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期末考试答题要求
法律考试证据法题应试技巧
![法律考试证据法题应试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f807c68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6.png)
法律考试证据法题应试技巧在法律考试中,证据法题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考生普遍感到困惑的地方。
在这类题目中,考生需要根据案件事实和证据,判断证据的合法性、可信度和证明力,并给出合理的结论。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本文将介绍一些证据法题的应试技巧。
首先,了解证据的种类和特点是解答证据法题的基础。
在法律实践中,证据可以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直接证据是指能够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目击证人的证言、书面文件等。
间接证据则是通过推理和推断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鉴定结论、推理证据等。
在解答证据法题时,考生需要根据案件事实和证据的种类,分析证据的证明力和可信度。
其次,注意证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在法律实践中,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证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如是否违反了法定程序、是否违反了法律禁止的证据获取手段等。
而证据的合规性则是指证据是否符合法庭审理的程序要求,如证据是否经过合法的收集和保管、是否经过合法的鉴定和认定等。
在解答证据法题时,考生需要分析证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判断证据是否可以作为有效的证据。
进一步,关注证据的可信度和证明力。
证据的可信度是指证据是否真实可靠,是否具有说服力。
在法律实践中,可信度的判断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考量,如证人的身份、证人的证言是否一致、证人的证言是否与其他证据相符等。
证据的证明力则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程度。
在解答证据法题时,考生需要分析证据的可信度和证明力,判断证据的说服力和证明力是否足够支持案件事实。
最后,注意证据的综合运用和权衡。
在解答证据法题时,考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证据,权衡证据的证明力和可信度,给出合理的结论。
有时候,不同证据之间可能存在矛盾或互相支持的情况,考生需要分析这些证据之间的关系,找出最有力的证据,给出合理的判断。
此外,考生还需要注意证据的排除和反驳,即判断某些证据是否可以排除或反驳其他证据,从而对案件事实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综上所述,解答证据法题需要考生具备对证据种类和特点的了解,对证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有一定的认识,对证据的可信度和证明力能够进行准确的分析,同时能够综合运用和权衡各种证据,给出合理的结论。
东师2018年秋季《证据法学》期末考核[参考答案]
![东师2018年秋季《证据法学》期末考核[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8fc53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d.png)
东师2018年秋季《证据法学》期末考核[参考答案]期末作业考核《证据法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直接证据是指能够直接证明证明对象的证据。
直接证据的可靠性大,证明效力强。
直接证据可以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而间接证据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
2、物证是指用外部特征、物质属性、所处位置以及状态证明案件情况的实物或痕迹。
3、鉴定结论是指在诉讼中运用专门知识或技能,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检验、分析后所作出的科学判断。
进行这种鉴定活动的人称为鉴定人,鉴定人对案件中需要解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作出的结论称为鉴定结论。
有的国家称为鉴定意见。
4、口供是刑事被告人就其被指控的犯罪行为所作的口头供述(包括对其他人的揭发检举)。
在我国,公安、司法机关办理案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原则。
口供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一种证据。
只有口供,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
5、证据为本是指在司法活动中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以证据为本源,司法证明活动必须以证据为基石。
司法裁判必须建立在证据的基础上,因此又为“证据裁判主义”。
这是人类社会在摈弃了神明裁判和主观断案的司法证明之后确立的一项司法原则。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概念和运用规则有哪些内容?根据证据的来源不同,可以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的证据。
传来证据是指不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原始出处,而是从间接的非第一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
即经过复制、复印、传抄、转述等中间环节形成的证据,是从原始证据派生出来的证据,故又称为非第一来源的证据或派生证据。
在证据的收集中,要尽可能地获得原始证据。
司法和执法人员应当积极主动地追求源,尽最大努力去发现原物、原件,直接听取原始证人、当事人的口头陈述,以获得对案件事实的最深入了解。
即使在无法取得原始证据的情况下,也应尽可能地获取最接近案件事实的传来证据。
证据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证据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c3235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5.png)
证据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证据法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证据的法定种类?A. 物证B. 书证C. 证人证言D. 非法录音答案:D2. 在证据法中,以下哪项不是证据的基本原则?A. 相关性原则B. 合法性原则C. 真实性原则D. 随意性原则答案:D3. 根据证据法,以下哪项不属于证据的排除规则?A.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B. 传闻证据排除规则C. 特权规则D. 证据的任意性规则答案:D4. 在刑事诉讼中,以下哪项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A. 物证B. 书证C. 非法取得的口供D. 证人证言答案:C5. 证据法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证据的证明力?A. 直接证据的证明力B. 间接证据的证明力C. 证人的可信度D. 证据的来源答案:D6. 在民事诉讼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证据的分类?A.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B. 主观证据与客观证据C. 法定证据与非法证据D.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答案:C7. 根据证据法,以下哪项不属于证据的收集方法?A. 询问B. 搜查C. 监听D. 观察答案:C8. 在证据法中,以下哪项不是证据的审查判断?A. 证据的合法性审查B. 证据的关联性审查C. 证据的充分性审查D. 证据的可接受性审查答案:C9. 根据证据法,以下哪项不属于证据的运用?A. 证据的提出B. 证据的质证C. 证据的排除D. 证据的保管答案:D10. 在证据法中,以下哪项不属于证据的保全?A. 证据的封存B. 证据的扣押C. 证据的复制D. 证据的销毁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证据法中,以下哪些属于证据的法定种类?A. 物证B. 书证C. 证人证言D. 电子数据答案:ABCD12. 在证据法中,以下哪些属于证据的基本原则?A. 相关性原则B. 合法性原则C. 真实性原则D. 充分性原则答案:ABC13. 根据证据法,以下哪些属于证据的排除规则?A.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B. 传闻证据排除规则C. 特权规则D. 最佳证据规则答案:ABCD14. 在刑事诉讼中,以下哪些证据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A. 物证B. 书证C. 合法取得的口供D. 证人证言答案:ABCD15. 证据法中,以下哪些属于证据的证明力?A. 直接证据的证明力B. 间接证据的证明力C. 证人的可信度D. 证据的来源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证据法中的证据必须具有相关性,与案件事实无关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易延友教授的证据法试题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易延友教授的证据法试题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87a4a8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01.png)
易延友教授的证据法试题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易延友的证据法试题感谢易延友教授供稿!本学期证据法学考试选取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李锦莲案作为原型案例,略加改编后成为试题。
该案由于最高检启动复查、最高法指令再审而具有较大的影响;该案涉及的问题主要是证据问题;该案中的证据涉及的核心问题又是我国已经确立了的证据规则。
表面上看,英美法中存在的证据规则在我国均付之阙如,但实际上,这些证据规则在我国只不过是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述。
尽管表述方式不一样,但功能上却是一样的,在效果上是殊途同归的。
通过李锦莲案,再看一看本学期证据法期末考试,就能清楚地知道,系统地掌握证据法知识,对于司法实务是多么地重要。
2018年春季学期法律硕士证据法学期末考试试题本考试为开卷考试。
时间120分钟。
阅读案例,回答问题。
【本案系根据真实案例改编。
如对原型案例已有了解,答题时请以本试卷给定的条件为准】李大壮被指控故意杀人,被害人是他邻居李大同的未成年弟弟李小同,检方指控李大壮用火柴杆将老鼠药挑入桂花奶糖将其扔到李大同家必经之路上,致李小同捡到后误食身亡。
审判中,控辩双方提供了下列证据:(1)李大壮在被抓获后临时关押在乡政府,5天后,李大壮趁看守人员不注意,于深夜逃走,这说明李大壮属于畏罪潜逃;(2)被告人辩解:逃走的原因一是刑讯逼供,自己受不了了;二是给警方时间侦查,等查到真凶后自己自然就摆脱了嫌疑;(3)李大壮与邻居李大同的妻子吴爱香长期通奸,被李大同的幼弟李小同发现后报告其奶奶,导致李大壮与吴爱香事情败露,既丢人又丢脸,还被吴爱香断绝了两性关系,因此怀恨在心;(4)被告人辩解:通奸是事实,但提出断绝关系是被告人的主意,并无怀恨在心;且与吴爱香通奸的还有其他同村男子,其中一名男子的妻子还曾经为此与吴爱香大打出手,他们和他们的妻子下毒的嫌疑更大;(5)鉴定意见一(毒物化学鉴定),出具时间2018年5月12日,证明被害人胃内容物中有毒鼠强成分;(6)鉴定意见二(尸检报告),出具时间2018年5月11日,援引鉴定意见一,证明被害人死于毒鼠强中毒;(7)速杀神老鼠药4包,其中3包包装完整,1包已经打开;搜查证;搜查笔录;扣押清单;证明四包老鼠药是案发后第三日从被告人李大壮家中搜出;(8)鉴定意见三:对4包老鼠药中包装完整的一包进行了检验,发现含有毒鼠强成分;(9)桂花奶糖糖纸3张;提取桂花奶糖糖纸的笔录;证明桂花奶糖糖纸是从案发地点收集;(10)鉴定意见四:桂花奶糖糖纸上含有毒鼠强成分;(11)证人甲、证人乙证明被害人捡食毒糖之前看到被告人从捡糖地点经过;(12)证人丙、证人丁证明被告人路过捡糖地点的时间在被害人捡食毒糖之后;(13)被告人侦查阶段供述:因与吴爱香长期通奸,被李小同揭发致关系破裂,怀恨在心;于镇上奚小玲开的小卖部购买了桂花奶糖;在县里罗义勇处购买了4包速杀神老鼠药;在家中将其中一包老鼠药打开,用火柴杆将老鼠药挑入桂花奶糖;于案发当日将毒糖扔到被害人家前方的路上,投毒将被害人杀害;(14)被告人辩解:侦查阶段供述系刑讯逼供所致,自己并未投毒杀人;(15)证人罗义勇证明被告人案发前曾到其处购买速杀神老鼠药;(16)证人奚小玲证明被告人案发前曾到其处购买白糖和面粉,但并未购买桂花奶糖。
2021年14年7月中央电大法学本科《证据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1年14年7月中央电大法学本科《证据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f30cc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8.png)
2021年14年7月中央电大法学本科《证据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证据学研究的对象是()A. 证据的概念和特征B. 证据的种类和分类C. 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运用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在我国,下列哪项不是法定的证据种类?()A. 物证B. 书证C. 视听资料D. 证人猜测答案:D3. 下列关于证据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证据必须具有客观性B. 证据必须具有合法性C. 证据必须具有关联性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证据的合法性要求?()A. 证据的收集、提取程序合法B. 证据的形式合法C. 证据的内容合法D. 证据的来源合法答案:C5. 下列关于证据审查的说法,错误的是()A. 证据审查应当全面、客观、公正B. 证据审查应当注重证据的合法性C. 证据审查应当注重证据的客观性D. 证据审查不需要考虑证据的关联性答案:D6. 在我国,下列哪项不是证据的收集方式?()A. 查阅、复制有关材料B. 询问当事人、证人C. 委托鉴定D. 诱供答案:D7. 下列关于证据运用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A. 证据应当在法定期限内提交B. 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C. 证据应当在法庭上质证D. 证据的运用不受证据种类限制答案:D8. 在我国,下列哪项不是法定的证据排除规则?()A. 非法获取的证据B. 严重违法程序收集的证据C. 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证据D. 证据不足的证据答案:D9. 下列关于证据保全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证据保全只能由法院进行B. 证据保全应当及时进行C. 证据保全的费用由申请人承担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在我国,下列哪项不是证据的法定分类?()A. 直接证据B. 间接证据C. 本证D. 反证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证据的概念和特征。
答案:证据是指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依据。
证据具有以下特征: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充分性。
期末证据法学试题及答案
![期末证据法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d277c66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6e.png)
期末证据法学试题及答案(正文)1. 选择题:1)在证据法中,证据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两类。
下列哪种不属于间接证据?A. 证人证言B. 鉴定意见C. 书证D. 被告人陈述答案:C. 书证2)下列哪种情况下,法庭可以采取非常规方式进行证明?A. 证人作证不符合规定程序B. 当事人提出新证据C. 辩护人提出的证据有重大瑕疵D. 证据主要以书证为主答案:B. 当事人提出新证据3)以下哪种情况,被告人在审判中享有证据排除权?A. 被告人的证据损害国家机密B. 被告人透露了重要证人的姓名C. 被告人提供了与案件事实关联不大的证据D. 被告人提供了报复性的证据答案:A. 被告人的证据损害国家机密2. 简答题:1)请简要说明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区别。
答案:直接证据是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如目击证人的证言、监控录像等;间接证据是通过推理或其他证据支持来推断案件事实的证据,如鉴定意见、书证等。
2)请列举三种常见的证据困境,并说明可能的解决方法。
答案:证人证言不一致:通过与其他证据相结合进行推断,或对证人进行进一步追问,了解更多情况。
证据违法或不合规:排除非法证据,重视合法证据的分析和使用。
证据不足或难以获取:充分发挥法庭调查权,追加收集证据,借助鉴定意见等方式弥补不足。
3)请简要解释“证据的拼接原则”。
答案:证据的拼接原则是指在判断案件事实时,法庭应将各种证据进行组合和拼接,综合考虑,从而获得更准确、完整的证据链条,提高案件事实的确定性。
3. 论述题:请分析我国证据法对电子证据的规定,并论述其适用性和挑战。
答案: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3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6条等法律均对电子证据进行了规定。
电子证据在当代社会中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网络犯罪、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
该规定的适用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明确电子数据与书面文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2)明确电子证据的提交、保存、鉴定等程序和要求;3)规定了对电子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的保护;4)便捷了电子证据的提交和审查,提高了诉讼效率。
证据法课程复习题暨期末考试试卷命题题本附参考答案
![证据法课程复习题暨期末考试试卷命题题本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564ee408a1284ac85043a1.png)
证据法课程复习题暨期末考试试卷命题题本附参考答案摘要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8小题)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5小题)三、简答题(本题共13小题)四、论述题(本题共6小题)五、参考答案20 级 系(部) 年制(高职、中专) 专业 区队学号: 姓名:………………………… 密 …… 封…… 线 …… 内 …… 不 …… 要 …… 答 …… 题 ……………………《证据法》试卷 第 1 页 共 10 页XX 警官职业学院20XX ~20XX 学年度第一学期《证据法》期末考试卷20XX 年12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8小题,每小题X 分,共X 分)1.下列不属于证据法调整范围的有( )。
A.证明对象B.证明标准C.犯罪的概念D.推定 2.决斗属于( )证据制度的内容。
A.神示B.形式C. 法定D.自由心证 3.水审、火审主要存在于( )之下。
A.自由心证证据制度B.法定证据制度C.形式证据制度D.神示证据制度 4.与控诉式诉讼制度相适应的证据制度是( )。
A.神示证据制度B.法定证据制度C. 实事证据制度D.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5.民事诉讼法第七十条规定“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是指( )的例外A. 直接言词原则B.证据裁判原则C. 自由心证原则D.非法证据排除原则 6.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功能是指( ) A. 证据方法 B.证据力 C. 证明力 D.证据原因 7.被害人陈述是我国( )中的法定证据种类。
A.刑事诉讼B.民事诉讼C.行政诉讼D.三大诉讼8.不可以成为被害人陈述的主体的有( )。
A. 自然人 B.法人 C. 成年人 D.未成年人 9. 口供的收集方法主要是( )。
A.鉴定 B.检验 C 辨认 D.讯问10. 对被告人的口供不能轻信,但经过查证属实以后,( )成为定案的根据。
A.可以 B.一律不能 C.有的能有的不能 D.一般不能11. 下列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中,不存在回避问题的有( )。
国家开放大学22春“法学”《证据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2
![国家开放大学22春“法学”《证据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试卷号2](https://img.taocdn.com/s3/m/090518f5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7e.png)
国家开放大学22春“法学”《证据学》期末考试高频考点版(带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原告提出的证据都是本证,被告提出的证据都是反证。
()A.对B.错参考答案:B2.我们在证据的收集中,要努力寻找并尽可能获得传来证据。
()A.对B.错参考答案:B3.当事人有证据证明鉴定程序严重违法的,可以对鉴定意见申请重新鉴定,人民法院应予准许。
()A.对B.错参考答案:A4.证明责任的特征是()。
A.证明责任总是和一定的法律职责和义务相联系B.证明责任还是和一定的法律风险相联系C.证明责任是独立的D.证明责任不利于诉讼的进行参考答案:AB5.证据材料只有在经过了审查之后才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
()A.对参考答案:A6.证据规则的核心问题是证据的可采性问题。
()A.对B.错参考答案:A7.根据证据的内容和作用划分,我们可以将证据分为()。
A.有罪证据B.无罪证据C.本证D.反证参考答案:AB8.简要论述“三大诉讼”证明的差异有哪些?参考答案:第一,证明责任的分配不同。
第二,证据的种类有所不同。
第三,证明标准的法律规定不尽相同。
第四,证明对象不同。
第五,证明的程序规则不同。
9.我们所要审查、判断的就是证据所反映的事实与待证的案件事实之间是否存在着客观的内在联系。
()A.对B.错参考答案:A10.司法认知的主体是()。
A.人民法院D.公安机关参考答案:A11.三大诉讼法的证明标准不是统一的。
()A.对B.错参考答案:A12.证人的猜测性、评论性、推断性的证言,不得作为证据使用,但根据一般生活经验判断符合事实的除外。
这体现了()。
A.意见证据规则B.补强证据规则C.最佳证据规则D.传闻证据规则参考答案:A13.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是如何的?参考答案:1.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对于公诉案件,应当由检察机关承担证明责任,是与其承担的诉讼职能相联系的。
2.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承担证明责任。
3.侦查机关对某些程序法事实承担证明责任。
(完整word版)证据法期末考试重点内容(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证据法期末考试重点内容(word文档良心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06f8b9a86bec0975f465e2f2.png)
证据法一、证据法的基本原则证据裁判原则程序法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二、证据概述1、含义:证据是指用以证明某一事物客观存在或某一主张成立的有关事实材料,(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或凭据)。
2、特点: (1)证据具有一定的存在形式: (2)证据应该具有能够证明待证事实存在或不存在的内容,否则便不是证据: (3) 证据在证明过程中具有证明作用,这种作用的实现,取决与证据本身是否真实并于待证事实之间是否有联系。
3、证据的基本属性:(1)证据的客观性:(2)证据的关联性:指证据对其所要求证明的事实具有必要的最小限度的证明能力。
证据的关联性是客观存在的;关联性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能够为人们所认识。
(3)证据的可采性(合法性),即具有被采纳为定案依据的资格。
证据必须具有合法的形式、提供收集的主体必须合法、证据内容必须合法、证据必须依据法定程序收集。
4、证据能力:指某材料能够用于严格的证明的能力或资格。
5、证明力:指证据价值的大小,涉及证据对于要证明的对象是否有证明作用以及以及证明到什么程度。
6、意义:1.证据是诉讼活动的基本条件2.证据是司法公正的基础3.证据具有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功能4.证据是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生动材料。
三、证据种类(一)物证与书证1、物证:物证是指以外部特征、物证属性和存在状况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2、特征意义: (1) 物证以其外部特征、物质属性及存在状况证明案件真实情况。
(2)物证真实性大和客观性强。
(3)物证一般为间接证据。
(4)物证更直观,更容易把握。
3、刑事诉讼中物证的具体表现形式1、实施犯罪行为留下的痕迹2、实施犯罪的工具3、犯罪嫌疑人在预备犯罪、实施犯罪的各个场所遗留的物品。
4、犯罪行为侵害的客体物5、犯罪行为所产生的物品和痕迹6、表现犯罪社会危害性后果的物品7、在犯罪过程中或者犯罪后,犯罪嫌疑人为掩盖罪行、对抗侦查而伪造的各种物品或痕迹8、能够表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的各种物品或痕迹9、其他可供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或痕迹4、书证与物证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1书证的外形载体是种客观的物质材料。
证据法期末考试重点
![证据法期末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9ede508ed630b1c59eeb529.png)
证据法考试重点1.是以物品或痕迹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
对于言词证据,需要注意其自愿性和真实性,收集一般以口头询问或者提问的方式进行;对于实物证据,需要注意收集程序的规范性,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其客观性和可靠性。
B: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原始证据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或从原始出处获得的第一手证明材料。
传来证据是经过复制,转抄,转述等中间环节的证据。
一般情况下,原始证据的证明力大于传来证据的证明力。
C: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直接证据是能够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
间接证据是不能单独,直接进行证明,需要与其他证据结合才能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
一般情况下,直接证据的证明力大于间接证据的证明力。
2.证据的种类:A: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有下列八种: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当事人陈述。
3.评价自由心证证据制度:A:自由心证制度的确立,推动了诉讼制度的民主化,引起了诉讼结构的变革。
B:对于诉讼参与人来讲,自由心证制度代替法定证据制度,使被告人获得辩护权,确定了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平等,使公民的基本权利在法律上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无疑是证据制度史上的一大进步。
C:自由心证制度的确立,对于法官,陪审官来讲,也使其从法定证据制度的束缚下获得解放,对于证据的审查判断,对于案件事实的认定,完全听凭法官根据自己的理性和良心自由判断,从而为法官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提供了某种可能性。
4.法定证据制度的特点:A:法律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则B:法律对于证据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规定,主要是根据证据的形式,而不是根据证据的具体内容C:刑讯逼供是取得被告人自白——“证据之王”所普遍采用的合法方式D:封建等级特权盛行E:法律对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规则的规定是审查判断证据的绝对依据5.司法证明的特征:A:规范性:司法证明与其他证明活动的首要区别B:对抗性:司法证明在程序方面的重要特征之一C:时效性:司法证明在程序方面的另一重要特征。
证据法期末考试重点内容
![证据法期末考试重点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774934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1.png)
证据法期末考试重点内容证据法一、证据法的基本原则证据裁判原则程序法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二、证据概述1、含义:证据是指用以证明某一事物客观存在或某一主张成立的有关事实材料,(证据就是证明的根据或凭据)。
2、特点: (1)证据具有一定的存在形式: (2)证据应该具有能够证明待证事实存在或不存在的内容,否则便不是证据: (3) 证据在证明过程中具有证明作用,这种作用的实现,取决与证据本身是否真实并于待证事实之间是否有联系。
3、证据的基本属性:(1)证据的客观性:(2)证据的关联性:指证据对其所要求证明的事实具有必要的最小限度的证明能力。
证据的关联性是客观存在的;关联性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证据事实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能够为人们所认识。
(3)证据的可采性(合法性),即具有被采纳为定案依据的资格。
证据必须具有合法的形式、提供收集的主体必须合法、证据内容必须合法、证据必须依据法定程序收集。
4、证据能力:指某材料能够用于严格的证明的能力或资格。
5、证明力:指证据价值的大小,涉及证据对于要证明的对象是否有证明作用以及以及证明到什么程度。
6、意义:1.证据是诉讼活动的基本条件2.证据是司法公正的基础3.证据具有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功能4.证据是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生动材料。
三、证据种类(一)物证与书证1、物证:物证是指以外部特征、物证属性和存在状况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2、特征意义: (1) 物证以其外部特征、物质属性及存在状况证明案件真实情况。
(2)物证真实性大和客观性强。
(3)物证一般为间接证据。
(4)物证更直观,更容易把握。
3、刑事诉讼中物证的具体表现形式1、实施犯罪行为留下的痕迹2、实施犯罪的工具3、犯罪嫌疑人在预备犯罪、实施犯罪的各个场所遗留的物品。
4、犯罪行为侵害的客体物5、犯罪行为所产生的物品和痕迹6、表现犯罪社会危害性后果的物品7、在犯罪过程中或者犯罪后,犯罪嫌疑人为掩盖罪行、对抗侦查而伪造的各种物品或痕迹8、能够表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的各种物品或痕迹9、其他可供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或痕迹4、书证与物证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1书证的外形载体是种客观的物质材料。
《证据法》期末考试答题要求
![《证据法》期末考试答题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b563856a8114431b90dd8a2.png)
《证据法》期末考试答题要求一、本次课程考试有模拟卷宗共两册。
部分材料系由真实案件改编,请同学们注意保密。
二、假定考生为屏山县人民检察院未检部门干警,现对屏山县公安局移送审查起诉的罗小祥、邓松涉嫌盗窃,沈秋涉嫌盗窃、强迫卖淫,张建涉嫌嫖宿幼女一案予以审查,并按照答题要求和格式样本(附后)撰写一份关于本案证据分析与事实认定的报告。
三、报告内容要做到论证全面、充分,表述清晰、精炼。
阐述理由要注意结合有关事实情节、法律规定和法学理论,引用法律、司法解释要完整、准确。
特别要注意以下内容:(1)要根据审查认定的罪名和事实分组对证据进行分析和归纳,列举的证据应当是经过审查采信的证据,严禁简单予以复制粘贴。
(2)不必详细叙写每个证据的内容,只需扼要说明该证据能够证明的事实或情节。
案卷中的证据视为具有合法性,可不再写明取证主体、时间、地点、程序等。
(3)对于证据如何排序、是否分组,由考生视情况而定,总的是要层次清晰、举证有力。
对于分组举证的,要对该组证据所证明的事项作简要说明。
(4)公安机关对各犯罪嫌疑人的定罪是否适当、应当如何认定,卷宗材料中有无必须经过补充完善证据才能予以认定的犯罪事实,并阐明理由和依据。
四、由于采用模拟案卷,公安机关有关受案登记、刑事立案、传唤、刑事拘留、执行逮捕、提讯换押、诉讼权利告知等均视为依法进行,相关文书材料及内容基本相同的证据予以省略,答卷时无需作为问题。
应当附卷的照片等未能附卷,也不作为问题。
同时,检察机关已经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被害人、证人,有关证据内容与侦查阶段一致,相关材料省略。
五、所涉案件追诉标准同湖南省追诉标准。
六、答题字号及格式按答题纸要求书写。
附:格式样本及有关内容的说明关于本案事实认定与证据分析的报告一、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一级标题黑体四号)要求列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具体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身份。
(仿宋四号)(其他方面不需要写明)二、经审查认定的犯罪事实及证据(黑体四号)(一)ⅩⅩ罪(写明经审查认定的具体罪名)(二级标题楷体四号加粗)……(写明涉嫌的犯罪事实。
证据法期末复习重点详解
![证据法期末复习重点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86998351ed9ad51f01df2b6.png)
证据法期末复习重点详解第一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名词解释】【简答题】【比较题】第二章证据概述●国外立法和理论对证据的界定中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三分说(1)从当事人提出之角度——证据方法;法院获得心证,依五官作用得调查之有形物。
(2)从法院调查所得结果之角度——证据材料;法院依法定程序调查证据,所得心证形成之资料,如证人所做的证言为法庭记录、鉴定人的鉴定意见为法庭存卷等。
证据方法不一定具有证据资料的意义,例如:证人不了解案件事实,无内容之书证。
(3)从法院以之作为案件事实的裁决依据之角度——证据原因。
法院可以据之推导出系争事实存否的基础资料或状况,其与证据资料有一定的联系,一般它来源于证据资料,但又不完全依靠证据资料,当事人之间的辩论内容也属于法院考虑的范围,同时证据资料并不能当然地转化为证据原因。
例如:未被法院采信的证人证言、鉴定结论等。
●关联性和关联程度(1)地位和作用不同。
关联性决定证据的可采性和证据资格,关联程度决定证据的证明力;(2)在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审查主体不同。
【名词解释】●证据的关联性证据的关联性是指作为认定案件事实依据的证据具有的必须根据其自身或者结合其他的证据能够合理推导出案件事实存在或者不存在的属性。
【简答题】●民事证据与民事实体法1、实体法在许多情况下决定证据证明的方向以及证据的数量和质量。
对于证明的对象尽管学术上有许多争议,但都不否认当事人争议的民事实体事实应当成为证明的对象,由此,实体法决定证明的对象。
并因此对指导当事人提供与收集证据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同一事件,当事人选择不同的实体法规范,证明的方向也就有本质差异。
(举例)2、实体法决定在具体的诉讼中当事人证据的提供。
一般情况下负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负有最先提出证据的义务,同时其也有较大的举证负担,对方当事人只有在组织对方证明的意义上才需要提供证据,证明的程度也不需要太高。
同时对方当事人也不需要就对方主张的所有事实为抗辩,它只要证明其中的一项要件事实不成立或者处于真伪不明状态即实现其诉讼目的。
证据法期末复习重点2
![证据法期末复习重点2](https://img.taocdn.com/s3/m/4e4b324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c.png)
证据法复习资料一:证据原则1.证据裁判原则概念:证据裁判原则,又称证据裁判主义,其基本含义是指对于诉讼中事实的认定,应依据有关的证据做出;没有证据,不得认定事实。
内容:a对于事实问题的裁判,必须依靠证据,没有证据,不得认定事实。
b裁判所依据的证明,必须是具有证据资格的证据。
c裁判所依据的证据必须是经过法庭调查和质证的证据。
2.直接言辞原则概念:直接言词原则基本的含义是指要求一切证据材料都必须在法庭上以直接口头的方式进行陈述讯问审查和辩论的诉讼原则,由直接原则与言词原则合并而来。
补:直接原则概念:直接原则又称直接审查原则。
指法官陪审官必须亲自接触案件的所有材料。
言词原则概念:言词原则又称言词审判原则,是指法院审理案件,特别是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对诉讼材料的提出和进行辩论。
要在法官前以言词及口语形式进行,这样取得材料才能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
直接言辞原则的意义a复合了程序公正价值,体现了对案件事实事实的正当性b吻合了实体公正的的要求,体现了对案件事实认识的理性3.无罪推定原则概念: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任何收到其次追诉的人在未经司法程序最终判决为有罪之前都应被推定为无罪之人。
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要求(重点)a控方承担被告人有罪的责任b贯彻有利被告的原则c无罪推定适用于诉讼的始终d无罪推定原则要求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被告人在审判前的地位及应享有的权利4.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适用于有罪证人)概念:指不得以暴力胁迫等方式强迫任何人提供不利于他自己的证言或被强迫承认犯罪内容a原则上对人效力上是针对一般意义上的“任何人”讲的,但由于犯罪嫌疑人处于特殊地位,所以对上述两类有特殊保障意义。
二、证据规则概念:证据规则是指确认证据范围、调整和约束证明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重要)证据规则的法律属性:a具有强制效力b具有明确的指导性c具有明显的程序性证据规则的功能a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功能b侧重保护其他社会价值的功能c发现真实和保护人权的功能d追求诉讼效率的功能完善证据规则的意义a保障当事人权利b制约国家权力c维护诉讼价值的平衡d有助于发现案件事实真相证据规则的主要内容(重点)a交叉询问概念:交叉询问即首先由提出证据的一方对本方证人进行“主询问”然后由对方进行“反询问”其目的在于揭示证人的偏见和不可信性特点:(1)不得强迫被告人作不利于己的陈述,享有沉默权(2)主张被告有罪证据由追诉方在法庭面前提出b最佳证据规则概念:含义是在以文书的内容证明案件事实时,除非存在法定的特定意外情形,必须提供原始文书,否则法官不予采纳。
证据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证据法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06e49f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37.png)
证据法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证据法中证据的基本原则?A. 相关性原则B. 合法性原则C. 客观性原则D. 可接受性原则答案:D2. 证据法中,证人证言的可信度通常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A. 证人的记忆力B. 证人的个人偏见C. 证人与案件当事人的关系D. 所有上述因素答案:D3. 在证据法中,下列哪项不属于证据的种类?A. 物证B. 书证C. 证人证言D. 推理证据答案:D4. 根据证据法,以下哪种情况可以作为排除证据的理由?A. 证据来源不合法B. 证据与案件无关C. 证据未经当事人同意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A5. 下列哪项不是证据法中证据的排除规则?A.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B. 传闻证据排除规则C. 特权证据排除规则D. 自白证据排除规则答案:D6. 证据法中,关于证据的证明力,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 直接证据的证明力通常高于间接证据B. 物证的证明力通常高于证人证言C. 专家证言的证明力高于普通证言D. 所有证据的证明力都是相等的答案:D7. 在证据法中,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证据的可采性问题?A. 证据的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B. 证据的来源不合法C. 证据与案件无关D. 证据的收集程序合法答案:D8. 证据法中,关于证据的关联性,以下哪项说法是正确的?A. 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直接联系B. 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间接联系C. 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逻辑联系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A9. 在证据法中,以下哪种证据通常不被认为是可靠的?A. 经过交叉审问的证人证言B. 经过科学验证的物证C. 未经交叉审问的证人证言D. 专家的鉴定意见答案:C10. 证据法中,关于证据的合法性,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 证据的收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B. 证据的提供必须符合法律规定C. 证据的排除必须符合法律规定D. 证据的合法性与证据的来源无关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根据证据法,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证据的可采性?A. 证据的形式B. 证据的来源C. 证据的收集程序D. 证据的保管方式答案:ABCD2. 在证据法中,以下哪些证据可以作为排除证据的理由?A. 非法获取的证据B. 与案件无关的证据C. 未经当事人同意的证据D. 存在合理怀疑的证据答案:ABC3. 证据法中,以下哪些情况可以作为证据的排除规则?A.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B. 传闻证据排除规则C. 特权证据排除规则D. 重复证据排除规则答案:ABC4. 根据证据法,以下哪些证据通常被认为是可靠的?A. 经过交叉审问的证人证言B. 经过科学验证的物证C. 专家的鉴定意见D. 未经交叉审问的证人证言答案:ABC5. 在证据法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证据的证明力?A. 证据的来源B. 证据的形式C. 证据的收集程序D. 证据的保管方式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证据法中,所有证据都必须经过法庭的审查才能被采纳。
证据学期末考试答案
![证据学期末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41fd3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f.png)
证据学期末考试答案证据学期末考试答案一、判断正误1、公安机关的任何工作人员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
( )2、对于一般物证,如凶器、血衣等,应应当拍制成照片,并注明实物存放的地点。
( )3、犯罪嫌疑人为实施犯罪而绘制的地图是符号书证。
( )4、在三大诉讼中证人占有优先地位。
( )5、对被害人陈述的收集,主要通过询问的方式进行。
( )6、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证明力的确定时要注意审查被告人的品质。
( )7、对当事人的陈述,需要同案件中所出现的其他证据相互佐证,去伪存真。
( )8、刑事诉讼中鉴定人可以是当事人自己聘请的,具备专门知识和技术手段。
( )9、侦察实验笔录属于勘验、检查笔录。
( )10、刑事诉讼中的勘验、检查,在侦查阶段由侦查人员主持进行。
( )1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收集是通过询问的方法加以固定和保全的。
( )12、当事人的陈述证明力有两重性。
( )13、鉴定人与鉴定的案件之间无依法应当回避的情形。
( )14、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包括对勘验和检查这两种侦察行为或调查所作的纪录。
( )15、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在必要时也可以进行勘验、检查,这时应由承办该案的审判人员主持进行。
( )16、证明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判断证据。
( )17、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立法最早产生于英国。
( )18、我国奴隶制时期集成和发展了“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的主观臆断的审判方法。
( )19、关联性是证据最基本的因素和特征。
( )20、大陆法系国家完全禁止采信非法证据。
( )21、诉讼中只有被告可以提出反证。
( )22、刑事诉讼中自诉人不负有证明责任。
( )23、我国奴隶制时期的证据制度中诬告者反坐,伪证者罚。
( )24、客观性是证据最基本的因素和特征。
( )25、非法证据在英美法系国家一般严禁采用作为定案的根据。
( )26、为了收集调查物证的扣押,主要适用于刑事诉讼,在民事、行政诉讼中,扣押通常只是一种执行措施。
(完整word版)证据法期末考试大纲
![(完整word版)证据法期末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534d612c8d376eeaeaa31f5.png)
简答题:一、在行政诉讼中,书证的提供具有哪些规则?在行政诉讼中,书证的提供具有如下三个规则:(1)在行政诉讼中,被告承担举证责任,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书证应当由被告提供.(2)原告和第三人为了支持自己的主张,有权提供书证。
(3)人民法院认为必要时,有权向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调取书证,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人民法院的要求提供。
2、刑讯逼供的性质、原因、危害及其杜绝的方法。
(1)刑讯逼供的性质。
刑讯逼供是指公安司法人员采取殴打、伤害等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迫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作出有罪供述的行为.刑讯逼供不是一般的工作错误,而是侵害公民生命健康权的犯罪行为。
刑讯逼供造成伤害或者死亡的后果的,构成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直接实施刑讯逼供行为的公安司法人员应当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2)刑讯逼供的原因。
司法实践中出现刑讯逼供现象的原因包括封建社会证据制度的影响;封建特权思想作怪;有罪推定的流毒没有肃清;不愿意作全面细致的收集调查证据工作;对刑讯逼供的惩罚偏轻、打击不力.(3)刑讯逼供的危害表现在:侵犯人权,损害司法机关的执法形象,容易酿成错案,容易造成积案、疑案。
(4)防止和纠正刑讯逼供的方法包括:加强司法队伍建设,提高司法人员的素质,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办案手段中的科学技术含量,加大对刑讯逼供案件的查处力度,赋予律师讯问到场权,赋予犯罪嫌疑人以沉默权,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等。
三、司法认知应当遵循的程序规则有哪些?1。
采取司法认知之前应当进行必要的调查2。
采取司法认知时应当为当事人提供反驳的机会3.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或者应申请采取司法认知4。
司法认知应当采取裁定的方式。
四、视听资料有哪些不同于书证的本质特征?1.视听资料所反映出来的图象比书证更直观、更逼真,连续而生动的画面是书面图形无法代替的2.视听资料反映出来的语言,含有语气、语调,能自然反映出陈述者在作陈述时的情绪状态3.视听资料在反映案件的有关事实的同时,往往还能反映出与该案件事实相联系的一些周边环境.五、物证有哪些特征1。
证据法学期末自测(2)附答案
![证据法学期末自测(2)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ff6a4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ad.png)
证据法学期末自测(2)附答案证据法学期末自测(2)附答案一. 复选. (共 70 小题,140.0 分)1. 在广义上,证据学的研究对象除了诉讼活动中的证据以外,还包括_______等活动。
(2.0 分)A .司法B .执法C .仲裁和公证D .监察答案: A B C D2. 作为证据学研究对象的证据规则可以分为_______。
( 2.0 分)A .诉讼证据规则B .司法证据规则C .非诉讼证据规则D .审判证据规则答案: A C3. 德国由于是职业法官认定案件事实,故采用_______。
( 2.0 分)A .自由心证B .神示证据C .证据规则D .法定证据答案: A4. 美国由外行组成的陪审团审理案件事实,为了正确引导他们判断证据,建立了( 2.0 分)A .自由心证B .神示证据C .证据规则D .法定证据答案: C5. 诉讼证据规则包括_______中运用证据的规则。
( 2.0 分)A .刑事诉讼B .民事诉讼C .行政诉讼D .经济诉讼答案: A B C6. 非诉讼证据包括_______等活动中运用证据的规则。
( 2.0 分)A .行政执法B .仲裁C .监察D .公证答案: A B C D7. 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所具有的内在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证明价值和证明作用。
以及人们通常所说的_______.( 2.0 分)A .科学性B .可信性C .可采性D .可靠性答案: B C D8. 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它可以是_______的。
( 2.0 分)A .口头B .书面C .复制D .实物答案: A B C D9. 证据制度是诉讼制度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之一,它与诉讼制度是_______。
( 2.0 分)A .从属关系B .因果关系C .优势互补关系D .权利义务关系答案: A10. 控诉式诉讼制度产生于_______。
( 2.0 分)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 .社会主义社会答案: B11. 纠问式诉讼制度的证据制度是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据法》期末考试答题要求
一、本次课程考试有模拟卷宗共两册。
部分材料系由真实案件改编,请同学们注意保密。
二、假定考生为屏山县人民检察院未检部门干警,现对屏山县公安局移送审查起诉的罗小祥、邓松涉嫌盗窃,沈秋涉嫌盗窃、强迫卖淫,张建涉嫌嫖宿幼女一案予以审查,并按照答题要求和格式样本(附后)撰写一份关于本案证据分析与事实认定的报告。
三、报告内容要做到论证全面、充分,表述清晰、精炼。
阐述理由要注意结合有关事实情节、法律规定和法学理论,引用法律、司法解释要完整、准确。
特别要注意以下内容:(1)要根据审查认定的罪名和事实分组对证据进行分析和归纳,列举的证据应当是经过审查采信的证据,严禁简单予以复制粘贴。
(2)不必详细叙写每个证据的内容,只需扼要说明该证据能够证明的事实或情节。
案卷中的证据视为具有合法性,可不再写明取证主体、时间、地点、程序等。
(3)对于证据如何排序、是否分组,由考生视情况而定,总的是要层次清晰、举证有力。
对于分组举证的,要对该组证据所证明的事项作简要说明。
(4)公安机关对各犯罪嫌疑人的定罪是否适当、应当如何认定,卷宗材料中有无必须经过补充完善证据才能予以认定的犯罪事实,并阐明理由和依据。
四、由于采用模拟案卷,公安机关有关受案登记、刑事立案、传唤、刑事拘留、执行逮捕、提讯换押、诉讼权利告知等均视为依法进行,相关文书材料及内容基本相同的证据予以省略,答卷时无需作为问题。
应当附卷的照片等未能附卷,也不作为问题。
同时,检察机关已经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被害人、证人,有关证据内容与侦查阶段一致,相关材料省略。
五、所涉案件追诉标准同xx追诉标准。
六、答题字号及格式按答题纸要求书写。
附:格式样本及有关内容的说明
关于本案事实认定与证据分析的报告
一、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一级标题黑体四号)
要求列明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犯罪嫌疑人的基本情况,具体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身份。
(仿宋四号)
(其他方面不需要写明)
二、经审查认定的犯罪事实及证据(黑体四号)
(一)ⅩⅩ罪(写明经审查认定的具体罪名)(二级标题楷体四号加粗)
……
(写明涉嫌的犯罪事实。
犯罪事实要按照犯罪构成来叙写。
凡是影响定罪量刑的事实、情节都应当叙述清楚。
对于共同犯罪,各同案人的地位和作用应在事实中得到体现。
事实叙写要详略得当、简洁明了,不要夹杂与认定无关的内容)(仿宋四号)
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有:
1.证据名称及该证据能够证明的事实或情节(三级标题仿宋四号加粗)
(列举的证据应当是经过审查采信的证据,严禁简单予以复制粘贴。
不必详细叙写每个证据的内容,只需扼要说明该证据能够证明的事实或情节。
案卷中的证据视为具有合法性,可不再写明取证主体、时间、地点、程序等。
对于证据如何排序、是否分组,由选手视情况而定,总的是要层次清晰、举证有力。
对于分组举证的,要对该组证据所证明的事项作简要说明)
2.……
从上述证据来看,……(证据列举完毕后,用一段话对认定该事实的相关证据进行综合分析论证)。
(二)ⅩⅩ罪(楷体四号xx)
……
三、需要说明的问题(黑体四号)
仅针对公安机关认定的犯罪是否有误、有无必须经过补充完善证据才能认定的事实等问题进行说明。
(仿宋四号)
附:具体格式要求
1.一级标题黑体四号、二级标题楷体四号加粗、三级标题仿宋四号加粗。
2.首行均空两格,1.5倍行距,段前段后均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