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需要的不仅仅是仪式感
中国传统中秋节的意义和象征
【导语】花好⽉圆⼈团圆,“团圆”对中国⼈有特殊的含义,也是中秋节的意义所在。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忧考中秋节频道!1.中国传统中秋节的意义和象征 每年农历⼋⽉⼗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
在中国的农历⾥,⼀年分为四季,每季⼜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个⽉,称为“仲秋”,⽽⼋⽉⼗五⼜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五,所以称“⼋⽉节”、“⼋⽉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进⾏的,⼋⽉⼗五的⽉亮⽐其他⼏个⽉的满⽉更圆,更明亮,所以⼜俗称“⽉节”“⽉⼣”;中秋节⽉亮圆满,象征团圆,此夜,⼈们仰望天空如⽟如盘的朗朗明⽉,⾃然会期盼家⼈团聚。
远在他乡的游⼦,也借此寄托⾃⼰对故乡和亲⼈的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称“团圆节”。
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
2.中国传统中秋节的意义和象征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样,也是缓慢发展⽽来的。
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书中。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淆,中秋⼣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
《唐书·太宗记》记载有“⼋⽉⼗五中秋节”。
中秋节盛⾏始于宋朝,⾄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之⼀。
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传统节⽇。
因为这个节⽇在秋季⼋⽉,故⼜称“秋节”“⼋⽉节”“⼋⽉会”“中秋节”;⼜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节”。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进⾏的,所以⼜俗称“⽉节”“⽉⼣”“追⽉节”“玩⽉节”“拜⽉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
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
《西湖游览志余》中说:“⼋⽉⼗五谓中秋,民间以⽉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帝京景物略》中也说:“⼋⽉⼗五祭⽉,其饼必圆,分⽠必⽛错,瓣刻如莲花。
……其有妇归宁者,是⽇必返夫家,⽈团圆节也”。
节日的仪式感
节日的仪式感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传统节日似乎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那曾经浓厚的仪式感也变得日益淡薄。
然而,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是连接过去与现在、传承与创新的重要纽带。
我们亟需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让那份独特的魅力在新时代重新绽放光芒。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曾经有着丰富的仪式。
从腊月开始,人们便忙碌起来,扫尘、祭灶、贴春联、挂灯笼、备年货。
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团圆饭,守岁迎新。
大年初一,人们穿上新衣,走亲访友,互道祝福。
这些仪式,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庭团圆的珍视。
然而,如今的春节,很多人只是简单地吃一顿饭,看一会儿电视,传统的仪式被简化甚至遗忘。
我们应该重新找回春节的仪式感,让那红红的春联、热闹的鞭炮声、温馨的团圆饭,再次成为春节的标志。
端午节,那飘香的粽子和激烈的龙舟竞渡,是这个节日独特的仪式。
人们包粽子,不仅是为了品尝美味,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龙舟竞渡,则展现了人们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
然而,现在很多人只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却对龙舟竞渡等传统活动缺乏了解和参与。
我们可以积极参与端午节的各种活动,亲手包粽子,观看龙舟比赛,感受那浓浓的节日氛围和民族精神。
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是传统的仪式。
一家人在月圆之夜,围坐在一起,品尝着月饼,欣赏着明月,寄托着对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祝福。
然而,如今的中秋节,很多人只是把它当成一个普通的假期,忽略了这些传统的仪式。
我们可以在中秋节的夜晚,放下手机和电脑,和家人一起走出家门,赏月聊天,让那一轮明月照亮我们心中的亲情和温暖。
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
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传统节日的活动,传承和弘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传统节日的宣传和推广,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传统节日。
学校可以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让孩子们从小就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
传承传统文化高中议论文7篇
传承传统文化高中议论文7篇传承传统文化高中议论文【篇1】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的传统节日,无一不是从古代发展而来的。
从这些流传至今的节日风俗里,还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过好传统节日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文化自信的一部分,更是对中华儿女身份的重要认同。
过好中国节,保证传统是前提。
传统既是文化、习俗既是文化,传统文化蕴含在生活之中,也体现在每个传统节日里。
传统节日之所以和平常的日子不一样就在于这一天就要做和平常不一样的事情。
春节,我们要阖家团圆,辞旧迎新;清明,我们要踏青郊游,追思故人;端午,我们要划龙舟,吃粽子;中秋,我们要团团圆圆,赏月吃月饼等等。
传统活动和习俗的继承是中国节是还是中国节的保证。
过好中国节,生活热情是关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也日益富裕,现在我们不用等春节才能有新衣服穿,想吃月饼、粽子超市里随时可以买,好像年味变淡了,节日放假也变得没那么期待了。
其实传统节日还是那个传统节日,变得是我们。
我们习惯了平平淡淡的生活,每天过的如出一辙,生活变成了复制粘贴,我们变得不知道如何打扮自己的生活。
传统节日其实是平淡日子的一个突破口,我们在这些日子里可以有更多的仪式感,只需要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多那么些热情。
过好中国节,文化自信是根本。
文化自信更多的是自我认同,我以我是中华儿女为豪,我的行为习惯是符合中华儿女的设定要求的。
中华儿女的样子就是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生活习惯,过着古代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的人的样子。
只有发自内心的认同,才会觉得传统节日是我们理所当然应该过的。
中国的传统节日市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过好中国传统节日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我们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辅以自身对生活的热情,过最地道的中国节。
传承传统文化高中议论文【篇2】阳光洒落在幽静的花园里,梧桐叶斑驳的影子落在我身上。
传承传统文化 需要仪式感
传承传统文化需要仪式感发表时间:2020-04-03T10:59:35.44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9期作者:翁映丹[导读] 中华传统文化,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中华传统文化,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
她是道德的外延,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是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是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
那么,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而言,在追求效率和实用主义的今天,仪式感还有必要吗?有人认为,仪式感的出发点是刷存在感,“形式主义”“没有实际意义”。
但笔者认为,仪式感只是其外在形式,而更在于其形式与其内涵的表达有着同样重要的价值意义,都起到积极宣传作用和震撼效果。
仪式感,使受教育者自身的认知、情感与行为达到高度一致时所产生的一种复杂、深刻的心理状态。
一、传统民俗文化思想熏陶,需要仪式感作为一个承载文化传统的综合体系,传统节日蕴含着年深日久的历史文化积淀、情感生成和价值观念。
传统节日既包含着饮食、仪式、娱乐等多种活动。
如大家所熟知的端午节----源于纪念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报国无门反遭迫害,国家被侵略,绝望的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身亡。
在得知消息后,人们扔饭团于江中给屈原,又担心为蛟龙所食,所以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这就是端午节的来历,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从该节的纪念意义上来说,她蕴含了古人对伟人的伟大、高尚情操的推崇和价值观的渗透,树立典型、以示后人。
足见古人的良苦用心!在这种逻辑下,笔者认为,不管出于何种考虑,仪式感还是有必要的。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现代新潮思维冲击下,一切活动简化,有时简化得一干二净、失去了原本固有的人文气息。
如春节,是中国特大节日,具有民族特色和标志性的节日里,人们窜门拜年、讨利是,热闹、喜庆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等。
如今,该一系列活动都化作一条条生冷的粘贴转发信息——一分钟就把几十上百号的亲朋好友团拜完毕,接着不是电视春晚节目,就是玩手机……传统礼节日渐式微;节日本身所赋予的丰富文化内涵被简化成仅仅停留于消费层面,仅仅从事娱乐、购物等活动,仪式的淡化往往会带来节日的精神变异,这样的“年味”无怪乎会起变化……所以说,仪式感是节日文化形式最好的体现,在特定的仪式性的时间中感受家庭与社会、伦理与情感、历史观照与价值关怀,一个共同的社会就在这种“共情”的时刻得以生产和再生产,赓续不绝。
生活需要仪式感作文15篇
生活需要仪式感作文15篇生活需要仪式感作文15篇古往今来,“仪式感”宛若一叶扁舟,它带领着我们走向成功的彼岸时,也灿烂着生命的春天。
农历二月十二,是古人的一个节日――花朝节。
这一天,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人人都盛装出席,却不得穿得比花鲜艳。
这一天,大家都是那么整洁、讲究、素雅、落落大方。
曾经听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女子,每年花朝节都要举行一场派对,以庆祝今年花开得美丽与茂盛。
而有一年,花却出人意料地含苞未绽。
可她仍然举行了一场聚会,用以思念昔日的繁花盛景。
可见,花朝节于古人而言,并不是毫无意味的仪式的堆砌,而是内涵丰富的仪式感的载体。
仪式感,是一种让我们热爱生活的方式,是一种我们获取巨大力量的源泉。
但是,仪式感,已经在今朝“改头换面”,已经逐渐被现代人所漠视。
可能是科技的发达,导致了如今的随意与敷衍。
以往的除夕,一家团圆,围坐桌前。
或是其乐融融地闲笑谈心,或是团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抑或是在跨年的烟花下激动不已。
但是,现在的年味被“手机”驱散,大家不再是大家,而是被一个个屏幕支配的傀儡,麻木地进行着抢红包、玩游戏的重复,年味慢慢地从现代人身边消逝,曾经的仪式感,也烟消云散。
仪式是什么?是不被遗忘的、值得纪念的。
而仪式感,是要用心去营造的。
一些祝福,团聚,文化,爱意,还有尊重,何尝不是仪式感在生活中的缩影呢?生活需要仪式感,是认真、敬畏、郑重,而不是刻意、矫情、做作、虚伪。
仪式感让人于世间不是生存,而保佑一味生活的乐趣。
就仿佛古代的花朝节,在仪式中保有对花的尊重,对美好的欣赏。
让我们过一种有神圣感、仪式感的生活,将生命灿烂成一个莹亮的春天!月华如水,静夜无声,轻巧地拧亮台灯,温柔地摩挲纸页,品味着安然卧在泛黄纸面上的诗句。
虽然有时总觉得难解其意,但如此的端坐闲情,可能也算得是至简的仪式感了吧?初见仪式感,在脑海中闪现出的是激昂国歌下国旗冉冉升起,是万人欢呼下盛大的开幕式,是庄严肃穆下人人的盛装出席……这时,我不禁纳闷,仪式感难道只存在于如此宏大的场景中了吗?但除此之外,我又实在忆不起些什么了。
清明节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与仪式感
清明节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与仪式感在中国传统节日中,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人们祭拜祖先、扫墓祭奠的日子。
这一天,人们不仅仅是去墓地扫墓,更是通过一系列的传统礼仪和仪式来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之情。
清明节的礼仪和仪式丰富多样,承载着对祖先的深厚感情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清明节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最早见于《周礼》。
这一天,人们会前往祖墓,整理墓地周围的草木、清扫墓碑,并供奉食物、水果、酒等物品。
这些活动不仅是对祖先的敬意,也是对生者对死者的深深怀念和尊重。
传统的清明节礼仪中,祭拜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人们会在墓前摆放精心准备的祭品,如鲜花、酒、香烛等。
祭品中的鲜花代表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酒和香烛则是用来祈祷和向祖先表达谢意。
在祭拜时,人们会双手合十,默默祈祷,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之情。
除了祭拜,清明节还有一项重要的仪式,即扫墓。
扫墓是人们清理墓地的过程,用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敬意和关怀。
人们会打扫墓碑、清除杂草、整理墓地周围的环境,以示尊重和怀念。
有些地方的传统扫墓还包括烧纸、燃放鞭炮等活动,以传统的方式向祖先致敬。
除了祭拜和扫墓,清明节还有一些与仪式相关的活动。
比如,人们会聚在一起品尝清明节特色食物,如青团、清明果、薄饼等。
这些食物从形状、颜色到食材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象征意义,是人们对节日庆祝的一种方式。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办传统的清明节游艇、高山祈福等活动,让人们在传统文化中感受到节日的乐趣和仪式感。
传统的清明节礼仪和仪式,不仅仅是对祖先的敬意和纪念,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
这些仪式通过代代相传,使得人们始终保持对祖先的敬畏之心,并将这份情感代代相传。
同时,这些活动也成为人们重温家族历史、增进亲情友情的重要方式。
在现代社会,虽然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但清明节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与仪式感仍然保留着其重要性。
人们通过参与清明节的仪式,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更加珍视亲人和生活。
同时,清明节的传统礼仪也成为人们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美德的纽带,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传统节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一个传统节日,就是一杯岁月的陈酿,也是沉淀着厚厚文化土层的历史河床。
端午节,吃粽子只是其中内容之一,它更是除秽驱病的卫生节,也是诗人节、运动节、女儿节,除了吃粽子,还要挂菖蒲、赛龙舟、祭屈原。
传统中,在端午这天女儿回娘家探亲,家人喝雄黄酒,备艾叶、菖蒲和大蒜,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戴香囊……祛病消灾、祭祀祈福、回家团圆、强身健体,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从这些美好的生活愿望出发,为端午节创造出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习俗,这是应该继承的文化财富。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端午节民俗起源说法众多,但屈原无疑是端午节最醒目的文化符号。
每逢端午,人们仿佛总是能穿越时空,遇见这位行吟泽畔的大文豪。
他的爱国情怀、高洁志向、执着刚毅,穿越时间仍然在现代人心中激起巨大回响。
文化是端午节的灵魂,在这一天,正可以重温时间的厚重、文化的韵味,筑牢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
节日的真意,常常需要依托于生活的体验来领悟。
有词人写道,“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端午节要在胳膊上缠一个虎符,还要出门放风筝。
诗人陆游也很有雅兴,“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包完粽子以后,头上还插了艾草。
这些小细节,让日常的生活有了更多仪式感,也因此让端午节增添了更多雅趣,让人体会到其中天人和谐的态度与美感。
从历史深处深情回望,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一直都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这本身也是传统文化随着时间在不断生长,并在现代社会获得了“新生”。
不论过节方式怎么变化,只要传统文化根和魂还在,我们的传统节日就会不断接续传承,联通一代代人的心,为人们提供心灵的滋养和精神的慰藉。
(李思辉《在端午品味文化的芳香》)材料二:20 世纪整个人类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农耕时代形成的文化传统开始瓦解。
尤其是我国,在近百年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中,节日文化——特别是城市的节日文化受到现代文明与外来文化的冲击。
爱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中考作文
爱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中考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爱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中考作文篇1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关辉历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源远流长。
传统美德强调以德为本,每个人都应该培养良好的品德,树立以道义为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我认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第一位的是要热爱祖国。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志士在爱国和气节方面为后人做出了榜样,无数为国捐躯的先烈用生命谱写了爱国主义乐章,新时代的青少年一定要以此为榜样,时刻以祖国利益为重。
其次,我们还要立志奋发,要立鸿鹄志。
一个国家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奋发向上的精神,有志者事竟成,奋发图强既要从大处着眼更要从小处着手,要从自我做起。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还要诚实守信。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许许多多诚信的故事!曾子杀猪为一“信”,商鞅变法首先取信于民;汉代的季布“一诺千金”是诚信,同仁堂三百年金招牌不倒是诚信;信陵君因诚信而得到侯生与朱亥,抗秦救赵,名扬四海;刘皇叔因诚信打动了诸葛孔明,成就霸业,天下三分。
人生呼唤诚信,时代呼唤诚信,国家更呼唤诚信。
我国是个有五千年光辉历史的文明古国,诚信一向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美德,我们应该将其发扬光大,古人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必行,行必果。
”的“喻世明言”,今人有“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警世恒言”,都在提醒我们要言而有信,可见诚信在为人处世、立身行事之中是多么的重要。
言必信,行必果。
当言必信,行必果时,就能取得别人的信任。
当言而无信之际,就会吃到苦头。
爱国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中考作文篇2中国,一个泱泱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沧桑绵长的历史淘尽了不尽的文化遗产。
从流传至今的儒家文化到雄伟壮观的历史遗址,无一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3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哺育着一代代华夏儿女茁壮成长。
因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现代社会中的中国传统节日仪式感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中的中国传统节日仪式感的重要性节日是人们纪念、庆祝重要事件或者特殊日子的日子。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节日仪式感的重要性。
一、社会凝聚力中国传统节日拥有非常强烈的凝聚力,可以将全社会的人们紧密团结在一起。
通过共同参与传统节日的仪式,人们彼此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例如,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走亲访友、团聚共度。
这些传统仪式让人们感到家庭的温馨与和谐,增强了社会凝聚力。
二、文化传承传统节日仪式感的重要性还在于它们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传统节日的仪式具有独特的文化符号与寓意,通过仪式的举行,能够使年轻一代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同。
这不仅有利于我们保持自我身份认同,也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三、情感表达传统节日的仪式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表达情感,增进亲情、友情、爱情。
例如,中秋节时,人们会一起赏月,团圆吃月饼。
这个节日仪式可以让人们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
同样,清明节时默哀祭扫,在代代相传的仪式中,我们可以表达对已故亲人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四、心灵慰藉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传统节日仪式感可以给人们带来心灵的慰藉和宁静。
比如,元旦的跨年仪式,人们齐聚一堂倒数迎接新年的到来,这个仪式可以让人们忘记烦恼,迎接新年的希望与美好。
此外,重阳节登高祈福、簪菊祈祷也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五、对生活的美好期许传统节日的仪式感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比如,春节期间的祈福仪式,人们为自己祈求来年的平安吉祥,这代表了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通过参与这些仪式,人们更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并为之付出努力。
六、文化软实力的展示传统节日仪式感的重要性还在于它对于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仪式不仅仅是我们民族身份的标志,更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
春节习俗贴对联与挂灯笼
春节习俗贴对联与挂灯笼传统的中国春节是一个富有仪式感和庆祝活动的节日,人们会通过各种习俗来庆祝新年的到来。
其中,贴对联和挂灯笼是两个重要的习俗,它们不仅增添了喜庆的氛围,还寓意着美好的祝福和期盼。
本文将介绍关于贴对联和挂灯笼的一些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
贴对联是春节期间最常见的一项活动,它通常在大年三十或正月初一进行。
对联是由一张红纸上下贴上对仗工整的对联词语,一般分为上下两行,每行四个字。
对联的内容通常与祝福、吉祥、富贵等主题相关,如“年年有余”、“福寿安康”等。
人们将对联贴在门楣上,这是因为门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代表着庇护和守护的作用。
贴对联有着悠久的历史,起初是为了避邪驱灾,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传统的习俗。
贴对联的纸张通常是红色的,这是因为红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喜庆和吉祥。
此外,对联的撰写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文化内涵,不能随意组合词语。
对联的字句要工整,用词上要有寓意和对仗,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因此,贴对联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活动,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挂灯笼是春节期间另一个重要的习俗,它同样寄托了人们美好的祝愿和希望。
灯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是用来照明的工具,后来逐渐成为一种装饰物。
在过去,人们挂灯笼的目的是为了祈求光明、驱邪和祈福,现在则更多地展示了对新年的期盼和喜庆的氛围。
挂灯笼的造型和样式各异,既有传统的红灯笼,也有具有创意的彩灯笼。
在春节期间,街道上和各个家庭门前都会挂满各种各样的灯笼,营造出热闹喜庆的氛围。
此外,人们还会在灯笼上绘制各种各样的图案和寓意的诗句,以增加灯笼的艺术感和传达祝福。
除了贴对联和挂灯笼,春节期间还有其他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比如舞龙舞狮、放烟花爆竹、包饺子等等,这些习俗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这些传统的活动不仅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也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在当代社会,尽管生活方式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贴对联和挂灯笼作为春节习俗仍然得以保留和传承。
节日不是为了礼物而是仪式感的句子
节日不是为了礼物而是仪式感的句
子
节日不是为了礼物而是仪式感:
节日是一种特殊的、具有仪式感的礼仪表达方式,它包含了许多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礼仪。
在很多文化中,人们通过节日来纪念历史和重要的事件,同时也用节日来展示尊重,纪念爱情、友谊、家庭的美好关系,以及相伴的喜悦。
节日不是为了礼物而是仪式感,礼物只是节日的一部分,但它不能独立地成为节日的全部内容。
节日最重要的部分是仪式感,因为它表达了节日本身的仪式性质,体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传统,使节日更加隆重、更加有意义。
例如,在中国,春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通过拜年、献礼、准备大餐,以及升起五彩灯笼等各种仪式来表达对家庭的爱和尊重。
这些仪式表达的不仅仅是一种礼节,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它表达了中国民族的传统价值观,表达了一种精神上的互动,增进了人们之间的感情,让人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家庭的温暖。
在西方国家,圣诞节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通常会在这一天进行礼品交换,但是礼品交换仅仅只是节
日的一部分,因为圣诞节更多的仪式感更加强调家庭团聚、爱情、友谊以及友爱的精神,人们会在家中放烟花,举行晚会,聚餐,一起歌唱,还会穿上服装装扮,给孩子们做准备礼物,这些都属于圣诞节的仪式感,而不是简单的礼物交换。
总之,节日不是为了礼物而是仪式感,礼物只是表达爱意和尊重的象征,但仪式感则更加深刻,它表达了更加深刻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让人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节日的重要性。
仪式感话题作文《礼失求诸野》
仪式感话题作文《礼失求诸野》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人重礼,无论婚丧嫁娶,还是登基贺寿等都有特定的礼。
今人也有类似的礼,如人们在祭祀、升旗、结婚、过节、过生日、开学散学、加入某团体等特殊活动中,会举办某种仪式,也称为“典礼”。
很多人注重典礼的仪式感,认为这是表达爱、敬重等情感的方式,是今后重要的回忆;也有人觉得,随着虚拟社交平台的发展,以及实用性越来越被人们看重,礼的仪式感便不再被重视。
对这种“仪式感”被淡化的现象,你是怎样看的?请以学生的身份参与《中国青年报》中学生论坛栏目的讨论,为论坛写一篇文章,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和含意作文,标题自拟。
范文礼失求诸野近年来,随着极简生活概念的深入人心,不少从前备受推崇、重视的仪式悄悄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抛却从前“繁琐”“冗长”的仪式,简化或是完全不举行仪式,比如前些年的“裸婚”等概念。
诸如“闹春”“开春”等民间传统仪式早已式微,这些带着特定含义的仪式早已不为人所熟知,仅在一些古旧的村落还存有一些中古的传统仪式。
有人认为仪式仅仅是形式主义式的一种确认与相互知悉,并不存有实际意义。
然而我却认为,“仪式”或许可简,而“仪式感”不可或缺,它不仅能从形式上确认某个特殊节点的来临,同时蕴含着生活的意义感,具有深刻的精神内涵。
自古以来民间便注重“礼”的仪式,包括加冠礼、及笄礼、开笔礼等与生活联系密切的仪式。
古人在新入书院读经的学童寄予了美好的祝愿,进行参拜孔子、朱砂开智等仪式,期盼着他能学习圣贤之道以助万世开太平。
这样的仪式隆重而具有深远的精神意义,能让一个尚处总角之年的儿童在“似懂非懂”中略微窥见读圣贤书的意义,并以此为秉涵专心向学。
反观当下,如若一个生性顽劣爱玩的小孩在没有任何缓冲的情况下直接进入小学,会难以适应与幼儿园截然不同的纪律限制,在课堂上枯燥难捱。
而此时一个进行得当的“开笔礼”可以作为开学的缓冲,让学习方式的改变有所过渡,这样的“仪式感”不仅能确立对知识的好奇与敬重,也能从中感受传统文化韵味。
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
人民日报人民论坛:唤醒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李斌 2017年02月03日04:12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
”“至于孩子,头天晚上母亲已经反复地叮嘱过了,过年时最好不说话,非得说时,也得斟酌词语,千万不能说出不吉利的词。
”作家笔下的春节,总能勾起许多人的乡愁回忆。
物质丰富、文化多样的时代,人们虽然创设出各具特色的过年新形式,但传统年俗的仪式感,从未在我们的文化记忆中失落。
如果没有节俗带来的仪式感,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便会与普通的假期无异。
仪式感犹如生活的调味剂、文化的倍增器,它让平庸的生命懂得庄重,让潦草的生活焕发温馨。
仪式感是元宵佳节的灯火辉煌,是清明祭祖的慎终追远,是中秋月圆的千里相思,是重阳登高的健康企盼。
因为阖家团圆、守岁祈福、拜年贺岁等仪式感的存在,春节成为我们复苏文化记忆、确认精神归属的重要时刻。
我们重视过年,正是为了温热内心的仪式感,触发文化意义上的深层感念。
“一个字,累;两个字,消费;三个字,大聚会;四个字,胡吃海睡”,几乎每年都会有不少人感慨年味变得寡淡。
过年过年,“过”意味着庄严,“年”代表着主题。
过得太随意,吃吃喝喝、玩玩闹闹,过得太前卫,埋首于手机、沉迷在网络,都会失去过年的氛围。
而像通宵麻将、红包攀比、奔波酒桌,更是折射出世道人心的庸俗化。
对待文化传统,最令人忧心的事情莫过于,“‘物’的败坏,尚可恢复,而‘文化精神’一旦败落下去,要拯救回来,怕是难以计算时日”。
节日内涵要靠节俗形式来承载,要有过节的“规定动作”,得遵照一定的“打分标准”。
如果贪图舒适享受,把节俗仪式当作应景的形式、累人的负担,甚或贴上“糟粕”的标签一脚踢开,节日岂能不变味?告别了娱乐匮乏和物质贫瘠的年代,让温润文化生活、慰藉人伦情感的“文化粮食”丰富起来,我们才能进一步告别灵魂信仰的困乏。
继承与创新,哪一方面都不能轻视。
过去以真竹“着火爆之”即为“爆竹”,如今更为环保的电子爆竹有替代传统爆竹之势。
议论文:生活需要仪式感作文600字
生活需要仪式感【消逝的仪式感】陈抱朴仪式感,似乎常常被人所提及,却极少有人真正去诠释它到底是什么,或是其中所蕴含的特殊意味。
仪式感仿佛是每个人心中都存有的一个模糊的感受,但又难以被看得真切。
也许在每个人眼里,仪式感的含义各不相同,却又有所相通吧。
在我眼中,仪式感是理想境界与现实世界之间沟通的媒介。
仪式感让理想的曙光照亮生活,让平和的内心仰望未来。
我总喜欢在吃早饭前,先去一趟教室,空无一人的教室之中,四周的桌椅杂乱零散,我的心却异常得平静。
在这个无人注视的地方,在这个略微昏暗的空间,抛去摆在他人眼前的姿态,自我地享受这专属的片刻安宁。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却连这短暂的片刻清净都不懂珍视,不愿追求,更是将“仪式感”视为无用的负累,只想敬而远之。
殊不知在这个空虚的社会中,只有这种带有轻微的盼望和真切的渴求的方式,才能在跨越所谓的理性,带来稍许来之不易的动容。
也许是现实与所思所想之间那不可逾越的偏差,使得大多数人甘于无奈而沉溺在绝望之中,将先前高唱的梦想深埋,将朝气蓬勃的自我遗忘。
但亦有一部分人,他们的眼中光彩依旧,他们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了桥梁,对于每一天的生活都有独特的品味和思考。
而这道人与人之间的鸿沟,正是这无处可寻或是无处不在的仪式感。
仪式感,是感性理性间的权衡。
今人总是惊羡歌颂古人的一举一动,不管是待人处事时的洒脱逍遥,还是与山河比肩的豪迈肆意,抑或是痛哭朗笑的纯粹真情。
殊不知生活中的我们也能够轻易做到,因为仪式感,也是一种对任何事物放下成见的回归本心。
时代的洪流里,仪式感正在消失,而面对正在消逝的仪式感,我们要去坚守的不是刻板的规章,而是一份热爱生活的态度和相信自我的信念。
【过一种仪式感的生活】金毅午后总是鲜少有人经过,只有行车在瞬时间驰过窗外的残影。
云常挡住阳光,绘下时明时暗的光影。
几声零落的喇叭在耳畔响起,伴着生锈的车轮“叽嘎”的呻吟。
或许只有在这样的午后,阳光灿然,世间万物都慢下了步调,才能寻得一刻坐在窗前看书作文的古韵惬意吧。
中秋节如何过的有仪式感
中秋节如何过的有仪式感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华人圈世界各地广泛庆祝的节日,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
这个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是一个与传统农业文化紧密相关的节日。
在中秋节这个日子里,家家户户都会赏月、吃月饼、拜月、赏桂花等。
然而,如何让中秋节过得更有仪式感呢?在传统文化保护、发扬中,如何给这个古老的节日注入新的活力和时代的韵味呢?以下是我认为的几点建议:1. 传承经典,了解节日的渊源和风俗。
节日是一种文化传承,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要过一个有仪式感的节日,我们需要知道这个节日的起源、历史、传统习俗和精神内涵,这样才能在于家人、朋友一起庆祝时了解如何更好地体现节日的文化精髓。
2. 向前追进,注重现代感的体现。
我们可以通过制作中秋节的新鲜点心,研究新的家装和服饰搭配、尝鲜新颖菜品等来创造新鲜感和现代感。
比如可以让喜欢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邀请好友共同欣赏月光下优美旋律的同时,美味的晚餐佐以现代感更重的饮品,加入一些简单的游戏或互动环节,体验不同的中秋节,赋予更多的精神力量和生命活力。
3. 关注家人、亲友的感受。
过节在于与亲人、朋友团聚,让彼此的关系变得更亲密。
我们可以从品味、习俗、音乐等多方面去理解他们,更关注家人友人的情感,让他们觉得你的关注和体贴,增强节日的仪式感。
4.做社会的一份子,积极建设社区文化。
中秋节不仅是人际关系的重要节点,也是社区与公众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机会。
我们可以结合社区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组织各种社区文化活动:舞蹈演出、月饼制作体验、艺术展览等等。
这些丰富的活动不仅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好途径,同时也是社区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重要载体,更为丰富多彩。
总之,中秋节是一种强烈的传统文化标志,有“亲情节”之称。
要让这个节日更有仪式感,不仅要传承经典,更重要的是加入现代时代的元素注重社交、关心别人的感受,让这个节日从文化传承转化为多种形态的文化活动及社交活动,更丰富多彩,更富含生命力。
春节的仪式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与尊重
春节的仪式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与尊重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以其独特的仪式感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人民的心中。
在全球化、现代化的今天,春节的仪式感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与尊重显得更加重要。
本文将从春节的历史渊源、庆祝方式、家庭聚会及社会风俗等方面探讨春节仪式感的重要性,以及这种重视与尊重对于传统节日的意义。
第一部分:春节的历史渊源中国的春节起源可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农耕社会。
根据中国传统的农历,春节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一,代表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它不仅仅是一个假期,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民族认同的象征。
第二部分:春节的庆祝方式春节是中国人最为盛大的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个时候会举行丰富多样的庆祝活动。
这些庆祝活动包括放鞭炮、舞龙舞狮、京剧表演、赏花灯、观赏烟火等等。
每个家庭都会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如大扫除、贴年画、写对联等,以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第三部分:家庭聚会春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节日,这正是春节仪式感的核心所在。
春节期间,人们会放下繁忙的工作,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
家人之间会进行一系列的传统仪式,如守岁、拜年、吃团圆饭等。
这些仪式不仅表达了亲情与家庭的重要性,更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第四部分:社会风俗除了家庭聚会,春节也是人们互相拜访、交流感情的重要时刻。
人们会互相送礼、互道新年祝福。
这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重视,也是传统节日仪式感的一种体现。
此外,春节亦是举办庙会、花市等传统民俗活动的时候,人们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感受到浓厚的仪式感,同时展示与传递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结论部分综上所述,春节的仪式感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与尊重有着深远的意义。
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以其独特的仪式感传承了千年的传统文化。
人们通过庆祝方式、家庭聚会和社会风俗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重视。
这种重视与尊重不仅有助于维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更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凝聚人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和尊重春节的仪式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重阳节的放风筝传统
重阳节的放风筝传统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其中最为流行的便是放风筝。
放风筝作为重阳节的传统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祈愿和对疾病的驱逐的仪式。
重阳节的放风筝传统可以追溯到古代。
据史书记载,放风筝的习俗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古代,人们相信放风筝可以驱走邪气和疾病,同时也可以祈求好运和丰收。
因此,重阳节成为了人们放风筝的最佳时机。
放风筝的制作过程需要耐心和技巧。
传统的风筝制作材料包括竹子、纸和线。
制作风筝的第一步是选择适当的竹子,要保证竹子的韧性和轻巧性。
然后,将竹子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比例组装成风筝的骨架。
接下来,使用纸张将骨架包裹起来,并用胶水固定。
最后,在风筝的顶部和底部分别系上线,以便控制风筝的飞行方向。
放风筝的过程是一种富有仪式感的活动。
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选择一个开阔的地方,通常是山坡或者河滩,以便风筝可以顺利起飞。
一旦风筝升空,人们就会放开线,让风筝随风飞翔。
风筝在空中飞舞的场景令人陶醉,也象征着烦恼和疾病的远离。
同时,人们还会在风筝上系上五彩缤纷的彩带,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氛围。
放风筝的乐趣不仅仅在于制作和观赏,还在于掌握风筝的技巧。
放风筝需要根据风力和风向来控制线的松紧,以便保持风筝的平衡和稳定。
有些人甚至会参加风筝比赛,通过技巧和经验来展示自己的飞行技能。
这些比赛往往吸引了众多观众,他们会为选手们的表演而欢呼和喝彩。
放风筝的传统还延伸到了现代。
如今,人们不仅仅使用传统的纸质风筝,还有各种各样的创意风筝,如塑料风筝、天线风筝等。
这些新颖的风筝形状和设计吸引了更多的人们参与其中。
同时,放风筝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社交活动,家人和朋友们可以一起制作和放风筝,增进感情和互动。
重阳节的放风筝传统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通过放风筝,人们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风筝的制作和放飞过程需要耐心和技巧,这也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和努力的象征。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话题优秀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话题优秀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话题优秀作文1悠悠中国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光芒历史,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秦砖汉瓦;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无论是气宇轩昂的兵马俑还是牛郎织女的动人〔故事〕……无不留给炎黄子孙无价的历史宝藏,令人叹为观止!在博意上中国的传统文化又分为传统节日,国学,〔国画〕国乐,书法等。
中国的节日主要在于弘扬一种文化,提倡一种精神,借节日的休闲度假不仅仅颠没于集中的物质享受,更是注意文化的滋养。
〔春节〕乃是中国文化的心结,它不只是挂起红灯笼,煮下鲜饺子,穿上新衣裳,而更是精神的寄予,情感的憧憬,在这一天游子的归心更似箭,亲人的情感更浓切,家庭的气氛更深厚。
时代在更新,然而春节里的情感,春节里的文化依旧不变。
国学热即使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同时也使人们迷茫的一种表现。
仁、义、礼、智、信,都是中国人血脉传承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应当是每一给龙的传人心里的烙印。
可是人们却大张旗鼓的进行宣扬,与其说是对文化的重视,不如说是一种自我劝慰,太久的冷落生出一些生疏的味道,这些不得不说是文化的一次查找。
中国画的意境很含蓄,它是以线的造型,墨色的改变来描绘物象,主要的绘画工具是毛笔、水墨和颜料、宣纸,被人们称作“文房四宝”。
翻开我国的历史长卷,有名的国画家多似繁星,杰出作品美如彩虹。
我知道的有唐代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还有近代张大千的“山水”;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
一支小小毛笔,几滴水墨与颜料,通过轻笔细描、浓墨涂抹,竟然能把世界万物描绘得像真的一样,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经典。
由于有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我国成了一个节日的国度:节日的历史,源远流长;国学的进展,绚烂辉煌;国画的气韵,蓬勃大气!我心中的精灵啊,你犹如岁月水流里的白莲,愈加古老,就愈发芳香!我心中的精灵啊,望你能够地久天长!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话题优秀作文2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的如诗文之雅趣,有的如曲乐之悠扬,有的如〔对联〕之奇妙。
我家的传统节日习俗作文精选10篇
篇1:我家的传统节日习俗作文我家啊,那可真是热闹非凡,每逢传统节日,那场面,就像是在上演一场大戏。
你们知道,我这人,从小到大,最最期待的,就是那些传统节日了。
为啥呢?因为那不仅仅是放假,更是一种仪式感,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的坚守。
比如说,春节吧。
那可是我家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
我记得小时候,每天跟着妈妈转,她把家里的角角落落都擦得锃亮,窗花、对联,那是必须的。
妈妈说,这是辞旧迎新,把一年的霉运都带走,把新的希望留进来。
有一年,我帮着妈妈贴对联,贴到最后一张时,不小心贴反了。
妈妈瞪了我一眼,那眼神,就像我犯了大错似的。
我心里委屈啊,一边贴,一边嘀咕:“贴反了又咋啦,大不了明年再来!”妈妈听了,笑了,说:“这可是传统,传统懂不懂?”春节那天,家里来了很多人。
大姑、二姨,还有表哥表姐们,一个个都穿着新衣服,乐呵呵的。
爸爸端出了好酒好菜,大家围在一起,边吃边聊,好不热闹。
我记得,那时候的笑声,像是飘到了天上,又落回了心里。
说到中秋节,那可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那天,家里的后院成了天然的“中秋乐园”。
爸爸会搬出一个大桌子,上面摆满了月饼、瓜果和茶水。
我们几个小孩子,一边吃,一边赏月,一边闹。
记得有一次,我拿着一个月饼,边啃边走,一不小心,把月饼咬了一口。
突然,大家都看着我,笑得前俯后仰。
妈妈说:“哎呀,你这孩子,怎么学的吃月饼啊,应该先闻闻,再吃。
”说完,我也跟着笑了。
还有端午,家里会包粽子,那是奶奶的拿手好戏。
奶奶说,包粽子就像包我们的生活,层层叠叠,密密实实,才能过得甜甜蜜蜜。
那时候,我会跟着奶奶学包粽子,虽然包得歪歪扭扭,但奶奶总是夸我:“这孩子,有进步!”这些传统节日,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更让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
现在,虽然生活节奏加快,但每当这些节日来临,我总会回到家里,和家人一起,重温那些美好的时光。
有时候,我也会想,这些传统习俗,是不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呢?但我知道,只要我们用心去传承,它们就会像一颗颗永不熄灭的火种,永远照亮我们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节日需要的不仅仅是仪式感
什么是仪式感?
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
比如说,过年了,全家老老少少聚在一起,在除夕夜吃年夜晚;在重要的节日里祭拜祖先,等等。
仪式是那些,我们不会每天都做的事情。
仪式性行为的目的往往超过行为本身。
而中国传统节日自古以来就充斥着浓厚的仪式感。
不管在哪个时代、哪个地区,在特殊的节日里就会有当地的仪式。
可以说,仪式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之一。
许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都会通过各种各样的仪式来表现出来。
比如说,中秋节要赏月,吃月饼,这寓意家人团圆,寄托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却越来越强调仪式感。
或许人们不一定明白仪式感,更多的是把这种仪式当做祖先遗留下来的习俗,但是随着“传承宣扬中国传统文化”口号的提出,越来越多人强调仪式感。
当社会越强调什么,就说明这个社会越缺乏什么。
为什么中国传统节日需要仪式感,我觉得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国家开始察觉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有些中国传统文化不受重视,甚至被淡忘,然后逐渐走向消亡。
为什么中国传统节日越来越强调仪式感?其中一个原因是找回控制感。
就好像是有些人失恋会剪头发一样,他们需要感到自己不那么无能为力,要感到自己还能够有一些控制力——头发就是我们能控制的对象,剪头发就能让我们感到我们还能对自己有所掌控。
这就跟我们对正在流失的中华传统文化一样,为了找回控制感,我们就必须掌控我们能掌控的东西—仪式。
通过强调仪式感来强调传统文化。
其次,仪式感能起到暗示作用。
暗示,是影响潜意识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认真过好一个节日,让节日充满仪式感,能暗示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性,间接起到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承。
再次,仪式感能增强群体归属感。
群体仪式中,人们共同体验一种相似的情感和思维,建立起对方和自己属于一个群体的归属感,从而缓解孤独。
中国国土广大,幅员辽阔,虽然各地节日、风俗有许多的不同,但凝结于其中的文化内涵核心是共同的。
把节日过得具有仪式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
最后,仪式感能加深记忆。
相信每当人们想起中秋节,脑海里回想起的记忆一定是与亲朋好友在月下吃月饼、赏月的画面。
这就是仪式感起到的加深记忆的作用,中国传统节日需要的是代代的炎黄子孙在特定的日子里举行某些古老、传承至今的仪式,将凝结与其中的文化内涵保留下来。
但是过度强调仪式感,未必是一件好事。
比如说,群发节日祝福现象的出现。
群发节日祝福,带来的可能是廉价感,而不是真情的传递。
人们需要的不是有许多华丽辞藻、听起来很押韵的短信,而是一句简单却充满诚意的问候。
然而,在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下,西方节日不断涌入本土市场,许多人过上了洋节,当然这本身是没问题的,但是问题就在于,许多人对西方节日的重视程度比传统节日还要大得多,我自己的感觉就是过传统节日就是一种形式大于意义的事情。
人们记住了2月14日的情人节,却只有少数人过上真正的七夕。
就连现在的年,过得越来越没有年味了,甚至,圣诞节的节日氛围都可能比新年好上几分。
中国传统节日原本内涵在逐渐消解。
我相信许多人们想到节日,第一时间想到就是“放假”。
在学校,最期待的就是过节了,因为过节就意味着放假。
我们会因为在冬至没有假放而怨声四起,会因为国庆有7天假而开心上天与太阳肩并肩。
但是我们都忽视了节日本身的内涵。
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离我们渐行渐远。
我们不知不觉把放假、小吃、“买买买”与节日捆绑在一起,甚至是,将节日当成拥有这些东西的理由。
我们许多人都忘了,什么是节日的内涵,为什么要过节。
这是一件令人十分悲伤的事情。
端午节、中秋节成了“粽子节”、“月饼节”,传统节日似乎只剩下外壳,传统文化符号所剩无多。
最可怕的是,消费主义的崛起。
消费主义的时代,不管中外,传统节日都在成为刺激消费的符号。
中秋节到了,淘宝要做活动了;过年了,天猫要做活动了......人们在节日里疯狂地“买买买”。
这不仅适用于中国传统节日,还适用于各种洋节,最好的例子就是圣诞节了,我相信圣诞节很大部分就是由消费带起来的。
今年来,人造节目也在悄然崛起。
比如说我们都会为之疯狂的“双十一”、“双十二”。
相信许多人对“双十一”还要比过年来得期待。
而这些人造节目,有大部分是由消费主义带来的。
我认为,这些人造节目的产生,也会对中国传统节日产生一定程度的挤兑作用。
也有专家提出,“消费主义消解着传统,但又再重构节日文化内涵。
消费主义的时代,节日被赋予浓厚商业色彩的标签,但这不是影响的全部。
消费社会的文化理念,一方面的确在消解着文化传统,商业性更多地替代节日的传统内涵,另一方面实际上又在重构着传统,让传统焕发出新的内涵。
”们感慨年味变淡,但很少有人注意到,现代社会,人口流动性的增大,反而让人们对过年等节日比过去更加看重,亲情等观念更加深化,这一层面上,其实是对传统内涵的加强。
如何让人们在消费主义时代、在充满多元文化的时代里回归传统,让人们不只是为了过节而过节,不是国家如何宣传,而是我们这些过节日的人要端正对传统节日的态度,别让浮夸消费掩盖了传统节日的真正内涵。
让传统节日真正“活起来”,不要让它成为一个只有物质的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