础,是小学高 年级学生品德的来 源)
级学生的生活。 ♦课程以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生活为基 础,但并不是生活得简单翻版,课程 的教育意义在于对他们生活的引导, 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
综合交叉 教学内容所包 括的社会要素 是综合的,所 涉及的社会领 域不是单一的, 是可交叉的。
螺旋上升
同样的内容在
后续年段可以 循环出现,但 学习要求,难
以小学高年级 学生的社会生 活发展为主线
度要提高。
要 素 生活 领域
社会环境(时间、空间、 社会活动(日常活动、文 人文环境、自然环境) 化、经济、政治等)
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 系、社会规则、法制、 制度) 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 家人,感受父母的养育 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 亲情。
家 庭
爱护家庭周边环境
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 形式,了解家庭生活必要 的开支
学 校 社 区
知道学校的组织机构, 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 了解学校的发展变 活,体会民主、平等在学 化...... 校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开放性
C
课程内容 教学空间 课程评价
实践性
开放性
(三)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首先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
取向。
理念1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 学会做人是课程的 核心。(确定了以 学生为主体的最核 心理念)
♦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习惯、知识 与技能的培养的内在统一。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组织、指导学生参与 活动。 ♦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做人,怎样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标解读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
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在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经国务院批准,小学低年级段将品德课与生活课综合设置《品德与生活》课;在中高年级将设置《品德与社会》课。
这是一项巨大的课程改革举措,最主要意义是:通过开除的综合,为小学生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
建国以来,我们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一贯是重视的,也有成就的。
但是,也应当承认我们在品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上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
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是:我们往往把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社会中剥离出来,把它们作为一种孤立现象来对待,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就是品德课的学科化倾向,所建构的课程往往是自成一统的,以德目、道德规范为体系的品德课。
现在这样设置,反映了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总之,品德的培养所遵循的应当是一种生活的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
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就意味着人的品德与人的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
因为生活本身是综合的,综合课程的设置也就是要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找到一条通向生活(社会生活)的道路。
在两门课程的设计中,努力使儿童能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因素之中,引导他们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各种优良的品德质。
课程努力将各种教育融合起来进行设计。
《品德与生活》是将品德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科学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品德与社会》是将品德、行为规范、法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国情、历史与文化、地理环境等教育有机融合。
这种种教育的综合既是生活中各种自然、社会因素内在的综合,同时,也是儿童与这种种因素的内在联结。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
设计思路说明
2.点面结合。 儿童的社会生活范围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 扩大的,从个人,家庭,学校到社区,家乡, 祖国和世界。以这大大小小的生活领域为主题 组织教学内容,构成教学内容的若干“方面”。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是通过与各种社会要 素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所以,这一个个要素 与儿童的交互作用就成为组织教学内容的“要 点” 。
设计思路说明
如“走进世界”的第4条“通过一些日常生活 用品,体会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联系及其给人们 生活带来的影响”,看上去谈世界经济是很深 奥的,但在学习社区的商业网点时,发现美国 的“麦当劳”法国的“家乐福”开到了中国; 购物时看看商品的产地,就知道有的大米产自 泰国,有的电视机产自日本;学习家乡的特产 时发展家乡的大蒜竟畅销国外等等,也都能体 会到世界各地经济的联系。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1、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品德教育要回归生 活。 2、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 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儿时的生活经验给人的 一生带来深远的影响. 3、联系儿童现实生活的德育才会有针对性, 才是有效的,必须克服脱离生活实际,说教式 的教育方式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 求
基本理念诠释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 程的核心
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
求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 程的核心
1、积极引导儿童发展,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 代教育价值取向。 2、本课程目标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 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 更学会做人,在作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的指 导下学做事。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 性。品德教育是以一种价值教育,在一个价值多元化 的社会里,我们要引导儿童在多元价值中做出正确的、 合理的选择,决不是 “ 干什么都行 ” 、 “ 作什么 都允许 ” 的片面相对主义。积极、正确的价值引导, 必定是一方面建立在对社会对个体发展需求的领悟上, 同时也必定是建立在对当今少年儿童内心世界所存在 的期待、愿望的关注上 。
品德新 课 程 标 准 解 读
品德新课程标准解读一、课程性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这段话首先给课程定位,它开设的学段是中高年级,是在小学低年级《品德与生活》课的基础之上,并与6-9年级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科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分两部分,一是总目标,二是分目标。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分目标有三个方面:1、情感、态度、价值观2、能力3、知识。
从以上的分目标看出,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标准相比,两课的共同点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首位,强调了德育的功能。
三、课程的基本思想1、品德培养回归生活。
现在课程设置是把道德存在于人的整个生活中,把品德课与生活课的综合,品德课与社会课的综合,这样做就不会有脱离生活的道德。
人们是为了生活(社会生活)而改善、提升社会的道德,培养、发展个体的品德,并不是为了道德而道德,同样,社会道德和个体品德的提高与发展也只有通过他们自己的生活才能完成。
2、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
这也是两门课程标准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
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
另外要注意,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的“翻版”。
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要从儿童生活中提取。
3、积极引导儿童的发展。
以儿童自己的生活为课程基础,尊重儿童的生活。
尊重儿童不仅是有效教育的必要条件,也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但是,尊重儿童也决不是对儿童听之任之。
而是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对自我的合理把握。
为此,课程所追求的不仅是针对性、有效性,而且是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初步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常识,培养基本的道德判 断和行为习惯,树立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
第二学段(3-4年级)
进一步了解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道德 品质和行为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归属感。
注重资源的实效性
确保所开发的课程资源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能够有效地支持教学活动。
关注资源的可持续性
确保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避免一次性资 源的浪费。
06
课程发展与展望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发展历程
从最初的德育课程到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演变,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目
CONTENCT
录
• 课程性质与地位 • 课程基本理念 • 课程目标与内容 • 实施建议 •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 课程发展课程的定义与特点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为核心,促进学生社 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它强调在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中,通过 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良好的行为习惯 和积极的社会责任感。
共享与交流
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 享优质课程资源,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评价与反馈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果 进行评价,及时反馈问题,调
整策略。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注意事项
尊重学生主体性
确保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主体地 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强化教师专业素养
提升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提高教师的专业 能力和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目标: 分目标:
• (三)知识 •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 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 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识科学技术 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 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 4.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 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 就。 • 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 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 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 “一条主线”即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 一条主线” • “点面结合”的“面”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点” 点面结合” 是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 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 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 • “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 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 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 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 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 螺旋上升。 螺旋上升。
(五)、我是中国人
• 9.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某种家产品,探究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 关系,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与智慧。 • 10.通过身边的生活用品,探究工业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了解工人生 产劳动的的情况。 • 11.了解交通发展的状况,感受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关注 交通发展带来的问题。 • 12.知道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法,感受通 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 13.体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学 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 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 14.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 一面,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精神的可贵。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 自护与互助的方法,形成相应的能力。
• (三)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
• • • 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 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 他们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 他们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 基础。 基础。
三、设计思路 • 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分目标: 分目标: •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 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 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 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 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五、内容标准
• • • • • •
(一)、我在成长 (二)、我与家庭 (三)、我与学校 (四)、我的家乡(社区) (五)、我是中国人 (六)、走近世界
(一)、我在成长
内容标准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 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2.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羞耻感,爱惜自己的名誉。学习反省自己的生 活和行为。 3.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遇到困难不退缩,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 乐趣。初步形成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 4.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压力、冲突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 提高适应能力。 5.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 6.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 方式。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对自己生命有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7. 知道邪教的危害,反对邪教。 8.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爱护自己的身 体和生命。 9.简单了解《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 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初步养成守法意识。
(三)、我与学校
• 内容标准 • 1.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及周边区域简单的平面图和路线图。 • 2.知道学校的组织机构,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增强对学校的亲切 感,尊敬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 • 3.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 4.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 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 • 5.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 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 • 6.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 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 • 7.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 和学校纪律。 • 8.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生活,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 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现代民主意识。
(二)、我与家庭
• 内容标准 •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觉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 庭成员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 敬父母长辈。 • 2.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关心家庭生活,愿 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 3.知道家庭经济来源的多种形式,了解家庭生活必要的开支。学习 合理消费、勤俭节约。 • 4.体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心健康,养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 • 5.知道家庭生活中要讲道德,要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应该 相互沟通、平等相待,能正确处理自己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 6. 懂得与邻里要和睦相处,爱护家庭周边环境。
四、课程目标 • 总目标: •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 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 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 责任心、 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 公民奠定基础。 公民奠定基础。 • 分目标: 分目标: • (一)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情感·态度 态度·价值观 • (二)能力 • (三)知识
分目标: 分目标: • (二)能力 •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 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 行为习惯。 •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 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 与集体生活。 •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 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 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二)、我与家庭
• 教学活动建议 • 1.向父母长辈了解他们养育自己成长的事例。可以结合有关的节日、 纪念日,用写信或其他方式向父母长辈表达感激之情。还可以讲一则 自己印象深刻的孝敬父母长辈的故事。 • 2.观察和体会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辛苦操劳,选择一些自己可以承担 的家务劳动,坚持去做。 • 3.通过询问,向父母了解他们从事的工作、家庭经济来源以及家庭 开支的情况。 • 5.召开“与父母长辈沟通”的主题活动,请父母长辈一起参加。讨 论怎样用平和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处理与长辈之间的矛盾。 • 6.交流自家与邻里相处的情况,讨论邻里怎样才能和睦相处。观察 自家周边环境和公共设施,为合理使用和爱护它们提出建议,做力所 能及的事
• • • • • • • • • •
(一)、我在成长 • 教学活动建议 • 1.开展“寻找身边同学的长处”或“我能行”等活动。搜集生活中 宽以待人的故事。了解因嫉妒而产生不良后果的事例。 • 2.结合实例,举行有关善恶、美丑、荣辱等分清是非的辨析活动。 3.讲一件自己或他人克服困难的实际事例,互相交流。 • 4.回忆自己在面对压力、冲突和挫折时的想法和表现,在小组中交 流各自的经验和体会。扮演冲突情景下的角色,由小组或班级进行评 析。 • 5.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交流自己得到尊重时的感受。收集社会 生活中关于诚信的事例,进行比较分析。 • 6.可以举办“吸烟、酗酒和沉迷游戏机危害大”的板报。从报刊、 展览、影视中了解因吸食毒品酿成的严重恶果,举行有关的主题活动。 • 7.从防火、防盗、防触电、防止溺水等方面,查找有关安全的小常 识和发生安全事故的案例,以知识竞赛、设置情景等方式,学习、演 练自救自护方法。
二、基本理念
• (一)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
• 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 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 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力,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 (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 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 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
(四)、我的家乡(社区)
(五)、我是中国人
• 内容标准
• 1.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 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 2.了解我国的自然概况,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 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 3.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 的重大贡献,萌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 4.知道近代以来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屈辱和危害, 知道中国人民,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救亡图存的抗争事例,爱 戴革命先辈,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 5.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 的热爱。 • 6.知道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热爱解放军。 • 7.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 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 8.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 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