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64感染指数与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

合集下载

CD64指数在早产儿细菌感染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CD64指数在早产儿细菌感染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CD64指数在早产儿细菌感染中的早期诊断价值龚敬宇;张梅虹;濮泽琼;丁柳美;郭建新【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年(卷),期】2013(020)001【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在早产儿细菌感染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将100例早产儿根据出院诊断分为细菌感染组(n=56)和非细菌感染组(n=44),入院24 h内测定血常规、CD64指数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指标,同时作血培养、痰培养等病原学检查.比较两组CD64指数及其他各项指标.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确定CD64指数的最佳临界值.结果: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CD64指数分别为12.1±6.3和6.9±1.9.两组早产儿CD64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CRP≥8 mg/L者2例,非细菌感染组0例.细菌感染组早产儿白细胞计数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绘制ROC曲线,CD64指数曲线下面积为0.914,根据ROC曲线CD64指数取6.95为临界值,诊断早产儿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89.3%、90.9%、2.6%、86.9%、76.2%.结论: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对早产儿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较高.【总页数】2页(P49-50)【作者】龚敬宇;张梅虹;濮泽琼;丁柳美;郭建新【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儿科,上海2015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相关文献】1.CD64指数、降钙素原在肺结核及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J], 王珏2.CD64指数及降钙素原检测对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 [J], 朱利娟3.CD64指数及降钙素原检测对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 [J], 朱利娟4.脂多糖结合蛋白联合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对胎膜早破早产儿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J], 饶红萍; 李易娟5.外周血CD64指数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检测在学龄前儿童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J], 冯莉莉;屈晓威;貌彦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PCT和CRP在血液细菌性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PCT和CRP在血液细菌性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PCT和CRP在血液细菌性感染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在血液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进行血培养的患者153例,根据血培养结果将其分为血培养阳性组78例和血培养阴性组75例,检测研究对象CD64指数、PCT和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血培养阳性组与血培养阴性组相比,CD64指数、PCT和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

CD64指数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2,PCT 的AUC为0.829,而CRP的AUC为0.724,其中CD64指数和PCT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64指数和PCT的AUC均明显大于CRP (P<0.001)。

CD64指数和PCT诊断血液细菌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均明显高于CR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性分析表明,血培养阳性组CD64指数、PCT和CRP水平之间均呈正相关(P<0.05)。

结论:CD64指数、PCT和CRP均可有效地预测血液细菌感染。

血液細菌感染患者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存在一定困难,而实验室诊断的依据主要依靠传统的细菌培养,但由于血液细菌培养存在培养周期长、易污染、阳性率较低等缺点,而血液细菌感染病程进展快,延误诊断和治疗可能导致循环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1]。

因此,寻找一种快速、准确检测方法对于血液细菌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选取确诊为血液细菌感染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血培养阳性组),同期血培养阴性的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同时检测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评价各指标对血液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进行血培养的患者153例,其中男87例,女66例,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将其分为血培养阳性组78例和血培养阴性组75例。

CD64指数在早产儿细菌感染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CD64指数在早产儿细菌感染中的早期诊断价值
龚 敬 宇 张梅 虹 濮泽琼 丁柳 美 郭 建新 ( 复旦 大 学 附属 金 山 医院儿科 , 上海 2 0 1 5 0 8 )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中性 粒 细胞 表 面 C D 6 4指 数 在 早 产 儿 细 菌 感 染 中的 早 期 诊 断价 值 。 方 法 :将 1 0 0例 早 产 儿根 据 出 院诊 断 分
关 键 词 早 产 儿 ; 感 染; 细茵 ; C D 6 4指数 中 图分 类 号 R7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The Va l u e o f Ne u t r o ph i l CD6 4 I n de x i n t h e Ea r l y Di a g no s i s o f Ba c t e r i a l I nf e c t i o n i n Pr e ma t u r e I nf a nt s
中国临床医学2ຫໍສະໝຸດ 0 1 3年 2月 第2 O 卷第 1 期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 Me d i c i n e , 2 0 1 3 . Vo 1 . 2 0 , N o . 1
4 9
论著
C D6 4指数 在 早产 儿 细 菌 感 染 中 的早 期诊 断价 值
i n f a n t s . Me t h o d s : A t o t a l o f 1 0 0 p r e ma t u r e i n f a n t s we r e e n r o l l e d i n t h i s s t u d y . Th e y we r e c l a s s i f i e d i n t o b a c t e r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g r o u p ( =5 6 )a n d n o n - i n f e c t i o n g r o u p( n= 4 4)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f i n a l d i a g n o s i s . Th e C D6 4 i n d e x wa s d e t e c t e d b y f l o w c y t o me t r y . Bl o o d c u l t u r e o f b a c t e r i a 。t h e d e t e c t i o n o f C — r e a c t i v e p r o t e i n( C RP) a n d c o u n t o f wh i t e b l o o d c e i l s h a v e a l s o b e e n d o n e . Th e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A E C O P D细菌感染组 2 4例 。所有 C O P D患者均进行 白细胞计 数 ( WB C) 、 血沉 ( E S R) 、 C反 应蛋 白( C R P ) 、 降钙素 原( P C T ) 和中性粒 细胞 C D 6 4指数等检查 , 并 比较其在 3组之 间的差 异。绘制 受试者工作 特征 ( R O C) 曲线 , 采用 z检验 比较 曲线 下面积 ( A U C) , 确定诊 断最佳截取 值 。结果 WB C、 E S R、 C R P 、 P C T和 中性粒 细胞 C D 6 4指数 在 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绘制 WB C、 E S R、 C R P、 P C T和中性 粒细胞 C D 6 4指数诊 断 A E C O P D细菌感染 的 R O C 曲线 , 其A U C分别为 0 . 7 7 9、 0 . 7 5 0 、 0 . 7 7 2 、 0 . 8 8 5 、 0 . 9 2 9 。中性粒 细胞 C D 6 4指 数 的 A U C显著 高于 WB C、 E S R和 C R P,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高于 P C T, 但二者差异 无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中性 粒细 胞 C D 6 4指数 以 2 . 3 5为截取值 , 诊断灵敏度 和特异度 为 8 7 . 5 %和 8 4 . 6 % 。结 论 中性粒 细胞 C D 6 4指数 作 为炎症 性生 物标 记 物, 可用 于 A E C O P D细菌感染的诊断 。
p i e ’ s H o s p i t a l o fN a n t o n g , N a n t o n g , J i a n g s u 2 2 6 0 0 2, 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o f n e u t r o p h i l C D 6 4 i n d e x i n b a c t e r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s o f a c u t e e x a c e r —

CD64指数及降钙素原检测对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

CD64指数及降钙素原检测对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

CD64指数及降钙素原检测对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研究作者:朱利娟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年第13期[摘要]目的:探究CD64指数及降钙素原检测对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诊断价值。

方法:选我院恶性血液病46例进行研究。

按恶性血液病是否感染分成观察组A组和B组,对照组为23例健康体检者,三组进行血液常规检查。

比较检测结果。

结果:三组患者的CD64 降钙素原的水平具有一定的不同,且差异显著,P<0.05。

结论:把对CD64和降钙素原的检测应用到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CD64;降钙素原;恶性血液病;感染[中图分类号]R730.43;R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19-0037-02恶性血液病是发生于血液系统、造血系统以及影响造血系统发生的一些病变,从而导致血液的异常改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类型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

由于这种疾病是一种恶性的疾病,临床上多采用多种化疗药物联合应用,这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并发症,感染就是最常发生的一种并发症,由于化疗药物的应用,导致机体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受病原菌的侵入,从而发生感染。

因此在早期就能诊断出患者是否发生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探讨CD64指数及降钙素原检测对恶性血液病合并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从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恶性血液病的46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

观察组和对照组按照随机的原则严格划分,保证每组患者数相同。

本次研究经过患者同意以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所有患者的年龄集中在50-61岁,平均年龄是(55.5±1.28)。

其中实验组分为两组,实验组A组共包含病人23例,男性12例,女性11例,均患有恶性血液病并且合并感染,年龄段为50-56岁,平均年龄是(53±1.52)岁。

中性粒细胞 CD64对血液疾病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诊断效果

中性粒细胞 CD64对血液疾病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诊断效果

中性粒细胞 CD64对血液疾病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诊断效果杨志峰;聂海英;李焱;李慧娟【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6(000)003【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CD64对血液疾病患者细菌感染的临床诊断效果。

方法55例血液病患者和51例非血液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细菌感染分为血液病感染组(39例)、血液病非感染组(16例)、非血液病感染组(36例)、非血液病非感染组(15例),检测所有患者的 CD64、降钙素原(PCT )、C 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并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其灵敏度与特异度。

结果血液病感染组患者 CD64阳性指数、PCT 、CRP 水平显著高于血液病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 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非血液病感染组患者 CD64阳性指数、PCT 、CRP 水平与WBC 计数显著高于非血液病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液病患者 CD64阳性指数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0.973,95% CI 为0.727~0.998,灵敏度为0.973,特异度为0.947;非血液病患者 CD64阳性指数的ROC 曲线下面积为0.942,95% CI 为0.853~0.984,灵敏度为0.894,特异度为0.863。

恶性与非恶性血液病感染患者 CD64阳性指数、PCT 、CRP水平与 WBC 计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性粒细胞CD64能够作为血液疾病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指标,对血液病患者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D64 in the diagnosis of bacteri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diseases .Methods 55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disease and 51cases of patients without hema‐tological disease were divided into blood disease infection group (39 cases) ,blood disease non infection group (16 ca‐ses) and non blood disease infection group (36 cases) and non blood disease in non infection group (15 cases)due to the occurrence of bacterial infection .CD64 ,calcitonin peptide (PCT ) ,C‐reactive protein (CRP) and white blood cell count were all detected ,and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was established that ,calculated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Results CD64 positive index ,PCT and CRP levels in Blood disease infec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blood disease of non infec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 .05) ,while white blood cell count had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hem (P> 0 .05) .The CD64 positive in‐dex ,PCTlevel ,CRP level and the number of white blood cell cou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non infec‐ted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 .05) .CD64 positive index of blood disease group under ROC curve was 0 .973 ,in addition ,95% CI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respectively 0 .727 - 0 .998 ,0 .973 and 0 .947 ;CD64 positive index of ROC curve area in non hematological disease group was 0 .942 and 95% CI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were respectively 0 .853 -0 .984 ,0 .894 and 0 .863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CD64 positive index ,PCT level ,CRP level and the number of white blood cell count in malignant and non malignant hema‐tological diseases(P>0 .05) .Conclusion CD64 can be used as a diagnostic indicator of bacterial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al diseases and it has importantclinical significance for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acterial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hematologic diseases .【总页数】3页(P352-354)【作者】杨志峰;聂海英;李焱;李慧娟【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056002;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056002;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056002;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 056002【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在细菌感染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J], 林阳;万岁桂2.血液细菌感染患者中性粒细胞 CD64指数、CRP 及 WBC 水平变化 [J], 李超;袁宝军;张淑青;佟艳艳;王菊惠;张会芬3.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对肝癌患者化疗后细菌感染的诊断效果 [J], 董玉俊4.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检测在血液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J], 张壮儒;林楚怀;杨永怀5.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联合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J], 王智灵; 蔡江云; 王丹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研究新进展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研究新
进展
王丽娟;托娅
【期刊名称】《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年(卷),期】2016(008)001
【摘要】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用于鉴别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越来越受到临床
的广泛关注。

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CD64检测不仅有助于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对感染严重程度的评估及预后判断也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性粒细胞CD64检测在
临床应用中的不断拓展,中性粒细胞CD64逐渐成为临床抗生素治疗效果的评估
手段。

本文就近年来其在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做一综述。

【总页数】3页(P45-47)
【作者】王丽娟;托娅
【作者单位】010050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010050 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性粒细胞CD64在慢性前列腺炎诊断中的临床研究 [J], 代龙文;胡义强;陈英;
胡昌森
2.外周血白细胞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 易红波;李正国;梁玉宏
3.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及CRP在烧伤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探讨 [J], 孟真;高楠;
石倩;王万海
4.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儿童早期肺部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李三妮;孙利娟;李婧潇
5.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与尿肝素结合蛋白在儿童尿路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J], 胡森安;艾红红;叶雪莲;梁惠霞;李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2746195_CD64指数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12746195_CD64指数对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2 年 10 月—2014 年 10 月
河北省胸科医院 结 核 科 及 呼 吸 科 住 院 患 者 200 例,
其中肺结核患者(Ⅰ 组)及肺结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
患者(Ⅱ 组)各 100 例。 Ⅰ 组男性 44 例,女性 56 例,
年龄21~75 岁,平 均(
50.
39±12
PCT、
CRP
的最 佳 临 界 值,并 计 算 其 敏 感 度 及 特 异 度。P <
t
r
ec
a
cu
l
a
t
ed.Re
s
u
l
t
s Compa
r
ed wi
t
h Gr
oup Ⅰ ,CD64
y andspe
y we
i
ndex,
PCTandCRPi
n Gr
oup Ⅱ we
r
ei
nc
r
e
a
s
eds
i
i
f
i
c
an
t
l
P<0
.05).Th
ea
r
e
aund
e
rc
u
r
v
e
s
gn
y(
l
o
t
t
e
db
a
s
i
ng ont
第 37 卷第 6 期
2016 年 6 月








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
ITY

血液肿瘤患者合并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CD64的变化

血液肿瘤患者合并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CD64的变化
DA IXi n L I J i a n — P i n g L I We n — Qi a n.F E NG J i a n — Mi n g
De p a r t me n t o fH e m a t o l o g y a n d R h e u m a t o l o g y ,Q i n g h a i Pr o v i n c i a l P e o p l e s ' Ho s p i t a l ,X i n i n g 8 1 0 0 0 7 ,Q i n g h a i Pr o v i n c e ,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u t h o r : F E N G J i a n - Mi n g ,S e n i o r P h y s i c i a n .E — m a i l : f j m o k @s o h u . c o m
治 疗后 , 再 次检 测 C D 6 4 、 C R P 、 P C T 以及 N C水 平 。 结 果 : 未接 受 治 疗 时 , 感染组患者 C D 6 4指 数 明显 高 于非 感 染 组 , C R P 、 P C T和 N C 水 平也 高 于 非 感 染 组 ; 对 感 染 组进 行针 对 性 的 抗 细 菌 感 染 治 疗 后 , 感 染组 C D 6 4指 数 、 C R P 、 P C T和 N C水 平 均 有 所 下 降 。结 论 :血 液 肿 瘤 患者 合 并 细 菌 感 染 时 C D 6 4指 数 明 显 升 高 , 治 疗 后 有 所 降低 , 此 结果肯 定 了 C D 6 4在 诊 断 血 液 肿 瘤 患 者 细 菌 感 染 方 面 的价 值 。
Ab s t r a c t Ob i e c t i v e To : e x p l o r e t h e c h a n g e s o f CD 6 4 o n s u r f a c e o f n e u t r o p h i l s n i p a t i e n t s wi t h h e ma t o l o g i c a l ma 一

CD64指数在儿童细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CD64指数在儿童细菌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i nf e c t i on d i a gno s i s of CD 6 4 we r e 9 3. 2 an d 8 2. 9 , r e s p e c t i ve l y. Con c l us i o n CD6 4 i nde x ma y b e s e r ve d a s a n e f f e c t i v e i n di c a t o r
Me t h od s 1 6 8 c hi l d r e n we r e di vi de d i nt o t he i nf e c t i on g r o up( n一 1 33) a nd no n— i n f e c t i o n gr oup( ”: 35) a c c or di ng t o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b a c t e r i a l c u l t ur e .CD6 4 r e a ge nt s f r om Bec km a n c o m pa ny a nd BD c om p an y we r e e m pl o ye d t o de t e c t CD6 4 i n ne u t r o phi l s a nd l ym — ph oc y t e s .Fl o w c y t om e t r y wa s us e d t o a s s a y t he i r a ve r a ge f l uo r e s c e n c e i nt e ns i t y a nd t he CD6 4 i nd e xe s we r e c al c ul a t e d .Re c e i v e r
生物 一 梅 里埃 公 司 产 品 , S y s me x X T 一 1 8 0 0 i 全 自动 血 细 胞 分 析 仪

CD64在早产儿细菌性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CD64在早产儿细菌性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CD64在早产儿细菌性感染中的应用价值徐茜茜;陈灵芝;徐海滨;张宇;包曼华【期刊名称】《中国免疫学杂志》【年(卷),期】2007(023)002【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表面标志物CD64在早产儿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新生儿科(包括NICU)109例患儿于流式细胞仪进行CD64水平的测定,并与C反应蛋白(CRP)(免疫比浊法检测)及IL-6(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进行比较,分早产儿感染组30例﹑足月儿感染组28例、早产儿非感染组25例和足月儿非感染组26例4组进行分析.结果:早产儿感染组CD64为(5 010.95±3 318.01)分子数/细胞;足月儿感染组CD64为(5 193.07±3 207.32)分子数/细胞;早产儿非感染组CD64为(2 277.80±914.56)分子数/细胞;足月儿非感染组为(2 174.34±836.00).早产儿感染组与早产儿非感染组、足月儿感染组与足月儿非感染组比较CD64水平差异非常显著(P<0.001),早产儿感染组与足月儿感染组、早产儿非感染组与足月儿非感染组CD64水平无统计学差异;CD64诊断早产儿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均较高(敏感度76.7%、特异度88%),优于CRP(敏感度56.7%、特异度62%)及IL-6(敏感度64.3%、特异度84%).结论:新生儿感染时CD64水平明显升高,特别对早产儿感染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RP、IL-6,可以作为诊断早产儿感染有力的实验室依据.【总页数】3页(P161-163)【作者】徐茜茜;陈灵芝;徐海滨;张宇;包曼华【作者单位】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温州,325000;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温州,325000;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温州,325000;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温州,325000;温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温州,3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13【相关文献】1.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和 CD64指数在小儿肺部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价值 [J], 张立营;陈朴;唐灵通;沈伟;高鹏2.降钙素原、人中性粒细胞载脂蛋白和中性粒细胞CD64检测在细菌性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J], 牟娜;谢春艳;牟佳;姚新洁;张长庚3.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PCT和CRP在血液细菌性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J], 胡蝶4.血清PCT、CD64、hs-CRP在检测早产儿败血症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J], 彭莉5.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儿童早期肺部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J], 李三妮;孙利娟;李婧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在细菌感染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在细菌感染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在细菌感染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价值
林阳;万岁桂
【期刊名称】《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年(卷),期】2014(021)002
【摘要】在临床工作中,细菌感染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而细菌培养耗时长、阳性率低,因此早期诊断非常困难.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细菌感染早期中性粒细胞表面
CD64水平明显升高,全身感染时升高尤为明显,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CRP、ESR、IL-6及降钙素原等炎性指标明显相关,且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表达
在诊断与鉴别诊断病毒感染、创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期方面与其他炎性指标相比更具特异性.因此开展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检测有利于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
与鉴别诊断,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的发生,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总页数】4页(P111-114)
【作者】林阳;万岁桂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液科,北京 100053;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血液科,北京 10005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血流和局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J], 张晶;张露;刘园园;杨波;王颖娴;杨玉琮
2.细菌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指数的变化 [J], 冯萍;虞培娟;朱雪明
3.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 倪晓辉;朱萍;刘云杰;丁玉洁
4.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对白血病患者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 [J], 杨志峰;李焱;李慧娟;聂海英
5.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在儿童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J], 林晓彦;冯梅;曾广平;关会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感染指标CD64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其他相关检测指标的关系

感染指标CD64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其他相关检测指标的关系
1 资料和方法 1.1 实验对象:病例选自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 2014年 7 月 ~2015年 2月男性专科门诊患者,满足实验要求的 50例, 年龄 19~60岁,平均 43岁。50例患者均有一定程度的前列 腺炎临床症状,依据共识指南推荐的标准,经泌尿外科主任医 师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进行细菌培养后确诊为慢性细菌性 前列腺炎,从体检健康人中选取健康对照组 30例,年龄 20~ 55岁,平均 40岁。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相关检测的标本参照“二杯法”留取标本, 前列腺按摩液用有盖的尖底无菌管收集,立即送检做细菌培 养和流式细胞仪法定量计数 CD64及常规镜检。同期分别采 空腹外周血进行 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检测, 标本量不足的病例弃之未计。在专业工作人员指导下如实填 写 CPSI表。 1.2.2 测量方法:BD公司 ABC(antibodiesboundpercell)单
吉林医学 2019年 4月第 40卷第 4期
·723·
感染指标 CD64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其他相关检测 指标的关系
刘 霞,刘小林,夏正萍,周 彦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2)
[摘 要] 目的:探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EPS)中炎性反应相关指标 CD64与其他指标,即白细胞和外 周血中 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CPSI)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 50 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患者和 3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 CRP、PCT,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前列腺液中 CD64表达, 前列腺液白细胞镜检,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填写 CPSI表。结果:健康对照组和感染组 CD64与 EPS、CPSI-1、CPSI总分 在三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231、0.258、0.254,P<005),与 CRP、PCT无相关性(P>005)。结论:CD64优 于 CPSI等方法,可在前列腺慢性炎临床检验中作为一项炎性反应检测指标。

CD64结合其他炎性指标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CD64结合其他炎性指标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积分 3 种指标对鉴别发热是否诊断为细菌感染 的意义。方 法 对发热患者进行分组 , 在治疗前 均进行外周血病原学培养 ( 或
根据病情需要同时取骨髓病原学培养 ) ,并取其外周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白细胞表达 的 C D6 4水平 ,同时检测 L P ( a ) 、C R P、 NA P积分 。对于病原学 培养 阳性 的 5 2例患者 , 收集其上述指标 的结果 , 综合 分析 观察 细菌感染 的患者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 。 结果 细菌感染引起 的发热将导致 C D6 4 、L P ( a ) 、C R P 、N AP积分 明显升 高 ,部分 非感 染因素引起 的发热病例 C R P、NAP
S h a n g h a)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u t i l i t y o f C D6 4 l e v e l i n c o mb i n a t i o n wi t h a p o l i p o p r o t e i n A, C— r e a c t i v e p r o t e i n( C R P ) ,
Z HU R u i f e n g , H U X i m e i . Z HOU S h u i y a n g , B AO W e i y i n g , K E J i n . F A N Y a n q i n 。 L U C u i . W A NG He n g s h i L I U Y u a n . F N L u . X I A0 S u f a n g . ( De p a r t me n t o fHe ma t o l o g y , S h a n g h a i S o n g ] i a n g Di s t r i c t C e n t r a l Ho s p i t a l ,

流式细胞术检测CD64指数及其在诊断细菌感染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术检测CD64指数及其在诊断细菌感染中的应用
·514·
检验医学 2017 年 6 月第 32 卷第 6 期 Laboratory Medicine,June 2017,Vol. 32,No. 6
文章编号 :1673-8640(2017)06-0514-06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3969/j.issn.1673-8640.2017.06.016
Key words:CD64 index;Bacterial infection;Flow cytometry
细菌感染是目前临床患者发病和死亡的 主要原因之一,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特异地鉴别和诊断出细菌 感染并指导用药是目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 诊断细菌感染的金标准是细菌培养,但因其检
流式细胞术检测 CD64 指数及其在诊断细菌感染中的应用
闫佩毅1,张 骥1,邹玉涵1,金 姝2 (1.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检验科,上海 200060;2.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上海 200060)
摘要:目的 建立适用于临床的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64指数的方法,并探讨其在细菌感染中的 应用价值。方法 用FCM检测42名健康对照者、41例细菌感染患者及50例非感染患者外周血多型核白细胞 (PMN)表面CD64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并计算CD64指数,同时对比各组的C反应蛋白(CRP)水 平、白细胞(WBC)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绘制各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评 价CD64指数用于诊断细菌感染的价值。结果 细菌感染组CD64指数[3.69(2.69~5.2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 [0.79(0.40~1.31),P<0.01]和非感染组[0.52(0.40~0.93),P<0.01];根据ROC曲线分析,各指标曲线下面 积CD64指数(0.964)>CRP(0.931)>Neu%(0.815)>WBC计数(0.678),CD64指数选取最佳阈值为1.84 时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8%和95.7%。结论 FCM检测的CD64指数可用作细菌感染的诊断 指标,与传统指标相比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PCT联合CD64指数对小儿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

PCT联合CD64指数对小儿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研究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小儿肺部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感染类疾病,又称为小儿肺炎。

常见症状有发热、烦躁、咳嗽、拒食等,发病初期体温一般达到38℃左右,严重可高达40℃,病情稍加严重,需要马上到医院就诊,如果不及时治疗,会转为重症肺炎,并且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降钙素原(PCT)是一种蛋白质,可表达全身炎性反应的活跃程度,是诊断和检测细菌炎性疾病感染的一个参数。

中粒细胞CD64(简称CD64)指数是免疫方面的指标。

本研究主要探讨PCT 联合CD64指数的表达对小儿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否成为判断小儿肺部感染的主要依据。

资料与方法选取肺部感染患儿100例,通过血培养、痰培养等检查结果确诊的细菌感染患儿52例为Bacteria 组,病毒感染患儿27例为Viruses 组,支原体感染患儿21例为Mycoplasma 组,另外选取我院呼吸系统健康儿童40例作为Blank 组。

四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年龄<12岁;②经过血培养,痰涂片检测、胸部CT 或胸部X 线确诊为小儿肺部感染。

排除标准:①入院前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②心、肺、肝、肾和凝血功能存在异常。

方法:⑴样本采集:患儿和健康儿童入院24h 后空腹采集6mL 静脉血,采血管取血放置1h 后进行离心处理,离心率为1400r/min,离心10min,分离血清和血浆,放于-70℃的冰箱中贮存,备实验室用,白细胞计数(WBC)用EDTAKz 抗凝血常规颠倒混匀10次用于检测。

⑵指标检测:①PCT 检测应用贝尔生产的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采用电化学发光检测法进行检测,取血浆样本,严格按照说明方法进行操作。

②CD64指数检测经激光照射、信号转换、放大、数字化处理,计算机算出荧光染色细胞的百分比。

③WBC 应用流式细胞术,采用电阻抗法进行技术和分类。

④C 反应蛋白(CRP)检测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超敏免疫比浊法测定,配用CRP 试剂,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1.01.044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D64指数对小儿肺部感染的诊断价值。

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检测在血液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检测在血液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检测在血液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检测在血液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血液感染性患者100例,其中包括血液细菌感染性疾病58例(研究组),非细菌感染性血液病42例(对照组),同期入选体检健康者54例为健康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三组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

结果研究组的血清PCT、CRP、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PCT、中性粒细胞CD64是血液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特异性敏感指标,有助于临床血液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正确诊断。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procalcitonin and neutrophil CD64 index in blood bacterial infectious disease. Methods 100 blood bacterial infectious disease patients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5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nd among them,58 cases (study group)were blood bacterial infectious disease and 42 cases (control group)were non blood bacterial infectious disease.45 cases at the same term were selected as health group.Serum procalcitonin (PCT),C-reactive protein (CRP),neutrophil and neutrophil CD64 index among three groups were test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level of serum PCT,CRP,neutrophil and neutrophil CD64 index in study group were obvious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health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1). Conclusion PCT and neutrophil CD64 are specific sensitive indicators of blood bacterial infectious disease and is helpful to accurate diagnosis blood bacterial infectious disease in clinic.[Key words] Procalcitonin;Neutrophil CD64;Blood bacterial infectious disease;Diagnostic value血液系统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为感染,尤其是血液肿瘤患者。

CD64在危重症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中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CD64在危重症合并细菌感染患者中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重症患者多免疫力低下,基础病及合并症多,因长期卧床、意识障碍等原因,易合并各类细菌感染,从而加重病情、增加治疗难度。

故如何早期识别各类危重患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并在不延误治疗前提下减少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的发生,是临床工作中面临的难题之一。

近年来,有研究认为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在细菌感染早期可显著增加,可作为新的细菌感染早期诊断指标[1],但其特异度及敏感度是否优于目前常用的降钙素原(PCT )值得研究。

我科自2014年12月将CD64检测应用于可疑感染患者,并结合临床诊断将其与PCT 进行了对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以下3项具备2项及以上):①有明确的感染灶;②血白细胞计数(WBC )异常;③体温>37.5℃或<36.0℃;排除标准:①单纯全身麻醉术后过渡脱机者;②48h 内死亡/离院,因依据不足无法明确或排除感染者;③存在免疫缺陷基础疾病者;④15岁以下少儿。

1.2一般资料:共纳入2014年12月至2017年6月我科各类危重症可疑感染患者119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38例;年龄15~95岁,中位年龄72.3岁。

所有入组患者在入住4h 内留取微生物学标本,24h 内留取静脉血行PCT 及CD64检测并复查血WBC 。

1.3检测方法及使用仪器: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检测采取25μL 乙二胺四乙酸(EDTA )抗凝血加入25μL CD64⁃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 )单克隆抗体,混匀后室温下避光孵育15min ,加入溶血素500μL 振荡混匀,室温孵育20min ,加入2.5μL微球上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

检测前以标准荧光微球对流式细胞仪(FACS Calibur 型,美国BD 公司)进行光路和流路质控监测,保证每次检测前仪器的状态稳定一致。

住院患者中性粒细胞CD64平均荧光强度定量>2为阳性;PCT 采用罗氏E170发光仪及配套试剂进行定量检测,>0.5ng /m L 为阳性。

cd64感染指数对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评价

cd64感染指数对白血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评价

[8]
2005:290-291. 王建青.“郁乃痤”发微[J].中国中医 基 础 医 学 杂 志, 2014,20(7):993-994.
收 稿 日 期 :2019-10-10 (本 文 编 辑 :张 荣 梅 )
作者简介:王建青(1979— ),男,山西省偏关县人,博士学位,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皮肤病诊疗工作。
infection. 犓犲狔狑狅狉犱狊 CD64;leukemiacomplicated;bacterialinfection;diagnosis;specificity
白血病是 一 种 造 血 系 统 恶 性 肿 瘤,患 者 多 存 在 免疫功能低下现象,抵抗细菌侵入的能力 较差,容易 出现感染,所以 在 白 血 病 患 者 死 亡 原 因 中 细 菌 感 染 占较大比例 。 [1] 因此对白血病患 者 合 并 细 菌 感 染 进 行早期诊断、有 效 评 估 以 及 有 效 预 防 和 治 疗 具 有 重 要的临床意义。 现 今,诊 断 白 血 病 患 者 是 否 合 并 细 菌感 染 的 金 标 准 是 血 培 养、辅 助 C- 反 应 蛋 白 (CRP)和降钙 素 原 (PCT)等 指 标,可 是 这 些 检 查 项 目仍然存 在 一 定 的 局 限 性[2-3]。CD64 是 一 种 免 疫 球蛋白,对于细 菌 感 染 引 起 的 发 热 具 有 较 高 的 特 异 性和敏感性,近 年 来 有 较 多 研 究 将 其 作 为 细 菌 感 染
WANG Xiaoyan1,WANGJue2 (1.EhuBranchofWuxiXishan Hospital,Wuxi214117,China;2.WuxiPeople'sHospital,Wuxi214116,China)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 Objective:ToanalyzethediagnosisvaluesofCD64infectionindexintheleukemiacomplicatedwithbac terialinfection.Methods:All63patientsofleukemiacomplicatedwithbacterialinfection,57patientsofleukemiawith outbacterialinfection,45healthypersonsinhospitalfrom December2017toDecember2018wereselected.Thelevels ofCD64infectionindex,procalcitonin(PCT),C-reactiveprotein(CRP)weredetectedofthethreegroups werecom pared.Results:TheCD64infectionindex,PCTandCRPlevelsintheinfectedgroupweresignificantlyhigherthanthose intheuninfectedgroupandthehealthy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 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 (犘<0.05).Th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 医学与临床 2 0 1 7 年4 月第 1 4卷第 7期 I a b Me d i , 垒 !

! ! ! ! : !

9 79 ・
论 菌 感染 相 关性 研 究
陈 江, 熊永 红 , 杨学强, 胡 伟 , 石 安 惠
A b s t r a c t l Ob J e c t l v e T o i d e n t i f y b a c t e r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b y C D 6 4 f l u o r e s c e n c e i n t e n s i t y d e t e c t e d b y f l o w c y t o me t r y . Me t h o d s S e v —
进行分析 比较 。结果 蛔 茵感 染组 的 C D 6 4感染指数 、 WB C均高于健康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0 . 0 5 ) 。受试者 工作 特征
曲绒 ( RO C 曲 线) 下面积为 0 . 9 2 , 显著优 于 WB C( 0 . 7 5 ) 和 Ne u ( 0 . 7 7 ) 。C D 6 4感 染 指 数 的 检 测 特 异 性 和敏 感 性 分 别 为 9 6 . 0 和 7 6 . 0 。结 论 C D6 4感 染 指 数 可 以 用于 鉴 别 细 茵性 感 染 , 是 一 个理 想 的检 测 指 标 。 关键调 : C D6 4指 数 I 细 菌感 染 I 白细 胞 I 中性 粒 细胞 百分 比
e n t y - e i g h t p a t i e n t s wi t h b a c t e r i a l i n f e c t i o n( b a c t e r i a 1 i n f e c t i o n g r o u p )a n d 3 2 h e a l t h y c o n t r o l s ( h e a l t h y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we r e s e l e c t e d . Th e CD6 4 f l u o r e s c e n c e ?i n t e n s i t y 。 WB C c o u n t l e v e 1 a n d n e u t r o p h i l s p e r c e n t a g e ( Ne u )we r e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i n t h e t wo g r o u p s . Th e d e - t e c t i o n r e s u l t s we r e c o mp a r e d a n d a n a l y z e d . Re s u l t s Th e CD6 4 i n f e c t i o u s i n d e x a n d WB C i n t h e b a c t e r i a 1i n f e c t i o n g r o u p we r e
D 0 I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9 4 S 5 . 2 0 1 7 . 0 7 . 0 2 5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 - 9 4 6 5 ( 2 0 1 7 ) 0 7 - 0 9 7 9 - 0 3
Re s e a r e h o n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e e n CD6 4 I n f e c t l o u s l n d e x a n d b a c t e r i a I I n f e c t l o n
( 四川省 宜宾 市第二人 民 医院 6 4 4 0 0 0 )
摘 要 : 目的 通 过 流 式 细 胞 术 检 测 白 细 胞 C D 6 4 荧光 强 度 以 鉴 别 细 茵 感 染 。 方 法 选 取 7 8例 细 茴 感 染 患 者 ( 蛔 茵 感 染 组) . 3 2例 健 康 对 照 者 ( 健康对照组) . 分 别检 测 C D6 4的 荧光 强 度 、 白 细胞 计 数 ( WB C ) 水平 、 中性 粒 细胞 百分 比 ( N e u ) , 对 2 组 结 果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w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 ( P< 0 . 0 5 ) . Th e a r e a s u n d e r t h e ROC c u r v e i n t h e b a c t e r i a l i n f e c t i o u s g r o u p wa s 0 . 9 2, wh i c h w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s u p e r i o r t o WB C( O . 7 5 )a n d , Ne u ( 0 . 7 7 ) . Th e s p e c i f i c i t y a n d s e n s i t i v i t y
eHEN Ji a n g. XI ON G Yo n g h o n g, NG Xu e q i a n g, H U W f , SH An h u i
( yf b i n Mu n i c p a Z S e c o n d Pe o p l e Ho s p i t a l , Yi b i n, S i c h u a n 6 4 4 0 0 0, Ch i n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