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应让生命之树长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课堂的德育渗透:让生命之树长青
周南实验中学周磊
摘要:德育教育进历史课堂,这既是德育的需求,也是历史教育的需求。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往往注重“整体”而忽略“个体”,个体生命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我们要通过挖掘细节、设置情境、加强思考、实践体验来树立和强化学生的个体生命意识,让生命之树在历史课堂茁壮成长。

关键字:历史教学个体生命意识
教育是一种面对生命、提升生命的育人事业,它承载着人类最美好的期许与愿望,并引领受教育者走向美好的生活。

而历史教育的生命智慧应包含人类生存的方式、方法、形式、意义,以及属于自身的生命意义。

基于此,历史教学不能满足于传授“躺”在课本上的静态知识,而应当努力从浩瀚无际的“死”的历史知识中弹奏出的一曲曲动人心魄的生命智慧旋律,让这些知识闪烁出生命智慧的光芒。

然而,翻开历史教科书,我们会发现,面对历史的滚滚车轮,个体的生命价值是如此的渺小、低下、卑微和无奈。

可是,我们的历史不正是这些鲜活的生命所构建的吗?没有个体生命的存在,历史就变成了彻底的虚无。

有鉴于此,有历史学家提出“个体生命史观”,即以个体生命的感知作为看历史的一个角度。

胡适曾说,“一切工具,一切人才,一切学问知识,一切理论主义,一切制度方式”,“一切的工作”,“都只是为了要建立一个更满人意的国家”。

实际上,胡适说得还不彻底,不管探求什么高深的理论、必然的法则、伟大的哲学等等,所有人类的努力,不都是为了让每个人更好地生活吗?什么都是虚的,生命存在的优化与否才是实实在在的。

当然好或优化的标准,不是某个人或某个组织制定的,而要让历史中的个体生命诉说。

如果总是以整体大于总和的眼光看历史,就难免以整体之名忽视个人之生死。

有多少个历史的冤魂会问:在你们的“大历史”下,在你们的“历史规律”下,在你们的“历史公理”中,在你们的“历史潮流”中,我就该死吗?
所以,我们的历史课堂,是不是要承担起建立学生对个体生命的认识和尊重的责任?历史研究者、教育者不但眼里要有人民,有群众,还要有个人,有个体的生命意识,要把人民
化解为无数的个人,探究他们对生命存在的感受。

人民如果不与个人联系起来,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突出普通人的作用,让学生充分感知个体生命的价值。

那么,课堂上,个体生命的价值要怎样去突显呢?
首先,要大胆的解剖历史,展现历史细节,让个体的生命价值在细节中突显。

历史不是枯燥的说教,不是冷冰冰的数字,也不应该是对所谓历史法则或者社会发展规律的盲目追求。

历史是鲜活的,是由无数的细节构成的,真实的历史有时候比戏剧更加曲折离奇、荒诞有趣。

历史课堂就应当极力去挖掘这一个个的细节,让学生在鲜活的人物形象、紧张的戏剧冲突里真正体会到历史的魅力和生命的意义。

在上初一新生的导入课时,我讲了一个故事。

2300多年前,有一个叫公乘得的人奉命看守一座陵墓。

在那个时代,这是最为卑微的工作了。

然而,作为千千万万无足挂齿的普通人中的一员,忽然有一天,他用他全部的精力将他的工作刻写于呼沱水边一块坚硬的河光石之上:“监罟囿臣公乘得守丘其旧将曼敢谒后俶贤者”,他想告诉后来的君子们:“我们两个(公乘得和旧将曼)给国王看守园囿、给他捕鱼,现在又给他看守陵墓。

”穿越历史的尘埃,历经沧海桑田,这块石头在偶然间被一个普通的掘地农民所发现,再辗转流到了一个普通的文物研究者手里,成为掘开历史的一组密码。

专家是这样解读这块石头的:河北省最早的石刻文字,也是全国继石鼓文之后最早的刻石文字。

它的发现进一步确认平山三汲一带的大墓为中山国王陵,并为中山灵寿故城遗址的发现提供了可靠的线索。

公乘得的一个无意之举成就了一段历史传奇,这就是一个普通的个体对历史产生影响的鲜活事例。

通过这样的细节挖掘,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普通个体对历史产生的作用,它同时也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历史之中,我们今天的一举一动其实都是在创造历史,这不就是我们个人生命价值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体现吗?
在讲商鞅变法的时候,教材导语中有“徙木立信”的故事,我特意强调了那个将木头从咸阳城南门扛到北门的壮汉,正是他帮助商鞅树立了威信,而这难道不需要勇气吗?最后讲商鞅的命运时,我讲了他乘夜逃命企图躲进一户民居而被一个老太婆以他自己制定的法律所拒绝的细节,这难道不是对商鞅变法最大的肯定吗?商鞅变法的成功,正是由于他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千千万万普通人的支持。

在一场影响整个历史进程的变革中,学生非常鲜活的感受到了普通人的力量,从而更进一步认识到个体生命的价值所在。

其次,要善于设置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历史中去体会人的生命意义。

在历史的情境中“复活”历史,使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自己生存的每一个角落、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历史留下的痕迹,追寻历史,无需远行,历史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们的身边,历史与每一个生命都息息相关,这些足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
们认识到每一个人物其实都像自己一样重要。

在讲秦王朝的统一时,我设置了一个历史情境。

公元前220年,一个秦朝商人驾着马车开始了旅游,但由于度量衡、文字、思想、货币等的不统一,他遇到了一系列的麻烦,学生在这个情境中跟着旅人一起,对于国家分裂给普通大众带来的诸多不便感同身受,这样,学生就会看到国家统一不仅事关国家和历史的发展,它更关系到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学生对统一的认识就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在讲开元盛世的时候,我首先展示了长安城的雄壮,然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如果你是一个唐朝人,现在正行走在朱雀大街上,你会看到哪些人,这些人穿着如何,会做哪些事,可以到哪里去买东西?问题一出,学生非常踊跃,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看到各族人民和各国人民,穿丝绸衣服,到东西两市买名贵的瓷器,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通过这样的情境和讨论,学生体验到了真正的大唐盛世,更重要的是,他们认识到了一个繁荣的社会给自己以及像自己一样的每一个普通人所带来的便利和幸福,激发他们为民族复兴、为再现大唐荣光而努力奋斗。

遥远的历史就是这样影响着我们的现实。

再有,要用各种手段让学生去体验生命,感悟生命,在体验与感悟中升华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思考。

生命的体验如果紧靠文字就会显得苍白无力,只有让学生投身于其中,这种体验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本学期我与生物老师一起开展了一个课题:让绿色生命在教室里绽放。

生物老师负责指导学生在教室里利用花盆种植花卉,而我则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记载,告诉他们如何借助文字和照片记载植物的成长过程,记载大家为培育生命所付出的努力,记载自己在面对一个生命发芽、长叶、开花时的心灵感受。

学会去记录我们身边发生的事,这是历史学习的一个基本要求。

而这是一个记录生命的成长过程,更是体验一个生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一切事务都有他发展的历史,探索这些历史会让我们更加明智,而探索生命发展的历史尤其令人惊心动魄,难忘终身。

歌德说:“一切理论都是灰色的,唯有生命之树长青。

”历史课堂应当勇敢的承担起浇灌生命意识的重担,通过细节的挖掘,情境的设置和亲身的体验,让生命之树常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