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第一轮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2.中国早期农耕遗址的分布情况如何?有哪些代表?
比较:半坡人与河姆渡人比较的异同
①地理位置不同:半坡人处于黄河流域,河姆渡人处于长江流域; 不 ②种植的农作物不同:半坡人种植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同 ③建造的房屋不同:半坡人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住干 点 栏式房屋;
④制作的陶器艺术风格不同:半坡居民会彩陶 相 ①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发展;②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 同 ③都使用磨制石器;④都会制造陶器;⑤都处于新石器时代 点
北京东胡林遗址出土的碳
南方:稻 北方:粟
化粟和黍(距今约1万年)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是什么?
农作物的种植、家畜饲养的出 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2.中国早期农耕遗址的分布情况如何?有哪些代表?
干栏式建筑
河姆渡遗址
距今时间 距今约7000年
生活地点 浙江余姚河姆渡
所处流域
长江流域
房屋建筑 干栏式建筑
D.主持治水有功
中考真题演练
3.(2020·重庆·中考真题)半坡和河姆渡文化是我国原始农耕生
活的典型代表。我们了解当时这两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是通过
他们留下的( ) 【A】
A.遗迹遗物 B.甲骨文字 C.青铜铭文 D.史书记载
4.(2022·广东·中考真题)皮洛遗址位于四川省稻城县。该遗址中
发现了大量距今已有13万年、两面打制的手斧。这些手斧产生于
【单元关键词】
中国早期人类、原始农耕生活、中华文明起源、远古神话传说
课 标 解 读
单 元 解 题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重点 问题
1.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分布情况如何?有哪些代表? 2.中国早期农耕遗址的分布情况如何?有哪些代表? 3.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怎样的特征? 4.远古的传说中蕴含着哪些历史信息? 5.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 6. 禅让制是什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课件(共3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课件(共35张PPT)

禅让制 人。
末期
父死子继或 夏
世袭制 兄终弟及

启 家天下
2.分封制

目的:稳定周初政治局势,巩固疆 土。
内容:周王根据血缘亲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


分封到各地,授据 予他们管理土地和象人民,建立

诸侯国的权力,诸侯需利进献贡物,服从调兵,

保卫王室。 务 作用: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

①讲汉语
施 (2)推行汉化措施②③穿改汉汉服姓
④联汉姻
孝文帝-拓拔宏
意 促进了民族的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二.政治(制度、措施、战役等)
阪泉之战和涿鹿之 战
牧野之战:武王灭 商
城濮之战(晋文公称霸)(桂陵之战 马陵之战 长平

之战)

(巨鹿之战:项羽灭秦国主力。)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三国两晋南北朝-科技文化
其他少数民族的内
1.炎黄的贡献. 炎帝化和黄帝(人文初祖)
炎帝的贡献
黄帝的贡献
制作生产工 、开垦耕
具种植五谷蔬 种会煮
菜、

制作陶器、发明纺织、
乐器琴瑟、

天文历法知识. 帝
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建造宫室
制造船只、指南车炼、铜、弓箭
仓颉创造文字
手 下
伶伦制作音律
发 隶首发明算盘
外戚 宦官
表现:①外戚宦官轮流把持朝政,任用亲信,诛杀
固 专权 异己;
衰衰
②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亡 黄
影起响义::动18摇4了年东张汉角的领统导治的,有使组东织汉,王有朝准走备向的衰起亡义。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复习(课件)

2024年秋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综合复习(课件)

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仰韶文化
时间、地点 生产生活
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7000-5000年;主要分布在黄河 中游地区
主要从事粟作农业生产,过着定居生活;_彩__陶___是仰韶文 化的重要特征
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早期代表: 半坡遗址
地点 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
时间 距今约6000年
生产生活 主要居住在__半__地__穴__式__的房屋里;能制作精 美的__磨__制__石__器__;种植__粟__、__黍__,饲养猪、狗等家畜; 进行渔猎;采集野果;制作乐器陶埙;已会纺织、制衣
——
北京人、山顶洞人
地点 时间
生产生活
北京人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距今约70万—20万年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使用 _打__制__石__器_;群居生活、共同 劳动;_会__使__用__火_(学会用火 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
山顶洞人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洞穴
距今约3万年
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属于晚 期智人;使用_打__制__石_器__,开始制 作骨器,掌握了_磨__光__和__钻__孔_技术; 可能已经知道人__工__取__火__;靠采集、 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会缝制衣 服;具有爱__美__意__识__,有埋葬死者 的行为;集体生活、共同劳动
农作物的种植、家畜的饲养,使原始人类有了固定的 食物来源,他们不必再迁徙、流动。渐渐地,他们走出洞 穴,搭建住所,过上了定居的生活,形成了原始聚落。原 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是原始人类过上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
2.河姆渡人、半坡人相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 进步?
生产生活 食物来源 居住条件 生产工具
(3)火的使用是 人类第一次实现 对自然力的支配, 是人类进化过程 中的一大进步。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主要针对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内容进行复习。

详细内容包括:1. 第一章:先秦时期第1节: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第2节:先秦时期的经济与文化第3节: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2. 第二章:秦汉时期第1节:秦朝的统一第2节:汉朝的政治制度第3节: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文化3. 第三章:三国两晋南北朝第1节:三国鼎立第2节:两晋南北朝的政治与经济第3节:民族融合与文化发展二、教学目标1. 掌握我国先秦、秦汉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及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2.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学会分析历史现象,理解历史发展的规律。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的统一与分裂、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

2. 教学重点:先秦时期的经济与文化、汉朝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的经济与文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历史地图、时间轴、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历史地图和时间轴,引导学生回顾我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2. 讲解:结合PPT课件,详细讲解每个时期的重点内容,穿插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3. 互动:提问学生,检查学习效果,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先秦时期:政治制度:夏商周经济与文化:先秦2. 秦汉时期:统一:秦朝政治制度:汉朝经济与文化:秦汉3.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治与经济: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与文化发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先秦时期的三个重要历史事件,并简述其影响。

(2)简述秦朝的统一措施及其意义。

(3)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的表现。

2. 答案:(1)夏商周更迭、春秋战国争霸、百家争鸣等。

(2)统一度量衡、实行郡县制、焚书坑儒等,意义:结束战国纷争,实现国家统一,为后世政治制度奠定基础。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统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主要内容涵盖了第一单元至第四单元的历史知识。

具体包括:1. 第一单元:夏商西周的更迭,重点讲解夏朝、商朝、西周三个朝代的建立、发展及灭亡原因。

2. 第二单元: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主要讲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国变法等历史事件。

3.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的统一与开放,重点讲解秦朝的统一、汉朝的兴衰以及两汉时期的对外交往。

4.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与民族融合,主要涉及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的更替以及民族融合现象。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梳理和掌握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以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

2. 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

3. 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以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演变。

2. 教学重点: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其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历史文物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历史课本、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历史文物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按照单元顺序,详细讲解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其影响。

3. 案例分析: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

4.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掌握。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总复习2. 板书内容:夏商西周:夏朝、商朝、西周的建立、发展及灭亡原因春秋战国:诸侯争霸、战国变法等历史事件秦汉:秦朝的统一、汉朝的兴衰、对外交往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鼎立、更替与民族融合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以及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课件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课件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课件教学内容:本节课为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主要涉及第一单元至第五单元的内容。

具体包括:1. 第一单元:夏商西周的更迭,重点讲解夏朝的建立、商朝的灭亡和西周的兴衰。

2. 第二单元: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重点讲解春秋五霸的争霸过程和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

3. 第三单元:秦朝的统一与灭亡,重点讲解秦朝的建立、统一六国的过程以及秦朝的灭亡。

4. 第四单元:汉朝的兴衰,重点讲解汉朝的建立、汉武帝的大一统政策以及汉朝的衰落。

5. 第五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迭,重点讲解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的更迭过程。

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以及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以及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记忆。

重点:各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联系与区别。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材: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历史。

2. 课件:历史总复习课件。

3. 练习题:相关历史知识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课件,回顾本学期的历史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总复习状态。

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第一单元:夏商西周的更迭讲解夏朝的建立、商朝的灭亡和西周的兴衰,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历史的演变。

2. 第二单元: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与变革讲解春秋五霸的争霸过程和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引导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

3. 第三单元:秦朝的统一与灭亡讲解秦朝的建立、统一六国的过程以及秦朝的灭亡,引导学生了解秦朝的历史地位。

4. 第四单元:汉朝的兴衰讲解汉朝的建立、汉武帝的大一统政策以及汉朝的衰落,引导学生了解汉朝的历史成就。

5. 第五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迭讲解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的更迭过程,引导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变迁。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第一轮复习ppt精品课件1 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第一轮复习ppt精品课件1 人教版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7.戏剧表演——明清时期城
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
汤__显___祖__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 的戏剧家,代表作《__牡___丹__亭__ 》
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8、明末的_徐__霞__客__长年旅行,
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大半个中 国。他坚持写日记30多年,留 下了60余万字的游记资料。后 人将这些日记整理成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3、_徐__光__启__的《_农__政__全__书__》是明
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徐光启与意大利人利玛窦共同翻
译了数学著作《几何原本》,对
中国数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4、明长城东起东起_辽__东___,西
至_嘉___峪__关___;总长_万___余__里___的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PPT课件

《七年级上册历史总复习》PPT课件
作业
自己总结我们本学期所学的所有战争(共??次战争,要求将战争名称、时间、交战双方、结果、影响、特点都以表格形式写出)
复习向导
政治方面(朝代更替、制度建设、改革与措施) 经济方面(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状况) 民族关系(民族政策、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战和、少数民族政权、民族融合) 对外关系(对外政策、友好交往) 文化方面(科技、文学艺术、思想教育)
“封建亲戚,以藩[fān]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禅让制 D、行省制
封建亲戚:将土地分封给亲戚功臣,让他们在各自的土地上建立国家 以藩屏周:让这些国家作为藩篱拱卫周朝
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指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
①时间:公元前356年。 ②人物: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变法。 ③目的: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以便在群雄争霸中保持不败地位。 ④内容和影响:(战国是我国封建制度的确立时期。)
内容与影响
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
文景之治
1.原因: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 2.措施:①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②提倡节俭;③重视“以德化民”。 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国家富强起来,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文景之治”。(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出现在西汉。)
三、民族大融合
1、内迁的各族(东汉末年开始;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 2、黄河流域的民族融合逐渐成为大趋势,(孝文帝改革能够成功的原因之一)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

2025年辽宁省沈阳市历史中考一轮复习_七年级上册+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课件

2025年辽宁省沈阳市历史中考一轮复习_七年级上册+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课件
我国是世界 上农业起源 地之一
中华文明已 有5000 多 年的历史
中华文 明的起 源及发 展具有 多元一 体的特 征
3 考点梳理·抄与划
·考点一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
·考点二 原始农业的发展、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的生活、 良渚遗址与陶寺都城遗址
·考点三 炎黄联盟、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尧舜禹的禅让
考点一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P2—6]
特征
北 京
生产 使用__打__制____石器(旧石器时代);已经学会使用火,北 京 人 头 盖

骨化石
生活 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结成群体生活 P4—5
是研究北京
遗址发 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 人 的 第 一 手 现的意 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为_人___类__起___源____的 资料。[P3]
一轮抄划教材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1 时空坐标 2 单元架构 3 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梳理·抄与划 4 素养提升
1 时空坐标
中外联系: 四大文明古国都产生了早期农耕文明。
2 单元架构
原 远古
始 人类



中 原始
华 文
农耕 生活

的 中华
起 文明 源 起源
我国是人类起源的 重要地区;考古发 掘成果是研究人类 起源的重要依据
(2)阪泉之战后, 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P14
炎黄
神农氏
轩辕氏
联盟 (3)炎黄部落在___涿_鹿_____打败蚩尤部落, 这一部 落联盟以后逐渐形成为华夏族, 因此后人尊崇 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__人_文__初__祖___ P14—15

历史七年级第一轮复习课件

历史七年级第一轮复习课件

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 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
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考点三: 戚继光抗倭、p96 郑成功收复台湾、 p103-04 雅克萨之战。 P105-106
民 族 英 雄 戚 继 光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郑 成 功
康熙帝两次亲征
考点四: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 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清朝 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 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P:109-113)
中国的丝和纺织品,从长安往西, 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 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这就是历 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
丝绸之路架起了东西方经济、 文化交流的桥梁,对汉朝的兴 盛产生了积极作用。
考点四:北魏 孝文帝促进民 族交融的措施 P:88
用 穿 改 与 用 学 汉 汉 汉 汉 汉 汉 语 服 姓 姻 制 礼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
片精诚照太清。舍己
为人传道义,唐风洋 溢奈良城。 ——郭沫若
玄 奘
考点五:中国
江南经济逐步发展并超过 北方的过程。
P:50-53
1、条件 •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 • 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 进的技术; • 自然条件的优越。 2、开始:魏晋南北朝 3、结束:南宋
考点六:宋代的 都市生活:P55-59
大运河
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动脉
三点 四段 五河
3、地位 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 世界最长的运河。
4、作用 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大大促
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隋朝李春设计制造
赵州桥
秦长城
辽东
临洮


明长城
鸭 绿 江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一、秦统一中国的概况、巩固统一的措施
(二)巩固统一措施
1.制度名称: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2.政治措施:①皇帝制度:皇帝总 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皇权至高无 上;②中央行政:三公九卿制度 (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 夫-监察);③地方行政:郡县制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创了 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P46);
一、秦统一中国的概况、巩固统一的措施
(二)巩固统一措施
3.经济措施:统一货币(秦半两)、统一度量衡 (作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 经济的交流-P47) 4.文化措施:统一文字,通用小篆(作用:使政 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 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P47) 5.交通措施:①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 贯通全国的道路。(作用:使秦朝的陆路交通 四通八达-P47) ②开凿灵渠(作用:有利于统 一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
七、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成就概况
概况
意义/成就
丰富了中国文化,
佛 教
起源于古印度, 在社会、思想、文 西汉时期经过丝 学以及建筑、雕刻、 绸之路传入中国 绘画等方面产生深
远影响(P77)
1.中国土生土长的
道 教
宗教,东汉末年 兴起。2.主要派别: 张角-太平道;张
陵-五斗米道
本单元知识网络
中考真题演练
二、秦朝灭亡的原因、过程
(一)灭亡原因
1.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2.具体原因:①秦始皇:赋役沉重、法律严苛、 禁锢思想、焚书坑儒;②秦二世:殉葬宫女和 工匠、残杀兄妹、屠杀文武大臣、残酷剥削民 众。
(二)灭亡过程
陈胜吴 广起义
秦朝 灭亡
楚汉之争 西汉 建立
公元前209年 公元前207年

七上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大单元复习课件(部编版)

七上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中考历史一轮复习大单元复习课件(部编版)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公元前221年——220年】
2.【阶段特征】
中国历史第一个封建大一统时代,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 (1)政治:官僚制度取代贵族政治,专制皇权形成。权力高度集中的 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2)经济:铁犁牛耕进一步推广,农耕区域扩大到岭南、河套、河西、 西南夷。 (3)思想:从法家独尊,经历汉初的黄老学说治国,到汉武帝时期形 成各家合流而成的新儒学,占据主流。文学中盛行气势宏大的汉大赋, 反映了大一统时代的气象。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
5.【知识梳理】
原 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赋税沉重;兵役、徭役繁重;法律严苛) 因 直接原因 遇雨误期
前期:陈 时间地点
胜、吴广
农 起义
人物口号

地位

义 后期:刘
邦、项羽 经过
起义
5.【知识梳理】
原因
①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实力大大增强②秦王嬴政重用人才 (李斯、韩非等)③连年战乱,人民渴望实现统一④兼并 战争促进了局部地区统一
时间 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都城
咸阳
顺序 韩、赵、魏、楚、燕、齐
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战的局面,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汉文帝、汉景帝
文景 之治
内容 表现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把田赋降到三十税一 ②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 ③提倡勤俭治国,以身作则。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国库 充盈。出现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七年级历史总复习课堂PPT

七年级历史总复习课堂PPT
孙武:兵家学派创始人,《孙子兵法》是世界 上最早的兵书。“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3。7
中国古代思想成就(三)
西汉末年传入中原地区,被统
的二 发者
佛教 传入
治者提倡和扶植,东汉明帝时 ,派人到印度求取佛经,并创 建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佛教
展都 产受 生到 了统
开始广泛传播。
深治
远的
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产生

秦立


立巩
及固

统 一
固措

封建社会
二、秦汉时期(一)
1.前230年—前221年,先后灭掉东方六国。 2.前221年嬴政在咸阳(今陕西咸阳)建立秦朝。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意义: 2.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
建国家。
1.建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钱)和度量衡。 3.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4.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兴修灵渠,统一岭南。
教材内容 第一单元
山顶洞人
河姆渡 居民
半坡居民
农耕生活
北京人
远古居民
元谋人
中 华 文 明
大汶口 居民
炎黄 二帝
华夏之祖
尧舜禹禅让
1
教材内容 第二单元
都江堰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铁器和牛耕
商鞅变法
天文 历法
农业 畜牧业
春秋战国 的纷争
大变革 的时代
医学 文字
屈原《离骚青铜文明
勃兴(科技)
(24页) 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
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
强盛的国家。

复习课件:中考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七上)

复习课件:中考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七上)

早期人类
元谋人:目前我国境内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北京人:打制石器;采集狩猎;
旧石器
保存火种;群体生活;
时代
史 前 时
原始农耕 生活
山顶洞人:磨光、钻孔技术;人工取火
河姆渡居民:长江流域 水稻
干栏式建筑 黑陶
磨 制
半坡居民: 黄河流域 粟 彩陶 石

人文初祖: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器
炎帝和黄帝 华夏族的形成:民族交融
B.在中国对外文明交往中产生
C.体现儒家思想
D.是中华文明发展创新的见证
4.古书上记载,春秋时期,人们已经用铁制农具耕种土地,最能印证此结论的
A 是( )
A.多处春秋墓葬发掘出的铁农具 B.影视剧作品里的有关生产场景
C.民俗研究学者的相关学术文章 D.有关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传说
课堂巩固
5.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
之地。这主要强调分封制( )
A.稳定了政局,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B.推动了中原文明的扩展
B
C.促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扩大了周的疆域
D.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秩序,巩固了统治
课堂巩固
3.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是民族联系的纽带。下列“国”字是汉字不同时期的
D 写法。对“国”字正确解读是( )
A.最早起源夏朝
《论语》
孟子 实行仁政;民贵君轻;反对非正义战争 《孟子》
道家
荀子 老子 庄子
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 《荀子》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顺应自然;辩证法 《道德经》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
《庄子》
法家 韩非 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韩非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五:‘四大发明’,中国 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发展的 贡献 1、纸的发明 :上:64 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早在西汉 前期,已经出现用于书写和绘图的纸。
蔡伦改进造纸术 公元105年,蔡伦改
进造纸术。纸逐步取 代竹木简和帛,为纪
念蔡伦的功绩,人们
蔡伦 (?--121年) 东汉人
把这种纸叫作“蔡侯 纸”。
大运河
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动脉
三点 四段 五河
3、地位 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 世界最长的运河。
4、作用 巩固了隋朝的统治,大大促
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隋朝李春设计制造
赵州桥
秦长城
辽东
临洮


明长城
鸭 绿 江
嘉 峪 关
明成祖 时修建,中心是 5.北京城:_______ 紫禁城 _______(今故宫),是我国也是世界 建筑之林的瑰宝。
意义:有利于北方各民族的稳定,促进 了北方各族社会的进步和民族大融合。
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 观,其统治期间,政治 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 展,国力逐步加强,史 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的治国政策和措施
(1)重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
(2)“戒奢从简”,节制享受欲望;
(3)合并州县,革除“民
少吏多”弊政; (4)吸取隋亡教训,任 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第三课时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经济重心的南移
考点一: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和 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P:7、8、9; P12
隋 文 帝 创 立 唐 朝 沿 用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 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 明显增加,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史称“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1.励精图治 2.任用贤才 3.重视吏治 4.戒奢从简 5.重视发展生产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考点四:商鞅变法、战国时期 的社会变革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国家承认土地私 有,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 耕织 奖励 军功
建立封建土 地所有制 经济 发展 战斗力 增强 国 富 兵 强
奖励耕战
建立县制
由国君派 官吏治理
加强中 央集权
为 统 一确 全立 国封 奠建 定制 了度 基 础
大变革:社会性质改变 奴隶社会 → 封建社会
5、社会主义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
考点一:北京人
1.北京人发现的地点: 北京周口店龙骨山 2.北京人距今的年代: 距今约70~20万年 3.北京人的体貌特征: 头骨低矮,眉骨高
耸,嘴部突出,保 4.北京人的生产生活:能够制造和使用工 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具,学会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共同劳 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过群居生活
地理学著作
贾 思 勰
《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 农业科学著作。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宋应星 明朝末年人,杰出 科学家。
考点四: 1、以都江堰(七上P35)、 2、长城(七上P46)、 3、大运河(七下P3-4) 、 4、赵州桥(七下P28) 、 5、北京故宫(七下P108)等为例, 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司南 战国时期制成, 世界上最早的指 南仪器
2、北宋时制成指南针, 开始用于航海事业 指南针的应用使人类 可以全天候航行,将 “原始航海时代推至 终年。”由此指南针 也被世人誉为“水上 之友”。
考点二: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此点为增加内容要特别注意!!!
颁布推恩令(主父偃),削弱诸侯 政治 国势力;重视人才。P54
经济 统一铸币;盐铁官营。P55 对外交往 张骞通西域。P56军事 反击匈奴(Fra bibliotek青、霍去病)P55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 思想文化 仲舒);设太学。P55
五铢钱
考点三: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P: 83-84
2、印刷术:
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下:29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毕升 下:P:67
活字印刷术 四道工序
刻制单字 排版 印刷 拆版
(毕升的活字印刷)若止印 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 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3、指南针: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 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指向仪器。 下:P68
大禹治水像
考点三: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目的: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对象: 亲属、功臣
内容: 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并 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 带兵随周天子打仗。 作用: 开发边远山区,加强了统治,成 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统 治 阶 级 被 统 治 阶 级
天子 诸侯
第二课时
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的分立 和民族会聚
考点一: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 的史实、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P56-59
1、秦灭六国的时间: 前230~前221年 2、建立时间: 前221年
3、建立者: 嬴政(秦始皇)
4、都城: 咸阳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013中考历史总复习之一 七年级中考考点复习
第一课时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国家的 产生、社会的变革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替: 1、原始社会:人类出现至公元前2070年。
2、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
3、封建社会:战国、秦、西汉、东汉、三
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十国、宋、元、明、清。( 1840 ) 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49
政治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统一度量衡 巩 固 小篆→隶书 统一文字 统 思想 一 文化 焚书坑儒 加强思想控制 军事 防御匈奴 北筑长城 边防 统一南方 修筑灵渠 经济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铜钱
皇帝
太 尉 军事 丞 相 行政 郡(守) 御 史 大 夫 监察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君 主 专 制 中 央 集 权
“闭关锁国”的影响
利: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 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弊: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 变化,也未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 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 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闭关锁国
第5课时: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青铜时代 夏商西周时期
考点1、司母戊鼎、中国古代 青铜工艺的成就 七上:P26-27
神医—华佗
华佗 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擅长针灸和外科手术。 他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 “麻沸散”,是世界医 学史上的创举。 他还创制一套医疗体操 “五禽戏”,以强健身 体。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被称为 ——东方医药学巨典 李时珍 (1518-1593) 明朝人,卓越的医 药学家。
考点三:《水经注》、 《齐民要术 》(七上:119-120) 《天工开物 》 (七下:123)等重要著作。
指南车
养蚕织布 指南盘 造船 黄帝
建宫室
黄帝——“人文初祖”



实质: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 联盟首领的制度。 (民主推选、首领没有特权)
公天下
家天下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 群众同甘共苦,在外13 年,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达赖、班禅和驻藏大臣
1、西藏佛教两首领 达赖 班禅 顺治帝赐达赖喇嘛封号 康熙帝赐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2、驻藏大臣的设置(1727年) 驻藏大臣代表清政府,与达赖、 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伊犁将军府遗址
乾隆帝设置
伊犁将军, 管理新疆事 务。
考点五:“闭关锁国”的主要 表现及其影响。P:118
李冰
( 四 川 ) 都 江 堰 示 意 图
作用 防洪灌溉
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大运河(七下P4-5) 1、目的 2、概况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时间: 605-610年
人物: 隋炀帝
中心: 洛阳
起止: 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海河、黄河、淮河、 连接五河: 长江、钱塘江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
片精诚照太清。舍己
为人传道义,唐风洋 溢奈良城。 ——郭沫若
玄 奘
考点五:中国
江南经济逐步发展并超过 北方的过程。
P:50-53
1、条件 • 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稳定; • 北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 进的技术; • 自然条件的优越。 2、开始:魏晋南北朝 3、结束:南宋
考点六:宋代的 都市生活:P55-59
科举制的完善 科 举 制 的 完 善
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 唐太宗 进士第一名称状元。
大力提倡科举,创设殿 武则天 试和武举。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 唐玄宗 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政治 教育 文学 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 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 读书的风气盛行。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大大有利 于唐诗的繁荣。
地方政府 县(令 )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统一货币
小篆
焚书坑儒压制了人才,摧残了 文化,限制了思想;但有利于 加强思想控制和国家统一。
3、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 据战争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有利于人民生 活的安定和社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文化 的发展和交流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具有重 要意义,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北世 宋界 四上 川最 交早 子的 纸 币
坊市制度
坊市制度被打破 开封
表演场所:勾栏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第四课时: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巩固和社会危机
考点一: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