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第一章范文

合集下载

我国的传统文化范文精选范文5篇

我国的传统文化范文精选范文5篇

我国的传统文化范文精选范文5篇我国的传统文化范文精选范文5篇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

在传承和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本篇文章将介绍五篇精选的我国传统文化范文,并探讨它们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

第一篇文章是《大学之道》。

这篇文章是《礼记》中的一部分,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修养和家庭、国家和世界的和谐发展。

这与现代社会中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目标是一致的,对我们的启示是要注重自我修养和发展,同时也关注我们所处的环境和社会,促进全人类的进步。

第二篇文章是《论语》中的《学而篇》。

这篇文章提倡“学习为了实践,实践为了更好地学习”,并且强调了个人品德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这与现代社会中强调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个人品德和职业道德的要求是一致的。

对我们的启示是要注重实践和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道德品质。

第三篇文章是《孟子》中的《梁惠王三章》。

这篇文章反映了孟子的政治理念和“仁政”的思想,提倡“天下为公”的思想,关注人民的利益和福祉。

这与现代社会中强调公平、公正、人民至上的理念是一致的。

对我们的启示是要注重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幸福生活。

第四篇文章是唐婉的《骆宾王墓志铭》。

这篇文章反映了唐代文学艺术的高度成就,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和敬爱。

这与现代社会中对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的重视是一致的,对我们的启示是要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注重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第五篇文章是苏轼的《论文自用》。

这篇文章强调了文学创作的自由和个性化,反对文学套路和模仿。

这与现代社会中倡导的创新和个性化的理念是一致的。

对我们的启示是要注重个性和创新,不断探索和创造,展现自己的独特风采。

总的来说,这五篇传统文化范文充分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思想,对我们的启示和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我们需要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创新和拓展,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章第一节2

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章第一节2

在这里,孔子讲忠君、孝敬与守信相提并论,认 为这是有身份的文人即“士”应该恪守的三项为 人标准。
孟子的诚信思想与善的理念
孟子在孔子诚信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 诚信思想他认为“诚”是“天之道”,而“思诚” 则是“人之道” 。孟子主张通过“反身”,即反 思等方法,检点自己内心的“诚”,以使自己达 到真正“诚”的精神境界。 在判定诚信的标准上,孟子提出将“义”与诚 信相联系。在孟子看来,正直、公正是诚信的基 础。 孟子还将“善”融入“诚信”之中,强调“善” 与“诚信”是一个统一体。
——《孟子· 尽心下》
董仲舒的“诚信”思想
董仲舒将“信”与“仁、义、礼、智”并 列为“五常”。 他认为:“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 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 之晁,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 群生也。” ———《汉书·董仲舒传》
朱熹对诚信的评判标准 朱熹认为,诚信用于社会生活,是最普遍、 最制皮的道路;用于与人交往,则体现为实 在、真挚的情感,即在与人交往时,不能交 杂任何个人的私欲。 “诚字在道,为实有之理;在人,为实有之 心。”
哲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信 ︐ 乃 为 人 之 本
诗人:三杯吐诺然,五岳倒为轻 俗语: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弟子规》: 用人物,须明求。傥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孔子的“忠信”观
孔子认为,信是为政治国、为人处世 的基点。对“诚”的理解,孔子主要 是从“忠”的角度分析的。因此,孔 子的诚信更侧重指忠信
不仅在家教中注重对子女的诚信教育,学校教 育中叶很注重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在汉代以后的历史中,“讲诚” “守信”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 方面,并逐渐渗透到中华民族 的道德意识的深层,成为中华 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

描述我国传统文化范文精选5篇

描述我国传统文化范文精选5篇

描述我国传统文化范文精选5篇我国传统文化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中国学生,我们应该了解并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传统文化已经积淀了丰富的内容,并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经典的篇章。

在以下的文章中,我将为大家推荐5篇经典的传统文化范文,展示我国文化的光辉与魅力。

第一篇:《论语》《论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本书记录了孔子及其门徒们的言行,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也对后代的道德、教育、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论语》,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和价值观。

第二篇:《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本小说以婉约、缠绵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富贵家族的兴衰历程,展现了人性的善恶、美丑,以及人生的悲欢离合。

通过《红楼梦》,我们可以领略到我国传统文化中美的追求,以及对人性的深刻反思。

第三篇:《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经典之作,由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所作。

这19首诗歌以深沉的哲理、豪放的情感、悲壮的气魄,描绘了唐代社会的种种景象和人们的命运。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中诗歌的艺术之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索。

第四篇:《易经》《易经》是我国古代的一本哲学经典,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通过八卦、六十四卦等符号组合,阐述了宇宙的运行规律和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探寻人生的道路。

通过学习《易经》,我们可以领略到我国传统文化中哲学的深邃和奥妙。

第五篇:《孟子》《孟子》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通过对待人、为政、修身等方面的论述,阐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社会伦理和政治哲学等重要的思想内容。

通过学习《孟子》,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思想精髓和思想体系。

总之,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经典的篇章,这些篇章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准则,也对后代的道德、教育、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作文范文(精选8篇)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作文范文(精选8篇)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作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作文范文(精选8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作文1过大年是我们国家古老的传统文化节日。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

“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有一年的除夕,人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家。

他对一户老奶奶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

众人不信,老奶奶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家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象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爆竹声,“年”浑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

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家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惶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家是帮助大家都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家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

从此,每一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新年”。

每一年过新年前,从阴历十二月二十三日起到三十日,人们把这段时间叫做“小年”。

除夕夜晚,全家人团聚在一起。

北方地区有吃饺子的习俗,象征团聚合欢;同时又取更岁交子之意。

南方吃年糕,象征新一年的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夜晚12点,也就是新年刚刚来到,每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鞭炮。

大年十五元宵节过后,过新年才算真正结束了。

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章读后感

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章读后感

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章读后感《读〈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章〉有感》哇塞,读完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章,我就像打开了一个超级大的宝藏盒子,里面的宝贝那叫一个多啊!中国传统文化,就像一棵超级大的树,这第一章就像是大树的根,虽然它在地下,不怎么起眼,可是却非常非常重要。

这一章里讲了好多东西呢,比如说传统的节日呀,古老的神话故事呀,还有那些老祖宗传下来的风俗习惯。

就拿春节来说吧。

春节的时候,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

我家就是这样,奶奶总是早早地就开始准备各种好吃的。

我就问奶奶:“奶奶,为啥要准备这么多东西呀?”奶奶就笑着说:“傻孩子,春节可是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一家人团团圆圆的,吃的东西当然要丰盛啦。

”我又接着问:“那为啥春节要贴春联呢?”奶奶就拉着我的手,给我讲起了故事。

原来呀,传说中有个叫“年”的怪兽,老是在过年的时候出来捣乱,人们就贴春联来把它吓跑。

这春联就像一个神奇的魔法符咒一样。

你说神奇不神奇?我觉得这可比那些动画片里的魔法还厉害呢。

再说说那些神话故事。

像女娲补天,女娲就像一个超级大英雄。

天破了个大窟窿,那得多可怕呀。

就好像我们住的房子,屋顶突然破了个大洞,那风雨都要灌进来了。

女娲呢,她到处找材料来补天,她多辛苦呀。

她要是像我们现在有些人一样,遇到点困难就放弃,那我们可就惨了,说不定早就被天上掉下来的大火球给砸到了呢。

还有后羿射日,天上有十个太阳,这就好比十个大火炉在烤着大地,后羿就像一个神箭手大侠,“嗖”“嗖”“嗖”,把那些多余的太阳都射下来了。

要是我在那时候,我可没那本事,我可能就只能躲在山洞里,热得直哼哼了。

说到风俗习惯,那可真是五花八门。

比如说端午节要吃粽子、赛龙舟。

我跟爸爸一起去看过赛龙舟呢。

那些龙舟就像一条条飞龙在水面上穿梭。

我好奇地问爸爸:“爸爸,为啥要赛龙舟呀?”爸爸告诉我:“是为了纪念屈原呀,屈原是个大好人,他投江了,人们为了不让鱼去吃他的身体,就划着船去找他的身体,还扔粽子到江里喂鱼呢。

”我听了之后,心里就想,屈原肯定是个特别了不起的人,大家这么多年都还记着他,还为他做这么多事。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开头范文【精选5篇】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开头范文【精选5篇】

【导语】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是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有民间工艺陶瓷,民族艺术戏剧,国画,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不过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民间艺术剪纸了。

剪纸是中国的民间艺术瑰宝,是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看了让人羡慕不已,啧啧称赞。

剪纸的内容包含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鸟,虫,鱼,兽,花草树木亭桥风景。

这些人们熟悉而又热爱的自然景观成了人们剪纸的花样。

每逢过年过节或喜事临门,人们都要剪一些“福”、“喜”、“寿”等贴在窗户上,门上来表示庆贺。

瞧,这幅剪纸作品多有趣呀。

一只穿着彩衣的小老鼠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他的眼睛滴溜溜地搜索着四面八方,生怕被人发现它在偷灯油。

可是老天像和他作对似的,葫芦里的灯油全流到地上了,小老鼠以最快的速度,从灯台上跳下来趴在地上,伸出那利剑似的舌头贪婪的舔着地上的灯油,那滑稽的样子真是逗人喜爱!剪纸艺人剪得十二生肖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就连外国人也啧啧称奇,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来夸赞。

十二生肖被印成邮票飞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的人都来认识中国博大精深的剪纸文化。

太精美了!它体现了民间艺人的心灵手巧,他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展示,是民间传统文化的结晶。

我也想像民间艺人一样剪出一副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送给外国的小朋友,让他们了解中国的剪纸艺术,让剪纸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初中作文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

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关于中国文化的作文范文600字(通用10篇)

关于中国文化的作文范文600字(通用10篇)

中国文化的作文600字关于中国文化的作文范文600字(通用10篇)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

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国文化的作文范文600字(通用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国文化的作文600字1唐诗宋词、敦煌丝路、戏曲汉服、文房四宝、四大发明、太极长城、古乐舞狮、松竹居民,这些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在不同人、不同事中源远流传,并体现得淋漓尽致。

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的文化底韵,在这样一个拥有历史和文化背景的国家,我们对他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

21世纪,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期,中国正走向一全新的领域,在极大地提升经济力量的同时,我们吃惊地发现,我们的文化正走向混乱,从半坡文明到21世纪,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传统文化正在快速的瓦解。

中国的文字语言,在文化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语言文字,以最原始的甲骨文到现在的楷书,其间发生了很多的改变,也记录了中国五千年来的历史,在语言文字中,经过时间的洗礼,把近似事物本身的文字演变成为现在的宋体楷书,这些变化源于历史,源于文化。

中国的传统习俗,最原始的划龙船,吃粽子,过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

而现在,很少有人在过端午节时能想到屈原,现在的大多数人都沉浸在节日的欢庆之中,也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节日的来源。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样的事例不止屈原一个。

其实,每个节日都有他的由来,只有我们在时代的发展中,遗漏了这些微小的细节。

其实,不管时间怎样流逝,我们也应该记住这些历史人物,他们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份。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许多的文化已经被人们遗忘。

现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打开电视,一档档的娱乐节目充斥着公众的视觉,我们在这样的缤纷世界中生活,传统文化早已被抛到脑后。

历久的长河,洗刷了我们无数的传统文化,现在,文化的体现尽在网络科技。

曾经博大精深的文化,现在已经变得不堪一击。

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章doc

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章doc

一、礼的原则“尊重”原则:要求在各种类型的人际交往活动中,以相互尊重为前提,要尊重对方,不损害对方利益;同时又要保持自尊。

宋刻本《礼记》“遵守”原则:遵守社会公德,遵时守信,真诚友善,谦虚随和。

“适度”原则:现代礼仪强调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一定要把握适度性,不同场合、不同对象,应始终不卑不亢,落落大方,把握好一定的分寸。

“自律”原则:交流双方在要求尊重自己之前,首先应当检查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礼仪规范要求。

二、儒家学派核心——“仁”仁: 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

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

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

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人的表现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以仁为本体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对人则有爱心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

孔子所谓的“仁”究竟是指什么?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孔子的“仁”:第一是态度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仁”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

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在论语里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一章
提出了“兼相爱、交相 利”的政治口号。
(四)非攻
非攻是“兼相爱、交相利” 思想的必然结论。墨家反对不 义之战,认为战争伤人命、损 其才,是没有意义的破坏行动。
三、道家
道家以“道”为核心,用“道”来探究自 然、社会、人之间的关系,具有朴素的辩证法 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代 表人物有老子、庄子、列子、慎到、杨朱等, 代表著作有《道德经》《庄子》《列子》《黄 帝四经》等。

仲弓问仁
【原文】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仲弓问孔子怎样处世才合乎“仁”。孔子说:“出门办事时,应该像会见贵宾 一样庄重;管理百姓时,应该像参加祭祀活动一样严肃。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于别 人。”

子贡问仁
【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 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已。”
法家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管仲
韩非
(一)反对礼制
新兴地主阶级反对贵族的世袭特权、主张土地私有化, 按功劳与才能授予官职等要求是公平的、正确的 维护贵族世袭特权的传统礼制则是落后的、不公平的。
(二)强调法律的作用 (三)“好利恶害”的人性论
法律的作用不可替代。 法律的第一个作用是定分止争,即明确物的所有权。 法律的第二个作用是兴功惧暴,即劝解百姓行善积德,表彰有功的人与事。 镇压和威慑妄图犯法和摧毁政权的人与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富国强兵。
【译文】子贡问:“如果一个人广泛地给百姓以好处和救济,这个人怎么样呢?可以说他 有仁德吗?”孔子说:“岂止是仁德!他必定是个圣人!尧、舜恐怕也难以做到呢!有仁德的 人,自己想有建树,也会帮助别人建树;自己想要做到的,也会帮助别人做到。凡事能由己而 及人,这就是实行仁德的方法。”

中国文化作文

中国文化作文

中国文化作文中国文化作文7篇第一篇:为中国文化出一份力肯定有人想问我什么是为中国文化出一份力,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中国文化是以德、谦、虚和宽容这四大类为主,这时肯定又有人要问什么是德、谦、虚和宽容,我的回答是:德也就是道德,德这个字在古代随处可见,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孔子教导我们要仁,爱人等思想主义,到现在孔子的思想对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影响。

你想连古代都为中国文化做出了一份力,现代的我们是不是也要出一份力呢!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的课程。

谦就是谦让,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

从这句话体现出谦让是遇到困难是的灵丹妙药,使一切仇恨化为乌有,谦让是一种深厚涵养,它能陶冶情操,带给你心灵的宁静。

曾经,在战国时期,有一个故事我想大家都听过就是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虚就是谦虚大家都知道的,我就不罗嗦了……总之,人应该端正态度,完善自己,为中国文化出一份力!篇二:谈谈中国文化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是很少能有国家与之比拟的,因为它们都是中国古代人民汗水与智慧的结晶,应算是整个华夏民族的骄傲。

例如长城吧,不看内在,光是长度就让人为之震撼;在看看圆明园,不想原样,光看现在一些残园,也让尔等大吃一惊,所以说中国的文化是不可估量的。

但是,任何事物有利必有弊。

想想现在的中国,已在世界上有了一些地位,而其中一部分是靠中国古文化所影响的,就像国人与外人交谈,内容大多是:以后有时间一定要多去长城参观参观,去长江黄河游览游览。

谈到这些时,大多中国人都感到自豪,但谁又曾想到如果一寐靠着先祖留下的一些财产而扬名,那中国迟早会再次落后,那这些财产又有何意义呢?其实不免可以这样看,中国的古文化建筑让世界注意我国,那我们就应借势发展中国,展现中国。

所以我们应把中国历史看作是一次壮大中国的机会,而不是一个结果。

再者从中小学生的教科书来看,其中有一半是在写旧社会或中国历史的吧,仔细想来又有何太多意义,倒不如想想现在或未来,了解了解新时代不是吗?以上不过是以一个中学生的角度去看待现在的中国,而不是妄自尊大,要求中国应怎样做。

介绍中国文化演讲稿范文

介绍中国文化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为大家介绍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风雨洗礼,积淀了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接下来,我将从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艺术瑰宝和当代价值四个方面,为大家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风采。

一、历史渊源中国历史悠久,文明古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早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据考古学家研究,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就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

此后,历经夏、商、周等朝代,直至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奠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基础。

二、文化内涵1. 伦理道德中华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五常,倡导人们遵循道德规范,尊重他人,关爱社会。

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倡导人们追求道德修养,实现个人价值。

2. 人文精神中华文化崇尚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

古人认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鼓励人们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追求卓越。

3. 哲学思想中华文化形成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如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

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4. 科学技术中华文化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如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艺术瑰宝1. 书法艺术书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

从甲骨文、金文到楷书、行书、草书,书法艺术不断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2. 国画艺术国画以线条、墨色为基础,表现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各具特色,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

3. 民间艺术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如剪纸、刺绣、皮影戏、京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4. 戏剧艺术中国戏剧源远流长,有京剧、越剧、黄梅戏、川剧等众多剧种。

中国文化第一章范文

中国文化第一章范文

中国文化课程概述(20课时)公选课(2007年-2008年第一学期)第一章:中国文化及其形成第二章:历史发展第三章;周易与八卦第四章:姓氏与名、字、号第五章:学术思想第六章: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殷墟甲骨文参考教材:《中国传统文化释要》黄鹤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中国历史文化概论》颜吾芟颜品忠编著北方交大出版社《中日传统文化要略》缪德良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教材)第一章中国文化及其形成第一节:文化简论“文化”这个词,现在已经飞遍当今社会的各个角落,差不多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步。

什么“旅游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等。

因此,现在来谈什么是文化,远比数年前要容易得多了。

不过,为了让大家能很好地理解我们以后要谈到的内容,这里还是要简略谈一下“文化”这个词的内涵。

一、文化的含义从文献记载看,“文化”这个词的意思,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巳经出现了。

《周易·贲(bēn)》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大概是中国人论述“文化”的开始,但“文化”二字还没有连在一起。

它的意思是,治国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规律,以明了时序的变化;又必须观察人伦社会的各种现象,使天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做到行为符合规范。

到了汉代,“文化”成了相连的形容词,多为以文德治天下之意,或用于与未经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

西方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它的意思是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等。

法文的Culture,也是栽培、种植之意。

但又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

这里的意思就包含了从人的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两个领域。

可见,西方“文化”的含义比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要宽泛得多。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说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以中国文化为话题作文范文关于中国文化的议论文

以中国文化为话题作文范文关于中国文化的议论文

以中国文化为话题作文范文关于中国文化的议论文飘荡千年的精灵不知于何时,你幽然出现;不知于何处,你开始熠熠发光。

从历史的深远处走来,带着先哲们的不朽之作,轻轻地靠近了我,不得不说是精灵。

也许是在远古,或许是在更远的时代,你便流行于民间。

但我真正地认识你,便是在读《诗经》的时候。

305首诗歌的确是一种文化,开创了现实主义诗歌之路。

在战国七雄的争战中,你曾一度消沉,而等到战乱平息,始皇一统天下之后,你便悄悄地带上了《离骚》上路。

这对你来说。

不得不说是一笔极为可观的财富,因为《离骚》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先河。

直到今日,她还在闪闪发光,像黄金一样。

不得不佩服你,因为经得住时间沉淀的,往往是永恒的东西。

而你独具慧眼,早在千年前,就收容了《离骚》),带着屈原的怨愤与不平。

屈原沉入汨罗江,但我知道,就在他沉入水中的那一刻,分明有一个升腾的灵魂随你飘走。

这些可谓民族文化大仓库中的先期珍品。

你独具慧眼,与《诗经》、《离骚》携手,深味了民族的苦难,理解了屈原的怨愤。

经得住时间沉淀的,往往是永恒的。

时至今日,它们还在闪闪发光,如黄金一样。

跳荡在“坎坎伐檀”声里的“苦难”犹在耳边,“怨愤”随汨罗江水流转千万年。

中华文化,可谓博大精深。

可在数千年的沉淀中,你——传统诗歌文化的分量最重,包罗最为全面。

不仅表达出人民的疾苦、人民美好的向往,还将文人那种柔弱的文人蕴于其中。

实在不能不说是你是精灵,古怪、亲近却又让人摸不透。

但你这个精灵,不知怎的,却总爱与文人做搭档,他写了,你便检查,值得欣赏的,你便悄悄捎上,没有一丝的犹豫,尽管你的囊中已是沉甸甸的了。

还记得你在途径宋代的时候吗你一路风尘仆仆,到达宋朝时,包裹早已是满满的。

但你仍旧不满足,腾云驾雾,来俯视苍生。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朝代,但最显眼的地方便是赤壁。

于是,不辞劳苦,你来到这里。

“一道天光射向赤壁,便产生了前后赤壁赋的千古绝唱。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道。

也许正是这道天光,使你惊喜万分,像哥伦比亚发现新大陆一般。

中国文化作文开头

中国文化作文开头

中国文化作文开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文化之一。

中国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吸引着世界各国人民的目光。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条件下所创造的,它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如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礼仪、风俗习惯等等。

中国文化是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中国文化的魅力源自其独特的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符号。

其中,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儒家思想强调人伦道德,提倡仁爱、礼义、忠孝等传统美德,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行为方式。

而道家思想则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影响了中国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态度。

佛教的传入,使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佛教的慈悲主义和敬畏生命的理念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中国文化中的传统艺术更是独具魅力。

中国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

中国书法以其独特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成为世界上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中国绘画以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为主,注重意境和笔墨的运用,给人以美的享受。

中国音乐和舞蹈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中国古代的乐曲和舞蹈以其独特的韵律和动作,展现了中国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中国文化中的传统节日和习俗也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节日不仅是中国人民传统的节日,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

而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如敬老尊师、尊长爱幼、宴客送礼、结婚办丧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和行为规范。

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不仅吸引着中国人民,也吸引着世界各国人民。

中国文化的传播,使世界各国人民更加了解和喜爱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的魅力将会持续影响着世界,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信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文化将会更加璀璨夺目,成为世界文化的一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课程概述(20课时)公选课(2007年-2008年第一学期)第一章:中国文化及其形成第二章:历史发展第三章;周易与八卦第四章:姓氏与名、字、号第五章:学术思想第六章: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殷墟甲骨文参考教材:《中国传统文化释要》黄鹤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中国历史文化概论》颜吾芟颜品忠编著北方交大出版社《中日传统文化要略》缪德良主编华东师大出版社《中国文化要略》程裕祯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教材)第一章中国文化及其形成第一节:文化简论“文化”这个词,现在已经飞遍当今社会的各个角落,差不多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步。

什么“旅游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等等。

因此,现在来谈什么是文化,远比数年前要容易得多了。

不过,为了让大家能很好地理解我们以后要谈到的内容,这里还是要简略谈一下“文化”这个词的内涵。

一、文化的含义从文献记载看,“文化”这个词的意思,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巳经出现了。

《周易·贲(bēn)》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大概是中国人论述“文化”的开始,但“文化”二字还没有连在一起。

它的意思是,治国者必须观察天道自然规律,以明了时序的变化;又必须观察人伦社会的各种现象,使天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做到行为符合规范。

到了汉代,“文化”成了相连的形容词,多为以文德治天下之意,或用于与未经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

西方的“文化”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它的意思是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等。

法文的Culture,也是栽培、种植之意。

但又引申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

这里的意思就包含了从人的物质生产到精神生产两个领域。

可见,西方“文化”的含义比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要宽泛得多。

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说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这一观点影响巨大,在文化史的研究方面具有开先河的作用。

直到现在,还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和认识“文化”的参考。

后来,人们纷纷用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来给“文化”下界定。

其中,有的侧重于历史性,有的侧重于规范性,有的侧重于心理性,有的侧重于结构性,有的侧重于遗传性,等等。

迄今为止,文化的定义有数百种之多。

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文化”作了一种新的解释,即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与精神的创造及其成果的总和。

如前苏联哲学家罗森塔尔·尤金在他所编的《哲学小辞典》中认为:“文化是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比较狭隘的意义来讲,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

”我国1979年出版的《辞海》基本上采用了这个说法。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同意这个观点,对文化的定义仍然存在许多争论。

国内近年来出版的各种文化学著作,也企图对文化的定义做得尽善尽美。

例如,西安半坡村的土壤属自然物质,不是文化,但它经人捏塑烧制成陶罐之后,就成了原始文化的组成部分。

不论“文化”有多少定义,但有一点还是很明确的,即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

有人才能创造文化。

文化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

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的人创造不同的文化。

人创造了文化,也享受文化,同时也受约束于文化,最终又要不断地改造文化。

我们都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和改造者。

人虽然要受文化的约束,但人在文化中永远是主动的。

没有人的主动创造,文化便失去了光彩,失去了活力,甚至失去了生命。

我们了解和研究文化,其实主要是观察和研究人的创造思想、创造行为、创造心理、创造手段及其最后成果。

至于对文化的结构,不同的说法也很多。

广义的文化一般可分为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三个层面。

有的把它分为四个层次:即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二为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三为行为文化层,指人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四为心理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

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

二、中国文化的民族特点文化也跟人一样,特点有外在的和内在的两种。

外在的是它的样子,即形态;内在的是它的品性,即精神。

这两方面,国内外的学者们都有不同的看法。

概括起来说,它的外在特点有四方面:一是它的统一性,说“中国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同时汇集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

这个统一体发挥了强有力的同化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时刻都未曾分裂和瓦解过。

即使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存亡关头,在政治纷乱、国家分裂的情况下,它仍能够保持完整和统一。

这一特征是在世界任何民族的文化中都难于找到的。

”(李中华:《中国文化概论》)二是它的连续性,说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没有中断过,它是一环扣一环地连续发展的。

它不像埃及、巴比伦和希腊文化那样,在发展中产生过断档和空白,发生过间隔或跳跃。

即以文学而言,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魏诗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直发展下来。

史学也是如此。

三是它的包容性,说中国文化能够兼收并蓄,这不但指诸子百家在争鸣中能够取长补短,相互融汇,也指汉民族文化能够长期吸收周边少数民族的文化,更指对外来文化也能敞开它博大的胸怀,有扬有弃地吸收,如佛教的中国化。

这种包容性在明末清初有所减弱,但有容乃大仍是中国文化的本色。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四是它的多样性,说中国文化虽然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因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所以内部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差异。

比如历史上形成的楚文化、晋文化、秦文化、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以及蒙文化、苗文化、藏文化和一部分地区的伊斯兰文化等,都是异彩纷呈,各有特色。

中国文化的内在特点说法很多,概括起来也很难。

大体说来,有冯友兰先生的“哲学特性说”。

他认为,中国文化具有以儒学为主导因素的哲学特性,儒学提供了丰富的人生智慧,凝结成中华民族特有的心理素质,塑造了中国传统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特殊性格。

还有任继愈先生的“宗教特性说”。

他认为,中国文化是儒、道、释三教合一,儒学以及后来的宋明理学在实质上都是宗教。

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思潮构成了唐宋以后直到鸦片战争前后近千年的宗教史和思想史。

也有李泽厚先生的“美学特性说”。

他认为,中国文化的传统是社会政治哲学始终占主导地位,并且同兵、农、医、艺四大实用文化联系密切,它的哲学追求是美感和乐感,而不是苦感和罪感。

第四,还有梁漱溟先生的“伦理特性说”。

他认为,中国文化以人伦关系为基本,讲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贤臣忠等等,追求群体互助,同西方世界的“个人本位”和“自我中心”很不相同。

这四种观点具有代表性,跟个人所研究的侧重面有很大关系。

第二节: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任何文化都有其特定的生长土壤,都是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结构和经济结构相联系。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以农耕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制度和专制主义为社会政治结构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正是这样的土壤,造就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伦理类型,形成了它与其他类型文化迥异的多种特征。

由于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和多角度性,此处仅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概括出相对的、基本的几点加以阐述。

一、统一稳定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多种文明形态中,中国文化延绵至今而未中断,首先在于它具有统一性和稳定性。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融合国内外各民族的文化,逐步形成了以华夏文化为中心的统一体。

这个统一体以二千多年来国家政体的“大一统”为背景,以多民族的同化、融合为条件,以文字、思想、制度的“定于一”为基础,以各阶级各学派对大同目标的追求为动力,成长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这种“统一”的文化形态,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和高度凝聚力,绵延万代,传承不绝,海内外的华夏子孙们对之无不认同和引为骄傲。

统一与稳定是相辅相成的,统一带来稳定,稳定促成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稳定性表现在国人以一贯之的求稳心态上。

半封闭的地理环境,较为优越的自然条件,产生了中国的农耕文化;农耕文化起居有定、耕作有时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培育出我们民族“安土重迁”的观念。

以“男耕女织”为幸福,以“耕读传家”为自豪,这是绵延千年并已深烙在人们心底的生活理想,多少诗文、戏曲靠演绎这类安宁稳定的画面而令国人热泪盈眶,心驰神往。

传统文化的稳定性又表现在国人思维的恒常惯性上,它的根子也在农业文化之中。

周而复始的劳作,宁静安定的生活,分久必合的政局,这些都易使人们产生循环恒久的意识,因而中国人往往以“稳重”为做人标准,以“安稳”为生活标准,以“对称而工稳”作为文学艺术和科技工艺的标准。

孟子描绘了在井田制度下百姓的美好生活景况: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zhì)之畜(ch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谨庠(xiǎ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上》)这幅“仁政王道”的图景充满了理想色彩。

孟子主张让百姓拥有一定的财产,主张普及教育,是富有进步意义的。

二、超越宗教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非宗教性的文化,这主要是由其浓厚的人文主义理性传统决定的。

虽然远古时期中国也曾产生过原始宗教和“尊鬼事神”的意识,但周代就已经开始“重民轻神”,春秋战国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更把对人与社会的终极关怀提到了新的高度。

与欧洲和印度以上帝、佛为最终信仰,以神的启示训诫为生活准则不同,在中国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儒家不信鬼神,不讲来世,只把人伦道德作为万事万物的准绳。

道家虽然主张“自然无为”,但这不过是以否定的方式表达对社会人事的关怀,要求自然地对待现实人生。

因此,从中国文化的非宗教特性来看,道家的自然主义可以说是对儒家人文主义的一个补充。

此外,西方宗教文化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人类和文明,中国文化却认为民族的始祖和文明的创造者是人而不是神,即便在神话传说中赋予伏羲、神农和黄帝等始祖以神力,他们仍然脱离不了从事渔猎、农耕或采植的劳动者形象。

中国文化虽然具有超越宗教的特性,但中国还是存在多种宗教的,只是中国人的宗教观里并无多少厌世出世的情绪,人们向神佛祈祷多半是为了现实生活的需要,对现世的热情要远远超过对虚幻的彼岸世界的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