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与简答题历年真题和答案
教师资格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笔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及答案!1. 教育的概念(辨析题、简答题)答:广义的教育,指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2.简述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及作用答:第一,遗传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第二,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第三,教育是影响人的发展的主导因素;第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3.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答: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第二,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简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答:第一,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第二,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第三,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5.简述课程计划的含义与内容答:①课程计划又叫教学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②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培养目标及课时分配;③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④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作用)。
6.简述课程标准的含义与作用答:①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②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③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作用)。
7.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答:①科学思想性。
教科书的编写内容上要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②基础性。
教科书的编写要强调内容的基础性;③实用性。
教科书的编写要注意实用性;④统一性。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试主观题历年真题辨析题与问答题(16)(附答案)
教师资格证中小学教综笔试主观题历年真题辨析题与问答题(16)(附答案)一、辨析题:普通中学的任务在于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
【参考答案】题干表述错误。
我国普通中学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要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另一方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题干窄化了普通中学的任务,表述错误。
二、辨析题:德育过程具有多开端性。
【参考答案】题干表述正确。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德育工作可以概括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
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的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即多开端性)。
在实施德育时,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晓之以理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道德意志开始,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最后使学生的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全面而和谐地发展。
三、辨析题:定势对知识迁移起促进作用。
【参考答案】题干说法错误。
定势对知识迁移可能起促进作用,也可能起阻碍作用。
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习惯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
当问题情境不变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当问题情境发生了变化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消极作用,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四、辨析题:教师职业倦怠即教师的工作热情丧失。
【参考答案】题干说法错误。
教师职业倦怠不仅是教师的工作热情丧失。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
教师的职业倦怠有三方面表现: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低。
情绪耗竭主要表现为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两个方面。
心理耗竭如丧失工作热情,情绪波动大,容易迁怒他人,感到自己的感情处于极度疲劳状态。
工作热情丧失仅仅是情绪耗竭的具体表现。
所以教师职业倦怠不仅是教师的工作热情丧失。
五、辨析题:教育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及简答题
一、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
【参考答案】错误。
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在一个国家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基本上是由政治决定的,政治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
2.知识经验越多,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可能性越大。
【参考答案】正确。
要确保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知识经验是必不可少的。
知识经验是思维的原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知识经验越多,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3.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排斥教师的介入和指导。
【参考答案】错误。
新课程虽然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同时也注重教师的指导作用。
4.美育就是指艺术教育【参考答案】错误。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爰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关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由此可见,艺术教育只是美育的一部分。
5.德语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
【参考答案】正确。
德育途径主要包括直接的道德教学和间接的道德教育,直接的道德教学包括思想品德课和时事政治课。
间接的道德教育包括思想教育外的其他各科教学、活动课程和课外活动等一些教学形式。
所以,德育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之中。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认知策略有很多种,每一种策略都具有普遍的适应性。
【参考答案】错误。
认知策略有很多种,每一种策略都有其适用的特定条件。
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及其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各种认知策略的适用性不尽相同。
2.定势对问题解决总是起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错误。
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
如解决一般问题时,定势可能会起促谢乍用;而对特殊问题,定势很可能起阻碍作用。
3.操作技能的模仿必须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操作技能的学习",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参考答案】正确。
操作技能的形成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整合与操作熟练四个阶段。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题“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种托古方式提出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设想的论著是()。
A.项《论语》B.项《学记》C.项《中庸》D.项《大学》答案:B。
2.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教育目标分为()。
A.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具体目标。
B.德育目标、智育目标、体育目标。
C.国家目标、学校目标、个人目标。
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答案:D。
3.在张老师的数学课上,有的学生认真听讲,完全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有的学生心不在焉,或关注窗外悦耳的鸟鸣,或想着下课后的欢快活动,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不求甚解,这体现了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A.主观能动性B.遗传C.学校教育D.环境答案:A。
4.人的心理机能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如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这反映了人身心发展特征的()。
A.互补性B.顺序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答案:B。
5.题2020年教育部颁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文件规定中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
答案:A。
6.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如果学龄前儿童数量多,幼儿园的数量会被优先考虑,如果学龄人口的基数大,比例大,包含中小学在内的基础教育在整体教育体系中的比例就必然会提高,如果成年人口比例大,教育体系也会重视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这体现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是()。
A.人口的年龄结构B.人口数量C.人口就业结构D.人口质量答案:A。
7.为了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求真中学积极组织高中地理教研组与生物教研组教师共同开发“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课程。
这门课程属于()。
A.隐性课程B.分科课程C.地方课程D.综合课程答案:D。
下半年教师资格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在教育研究中,访谈法的应用较广泛。
以下是关于访谈法的论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 访谈法是指通过与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谈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B. 访谈法是一种控制性调查方法,因此特别适用于深度研究 C. 访谈法可以采用线上访谈的形式,这样可以节省研究时间、成本 D. 访谈法可以用于学术研究,也可以用于解决现实问题正确答案是:C. 访谈法可以采用线上访谈的形式,这样可以节省研究时间、成本。
线上访谈虽然节省时间和成本,但是不利于研究者收集到丰富和全面的资料,因此并不是一种可取的访谈形式。
2、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上,“对症下药”的做法是()。
A. 接受学习 B. 发现学习 C. 合作学习 D. 情境教学正确答案是:D. 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通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故“对症下药”的做法是情境教学。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A. 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B. 强调教师作为学习促进者的重要作用 C. 强调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D. 强调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正确答案是:C. 强调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情感陶冶和人格培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并不强调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因此,选项C不属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
二、辨析题4、教育目的就是指国家的培养目标。
()正确答案是: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育目的是指特定的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或规格的总要求,是国家对教育的总体要求,它反映了教育在人的培养上所预期达到的总目标和总标准。
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方面教育所应达到的特定要求,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因此,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而非等同关系。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与简答题历年真题汇编
历年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与简答题汇编(2014年-2016年5套)【2016上半年真题】二、辨析题22、教育既然就是培养人得活动,教育目得就只能按照人得发展需求确定。
【答案】错误。
教育目得得确定除了人自身得发展需求这个因素以外,还要考虑社会得需求,此外,不同教育者得教育思想也应该作为教育目得确定得依据。
傴颉懾轡厉羁窜。
【考点】教育目得得理论23、德育过程就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得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答案】错误。
由于社会生活得复杂性,德育影响得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得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得与谐发展。
羆酾幟纓谦懨岭。
【考点】德育过程24、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就会持久保存。
【答案】错误。
工作记忆就是短时记忆得一种,处于工作状态中得短时记忆就就是工作记忆,就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与贮存得容量有限得记忆系统,在许多复杂得认知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因而它符合短时记忆得特点,不会持久保持。
盖镀飽铄问赁遲。
【考点】记忆得分类25、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
【答案】错误。
智商与学习成绩之间确实存在正相关,即智商越高,一般学习成绩越好;智商越低,一般学习成绩越差。
但它们并不就是因果关系,一个人学习成绩得影响因素很多,比如个人得努力程度等因素。
此外,智商不就是一成不变得。
虽然智力受遗传影响较大,智商保持相对稳定,但智商并不就是一成不变得。
鸬爛鲽烦满竖莴。
【考点】中学生智力发展三、简答题26、为什么教育对人得发展起主导作用?【答案】第一,学校教育就是有目得、有计划、有组织得培养人得活动,它规定着人得发展方向。
第二,学校教育就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得教师来进行得,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与协调影响学生发展得各种因素。
第四,学校教育给人得影响比较全面、系统与深刻。
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真题汇总
教资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真题汇总一、教育基础1、简述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物资、教育环境。
2、简述教育的根本任务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简述教育的内部关系(主要矛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解决教育内部矛盾的主要方面。
4、简述教育的外部关系(主要矛盾)适应和超越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与社会之间矛盾关系的体现,也是教育外部需要解决的问题。
5、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1)经济功能: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2)政治功能:为政治服务;(3)文化功能:传承文化;(4)科技功能:推动科技发展;(5)人口功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6、简述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1)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2)教育促进个性潜能的开发;(3)教育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7、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2)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3)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4)倡导教育的国际化。
8、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个体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
其中,遗传是生物前提和物质前提,环境是外部条件,教育是有力手段,主观能动性是内在动力。
教资考试真题下半年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位教育家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A.孔子B.陶行知C.老子D.韩愈正确答案是:B.陶行知。
2、在教学计划中,以下哪个科目属于中学文科类课程?()A.物理B.化学C.历史D.地理正确答案是:C.历史。
3、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A.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B.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统一C.以知识为本,以教师为中心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正确答案是:C.以知识为本,以教师为中心。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与参考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与参考答案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共有3道简答题,每道题10分,总共30分。
以下是近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参考答案汇总。
2023年下半年21.简述教育评价的功能。
22.简述小学德育的内容。
23.根据桑代克理论,简述学习实质和学习律。
参考答案21.①导向功能;②诊断功能;(3)调节功能;④激励功能;⑤管理功能;⑥发展功能;⑦甄别功能;⑧鉴定功能。
22.①政治教育;②思想教育;③道德教育;④法制教育;⑤心理健康教育。
23.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公式是S-R o桑代克认为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是直接的,并不需要中介作用。
学习的过程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而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的过程建立的。
桑代克根据实验的结果,总结出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规律:(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联结的加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状态。
当学习者有准备且可以进行活动,则会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能活动则感到烦恼;无准备而强制活动也感到炀恼。
(2)练习律: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反之则会减弱。
(3)效果律:指“刺激一反应”的联结可因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2023年上半年21.简述美育主要任务。
22.简述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形式。
23.根据班杜拉的理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24.简述美育主要任务。
美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
小学美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和鉴赏美的知识与技能。
(2)培养学生参加艺术活动的技能,发展他们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心灵美和行为美,使他们在生活中体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
25.简述少先队活动的基本形式(1)队会。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一、教育的概念•1.对教育的概念进行缩小•eg: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答案】(1)此说法错误。
(2)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因此,题干描述的是狭义的教育。
(3)故题目说法错误。
•2.对教育的本质进行曲解•eg:动物界存在着大猫教小猫抓老鼠、大鸭教小鸭游水的现象,说明动物界存在教育行为。
【答案】(1)此说法错误。
(2)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动物在养护幼崽方面虽然与人类抚育后代有相似之处,但动物的活动只是一种本能活动,而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活动。
题目说法无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认为在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因此大猫教小猫抓老鼠、大鸭教小鸭游水的现象都不属于教育现象0(3)故该说法错误。
•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eg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相对独立性。
【答案】(1)此说法错误。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但是教育也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①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②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影响;③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教育落后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
因此,虽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但教育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3)故题目说法错误。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一地位混淆•eg: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答案】(1)此说法错误。
(2)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四个方面。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与简答题历年真题汇编
历年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与简答题汇编(2014年-2016年5套)【2016上半年真题】二、辨析题22、教育既然就是培养人得活动,教育目得就只能按照人得发展需求确定。
【答案】错误。
教育目得得确定除了人自身得发展需求这个因素以外,还要考虑社会得需求,此外,不同教育者得教育思想也应该作为教育目得确定得依据。
傴颉懾轡厉羁窜。
【考点】教育目得得理论23、德育过程就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得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答案】错误。
由于社会生活得复杂性,德育影响得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得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得与谐发展。
羆酾幟纓谦懨岭。
【考点】德育过程24、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就会持久保存。
【答案】错误。
工作记忆就是短时记忆得一种,处于工作状态中得短时记忆就就是工作记忆,就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与贮存得容量有限得记忆系统,在许多复杂得认知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因而它符合短时记忆得特点,不会持久保持。
盖镀飽铄问赁遲。
【考点】记忆得分类25、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
【答案】错误。
智商与学习成绩之间确实存在正相关,即智商越高,一般学习成绩越好;智商越低,一般学习成绩越差。
但它们并不就是因果关系,一个人学习成绩得影响因素很多,比如个人得努力程度等因素。
此外,智商不就是一成不变得。
虽然智力受遗传影响较大,智商保持相对稳定,但智商并不就是一成不变得。
鸬爛鲽烦满竖莴。
【考点】中学生智力发展三、简答题26、为什么教育对人得发展起主导作用?【答案】第一,学校教育就是有目得、有计划、有组织得培养人得活动,它规定着人得发展方向。
第二,学校教育就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得教师来进行得,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与协调影响学生发展得各种因素。
第四,学校教育给人得影响比较全面、系统与深刻。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教育知识与能力(2套)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 )。
A.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洛克【答案】C。
解析:赫尔巴特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他强调将心理学和哲学作为教育学的基础。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体现了( )师生关系。
A.尊师爱生B.民主平等C.教学相长D.心理相容【答案】C。
3.“学生之所以学习,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奖赏、赞扬和优异的成绩等报偿”,持这种观点的学习动机理论是( )。
A.归因理论B.麦克里兰德的学习动机理论C.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D.强化理论【答案】D。
解析:题干所述是通过奖励、等级评定等外部强化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属于强化理论。
4.教师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应( )。
①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②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获得体验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④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⑤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答案】B。
解析:张国庆、马嘉友主编的《教育学》,第三章教育和人的发展,第三节教育和儿童的发展:把握儿童个体身心状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发展;(2)在成熟基础上引导发展;(3)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①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②重视培养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让学生获得主体参与的体验。
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题干中的①②③符合题意。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我国教师是( )。
A.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公务员B.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公务雇员C.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雇员D.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概念作了明确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回忆版)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8 分,共32 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人格可以塑造(正确)2.教育目的不等于培养目标(正确)3.教学就是智育(错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10 分,共40 分)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参考答案】(1)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培养知情合一的人,即“完人”或“功能完善者”(2)①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无意义学习是指学习没有个人意义的材料,仅仅涉及经验累积与知识增长。
②有意义学习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3)学生中心的教学观(非指导性教学模式)①废除“教师”这一角色,代之以“学习的促进者”②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在于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真诚一致、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同理心2.提高知识直观教学途径【参考答案】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通过一下几点来实现:(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一般而言,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我们强调的是先进行模象直观,在获得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后再进性事物直观,比一开始就进行事物直观的效果好。
(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为了增强直观效果,不仅要注意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的合理选用而且必须加强词与形象的结合,在形象的直观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提供明确的观索目标,提出确切的观家指导,提示合理的观索程序。
其次,形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词加以表述,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各组要素进行分化。
再次,应依据教学任务,选择合理的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要想在直观过程中获得有关的知识,首先必须注意和观察直观对象。
而要想有效观家直观对象,必须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待点。
其中感知规律包括:①强度率②差异率(③活动率(④组合率.。
(4)培养学生的观索能力。
在直观过程中,教师通过对一定直观教材的操纵,其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学生观察能力。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与简答题历年真题和答案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与简答题历年真题和答案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2016 年上半年辨析题:1.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进展需求确定。
这种讲法是错误的。
教育目的的确定除了人自身的进展需求那个因素以外,还要思考社会的需求,此外,别同教育者的教育思想也应该作为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
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举行。
此观点错误。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互动进展的过程,但由于社会日子的复杂性,德育妨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依照学生品德进展的具体事情,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终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进展。
所以那个观点是错误的。
3.信息进入工作经历就会持久保存。
这种讲法是错误的。
工作经历也称为短时经历,短时经历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的时刻要比瞬时经历长一些,但普通不可能超过一分钟。
而且短时经历idea 容量是非常有限的。
而信息惟独进入到长时经历时才干持久的保持,保存时刻能够到达几天、几年甚至终身难忘。
题干将工作经历等同于长时经历,所以讲法错误。
4.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
这种讲法是错误的。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智力水平与学业成绩之间呈现中等程度的相关。
讲面馆智力水平是妨碍成绩的一具重要的因素,也算是讲,假如儿童的智力水平越高,普通学习成绩越好。
然而智力水平并别是妨碍学习成绩的唯一因素,知识结构、认知进展水平以及学习动机和集体、教师等因素,都对儿童的学习成绩有重大的妨碍。
所以,智力水平与学习成绩之间并别是简单的正比关系。
故本题讲法错误。
2015 年下半年辨析题:1.全面进展算是指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平均进展。
答:这句话是错误的。
全面进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具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进展。
然而全面进展别代表是平均进展,全面进展的并且也要促进个性进展,针对别同学生因材施教。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辨析题材料题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40分】【带箭头的是必须背的,时间不充裕至少先把带箭头的背完】【时间不充裕一定要先背带箭头的】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有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教育本质属性的所表现在:①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②人类有意识的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③以培养人为直接目的社会实践活动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口诀:两生三没】两生:①为了生产和生活;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三没:①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受教育者;②没有固定教育场所;③没有阶级性。
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古代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①奴隶社会产生了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②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等级性;③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5.20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
【口诀:全民多现身】①教育的全民化②教育的民主化③教育的多元化④教育技术的现代化⑤教育的终身化6.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龟(规)速方结手】①生产力制约教育的速度和规模。
②生产力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③生产力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7.教育的经济功能:【两再一新促生产】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②教育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③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8.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两权一体宗旨(质)】①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④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⑤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9.教育的政治功能:【18下考】【人民论政治】①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②教育通过传播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
③教育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④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10.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内幕使用】①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②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③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2024年上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试真题答案解析
2024年上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笔试真题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探寻新路,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团队的是()。
A.陶行知B.黄炎培C.*x*D.蔡元培【答案】A陶行知3.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与劳动相结合是人发展的主要途居考萃径,但是在教育史上,出现了漫长的一段人与劳动相脱离的历史,这段历史主要是从()开始的。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社会D.****社会【答案】B奴隶社会4.一个****的人,注定成为不了**,这说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主要是()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答案】A遗传。
5.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论表明()。
A.教育对人口结构的影响B.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C.教育对文化的制约作用D.教育对政治经济的制约作用【答案】B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7.我国的学制类型属于()A.双轨制B.单轨制C.多轨制D.分支制【答案】D分支型学制8.教科书的编排形式主要是()A.**式和分支式B.**活动C.螺旋式和直线式D.【答案】C直线式和螺旋式10.在一次郊游中,张明一眼就认出了同学王岗这利用了什么()。
A.认识B.保持C.回忆D.再认【答案】D再认11.在皮亚杰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的划分中,公正道德阶段是()岁以后。
A.10B.12C.14D.16【答案】A19.【答案】孙英同学同学任丽在公交车上不给老人主动让座的行为感到气氛,属于()与A.道德教B.道德情感C.道德**D.道德*师【答案】B道德情感20.老师把班里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中学生能力各异,要把他们以互助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目标属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2016 年上半年辨析题:1.教育既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就只能按照人的发展需求确定。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育目的的确定除了人自身的发展需求这个因素以外,还要考虑社会的需求,此外,不同教育者的教育思想也应该作为教育目的确定的依据。
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此观点错误。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因此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3.信息进入工作记忆就会持久保存。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工作记忆也称为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储存的时间要比瞬时记忆长一些,但一般不会超过一分钟。
而且短时记忆idea容量是很有限的。
而信息只有进入到长时记忆时才能持久的保持,保存时间可以到达几天、几年甚至终身难忘。
题干将工作记忆等同于长时记忆,因此说法错误。
4.智力水平越高,学习成绩越好。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智力水平与学业成绩之间呈现中等程度的相关。
说面馆智力水平是影响成绩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如果儿童的智力水平越高,一般学习成绩越好。
但是智力水平并不是影响学习成绩的唯一因素,知识结构、认知发展水平以及学习动机和集体、教师等因素,都对儿童的学习成绩有重大的影响。
因此,智力水平与学习成绩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
故本题说法错误。
2015 年下半年辨析题:1.全面发展就是指学生德智体诸方面平均发展。
答:这句话是错误的。
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但是全面发展不代表是平均发展,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促进个性发展,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
因此这句话是错误的。
2.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这句话是正确的。
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鱼”是指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授之以渔”是指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重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符合新课改教学观的要求,因此这句话是正确的。
3.程序教学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这句话是错误的。
程序教学是斯金纳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强调把教材内容细分成很多的小单元,构成由易到难的很多层次或小步子,让学生循序渐进,依次进行学习。
这是一种个别化的学习方式,适合那些能力高且个性独立的学生,是一种自学程序,缺少互动性。
而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因此,程序教学不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4.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度越高越容易产生正迁移。
这句话是错误的。
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两种学习材料的相似性越高,越容易产生迁移,但并不一定就是正迁移。
如果前面学习的材料对后面学习的材料,产生的是积极的影响,那么就是正迁移,反正,如果产生的是抑制,就是负迁移。
因此,这句话是错误的。
2015 年上半年辨析题: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同一概念。
这种说法错误。
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总体要求,及不论初等、中等、高等教育,还是理、工、农、医、师等,都要按照这个总的要求培养人,而培养的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类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
这种说法错误。
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教学中要主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学生指明方向,保证学生学习的方向性。
3.液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它受文化教育的影响很大。
这种说法错误。
液体智力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
它较少依赖于知识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依赖于个人的先天禀赋。
液体能力的发展与年龄相关。
一般人在20岁左右,液体能力的发展达到顶峰,30岁以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4.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率越好。
这个说法错误。
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型曲线关系。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学习效率最高。
动机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任务的完成。
2014 年下半年辨析题:1.目前,我国普通高中不属于基础教育。
普通高中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
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
教学是在国家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种活动。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3.有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一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
错误。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于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是个体品德的基础。
道德行为是个人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义的活动,是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
但道德行为的形成受主观和客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也即道德认识在转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中,需要道德意志和道德情感的参与,并不是有了什么样的道德认识就一定会有什么样的道德行为。
4.学习所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短暂的。
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
因此,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持久而非短暂的。
2014 年上半年辨析题:1.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
错。
德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狭义的德育则专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空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
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四大类型,而不仅仅指道德品质的教育。
2.直观教学既是手段,也是目的。
错误。
直观教学是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是指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及其模型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
直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复杂的概念、规律和原理,在应用时,教师应该认识到,直观教学仅仅是一种手段,而教学不是为了达到直观教学目标,它不是教学目的3.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
错误。
注意转移是指当环境或任务发生变化时,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
这个是有目的性的转移注意力,比如上课老师让你看书,然后又让你做作业。
注意力从看书转移到写作业上。
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转到无关对象上去的现象。
老师让你看书做作业,你却在聊天发短信。
注意力已离开当前任务。
故二者不是同一概念。
4.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
错误。
非正式群体是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到底是产生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其与正式群体的目标的一致程度。
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对于非正式群体既不能采取高压政策,又不能放任自流,要正确地引导使其发挥积极作用,避免消极作用。
2013 年下半年辨析题: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错误。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但教育并不是被动接受政治经济的影响,反过来,它对政治经济制度也产生积极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错误。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
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识领域,又要评价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从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技能,又要评价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
3.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只有消极影响。
错误。
心理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这时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积极影响。
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此时定势对问题解决产生消极影响。
即心理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故本说法错误。
4.德育过程即品德形成过程。
错误。
(1)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德育过程则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
(2)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
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德育过程中学生主要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3)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结果看,品德形成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德育过程的结果,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则与社会要求相一致。
联系:德育过程影响品德形成过程,品德的形成需要德育来促成。
区别:(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的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儿童品德进行培养的过程,它是受教育者与外部教育相互作用的过程。
(2)品德的形成过程是指人在外部影响下,内部思想品德的变化发展过程,是主体人与外部各种教育、影响因素相互作用,产生一定思想品德变化发展结果的过程,属于人的素质和发展范畴。
品德形成是人的发展过程,是儿童政治、思想、道德结构不断构建完善的过程。
它侧重于道德主体的内部运动。
影响这一过程实现的因素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多种因素。
因此,品德形成过程是主体与外界各种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2013 年上半年辨析题:1.凡是能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这种说法不准确。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