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事件、媒介伪事件
媒介事件新传名词解释
感谢百度文库让我们在这里与你相见,您的下载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媒介事件新传名词解释
一、媒介事件
媒介事件这个词在新传领域可是个挺有意思的概念呢。
媒介事件就是那些经过提前策划、有组织的、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渠道的特殊事件。
比如说一些大型的电视直播节目,像春晚啊,那就是典型的媒介事件。
它是由电视台精心策划,众多工作人员筹备好久才呈现出来的。
还有奥运会的开幕式,这也是超级大型的媒介事件。
全球好多电视台都会转播,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各种媒介来观看。
这些媒介事件往往有着很强的仪式感,它们的目的很多时候是为了传递特定的价值观或者文化内涵。
像春晚,就会在节目里融入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像是京剧表演啦,民俗展示之类的,通过电视这个媒介传播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让大家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
奥运会开幕式呢,则是展示举办国的文化特色、科技水平等。
而且媒介事件一般会吸引大量观众的注意力,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它们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周期性的,像春晚每年都有,这就是周期性的媒介事件。
反正就是说,媒介事件在新传领域里是一种很独特、很有影响力的存在。
第 1 页共 1 页。
最新整理传统媒体中虚假新闻的成因及应对措施.docx
最新整理传统媒体中虚假新闻的成因及应对措施传统媒体中虚假新闻的成因及应对措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之中。
因此,人们接收信息的渠道与方法变得越来越多,全媒体时代让传统媒体的王者地位岌岌可危。
虽然,长久以来人们都是通过传统媒体来接收外界信息,人们似乎已经成为传统媒体的忠实受众群体。
但是,随着人们碎片化的时间利用习惯,新媒体更加符合人们的接收信息和阅读习惯,而且,绝大多的消息都是通过新媒体第一时间得到传播。
在新闻传播的即时性方面传统媒体似乎永远都会比新媒体慢一步。
有些传统媒体为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媒介环境下得到更多的受众,便会出现急功近利与刻意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或者对新闻不进行深入调查和采访便开始对事件进行传播,导致虚假新闻的出现,从而使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变得越来越低。
接下来,笔者将对传统媒体出现虚假新闻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传统媒体如何最大限度的杜绝出现虚假新闻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
1 传统媒体产生虚假新闻的原因1.1 新闻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新闻记者的业务能力较弱随着媒体的扩张,媒体的从业人员的数量便会急剧增加,为了满足媒体正常的运营需求,对媒体从业者的要求也便会在很大程度上有所降低,造成媒体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甚至有些新闻从业者根本就不具备新闻收集业务能力。
这些新闻业务能力不足的从业者在面临海量的信息时,他们根本无法找出哪些信息是具有新闻价值而且还是真实存在的信息。
同时,有些新闻从业者会有一些投机取巧的心理,在写新闻稿的时候不认真,写完后在不校对的情况下便把新闻稿发布出去,造成信息传播的错误,虚假新闻便由此产生。
1.2 过分依赖现有材料,不做深入的调查和采访20xx年春节期间,有两个关于年夜饭的故事成为了人们热议的话题:一个是城里的媳妇在第一次跟老公回农村老家做年夜饭,因为女人不能上桌吃饭,一气之下把饭桌掀了;另一个是xxxx女孩和男朋友过年回老家,因为女方嫌弃年夜饭太差而连夜赶回城市。
意象 理解美国伪事件的指南-张萍
伪事件的特征4 五 伪事件的特征
• 3 背后的利益源于其与有关事实 间的关系模糊不清
• 因为它是刻意制造出来的,本来并无这一事实 的存在;但是,制造出来以后,它又变成了一项 事实,有实体的存在,而非虚幻
伪事件的分类1 四 伪事件的分类
(一)基本分类 • 首先是源头产生型。
• 在这一类媒介事件中,传媒在客观事件出现之前就 实施了带有明确目的性的行为,对隐性事实进行策 划、安排等,从而导致“事件”的发生。
• 如美国新闻史上的“奇技记者”事件 :1889年,《纽约世界报》 策划、安排该报女记者布莱仿照名著《八十天环游地球》用72 成功环球一周,引起巨大轰动。 • 如97年凤凰卫视《飞跃黄河》到现今的各类选秀节目和年度人 物评选活动等。
• 由以上对于媒介事件的阐释,可将媒介事件的 基本特性总结为以下几点:
伪事件的特征2 五 伪事件的特征
• 1.非自发产生,而是经过设计、安排才存 在的
• 有个出版商有一批滞销书久不能脱手,他忽然想了一个非 常妙的主意;给总统送去一本书,并征求意见。忙于政务的 总统便回了句;这本书不错。出版商便抓住这句话做广告, ‘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于是这些书被一抢而空。 • 不久,这个出版商又送了一本给总统。总统上过一回当了, 就说:这本书糟糕透了。出版商又做广告:现有总统讨厌 的书出售,又有不少人出于好奇争相购买。 • 出版商第三次将书送给总统,总统接受了前两次的教训, 便不作任何答复。出版商却大做广告,现有总统难以下结 论的书,欲购者从速。居然又被一抢而空。
• 李普曼(Lippmann,W.)在《舆论学》中提到:“人对于环 舆论学》中提到: 人对于环 境的适应是通过虚构的媒介来进行的” 境的适应是通过虚构的媒介来进行的”,我们对环境 的认识是间接性的, 的认识是间接性的,媒介实际上为公众建构了一个由 假事实”组成的“假环境” “假事实”组成的“假环境”(pseudo environment) 。 • 伯格(Berger,P.L) 、拉克曼(Luckmann,T)在《社会实体 的建构》 提出的“真实的社会建构”理论, 的建构》中提出的“真实的社会建构”理论,认为个 人的主观真实主要来自媒介建构的符号真实与社会情 境。
中外传媒研究05
媒介事件
后九一一时代的媒体奇观
911事件成为电视媒体全天候现场直播的一幕令人难以 忍受的活剧 电视的现场直播把911变成了一场让人身临其境的活剧 在其后的三天时间里,美国主要的电视台和有线频道取 消了所有娱乐节目和商业广告,全天候播出相关的新闻 和专题节目 2002年5月,HBO电视台播映了一部名为《纪念》的纪 录片,称911恐怖袭击是“历史上纪录最为详尽的事件”
媒介事件
媒介事件
媒介事件
影响及意义
在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积极互动中,网络媒体已成为 推进我国信息公开与舆论开放的重要力量 对敏感问题的新闻报道打破地域限制,有利于推进我国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实行信息开放,让媒体报道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突出问题, 有利于促成事态的妥善解决
媒介事件
9月2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并排刊出了三条消息: 江主席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江主席与法国总统希 拉克通电话;江主席应约与英首相布莱尔通电话。三次 通话的内容都是就恐怖事件表明中国的立场。 事件脚本的编排模式:首先,政府表明基本立场,然后 试图给予受难国援助,最后与其他政治大国进行沟通。 “美国遭袭之后的世界:悲痛与谴责”、“美国会不会 报复?” 、“世界经济雪上加霜”等一系列报道,并 同时配发了江泽民致布什的信。(9月13日头版,《南 方周末》刊发 )
媒介事件
媒介事件
什么是媒介事件
媒介事件原用来指经过提前策划、宣布和广告宣 传的特殊的电视事件,后来被扩展到整个大众传 播领域中经过媒介预先策划的各种媒介事件
媒介事件是指“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 其深层意义在于强调媒介将常规性事件变成具有 强大影响力的新闻事件
媒体造假案例分析
媒体造假案例分析媒体造假是当今社会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传播的迅速发展,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能力不断增强,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媒体造假现象的频繁出现。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分析几个典型案例,探讨媒体造假的原因、危害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案例一:新闻报道中的数据伪造在新闻报道中,数据是支撑事实的重要依据。
然而,有些媒体为了追求点击率和炒作效果,不择手段地伪造数据。
例如,某媒体报道了一起交通事故,声称事故导致数十人受伤,但实际上却未经证实。
这种伪造行为不仅误导了公众的判断,也破坏了媒体的公信力。
案例二:照片篡改和虚构的报道图片在媒体报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直观地传达事件的真实性。
然而,有些媒体选择篡改照片来营造特定的氛围或误导观众。
例如,一家媒体发布了一张被删除关键人物的照片,致使观众对事件的理解产生了偏差。
此外,虚构的报道也经常出现,有些媒体为了迎合自身立场或吸引关注,编造了虚假的事件和情节。
这种行为不仅欺骗了公众,也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案例三:引用虚假专家和证据在新闻报道和文章分析中,专家的观点和证据通常被认为是可信的来源。
然而,一些媒体为了支持自己的立场或者满足商业需求,采取引用虚假专家和伪造证据的手段。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挫伤了公众对媒体的信任,也扭曲了事实的真相。
这些案例只是媒体造假现象的冰山一角。
造假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商业利益和点击率的驱动使得一些媒体为了吸引关注而不惜一切代价。
广告收入和用户点击量直接关系到媒体的经济利益,因此一些媒体放弃了客观真实的报道,转而追求轰动效应。
其次,在信息时代,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媒体的工作压力也与日俱增。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媒体可能会出于效率和速度的考虑,采取简化或者弄虚作假的方式,而不进行充分的调查核实。
媒体造假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首先,媒体是公众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假新闻和不实报道会误导公众的认识和判断。
伪事件名词解释
伪事件名词解释
伪事件通常指的是虚假的事件,即并不存在或不真实的事件。
这种事件往往是由个人或组织故意编造或传播的,其目的可能是引起公众的注意、欺骗、操纵舆论或追求其他个人或集体利益。
伪事件在现代社会和数字媒体的普及下,往往会迅速传播,引起广泛关注,甚至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伪事件的拓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媒体与伪事件:伪事件常常是通过媒体传播的,媒体的报道和传播方式对伪事件的传播速度和影响力有着重要影响。
媒体需要在面对伪事件时,加强事实核查和真实报道,以避免误导公众和助长伪事件的传播。
2.社交媒体与伪事件:社交媒体平台的兴起使伪事件更容易被制造和传播。
通过虚假账号、编造故事、篡改图片等手段,在社交媒体上制造出看似真实的事件并引起关注。
社交媒体平台需要加强对伪事件的监控和打击,以维护信息的真实性和公众的权益。
3.网络迷因与伪事件:网络迷因的流行和广泛传播也给伪事件提供了土壤。
许多伪事件会被戏仿、恶搞和扭曲,甚至成为网络上的笑料。
这可能会模糊事实与虚构的界限,降低公众对伪事件的警惕性。
总之,伪事件的出现需要公众保持对信息的辨别力和批判思维,媒体和社交媒体平台也需要在传播与监管上加强管理,以减少伪事件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媒介事件名词解释
媒介事件名词解释
媒介事件就是指经过某“组织”(政府、政党团体、企业、社团等)有计划、有目的地策划并执行,以大众媒体为媒介和渠道,向受众进行有目的传播的事件及其过程。
目录
1 理解
2 媒介事件
理解
媒介事件这个概念包含两种理解:
一是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提出“假事件”一词,他将假事件界定为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并指出了假事件具有人为策划、适合传媒报道的特点,并重点讨论了为各种竞选服务的媒介事件。
所谓媒介事件,就是其提出的假事件,是由政治利益集团制造的假事件。
一是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在《媒介事件》中定义的“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
媒介事件对于受众来讲,具有三个特点:
1、突破空间界限,使观众直接参与到事件的进程当中;
2、打破了时间的限制,让受众以改变日常的生活规律为代价,投入到“表演”的收看当中;
3、由于媒介经过了提前的策划和电视参与,使得媒介事件在转播之前就产生了相当的“知名度”。
媒介事件
“特殊的电视事件”
其特殊体现在它是观众对电视节日性的收看
而这些能被观众当作节日性收看的事件
正是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
主要为国家级的事件
媒介事件的3C类型
庆典Coronation:加冕、葬礼、九七回归、春晚……
征服Conquest:阿波罗号登月、神五、神六……
竞技Contest:奥运会、世界杯……。
浅谈媒介事件及其意义
#$$* 年 中 国 对 香 港 恢 复 行 使 主
权, 吸引了 * 月 # 日回归庆典仪式的实况转播, 全 世 界 数 亿 乃 至 数 十 亿 人 关 注 的 目 光 。而 %""# 年中国则有太多令人激动不已的媒介事件, 首 都 北 京 在 莫 斯 科 赢 得 了 %"") 年 奥 运 会 的 主 办 权,沈阳五里河的足球场上中国男足成功闯入 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圈,中国经过十几年艰苦不 懈的努力终于在多哈拿到进入世贸组织的入场 券。 这些重大的历史事件, 极大地唤起了中国人 的期盼、 激动、 幸福与忠诚。在参与和见证历史 事件方面,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不曾像今 天的人们这样幸运。这些媒介事件是呈现给中 国人的节日, %""# 年 的 中 国 人 就 这 样 在 一 个 又 一个媒介节日中幸福地度过。 那么, 究竟什么是媒介事件呢? 媒介事件是 指 “一 种 特 殊 的 电 视 事 件 ”
$%&’(!""! >+&?!) @+?*
浅谈媒介事件及其意义刘Fra bibliotek斌(江 汉 大 学 中 文 系 , 湖 北 武 汉 [摘
*G""A) )
要] 媒介事件通常被理解为人为制造的 “伪 事 件 ” , 或者所有经过大众媒介传播的事件。这种认识
和评价,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阻 碍 了 人 们 对 媒 介 事 件 的 深 入 研 究 以 及 对 媒 介 事 件 社 会 功 能 的 发 现 和 利 用 。因 此 , 应 重新对媒介事件加以定义, 并 且 作 出 积 极 的 评 价 。媒 介 事 件 是 特 殊 的 电 视 事 件 , 它区别于日常的电视节目和 电视新闻, 具有非常规性、 直播性和提前策划性等特征, 它具有新闻事件、 突发事件所不具备的强大的社会 影响力, 能够起到凝聚民心、 化解矛盾、 延缓冲突、 整 合 社 会 的 作 用 。从 新 的 视 角 认 识 和 评 价 媒 介 事 件 具 有 深 刻的学术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媒介事件; 现场直播; 见证; 重新定义; 社会影响力 [中图分类号] D!A" [文献标识码] E [文章编号] (!""! ) A""AB*#)) "*B"")FB"G
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媒体失实与虚假新闻问题
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媒体失实与虚假新闻问题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报道不仅影响着公众的认知,也对国际关系和舆论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然而,随着新闻业竞争的加剧和商业利益的驱使,一些媒体出现了失实报道和虚假新闻的问题。
本文将从媒体失实和虚假新闻问题的定义、原因以及对国际新闻传播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媒体失实与虚假新闻问题的定义与界定媒体失实指报道与事实不符,故意或无意地歪曲事实真相的行为。
而虚假新闻则是指完全捏造或者编造事实的假新闻报道。
媒体失实和虚假新闻无论是在国际新闻传播中还是在国内传媒领域,都属于严重违背媒体职业道德和伦理的行为。
二、媒体失实与虚假新闻问题的原因1.商业利益驱动:部分媒体为了吸引读者和收视率,更倾向于渲染新闻事件,夸大报道,甚至编造事实,以此来获取经济利益。
2.政治操控:有些国家或政府机构会利用媒体来操纵民众舆论,对某些事件进行失实报道,以达到政治目的。
3.缺乏媒体监管:对于媒体失实和虚假新闻行为的监管不力,缺乏有效的处罚机制,使得这些行为屡禁不止。
三、媒体失实与虚假新闻对国际新闻传播的影响1.破坏公众信任:媒体失实和虚假新闻会导致公众对媒体的信任度下降,损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严重影响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新闻传播的可信度。
2.误导公众带来负面影响:大量的失实报道和虚假新闻会对公众的价值观产生错误引导,容易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甚至引发社会问题和舆情危机。
3.影响国际关系:虚假新闻和媒体失实报道有可能引发国际关系紧张甚至冲突,增加各国之间的误解和隔阂。
四、有效应对媒体失实与虚假新闻问题的措施1.加强媒体监管:各国政府应建立起完善的媒体监管体系,加大对媒体失实报道和虚假新闻的查处力度,对违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
2.加强媒体教育与职业道德培养:媒体从业人员要接受严格的职业培训,提高媒体素质和职业道德意识,明确自身社会责任。
3.推动媒体自律:媒体行业应加大自律力度,建立自律机制,对失实报道和虚假新闻进行自我纠正。
意象 理解美国伪事件的指南-张萍
——丹尼尔·布尔斯廷
—张萍
主要内容
• 一 作者及其主要著作 • 四 伪事件的分类 • 二 本书主要内容 • 五 伪事件的特征 • 六 案例分析 • 三 伪事件的内涵
作者及其主要著作1 一 作者及其主要著作
• 丹尼尔·布尔斯廷(Daniel J.Boorstin,1914 2004),15岁入哈佛大学,后来作为罗德奖学金获 得者(美国给予优秀研究生的奖项)赴英国牛津大 学深造,返回美国后,继续到耶鲁大学法学院深造, 获得博士学位。 • 在被任命为国会图书馆馆长前,他是美国国家历史 和技术博物馆馆长、史密森学会资深历史学家,此 前,他曾在芝加哥大学当了25年历史学教授。是美 国著名文学派史学家,也是曾获普利策奖的《美国 人》三部曲的作者。1989年,布尔斯廷因其一生对 文学的卓越贡献,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 由以上对于媒介事件的阐释,可将媒介事件的 基本特性总结为以下几点:
伪事件的特征2 五 伪事件的特征
• 1.非自发产生,而是经过设计、安排才存 在的
• 有个出版商有一批滞销书久不能脱手,他忽然想了一个非 常妙的主意;给总统送去一本书,并征求意见。忙于政务的 总统便回了句;这本书不错。出版商便抓住这句话做广告, ‘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于是这些书被一抢而空。 • 不久,这个出版商又送了一本给总统。总统上过一回当了, 就说:这本书糟糕透了。出版商又做广告:现有总统讨厌 的书出售,又有不少人出于好奇争相购买。 • 出版商第三次将书送给总统,总统接受了前两次的教训, 便不作任何答复。出版商却大做广告,现有总统难以下结 论的书,欲购者从速。居然又被一抢而空。
• 1997年4月14日,台湾著名女影星和主持人白冰冰的独 生女、年仅17岁的高中女生白晓燕遭绑匪绑架,绑匪 提出500万美元的天价要求。由于该案涉及知名艺人, 又有创台湾纪录的巨额赎金,于是各传媒闻风而动, 直接介入案件发展,使劲浑身解数,无所不用其极, 互相之间拼命竞争“独家新闻”,并最终导致白晓燕 遭绑匪撕票的惨剧。
媒介事件名词解释
媒介事件名词解释媒介事件是指通过媒介传播的事件或新闻,通常指发生在媒体领域或与媒体有关的事件。
媒介事件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媒介事件通常是对社会重大事件的报道、评论或解读,包括突发事件、政治事件、经济事件、社会事件等。
其次,媒介事件是在传统或新兴媒体平台上发生和传播的事件,涉及媒体机构、媒体从业者、媒体产品等。
最后,媒介事件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公共性,能够引起社会公众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媒介事件是媒体和社会的交互过程中的产物,可以说是媒体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
媒介事件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和矛盾,为人们提供了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窗口;另一方面,媒介事件也影响和塑造着社会的公共舆论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
媒介事件的报道和解读,往往会引起社会对事件的关注、讨论和批评,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
媒介事件在现代社会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首先,媒介事件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通过媒介事件,人们可以了解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社会动态,增加对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了解。
其次,媒介事件有助于丰富舆论场域,通过媒介事件的报道和评论,不同的观点和声音得以表达和传递。
这有利于公众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多元化和公众参与。
此外,媒介事件还能够引发公众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激发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
然而,媒介事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媒介事件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存在一定的问题。
媒体普遍存在的商业化倾向、政治偏见以及一些媒体从业者的不良行为,可能导致媒介事件的报道失去客观、公正的立场。
其次,媒介事件的传播和引导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些媒体可能会片面追求点击率和收视率,以及符合自身利益和立场的宣传目的,导致事件的传播被扭曲和歪曲。
这些问题需要引起媒体从业者和公众的共同关注和思考,共同推动媒介事件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媒介事件是通过媒介传播的社会事件或新闻,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公共性。
媒介事件不仅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是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力量。
传媒假事件
传媒假事件传媒假事件:自编自导自演自报的新闻假事件(pseudo-event)一词起源于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的著作《形象》,他将假事件界定为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并指出了假事件具有人为策划、适合传媒报道等特征。
本文研究的“传媒假事件”是一种假事件,它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出现,活动策划和报道的行为主体都是传媒自身。
从理论上厘清“传媒假事件”,有助于在这方面形成新闻工作的职业规范。
“传媒假事件”的两个典型案例案例一:行为主体是传媒组织,某报的“孩子回家行动”。
1995年11月,河南警方解救出了被拐卖的一群四川儿童,某报闻讯开展了新闻追踪,准备报道这些孩子如何被认领回家。
不料活动进行到一半时,因故孩子们无法被自己的家人或四川警方认领,河南警方也不能长期收养,只能暂将孩子送回养父母家,新闻追踪眼看只能就此遗憾结束。
该报总编提出报社出面将孩子接回四川的点子,使新闻追踪再掀高潮(其中也出现波折,为使高潮不断该报总编曾亲自出面请求公安部门配合,报社捐款给派出所)。
事件得到系列报道后,“省市有关领导和新闻界人士像迎接贵宾一样前往机场迎接”孩子。
有研究者认为,该报“就敢闯这个禁区,不仅投入到报道事件中去,而且将报道事件掀起来向前翻进。
”案例二:行为主体是传媒的记者,并被作为某报记者的采写经验总结。
2002年8月18日,热带风暴即将从粤西沿海进袭,19日中午我忽然接到区域新闻中心记者的电话,他告诉我一个紧急情况:一位记者的朋友和9个年轻人一起在某岛旅游,被困荒岛无法返回,粮尽援绝,拖下去可能出人命。
……我想打…110?。
但转念一想,……如果游客能坚持一下,待风浪较小的时候我们再出动营救,把握就大得多。
我和边防支队有过不少来往和合作,这一回,何不来一个穿针引线,促成营救行动,顺理成章地推出独家报道……下午2时30分,我打通了边防支队的电话。
当晚9时多,摄影记者赶到了(此前,他们一直在等摄影记者到)。
试论“传媒假事件”
试论“传媒假事件”传媒假事件是指媒体为了吸引观众、提高点击率或度,故意制造、夸大或捏造新闻事实,以虚假信息误导公众的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严重违背了新闻行业的职业道德,而且对社会、行业和公众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传媒假事件的产生原因多种多样。
首先,内部因素包括媒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提高知名度而过分夸大新闻价值,以及、编辑等新闻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等。
其次,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环境的变化、政治经济利益的驱动,以及受众对新闻需求的异化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促使传媒假事件不断发生。
传媒假事件对社会、行业和公众均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它破坏了新闻行业的公信力,使公众对新闻媒体失去信任,从而影响新闻传播的效果和社会的稳定。
其次,传媒假事件会误导公众,导致公众对真实信息的忽视或怀疑,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
此外,传媒假事件还会对当事人的名誉、社会关系等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
为了应对传媒假事件,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新闻行业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道德水平,从源头上杜绝传媒假事件的发生。
其次,建立健全新闻审查制度,对新闻内容进行严格把关,防止虚假信息流传。
最后,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增强公众对传媒假事件的辨识能力,自觉抵制虚假新闻。
总之,传媒假事件对社会、行业和公众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应该深入了解传媒假事件的含义和特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评估其对社会、行业和个人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维护新闻行业的公信力,保障公众的权益和社会的稳定。
我们也应该看到,传媒假事件的出现反映了新闻行业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如价值观的扭曲、社会责任的缺失等。
因此,在应对传媒假事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出发,综合考虑道德、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推动新闻行业的良性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传媒假事件的形式和手段也将会不断演变。
因此,我们需要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完善对传媒假事件的应对措施。
媒介事件、媒介伪事件
诚意缺失的“传媒假事件”2014-06-17 纪忠慧传播学考研必读一、“传媒假事件”与“假事件”“传媒假事件”概念由陈力丹等提出并界定,是指“由传媒公开策划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的事件或公共关系活动”,其首要特征是“消息来源和报道者重合”。
①1961年,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在《形象:美国假事件指南》中首次提出了“假事件”(pseudoevent)的概念——“它不是自发的,而是由于某些人的计划、设置或者促成才出现的。
它是为了满足报道和录制的要求而事先设计好的。
因此,它的出现是为了便利宣传工具而安排的。
”②“传媒假事件”与“假事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都是为了媒体的报道而策划出来的,但前者主要是由媒体策划的,而后者则是由传媒业以外的其他社会主体策划完成的。
“假事件”在中国又被称为“宣传性现象”,③有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的则掩盖或扭曲事实的真相。
事实一旦发生,就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有的是假象事实而已。
有些事件虽然也是为媒体报道而事先策划的,但没有扭曲事实的真相,可以借用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的“媒介事件”来指称。
无论“传媒假事件”还是“假事件”,都混淆了真与假的界限,又称“半真实”、“暧昧的真实”。
对这类事件或现象越是“忠实”报道,离事实真相就越远,记者和公众都要提高警惕。
“用茶水代替尿液送检”之所以被称为“传媒假事件”,是因为这一“事实”仅仅是为了媒体报道而人为设计的“预制”事件,在摄像机镜头的监视下,一切看上去那么具有戏剧性,结论也似乎不言而喻,但却扭曲了事实的真相。
在日常的医疗活动中,真正的患者不会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谎称病状或偷偷置换送检样本,因此,正常医疗活动以“无罪推定”为原则,不仅医生要相信患者自述为真,而且相关医学检测仪器也针对特定样本而设计,不具备辨别非特定样本的功能。
这样,记者原本要质疑和揭露的男科医疗问题,反而被“传媒假事件”转移了视线,没有达到原初设定的节目宗旨。
媒体事件读书笔记
“媒介事件”是一个从西方传来的词,不同的学者根据不同的语境对其进行了定义,可概括为两种范式:范式一:媒介化的动机(个人、社会组织、媒介、政府)—导演事件(预编码:人为安排、表演)—媒介化—媒介事件(伪事件)。
①这种范式的理论源头出自历史学家丹尼尔·波尔斯丁所说的“伪事件”。
20世纪60年代,布尔斯廷在其所著《形象》一书②中提出“假事件”概念,将其界定为:经过设计而刻意制造出来的新闻;如果不经过设计,则可能不会发生的事件;他把诸如记者招待会、大厦剪彩、游行示威乃至候选人电视辩论等事件都归为“假事件”之列。
范式二:真实事件—媒介化(编码:聚焦、放大、删减、扭曲)—媒介事件(奇观)。
③这种范式下最具代表性的定义来自于D·戴扬和E·卡滋在其著作《媒介事件》中的解释,按照他们的观点“媒介事件”指“一种特殊的电视事件”,④即是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事件——主要是国家级的。
这些事件是“电视仪式”或“节日电视”,甚至是“文化表演”。
在他们的笔下“媒介事件”有三种主要的叙述形式,也称“脚本”,即“竞赛”、“征服”“加冕”。
它们决定着每一事件内人物角色的分配以及扮演的方式。
“竞赛”强调竞争双方的对抗性,如奥运会比赛、总统竞选等;“加冕”则是游行,完全是仪式,如皇室婚礼、总统就职等,向观众讲述它的象征意义,引导观众按规定的思路进行意义的解读。
“征服”,指人类巨大飞跃的电视直播,“征服者”通过自由意志的行为实现对已知极限的超越,以超凡魅力为结果,如宇航员登上月球,柯受良驾驶汽车飞越黄河等。
这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范畴里“媒介事件”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日常理解,成为特性鲜明的传播学术语。
美国学者丹尼尔.戴扬与伊莱休.卡茨在其1992 年出版的《媒介事件: 历史的现场直播》中提出。
《媒介事件》开书第一句话:“本书讲的是对电视的节目性收看, 即是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
传媒假事件名词解释
传媒假事件名词解释
传媒假事件是指在传媒领域中出现的虚假事件,这些事件通过传媒渠道散布,
影响公众的认知和观点。
传媒假事件常常是有意制造和散布虚假信息或以夸大、歪曲事实的方式呈现真实事件,以达到某种目的,如争取关注、引起争议、炒作或误导公众等。
这种虚假信息经常以新闻报道、社交媒体、网络文章或视频等形式传播,迅速扩散并引起公众关注。
传媒假事件的出现对社会和公众产生了不利影响。
首先,它们可能误导公众,
扭曲事实真相,导致公众产生错误的观点和判断。
其次,由于虚假事件易于快速传播,给予传媒吸引眼球的动机,这些事件往往导致大量的争议和讨论,分散了人们对真正重要问题的关注和讨论。
此外,传媒假事件还可能对个人和组织的声誉造成损害,进而影响他们的信誉和业务。
为了应对传媒假事件,我们需要加强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和媒体素养。
公众应该
保持怀疑态度,并通过多方面的信息获取与交叉验证,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同时,媒体从业者也应该严格按照职业道德和伦理要求,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和负责任的原则,在报道和编辑过程中秉持真实性和可信度。
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应该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加强对传媒行业的监督和管理,以减少传媒假事件的发生。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保护公众对信息的正确认知,维护社会的信任和稳定。
“媒介事件”概念辨析
、
戴 扬和卡茨 还将媒介 事件总结 为竞赛 、 征服和加 冕三类 。 从 奥运 会到世 界杯再 到 总统竞 选辩论 , 体 育和政 治是 竞赛 的 主 要领 地 ; 人 类 的巨大 飞跃 , 如美 国宇航 员首 登月 球 , 是 征服 的主要 表现 ; 加冕 则完 全是仪 式 , 如查 尔斯与 黛安娜 的婚 礼 、 奥斯卡金奖等 。 通 过对 以上媒 介 事 件 的原 始概 念 、 特征、 分类 的梳理 来 看, 戴扬 和卡 茨引入 仪式人 类学 的理论 来 阐释大众 传播 的过 程, 这无 疑具 有里程 碑式 的意 义。但也 可 以看 出这 一范 式具 有较 大 的局 限性 , 其严 格 的界定致 使这 一概 念 的理 论 内涵和 外延过 窄 , 大量 重大新 闻事件不能被 包括在 内, 而且新媒 体技 术 的发展带 来的去 中心化也分 散了人们对仪 式性事件 的注意 力, 这一概念 的说服力大大削弱 。 二、 广义上 的媒介事件 : 媒介事件与奇观、 伪事件 、 新 闻策划 广义上 的媒 介事 件 , 泛指 一切 经 由媒体 报道 后产 生一定 社会影 响的事件 , 它既可能是 被媒体放 大的真事件 , 也可 能是 社 会上 各种 利益集 团为 吸引媒 体报 道而策 划 的假 事件 , 还 有 可能是新 闻界直接参与制造的新 闻事件 。在此基础上 ,“ 媒介 事件 ”这 一概念常与伪事件 、 新 闻策划 等概念混用。 我国学者刘 自熊在 《 解析 “ 媒介事 件” 的内涵 》一文 中 提 出 了解 释媒 介事 件的两 种理论 范式 : 一 是真 实事件一 媒介 化 ( 编码 : 聚焦 、 放大 、 删减 、 扭 曲 )一媒 介事件 ( 奇观 ) , 主要 强调 的是媒介化 本身对真 实事件和 环境的扭 曲与变形 。这一 思想 最早见 于李 普曼提 出的 “ 拟态 环境 ”和 “ 刻板 印象 ” , 其 都是 指经 由媒体 改造 后 的事实 ; 伯格 和拉 克曼 的社会建 构论 也是 这一 思想 的体 现 ; 费斯 克在 《 媒 介事件 —— 日常文 化与 政治变迁 》中 , 更是直接将媒介事件界定为媒介 ( 尤其是电视 ) 化 的事件 , 这些 事件 的真实 就部 分依赖 于其媒 介化 , 他认 为媒介事件表 明了真实 和虚假之 间的界限在 日益模 糊 ; 法 国社 会学 家盖 ・ 德堡 和美 国文化学家凯 尔纳使用 “ 奇观 ”( 又称景 观 )一词来描述这一媒介文化现象 , 批判媒介所创造 的 “ 虚假 意识”已经成为现实社会的核心 。二是媒介化 的动 机 ( 个人 、 社会组织 、 媒介 、 政府 ) 一导演事件 ( 预编码 : 人为安排 、 表演 ) 一媒介化一 媒介事件 ( 伪事件 ) , 相较于 范式 一是真实 发生的 事件 , 范式二则 强调 “ 人为制造” , 即根据 目的导演媒介事件 。 “ 伪事件 ”是 由美 国历史 学家丹 尼尔 ・ J ・ 布尔斯 廷 1 9 6 1 年 在其 著作 《 想 象 》一 书中提 出的概 念 , 将其界 定 为经过设 计 而刻意制 造出来 的新 闻 ; 如果不经过设计 , 则 可能不会发 生的 事件 ; 他把 诸如 记者招 待会 、 大厦剪 彩 、 游行示 威乃 至候选 人 电视辩 论等事 件都 归为 “ 伪 事件 ” 。 伪事 件 的特点就 在于 它的 “ 不 真不假” 。“ 不真”是指不经策划它本不会发生 , 完全 是无 中生 有 ; “ 不假 ”是指它确 实是实际发 生的 。布尔斯 廷认 为, 正 是 由于 “ 假 事件 ”具有 “ 不真不假 ” 的特点 , 用 以表述 的语 言是超越真伪 的, 它们往 往 比真事件更加吸引人 。 在媒介化 事件 中 , 新 闻策 划因其策划 主体 的特 殊性 , 常常
媒介事件
电视台
每一方都必须给予积极的认同并拿出相当的时间和其它投入才 能使一个事件顺利地成为电视事件。即媒介事件的形成是在三 方达成一种协议的基础上形成的。
媒介事件的萨满教化
• 萨满教是原生性宗教,“萨满”含有“巫”的意思。疾病 被认为是恶作剧的精灵造成的,而通过巫舞、咒语和特定 仪式来治病和与世外世界相通是萨满人最重要的特征。戴 扬认为,在转化性媒介事件中,受众被电视媒体带入一种 情感共鸣、激发和甘愿追随仪式所倡导之道路的状况,这 就是所谓的媒介事件的萨满教化。值得注意的是,所谓媒 介事件的萨满教化并非指媒体对受众刻意进行宗教性的迷 惑或操控,而是借萨满教的疗疾仪式特征对媒介事件的内
媒介事件的本土化运用和探讨
• 台湾学人吴恕用专文探讨了“伪事件”(pseudo-events),详细分析 了概念的内涵。
• 吴恕认为新闻中的这类“假事件”具有下述几种特质:(1)它不是自然 发生的事件,而是经过设计、安排才存在的;(2)安排“假事件”的主要 目的是为了立即获得新闻报道,以达到宣传的目的,(3)“假事件”和事 实之间的关系是模糊的;(4)“假事件”是自我实现(self-fufiling)的预 言,它可以提出预告,而又能自力去实现;(5)“假事件”可以进一步激发 其他的“假事件”。
• 在本书《媒介事件的协商》一章中,作者提出媒介事件 协商的三方(事件组织者、观众、电视台)都是自由代 理,独立于其他两方。强调电视的独立性,强调电视 台——依靠新闻自由——既不是组织者的雇员也不是它 的奴隶。而这种说法在集权体制的国家中是行不通的。
• 3.媒介环境的不断变化——从3C到3D • 本书将媒介事件分为三类:竞赛(contest)、征服 (conquest)、加冕(coronation)。在当时的逻辑下,这套 理论体系可以自圆其说。然而二十多年过去年过去了, 媒介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媒体特别是网络的出现, 不仅带来了传播形式上的变化,更带来了传播权力的重 新划分。 • 2007年卡茨和利布斯指出,媒介事件的三大类型竞赛、征 服、加冕已经不能充分概括电视上的新闻事件,特别是 中东地区持续不断的流血冲突。他们感慨,灾难、恐怖、 战争已经成为媒介事件的新类型。
“新媒体事件”、“新传媒事件”、“新媒介事件”辨析
“新媒体事件”、“新传媒事件”、“新媒介事件”辨析2019-04-02【摘要】本⽂对“新媒体”、“新媒介”及“新传媒”三个概念进⾏了辨析,认为这对系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具有基础性的作⽤。
指出“新媒体”、“新媒介”以及“新传媒”三个概念含义各有不同。
在与“事件”这⼀概念结合后,应该采⽤“新媒体事件”这⼀概念。
【关键词】新媒体;新媒介;新传媒;概念;辨析对研究对象进⾏概念分析,对系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来说,具有基础性的作⽤。
“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不是它的外部联系,⽽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
”1 正是由于概念的研究如此重要,刘作翔教授指出:“当⼈们对⼀个新的问题进⾏研究时,⾸先碰到的便是概念。
概念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科学地认识和界定⼀事物的概念,是科学地认识该事物的前提。
⼀个概念包含着⼀定的内涵和外延,⼀定的内涵和外延实际上是⼀个事物的质的规定性。
这种质的规定性实际上指明了它所包含的特定范畴和研究对象。
因此,对概念的研究与对新问题的研究同等重要,具有同等重要的理论价值。
”2 任何⼀个概念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外延。
⼀般认为,内涵解决的问题是“是什么”,⽽外延主要是界定这⼀概念内涵的适⽤范围。
在“新媒体事件”、“新传媒事件”和“新媒介事件”这⼀组概念中,有两个关键组成部分,⼀是“新媒体”、“新传媒”、“新媒介”,⼆是“事件”。
我们对这⼀问题的研究从对“媒介”、“媒体”和“传媒”概念的研究开始。
⼀、“媒介”、“媒体”、“传媒”辨析“新媒体”、“新媒介”还是“新传媒”这三个词经常被混⽤,很少有学者对此展开理性的分析。
为简单起见,我们⾸先分析媒体、媒介和传媒这三个词。
从汉语上看三个词是不⼀样的,但在意思上的区分需要进⾏认真的研究。
1、三个词的词义研究媒体、媒介和传媒从英⽂“media”、“medium”转化⽽来的,media是medium的复数形式。
Media意思为⼤众传播⼯具,⼤众传播媒介;medium的意思⼀是媒介,⽅法、⼿段;⼆是中间物、中庸;三是介质,环境;四是灵媒,通灵的⼈;巫师。
传播学
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一、关于传播的定义:1.国外学者:共享说:“传播就是变独有为共有的过程。
”——戈德刺激反应说: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互动关系(影响)说:“传播可以定义为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
”——格伯纳符号说:“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等。
这种传递的行动或过程通常称为传播。
”——贝雷尔森和塞纳目的、影响、反应说:传播就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
”——霍夫兰2.传播定义中应该把握的几点原则:概念的外延和必需要素:传者、受者、信息和媒介;第一,传播学中所要研究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普遍存在的信息交流沟通现象。
第二,传播过程必须同时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存在,缺一不可。
第三,连接传授双方的是有形的物质载体——媒介和符号。
第四,在每一次的传播活动中都必须有具体的内容,即实实在在的信息。
二、传播的基本类型:能够把握四种基本类型的基本特点并能作出判断。
1.自我传播现象2.人际传播的特点;最古老、最基本的传播方式。
直接性、随意性、私密性3.大众传播的特点;(1)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的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的手段进行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大众传播的对象即受众是社会上的普通大众,即“一般人”,不分群体和阶层。
(4)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
传播组织作为以信息为产品的产业,其产品的价值是通过市场实现的。
(5)大众传播的性质是单向性的信息传递过程。
(6)大众传播是制度性传播。
三、传播学的产生地、奠基人与创立者:传播学诞生于美国1.拉斯韦尔与5W;2.卢因与“把关”;3.拉扎斯菲尔德与“伊里调查”:意见领袖、两极传播、《人民的选择》4.霍夫兰:劝服研究和控制实验法;5.传播学之父(鼻祖)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传播学概论》四、人类传播发展历史:1.口语传播的特点(优势与不足);优势:1、信息的复杂度、精确度和容量大为增强;2、环境对信息传播的限制被打破了;3、信息开始具有了一定的保存性(口耳相传);4、最经济、最灵活的传播形式不足:1、受到空间的限制,近距离传播;2、信息保存能力差;3、信息的准确性缺乏保证2.印刷传播的特点特点:1、大量复制、大量生产2、记录永久性3、迅速性4、广泛性3.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特点:1、具有直接感受性2、时效性强3、受众覆盖面广4、将人际传播的方式导入大众传播5、时序性的信息传播方式6、可群体接收第二章传播要素与模式一、要素:1.编码与译码:理解判断编码指的是把信息源得到的信息精确地制成适宜传播者传播和受传者接受和理解的信号的活动;因此往往位于传播者一方;译码位于受传者一端,是将接收到的符号或代码还原为传播者所传达的信息或意义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意缺失的“传媒假事件”2014-06-17 纪忠慧传播学考研必读一、“传媒假事件”与“假事件”“传媒假事件”概念由陈力丹等提出并界定,是指“由传媒公开策划并作为新闻进行报道的事件或公共关系活动”,其首要特征是“消息来源和报道者重合”。
①1961年,美国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在《形象:美国假事件指南》中首次提出了“假事件”(pseudoevent)的概念——“它不是自发的,而是由于某些人的计划、设置或者促成才出现的。
它是为了满足报道和录制的要求而事先设计好的。
因此,它的出现是为了便利宣传工具而安排的。
”②“传媒假事件”与“假事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都是为了媒体的报道而策划出来的,但前者主要是由媒体策划的,而后者则是由传媒业以外的其他社会主体策划完成的。
“假事件”在中国又被称为“宣传性现象”,③有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的则掩盖或扭曲事实的真相。
事实一旦发生,就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有的是假象事实而已。
有些事件虽然也是为媒体报道而事先策划的,但没有扭曲事实的真相,可以借用施拉姆在《传播学概论》中的“媒介事件”来指称。
无论“传媒假事件”还是“假事件”,都混淆了真与假的界限,又称“半真实”、“暧昧的真实”。
对这类事件或现象越是“忠实”报道,离事实真相就越远,记者和公众都要提高警惕。
“用茶水代替尿液送检”之所以被称为“传媒假事件”,是因为这一“事实”仅仅是为了媒体报道而人为设计的“预制”事件,在摄像机镜头的监视下,一切看上去那么具有戏剧性,结论也似乎不言而喻,但却扭曲了事实的真相。
在日常的医疗活动中,真正的患者不会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谎称病状或偷偷置换送检样本,因此,正常医疗活动以“无罪推定”为原则,不仅医生要相信患者自述为真,而且相关医学检测仪器也针对特定样本而设计,不具备辨别非特定样本的功能。
这样,记者原本要质疑和揭露的男科医疗问题,反而被“传媒假事件”转移了视线,没有达到原初设定的节目宗旨。
二、“传媒假事件”的诚意缺失“传媒假事件”与“假事件”都是为了媒体的报道而量身定做,常常使事件的表象与真相之间产生错位,误导公众的认知和判断,因此,许多情况下可以不加区别地使用这两个概念。
改革开放前,“传媒假事件”主要是出于宣传的需要,为的是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
实行市场化以后,随着利益机制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利益动机开始在“传媒假事件”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万事利为先”已经成为制造各种“假事件”的主要动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业的事业属性与企业化运营管理模式得以确立,这时,新闻传媒业的内部资源配置不得不考虑市场效益,电视收视率、报纸发行量和网络点击率等市场化指标受到重视。
这是传媒业改变过去的宣传语态,贴近生活、贴近受众的重要一步,现在传媒业内部讨论最多的恰恰也是可视性、可读性。
不过,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新闻传媒业对市场化指标的重视早已不止于贴近受众,而是更多地指向了自身利益的考量。
在每一个市场指标都意味着广告收入的逻辑面前,新闻样式与内容的选择不再像从前那样单纯,媒体人也难以精心养大气,越来越缺乏诚意。
由于诚意的缺失,“传媒假事件”恰如没有灵魂的黄色新闻,实际是一种哗众取宠和投机,用“饮鸩止渴”来形容并不为过。
美国黄色新闻大王赫斯特策划的“传媒假事件”不胜枚举。
美西战争前,赫斯特派画家雷明顿前去古巴采访——“你提供图片,我提供战争。
”一句话揭示了“传媒假事件”的深层密码:“事实”可以人为策划、量身定做,只要能给传媒机构带来销量和受众,天下就没有想要而得不到的“事实”。
很显然,“传媒假事件”和“假新闻”不同,前者确实在真实的生活空间里存在过,具有更大的迷惑性,但它是按照事先策划的“脚本”而搬演的“预制”事件,带有“表演”的成分,绝非一般事实。
“传媒假事件”虽然也是事实,但它只是搬演了事先策划的脚本,误导人的感知,使人的认识和实践产生偏差,必然属于“假象事实”,不可能成为一般事实中的真相事实。
这表明,“传媒假事件”虽然可以迷惑人于一时,甚至还可以收到意料之外的奇效,但由于缺乏诚意,没有灵魂,自然行之不远,随时都有被揭穿的风险。
三、“传媒假事件”的文化逻辑“传媒假事件”混淆了现实与真实的界线,使得生活世界里原本不言自明的逻辑关系发生了改变。
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把电子媒介时代的现实描述为一种由符码所构造的“超现实”或“超真实”,意即媒介与现实的关系由原来的前者向后者适应,改变为后者向前者适应;不是媒介如何嵌入生活,而是生活如何通过媒介成为可能并得以实现。
很显然,“传媒假事件”只不过是媒介与现实关系发生颠倒的一个缩影,体现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社会的文化逻辑——“媒介信息构成了我们所相信的所谓‘真实’的体验,但实际上,它与万事万物的自然秩序相距甚远。
”⑦在电子媒介覆盖全球之前,媒介与现实的相互依存与适应关系,更多地呈现为一种进步与秩序的和谐状态,并没有引发人们的担忧。
然而,“电视的诞生,使人们对新闻的态度有了改变,对速度的要求高于对精确度的要求,表象变得比实情更重要。
”⑧不仅如此,以画面效果取胜的电视传播呈现出不同以往的媒介偏向——“思考无法在电视上得到很好表现,这一点电视编导很久以前就发现了。
在思考过程中,观众没有东西可看。
”⑨一个鲜明的例证是,在政治竞选被视为西方民主符号的同时,相关报道却像电视“真人秀”一样,越来越充斥着各种“引人入胜”的细枝末节,而舍弃了严肃的政策和政治话题。
“传媒假事件”与“真人秀”的风行,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面相,表征的都是物与像之间的距离逐渐模糊的文化逻辑。
不过,这一文化逻辑的形成固然与电子媒介的传播偏向有关,但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却不能视而不见。
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体,都经历了由娱乐媒介向信息媒介的转变,一度成为新闻存在形式的定义者。
然而,随着消费文化的蔓延,不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新闻娱乐化的趋势,传媒业在承载和建构消费文化的同时,自身也开始受到消费文化的支配。
这使得“过去曾被重视的新闻观念被扔进市场的熔炉,重铸出来的是经媒体精心策划的、有可能畅销的新闻商品。
”⑩在无深度、流行性、模式化和易于复制等文化趣味横扫一切的消费文化氛围中,新闻价值观念发生了蜕变——公共领域、权力与政治等严肃话题不再神圣,新闻、民主和启蒙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变得不复可靠。
对此,美国学者不无忧虑地写道:“电视新闻通过戏剧化现实、或搞笑来回应观众的不耐烦,填补空白,这可能被认为是挽留住观众的惟一方式。
”(11)当新闻成为消费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不会有媒体愿意为严肃的“硬新闻”埋单,甚至老牌的新闻机构也不能例外。
“现场报道曾经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传统,现在不再如此了。
包装——这就是记者们现在要做的事情。
记者们经常自我解嘲地说:‘好啦,看上去像新闻了。
’头儿只要求搞得像新闻,一半真实,一半虚假,这太好了”。
(12)这种情形当然不止于美国,也不止于完全市场化的传媒机构。
在今天的中国传媒业,记者不仅钟情于那些有娱乐价值而成本低廉的题材,而且更愿意在严肃的“硬新闻”里寻找卖点。
由此我们看到的是,“茶水发炎”这类“传媒假事件”已经摆脱了宣传体制下的套路,不再是正襟危坐的宣传语态,转而竭力挖掘严肃新闻的娱乐价值,有意识地加入戏剧化的情节、悬念,记者也不再是事件的调查者、分析者,而是具有喜剧性和刺激性故事的策划者和体验者。
“传媒假事件”的急功近利,部分源于传媒市场机制的刺激,部分源于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
传媒业利用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实现媒体资源配置,是做大做强传媒业的必由之路,然而,市场化导向也最容易诱发机会主义、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
作为辨识媒体公信力与品格高下的尺度,获取传媒市场指标的途径和方式有短期和长远之别,追求短期效应的媒体,总是把一时一事的市场指标看得很重,不厌其烦地制造“卖点”,即使面对公众事务的重大问题时也很难静下心来认真研究,“传媒假事件”的频频出笼就是证明。
相应地,这类媒体总体上不会有很高的公信力,受众的阅读诉求被引向了以看热闹或消遣为主。
“传媒假事件”的频现也是社会转型期浮躁心态的一种表现。
浮躁的基本含义是轻率和急躁,在社会转型期,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及其未知与不确定性,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集体焦虑和心理失衡,表现为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困惑、迷茫和失落等负面情绪。
在这种情绪作用下,一些人对一时无法达到的目标产生了急于求成的心理,既想成功又不想付出必要的和长期的艰苦努力。
瓦叔点评:媒介事件和媒介伪事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需要分清。
但是国内很多时候的翻译等一些原因,将这两种不同的事件混为一谈。
前者最初又叫做电视媒介事件,后者又称作媒介伪事件。
提出者一个是卡茨,一个是布尔斯廷,这一定要区分开!媒介事件1.媒介事件由卡茨提出:指的是经过某“组织”(政府、政党团体、企业、社团等)规划并执行,有媒体参与的并向受众传播的具有特定历史价值的事件。
2.媒介事件不仅包括事件本身的“行为”,也包括媒介(尤其是电视)在整个过程中的“行为”。
3.媒介事件分为竞赛、征服、加冕三种形式。
竞赛型如奥运会、总统竞选等。
征服型,如宇航员登月、具有挑战性的出访等。
加冕型,如皇室婚礼、就职与颁奖典礼等。
4.媒介事件突破空间界限,使观众直接参与到事件的进程当中;打破了时间的限制,让受众以改变日常的生活规律为代价,投入到“表演”的收看当中,从而使得观众产生一种角色的错位,认为自己就是事件的一部分,是事件的直接参与者;5.由于媒介事件经过了提前的策划和电视的参与,使得媒介事件在转播之前就产生了相当的“知名度”(引自《传播学应试精编》、《传播学基础》)知识点评述:恰逢世界杯结束,我们就从媒介事件这个概念开始吧。
媒介事件最经典的一道题目就是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的小众时代的世界杯、奥运会与媒介事件题,这也是媒介事件这个考点第一次出现。
此后,每到出现有重大事件的“大年”,往往也是媒介事件这个概念出现概率比较高的年份。
当题目涉及到类似事件的时候,答题除了应该指出这是一个媒介事件之外,更要考虑:媒介事件兴起的背景是什么?媒介事件让谁得益,如何得益?媒介通过哪些途径推广媒介事件?受众又为什么会接受这样的媒介事件?事件本身媒介化后发生了哪些变化?把这几个问题想通了,其实大家做类似题目就会容易很多。
事实上,我们这里指的媒介事件是“电视媒介事件”,其本意是重大事件的电视直播(当然后面的意义逐渐,还有另外一种媒介事件,叫做媒介伪事件,是布尔斯廷提出的,指的是“专门制造出来以供报道的事件。
”这两种媒介事件有本质的区别。
我们在答题的时候更倾向于前一种,但后一种如果能作为补充答出来,也是一个加分项。
最后,如果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刘自雄老师的“解析媒介事件”这篇文章,对于进一步提升你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会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