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分析——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修订情况解读汇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中药部分的增、修订情况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中药部分的增、修订情况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9a8483baf45b307e87197df.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中药部分的增、修订情况简介作者:陈佳钱琛陈桂良来源:《上海医药》2016年第07期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中药部分的增、修订情况及技术特点。
本版药典不仅中药收载品种数大幅增加,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多药味(成分)的检测、活性成分的控制和杂质(有害物质)的检查,更注重现代分析技术的应用,包括广泛应用了指纹(特征)图谱技术,对提高中药的安全性及其质量整体控制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药药品标准中图分类号:R92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6)07-0003-02A brief introduction to quality standar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in the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5 version)CHEN jia*, QIAN Chen, CHEN Guiliang* *(Division of Quality Assurance, Shanghai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 shanghai 201203, China)ABSTRACT The main changes and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o the quality standar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CM)in the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5 version) was briefly introduced. Not only was the content related to the collection of TCM substantially increased but also the detection of multi-composition, the control of active ingredients and the examination of harmful impurity (or substances) were strengthened, and furthermore,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analysis technology including the wide use of feature/fingerprint technology was more focused on in this new pharmacopoeia. We believe that these wi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TCM and strengthening their quality control.KEY WORDS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5 vers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drug standards《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以下简称为“2015年版《中国药典》”)已自2015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15年版中国药典
![2015年版中国药典](https://img.taocdn.com/s3/m/a42f2b57bb68a98270fefa34.png)
1、《中国药典》2015年修订情况介绍。
答:“中国药典”是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可控和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而制定的药品法典。
是药品开发、生产、经营、使用、管理的法律依据,是国家药品标准体系的核心。
2015年版《中国药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10版。
2010年3月,第十届药典委员会成立,历时5年完成新版药典编制工作。
编写期间,将修订后的药典内容全部在网上公示并征求意见,共收到网上反馈意见4000余条,远远超过前几版药典收到的反馈意见数量,体现了社会和公众对新版药典编写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不断提高。
针对各种反馈意见,药典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逐一研究讨论,组织召开标准评审会700余次,向社会反馈意见。
可以说,2015年版《中国药典》不仅凝聚了第十届药典委员会全体委员、广大专家学者、药品检验机构、科研院所、高校和药品生产企业的心血,更蕴含着社会公众的共同智慧。
2、2015年版药典实施细则。
答:新版《中国药典》于2015年12月1日起施行,新版《药典》每5年发布一次。
自实施之日起,上市药品质量标准应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品种质量标准。
该品种已列入2015年版药典但未收录的质量标准,也应符合《中国药典总则》的相关要求。
对于那些已提交注册、未获批准的品种,在批准时也要符合2015年版药典标准的相关要求。
3、2015年版《中国药典》主要有哪些变化?答:首先,收到的品种数量增加了27.4%。
2015年版药典计划收录5800个品种,比2010年版药典增加1200多个品种,修订品种751个。
二是通过对《药典》总则、总则、总则的全面增补和修订,整体上进一步提高了对药品质量控制的要求,完善了《药典》标准的技术规定,使《药典》标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三是完善了药品标准体系。
特别是药用辅料品种增加到260种,增加了相关指导原则;在归纳、验证、规范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国药典》不同部分常用检测方法的协调统一。
四是2015年版药典附录(总则)和辅料独立卷成册,构成《中国药典》四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2015版药典变化统计.
![2015版药典变化统计.](https://img.taocdn.com/s3/m/ba2331579b6648d7c0c74623.png)
2015版新药典变化总结1.药典一部收载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品种共计2598种,其中新增440种,修订517种,不收载7种。
2.重新建立规范的编码体系,并首次将通则、药用辅料单独作为《中国药典》四部。
3.完善了“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炮制通则”和“药用辅料通则”。
4.制定了中药材及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标准,建立和完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毒素、农药残留量等物质的检测限度标准。
5.中药材增加专属性的显微鉴别检查、特征氨基酸含量测定等。
6.不再新增处方中含羚羊角、豹骨、龙骨、龙齿等濒危物种和化石的中成药品种。
历届药典中药收载数量对比:新药典增减药材情况:新增:新增药材品种来源:原标准木芙蓉叶,锦葵科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的干燥叶部颁中药材1册红花龙胆,龙胆科植物红花龙胆Gentiana rhodantha Franch.的干燥全草药典1977版岩白菜虎耳草科植物岩白菜Bergenia purpurascens(Hook. F. Et Thoms.)Engl.的干燥根茎药典1977版删除:紫河车新药典“来源”修订情况:品种(2015药典-2010药典)火麻仁本品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本品为桑科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 L.的干燥成熟种子。
花蕊石本品为变质岩类岩石蛇纹大理岩。
主含碳酸钙(CaCO3)本品为变质岩类岩石蛇纹大理岩附子……浸入胆巴的水溶液…………浸入食用胆巴的水溶液……菊花来源增加“怀菊”芦荟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er、好望角芦荟Aloe ferox Miller或其它同属近缘植物叶的汁液浓缩干燥物。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er叶的汁液浓缩干燥物新药典“性状”修订情况品种:上为2015药典,下为2010药典切面白色或红棕色切面类白色至淡红棕色山银花灰毡毛忍冬……表面黄色或黄绿色……灰毡毛忍冬……表面绿棕色至黄白色华南忍冬……华南忍冬……子房有毛……川芎表面灰褐色或褐色表面黄褐色天麻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太子参表面灰黄色至黄棕色表面黄白色断面较平坦,周边淡黄棕色,中心淡黄白色,角质样。
15版药典变化解析
![15版药典变化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8120a60aa00b52acec7ca80.png)
2015版《药典》中药材标准的变化情况新药典变化概述:1.药典一部收载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品种共计2598种,其中新增440种,修订517种,不收载7种。
2.重新建立规范的编码体系,并首次将通则、药用辅料单独作为《中国药典》四部。
3.完善了“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炮制通则”和“药用辅料通则”。
4.制定了中药材及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标准,建立和完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毒素、农药残留量等物质的检测限度标准。
5.中药材增加专属性的显微鉴别检查、特征氨基酸含量测定等。
6.不再新增处方中含羚羊角、豹骨、龙骨、龙齿等濒危物种和化石的中成药品种。
新药典增减药材情况:删除:紫河车新药典“来源”修订情况:新药典“性状”修订情况新药典“显微鉴别”增加品种三颗针、干漆、山楂、广金钱草、女贞子、马兜铃、天仙子、升麻、生姜、瓜子金、瓜蒌皮、老鹳草、西青果、红大戟、花椒、花蕊石、杜仲叶、豆蔻、牡蛎、余甘子、沙苑子、诃子、补骨脂、苦杏仁、苦楝皮、虎杖、知母、使君子、金果榄、金银花、鱼腥草、卷柏、油松节、韭菜子、骨碎补、钩藤、胖大海、夏枯草、浮萍、预知子、菊花、野木瓜、款冬花、棕榈、紫苏叶、紫苏梗、锁阳、蓝布正、槐角、锦灯笼、豨莶草、暴马子皮、薤白、瞿麦、翻白草新药典“检查”修订情况二氧化硫残留量通则规定,除另有规定外,中药材及饮片(矿物类除外)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150mg/kg。
正文规定,山药、天冬、天花粉、天麻、牛膝、白及、白术、白芍、党参、粉葛10味中药及其饮片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400mg/kg。
农药残留量注:•总六六六(α-BHC、β-BHC、γ-BHC、δ-BHC之和)不得过0.2mg/kg;•总滴滴涕(pp’-DDE、pp’-DDD、op’-DDT、pp’-DDT之和)不得过0.2mg/kg;•五氯硝基苯不得过0.1mg/kg;•六氯苯不得过0.1mg/kg;•七氯(七氯、环氧七氯之和)不得过0.05mg/kg;•艾氏剂不得过0.05mg/kg;•氯丹(顺式氯丹、反式氯丹、氧化氯丹之和)不得过0.1mg/kg。
最新中药分析——版《中国药典》一部修订情况解读ppt课件
![最新中药分析——版《中国药典》一部修订情况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f60a6b427d3240c8447efe2.png)
中药:制定了中药材及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标准, 推进建立和完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毒素、农药残 留量等物质的检测限度标准等。 化学药:加强了杂质定性和定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实现对 已知杂质和未知杂质的区别控制,设定合理的控制限度, 整体上进一步提高有关物质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等。 生物制品:增加相关总论的要求,增订“生物制品生产用 原辅材料质量控制通用性技术要求”,加强源头控制,最 大限度降低安全性风险等。
2015年版的药典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完善《中国 药典》结构,令药品安全保障和质量控制水平进 一步提高。以中药标准主导国际发展,以化学药 和生物制品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从而令国 家药品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在引导我国医药 产业技术进步及优化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2015版《中国药典》主要变化
(二)药典标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通过药典凡例、通则、总论的全面增修订,从整
重复收录、彼此之间方法不协调、不统一、不规 范,给药品检验实际操作带来不便的问题。
2015版《中国药典》主要变化
(四)附录(通则)、辅料独立成卷 —— 四部
在归纳、验证和 规范的基础上实 现了《中国药典》 各部共性检测方 法的协调统一。
2015版《中国药典》主要变化
(五)药用辅料品种收载数量显著增加,标准水平 明显提高
(四)附录(通则)、辅料独立成卷 —— 四部
1、2010版以前,《药典》的每一部分别制定附录; 2、以2010版《药典》为例,一部有附录11条,二部
附录149条,三部附录149条; 3、这些附录条目中,附录标题相同内容也相同的有
51项,其中一、二、三部都相同的有17项; 4、还有29条是标题相同但内容不同的。 5、通过整合解决了长期以来药典各部共性检测方法
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解读
![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18c6032561252d380eb6ebb.png)
二、八个变化
1.制定了中药材及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标 准
2.推进建立和完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毒 素、以及中药材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
3.研究制定了人参、西洋参标准中增加有机氯等 农药残留的检查
4.对《中国药典》 收载的莲子等14味,易受黄曲 霉感染药材及饮片标准中增加“黄曲霉毒素” 检查项目,并制定相应的限度标准
全面提高和完善中药材(包括民族药)、中药饮片质量 标准,重点研究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野生与栽培药 材品质的特异性和常用中药材专属性检测方法,深入研 究并建立能有效控制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的方法。
3.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逐 步由单一指标性成分定性定量向活性、有效 成分及生物测定的综合检测过渡,向多成分 及和指纹或特征图谱整体质量控制模式转化。
我国医药产业技术进步及优化升级中发挥更 大作用。
编制目标
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模式
1.建立符合中药特点、能够从整体上有效 反映中药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均一稳定 等特征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
2.建立中药有效性、安全性评价方法。逐 步做到每个品种都要有科学规范的安全性 数据,要有与活性直接相关的有效性控制 方法和专属的能反映整体特征的质量标准。
八个变化
5.建立了X单晶衍射的检测方法对滑石矿中可能伴生 的有害成分-石棉进行检查
6.完成了67个中成药薄层色谱检测中使用的展开剂 中毒性溶剂的替换(67个品种苯替换成甲苯)
7.取消紫河车药材饮片和含紫河车中药材品种的收 载
8.修订银杏叶提取物测定银杏酸的方法,质控能力 提升
(一)品种变化情况
1.品种遴选原则 1、覆盖临床各科并能满足临床的需要的品种。 2、使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可控、剂型与
2015版《中国药典》修订情况简介介绍
![2015版《中国药典》修订情况简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f16fe2f6c85ec3a87c2c54f.png)
药品标准形成机制待探索
• 一是要继续推进国家药品标准提高行动计 划的实施,重点抓好列入国家基本药物和 医疗保险目录品种、注射剂、疫苗等高风 险品种以及中药和民族药等产品的标准提 高工作;
• 二是要加快推进国家药品标准形成机制改 革的进程,形成“有进有出、有增有减”的新 格局;
• 三是要加快建立国家药品标准信息化平台 并将其纳入国家总局建设计划,统一规范
七步提升了对药品质量 控制的要求,完善了药典标准的技术规定, 使药典标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七大变化
• 三是健全了药品标准体系。特别是药用辅 料品种增加至260个,新增相关指导原则; 在归纳、验证和规范的基础上实现了《中 国药典》各部共性检测方法的协调统一。
未来药品标准的发展
• 社会共举 标准化工作属于社会公益事业, 应当更多地调动地方乃至全社会的力量(包 括资金、技术和人员)支持和参与药品标准 制定。充分发挥药品检验机构、高等院校 和科研院所的作用,深入开展前瞻性、全 局性和关键性课题研究及分析技术攻关, 加强药品标准化战略研究和技术咨询服务。 充分利用媒体广泛介绍药品标准化知识, 宣传工作进展及成果。
未来药品标准的发展
• 市场导向 市场导向就是要利用市场的作用, 提高药品标准的市场适应性。要充分体现 药品标准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还药 品标准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自愿性的属性。 明确药品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应是一种市场 行为,也是应用者的自愿行为,而不是政 府的行政性行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要使药品标准体系建设有利于促进市场经 济发展,有利于建立统一的市场秩序。通 过药品标准化战略的实施,从标准化角度
药品标准形成机制待探索
• 第三,企业提高药品标准的能力和内在动 力不足。
• 第四,我国未建立起统一、动态、高效的 药品标准信息平台,因此难以准确统计我 国药品标准数量,致使标准总体底数不清; 难以对现有药品标准进行比较分析,致使 标准整体水平不明;难以查询最新标准,致 使执行容易出错。
版药典变化(精选、)
![版药典变化(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c6b719d102768e9950e73859.png)
2015版《药典》中药材标准的变化情况新药典变化概述:1.药典一部收载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等,品种共计2598种,其中新增440种,修订517种,不收载7种。
2.重新建立规范的编码体系,并首次将通则、药用辅料单独作为《中国药典》四部。
3.完善了“药材和饮片检定通则”“炮制通则”和“药用辅料通则”。
4.制定了中药材及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标准,建立和完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毒素、农药残留量等物质的检测限度标准。
5.中药材增加专属性的显微鉴别检查、特征氨基酸含量测定等。
6.不再新增处方中含羚羊角、豹骨、龙骨、龙齿等濒危物种和化石的中成药品种。
新药典增减药材情况:删除:紫河车新药典“来源”修订情况:新药典“性状”修订情况新药典“显微鉴别”增加品种三颗针、干漆、山楂、广金钱草、女贞子、马兜铃、天仙子、升麻、生姜、瓜子金、瓜蒌皮、老鹳草、西青果、红大戟、花椒、花蕊石、杜仲叶、豆蔻、牡蛎、余甘子、沙苑子、诃子、补骨脂、苦杏仁、苦楝皮、虎杖、知母、使君子、金果榄、金银花、鱼腥草、卷柏、油松节、韭菜子、骨碎补、钩藤、胖大海、夏枯草、浮萍、预知子、菊花、野木瓜、款冬花、棕榈、紫苏叶、紫苏梗、锁阳、蓝布正、槐角、锦灯笼、豨莶草、暴马子皮、薤白、瞿麦、翻白草新药典“检查”修订情况二氧化硫残留量通则规定,除另有规定外,中药材及饮片(矿物类除外)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150mg/kg。
正文规定,山药、天冬、天花粉、天麻、牛膝、白及、白术、白芍、党参、粉葛10味中药及其饮片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超过400mg/kg。
农药残留量注:•总六六六(α-BHC、β-BHC、γ-BHC、δ-BHC之和)不得过0.2mg/kg;•总滴滴涕(pp’-DDE、pp’-DDD、op’-DDT、pp’-DDT之和)不得过0.2mg/kg;•五氯硝基苯不得过0.1mg/kg;•六氯苯不得过0.1mg/kg;•七氯(七氯、环氧七氯之和)不得过0.05mg/kg;•艾氏剂不得过0.05mg/kg;•氯丹(顺式氯丹、反式氯丹、氧化氯丹之和)不得过0.1mg/kg。
2015版药典一部凡例变化总结
![2015版药典一部凡例变化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9e6cc27f111f18583d05a75.png)
• 总则七 • 10版:《中国药典》英文缩写为Ch.P. • 15版:《中国药典》英文缩写为ChP
• 正文八 • 10版:品种项下收载的内容统称为正文,正文 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 准的来源、处方、制法和运输、贮藏等条件所 制定的、用以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 并衡量其质量是否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 • 15版:《药物自身的理化 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 准的来源、处方、制 法和运输、贮藏等条件所 制定的、用以检测 药品质量是否达到用药要求并衡量其质量是否 稳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
• 总则 二 • 10版: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与正文及其 引用的附录共同构成。本部药典收载的 凡例、附录对药典以外的其他中药国家 标准具有同等效力。 • 15版:国家药品标准由凡例与正文及其 引用的通则共同构成。药典收载的凡例、 通则对未载入本部药典但经国家药品监 督管理部门颁布的其他中药标准具有同 等效力。
• 检验方法与限度 • 10版:无 • 15版:新增“采用本版药典收载的方法, 应对方法的适用性进行确认”
谢谢大家!
总则三 10版:凡例是为正确使用《中国药典》 进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 ,是对 《中国药典》正文、附录及与 质量检定 有关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15版:凡例是正确使用《中国药典》进 行药品质量检定的基本原则 ,是对《中 国药典》正文、通则及与质量检定有关 的共性问题的统一规定。
• 总则四 • 10版:凡例和附录中采用“ 除另有规定 外” 这一用语,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附录 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则在正文中 另作规定,并按此规定执行。 • 15版:凡例和通则中采用 “ 除另有规 定外” 这一用语 表示存在与凡例或通则 有关规定不一致的情况时,则在正文中 另作规定,并按此规定执行。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含毒性饮片成方制剂的归纳与分析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含毒性饮片成方制剂的归纳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a7bcfcbd64783e09122bdf.png)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含毒性饮片成方制剂的归纳与分析目的:为加强含毒性饮片成方制剂(简称“含毒中成药”)的临床安全用药与监管提供参考。
方法:整理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收载的含毒中成药,进行归纳分析并提出提高其临床安全用药水平的建议。
结果与结论: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共收载含毒中成药474种,占成方制剂的31.75%。
含毒性饮片的口服制剂、外用制剂、肌内注射品种分别为435(其中12个为既可口服又可外用的品种)、38、1个,分别占含毒中成药的91.77%、8.02%、0.21%。
含有1、2、3味及3味以上毒性饮片的成方制剂分别有318、93、32、31个,分别占含毒中成药的67.09%、19.62%、6.75%、6.54%。
目前,有关含毒中成药的基础研究比较薄弱,说明书信息并不完善,缺乏临床用药指导依据,建议加强含毒中成药的基础研究,开展特殊人群用药研究,提高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水平,加强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以保障含毒中成药的临床用药安全。
ABSTRACT OBJECTIVE: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trengthening safe use and supervision of set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toxic decoction pieces [called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CPM)containing toxicity” for short] in clinic. METHODS:The CPM containing toxicity in 2015 edi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part Ⅰ)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to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n improving safe use of them in clinic. RESULTS & CONCLUSIONS:A total of 474 CPM containing toxicity are included in 2015 edi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part Ⅰ),accounting for 31.75% of set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s. There are 435 oral preparations (12 preparations both for oral and external use),38 preparations for external use,one intramuscular injection,accounting for 91.77%,8.02%,0.21% of CPM containing toxicity,respectively. There are 318,93,32,31 set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1,2,3 or more ingredients toxic decoction pieces,accounting for 67.09%,19.62%,6.75%,6.54%,respectively. At present,basic research on CPM containing toxicity is weak;the information of the instructions is not perfect;guidance for clinical drug use is absent. It is suggested to strengthen basic research on CPM containing toxicity,develop drug use study among special population,improve rational use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and strengthen post-marketing safety reevaluation so as to guarantee the safety of CPM containing toxicity use in clinic.KEYWORDS 2015 edi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part Ⅰ);Toxic decoction pieces;Chinese patent medicine;Safe use“中藥毒性”及“中药毒性分级”为中药饮片特有的一种属性,毒性理论历史悠久,但其涵义在《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等著作中不尽相同[1]。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有关问题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d38b87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8.png)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5年版《中国药典》是我国药典编纂和修订的重要一环,它不仅收录了药物本身的各种性质,而且还收录了一些与药物有关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对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有关问题的探讨进行详细的分析。
#### 一、药物名称
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药物名称的规定是,在列入药典中的药物,应当有一个完整的、可靠的名称,以便消费者和消费者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该药物。
同时,药物名称中不得出现不正确、模糊或引人误解的词语,以及不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词语。
#### 二、使用方法
2015年版《中国药典》还规定了对于使用方法有关的问题,即使用该药物时,应当遵循科学的使用方法,如选择合适的用法、用量、剂量、用药时间等,避免不必要的危害,以及不当或者错误的使用方法。
#### 三、成分含量
2015年版《中国药典》还对于成分含量有着明确的规定,即所收录的药物中,必须列明该药物中各成分的含量,以便消费者了解该药物的成分,避免使用不当。
总之,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有关问题的探讨,主要围绕着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药物名称;二是使用方法;三是成分含量。
这些内容都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使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最小的伤害。
2015年版《中国药典》药材修订内容汇总.
![2015年版《中国药典》药材修订内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795de5fb84ae45c3b358cb7.png)
鉴别(1)
照黄曲霉毒素测定法(通则2351)测定。 33-麦芽 检查-黄曲 本品每1000g含黄曲霉毒素B1不得过5μ g,黄曲霉 霉毒素 毒素G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B2和黄曲霉 毒素B1总量不得过10μ g。 饮片-检查 -黄曲霉毒 同本品每1000g含黄曲霉毒素B1不得过5μ g,黄曲霉 霉毒素 毒素G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B2和黄曲霉 34-远志 毒素B1总量不得过10μ g。 饮片-检查 同药材。 -黄曲霉毒 本品粉末灰棕色至棕色。种皮表皮细胞淡黄色, 表面观呈长条形,常与下皮细胞上下层垂直排列 。下皮细胞含棕色或红棕色物。色素层细胞多皱 纹,内含深红棕色物。油细胞类圆形或长圆形, 54-豆蔻 鉴别(1) 含黄绿色油滴。内种皮厚壁细胞黄棕色、红棕色 或深棕色,表面观多角形,壁厚,胞腔内含硅质 块;断面观为1列栅状细胞。外胚乳细胞类长方形 或不规则形,充满细小淀粉粒集结成的淀粉团, 有的含细小草酸钙方晶。 特征图谱 37-羌活 饮片 略 ……体轻,质脆。香气,味微苦而辛。 【鉴别】【检查】【特征图谱】【浸出物】【含 量测定】同药材。
23-山楂
性状 47-川芎
饮片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5ml,超声处理15分钟,离 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参对照药 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丹参酮ⅡA对 照品、丹酚酸B 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分别含 0.5mg 和1.5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 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 各5μ 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成条 鉴别(2) 状,以三氯甲烷-甲苯-乙酸乙酯-甲醇-甲酸(6 : 4 : 8 : 1 : 4 ) 为展开剂,展开,展至约4cm, 取出,晾干,再以石油醚(60〜90°C)-乙酸乙酯 24-丹参 (4 : 1)为展开剂,展开,展至约8cm,取出,晾 干,分别在日光及紫外光(365nm)下检视。供试 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 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增修订内容解析
![《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增修订内容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b4ebf126fff705cc170ab3.png)
七 、《中国药典》的英 名称为 Pharmacopoeia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英 简称为Chinese Pharmacopoeia ; 英 缩写为 ChP 。
凡例
正文 八 、《中国药典》各品种项下收载的内容统 称为标准正文 ,正文系根据药物自身的理 化与生物学特性,按照批准的来源 、处方、 制法和贮藏 、运输等 条件所制定的、用以 检测药品质量是否达到 用药要求并衡量其 质量是否稳 定均一的技术规定。
凡例
十三、正文分为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 提取物、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三部分 。 饮片系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 用于中医 临床或 制剂生产使 用的处方药品。 饮片除需要单列者外 ,一般并列于药材的 正 文中,先列药材的项 目,后列 饮片的项 目,中 间 用 “饮片” 分开 ,与药材相同 的 内容只列出 项 目名称,其要求用 “同 药材”
凡例
项目与要求 十五 、单列饮片的标准,来源项一般描述为 “本 品为X X 的加工炮制品”,并增加〔制法 〕项 , 收载相应的炮制工艺 ,其余同药材和饮片标准。 十 六 、药材和饮片的质量标准,一般按干品制定, 需用鲜品的,另制定鲜品的质量控制指标,并规 定鲜品的用法与用量。 十七 、药材原植(动 )物的科名、植(动 )物 名、拉丁学名、药用部位(矿物药注明类 、族 、 矿石 名或岩石名、主要成分)及采收季节和产地加 工等,均属药材的来源范畴 。
《中国药典》2015 年版一部增修订内容
内容提要
一、一部凡例 二、一部增修订内容 三、方法确认
凡例
总则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 药典》,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 法》组织制定和颁布实施。 《中国药典》一经颁布实施,其同品种的上 版标准或其原国家标准即同时停止使 用。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含人参成方制剂的归类与分析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含人参成方制剂的归类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7b93239e314332396893e5.png)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含人参成方制剂的归类与分析目的:解读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对含人参成方制剂的收载情况,为人参研究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整理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含人参成分的成方制剂,针对成方制剂的选材、剂型、制备方法、功能与主治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分类分析。
结果与结论: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共有含人参的成方制剂116种,选材多以人参、红参为主,另还与其他参类配伍共同入药的制剂。
成方制剂味数以15味以下为主,剂型以丸剂(34种)和胶囊剂(28种)居多,用法以口服为主(114种),制法多将人参粉碎成细粉直接入药(68种),功能与主治以气血双补、养阴补肾、清热化痰、益肺养心为主。
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研究者可根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收载含人参成方制剂的功能与主治,挖掘人参或人参与其他药物配伍的其他功效,开发含人参的新药。
ABSTRACT OBJECTIVE:To interpret the record of set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anax ginseng in 2015 edi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part Ⅰ),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and new drug development of P. ginseng. METHODS:The set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 ginseng in 2015 edi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part Ⅰ)were collected to classify and analyze the selection,dosage form,preparation method,functions of curing and precautions,etc. RESULTS & CONCLUSIONS:In 2015 edi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part Ⅰ),there were 116 kinds of set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 ginseng,P. ginseng and Radix Ginseng Rubra were the mainly selected,and combined with other Ginseng. The ingredients of set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s were mainly below fifteen ingredients;dosage forms were mainly pills (34 kinds)and capsules (28 kinds);oral administration was used as the main usage (114 kinds);main preparation method was that P. ginseng was smashed into fine powder and used directly as medicine (68 kinds);the functions of curing included tonifying qi-blood,nourishing yin and tonifying kidney,clearing heat and resolving phlegm,nourishing lung and nourishing heart. In the future research,researchers will explore other effects of P. ginseng or P. ginseng combined with other drugs,and develop new drugs containing P. ginseng according to set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 ginseng in 2015 edition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part Ⅰ).KEYWORDS Panax ginseng;Chinese Pharmacopoeia;Set prescription preparations;Functions of curing《中華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已于2015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1]。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解读
![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10f1775bbb68a98271fefa5b.png)
2016年河南省执(从)业药师继续教育网络学习课程版权所有严禁翻录传播违者必究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解读郑州大学药学院潘成学一、基本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以下简称“新版《药典》”),是按第十届药典委员会确定的编制大纲的目标和要求编制而成的,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颁布实施。
于2015年12月1日起正式执行,是建国以来第十版药典。
2015版药典分为四部出版一部:中药二部:化学药三部:生物制药四部:药典通则、药用辅料总体目标1、进一步完善《中国药典》结构,令药品安全保障和质量控制水平进一步提高。
2、以中药标准主导国际发展。
3、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标准。
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
4、国家药品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在引导我国医药产业技术进步及优化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编制目标完善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控制模式▪1.建立符合中药特点、能够从整体上有效反映中药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均一稳定等特征的中药质量控制模式。
2.建立中药有效性、安全性评价方法。
逐步做到每个品种都要有科学规范的安全性数据,要有与活性直接相关的有效性控制方法和专属的能反映整体特征的质量标准。
全面提高和完善中药材(包括民族药)、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重点研究道地药材与非道地药材、野生与栽培药材品质的特异性和常用中药材专属性检测方法,深入研究并建立能有效控制中药材及中药饮片质量的方法。
▪3.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逐步由单一指标性成分定性定量向活性、有效成分及生物测定的综合检测过渡,向多成分及和指纹或特征图谱整体质量控制模式转化。
▪4.完善内源性有毒成分和外源性有害物质限度控制方法,增强检测方法的专属性建立中药安全性数据库。
▪5.探索建立以中药对照提取物为对照的质量评价体系。
▪6.加强指纹和特征图谱、DNA分子鉴定、一测多评等新的分析方法和检测技术的应用。
六个坚持1.坚持保障药品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的原则。
2.坚持继承、发展、创新的原则。
中药分析——版《中国药典》一部修订情况
![中药分析——版《中国药典》一部修订情况](https://img.taocdn.com/s3/m/0d8e0bfc7375a417876f8f8f.png)
中药分析——版《中国药典》一部修订 情况
2015版《中国药典》概况
பைடு நூலகம்
国家法典 质量准绳 技术标准 行业必备
《中国药典》由国家药品监 督管理部门颁布,是国家为保 证药品质量、确保民众用药安 全有效、质量可控而制定的药 品法典。可以说是药企药品研制 、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 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法定依据, 是国家药品标准的核心组成部 分,是最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 药品标准。
中药分析——版《中国药典》一部修订 情况
2015版《中国药典》主要变化
2015年版的药典总体目标是进一步完善《中国 药典》结构,令药品安全保障和质量控制水平进 一步提高。以中药标准主导国际发展,以化学药 和生物制品标准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从而令国 家药品标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在引导我国医药 产业技术进步及优化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归纳、验证和 规范的基础上实 现了《中国药典》 各部共性检测方 法的协调统一。
中药分析——版《中国药典》一部修订 情况
2015版《中国药典》主要变化
(五)药用辅料品种收载数量显著增加,标准水平 明显提高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新增药用辅料品种139个, 修订95个,收载总数达270个。
注射剂使用辅料:2010版 2
中药分析——版《中国药典》一部修订 情况
2015版《中国药典》概况
《中国药典》对于保证药品质量,维护和保障 公众身体健康及用药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医药 产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国药 典》是药品行业的最重要的文件之一,其修订一 直备受瞩目。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总局2015年第67号令,《中华 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于 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修订情况解读朱晓静第一部分2015版《中国药典》概况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5年第67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于2015年12月1日起实施。
作为从事药品领域的相关人员,有必要对2015版《中国药典》的修订情况进行深入了解,以便更好地实施药典相关规定。
一、2015版《中国药典》修订概况《中国药典》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是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而制定的药品法典。
《中国药典》对于保证药品质量,维护和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及用药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药典是药品行业的最重要的文件之一,其修订一直备受瞩目。
2015版《中国药典》是继我国1953年第一版药典以来的第十版药典。
2015版药典共分为四部出版,其中一部为中药;二部为化学药;三部为生物制药;四部为药典通则、药用辅料。
药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吴浈副局长指出,2015年版药典无论是在药典品种收载、标准增修订幅度、检验方法完善、检测限度设定,还是在标准体系的系统完善、质控水平的整体提升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2015版《中国药典》的主要变化2015版《中国药典》的主要变化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收载品种大幅增加2015版药典收载品种5924个,与2010版药典相比新增品种1125个,修订品种1201个。
新版药典收录药品数量达5608个,比2010年版药典新增1082个,覆盖基本药物目录和医疗保险目录的大部分品种,更加适应临床用药。
(二)药典标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通过药典凡例、通则、总论的全面增修订,从整体上进一步提升了对药品质量控制的要求,完善了药典标准的技术规定,使药典标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
(三)健全了药品标准体系药用辅料品种增加至270个,新增相关指导原则;标准物质新增相关通则和指导原则;药包材新增相关指导原则;在归纳、验证和规范的基础上实现了《中国药典》各部共性检测方法的协调统一。
(四)附录(通则)、辅料独立成卷——四部2015版《中国药典》最大的变动之一是将原药典各部附录整合,并与药用辅料标准独立成卷,首次作为《中国药典》第四部。
2010版以前,药典的每一部分别制定附录,这些附录条目中,有部分标题相同内容也相同,还有部分是标题相同但内容不同的,通过整合解决了长期以来药典各部共性检测方法重复收录、彼此之间方法不协调、不统一、不规范,给药品检验实际操作带来不便的问题。
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内容包括凡例、通则和药用辅料,通用性附录整合后,除生物制品收载个性通则外,一部、二部不再单独收载通则,对中药和生物制品的特殊性检定方法通则予以单列。
(五)药用辅料品种收载数量显著增加,标准水平明显提高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新增药用辅料品种139个,修订95个,收载总数达270个。
可供注射用辅料品种由2010年版得2个增加至23个,增加了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聚山梨酯80、活性炭等常用的可供注射用辅料标准的制定。
对提升药用辅料质量,特别是高风险药品的安全性、弥补我国药用辅料标准短缺、提高药用辅料监管能力、推进药用辅料的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六)安全性控制项目大幅提升中药:制定了中药材及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标准,推进建立和完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毒素、农药残留量等物质的检测限度标准;加强对重金属以及中药材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等。
化学药:有关物质加强了杂质定性和定量测定方法的研究,实现对已知杂质和未知杂质的区别控制,优化抗生素聚合物测定方法,设定合理的控制限度,整体上进一步提高有关物质项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等。
生物制品:增加相关总论的要求,严格生物制品全过程质量控制要求,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有效性,同时增订“生物制品生产用原辅材料质量控制通用性技术要求”,加强源头控制,最大限度降低安全性风险等。
(七)进一步加强有效性控制中药材加强了专属性鉴别和含量测定项设定。
化学药适当增加了控制制剂有效性的指标,研究建立科学合理的检查方法。
生物制品进一步提高效力测定检测方法的规范性,加强体外法替代体内法效力测定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保证效力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部分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修订情况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药中:收载品种2598个,新增品种440个,修订品种517个,不收载品种7个。
增修订内容主要有性状、鉴别、含量测定、原子吸收等项目,通过修订在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
一、安全性控制项目大幅提升2015版药典更加注重质量标准在安全性方面的控制,进一步提升药品标准安全性保障水平,制定了中药材及饮片中二氧化硫残留量限度标准,推进建立和完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毒素、农药残留量等物质的检测。
(一)二氧化硫残留检测和限度规定中药材反复熏蒸很容易导致二氧化硫超标,而且在性状和颜色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不符合中药标准的要求。
在2015版《中国药典》附录检定通则中规定:山药等10种传统习用硫磺熏蒸的中药材及其饮片,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过400mg/kg,其他中药材及其饮片的二氧化硫残留量不得过150mg/kg。
10种传统习用硫磺熏蒸的中药材及其饮片:1.山药品种项下规定: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通则2331)测定,毛山药和光山药不得过400mg/kg;山药片不得过10mg/kg。
2.天冬、天花粉、天麻、牛膝、白及、白术、白芍、党参、粉葛9个品种项下均规定: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通则2331)测定,不得过400mg/kg。
(二)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检测的限量要求除矿物、动物、海洋类外的中药材,铅不得过10mg/kg;镉不得过1mg/kg;砷不得过5mg/kg;汞不得过1mg/kg;铜不得过20mg/kg;与2010年药典相比铅镉砷汞的限度放宽了,此限度是经过安全风险评估后制定的,更加科学合理。
并在各品种项目下具体规定,要求更加具体化。
对海洋类中药材如珍珠、牡蛎、蛤壳等增加了重金属和有害元素的限量要求:1.珍珠、牡蛎、蛤壳3个品种项下均规定: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通则23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不得过5mg/kg;镉不得过0.3mg/kg;砷不得过2mg/kg;汞不得过0.2mg/kg;铜不得过20mg/kg。
2.昆布和海带品种项下规定:金属及有害元素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通则23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不得过5mg/kg;镉不得过4mg/kg;汞不得过0.lmg/kg;铜不得过20mg/kg。
(三)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修订前中药材农药残留检测存在以下问题:监控的农药品种较食药标准存在较大差距;中药基质复杂,色谱法易出现假阳性;扩展检测品种范围,有效发现不合理农药的使用。
2015版药典中农药残留的检测项目由9种增加至16种,对六六六、滴滴涕、五氯硝基苯、六氯苯、七氯、艾氏剂、氯丹等均做了具体的限量要求。
人参、西洋参药材及其饮片品种项下增加了16种有机氯农药残留限度检查要求。
人参、西洋参2个品种项下均规定:农药残留量照农药残留量测定法(通则2341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法——第二法)测定。
含总六六六(α-BHC、β-BHC、γ-BHC、δ-BHC)之和不得过0.2mg/kg;总滴滴涕(pp'-DDE、pp'-DDD、op'-DDT、pp'-DDT之和)不得过0.2mg/kg;五氯硝基苯不得过0.lmg/kg;六氯苯不得0.lmg/kg;七氯(七氯、环氧七氯之和)不得过0.05mg/kg;艾氏剂不得过0.05mg/kg;氯丹(顺式氯丹、反式氯丹、氧化氯丹之和)不得过0.lmg/kg。
(四)黄曲霉毒素的控制如果食用了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可能会出现急性中毒,诱发黄疸,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现在食品药品的安全已经写入了国家的规划,2015版药典对食品药品的监控手段不断加强,增加了很多的检测项目。
对2015版药典中收载的易霉变的柏子仁、莲子、使君子、地龙、蜈蚣等14味中药材及其饮片增加黄曲霉毒素的限度检查要求。
柏子仁、莲子、使君子、槟榔、麦芽、肉豆蔻、决明子、远志、薏苡仁、大枣、地龙、蜈蚣、水蛭、全蝎14个品种项下均规定:黄曲霉毒素照黄曲霉毒素测定法(通则2351)测定。
本品每1000g含黄曲霉毒素不得过5μg,黄曲霉毒素G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B2和黄曲霉毒素B1总量不得过10μg。
(五)操作人员安全控制(主要针对中药鉴别展开剂中含苯的修订)现在国家药典委员会是很提倡绿色标准的,为建立绿色标准。
对67个中成药标准鉴别项薄层色谱检测中使用的展开剂进行了研究,主要涉及展开剂中含有苯的品种,因为苯具有致癌、致残、致畸胎的危害,将苯改为危害较低的甲苯。
二、进一步加强有效性质量控制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增加了符合中药特点的专属性鉴别和含量测定项设定,检测手段多样化,注重质量控制指标的专属性、有效性,由测定指标成分逐渐向测定活性成分转变,由单一指标成分定性定量向有效成分、多指标成分质量控制转变;注重中药质量控制的整体性,采用指纹图谱和特征图谱技术来尽可能地表达中药作为复杂体系的特点。
保证了质量标准的有效性和可控性,为更为有效地控制药品质量提供了技术保障。
(一)根据中医药特点,控制与功效相关的药味或成分根据中药材特别是中药制剂的功效,加强控制与功效相关的药味或成分,使得质量标准更好地体现中医药特色,从有效性方面更好地控制药品质量。
1.妇必舒阴道泡腾片其标准中“功能与主治”项下描述为:清热燥湿,杀虫止痒。
主要用于妇女湿热下注证所致的白带增多、阴部瘙痒。
因此,在其“含量测定”项下建立了苦参、蛇床子的相关内容,控制处方中与上述功能主治相关联的药味。
(1)苦参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苦参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lml含6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重量差异项下的本品,研细,取约0.5g,精密称定,加浓氨试液0.5ml、三氯甲烷25ml,加热回流40分钟,滤过,容器及残渣用三氯甲烷少量多次洗涤,滤过,滤液合并,回收溶剂至干,残渣加甲醇适量使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片含苦参以苦参碱(C15H24N2O)计,不得少于0.70mg。
(2)蛇床子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蛇床子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乙醇制成每lml 含40μg的溶液,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