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第1章投影基础

合集下载

投影基础—基本几何元素投影(机械制图课件)

投影基础—基本几何元素投影(机械制图课件)

例:已知四边形ABCD的水平投影abcd及正面 投影a′b′c′,试 完成其正面投影。
模块二 投影基础
任务一 基本几何元素的投影
模块二 投影基础
任务一 基本几何元素的投影
➢投影法和三视图
一、投影法和三视图
1、投影法分类 1)中心投影法
2)平行投影法
斜投影法:投射线倾斜于投影面,所得的投影称为斜投影。 正投影法: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所得的投影称为正投影。
c.三视图与物体方位的关系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和左、右的相对位置关系;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前、后和左、右的相对位置关系; 左视图反映物体的前、后和上、下的相对位置关系。
2. 投影面平行面 正平面:平行于V面并与H、W面垂直的平面; 水平面:平行于H面并与V、W面垂直的平面; 侧平面:平行于W面并与V、H面垂直的平面。
3. 一般位置平面 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平面。
4、平面上的点 点在平面上的一直线上,则点一定在该平面上。
例:已知属于△ABC平面的点E的正面投影e′和 点F的水平投影f,试求它们的另一面投影。
2、正投影法基本性质 1)真实性 2)积聚性 3)类似性
3. 三视图
1)三视图的形成 物体的正面投影称为主视图; 物体的水平投影称为俯视图; 物体的侧面投影称为左视图。
为了作图方 便,规定正 面不动
2)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a、三视图间的位置关系 b、三视图间的投影关系: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模块二 投影基础
任务一 基本几何元素的投影
点的投影
二、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2.1 点的投影 1. 点的投影规律 (1)s′s⊥OX (2)s′s″⊥OZ (3)ssX=s″sZ
Hale Waihona Puke 2. 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机械制图-投影的基本知识

机械制图-投影的基本知识

机械制图-投影的基本知识简介机械制图是一种通过图形和符号来呈现和传达设计意图的技术。

在机械工程师的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投影的基本知识是进行机械制图的基础,本文将介绍投影的概念、分类和常用方法。

投影的概念投影是指将三维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通过投射到二维平面上进行呈现的过程。

在机械制图中,主要使用正射投影的方法。

正射投影是指将物体按照某一方向垂直地投影到平行于该方向的投影面上。

投影的分类根据投影面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投影可分为主视图、工程视图和剖视图。

主视图主视图是指将物体分别按照三个正交方向(前后、左右、上下)进行投影得到的视图。

主视图有助于我们全面地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

工程视图工程视图是指将物体按照特定角度进行投影得到的视图。

在实际的机械设计中,我们经常会使用工程视图来展示物体的细节和特定部分的形状。

剖视图剖视图是指将物体从某一平面上切去一部分得到的视图。

剖视图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物体内部的结构和构造。

投影的方法机械制图中常用的投影方法有多视图投影法和轴测投影法。

多视图投影法多视图投影法是指通过在不同视图中呈现物体的不同面来完整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细节。

一般情况下,我们需要绘制物体的三个主视图(前视图、左视图和顶视图)以及可能的工程视图和剖视图。

多视图投影法是投影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它可以清晰地展示物体的各个方面。

在使用多视图投影法时,我们需要注意视图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尺寸的一致性,以保证整个图纸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轴测投影法轴测投影法是指通过在平行于物体的某一轴线上投影物体的形状和细节。

轴测投影法可以将物体的三维形状直接展示在二维平面上,具有直观、简洁的优点。

常用的轴测投影法有等轴测投影、斜轴测投影和三视图轴测投影等。

等轴测投影是一种将物体的三个主视图均等呈现的投影方法,斜轴测投影是一种将物体的一个主视图和一个工程视图均等呈现的投影方法,而三视图轴测投影则是将物体的三个主视图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绘制的投影方法。

机械制图基础

机械制图基础
下一页 返回
任务一 机动车的基础知识
单元一 机动车的分类 单元二 机动车的基本构造
返回
单元一 机动车的分类
一、按国家标准分类 (一) 乘用车 乘用车是在其设计和技术特性上主要用于
载运乘客及其随身行李或临时物品的汽车, 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最多不超过9 个座位, 它也可以牵引一辆挂车。 与旧分类方式相比, 乘用车涵盖了轿车、 微型车以及不超过9 座的轻型客车, 而 载货汽车和9 座以上的客车则不属于乘用 车。有一类特殊情况, 如金杯海狮及其同
度,斜度的画法如图1-11所示。 (2)锥度 锥度是指圆锥的底面直径与锥体高度之比,如果是圆台,则
为上、下两底圆的直径差与锥台高度之比值,锥度的画法如 图1-12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1 制图的初步知识
4. 椭圆的画法 作椭圆的方法有同心圆法和四心近似画法。 (1)椭圆的同心圆画法 ① 以O为圆心,OA与OC为半径作两个同心圆。 ② 由O作圆周12等份的放射线,使其与两圆相交,各得12
3. 平面图形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准备工具,固定图纸,画图框及标题栏,布置图的位置,画
底稿,加粗,标注尺寸,填写标题栏。 画平面图形线段连接时,先画已知线段,再画中间线段,最
后画连接线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1 制图的初步知识
4. 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标注平面图形的要求是:正确、完整、清晰。 ① 正确是指标注尺寸要按国家标准的规定标注,尺寸数值不
单元一 机动车的分类
活顶乘用车具有固定侧围框架的可开启式 车身, 车顶为硬顶或软顶, 至少有两个 位置:一是封闭, 二是开启或拆除。可开 启式车身可以通过使用一个或数个硬顶部 件和/ 或合拢软顶将开启的车身关闭。活 顶乘用车具有4 个或4 个以上座位, 至 少两排; 具有2 个或4 个侧门和4 个或 4 个以上侧窗。

电大机械制图之点直线平面投影的基础知识(ppt 64页)

电大机械制图之点直线平面投影的基础知识(ppt 64页)

正面投影
c'd'=CD d'
γ
c' α
X
Z
d"
O c"
cd
YW X
Z
V d' W D d"
c'
c"
Hc d Y
水平投影cd∥OX 侧面投影c"d"∥OZ YH
c'd'与OX、OZ的夹角α、γ等 于CD对H、W面的倾角。
3)侧平线:平行于W面,对V、H面倾斜
e' Z e"
侧面投影
f'
β α
e"f"=EF
§2--1 投影法的基础知识
• 一、投影的概念 • 投影——空间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在
地上或墙上产生的影子,这种现象叫做投 影。 • 投影法——在投影面上作出物体投影的 方法称为投影法。
二、投影法的分类
1、中心投影法:
全部投影线都 从一点投射出。
投射中心 S
C
A
B
c
投射线
a
b
H 投影面
投特 影性 面: 之投 间影 距大 离小 有与 关物 。体


水平面 平行于 正平面 某一投
平 面
侧平面 影面
一般位置平面 对三个投影面都倾斜
1、投影面垂直面
垂直于某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其余两个 投影面的平面为投影面垂直面。
平行、相交、交叉
B D
1、平行两直线:
A
C
投影特性:空间两直 线相互平行,它们的 各组同面投影必定相 互平行。
b
d
a
c
反之,若两直线的各同面投影相互平行,则两直线 在空间一定平行。

机械制图投影法教案

机械制图投影法教案

教案设计课程名字:机械制图*****学号:************投影法的基本知识授课教师:田泉学时:1章节名称:1、投影法的基本知识内容分析:本节课程是讲解投影法,是三视图的基础,因此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非常重要。

教学内容:1、介绍投影法的概念、种类、应用2、讲解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3、介绍三投影面体系和三视图的形成、投影规律学情分析:对于有的学生立体感较差,所以本节内容重点要让学生对三视图的形成在脑海中有一个概念,利用三维教学能够很好地展现出空间立体感。

教学目标:1、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2、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教学重点:1、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教学难点:三视图与物体方位的对应关系作业: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题在工程技术中,人们常用到各种图样,如机械图样、建筑图样等。

这些图样都是按照不同的投影方法绘制出来的,而机械图样是用正投影法绘制的。

二、教学内容(一)投影法的基本知识1、投影法的概念举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看到太阳光或灯光照射物体时,在地面或墙壁上出现物体的影子,这就是一种投影现象。

我们把光线称为投射线(或叫投影线),地面或墙壁称为投影面,影子称为物体在投影面上的投影。

下面进一步从几何观点来分析投影的形成。

设空间有一定点S和任一点A,以及不通过点S和点A的平面P,如图2-1所示,从点S经过点A作直线SA,直线SA必然与平面P 相交于一点a,则称点a为空间任一点A在平面P上的投影,称定点S为投影中心,称平面P为投影面,称直线SA为投影线。

据此,要作出空间物体在投影面上的投影,其实质就是通过物体上的点、线、面作出一系列的投影线与投影面的交点,并根据物体上的线、面关系,对交点进行恰当的连线。

图2- 1 投影法的概念图2-2 中心投影法如图2-2所示,作△ABC在投影面P上的投影。

先自点S过点A、B、C分别作直线SA、SB、SC与投影面P的交点a、b、c,再过点a、b、c作直线,连成△abc ,△abc即为空间的△ABC在投影面P上的投影。

机械制图-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机械制图-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特殊位置点的应用
在机械制图中,特殊位置点常用于 确定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如交点、 切点等。
03 直线投影
直线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正投影
直线在正投影面上的投影 与原直线平行或重合,且 长度不变。
侧投影
直线在侧投影面上的投影 与原直线垂直,且高度不 变。
水平投影
直线在水平投影面上的投 影与原直线平行,且长度 不变。
直线上的点的投影特性
点在直线上
点的投影在直线的投影上,且与 原点在同一平面内。
点在直线外
点的投影在直线的投影外,且与 原点不在同一平面内。Leabharlann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与投影特性
平行线
两直线在正投影面上的投影平行, 且高度相等。
交叉线
两直线在正投影面上的投影相交, 且高度相等。
垂直线
两直线在正投影面上的投影垂直, 且高度相等。
机械制图-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目 录
• 引言 • 点投影 • 直线投影 • 平面投影 •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01
机械制图是工程领域中用于表达 和交流设计思想的一种语言,而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是机械制 图的基础。
02
本主题将介绍点、直线和平面在 机械制图中的投影原理和方法,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械 制图。
投影法概述
投影法是将三维物体转换为二维图形 的方法,是机械制图中的基本技术。
投影法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 ,其中平行投影法又分为正投影法和 斜投影法。
02 点投影
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点的三面投影
一个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分别在H面、 V面和W面上投下影子,形成三个投 影点。

机械制图教材正投影基础知识ppt课件(投影法、点的投影、直线的投影、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面的投影)

机械制图教材正投影基础知识ppt课件(投影法、点的投影、直线的投影、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平面的投影)
俯视图
左视图
正面投影面——V面
水平投影面——H面
侧面投影面——W面
(正面投影)
(水平投影)
(侧面投影)
视图:把互相平行的投影线当作人的视线,用正投影法所得物体的投影称为视图。
2.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3. 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度量对应关系: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y
z
y
x
x
z
四、 点的坐标
a
例1 已知: 点A的正面与侧面投影,求点A的水平投影。
a
yH
a
yw
15
10
20
a
a'
a"
例2 已知: 点A的坐标为x=20mm,y=10mm,z=15mm,即A(20、10、15),求作点A的三面投影图。
1. 一般位置点(X、Y、Z)
1) 投影面上的点:V 面上点(X、0、Z) H 面上点(X、Y、0) W 面上点(0、Y、Z)
3) 原点上的点: (0、0、0 )
2) 投影轴上点:
X 轴上点(X、0、0) Y 轴上点(0、Y、0) Z 轴上点(0、0、Z)
注意: 点的各个投影一定要写在它所属的投影面区域内。
五、 各种位置点的投影
2. 特殊位置点
c'
c"
c
b"
b'
b
c"
c
a'
a"
O
b'
b
a'
a
a"
Aa
Bb"
Cc'
例3 已知: 点A在H面上,点B在W面上,点C在V面上,试求各点的投影。

机械制图课件投影理论基础知识(1)

机械制图课件投影理论基础知识(1)

PH
水平迹线
H
Y
平面(píngmiàn)与投影面的交线称为平面(pí
33
第三十三页,共76页。
水平面用迹线如何(rúhé)表示?
Z V
PV
Pz
P
PW W
PV
Pz PW
X
O
H
Y
34
第三十四页,共76页。
铅垂面用迹线如何(rúhé)表示?
Z
V
PV
Pw
W
PV
Px
Py
X Px
PW
O
PH
PH
Py
Py
H
Y
35
水平面:∥H面
正平面(píngmiàn):∥V面
侧平面
(píngmiàn):
40
第四十页,共76页。
一般(yībān)位置对平H、面V、W均倾斜
b'
(qībn"gxié)的平面
a' c'
b
a" c"
c a
投影(tóuyǐn在g)H特、性V、W面上的投影皆为空
间平面图形的类似图形
41
第四十一页,共76页。
实长
b'
a'
平行某一一个个(yī ɡè)投影面的直
b"
是正什平么(zhènɡ p
a"
(?平为sh行什én么Vm面?e)线
a
b
投影特性
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及 与其它二投影面的倾角
另外二投影分别平行相应的投影轴23
第二十三页,共76页。
投影面垂直线 垂直(chuízhí)某一个投影面的直
Z 侧面投影 V a'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投影法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投影法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投影法第一章:投影法基础1.1 投影法的概念与意义解释投影法的定义强调投影法在机械制图中的重要性1.2 投影面的概念与分类介绍正投影面、侧投影面、俯投影面的定义与作用解释投影面的分类及应用1.3 投影规律与投影变换讲解投影规律,包括正交投影、透视投影等介绍投影变换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第二章:点的投影2.1 点在投影面上的投影讲解点在正投影面、侧投影面、俯投影面上的投影方法强调投影线的性质与作用2.2 点的三视图解释点的三视图的概念与绘制方法强调三视图在机械制图中的重要性2.3 点的投影变换介绍点的投影变换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讲解点的投影变换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案例第三章:直线的投影3.1 直线在投影面上的投影讲解直线在正投影面、侧投影面、俯投影面上的投影方法强调投影线的性质与作用3.2 直线的三视图解释直线的三视图的概念与绘制方法强调三视图在机械制图中的重要性3.3 直线的投影变换介绍直线的投影变换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讲解直线的投影变换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案例第四章:平面的投影4.1 平面在投影面上的投影讲解平面在正投影面、侧投影面、俯投影面上的投影方法强调投影线的性质与作用4.2 平面在三视图中的表示解释平面在三视图中的表示方法与绘制要求强调三视图在机械制图中的重要性4.3 平面的投影变换介绍平面的投影变换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讲解平面的投影变换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案例第五章:投影法的应用5.1 简单组合体的投影讲解简单组合体在正投影面、侧投影面、俯投影面上的投影方法强调投影线的性质与作用5.2 复杂组合体的投影讲解复杂组合体在正投影面、侧投影面、俯投影面上的投影方法强调投影线的性质与作用5.3 投影法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分析投影法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案例,强调其重要性第六章:投影法在制图中的详细应用6.1 视图的配置与展开解释视图配置的原则和意义展示如何将三视图正确配置在图纸上的方法讲解视图展开的概念和应用6.2 标注与细节描绘强调在机械制图中正确标注尺寸的重要性介绍尺寸标注的规则和方法讲解如何描绘细节,如螺纹、键、销等特殊要素6.3 制图规范与标准概述机械制图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强调遵守规范的重要性展示规范中的常用符号和表示方法第七章:斜视图与辅助视图7.1 斜视图的应用解释斜视图的概念和作用展示如何绘制斜视图讲解斜视图在解决视图不清问题中的应用7.2 辅助视图的绘制介绍辅助视图的概念和类型展示如何绘制辅助视图强调辅助视图在复杂构件表达中的重要性7.3 简化视图与展开视图解释简化视图的概念和作用展示如何绘制简化视图和展开视图强调这些视图在表达复杂构件时的优势第八章:轴测图与透视图8.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解释轴测图的概念和作用展示如何绘制轴测图讲解轴测图的种类和特点8.2 透视图的绘制原理解释透视图的概念和作用展示如何绘制透视图讲解透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8.3 轴测图与透视图的应用强调轴测图和透视图在机械设计中的重要性展示实际应用案例第九章:计算机辅助制图9.1 计算机辅助制图软件介绍介绍常用的计算机辅助制图软件,如AutoCAD、SolidWorks等强调这些软件在提高制图效率和精度方面的作用9.2 计算机辅助制图的基本操作讲解如何在计算机上绘制基本图形展示如何进行视图创建和编辑强调掌握软件操作的重要性9.3 计算机辅助制图的实际应用展示如何利用计算机辅助制图软件完成实际项目分析计算机辅助制图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应用优势第十章:案例分析与实践10.1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机械设计图纸中的投影法应用讲解如何解决制图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10.2 实践练习提供一系列的制图练习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投影法的应用强调动手实践对于加深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性10.3 制图成果评价与反馈讲解如何评价制图成果的质量强调反馈在学习和提高制图技能中的作用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促进共同进步重点和难点解析1. 投影法的概念与意义:这一环节是整个教案的基础,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投影法的定义及其在机械制图中的重要性。

投影基础—组合体的投影(机械制图课件)

投影基础—组合体的投影(机械制图课件)

三、组合体尺寸标注
宽度方向基准
长度方向基准
高度方向基准 宽∅ xx
Rxx
xx
xx
b)
标注底板尺寸
xx
xx
∅ xx
2x∅ xx
Rxx
xx
xx
c)
xx
xx
xx
xx
∅ xx
xx
xx
2x∅ xx
Rxx
∅ xx
xx xx
xx
xx
∅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d)
标注圆筒定位 定形尺寸
⑴ 定形尺寸 确定各基本体形状和大小的尺寸。
⑵ 定位尺寸 确定各基本体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
要标注定位尺寸,必须先选定尺寸基准。零件有长、 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每个方向至少要有一个基准。
通常以零件的底面、端面、对称面和轴线作为基准。
⑶ 总体尺寸 零件长、宽、高三个方向的最大尺寸。
总体尺寸、定位尺寸、定形尺寸可能重 合,这时需作调整,以免出现多余尺寸。
二.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和步骤 叠加型组合体运用形体分析法:
根据组合体的形状,将其分解成若干部分,弄清 各部分的形状和它们的相对位置及组合方式,分 别画出各部分的投影。
1.画图步骤及要领
(1)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解 —— 分块 (2)弄清各部分的形状及相对位置关系。 (3)按照各块的主次和相对位置关系,逐个画 出它们的投影,确定主视图。
任务三 组合体的投影 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 步骤
1
画组合体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一. 组合体的概念 组合体是由基本体组合而成。
1)组合形式有:
a) 叠加型
b) 切割型

机械制图正投影教案

机械制图正投影教案

机械制图正投影教案第一章:正投影基础1.1 投影法概述解释投影法的概念和作用介绍常用的投影法: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1.2 投影面的设定讲解投影面的概念和作用介绍投影面的种类:正投影面、侧投影面、俯视投影面1.3 视图的分类讲解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的概念和作用介绍视图的分类:全视图、局部视图、断面视图、斜视图第二章:点、线、面的正投影2.1 点的正投影讲解点的正投影原理练习点的正投影绘制方法2.2 线的正投影讲解线的正投影原理练习线的正投影绘制方法2.3 面的正投影讲解面的正投影原理练习面的正投影绘制方法第三章:立体的正投影3.1 棱柱的正投影讲解棱柱的正投影原理练习棱柱的正投影绘制方法3.2 棱锥的正投影讲解棱锥的正投影原理练习棱锥的正投影绘制方法3.3 球体的正投影讲解球体的正投影原理练习球体的正投影绘制方法第四章:组合体的正投影4.1 组合体的概念讲解组合体的概念和组成方式举例说明组合体的常见类型4.2 组合体的正投影绘制讲解组合体正投影的绘制方法练习组合体的正投影绘制方法4.3 组合体的视图表达讲解组合体视图的表达方法练习组合体视图的绘制方法第五章:正投影图的标注与阅读5.1 正投影图的标注讲解正投影图标注的内容和作用练习正投影图的标注方法5.2 正投影图的阅读讲解正投影图的阅读方法和技巧练习阅读正投影图的能力5.3 正投影图的应用实例举例说明正投影图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实例中的正投影图,讲解其设计和制造过程第六章:制图的基本规定与图样标准6.1 制图基本规定介绍国际和国内通用的制图标准讲解图纸的规格、比例、线型、字体等基本要求6.2 图样标准讲解图样中的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表示方法介绍公差与配合的表示、表面粗糙度的表示等6.3 制图工具及使用方法介绍制图所需的工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直尺、丁字尺、圆规、曲线板等第七章: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方法7.1 视图详细讲解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仰视图的画法和关系解释视图中的箭头、标注、符号等含义7.2 剖视图与断面图讲解剖视图的概念、种类及画法解释断面图的概念、种类及画法7.3 简化表示法介绍简化表示法的种类,如省略视图、等轴测图等讲解简化表示法的应用和画法第八章:机械图样的详细表示方法8.1 零件图讲解零件图的概念、内容和要求介绍零件图的画法和步骤8.2 装配图讲解装配图的概念、内容和要求介绍装配图的画法和步骤8.3 电气图讲解电气图的概念、内容和要求介绍电气图的画法和步骤第九章: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9.1 CAD基础知识介绍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讲解CAD制图的基本步骤和技巧9.2 常用CAD软件介绍AutoCAD、SolidWorks、CATIA等软件的特点和应用讲解如何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合适的CAD软件9.3 CAD制图实例讲解CAD制图的实际应用实例包括机械图、建筑图、电气图等第十章:制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10.1 制图能力的培养包括练习画图、分析图样、交流与合作等10.2 制图技能的提高讲解如何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制图技能包括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参加培训和竞赛等10.3 制图在工程中的应用讲解制图在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包括设计、制造、施工、维修等环节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正投影基础难点解析:投影法的选择和应用、投影面的设定方法、视图分类的识别和运用二、点、线、面的正投影难点解析:点的正投影位置确定、线的正投影绘制方法、面的正投影绘制技巧三、立体的正投影难点解析:棱柱、棱锥的正投影计算、球体正投影的绘制方法四、组合体的正投影难点解析:组合体的识别和分析、正投影绘制方法、视图表达的绘制技巧五、正投影图的标注与阅读难点解析:标注的内容和作用的的理解、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正投影图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分析六、制图的基本规定与图样标准难点解析:制图标准的具体应用、图样标准的理解和应用、制图工具的使用技巧七、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方法难点解析:视图的画法和关系、剖视图与断面图的绘制方法、简化表示法的应用和画法八、机械图样的详细表示方法难点解析:零件图的内容和要求、装配图的画法和步骤、电气图的画法和步骤九、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难点解析:CAD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CAD制图的实际应用实例、CAD制图的技巧和步骤十、制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本文主要解析了机械制图正投影教案的十个章节中的重点和难点。

《机械制图》答案第一章

《机械制图》答案第一章
要零件的结构形状。
1
必要的尺寸
标注出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规 格、装配尺寸、安装尺寸、
外形尺寸等。
技术要求
用文字或符号说明机器或部 件的性能、装配、检验、使 用及维修等方面的要求。
标题栏
填写机器或部件的名称、图 号、比例及设计者、审核者 、批准者的姓名和日期等。
装配结构合理性分析
从装配工作角度考虑
01
结构应便于装配和拆卸,方便零件的定位和固定。
零件结构形状表达方法
视图表达
通过基本视图、斜视图、局部视图等表达零 件的整体和局部形状。
断面表达
用假想平面将零件的某处切断,表达零件的 断面形状。
剖视表达
用剖切面将零件切开,表达零件的内部结构 形状。
简化画法
对于某些复杂结构,可以采用简化画法进行 表达,如局部放大图、规定画法等。
零件尺寸标注原则和方法
组合体尺寸标注要求
正确性
尺寸标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且能完整、清晰 地表达组合体的形状和大小。
完整性
所注尺寸必须齐全,既能确定组合体各部分的定形尺寸, 又能确定它们之间的定位尺寸。
合理性
尺寸标注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工艺要求,方便加工和测量。
组合体视图识读技巧
抓主、分块、对投影
先抓住主要部分,再分析其他部分与主要部分之间的相对 位置关系,最后根据投影规律对各部分的投影进行综合分 析。
包括主视图、俯视图、左 视图等,用于表达机件的 基本形状和结构。
斜视图
当机件具有倾斜部分时, 可采用斜视图表达。
旋转视图
将机件绕某一轴线旋转一 定角度后投影所得的视图, 用于表达具有回转体特征 的机件。
剖视图种类及剖切方法
全剖视图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一(第一章——第四章)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一(第一章——第四章)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一(第一章——第四章)1、国家制图标准规定,基本幅面有A0、A1、A2、A3和A4共5种。

必要时允许选用加长幅面。

加长幅面的尺寸由基本幅面的短边成整数倍增加后得出。

A4图纸的幅面尺寸是210X297mm。

2、在图样上必须用粗实线画出图框。

图框有留装订边和不留装订边两种格式。

同一产品的所有图样均应采用同一种格式。

3、为了使图样复制和缩微摄影时定位方便,应在图纸各边长的中点处分别画出对中符号。

必要时可使标题栏位于右上角。

同时为了明确绘图和看图方向,在图纸下边对中符号处画一个方向符号。

4、国家标准(GB/T10609.1-1989)中规定,标题栏一般应位于图纸的右下角,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看图方向。

5、图样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称为比例。

比例分为原值比例、放大比例、缩小比例三种。

6、绘图时尽可能采用原值比例。

不论采用何种比例,图样中所注的尺寸数值都是所表达对象的真实大小,与图形比例无关。

比例一般应标注在标题栏中比例栏内。

必要时,可在视图名称的下方标注比例。

7、图样中书写字体必须做到:字体工整、笔画清楚、间隔均匀、排列整齐。

字体的高度(h)分为:20mm、14mm、10mm、7mm、5mm、3.5mm、2.5mm和1.8mm八种。

字体的高度代表字体的号数。

8、汉字应写成长仿宋体,并采用国家正式公布推行的《汉字简化方案》中规定的简化字。

汉字的高度h不应小于3.5mm,字宽一般为2h/.。

9、字母和数字分为A型和B型两种,一般采用B型字体。

B型字体的笔画宽度(d)为字高(h)的1/10。

数字和字母可写成斜体或直体。

斜体字字头向右倾斜,与水平基准线约成750。

用作指数、分数、极限偏差、注脚等的数字及字母,一般应采用小一号的字体。

10、在同一图样上,只允许选用一种型式的字体。

11、国家标准〈〈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GB/T4457.4-2002)中规定绘制机械图样的线型有9种,包括粗实线、细虚线、细点画线、细实线、波浪线、双折线、粗虚线、粗点画线、细双点画线。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机械制图基础知识

3.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 当机件上需要表达的内部结构排列在不同层面上时,可 采用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
作此类剖视图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不应在剖视图中画出剖切平面的转折线 ⑵剖切的结构应完整 ⑶当结构具有公共中心线时允许剖切平面在中心线处转折 ⑷应按例图图示作出标注。
4.复合的剖切平面
若采用旋转剖或阶梯剖尚不能将机件的内部结 构表达清楚时,可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剖切机件。
5. 剖切柱面
剖切面一般为平面,如果需要也可采用柱面剖切面。
标注时应加注“展开”二字。
三、剖视图的种类 一般按剖开机件的范围大小不同,剖视图可分为全剖视 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三种。
1.全剖视图
用剖切面将机件完全剖开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全剖 视图。 全剖视图适用于机件的外形简单或复杂的外形 另有视图表达清楚。
3.局部剖视图
用剖切平面局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 称为局部剖视图。 局部剖视图的适用情况: ⑴需要表达的内部结构范围较小 ⑵需要保留外形而不宜采用全剖视图 ⑶因机件对称位臵有一轮廓线而不适 合采用半剖视图。
局部剖视图画法: 用波浪线表示局部剖视图的范围,将虚线改画为实线再 画上剖面线。 当被剖切的结构为回转体时,允许将该结构的中心线代 替波浪线。 通常省略局部剖视图的标注。
移出断面图的标注方法: 1.当断面图画在剖切线的延长线上时,对称的图形可省 略标注,若不对称应标注剖切符号及投射方向箭头。 2.当断面图未放臵在剖切位臵的延长线上时,应标注剖 切符号和表示断面图名称的字母。
三、重合断面图 剖切后将断面图重叠在视图上的断面图称为重合断面图。 重合断面图多用于表达机件上形状较为简单的断面。 重合断面图画法: 重合断面图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且不得影响视图中 的轮廓线。 对称的重合断面图可省略标注,如不对称应作出标注。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投影法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投影法

机械制图电子教案投影法第一章:投影法基础1.1 投影法定义解释投影法的概念和作用。

强调投影法在机械制图中的重要性。

1.2 投影法的分类介绍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的区别和应用。

解释单面投影和双面投影的概念。

1.3 投影法的原理详细解释投影法的基本原理。

探讨投影法如何将三维物体转化为二维图形。

第二章:基本投影变换2.1 投影变换的概念解释投影变换的含义和作用。

强调投影变换在机械制图中的重要性。

2.2 投影变换的类型介绍平移、旋转和缩放等基本投影变换。

解释这些变换对投影图形的影响。

2.3 投影变换的应用探讨如何使用投影变换来解决实际问题。

给出一些示例,展示投影变换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第三章:直线和角的投影3.1 直线的投影解释直线在投影中的表现形式。

探讨如何通过投影来确定直线的方向和位置。

3.2 角的投影解释角在投影中的表现形式。

探讨如何通过投影来确定角的大小和位置。

3.3 直线和角的投影应用给出一些示例,展示直线和角的投影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强调这些投影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

第四章:平面图形的投影4.1 平面图形的投影概念解释平面图形在投影中的表现形式。

强调平面图形的投影在机械制图中的重要性。

4.2 常见平面图形的投影介绍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常见平面图形的投影。

解释这些图形在投影中的特点和规律。

4.3 平面图形的投影应用给出一些示例,展示平面图形的投影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强调这些投影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

第五章:三维图形的投影5.1 三维图形的投影概念解释三维图形在投影中的表现形式。

强调三维图形的投影在机械制图中的重要性。

5.2 常见三维图形的投影介绍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等常见三维图形的投影。

解释这些图形在投影中的特点和规律。

5.3 三维图形的投影应用给出一些示例,展示三维图形的投影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

强调这些投影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

第六章:投影法在机械制图中的应用6.1 零件图的投影解释零件图的概念和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面保持不动,H面绕X轴向下转90°,W面绕Z轴向右转90°,这样V、 H和W三个投影面就摊在了同一平面上。
OY轴是H面与W面的交线, 投影面展开后,OY轴分 为两处,在H面上的标以 OYH ,在W面上标以OYW, 如图所示。
为了简化作图,投影面 边框和投影轴可不必画 出。如图示。
但由于三个视图是一个物体在同一位置上分别向三个投影面所作的
(1)实形性:平面图形(或直线)与投 影面平行时,其投影反 映实形(或实 长),如图所示。
(2)积聚性:平面图形(或直线)与投 影面垂直时,其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 (或一个点),如图所示。
(3)类似性:平面图形(或直线)与投 影面倾斜时,其投影变小(或变短), 但投影的形状仍与原来形状相类似,如 图所示。
一般不能确定其形状 和大小。如图所示, 几个形状不同的物体 在同一投影面上得到
了相同的视图。
1.三视图的形成
机械制图第1章投影基础
8
由于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相互 垂直的方向,因此设立三个相互垂直 相交的投影面,构成三面投影体系, 如图所示。三个投影面分别称为:
正立投影面V(简称正面); 水平投影面H(简称水平面); 侧立投影面W(简称侧面)。 每两个投影面的交线OX、OY、OZ 称为投影轴,三个投影轴相互垂直相 交于一点O,称为原点。 将物体置于三面投影体系中的某一固定位置上,且置于投影 面与观察者之间,并使物体的主要表面处于平行或垂直于投 影面的位置,用正投影法分别向V、H、W面投射,即可得到 物体的三个视图,分别称为: (1)主视图。由前向后投射,在V面上得到的视图。 (2)俯视图。由上向下投射,在H面上得到的视图。 (3)左视图。由左向右机投械制射图第,1章在投影W基面础 上得到的视图。 9
机械制图第1章投影基础
7
1.1.4 三视图的形成
用正投影法所绘制出的物体的图形称为视图。用正投影法绘
制物体的视图时,是将物体置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以观察者
的视线作投射线,而将观察到的形状画在投影面上。把看得见的
轮廓用粗实线表示,看不见的轮廓用虚线表示,图形的对称中心
线用细点画线表示。
根据物体的一个视图
投影,因此它们之间有如下位置关系:以主视图为准,俯视图在主
视图的正下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正右方。这叫按投影关系配置视
图,不必标注视图名称如图示。视图之间的距离可根据图纸幅面和
视图的大小来确定,一般要机分械制布图均第1章匀投。影基础
10
1.三视图间的投影关系
物体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每个视图都反映 物体的两个方向的尺寸。如果把物体左右方向的尺寸称 为长,前后方向的尺寸称为宽,上下方向的尺寸称为高, 则主、俯视图同时反映了物体上各部分的左右位置,主、 左视图同时反映了物体上各部分的上下位置,俯、左视 图同时反映了物体上各部分的前后位置。三视图之间应 存在如下投影关系(如图所示):
投影面与投射线的相对位置
(倾斜或垂直)
投影法
中心投影法
投射线汇交于
投影中心
斜投影法
平行投影法
投射线相互平

投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倾斜 投影面
正投影法
投射线垂直
机械制图第1章投影基础
投影面
5
S
S
S
P
P
P
共同点(产生投影必须具备的条件)
投影中心或投射方向 投影面 物体
投影三要素
机械制图第1章投影基础
6
1.1.3 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
3.三视图的作图方法机械和制图第步1章骤投影基础
11
(1)分析物体的形状。弯板可以看成由底板和竖板组成。其中 底板的左端中部切去了一个方槽,竖板的上部前后各切去一个角。
(2)确定物体的位置。将弯板放平,使弯板上尽可能多的平面 平行或垂直于投影面。
(3)选择主视图。主视图应尽量反映物体的主要形体特征。所 以选择最能反映弯板形体特征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并考 虑其余两视图简单易画,虚线少。如图所示。
投影面上的图
a
形称为物体的
投影 。 投影面
Pb
机械制图第1章投影基础
投影中心 物体 C
c
2
1.1.2
投影的种类
根据投射线之间的 相对位置关系,常
1.中心投影法
用的投影法有两大 S 类:中心投影法和
平行投影法。
投射线汇交 于投影中心
全部投射线从有限远 的一点(投影中心S)
投射出,在投影面上 P
做出物体投影的方法
(4)作图。从整体到局部按三视图的投影对应规律作图,具体 步骤如下:
机械制图第1章投影基础
12
(a)分析物体形状,选择主视图
(b)画作图基准线
(c)画弯板(由底板和竖板组成)的三视图 (d)画左端方槽的三面投影(先画水平投影) (e)画右边切角的三面投影(机先械画制侧图第面1章投投影影)基础(f)描粗加深,完成三视图13
(1)主、俯视图中相应投影的长度相等,且要对正。 (2)主、左视图中相应投影的高度相等,且要平齐。 (3)俯、左视图中相应投影的宽度相等。
上述主、俯、左三个视图之间的投影对应关系,通常简称为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三等关系。这就是三视图的投影 规律。它不仅适用于整个物体的投影,也适用于物体上每个局 部结构的投影。画图、读图时要严格遵守。
机械制图第1章投影基础
3
1.平行投影法
若将图中的投影中心移至无 穷远,则所有投射线都相互 平行,这种投影法称为平行 投影法。
根据投射线是否垂直于投影面,平行投影法又分为两种:正投 影法和斜投影法。
斜投影法
正投影法
S S
P
P
投射线沿 S 方向相互平行 机械制图第1章投影基础
4
归纳
投影法分类 投射线类型(汇交或平行)
1.2 点的投影
点是构成立体表面最基本的几何元素,点的投影仍然是
点,而且是唯一的,空间A点,在H平面的投影为一点a。
但是,已知点的一个投影b并不能够确定空间点的位置在
B1、B2、B3等,如图所示 。
点的一个投影
能确定点的空
间位置吗?
a
1.2.1 物体上点的投影分析 采用多面投影
设物体上有一点A,A点的三面投影就是由A 向三个投影面所作垂线的垂足。
第1章 投影基础
1.1 投影的基础知识 1.2 点的投影 1.3 直线的投影 1.4 平面的投影 1.5 平面内的点和直线
机械制图第1章投影基础
1
1.1 投影的基础知识 S
1.1.1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用投射线照射
物体,把物体
投到特定的平
面上而得到物
投射线
A
体图形的方法
称为投影法,
所设定的表面
B
叫投影面,在 投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