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与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关联性探讨
拯救水资源降低雾霾危害
◎ 全 国政协 委 员 、北京 顺天 德 中医 医院院 长 王 承德
: 来 雾 霾 使 大 气 环 境 恶化 ,
,
阴 阳是 对 立 统一 的 ,是相 互 转 化 、
的恶性循环 。就拿北京 这几年来说 : “ 好 天靠风 吹 ,蓝天不 过三 ” ,最 严
重 的几 次 雾 霾 都 是 靠 雨 雪 或 刮 风解
作 用 。水 的 严 重 危 机 是 雾 霾 最 主要
面 。在 雾 霾 最 为 严 重 的京
: 府 采取 了பைடு நூலகம்强 硬 的 治霾 措 施 ,
一
定 程度 的好转 ,但依 旧 融 化 万 物 、 清洗万物 , 万物水洗而净 ,
敦” ,指 标 居 高 不 下 , 目标 不 洗 则 污 ; 地 势 坤 ,君 子 以 厚 德 载 缥 缈 之 间 。这 种 尴 尬 的 局
.,
雾霾 。 由于地 面 没有湿气 ,不能 黏 近 六 十年 减 少 四 分 之 三 的 变 化 ,又
着 和 吸 附雾 霾 ,致 雾 霾 在 空 中飘 浮 。
云 出 天气 ” , 自然 界 由天
在 三 江 源 头 工 作 了十 多 年 ,看 到 了 原 始森 林 基 本 砍 光 和 草 原 严 重 退化 ,
就形 成 了严 重 维 系地球生态 环境可持 续发展 的首
t 彦量 2 0 1 5 . 0 3
不能清洗万物 ,
的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 ,投人 不足 ,
亦 使雾 霾 在空 水 危机 的恶势未 能有效遏 制。我连
中飘 浮 ,使 自 续 八 年 向全 国政 协 写 提 案 呼 吁 拯 救
然 失 去 了 自净 水 资 源 。 的 能 力 , 这 样 水 是 万 物 之 源 ,生 命 之 本 ,是
水循环——大气雾霾的成因与治理
为净 化 、 降解 、 吸纳; 大循 环 为转 移 、 扩散 、 稀 释 。外在 大 循 环仅 仅是 暂 时缓
解局 部污染 , 即使 风力 驱散 , 最终 还要靠 本地 循环 净化 和降 解 。
二、 水 循环 失 衡导 致 大 面积 雾霾 频发
原因就在于现代大城市的自循环系数最低同时又是集中产生污染微粒的地区现代城市环境中从无处不在的硬化表面建筑风阻和热岛效应从稀疏的植被和只有装饰作用的人工草坪到各种污染物的集中和持续排放量消耗水资源和超采地下水到把大量污水排送至外界等等几乎方方面面都是对循环系统的阻隔和破坏
4 2《 科 学 与社 会 》 ( S & S )
是 地面植 被 和水循 环 的深层 根基 。
伴 随我 国经济 快 速增 长 , 水 资 源用 量 越 来 越 大 , 缺 口与 年 俱 增 。多 年 来, 我 国地下 水 的提取 量 以每年 2 5 亿 立方 米 的速度 增加 。华北 平 原浅层 地 下 水每 年超 采 2 6 . 4亿 立方 米 , 深 层地 下水 每年 超采 1 2 . 4亿立 方米 , 已无 开 采 潜力 。2 0 1 0年 , 国土 资 源部 和水利 部 联合 对 全 国 1 8 2个城 市 开展 地下 水 水 质监测 , 4 1 l O个水 质监 测 点 中 , 较差 ~极 差 级 的监 测点 占 5 7 . 2 / O / o Ⅲ 。长 期 大量 开采 地下水 带来 的 问题 , 不仅 是人们 已经注 意到 的引起 地 面沉降 、 海
应 就是循 环阻 隔 , 系统 不通 , 所 以才会 形成 雾和霜 这两 种非 正 常状态 。当前
雾霾 成 为常态 , 说 明 自然循 环 系统 整 体 出 了大 问题 。在 自然 系 统 的各 种循 环中, 水循 环最 为活跃 。因此要认 识雾 霾 , 还需要 深入 认识 水循 环系 统 。 自循 环系统 的特性 是 大小 与 内外 一体 , 自生 与 A主一体 , 平 衡与 净化 一 体 。在水循 环层 级体 系 中 , 区域 大循环 与本 地小循 环互 为 因果 , 为共 生共存 相辅 相成 。本地 循环 为 自循 环 , 跨 区域循 环 为 外循 环 。本 地 循 环是 经 常性 的和持续进 行 的 , 强度 和速 度 明显 的跨 区域循 环 相 对来 说 则 是 断续 的和 暂 时 的。本地 自循 环越活 跃越 充 分 , 异 地大 循 环相 应 才 越协 调 越 正 常 。若各
环境变化与地下水补给与污染治理
环境变化与地下水补给与污染治理环境变化是当前全球亟需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它与地下水补给和污染治理密切相关。
地下水是地表水补给的重要来源之一,而环境变化对地下水补给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环境变化也加剧了地下水污染的风险,对污染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首先,环境变化对地下水补给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降水模式不断调整,导致降水量和分布的不均衡,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减少。
另外,气候变化还引发了海平面上升的问题,这会导致来自海岸地区的咸水渗入地下水层,对地下水质量构成威胁。
此外,频繁的极端气候事件如洪水和干旱对地下水补给造成了剧烈影响。
这一系列变化都对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产生了严重挑战。
其次,环境变化也给地下水污染带来了新的风险。
随着气候变暖,人类活动的增加和城市化的持续发展,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和大量化学物质的排放使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尤其是有机物如挥发性有机物和农药等,因其具有持久性和生物积累性,对地下水质量形成隐患。
此外,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导致了酸雨的增加,进一步加剧了地下水的酸化程度。
面对环境变化对地下水补给和污染治理带来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技术手段。
首先,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意识,建立科学合理的地下水开采制度。
同时,鼓励并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防止酸雨形成。
此外,地下水治理和污染防治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如生物修复、氧化还原技术等,以降低地下水中化学物质的含量。
除了技术手段,社会意识和参与也至关重要。
公众应加强对环境的关注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应加强合作,共同推动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
此外,科学研究机构应加强对地下水补给机制和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在环境变化的背景下,地下水补给和污染治理面临诸多挑战。
只有通过科学管理和综合治理,才能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我们需要共同关注这一问题,采取行动,为下一代留下更洁净的地下水资源。
关于环境保护的3000字论文
关于环境保护的3000字论文篇一:关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一篇题目姓名专业学号福建工程学院土木系摘要: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任务。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1、前言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
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
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1]目标。
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急的。
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
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
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
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
2、环境功能和环境问题(四号)2.1(小四)2.1.1 (五号)2.1.22.22.2.12.2.2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脱离周围环境而孤立地进行。
环境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趁着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进程的作用环境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促进或阻延的作用体现了生产力不断提高和自然资源不断开发,社会与其周围环境的联系便日益加深。
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及个人节约用水行动
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及个人节约用水行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地下水资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并提出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采取的节约用水行动。
一、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1. 降雨模式变化:气候变化导致降雨模式的改变,一些地区可能会面临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的挑战。
长期干旱会导致地下水储量减少,从而降低地下水位,影响水质和地下水的可获得性。
2. 水循环失衡:气候变化导致水循环的失衡,降雨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地下水资源产生负面影响。
过多的降雨可能导致洪水灾害,过多的泥沙和化学物质会渗透到地下水中,对水质造成污染。
而干旱则会导致降水减少,地下水补给不足,使地下水资源更加稀缺。
3. 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冰川融化和海冰消融,海平面上升成为威胁沿海地区的一个严重问题。
海水倒灌和盐水入侵地下水层,使得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和浪费。
二、个人节约用水行动的重要性1. 缓解地下水资源短缺:个人节约用水行动能够减少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缓解地下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每个人的微小节约都可以汇聚成巨大的能量,减轻水资源的压力。
2. 保护水质:个人合理使用水资源可以减少污水排放和废水处理的成本,从而保护地下水的质量。
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防止水的浪费和污染,对环境和自然资源都是一种保护。
三、个人节约用水行动的具体方法1. 正确使用家庭设备:合理运用家庭设备,如洗衣机、洗碗机等,选择节水型设备,减少用水量。
优先选择洗衣机和洗碗机的节水模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 优化浴室用水:在沐浴时控制用水时间和水量,使用花洒或水龙头节流器来减少用水量。
尽量选择淋浴而不是浸泡式的洗澡方式。
3. 检查修复漏水:定期检查家中水管和龙头是否漏水,及时修复漏水问题。
即使是微小的水滴漏水,长期累积也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4. 智能灌溉和植物选择:采用智能灌溉系统,结合气象数据和植物需水量,合理浇水,避免过度浇水。
种植适应当地气候和水资源的植物,减少对地下水的依赖。
油田开采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油田开采对当地环境的影响有哪些石油作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油田开采这一过程并非毫无代价,它给当地环境带来了诸多显著的影响。
首先,油田开采会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
在开采过程中,需要建设大量的井场、道路、输油管道等基础设施,这不可避免地会占用大量的土地。
而且,为了获取石油资源,常常需要进行挖掘、钻探等作业,这可能导致土地表层的土壤结构被破坏,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土地的农业生产功能。
长期的开采活动还可能引发地面沉降,使原本平整的土地变得崎岖不平,甚至出现裂缝,对土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构成威胁。
其次,水资源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开采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来进行钻井、注水等作业。
这些水在使用后,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含有石油、化学药剂等污染物,直接排放会污染周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被污染的水不仅不能用于农业灌溉和居民生活用水,还可能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破坏,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此外,一些油田开采地区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影响了当地的水资源储备和供应。
油田开采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在开采过程中,石油的挥发、燃烧以及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都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颗粒物等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加剧雾霾天气的形成,对当地居民的呼吸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同时,废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等的排放,也会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一定的贡献。
生态系统的平衡也会因油田开采而被打破。
油田开采区域往往是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开采活动可能会破坏当地的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也会受到侵占和破坏,使它们的生存空间缩小,物种多样性减少。
一些珍稀的动植物可能因为生存环境的改变而面临灭绝的危险。
另外,油田开采还会带来噪音污染。
钻井设备、抽油机、运输车辆等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高强度的噪音。
长期处于这种噪音环境中,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如导致睡眠障碍、听力下降、心理压力增大等。
雾霾对水资源的影响
雾霾对水资源的影响雾霾是指由空气中的颗粒物、气溶胶和湍流等因素引起的能见度降低的天气现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雾霾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除了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有害外,雾霾也对水资源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雾霾引起水质污染雾霾中的颗粒物和气溶胶会随降雨而落入地表水中,导致水质污染。
这些微小的颗粒物和气溶胶中可能携带有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对水体造成污染。
此外,颗粒物和气溶胶沉积在水体表面也会影响水中的光合作用,降低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二、雾霾影响水资源可利用性雾霾会导致水资源的质量下降,从而降低其可利用性。
污染的水资源难以直接用于生活、农业和工业用水,需要进行复杂的水处理过程。
这不仅增加了水资源的处理成本,还限制了人们对水资源的可用性。
三、雾霾影响水循环雾霾会改变大气环境,进而影响水循环过程。
雾霾中的颗粒物和气溶胶会充当云凝结核,在云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促使云滴和降雨的形成。
然而,这种降雨往往伴随着酸雨的形成,加剧了水体的酸化程度,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伤害。
另外,雾霾也会引起降雨水量的不均衡分布,导致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
四、雾霾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水是构成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雾霾污染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水生生物对水质的敏感性较高,颗粒物和气溶胶的沉积会扼杀水中的生物,破坏物种的平衡。
一些水生生物对酸度和温度等环境因素也非常敏感,雾霾带来的酸雨和气溶胶也会对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危害。
结论雾霾对水资源的影响不容忽视。
为了保护水资源,我们应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减少颗粒物和气溶胶的排放量。
此外,也需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确保人们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通过综合治理,才能减轻雾霾对水资源的不良影响,保护好珍贵的水资源。
空气污染对中国水资源的影响与保护策略
空气污染对中国水资源的影响与保护策略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的不断扩大,空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空气污染不仅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危害,还对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空气污染对中国水资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一、空气污染对水资源的影响1. 水源污染:气体污染物通过大气传播,沉降到地表水和地下水中,导致水源受到污染。
其中,酸雨是空气污染带来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使得水体酸化,危害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土壤污染:空气中的污染物与植被相互作用,其中一部分污染物沉积在土壤中。
这些污染物会通过水的运动进入地下水系统,污染地下水资源。
同时,土壤的污染也直接影响到农田灌溉水的质量,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 水生态系统破坏:空气污染对湖泊、河流和水库等水生态环境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损害。
大气中的污染物以沉降的形式进入水体,破坏了水中的生物多样性,影响了鱼类和植物的生态平衡。
二、保护策略1.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通过减少工业排放、提高燃煤电厂和汽车尾气的治理水平,以及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只有有效治理大气污染,才能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2. 提高排放标准和监管力度:制定更为严格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并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监管力度,确保其达到标准要求。
对于未达标排放的企业,要采取强制关闭或罚款等措施,以示惩罚和警示。
3.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鼓励企业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清洁生产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减少环境污染。
4. 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大对水源地的保护力度,禁止污染物排放到水体中。
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治理,建立水资源保护的长效机制。
5. 提升公众环保意识:通过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
鼓励公众参与环境监测和治理,积极投身于环境保护行动中。
总结:空气污染严重影响着中国的水资源,给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中国雾霾成因及治理对策
中国雾霾成因及治理对策雾霾是指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形成的容易遮挡光线的一种天气现象。
近年来,中国的雾霾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雾霾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一、中国雾霾的成因1. 工业排放:工业污染是雾霾的主要成因之一。
大量工厂的废气和废水排放,使得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大大增加,导致雾霾形成。
2. 交通排放:汽车尾气是雾霾的重要来源之一。
中国的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加,尾气排放的有害物质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大气环境造成了污染。
3. 燃煤污染:中国仍然大量使用燃煤进行供暖和发电,燃煤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和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加剧了雾霾的形成。
4. 地理气候条件:中国地理气候条件的特殊性,例如地势、气流等,容易造成空气污染物积聚,形成雾霾。
二、雾霾治理对策1. 减少工业排放:政府应加强环境监管,对工业废气排放进行严格管控。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
2. 推广清洁能源: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鼓励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3. 改善交通状况: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支持力度,提高公交车和地铁的覆盖面积和质量。
同时,推广电动汽车的使用,减少尾气排放。
4. 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研发:投入更多资金用于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研发,加强对雾霾成因的研究,寻找更有效的治理方法。
5. 加强国际合作:雾霾是跨国问题,需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与其他国家分享治理经验和技术,共同应对雾霾问题。
6.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加强对市民环境意识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的环保责任,采取积极的环保行动。
三、雾霾治理的挑战与展望虽然雾霾治理面临很多挑战,但只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雾霾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相信未来中国的空气质量会逐渐改善。
总结起来,中国雾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工业排放、交通排放、燃煤污染以及地理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水资源与雾霾污染治理研究
水资源与雾霾污染治理研究张春华【摘要】近年来,随着雾霾的频繁发生,水资源的污染更加严重。
在阐述雾霾对水资源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与雾霾污染的同步治理。
%In recent years, poll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more serious with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haz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influence of haze on water resources, we suggest the simultaneous governanc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aze pollution.【期刊名称】《水科学与工程技术》【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3页(P24-25,26)【关键词】水资源;雾霾;治理污染【作者】张春华【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唐山 06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经济学家金岩石指出,如果把雾霾云图和中国的水资源地图放在一起,就会发现两者之间的关系——在雾霾覆盖的区域中,有近70%的城市严重缺水。
1.1 雾霾雾霾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燃煤排气、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再加上风量小,就会使有害气体来不及被吹散,形成雾霾。
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为例。
目前该市共承接了总计436亿m3/a的煤制气项目,这些项目每年预计将消耗高达3亿m3的水资源。
这无疑会使本身就严重缺水的鄂尔多斯市水资源形势更加严峻。
且煤制气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硫化物及一些含酚的废水等,易形成雾霾,若处理不当,则会对环境及水资源造成很大污染。
1.2 水资源我国人均水资源总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属于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
同时,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也大大降低了水体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危机。
雾霾及地下水土壤污染的地质作用
No. 2 I ns t i t u t e o f Ge o l o g y a n d En v i r on me n t S ur v e y, De p a r t me n t o f Ge o l o g y a nd Mi ne r a l Re s o ur c e s o f He n a n P r o v i n c e,
领域, 这 也 为ຫໍສະໝຸດ 探 同行 提供 了较好 的 示范和 启 示。
雾霾及地下水土壤 污染 的地质 作用
卢予北 , 吴
4 5 0 0 5 3 ; 3 . 河南工 程学院资源与环境 学院 , 河南 郑州 4 5 1 1 9 1 ) 摘要 : 导致雾霾 、 地下 水和土壤污染 的机理复杂 , 且影 响 因素 较多 。不 同行业 和学科研 究 的成果各 有说法 和道理 ,
烨
( 1 . 河南省深部探 矿工 程 技术 研 究 中心 , 河 南 郑州 4 5 0 0 5 3 ;2 . 河 南省 地矿 局 第 二地 质 环境 调 查 院 , 河 南 郑州
并且取得 了一定 的成 效。但是 , 就 目前 的研究成 果和实际情况来 看依然存 在着许 多不攻 自破 的“ 漏洞 ” 和 片面性 。
通过 2年来 的野外调查研究 和大量文献资料分析认为 : 雾霾的产生和土壤 、 地下水体污染主要 由地质作 用( 构 造活
动和地球深部气体 释放 、 煤 田火 区) 、 人类活动 ( 地表到大气对 流层空 间 ) 和气 候气象 ( 湿度 、 风力 和降雨 强度 ) 3大 因素造成 。其 中 , 地质作用是不可忽略 的重要 因素 , 也 是难 以预测 和治理难 度最 大 的。华北 平原 正好 同时满足上
第4 4卷第 5期 2 0 1 7年 5月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
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与治理背景与概述地下水是指地壳下部水文系统中的地下水资源。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城市化不断推进,地下水的开发利用成为了一项重要的需求。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和乡村饮水问题。
但是,随着地下水的大规模开采,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目前,全国面积约占7%的中国地下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或过度开采的影响,这一情况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及相应的治理措施。
现状常见的环境问题1. 水源枯竭地下水开采大规模,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不仅影响城市的正常供水,也会破坏生态系统平衡。
2. 地面下陷地下水长时间过度开采会导致地面下陷,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屋的稳定性。
3. 污染地下水容易受到环境污染的影响,如农业、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重金属和有机物质的渗入等。
污染的地下水会给城市的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危害地下水过度开采和污染会造成以下危害:1.造成地面下陷,影响城市建设;2.地下水长时间过度开采和污染,导致水源优质化、供水困难;3.地下水污染会危害生态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治理为了治理地下水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监管地方政府应对地下水开采的合法性和合规性进行严格监管,确保开采企业的合法经营、及时应对违规开采、实施惩处等。
同时,加强对地下水环境的监测体系,有效地了解地下水的使用和污染情况。
2.量化用水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用水计划,制定合理的地下水开采指标,并对相关行业和企业进行严格的环境审核,规范地下水的开采。
3.综合治理措施(a)加大污染源的治理,加强有机物和重金属的管理。
(b)积极开展城市污水回收利用,将适度处理后的污水回收利用于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降低对地下水的开采压力。
(c)推广雨水收集利用,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压力。
结论地下水是一项重要的水资源,但是过度开采和污染会对城市和生态环境带来危害。
只有通过严格的监管、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等措施,才能够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与管理对策
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与管理对策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水源之一,然而,随着气候变化不断加剧,地下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一、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1. 降水变化:气候变化导致降水分布和强度发生变化,其中包括干旱和降雨事件的频率和强度。
干旱会导致地下水补给减少,降雨事件的频繁和强度的增加则可能引发洪涝灾害,阻碍地下水补给。
2. 土壤蒸发:随着气温的升高,土壤蒸发量增加,地下水蓄水层的水分转移到大气中的速率加快,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3. 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洋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成为一个严重问题。
海水逐渐渗入地下水蓄水层,导致淡水资源受到污染和损失。
二、地下水资源管理对策1. 加强地下水监测:建立完善的地下水监测网络,及时了解地下水位和地下水储量的变化趋势,为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2.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手段,如节水灌溉、水资源循环利用和雨水收集利用等措施,降低对地下水的依赖程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 加强水资源保护:建立健全的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地下水保护区的管理,禁止非法采水和污染行为,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发展替代水源:考虑发展替代水源,如海水淡化、雨水收集和再生水利用,以缓解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压力。
5. 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加强国际合作,分享科学研究成果和管理经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挑战。
结语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日益显现,为了保护和管理好这一宝贵的水资源,实施科学的管理对策势在必行。
只有通过加强监测、提高利用效率、加强保护、发展替代水源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等措施,才能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稳定的水源支持。
《2024年雾霾引起的环境伦理反思》范文
《雾霾引起的环境伦理反思》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雾霾问题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种由工业污染、汽车尾气、生活垃圾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环境问题,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还引发了人们对环境伦理的深刻反思。
本文将从环境伦理的角度,探讨雾霾问题的根源、影响及应对策略。
二、雾霾的成因与影响1. 成因分析雾霾的形成主要源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包括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生活垃圾等。
在特定的气象条件下,这些污染物会在空气中聚集,形成雾霾。
此外,城市化进程中的过度开发和建设,以及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也加剧了雾霾问题的严重性。
2. 影响分析雾霾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严重影响。
首先,雾霾中的有害物质会损害人们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引发各种疾病。
其次,雾霾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生态平衡,破坏自然环境。
最后,雾霾还会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出行,给社会经济带来损失。
三、环境伦理的反思面对雾霾问题,我们需要从环境伦理的角度进行深刻的反思。
首先,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然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人类往往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和物质利益,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这导致环境破坏、生态失衡等问题日益严重。
其次,人类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生态观念认为,人类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只关注眼前的经济利益,忽视了长远的生态利益。
这种短视行为导致了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最后,我们应该关注代际公平问题。
代际公平是指当代人在享受资源和发展机会的同时,应该为后代人留下同样的机会和资源。
然而,在资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我们往往只考虑当前的需求和利益,忽视了后代人的需求和利益。
这种行为会导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环境的破坏,影响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
四、应对策略与建议针对雾霾问题及环境伦理的反思,我们提出以下应对策略与建议: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雾霾背后的水污染危机
雾霾背后的水污染危机?2015-12-012015年2月28日,柴静复出并推出了她自费百万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
竟然一出现便成为社交网络上最热门的视频。
它关于我国雾霾问题的阐释触目惊心,堪比灾难大片。
不过,你们知道吗,即便把雾霾调查拍成了灾难大片,大多数人仍然无动于衷。
因为雾霾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笼罩了近30年。
而雾霾背后的水污染危机更是不容忽视,水利部曾经对全国700余条河流,约10万公里河长的水资源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是:46.5%的河流受到污染,水质只达到四、五类;10.6%的河流严重污染,水质为超五类,水体已丧失使用价值;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
水污染正从东部向西部发展,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区域向流域扩散。
1990年“北京咳”(Beijing Cough),是指居住在北京的外来人口易患的一种呼吸道症候,主要表现为咽痒干咳。
1990年“北京咳”在《扶轮月刊》(The Rotarian)第一次露面:“工业国家曾经的主要城市现象——空气污染,已经散播至全世界。
在北京,空气污染相关的呼吸胁迫很常见,被称为‘北京咳”。
2008年,几位美国自行车运动员来参加北京奥运会,他们听朋友说北京的空气污染严重,于是下飞机时戴着黑色的口罩。
这一举动激怒了中国观众,他们疾呼:“让他们摘下来!”“驴才戴口罩!”。
可能是跑步的人对空气质量比较敏感,2011年10月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发布的那一条“妈呀!有毒害”的微博流传甚广,这个“有毒害”说的是北京的空气。
而之前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等级是“轻微污染”。
阿根廷队对巴西队的一场商业比赛把世界上最好的一批球员聚集到了重度雾霾困扰的北京,10月10日的训练中,阿根廷球星梅西提前退场,主教练塔塔马蒂诺把中国记者的提问轻轻弹开:“空气污染不是一个与比赛有关的因素。
还是谈论球场之内的问题吧。
”1995年,中国政府以国务院令的形式,颁布了《淮河流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其中明确要求2000年淮河流域各注要河段、湖泊、水库的水质达到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要求,实现淮河水体变清。
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及管理对策研究
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及管理对策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趋严重,地球上的地下水资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从淡水储量的减少到水质的恶化。
为了合理管理地下水资源,减轻气候变化对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影响机制,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
首先,气候变化导致地下水储量减少。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例如干旱和洪涝。
干旱导致降雨减少,土壤变干,植被凋谢。
这种情况下,地下水是保障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的重要来源。
然而,由于降雨减少和蒸发增加,地下水补给减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洪涝则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由于土壤无法吸收大量降水,导致水体直接渗入地下水,造成污染。
因此,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减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其次,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质的影响同样严重。
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会导致地下水中的含矿量增加,例如碱化作用的加剧。
此外,降雨不足会导致地表水减少,从而增加地下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例如,农药和化肥在干旱时期会大量使用,这些物质会随着降雨的减少进入地下水,从而污染地下水。
因此,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质的恶化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地下水资源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我们应该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来减轻其影响。
首先,我们应该推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包括建立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制度,制定严格的水资源保护政策,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管理,以确保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
包括加强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保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提高水资源的水质标准。
此外,还可以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供日常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使用。
最后,促进水资源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地下水的利用效率。
例如,开展节水农业技术研究,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用水技术,减少农田灌溉用水量。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来解决。
破坏环境产生严重后果的例子
破坏环境产生严重后果的例子破坏环境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问题,它可能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种群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以下是一些关于破坏环境所产生严重后果的例子:1. 雾霾:大气污染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雾霾是最为严重的表现之一。
雾霾由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所造成,这些物质来自于工厂的排放、汽车尾气和采暖。
雾霾不仅引起呼吸道疾病,还影响能见度和飞行安全。
2. 冰川融化: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许多地区冰川的融化,如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
冰川融化对供水系统造成了威胁,因为融化的冰川是许多河流和湖泊的重要水源。
冰川消失还增加了海平面上升的风险,这可能导致低洼地区的淹没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3. 生物多样性丧失: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森林砍伐、陆地开垦、过度捕捞和气候变化都导致了大量物种的灭绝和栖息地的丧失。
这种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可能导致生态灾难和生态系统崩溃。
4. 土壤侵蚀:不合理的农业和土地利用实践,以及过度放牧和采矿等活动导致了土壤侵蚀的问题。
土壤侵蚀不仅损害了土地的肥力和适宜性,还有可能导致洪灾、土地崩塌和沙尘暴等环境问题。
5. 水资源短缺:不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过量使用导致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许多地区的河流和湖泊已经枯竭或丧失了净水能力,同时地下水也受到了过度开采和污染的威胁。
水资源短缺不仅影响人类的饮水和农业生产,还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
6.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大环境挑战之一。
过度使用化石燃料和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进而导致地球气温上升。
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自然灾害和海平面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会引发生态系统破坏及物种灭绝。
这些例子都显示了破坏环境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来减少环境破坏的程度,保护地球的资源和生态系统,确保可持续发展。
雾霾天气的成因及其法律层面应对状况与操作层面政策建议
雾霾天气的成因及其法律层面应对状况与操作层面政策建议雾霾天气的成因及其法律层面应对状况与操作层面政策建议雾霾问题近年来成为了我国面临的严重环境挑战之一。
不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还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有效应对雾霾天气,必须加强法律层面的应对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操作层面政策建议。
一、雾霾天气的成因1. 煤炭资源过度开采和使用:煤炭是我国主要能源来源,过度开采和使用煤炭导致大量的燃煤排放物进入大气中,成为主要的雾霾成因之一。
2. 工业生产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废气、废水等污染物排放,特别是重工业和化工产业的排放对雾霾贡献较大。
3. 机动车尾气排放:机动车普及率的提高导致了大量的尾气排放,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颗粒物等成分对雾霾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4. 农村生活污染:农村地区以燃煤、生物质燃料等为能源的农村居民和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等活动也对雾霾的形成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法律层面应对状况1.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和修改,提高法律对雾霾防治的规范性、刚性与有效性。
2. 强化环境监管力度:加大对排放企业的监管力度,提高环境违法行为的成本,对违法企业依法追究责任,并采取有效的监测手段,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3. 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政府部门要制定具体的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确立目标、任务和时间表,明确责任主体和考核机制,推动全社会形成治理大气污染的合力。
三、操作层面政策建议1. 促进清洁能源发展: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减少煤炭消耗,推广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应用。
2.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强环保监管,推动工业污染治理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优化交通结构:鼓励城市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推广电动车,并加大对柴油车的治理力度,控制车辆尾气排放。
4. 提倡生态环保的生活方式:加强环境教育,增强公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倡导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
2020-2021化学第二册课时第8章 第3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含解析
2020-2021学年新教材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时分层作业:第8章第3节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含解析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三)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B.除了自然因素外,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及其携带的颗粒物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D.含硫或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向湖泊、水库和近海海域,会造成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问题D[A。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故A正确;B.除了自然因素外,大气污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的废气及其携带的颗粒物,故B 正确;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故C正确;D。
含氮或磷的大量污水任意排向湖泊、水库和近海海域会造成水华或赤潮,故D错误.] 2.下列有关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回收塑料及钢铁制品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使用地热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可减少PM2.5C.开采使用地下可燃冰,可以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D.创新生产工艺,实现电动机车替代燃油机车符合绿色发展方式C[回收塑料及钢铁制品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A项正确;使用地热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能够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减少PM2。
5,有利于保护环境,B 项正确;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化石能源,C项错误;电动机车替代燃油机车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D 项正确。
]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B.用K2FeO4代替Cl2处理饮用水,既有杀菌消毒作用,又有净水作用C.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沉淀析出,该性质可用于蛋白质的分离与提纯D.CO2、NO2或SO2的排放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B[使用填埋法处理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会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A项错误;K2FeO4中铁元素化合价为+6,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用来杀菌消毒,其被还原产生的Fe3+能够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从而吸附水中悬浮物达到净水作用,B项正确;蛋白质遇硫酸铜发生变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C项错误;酸雨的形成是SO2、NO2的过量排放引起的,与CO2无关,D项错误.] 4.(双选)甲基丙烯酸甲酯是合成有机玻璃的单体.旧的合成方法是:(CH3)2C===O+HCN―→(CH3)2C(OH)CN(CH3)2C(OH)CN+CH3OH+H2SO4―→CH2===C(CH3)COOCH3+NH4HSO4新的合成方法是:CH3C≡CH+CO+CH3OH―→CH2===C(CH3)COOCH3与旧方法相比,新方法的优点是()A.原料无爆炸危险B.原料都是无毒物质C.没有副产物,原料利用率高D.对设备腐蚀性小CD[CO属于易燃易爆气体,且有毒,C、D正确。
浅析雾霾治理给水电开发带来的机遇
浅析雾霾治理给水电开发带来的机遇尹林果;陈刚【摘要】近十几年来,我国雾霾污染加剧,引起了各方对其进行研究和思考.从雾霾产生的原因人手,从一个水电企业员工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用于解决雾霾的能源方法,阐明了雾霾治理给水电开发带来的机遇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期望为国家能源保供给、调结构等类似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期刊名称】《四川水力发电》【年(卷),期】2014(033)002【总页数】4页(P80-83)【关键词】雾霾;治理;水电开发【作者】尹林果;陈刚【作者单位】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41;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13;X51;TV7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能耗的增加,城市的扩大,我国出现雾霾的城市由少到多,雾霾现象由轻到重,雾霾出现的频率由少到多,大面积、持续发展、日益严重的雾霾已经成为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雾霾污染的加剧,已引起各方对其产生的原因及其治理对策进行研究和分析。
尽管大家对雾霾产生的原因有些出入,但都强调燃煤和汽车尾气是其产生的两大主要原因。
而这两者都与能源利用有关,且煤电直接与电力有关。
追根溯源,对症下药,从其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解决的对策方为根本。
不可否认的是:实施能源替代是解决雾霾的途径之一。
笔者通过对雾霾地区采用几种能源种类替代供给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后初步认为:现阶段,水电是治霾的根本措施,治霾利于水电开发,能加速水电发展。
另外,笔者从产业转移和项目投资选择角度分析,治霾也有利于水电的发展。
但是,限于长久以来形成的国家能源结构状况、水电外送通道等现实情况,短期内水电不能满足治霾的要求。
因此,水电企业应对具体项目的开发条件进行深入研究落实,企稳发展。
1 雾霾的成因雾霾是雾和霾的混合物。
其中雾是自然天气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灰尘等,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颜色发黄。
关于雾霾的成因,各方说法不一,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霾的主要来源是电力燃煤和汽车尾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雾霾可能与过度开采地下水有关雾霾与水循环关系初探内容提要今年以来,我国华北等地大范围持续雾霾频发,其直接原因当为污染物过量排放。
但看年度同比,各地单位时间内排污总量并未剧增,同时,今年气候亦不比往年明显反常,所以雾霾灾难之复杂成因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认为,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水循环系统的失衡问题。
几十年来,水资源用量越来越大,缺口与时俱增,许多地区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其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综合作用,严重干扰甚至阻断了本地水循环机制。
大范围持续雾霾灾害“突然”接踵而至,说明人为因素的扰动破坏已经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某种临界点。
这应是雾霾重重的深层原因。
本文着眼于水循环整体,多角度分析论述水气演化运动。
本文提出“自循环”的重要概念,并强调自循环在水气循环和降解污染中的主导作用及重要性,使我们对水循环和生态系统内在规律的认识更为深入。
雾霾灾害既是危机,也是机遇。
治理雾霾当遵从自然规律,以期恢复相对正常的自循环体系和生态系统。
自循环是核心,恢复是关键词。
根本还在改变观念,转变经济模今年以来,我国华北等地大范围持续雾霾频发,其直接原因当为污染物过量排放。
但看年度同比,各地单位时间内排污总量并未剧增,同时,今年气候亦不比往年明显反常,而雾霾日数却突然骤增数倍,严重程度前所未有,所以雾霾灾难之复杂成因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按照通常的解释,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而霾的形成主要是空气中悬浮的大量微粒和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雾和霾的区别主要在水分含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称雾,水分含量低于80%称霾,在80%~90%之间的,为雾和霾的混合物。
我们遭遇的霾主要是人类排放的污染物,雾则是霾聚集的气象条件。
治理雾霾,一方面要控制污染物排放,同时还需要重新认识雾,也就是从水循环之整体系统看一下今年以来雾霾突然加重的深层原因。
我们先来看两个汉字:雾和霿(音盟)。
成书于两千余年前的《尔雅》和《说文解字》对这两个字的解说为:地气发,天不应,曰霧(雾)。
天气下,地不应,曰霿。
这样来看,同样是雾,却分为两种状态:雾与霿。
应该说,古人的分类和解释更科学也更精准。
雾和霿,也可以简单地称为晴天之雾与阴天之雾:雾,地气发,天不应,近地雾气弥漫而天上无雨云,所以大雾必天晴;而霿则是阴天之雾,天气下,地不应,云气一直压到地面,却未形成降雨。
雾一般过程较短,而霿则历时较长。
尤其应该注意的是“地气发,天不应”与“天气下,地不应”中的“不应”。
此之“不应”大有文章。
不应就是上下阻隔,天地不通,所以才会形成雾和霿这两种非正常状态。
与“不应”相对的自然是“应”。
雾与霿之两种不应,其相对则为晴与雨的两之应。
这样,我们就可以看到水循环之四种气象状态:地气发,天自应——晴;地气发,天不应——雾。
天气下,地自应——雨;天气下,地不应——霿。
晴与雨都是天地通畅状态下天气与地气之自然相应相接,所以它们是气象之常态。
而天气与地气不应的雾和霿,相对来说则是上下不通的非常态或过渡状态。
古人用雾和霿这两个汉字,深刻发现并准确描述了这两种特殊状态的内涵,并为我们定格了窥测水循环“天机”的窗口。
水循环即地球上的水往复于天空、地面和地下,转化于气态、液态和固态之间。
水的三态转化之性质是水循环的内因,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是这一过程的动力。
太阳辐射使水从海洋和陆地表面及植物表面散发变为水汽,水汽随着气流运动而被输送,再凝结下降为雨雪,产生径流,汇入河川,流入海洋。
在气象学上,海洋同大陆之间的水分交换过程称大循环;海洋或大陆上的降水同蒸发之间的垂向交换过程称为小循环。
在蒸发与降水两种状态中,蒸发是经常性的、持续不断进行的,而降水则相对短暂和集中(在降水过程中,蒸腾作用同时往往更为活跃)。
故晴为常态,蒸散不止。
雨为暂态,集中降水。
降水时间一般远少于无雨时间。
在晴天气候中,常态是蒸散持续,暂态为雾气聚集。
在雨天气候中,常态是雨雪之降,暂态为霿气覆地。
《黄帝内经·素问》云:“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将古人对云和雨、雾和霿的精妙解说综合起来反复琢磨,我们对于水循环系统就会自生新颖知见。
在一般的理解中,阴晴雾雨等只看天,而不见地,或很少想到地的因素。
但实际上,晴或雨都是天气与地气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
二者缺一,则成雾或霿。
在古人的认识中,地的作用较之天更为重要。
这点值得我们注意。
水周而复始循环于天地之间,其中地的一方起着主导的作用。
从因果上说,先有水汽蒸发然后才有雨雪降落。
从关系上说,云来气接,有地面蒸腾的接应,降水才能形成。
降水如此,晴天也是如此,而雾与霿的出现,则是因为其中一方未能如此。
雾与霿本来只是非常态,之所以雾霾成为常态,说明整体水循环系统失常而出了问题。
而问题的根源,我们则主要应该在“地上”来寻找。
既然雾实际上分为雾和霿两类,则雾霾相应地也分为雾霾与霿霾。
为叙述方便,本文在多数情况下沿用雾霾之统称,必要时自当分称并分析。
归纳本节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水循环系统的两境之四态:晴境之两态为:晴与雾;雨境之两态为:雨与霿。
晴和雨为常态,雾和霿为非常态。
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变为气态,逸入大气的过程为蒸发。
蒸发即液体分子从液面离去的过程。
水在绝对零度以上的任何温度下都可蒸发。
水从液态变为气态,体积膨胀1000多倍。
而从气态凝结为液态,体积复收缩1000多倍。
蒸发膨胀而凝结收缩,气态多升而液态多降,水随气温等变化而胀缩升降的特性之演,便成为天地之呼吸。
在昼夜往复、四时轮回、海陆差异的时空境界中,水循环演化出我们这颗星球的万千气象。
如果说蒸发与降水组成区域之间的大循环,那么本地的小循环乃至更多的局地微循环,则以蒸散与凝结—吸附的形式为主。
相对短时的降水而言,本地的凝结—吸附是经常的和持续的。
作为局地微循环的蒸散与凝结—吸附同时存在,而且始终都在运作周转之中。
只是白天气温高时蒸散较多,而夜间气温低则凝结现象明显。
对于水循环体系,人们多注意蒸发与降水的外在大循环,而忽略了蒸散与凝结—吸附为主的本地小循环和局地微循环。
同样,对于空气流动,只见大气环流的大循环,不见蒸散与凝结之胀缩造成的本地和局地小微循环。
从本来和根源上看,正是无数涨缩不息的微循环组成了小循环,诸多往复之小循环再形成大循环。
任何一局地区域中,没有降水时水循环也始终在进行之中,在静风条件下空气依然永动不止。
水的本地自循环构成了经常性的持续不断的空气流通,如同天地之呼吸。
区域大循环与本地小微循环互为因果,为一体共生与相辅相成。
本地循环主要为垂直往复,异地循环主要为水平流动。
对于当地来说,本地循环为自循环,区域循环为外循环。
自循环系统的特性是自生循环、自动循环、自主循环、自我循环,是之谓自然而然。
自然系统本来就是自然生成的,没有自循环能力就不能存在。
本地循环是经常性的和持续进行的,强度和速度明显的区域循环相对来说则是断续的和暂时的。
故本地循环为主,异地循环为辅。
本地自循环越正常越充分,异地大循环相应才越活跃。
若各地的自循环都正常,诸大小循环与内外循环就能够正常而经常化,则水循环整体系统便会以常态为主而周行不殆,相对起伏变化通常也不会很大,是为风调雨顺、风和日丽。
若系统遭到干扰破坏,本地自循环能力处于弱化趋势,就会逐渐演化为外循环为主。
在此被动态,只有外力足够之强,才能形成交换与循环,亦势必成为暴冷暴热和暴旱暴涝之轮番登场。
任何系统和任何生命,自然都是内因和内力为主。
一个人如果长期靠呼吸机存活,就已经谈不上生命质量。
近来人们把北京等地的空气质量现象概括为:“好天靠风吹,蓝天不过三。
”已经非常典型地显示本地自循环能力几近衰竭,正在呈现为震荡性丧失,必须依靠外来强大气流才能将雾霾暂时驱散。
而风雨过后两三天,雾霾便卷土重起,弥漫日甚一日。
雾霾演为常态,晴天反倒成为非常态。
蓝天白云居然变成稀罕之物。
如同遭逢病患,方知健康之可贵,才意识到平安是福。
想想我们之所以落到这步田地,皆因往昔在平常之中而未曾珍惜平常;即使灾祸临头,还是浑然不知平常之所以为平常。
因为不知道平常,所以将平常变成灾祸;还因为不知道平常,所以不明白灾祸何以成灾祸,亦难以自觉消灾避祸。
非常态提醒我们的危机意识,故为我们重新认识常态的契机。
如今动不动就雾霾成灾,恰恰证明了原本正常状态的自循环有多重要,同时也证明了本地自循环系统的净化能力有多强大。
以北京以及华北地区为例,在正常气候条件下,蓝天基本上不用靠大风。
往年四级以上风力日数并不很多,通常更多的情况是微风,以及昼夜海陆风的交替,但是并没有出现经常性的雾霾笼罩。
我们看仅仅一两年前,本地自循环系统功能虽然已经日趋退化但尚未跌破临界点之时,即使像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即使污染物排放量已经相当之大,但还是能够基本上进行自我循环,好歹实现大部分自行净化。
说明对于污染物的降解,本地自循环系统起着最主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一般情况下大气中污染物之降解与扩散,同样是降解为主,扩散为辅,亦即本地自我降解净化为主,异地转移扩散为辅。
自循环系统永远都是无可替代的。
外力的作用以及种种外面的办法,只能是辅助和权宜之计。
认识自循环、重启自循环、理顺自循环、助力自循环、恢复自循环,方为治本之道。
善待自循环,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归纳本节内容,我们通过自循环这个新概念,可以得出关于水循环系统的三点新认识:1.水的胀缩升降构成了本地的自循环,本地循环主导了经常性的持续不断的空气流通,若天地之呼吸。
2.区域大循环与本地小微循环互为因果,而以本地循环为主,异地循环为辅。
3.对于大气中的污染物,同样是本地自我降解净化为主,异地转移扩散为辅。
三点集中到一点:认识自循环、重启自循环、理顺自循环、助力自循环、恢复自循原本来面目。
雾霾的发生和发展,一般呈现以大城市为中心的蔓延模式,这是因为现代大城市的自循环系数最低。
在城市环境中,从无处不在的硬化表面,到建筑风阻和热岛效应,从稀疏的植被和只有装饰作用的人工草坪,到各种污染物的集中和持续排放,从大量消耗水资源和超采地下水,到把大量污水排送至外界等等,几乎方方面面都是对循环系统的阻隔、干扰和破坏。
城市的硬化表面不能降解污染物,微粒暂时沉降于斯,遇有气流扰动便又离逸,形成反复污染的循环。
而本为补充当地水资源的降水,雨量稍大即致灾,相当部分雨水都从排污渠道外泄,足见其自循环机制和系统功能之差。
大城市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中心,同时也成为雾霾污染的重灾区。
从循环体系来看,城市规模和现代化程度与自循环系数成反比。
水循环系统是贯通天空、地表和地下的一个有机整体。
水性主降而气性主升,故地表决定空中,地下决定地表。
地下水与地面植被为循环系统基础之隐与显。
地面植被是正常而富有活力的水循环的可见基础,地下水则是地面植被和水循环的深层根基。
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水资源用量越来越大,缺口与时俱增,地表水不够,便转向地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