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变得日益重要。
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了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创新精神是指学生具备开拓进取、勇于尝试、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实践能力则是指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还能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二、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
首先,学校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等。
其次,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活动和比赛,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创新项目,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三、开展创新教育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开展创新教育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创造性思维培养、实践能力训练等内容。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可以掌握创新的方法和技巧,并在实践中逐渐提升自己的能力。
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需要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实习、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此外,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需要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教师可以充当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指导意见。
此外,学校还可以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
六、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创新成果为了鼓励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评价可以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成果、创新项目等多个方面。
学校可以通过表扬、奖励等方式激励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付出得到认可。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今社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
具备这两种能力的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业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更能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展现出独特的竞争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一、营造创新的教育环境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环境至关重要。
在学校里,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想法,鼓励他们大胆提出不同的见解。
课堂氛围应是开放、民主的,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
同时,学校可以举办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如科技节、发明竞赛等,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
在家庭中,家长也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他们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不要过分限制孩子的行为,鼓励他们尝试新事物,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二、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往往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因此,我们需要改革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给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法,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公式和答案。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学生们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能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激发创新的灵感。
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如多媒体教学、在线学习等,可以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创新提供更多的可能。
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对某一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会主动去学习、去探索,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校和家长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比如,如果学生对机器人感兴趣,可以参加机器人社团或者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如果喜欢绘画,可以参加美术班,学习各种绘画技巧和表现形式。
同时,要鼓励学生在兴趣爱好中不断挑战自我,尝试新的创作和实践。
四、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研究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研究贾文宝迁西县第四小学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1.教育发展的趋势已由以前的一本书、一支粉笔发展为当今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是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如何有机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已成当前数学教师急需研究的课题。
2.我校现已有局域网、计算机网络教室及多媒体教室。
数学学科的《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整合》课题研究二年了,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
把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教学中,使现代化教学手段真正为教学服务,具有现实意义,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①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布鲁纳认为:学习是通过认识形成认识结构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即要重视主体的已有经验和内在动机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主体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其对学习材料的体验和金质奖独立思考,自行去发现知识,掌握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各种情景,让学生去发现、探索,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积极主动的“索取”过程,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探索、猜测、发现的积极性,如数学课中图形的认识、数学规律的发现等。
②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环境的创设,并以“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为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信息技术为教学创设真实的情景,为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协作提供可能性,例如:通过在计算机中对图形的主体展示,以及色线的插入可提高学生对主体图形的认识,又如平移、旋转在计算机中的展示对学生探索特征有很大的启示,又有利于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三、研究内容与目标(一)研究内容:1.探讨信息技术教育与数学学科课程整合的方法,2.建构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数学教学模式,3.探索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和有效途径。
(二)教育发展目标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②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和创新精神,③提高学生合作学习能力,④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⑤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和组织教学的能力以及教科研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数学组子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实验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福州华侨中学数学教研组周建梅摘要: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整合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特点,作为教师的教学辅助工具、情感激励工具和学生的认知工具,构筑数字化学习资源,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被动接受式学习真正转变为自主探究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尤其要构建基于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基本原则、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仅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要使新课程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上推进。
只有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信息技术才不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为了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数学组在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题下,组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数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子课题研究。
该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从《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科书(数学)》中选取适合信息技术介入的教学内容,创作便于课堂操作的教学设计,探索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为目标,如何改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和教师数学教学方式;如何使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把握好以纸笔运算、推理、作图等为主要手段的数学学习与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学学习之间的平衡,既使数学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得到落实,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开拓观察、思考、归纳、猜想的空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从事高水平数学思维、理解数学本质的活动,更有利地利用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以此推动学校在国家新课程方案下的数学教育改革。
为此,我们本着对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作了初步的探索,并取得一定实效。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不仅提升了我校数学科研的层次,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数学学科的教与学的改革;指导学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
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
㊀㊀㊀㊀㊀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Һ董㊀慧㊀(金湖县吴运铎实验小学,江苏㊀淮安㊀211600)㊀㊀ʌ摘要ɔ在新课标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完全满足小学数学教学需求及学生学习需求,改革及创新教学理念㊁教学方法尤为重要.近年来,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教育领域,为教师教学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然而,当前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仍存在一定挑战,包括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的差异㊁教师对于新技术使用的培训需求㊁传统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之间的协调关系等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文章提出了有效保障策略和实践路径,希望借此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ʌ关键词ɔ新课标;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整合引㊀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是教育部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制定的教育指导文件,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应用能力,注重学生主体地位.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课标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领悟水平,还可以培养其创新思维㊁问题解决能力以及信息素养.因此,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了教育界共同面临的挑战.一㊁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潜在优势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潜在优势也逐渐显现.其潜在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提高学习效果.首先,个性化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每个人的学习方式和理解能力都不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便利性.通过使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及需求,并为其提供定制化学习资源和教学内容.其次,信息设备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通过图像㊁动画㊁视频等多种形式呈现数学概念和问题,可以使抽象的数学概念更加具体和生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最后,信息技术可以提供动态化学习反馈和评估,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率.第二,增强学习兴趣.首先,游戏化学习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信息技术可以将数学学习变成有趣的游戏,通过设置挑战㊁奖励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互动性学习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互动性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增强学习的参与度.最后,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学生感到学习资源有趣时,就会更愿意参与学习中.兴趣往往会让学生沉浸式学习,继而显著提高学习效果.第三,培养学生综合素养.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技术可以提供与数学问题相关的模拟㊁实践环境,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促进探索性学习.信息技术可以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探索和实践,发现数学规律和解决方法,培养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最后,支持合作学习.信息技术支持同伴合作学习,学生与学生之间可通过合作解决数学问题,继而培养其团队合作㊁创新能力.二㊁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过程中的挑战(一)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的差异学生对信息技术接受程度存在一定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对信息技术比较熟悉,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或感兴趣可迅速适应;而部分学生可能对信息技术不太熟悉或者因使用感陌生而产生不自信.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学生在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中的学习进度不一致.对于熟悉信息技术的学生,他们可能更加容易接受和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而对于不熟悉信息技术的学生,他们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和㊀㊀㊀㊀㊀帮助,以适应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二)教师对于新技术使用的培训需求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技能和知识,以适应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然而,教师可能面临着对新技术使用的培训需求和时间限制的挑战,需要学习如何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数学教学,并将其融入课程.部分年龄较大的教师可能对信息技术不太熟悉,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指导.另外,不同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也存在差异,学校需要针对不同的需求进行培训和指导.因此,对于学校和教育部门来说,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三)传统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之间的协调关系在整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时,教育工作者需要平衡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参与,而信息技术则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和个性化学习机会.二者各有优劣势,其中传统教学方法有着教师的言传身教㊁师生的面对面交流等优势,而信息技术应用也有着其自身的局限性和不足,如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等问题.教育工作者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能够保持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又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具备深厚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及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尽可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三㊁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保障策略(一)制订个性化教学策略为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根据学生数学㊁信息技术水平等实际情况,结合信息技术,制订个性化教学策略.例如,对于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针对性的在线教程和练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教学环境,准确掌握数学知识.对于数学基础较好㊁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拓展性学习资源,以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㊁信息素养同样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以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如开设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及培训,以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适应信息技术教学.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如数学建模比赛㊁计算机编程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二)为教师提供技术培训和支持为了确保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相关的技术培训,例如,可以开设针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班和研讨会,以帮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另外,学校还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如建立技术支持团队㊁提供技术支持文档等,以帮助教师解决信息技术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三)平衡和整合传统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在整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平衡和整合传统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传统教学方法通常侧重于教师的讲解和传授,注重基础知识掌握以及思维能力培养,有利于辅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知识体系.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互动性和实践性.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演示㊁在线讨论和互动测验等方式,创造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和模拟实验等方式,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混合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应用进行有效整合,如利用教学软件㊁在线学习平台和互动式教具等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理解能力,同时使学生在传统教学方法中感受到教师的关怀和指导.四㊁有效整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实践路径(一)拓展教学内容,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信息技术有利于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能够让学生享受到更好的教学资源.首先,在基础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整合与教学内容有关的优质教学资源,以多元化方式呈现数学知识,如视频㊁图片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在线学习和互动.例如,在讲解观察物体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布置微课预习任务,让学生自主观看微课视频,观察每个面的视图分布情况,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微课视频,初步了解立体图形的 左视图 俯视图 及 正视图 ,立足于不同角度㊁不同层面对图形进行观察,在此环节中了解立体图形一共是由多少个正方体组成的,从而促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与观察物体相关的知识.其次,教师可以数学软件和应用程序来辅助教学,通过互联网等渠道拓宽学生视野和知识面.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㊁Matlab等来辅助教学.这些软件和应用程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形象的数学演示和实践机会;通过计算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学生可以进行数学实践,如绘制几何图形㊁进行数学计算和统计分析等,引导学㊀㊀㊀㊀㊀生自主搜索或学习课堂以外的数学知识,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资源和学习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㊁网易云课堂等,让学生接触到世界各地的优质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包括视频讲座㊁在线教程㊁案例分析㊁数学竞赛等,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及知识面,能够让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及认知.(二)优化教学环境,培养创新思维信息技术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更加智能化㊁数据化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从而优化教学环境,让学生获得个性化㊁智能化的学习体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建直观的情境,鼓励学生在教学环节中进行 演一演 辨一辨 等一系列趣味化㊁生动化的学习活动,从而增加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 确定位置 相关内容时,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在电子白板上展示:喷泉广场与动物园其他场馆之间的位置关系,喷泉广场在狮子馆的西南方700m处,长颈鹿馆在喷泉广场的东南方400m处,长颈鹿馆在狮子馆的哪个方向?两者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让学生将喷泉广场视为中心点,了解其与其他场馆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了解其他场馆之间的位置关系.在电子白板上,所有场馆均处于同一水平面中,以图形呈现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明确场馆之间的位置关系.借助智能化教学环境,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完成认知学习活动,最大限度地利用自身认知经验来理解数学知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布置教学任务,根据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来引导他们分析和观察,通过深层次的生活认知来探究数学规律,从而培养其创新思维和日常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努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㊁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三)创新教学方式,实现体验式教学信息技术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更加开放㊁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㊁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学习.这种体验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多角度㊁多层次地探究主题学习任务.学生需要围绕主要学习问题进行科学分析㊁讨论㊁归纳和总结,并自主选择学习资源,进行个性化学习,以获取相应的解决方案.其次,促进合作学习和交流.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和合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设计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进行实际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将专业知识逐渐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通过信息技术工具,学生可以进行在线讨论,分享思路和解决方法.最后,展示成果.展示成果是指让学生展示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成果.通过信息技术工具,学生可以制作数学作品㊁数学报告,充分体现自身的数学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过程.教师可以组织数学展览或者数学竞赛,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并与他人分享和交流.在信息技术建设的学习平台中,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利用信息技术对小组学习探究成果进行展示.在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分享个人创意与学习思路,在交流环节中不断拓展他们的学习思维,提高㊁加强其创新能力与创造能力.这样的创新教学方式可以实现体验式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有效吸收及应用数学知识,培养其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结㊀语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影响.通过整合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拓展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环境,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未来,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未来的研究将会更加注重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质量,如何更好地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和智能化.大家一起期待着未来的发展,期待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带来更多的惊喜和收获吧.ʌ参考文献ɔ[1]刘艳华.关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1(19):181-182.[2]孙鹍飞.关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0):38-39.[3]李承虎.关于新课标下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思考[J].读写算,2022(24):7-9.。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融合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融合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意义1.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当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为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
信息化普及的今天,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人本立意的教学目标,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21世纪教育的主题。
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根本,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
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2.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如何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效率最大限度的提高,如何有效的整合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这是摆在教师目前的现实问题。
信息技术在辅助教学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应用的情况和效果却参差不齐,有些教师使用比较恰当,信息技术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而不少教师程度不等的被信息技术所左右,信息技术在他们的教学过程中变成了高科技污染,如何整合达到最佳状态,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探索的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我们想从课堂教学这个点上做一些探索和研究,通过行动和反思总结出一般的规律和方法,优化课堂教学为新课改,尽绵薄之力。
3.我校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我校在校长的管理理念引导下,逐步从“观念更新、规范管理、名师培养、数字校园”四个方面着手,努力把我校打造成为海港区西部名校。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论文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摘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数学课程和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着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时代性的目的,依托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改进数学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本质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整合小学数学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数学课程和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了不少的办法:或是绘声绘色,或是实物展示,或是幻灯辅助等等。
但这些方法却容量小,手段单一,吸引力不强。
而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可以集文字、声音、图象和动画于一体,且具有综合处理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提供的网络传递方式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问题情境生动逼真,能够使得小学生很快进入角色,积极性高。
在这种大环境下,教师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让数学更贴进生活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应以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为切入点来进行。
教师利用可切入的知识点,围绕知识点的揭示、阐述、展开、归纳、总结等环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媒体进行有效的整合教学。
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可以极大限度的突破书本是唯一学习资源的限制,利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最大限度的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跳出只学课本内容的局限性。
从而开阔视野,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圆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圆及其应用,把握什么是圆周、直径、半径、圆心的特点,会画圆。
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引人:小动物们举行自行车比赛,比赛的结果如何呢?请大家观看屏幕猜一猜。
这时,画面上出现了四个可爱的小动物:小猴、小猫、小猪、小兔和小狗,他们分别乘坐方形、三角形、椭圆形、圆形车轮的自行车参加比赛(利用特写镜头的办法把不同设计的自行车轮子一一展示,引发学生的质疑与思考)。
信息化融合学科教学实践(3篇)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教育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信息化融合学科教学实践,即在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旨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信息化融合学科教学的意义、实施策略、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信息化融合学科教学的意义1. 提高教学效果信息化融合学科教学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多媒体、网络等手段,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信息化融合学科教学强调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开展跨学科、跨地域的学习活动,拓宽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信息化融合学科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这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探索,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信息化教学也为教师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
二、信息化融合学科教学实施策略1. 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学校应加大投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如:配备多媒体教室、网络设备、电子书包等,确保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2. 教师培训与学习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学能力。
同时,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关注信息化教学领域的最新动态,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
3. 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结合信息化技术,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
如: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翻转课堂、微课教学、在线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教学评价改革建立多元化、过程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
如:通过在线测试、作业批改、学习心得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信息化融合学科教学实践案例1.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某小学语文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翻转课堂,将课文讲解、生字词学习等环节放在课前进行。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案例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整合案例【导言】信息技术和数学作为两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进行整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并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下面将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如何在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教学中进行整合。
【案例】中学数学老师王老师和信息技术老师张老师合作,采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方式,开展了一次有关数学模拟仿真的课程。
该课程主要涉及数学中的函数和图像的概念,并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帮助学生进行模拟和实验。
具体步骤如下:1.引导学生了解函数和图像的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用函数图像来解决实际问题。
2. 提供一组实际数据,要求学生使用Excel等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可视化,探究实际问题中的数学模型。
3.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绘制出函数的图像,并在函数图像上标出特殊点、极值点、拐点等,并从图像上推测出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4.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工具调整函数的参数,观察函数图像如何变化,从而对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规律进行进一步理解。
5.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并通过问题求解的过程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6.学生展示各组的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从中学习和启发。
通过以上步骤,学生既能够从理论上掌握数学中的函数和图像的相关知识,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实践探究,进一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交流,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此外,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还可以通过数据探索、编程等方式来展开。
比如,在数学中,学生可以学习如何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应用统计学概念进行数据分析;而在信息技术中,学生可以学习如何用编程语言处理和分析数据,并通过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通过这种整合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
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造出以前所不曾出现过的东西。
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尤其是信息学科,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它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学校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育目标。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兴趣是创造性的先导,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
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
学生学习,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才会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动机,这样思维活动得以启动运行,获得信息,检验信息,使自己的知识水平由量变到质变,才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因此,只有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在学习中逐步培养创新意识。
信息技术课主要的学习工具就是计算机,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挖掘和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趣味性,教学软件的选择要注意操作难度,所教内容要适当,而且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娱乐性。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生动的寓教于乐的学习软件将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生动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兴趣,使课堂教变得生动、形象、活泼。
二、学以致用,培养实践能力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操作,去创造,实现自己的想法。
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能派上用场,这也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别人合作等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组织比赛活动,如教学完画图后,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绘画比赛,进行“校园小报”比赛,让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激发学生的创造愿望,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唤起他们对信息技术的爱好。
与其他学科融合。
如教学指法时,如果一味让学生练习打汉字,比较枯燥,可选择一些游戏软件,如《开口就说》的英语学习软件作为学习内容,使学生在练习中强化对英语单词的记忆,这样,既能打破单一的授课模式,也有助于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论文
新课改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是把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建构工具。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将有效地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245-01人类进入21世纪,为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在数学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必须尝试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是把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要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建构工具。
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将有效地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1、通过动画、图像吸引学生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对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起着决定作用,能唤起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计算机以其特有的感染力,能将声音、图像、文字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使抽象的、枯燥的数学内容转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视的、可听的动感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学生的思维,教师可利用精美的课件,让学生在感受美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欲望,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交互功能,让学生在娱乐中练习,答对了出现一个笑脸;相反,回答错了出现一个哭脸,通过不同的画面和声音产生激励的效果,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
2、让学生自主学习加深领悟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由于注重讲解,而不太考虑学生直接的感性经验直觉思维,学生常常难以深刻理解数学中的一些问题。
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以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实践为例,探讨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教学策略和实施效果,旨在为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一、引言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日益显著。
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实践旨在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实践入手,探讨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教学策略和实施效果。
二、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现状1. 教学资源丰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教师和学生可以轻松获取到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音频等,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
2. 教学手段多样化:信息技术应用使教学手段多样化,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翻转课堂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教学评价科学化:信息技术应用有助于实现教学评价的科学化,通过在线测试、学习分析等手段,教师可以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4. 教学互动性增强:信息技术应用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便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策略1. 注重教学设计: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应注重教学设计,确保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紧密,提高教学效果。
2. 强化师生互动: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他们具备获取、处理、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4. 创设情境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优化教学评价: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实时评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
四、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实施效果1. 提高教学效果:信息技术应用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谈谈高中数学教学信息技术整合教学模式
谈谈高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模式摘要: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
在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今天,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将复杂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形象生动,提高了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技术整合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顺应时代的要求,如何实现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参与意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近半个世纪来,中国的教育受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极深,注重认知,忽略情感,学校成为单一传授知识的场所。
这就导致了教育的狭隘性、封闭性,影响了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影响了情感意志及创造性的培养和发展。
情境教育反映在数学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创设有利于当今素质教育的问题情境。
例如,在学习函数基本性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时,可以先播放一段壮观的烟花片段。
“菊花”盛放,制造时,一般期望它达到最高点时爆炸。
那么,烟花距地面的高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如何确定?如果烟花距地面的高度h与时间t之间的关系就为h(t)=-4.9t2+14.7t+18。
烟花冲出,什么时候是它爆裂的最佳时刻?这时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是非常有趣的,数学不只存在于课堂上、高考中,数学的价值是无处不在的。
情境教学能促进教学过程变成一种不断引起学生极大兴趣的,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活动。
借助多媒体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新异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固有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以满足,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环境。
二、拓展教与学的资源信息时代,网络为师生提供了新的学习资源。
2024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心得体会(二篇)
2024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心得体会在当今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愈发频繁,各学科间的交融与影响日益加深。
作为教师,我们应当致力于培育学生主动求知、实践应用的意愿,并着力塑造其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针对如何有效培养此种能力,以及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以下是本人基于两方面考量所提出的观点。
一、精确把握切入点,将学科知识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
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并非单一的技术传授与学习过程,它与学科知识紧密关联。
教师应在这些交汇点上给予学生恰当的点拨与指导,促进学生发现知识、创新知识,并巩固已有知识体系。
二、深入探索整合点,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过程。
在信息化时代,学科教学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辅助性与环境化工具价值,进而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
这里的环境化工具和辅助性工具,指的是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为学习创设环境、提供学习资源所发挥的双重作用。
因此,关键在于找准最佳整合点,积极探索如何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入学科教学活动之中。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渗透与融合,是一种手段、一种工具,它涉及一个复杂的长期实践过程。
然而,其终极目标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态度与能力。
因此,我们应当合理有效地将这一手段和工具应用于日常教育教学之中,让其在更广泛的教学领域中发挥其聪明才智,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与健康发展。
2024年《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心得体会(二)手脑并用,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和学习兴趣,使得原本抽象的课堂变得生动活跃。
二、固守传统之忧与现代信息技术滥用之患1. 传统思维定势的形成对教育进步与发展构成了限制。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往往只关注结果而忽视其产生过程,形成了只听不思、唯书至上、为师独尊等习惯。
这些传统习惯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成为了批判、探究精神发展的瓶颈。
传统课程的弊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内容陈旧,过于强调学科体系,脱离社会实际。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引言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了诸多变革和机遇。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也不能独立于这一趋势。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并提供相关案例和建议。
案例分析1. 数学模拟与数据分析信息技术为数学模拟和数据分析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和方法。
通过使用数学软件和编程语言,学生可以进行更加复杂的数学模型建立和仿真实验,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理解和探索。
例如,在统计学课程中,学生可以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更准确的统计结论。
这样的实践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同时提升了数学学科的吸引力。
2. 交互式教学和协作研究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为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通过建立网上课堂和在线研究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实时的交互和协作研究。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编程环境进行数学题目的解答和讨论,同时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实施建议1. 整合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学校应该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课程的设计和内容中。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数学原理时展示相应的数学软件或在线工具的使用,让学生亲自实践和应用。
例如,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绘图软件进行作图和分析。
这样的整合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提供相关培训和资源支持为了让教师和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于数学教学中,学校应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资源支持。
组织针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其使用数学软件和编程语言的能力。
同时,学校应该建立起有关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资源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素材和案例分享。
3. 鼓励学生创新与实践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中,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和实践。
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实践(3篇)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
本文将从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实践的意义、现状、策略和挑战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实践的意义1. 提高教学效果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实践,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
2. 优化教学过程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实践,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辅导,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信息技术还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生动。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实践,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实践,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二、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实践的现状1. 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有待提高目前,我国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整体水平不高。
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了解不足,难以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2. 信息技术设备不足部分学校信息技术设备不足,难以满足教学需求。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信息技术设备更为匮乏。
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程度不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程度不高,导致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不佳。
4. 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参差不齐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参差不齐,部分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强,而部分学生则相对较弱。
三、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实践的策略1. 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学校应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通过培训,使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 优化信息技术设备配置学校应加大投入,优化信息技术设备配置。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充足的设备支持,满足教学需求。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策略探究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韩鹂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实际上就是要把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课程的教与学融合为一体,不能把两者强拉硬扯地放在一起。
信息即资源,它是教材内容的一部分,信息资源应满足小学数学教学的需要;对教师而言,信息技术应是得心应手的工具,就像黑板、粉笔、三角尺和圆规一样使用方便;对学生而言,信息技术是理想有效的学习环境,就像图书馆、资料室一样,有时还可以是提供答疑解惑的“老师”,也是学生自主探究、创新的有力工具。
(一)丰富了教与学的手段在高科技时代的今天,信息量成倍的增长,书本上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则可以增多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大课堂的容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一方面多媒体可以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扩大直观视野,充实直观内容,强化直观效果,丰富感知材料,很轻易地创设出轻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并领悟出数学知识和美的感觉就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
另一方面老师可以有意识地突破传统班级授课制教学的局限,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交互强等特性,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1]。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就可以首先引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再在多媒体计算机上动态演示,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引导学生在观察,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分别相当于长方形的长和宽,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割补后的长方形的面积。
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进一步体会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整个过程演示与讲解,观察与操作融为一体,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对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二)拓宽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运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手段,可以使教学形象生动,学生感知鲜明,印象深刻,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
蓝色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
跨学科整合与融合 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视
数字化、智能化教学工具的 应用
个性化、差异化教学需求的 满足
课程理念更新: 课程内容改革: 教学方式创新: 评价方式改进: 教师培训加强: 教学效果提升:
注重学生全面 精选内容,注 倡导自主学习、 多元化评价, 提高教师专业 学生数学成绩
发展,提高数 重基础性和应 合作学习、探 关注过程与结 素养,促进教 提高,学习兴
从传统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 和发展的促进者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不断更新教学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为学生的探 究性学习提供有力支持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 的教学服务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标准要 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评价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对评价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培训内容: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理念、目标、内容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标准 的认识和理解。
培训方式: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如集中培训、网络培训、校本培训等,满足不同教师的 需求。
培训效果: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促进新课程标准的顺利实 施。
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等
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ຫໍສະໝຸດ 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 作打下基础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方式变革:从传统讲授式向启发式、探究式等多样化教学方式转变 学习方式变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摘要:记得XX年,我参加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时,是那么的迷茫和焦虑,每当观看全国优秀教师把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新课程中。
面对如此美妙的呈现形式,是那么的丰富的、形象、生动有趣的!小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理、认知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的确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
由此,我深深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数学教学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手段的先进、效率的提高:它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更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
同时,我开始做着我的“整合”梦。
而且今天,我也自豪地说:我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唤醒学生学习兴趣;我能利用信息技术感悟生活中数学;我能利用信息技术高效的使用课堂时间;我能利用信息技术充分渗透情感教学;我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我也深深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关键词:数学技术整合“整合”梦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唤醒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
这就要先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的惊奇感。
这种情感越能抓住学生的心,他们就越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
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要善于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感,从而神情专注、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例如:例如,在教学除法《分苹果》一课的导入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小兔子拔萝卜和运萝卜的故事,今天小兔子家特别热闹,因为今天是我们兔子王国一年一度的丰收节。
绿油油地上站着一群小兔子,它们等兔妈妈来分配拔萝卜和运萝卜的任务。
兔妈妈准时来到。
兔妈妈对小兔子说:“我昨天拔了8根萝卜,平均分给4只兔子吧。
”小兔子说:“太少了。
太少了。
”兔妈妈说:“那咱们今天拔够80根萝卜,平均分给40只小兔子,怎么样?”小兔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兔妈妈,请你开开恩,再多给点行不行啊?”兔妈妈拍拍胸脯说:“那好吧,给你800根萝卜,平均分给400只小兔子,这下总该满意了吧?!”这时,小兔子笑了,兔妈妈也笑了。
当学生还沉浸在兔妈妈分苹果的故事中时,我问:同学们,为什么兔妈妈和小兔子都笑了呢?(学生发表意见后,我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每只小兔子分到的苹果一样多)。
猴兔妈妈是运用什么知识来帮助教育这个自作聪明的小兔子的呢?在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你们就知道了。
像这样,在课堂一开始,让学生欣赏一段精彩的动画片引入课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如此美妙的呈现形式,小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
唤醒他们的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感悟生活中数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近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这样的数学学习学生更感兴趣,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一些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很难及时在教材中反映出来。
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数学学习更贴进生活。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简单统计》的教学中,利用“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这一生活实例,贯穿整节课的始终,实现了从单式统计图和复式统计图的过渡,很多同学都喜欢看电视,但是每个人对电视节目的喜好是不同的,教师可以利用这种个性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这里面还有,学生可以通过分组调查的方法收集同学和老师的数据,整理后形成对复式统计图模型的主动建构,在此基础上分析统计图形的现实意义。
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摘要:记得XX年,我参加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时,是那么的迷茫和焦虑,每当观看全国优秀教师把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新课程中。
面对如此美妙的呈现形式,是那么的丰富的、形象、生动有趣的!小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理、认知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的确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
由此,我深深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数学教学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手段的先进、效率的提高:它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更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
同时,我开始做着我的“整合”梦。
而且今天,我也自豪地说:我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唤醒学生学习兴趣;我能利用信息技术感悟生活中数学;我能利用信息技术高效的使用课堂时间;我能利用信息技术充分渗透情感教学;我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我也深深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关键词:数学技术整合“整合”梦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唤醒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
这就要先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的惊奇感。
这种情感越能抓住学生的心,他们就越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
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要善于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感,从而神情专注、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例如:例如,在教学除法《分苹果》一课的导入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小兔子拔萝卜和运萝卜的故事,今天小兔子家特别热闹,因为今天是我们兔子王国一年一度的丰收节。
绿油油地上站着一群小兔子,它们等兔妈妈来分配拔萝卜和运萝卜的任务。
兔妈妈准时来到。
兔妈妈对小兔子说:“我昨天拔了8根萝卜,平均分给4只兔子吧。
”小兔子说:“太少了。
太少了。
”兔妈妈说:“那咱们今天拔够80根萝卜,平均分给40只小兔子,怎么样?”小兔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兔妈妈,请你开开恩,再多给点行不行啊?”兔妈妈拍拍胸脯说:“那好吧,给你800根萝卜,平均分给400只小兔子,这下总该满意了吧?!”这时,小兔子笑了,兔妈妈也笑了。
当学生还沉浸在兔妈妈分苹果的故事中时,我问:同学们,为什么兔妈妈和小兔子都笑了呢?(学生发表意见后,我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每只小兔子分到的苹果一样多)。
猴兔妈妈是运用什么知识来帮助教育这个自作聪明的小兔子的呢?在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你们就知道了。
像这样,在课堂一开始,让学生欣赏一段精彩的动画片引入课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如此美妙的呈现形式,小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
唤醒他们的有意注意,而且使学生的心一直被教师引导着,使教学过程顺利进行,还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感悟生活中数学。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近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这样的数学学习学生更感兴趣,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一些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和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很难及时在教材中反映出来。
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数学学习更贴进生活。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简单统计》的教学中,利用“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这一生活实例,贯穿整节课的始终,实现了从单式统计图和复式统计图的过渡,很多同学都喜欢看电视,但是每个人对电视节目的喜好是不同的,教师可以利用这种个性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这里面还有,学生可以通过分组调查的方法收集同学和老师的数据,整理后形成对复式统计图模型的主动建构,在此基础上分析统计图形的现实意义。
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摘要:记得XX年,我参加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时,是那么的迷茫和焦虑,每当观看全国优秀教师把信息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新课程中。
面对如此美妙的呈现形式,是那么的丰富的、形象、生动有趣的!小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理、认知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的确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
由此,我深深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数学教学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手段的先进、效率的提高:它拓展了学生学习的空间,更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
同时,我开始做着我的“整合”梦。
而且今天,我也自豪地说:我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唤醒学生学习兴趣;我能利用信息技术感悟生活中数学;我能利用信息技术高效的使用课堂时间;我能利用信息技术充分渗透情感教学;我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我也深深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关键词:数学技术整合“整合”梦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唤醒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
这就要先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的惊奇感。
这种情感越能抓住学生的心,他们就越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
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要善于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感,从而神情专注、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例如:例如,在教学除法《分苹果》一课的导入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了小兔子拔萝卜和运萝卜的故事,今天小兔子家特别热闹,因为今天是我们兔子王国一年一度的丰收节。
绿油油地上站着一群小兔子,它们等兔妈妈来分配拔萝卜和运萝卜的任务。
兔妈妈准时来到。
兔妈妈对小兔子说:“我昨天拔了8根萝卜,平均分给4只兔子吧。
”小兔子说:“太少了。
太少了。
”兔妈妈说:“那咱们今天拔够80根萝卜,平均分给40只小兔子,怎么样?”小兔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兔妈妈,请你开开恩,再多给点行不行啊?”兔妈妈拍拍胸脯说:“那好吧,给你800根萝卜,平均分给400只小兔子,这下总该满意了吧?!”这时,小兔子笑了,兔妈妈也笑了。
当学生还沉浸在兔妈妈分苹果的故事中时,我问:同学们,为什么兔妈妈和小兔子都笑了呢?(学生发表意见后,我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得出每只小兔子分到的苹果一样多)。
猴兔妈妈是运用什么知识来帮助教育这个自作聪明的小兔子的呢?在学习了今天的知识后,你们就知道了。
像这样,在课堂一开始,让学生欣赏一段精彩的动画片引入课题,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面对如此美妙的呈现形式,小学生表现出了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旺盛的求知欲,极大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