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程课程设计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程课程设计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并通过实验的操作和数据分析,深入掌握中药药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从事中药研究和开发提供必要的实验技术支持。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药理学实验的基本原理;2.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实验操作技能;3.能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科学实验论文写作。

三、教学内容3.1 实验一:血管舒张作用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了解中药对血管舒张的作用以及测量中药的抗高血压能力。

实验原理在细胞培养系统中,可通过测定其对血管的舒张作用,来对中药的血管扩张作用进行评测。

实验步骤1.提取不同种类中药;2.考虑药物体积、浓度,制作不同浓度的药液;3.分别取得鸡冠中冠、香附、黄芪三种药液,测量其对血管舒张的作用;4.测量浓度为0.008g/mL的氯化铵的血管扩张作用;5.将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实验结果1.得出不同浓度中药的收缩压、舒张压变化;2.得出药效度可比性以及其扩张血管的能力。

3.2 实验二:炎症模型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中药抗炎作用的评测。

实验原理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中,可通过模拟炎症反应,来对中药的抗炎作用进行评测。

实验步骤1.提取不同种类的中药;2.将细胞存活率测量器移液到不同培养皿中;3.将药物添加到不同培养皿中;4.经过一定时间后,将药物注入培养皿中;5.测量存活率和细胞死亡率;6.将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1.通过对不同浓度药物的影响研究,测定药物的抗炎作用;2.通过实验结果,进一步对药物途径、治疗和炎症治疗的作用进行研究和总结。

四、实验考核实验之后,按照以下方法进行考核:1.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要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按照实验要求正确地进行实验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等作业。

2.实验后,老师将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表现和实验报告,进行考核和评分。

五、总结中药药理学实验教程的课程设计,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深入掌握中药药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从事中药研究和开发提供必要的实验技术支持。

(完整word版)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

(完整word版)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

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药理2005,12中药药理学实验讲义主编曾南主审沈映君编委曾南王平徐世军谢宇环王张杨旋熊静悦杨莉娟童妍周桢昊李佳川第一章中药药理实验基本知识一、中药药理实验报告基本要求1。

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验指导,做到心中有数。

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理论知识.科研实验还应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吸取他人经验。

实验中应认真、仔细、耐心地观察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实事求是记录,切忌夹杂主观因素。

应坚持一丝不苟,严谨的科学作风,决不允许抄袭别人的实验结果写报告.2.教学实验往往每次是取一种动物,一种方法写实验报告。

科研实验则应事先设计好实验动物数,随机分组.新药研制还应设空白与已知药物对照组。

科研实验要说明的某一个作用,至少设2~3个以上计量组,要两种以上的实验方法等。

3。

实验条件应详细、明确,如仪器型号、试剂的浓度、中药的品种、复方的组成、提取方法、浓度和剂量、给药途径、动物的来源、品种、体重、年龄、性别、如何分组等都应写出。

4.实验方法可简明扼要地叙述,但关键环节必须写清楚。

科研报告还可以引用文献上的方法,以节省文字。

5。

实验结果应根据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对一个教学实验小组或全实验室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和对比,尽量总结出各种图表,进行统计学处理.6。

讨论部分包括实验结果的分析、思考题的探讨、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及实验中出现异常现象的分析、认识、体会和建议等.讨论应注意结合中医药理论。

科研报告还可对比前人的实验进行分析,阐明从本实验获得的新发现或尚存在问题。

7.实验结束应及时地整理和总结实验结果,写出报告。

实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名称、目的、原理、材料(包括仪器、药品、动物)、方法、结果、讨论及结论。

科研实验报告还应有前言,说明课题来源及本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报告后应附有参考文献。

二、中药药理实验样品注意事项在进行单味中药或复方中药药理实验时,由于中药不同于西药,多数不是单一化学成分,而是多种成分的综合作用或多种中药的综合作用.因此,在有效成分不明确的情况下,制备药理实验用的中药样品,应注意多种因素的干扰,影响实验结果。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药药理学英文名称: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课程性质:专业课、独立开课适用专业:中药学课程简介:该课程是中药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的必修课程,中药药理学是采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本门课是中药专业的专业方向课,总学时为54,其中课堂讲授22学时,实验32学时共8个实验。

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是验证课堂理论,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科研方法,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中药事业和新药开发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单个实验考核:预习报告(设计方案)占30%,操作过程与结果占50%,实验报告项目占20%。

综合成绩:平时成绩占20%,试验考核占80%。

实验教材及参考书:张大方主编的《药理与中药药理试验》,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年9月第二版。

实验一中药药理实验设计及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一、类别:验证性实验二、实验目的要求1. 掌握中药药理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2. 中药药理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3. 中药药理实验样品的注意事项4. 中药药理实验制剂的浓度表示法5. 中药药理基本实验技能中药药理实验研究设计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2学时)三、实验内容1.实验动物的称重、标识。

2.大鼠、小鼠的灌胃、皮下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采血方法的基本技能。

3.动物给药剂量的计算和药物的配制方法。

4.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分组方法和原则。

四、学时安排2学时实验二祛风湿中药的实验设计方法及秦艽对蛋清致大白鼠足肿胀、耳肿胀的影响一、类别:验证性实验。

二、实验目的要求:1.熟悉中药抗炎相关实验的实验设计2.掌握抗炎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及各自的特点及适用条件3.掌握秦艽对小鼠足肿胀(蛋清法)的影响4.掌握秦艽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5.掌握中药药理实验的基本技能三、实验内容1.实验动物的称重、标识。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案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中药药理学实验教案课时安排:每章2课时,共10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掌握常见中药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3. 学会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内容:1. 中药药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2. 常见中药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3. 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中药药理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常见中药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2. 实验:指导学生进行中药药理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中药药理学的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

二、第一章:中药药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教学内容:1. 中药药理学的定义。

2.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1. 中药药理学的概念。

2.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1.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1. 讲解中药药理学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2. 介绍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等。

3.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第二章:常见中药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教学内容:1. 常见中药的药理作用。

2. 常见中药的作用机制。

教学重点:1. 常见中药的药理作用。

2. 常见中药的作用机制。

教学难点:1. 常见中药的作用机制。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1. 讲解常见中药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菌、抗肿瘤等。

2. 分析常见中药的作用机制,如皂苷、生物碱、多糖等成分的作用。

3.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常见中药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四、第三章: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教学内容:1. 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 中药药理学实验的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1. 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2. 中药药理学实验的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中药药理学实验课教案

中药药理学实验课教案

中药药理学实验课教案第一章:中药药理学概述1.1 中药药理学的定义1.2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1.3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1.4 中药药理学的意义与发展前景第二章:中药药效学实验方法2.1 中药药效学实验设计原则2.2 中药药效学实验的基本技术2.3 中药药效学实验的评价方法2.4 常见中药药效学实验案例分析第三章:中药药动学实验方法3.1 中药药动学实验设计原则3.2 中药药动学实验的基本技术3.3 中药药动学实验的评价方法3.4 常见中药药动学实验案例分析第四章:中药药理学实验器材与设备4.1 中药药理学实验器材的分类与选用4.2 中药药理学实验设备的使用与维护4.3 中药药理学实验器材的安全操作规程4.4 实验器材与设备的管理与保养第五章:中药药理学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5.1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整理5.2 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5.4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注意事项第六章:常见中药成分提取与鉴定技术6.1 中药成分提取的原则与方法6.2 中药成分鉴定技术概述6.3 常见中药成分的鉴定方法6.4 实验案例:某中药成分的提取与鉴定第七章:中药药理学实验案例分析7.1 抗炎药中药实验案例7.2 抗菌药中药实验案例7.3 活血化瘀药中药实验案例7.4 免疫调节药中药实验案例第八章:中药药理学实验安全与伦理8.1 中药药理学实验安全知识8.2 实验中的生物伦理问题8.3 实验中的化学伦理问题8.4 实验中的动物福利问题第九章: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实践9.1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的目标与任务9.2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的组织与实施9.3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方法与技巧9.4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的评价与反馈第十章:中药药理学实验研究进展与趋势10.1 中药药理学实验研究的最新进展10.2 中药药理学实验技术的发展趋势10.3 中药药理学实验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10.4 未来中药药理学实验研究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一、中药药理学概述难点解析: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涵盖了中药的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等多个方面,需要学生掌握其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案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案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案第一章:中药药理学概述1.1 中药药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中药的作用原理与作用特点1.3 中药的药效成分与药效物质基础1.4 中药药理学的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第二章:中药对神经系统的作用2.1 中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2.2 中药对周围神经系统的作用2.3 中药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2.4 中药神经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第三章:中药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3.1 中药对心脏的作用3.2 中药对血管的作用3.3 中药对血压与血液循环的影响3.4 中药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第四章:中药对免疫系统的作用4.1 中药对免疫细胞的作用4.2 中药对免疫分子的作用4.3 中药对免疫性疾病的作用4.4 中药免疫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第五章:中药对消化系统的作用5.2 中药对胃肠运动的作用5.3 中药对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5.4 中药消化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第六章:中药对内分泌系统的作用6.1 中药对激素水平的影响6.2 中药对内分泌腺体的作用6.3 中药对内分泌失调的治疗作用6.4 中药内分泌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第七章:中药对呼吸系统的作用7.1 中药对呼吸中枢的作用7.2 中药对呼吸道的作用7.3 中药对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7.4 中药呼吸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第八章:中药对泌尿系统的作用8.1 中药对泌尿器官的作用8.2 中药对尿液与排泄的影响8.3 中药对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8.4 中药泌尿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第九章:中药对血液系统的作用9.1 中药对血细胞的作用9.2 中药对血液凝固与抗凝的作用9.4 中药血液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第十章:中药对骨骼系统的作用10.1 中药对骨骼生长与发育的影响10.2 中药对骨代谢的作用10.3 中药对骨折愈合的作用10.4 中药骨骼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第十一章:中药对皮肤及附属器官的作用11.1 中药对皮肤的作用11.2 中药对毛发和指甲的作用11.3 中药对附属器官(如汗腺、皮脂腺)的作用11.4 中药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与实验研究第十二章:中药对生殖系统的作用12.1 中药对性腺的作用12.2 中药对生殖器官的作用12.3 中药对生殖系统疾病的作用12.4 中药生殖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第十三章:中药对感官系统的作用13.1 中药对视觉器官的作用13.2 中药对听觉器官的作用13.3 中药对嗅觉和味觉的作用13.4 中药在感官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与实验研究第十四章:中药对炎症与免疫的作用14.1 中药抗炎作用的机制14.2 中药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14.3 中药在治疗炎症性疾病中的应用14.4 中药抗炎免疫作用的实验研究第十五章:中药的毒理学研究15.1 中药的毒性评价方法15.2 中药的毒性作用机制15.3 中药的安全性评价与风险管理15.4 中药毒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与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中药药理学实验教案”展开,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陕中大《中药药理学》课内实践大纲

陕中大《中药药理学》课内实践大纲

《中药药理学》课内实践大纲课程名称:中药药理学课程代码:050245适用专业:中药学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总学时:54 实验:16一、实践教学基本情况1、实验总学时:162、实验项目数:43、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参考书):《中药药理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实验指导》,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4、开课教研室:药理教研室5、开课学期:第5学期二、实验教学目的及任务1、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进一步获得中药药理学知识的方法;2、以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方法为基础,结合不同作用类别的药物,设计验证性实验,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验证中药药理学中的基本理论,牢固掌握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以新药临床前中药药理学评价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为指导,设计综合性实验,了解在药物发现和评价过程中,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内容和必要性。

三、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1.课堂测试□2.期中考试3.期末考试 70%4.作业 15%5.实验分析报告 15%□6.期末报告□7.课堂提问□8.论文□9.出勤率□10.口试□11.设计报告□12.其他四、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联系通过中药药理学实验,使学生了解获得中药药理学知识的科学途径,同时培养学生实践操作、互助协作、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实验操作的练习,使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学习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中药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基本实验项目实验1 生、炒杜仲和青皮对麻醉家兔血压的影响(一)实验类型:☑验证性;☑演示性;□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其他(二)实验学时数:□2学时;☑4学时;□6学时;□8学时;□其他(三)实验类别:□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四)每组人数:5人(五)实验前期准备:1.知识要求:了解炮制对杜仲降压作用的影响和青皮对麻醉家兔血压的影响以及实验动物家兔的麻醉方法。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2学时,实验教学18学时,实验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30%。

中药药理学实验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药功效主治为基础,运用实验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的一门实验课。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加深对中药基本理论现代科学内涵的理解,明确中药功效产生的机理及物质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从事中药新药研发工作和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中药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对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

在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数据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中药药效学、一般药理学、急性毒性试验等实验设计的基本要求、试验动物选择、受试药物剂量设置、动物分组与给药方法、药效指标的选择和结果统计处理方法,了解在体和离体实验的基本方法,为从事中药新药研发工作和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1、掌握中药药理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掌握中药药效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

3、掌握中药LD50测定的基本方法。

4、掌握中药新药一般药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5、了解实验动物基本知识。

二、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三、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实验项目一:中药药理学基本知识实验内容及教学要求:1.实验内容:1、实验注意事项及动物基本知识,中药药理学实验设计基本知识,大小鼠捉持、给药和取血的基本方法。

2.重点难点:大小鼠捉持、给药和取血的基本方法。

3.教学要求:熟练掌握大小鼠的捉持、给药及取血的基本方法;理解中药药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动物分组、标记方法,指标选择的依据,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方法,实验动物麻醉和处死等基本知识;了解实验动物分类和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

(精)《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精)《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精)《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药功效主治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课程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重点讲述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因素、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中药复方药理、中药药理研究思路及中药新药药效学和毒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各论包括概述和常用药物两部分,重点介绍与各类中药功效主治相关的药理作用,常用单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等。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掌握中药防病、治病的现代科学原理,了解中药药理学在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地位,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祖国医药学奠定基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中药药理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中药功效的现代科学内涵及常用中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物质基础及中药防病、治病的现代科学原理,了解中药药理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地位;初步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祖国医药学奠定基础。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加深对中药基本理论现代科学内涵的理解,明确中药功效产生的机理及物质基础,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为从事中药新药研发工作和继续深造奠定基础。

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药药理学的学科性质、学习目的和发展简史,理解和掌握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学科任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1.概念2.研究内容3.学科任务4.学科性质5.学习目的第二节中药药理学发展简史1.中国古代对药物作用研究的探索2.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简况本章习题要点:1.中药药理学的概念。

中药药理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理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理学教学大纲《中药药理学》教学大纲前言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以中药功效主治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结合目前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成果,重点介绍中药基本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中药功效产生的机理及物质基础。

它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中医和针灸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门课程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

理论课分总论及个论。

总论重点讲述中药药性药理、影响中药作用的因素等基本理论和知识;介绍中药复方药理、中药药理作用的基本规律、中药药理研究发展趋势等;简介中药新药药效毒理学研究的要求与方法等。

各论按中药学传统分类法分类,包括概述和常用药两部分。

概述介绍各类中药功效产生的药理学基础,常用单味药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应用及不良反应等。

每类药的复方制剂,仅介绍其现代临床应用。

通过课堂讲授,使学生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现代科学内涵,常用中药功效主治的药理学基础,了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成就和现状;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与中药功效有关的几种实验方法,为其进一步从事中医药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本课程是中医学、中西医学、中药学专业、中药资源专业的必修课。

总学时为36。

教学方法主要是课堂讲授,并适当运用多媒体等方法进行教学。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药理学的概念。

2、了解中药药理学的任务和研究内容。

【教学内容】1、中药药理学的概念、任务和研究内容。

2、中药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

第二章中药药性药理【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四性(气)、五味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

2、了解现代科学对中药升降浮沉及归经理论认识,以及中药十八反、十九畏、有毒无毒的现代研究。

【教学内容】1、中药四性(气)的基本药理作用。

2、中药五味的基本药理作用。

3、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研究现状。

4、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

5、对中药十八反、十九畏、有毒无毒的现代认识。

大学教学大纲_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

大学教学大纲_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

《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教学大纲Teaching Outline of Methodology of Pharmacology ofTCM第一部分大纲说明课程代码:S0908开课时间: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总学时数:40开课部门:中药学院授课对象:硕士生或博士生考核方式:开卷考试100%预修课程:药理学主讲教师:陈长勋教材:陈长勋主编中药药理学(供长学制学生及研究生使用),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参考资料:1. 李仪奎主编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年10月第2版2. 陈奇主编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月第2版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介绍中药药理实验的基本原则、特点、要求;中医“证”的动物模型及病理模型的制备原理、思路;与中药功效相关的药效作用研究的思路;药效作用检测要点、方法。

要求:了解中药药理研究的概况,学科发展的动态和趋势,掌握从事中药新药药效、毒理研究的基本要求、步骤及内容,开发药理研究思路,以便为深入探索中药药理、毒理作用及其机理打好基础。

第1讲中药药理实验概述1.主要内容中药药理实验的立题、开题报告的基本要求2.教学要求了解中药药理立题过程,所应开展或积累的工作基础;熟悉中药药理研究开题报告的基本构成,注意要点。

第2讲中药药理实验的基本知识1.主要内容中药药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实验的若干注意事项,常见问题分析。

2.教学要求掌握中药药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熟悉开展中药理实验一般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实验条件控制,受试物、实验动物等,以及数据处理和结果讨论中常见问题分析。

掌握中药新药开发研究中药效、毒理实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第3讲中医“证”的病理模型制备原理1.主要内容中医“证”的病理模型制备原理和实例2.教学要求中医“证”的病理模型制备原理;熟悉血瘀证、血虚症、热毒证、虚症等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第4讲祛风湿类方药的研究思路与方法1.主要内容祛风湿类方药的基本研究思路;与祛风湿类方药功效相关的药效学研究方法。

中药药理学实验课教案

中药药理学实验课教案

中药药理学实验课教案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掌握中药的作用机制和药效学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1. 中药药理学是研究中药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药效学特性和作用规律的学科。

2. 中药的作用机制包括对机体器官系统的影响、对生物分子靶的作用等。

3. 中药的药效学特点包括药效的时效关系、量效关系、个体差异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中药样品、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等)、生理盐水、试剂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离心机、酶标仪、PCR仪器、药理实验仪器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一:中药对实验动物的药效学实验a. 准备实验动物并对其进行分组。

b. 给予不同剂量的中药给实验动物。

c. 观察并记录实验动物的生理反应,如心率、血压等。

d. 分析中药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

2. 实验二:中药对生物分子靶的影响a. 提取实验动物的组织蛋白并进行Western blot实验。

b. 观察中药对特定蛋白表达的影响。

c. 分析中药的作用机制。

3. 实验三:中药对细胞培养的影响a. 准备细胞培养板并培养细胞。

b. 给予不同剂量的中药处理细胞。

c. 采用MTT法或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中药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d. 分析中药的细胞毒性作用。

4. 实验四:中药对实验动物的毒理学实验a. 给予实验动物不同剂量的中药。

b. 观察实验动物的毒性反应,如体重变化、器官损伤等。

c. 分析中药的毒性特点和剂量关系。

5. 实验五:中药的综合药理学研究a. 综合分析实验一、二、三、四的结果。

b. 探讨中药的多靶点作用机制。

五、实验报告与评价2. 教师将对实验报告进行评价,包括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实验操作的准确性、结果分析的深度等。

3. 学生需参与实验报告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思考。

六、实验六:中药对实验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1. 目的:探讨中药对实验动物免疫功能的作用及其机制。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案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案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 理解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掌握中药对机体各系统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4. 了解中药的药效学特点和药动学特点。

二、实验原理1. 中药药理学是研究中药对生物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学科。

2. 中药的作用表现为对机体各系统的影响,如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

3. 中药的药效学特点包括药效强度、药效速度、作用持续时间等。

4. 中药的药动学特点包括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中药样品、实验动物(如小鼠、大鼠等)、生理盐水、实验试剂等。

2. 实验仪器:显微镜、离心机、PCR仪器、酶标仪、显微镜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实验一:中药对神经系统的作用a. 准备实验动物并对其进行神经学检查。

b. 给实验动物给予中药样品,观察其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c. 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2. 实验二:中药对循环系统的作用a. 准备实验动物并对其进行心功能检查。

b. 给实验动物给予中药样品,观察其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c. 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3. 实验三:中药对免疫系统的作用a. 准备实验动物并对其进行免疫功能检查。

b. 给实验动物给予中药样品,观察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c. 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4. 实验四:中药的药效学特点研究a. 制备不同浓度的中药样品溶液。

b. 给实验动物给予不同浓度的中药样品,观察其药效强度和作用持续时间。

c. 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5. 实验五:中药的药动学特点研究a. 给实验动物给予中药样品,监测其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

b. 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五、实验报告与评价2. 实验报告需注重数据分析,包括统计方法的应用和结果的解释。

六、实验六:中药对消化系统的作用1. 准备实验动物并对其进行消化功能检查。

2. 给实验动物给予中药样品,观察其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中药药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药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中药药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中药药理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适用对象] 药学(医药营销)、中药学、中药学(对外交流)、制药工程、中药学(知识产权保护)、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实验学时] 9学时一、实验教学任务和目的中药药理学是采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的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本门课是中药、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方向课,总学时为36,其中课堂讲授27学时,实验9学时。

中药药理学实验课的教学不仅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而且是培养学生思维、锻炼学生技能的实践性课程,使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中药事业和新药开发打下基础。

中药药理学具有很强的实验依赖性,其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同学们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进一步验证和理解,培养同学们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其任务是通过实验课使同学们掌握研究中药药理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本实验教学大纲的制定依据是中药药理学教学大纲。

大纲充分考虑中药学、药学营销等不同专业特点,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目标。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技术、药物浓度与剂量的换算、进一步理解中药药理学理论,学会分析与探索中药作用的方法。

为合理利用现有实验条件,增加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本大纲实验教学采用单元式实验教学模式。

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专业选做部分实验。

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一生、炒杜仲和青皮对麻醉家兔血压的影响1、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麻醉家兔的直接测压法,验证炮制对杜仲降压作用的影响和青皮对麻醉家兔血压的影响。

2、实验内容杜仲具有降压作用,炮制能增强其作用,青皮静脉注射具有升压作用,而灌胃无此作用。

在麻醉家兔的颈总动脉插管,与压力换能器连接,用信息采集系统记录血压曲线,观察生、炒杜仲和青皮对麻醉家兔血压的影响。

3、实验仪器信息采集系统、注射器、剪刀、止血钳等。

4、实验学时3学时实验二益母草、升麻配柴胡对大鼠离体子宫活动性的影响 1、实验目的和要求学习离体子宫实验方法,学习离体子宫活动性测定法,观察分析益母草、升麻配柴胡对大鼠离体子宫活动性的影响。

药理与中药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与中药药理学教学大纲

《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供四年制中药学本科学生使用)Ⅰ前言实验课是药理学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包括实习和示教。

其目的在于通过实验,不仅仅是验证、巩固和理解药理学中的重要基本理论,牢固地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以便正确地应用于临床;更重要的是加强智能培养,即了解获得药理学知识的科学途径,使学生学习基本的药理学实验方法,掌握动物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及药理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培养与提高自学、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科学思维、实验设计与统计的能力,初步具备对事物进行客观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工作的严肃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使用教材:《药理学实验指导》,由药理学教研室自编。

Ⅱ实验内容一、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途径给予同等剂量的戊巴比妥钠所引起药理的差别。

【内容】各种给药途径;给药途径对戊巴比妥钠作用的影响,思考造成相关差异的原因。

【思考题】1.给药途径不同,为什么会影响药物作用?2.比较各种给药途径的优缺点。

二、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目的】了解抗炎药评价常用的研究方法。

观察二甲苯和蛋清的致炎作用和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内容】对照原则在药理学实验中的应用;急性炎症动物模型的复制;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的抗炎作用。

【思考题】结合本次实验结果,讨论糖皮质激素药物的抗炎作用机制。

三、药物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目的】学习离体平滑肌器官的实验方法;掌握生物机能综合实验系统的操作;观察乙酰胆碱、阿托品、氯化钡等药物对家兔离体肠平滑肌的作用。

【内容】离体平滑肌器官的制备;平滑肌收缩信号的记录;乙酰胆碱、阿托品、氯化钡的药物作用。

【思考题】通过实验讨论药物对离体回肠平滑肌的作用机理。

四、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药物的镇痛作用【目的】学习热板法和扭体法镇痛实验方法;观察吗啡的镇痛作用。

【内容】热刺激和化学刺激法造成的动物疼痛模型;药物的镇痛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大纲
19120350 中药药理学实验 1.0
Experiments of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0−2.0)
预修课程:生理学
面向对象:中药专业三年级本科生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为重扬中医药的国际威望,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方向可归为两方面:一方面培养学生掌握熟练的药理学研究基本技能,为探索中药及其方剂中起主治功效的物质基础,梳理方剂中行使君、臣、佐、使角色药材的药理互补性等研究打下扎实基础;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以现代药理学、药物毒理学基本理论为依据,掌握测试中药的毒副作用、刺激反应、过敏反应等评价中药安全性的基本技能,为研制开发防治重大疾病的中药新药打下扎实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通过基本操作训练,掌握实验动物捉持方法、给药方法、标记方法;掌握动物给药量计算方法;掌握药理实验数据整理分析方法。

2、通过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训练,模拟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熟悉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实验条件的选择和方法学选择;熟悉现代生物仪器的性能与规范的使用操作。

3、了解中药药理的现代研究方法和技术;了解中药药理学科发展新动态。

二、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
实验
序号
实验名称 内容提要 学时/h
1 中药药理学实验基
础知识
实验动物捉持、给药、取血方法 2
2 中药急性毒性测定中药LD50测定 2
3 给药途径对中药作
用的影响
青皮口服给药与静脉注射给药对药物作用的
影响
4
4 设计性实验(1)药物剂量/药用部位/加工炮制对药效影响 6/6/6
5 设计性实验(2)解表药/清热药/祛风湿药药理作用研究6/ 6/ 6
6 设计性实验(3)回阳救逆药/活血化瘀药/平肝熄风药药理作用
研究
6/ 6/ 6
7 中药刺激性试验粉防己提取物刺激性试验 3
8 中药过敏性试验丹参提取物过敏性试验 3
三、相关教学环节安排:
实验课前做好预习,实验中及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报告内容应包括实验题目、目的、
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

应对实验结果先进行文字叙述,再列出和文字内容一致的表格或
统计图,并附上电脑记录下来的原始曲线等(或画示意图)。

讨论应联系相关理论对结果进
行解释(验证型实验),分析从实验结果说明的问题以及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综合型实验)。

针对具体实验,根据结果,作出概括性判断与结论。

四、教学方式:
1.采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

2.开展课堂集体讨论、交流。

3.对实验报告进行讨论、点评。

五、考试方式及要求:
实验报告的撰写由助教批改实验报告与计分;采用PPt报告形式总结交流课堂理论和实
验教学,通过答辩方式由任课教师打分。

以上两部分内容作为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30%,其中基础性实验报告15%,研究型实验总结答辩15%。

六、推荐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1、陈奇主编,《中药药理学实验》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版
2、陈奇主编,《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版
3、孙建宁主编,《中药药理学》第1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