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人教版中职对口升学考试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点总结完美汇编
对口升学数学知识点复习
第三章 函数
一、函数的概念:
1、函数的两要素:定义域、对应法则
函数定义域的条件:
(1)分式中的 分母 0
(2)二次根号中的式子大于等于零
(3)对数的真数 0 ,底数 0且 1
二、奇偶性:
(4)零指数幂的底数 0
判断方法:先判断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再看 f (x ) 与 f ( x) 的关系:
1
2
(1)、对于 ax 2 bx c 0(a 0) ,当 b 2 4ac 0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
b 2 4ac 0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即只有一个根)当 b 2 4ac 0 时,方程没
有实数根
(2)、求根公式: x
3、表示法:描述法,列举法,韦恩图法
4、常用数集
集合名称
自然数集
正整数集
表示
N
*
N 或 N
整数集
有理数集
实数集
Z
Q
R
二、集合之间的关系:
1、子集:一个集合中有 n 个元素,则这个集合的子集个数为 2 n ,真子集个数为 2n 1
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若集合中有 n 个元素,则子集的个数为 2 n 个,真子集的个数为 2 n 1 个,非空真子集的
2
1 cos 2
2
cos
2
sin2
1 cos 2 = 2 sin2 a
1+ cos 2 = 2 cos2 a
半角公式:
sin(
..
.
..
ax 2 bx c 0
x1 , x2
高职高考中职数学对口升学总复习模块(下册)知识点全面概括
高职高考中职数学对口升学总复习模块(下册)知识点全面概括第六章概率论与统计6.1 概率的基本概念- 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概率的定义及其性质- 条件概率与独立事件的概率6.2 离散型随机变量-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定义及其性质- 概率质量函数及其性质- 期望值、方差、标准差6.3 数学期望与方差- 期望值的定义及其性质- 方差的定义及其性质- 协方差与相关系数6.4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大数定律- 中心极限定理第七章函数的极限与连续7.1 函数的极限- 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 无穷小与无穷大- 极限运算法则7.2 函数的连续性- 连续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 连续函数的运算法则- 常见函数的连续性7.3 极限与连续的应用- 极限在函数性质分析中的应用- 连续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第八章导数与微分8.1 导数的基本概念- 导数的定义及其性质- 导数的几何意义- 高阶导数8.2 微分法则- 导数的运算法则- 复合函数的导数- 隐函数与参数方程函数的导数8.3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与加速度- 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 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第九章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9.1 微分中值定理- 罗尔定理-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柯西中值定理9.2 导数的应用- 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极值与最值- 曲线的凹凸性与拐点9.3 洛必达法则与泰勒公式- 洛必达法则- 泰勒公式第十章不定积分与定积分10.1 不定积分的基本概念- 不定积分的定义及其性质- 基本积分表10.2 积分法则- 换元积分法- 分部积分法- 三角函数的积分10.3 定积分的基本概念- 定积分的定义及其性质- 定积分的计算10.4 定积分的应用- 面积与体积的计算- 函数的平均值与累积量第十一章微分方程与线性方程组11.1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微分方程的定义及其分类- 微分方程的解法11.2 线性方程组的基本概念- 线性方程组的定义及其解法- 高斯消元法与矩阵11.3 微分方程与线性方程组的应用- 微分方程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 线性方程组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附录- 常见数学符号与公式- 积分表- 常数与常用对数表以上是对高职高考中职数学对口升学总复习模块(下册)知识点的全面概括。
高职高考中职数学对口升学总复习基础模块(下册)全册重点知识点小结归纳
时, a 0 ,方向任意。
C O U N T E R PA R T ENTRANCE EXAM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知识点
出品人:好老师
高职高考中职数学对口升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 基础模块(下册)
CONTENTS
第六章 P03 第七章 P11 第八章 P18 第九章 P26 第十章 P44
知识清单
【知识结构】
——知—识—清—单——————一—.数—列—的—概—念————————————
1.数列的定义
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项:数列中每个数都叫做数列的项。各项依次叫作这个数列的第1项(首项)、 第2项、...第n项。 项数:各项在数列中所处位置的编号。
2.数列的分类
有穷数列:项数有限的数列
无穷数列:项数无限的数列
3.数列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a1,a2,a3,...,an,...,其中an是数列的第n项,叫作数列的通项,n叫作an的序号 整个数列记作{an}
an1 an
q, an
0, q 0
通常用字母q表示.
【注意】: ① 求公比q一要用相领两项的后项除以前项,而不能用前项除以后项;
② 等比数列中每一项及公比q都不为0;
③ 不为0的常数列既是公差为0的等差数列,又是公比为1的等比数列。
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1)an
a1qn1; (2)an
am q n m
知识清单
一.数列的概念
————————————————————————————
4.数列的通项
通项公式:an与n之前的函数关系式an=f(n). 数列的通项an可看成是n的函数(以正整数的子集为定义域)。
【注意】: ①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不止一个; ②数列中的数依次出现正负相间的数时,可把符合分离出来,用(-1)n或 (-1)n+1来表示; ③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关键是寻求各项与项数的关系并归纳其规律。
高职高考中职数学对口升学总复习模块(下册)知识点全面概括
高职高考中职数学对口升学总复习模块(下册)知识点全面概括本文档旨在为高职高考中职数学对口升学考试的下册内容提供全面概括。
以下是各章节的重点知识点:第一章:函数与方程-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特征- 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第二章: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 平面内点、线、角的性质- 三角形、四边形和圆的性质及相关计算- 空间几何体的名称、性质和计算方法- 空间几何体的展开图和视图的绘制方法第三章:概率与统计- 随机事件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事件的计数原理及其应用- 概率的计算方法和性质- 统计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第四章:函数与导数- 函数的增减性、最值和图像特征- 导数的定义、计算和应用- 一元函数的极值和最值问题- 函数的导数与函数的性质第五章: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 三角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基本关系- 三角函数的图像特征和变换- 解三角形的基本方法和应用- 三角函数的综合应用第六章: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数列的概念、表示方法和特征-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递推数列和通项公式的求解- 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和应用第七章:指数与对数- 指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 对数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 指数方程和对数方程的解法-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像特征第八章:函数与图像- 函数的基本性质和图像特征- 常见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函数的平移、翻折和伸缩变换- 复合函数和反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以上是高职高考中职数学对口升学考试下册内容的全面概括。
在复习过程中,建议简化策略,避免复杂的法律问题,并始终独立做出决策。
请注意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高职高考中职数学对口升学精华模块(下册)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职高考中职数学对口升学精华模块(下册)重点知识点总结一、函数与方程1. 函数定义-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每个自变量对应唯一的因变量- 函数可以用图像、公式或数据表来表示2. 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的图像为一条直线,表示为y = kx + b,其中k和b 为常数- k称为斜率,决定了直线的倾斜方向和程度- b称为截距,表示了直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3.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图像为一个抛物线,表示为y = ax^2 + bx + c,其中a、b和c为常数- a决定了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形状-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b/2a, f(-b/2a))4. 指数函数- 指数函数的图像为一个曲线,表示为y = a^x,其中a为常数且大于0且不等于1- 当a大于1时,指数函数呈增长趋势;当0<a<1时,指数函数呈下降趋势5. 对数函数- 对数函数的图像为一条曲线,表示为y = loga(x),其中a为常数且大于0且不等于1- a称为底数,x为真数,y为对数二、平面向量1. 向量的表示- 向量可以用有向线段表示,有起点和终点- 向量的模表示向量的长度,用||a||表示2. 向量的运算- 向量的加法:a + b = (a1 + b1, a2 + b2)- 向量的数量乘法:k * a = (k * a1, k * a2)- 向量的减法:a - b = (a1 - b1, a2 - b2)3. 向量的数量积- 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乘积,结果为一个数- 数量积的性质:交换律、结合律、数量积与向量夹角的余弦值的乘积等于数量积4. 向量的向量积- 向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乘积,结果为一个向量- 向量积的性质:反交换律、结合律、向量积与向量夹角的正弦值的乘积等于向量积三、三角函数1. 三角函数的定义- 正弦函数:sin(x) = 对边 / 斜边- 余弦函数:cos(x) = 邻边 / 斜边- 正切函数:tan(x) = 对边 / 邻边2. 三角函数的性质- 周期性:sin(x)和cos(x)的周期为2π,tan(x)的周期为π- 奇偶性:sin(-x) = -sin(x),cos(-x) = cos(x),tan(-x) = -tan(x) - 正交关系:sin(x)^2 + cos(x)^2 = 13. 三角函数的图像- 正弦函数的图像为一条波浪线,振幅为1,周期为2π- 余弦函数的图像为一条波浪线,振幅为1,周期为2π- 正切函数的图像为一条无穷多个周期的波浪线以上是高职高考中职数学对口升学精华模块(下册)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职高考中职数学对口升学总复习基础模块(上册)全册重点知识点小结归纳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知识点
出品人:好老师
高职高考中职数学对口升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归纳 基础模块(上册)
CONTENTS
第一章 P03 第二章 P25 第三章 P37 第四章 P46 第五章 P55
知识清单
【知识结构】
知识清单
6.实数的分类:
整数
正整0 数自然数
实数
有理数
负整数
分数
正分数 负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知识清单
——————————————————————————
7.常用数集的记法:
集合名 称
记法
实数 集
R
有理数 集
Q
整数 集
Z
自然数 集
N
正整数 集
N*或N+
知识清单
——————————————————————————
⑤ 第一象限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x, y) | x 0, y 0}
⑥ 第二象限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x, y) | x 0, y 0}
⑦ 第三象限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x, y) | x 0, y 0}
⑧ 第四象限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x, y) | x 0, y 0}
知识清单
——————————————————————————
性质描述法
【注意】:
①有些集合的代表元素需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母表示. ②如下 一些写法是错误的,如:
把{(a,b)}表示成{a,b},{x=a,y=b}或{x|a,b};× 用{实数集}或{全体实数}表示R;×
知识清单
——————————————————————————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详细)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详细)前言高考是每个学生的重要关卡。
在数学科目中,很多知识点是存在对口高考的。
本文将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知识点初中数学1.整数对口高考中整数作为基础知识点,考查学生对于正整数、负整数、零以及它们的性质、运算和在坐标轴上表示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
2.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是对口高考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诸多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如斜率、截距、函数图像等。
3.二次函数二次函数也是对口高考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函数解析式、判别式、顶点式、图像与性质等方面。
4.平面向量平面向量是对口高考中一个比较新颖的知识点,也是数学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涉及到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平面向量的基本运算和计算,并能运用平面向量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对口高考中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考查学生对于三角函数的基本定义、图像和性质、解三角函数方程等方面的掌握和应用。
高中数学1.函数与导数函数与导数是对口高考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此部分题目包括函数极值、最值、单调性、函数图像等方面。
2.三角恒等式三角恒等式是对口高考数学中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环。
这一部分考查学生对于各种各样的三角函数恒等式从各个角度的掌握和应用,包括借助恒等式证明某些特殊定理等。
3.圆的方程圆的方程是对口高考数学中一个比较基础的知识点,涉及到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等方面的知识。
4.空间向量空间向量是对口高考数学中比较新颖的一个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向量的基本性质、运算及其应用,并且能够利用向量的方法解决一些真实问题。
5.立体几何立体几何是对口高考数学中比较困难的一部分,求解过程比较繁琐,但是非常重要。
此部分题目考查学生对于空间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线面包含问题、张量体积等各方面的掌握和应用。
总结以上为各个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学生们在复习时应注意每个知识点的概念、规律、性质等方面的掌握和理解,并根据出题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不留死角。
高职高考中职数学对口升学总复习拓展模块全册重点知识点小结归纳
3.数制的表示:
(1)为了区别不同进制数,一般把具体数用括号括起来,在括号的右下角标上相应表示数制
的数字.例如:二进制数(101.1)2 ,八进制数(56.3)8 (2)数制按权展开:
①十进制是最常用的数制类型,基数是10,有10个数字符号,即0,1,2,3,4,5,6,7,8,9。计数时
按逢十进一的规则进行。
C代表12,D代表13,E代表14,F代表15.
例如:
知识清单
二.数制的转换
————————————————————————————
1.二进制转化为十进制:把二进制数按权展开,计算按权
展开求和即可.
2.十进制数转化为二进制数:通常把十进制数的整数部分
和小数部分分别进行转化,然后再相加得到转换后的结果.
,第r项与倒数第r项的系数相等;
(4)若二项式的幂指数是偶数2n,那么二项式展开式有(2n+1)项(奇数项),且中间一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 如果二项式的幂指数是奇数2n-1,那么展开式有2n项(偶数项),且中间两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且最大。
(5) 展开式中所有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与所有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之和相等。即:
ξ
x1
x2
xn
P
这个表叫作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3.分布列的性质:(1)
.(2)
.
知识清单
五. 概率、二项分布
————————————————————————————
1.等可能事件:
一个随机试验如果 (1)只有有限个基本事件;(2)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
这类试验为古典型随机试验.
2.古典概型的概率:
知识清单
四.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高职高考中职数学对口升学总复习拓展模块全册重点知识点小结归纳
(3)选排列:如果m<n,这样的排列叫
作选排列. (4)全排列:如果m=n,这样的排列叫 作全排列.
自然数1~n的连乘积叫作n的阶乘,用n!表示
即
.
2.排列数: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 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作从n个不同 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排列数,记作
C O U N T E R PA R T ENTRANCE EXAM
中职数学拓展模块职业模块知识点
出品人:好老师
高职高考中职数学对口升学(山西)总复习知识点总 结归纳
拓展模块职业模块
CONTENTS
第一章 P03 第二章 P08 第三章 P16 第四章 P23
知识清单
【知识结构】
知识清单
一.三角公式及其应用
焦点在X轴上
标准
x2 y2 1
方程
a2 b2
y2 x2 1 a2 b2
图形
知识清单
一.椭圆的方程与性质
————————————————————————————
2.椭圆的几何性质 a2 b2 c2
图形
性质
顶点
焦点坐 标
离心率
长轴长2a,短轴长2b,焦距2c
A1(-a,0),A2(a,0) B1(0,-b), B2(0,b)
1.抛物线的定义
平面内到一个定点距离与到一定直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2.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易错点:
P的含义:焦点到准线的距离
(p>0)
【注意】:p/2,p,2p的使用
知识清单
三.抛物线的方程与性质
————————————————————————————
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知识清单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一」一、高考数学中有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不等式、立体几何等九大章节主要是考函数和导数,因为这是整个高中阶段中最核心的部分,这部分里还重点考察两个方面:第一个函数的性质,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第二是函数的解答题,重点考察的是二次函数和高次函数,分函数和它的一些分布问题,但是这个分布重点还包含两个分析。
二、平面向量和三角函数对于这部分知识重点考察三个方面:是划减与求值,第一,重点掌握公式和五组基本公式;第二,掌握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里重点掌握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性质;第三,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来解三角形,这方面难度并不大。
三、数列数列这个板块,重点考两个方面:一个通项;一个是求和。
四、空间向量和立体几何在里面重点考察两个方面:一个是证明;一个是计算。
五、概率和统计概率和统计主要属于数学应用问题的范畴,需要掌握几个方面:等可能的概率;事件;独立事件和独立重复事件发生的概率。
六、解析几何这部分内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掌握几类问题,第一类直线和曲线的位置关系,要掌握它的通法;第二类动点问题;第三类是弦长问题;第四类是对称问题;第五类重点问题,这类题往往觉得有思路却没有一个清晰的答案,但需要要掌握比较好的算法,来提高做题的准确度。
七、压轴题同学们在最后的备考复习中,还应该把重点放在不等式计算的方法中,难度虽然很大,但是也切忌在试卷中留空白,平时多做些压轴题真题,争取能解题就解题,能思考就思考。
1.数列的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数列的项。
(1)从数列定义可以看出,数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如果组成数列的数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不是同一数列,例如数列1,2,3,4,5与数列5,4,3,2,1是不同的数列。
(2)在数列的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在同一数列中可以出现多个相同的数字,如:-1的1次幂,2次幂,3次幂,4次幂,构成数列:-1,1,-1,1。
高职分类考试对口升学数学总复习第一章集合
知识点一 集合间的关系
3.集合相等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与B,如果集合A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同 时集合B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A的元素,我们就说集合A等于集合B ,记作A = B ( A , B的所有元素均相等).
注意: (1)若两个集合相等,则两个集合所含元素完全相同,反之亦然. (2)要判断两个集合是否相等,对于元素较少的有限集,主要看它们的元素是否 完全相同;若是无限集,则从“互为子集”入手进行判断.
2.元素 集合中的每一个确定的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常用小写 字母a,b,c等表示.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性质 如果a是集合A的一个元素,就说a属于A ,记作a ∈ A ;如果a
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 ,记作a ∉A.集合中的元素
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的特征.
知识点一 集合的概念
4.集合的分类 (1)按元素个数分类
解析
(1)“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不是一个明确的标准,不能构成一个集 合;(3)“高个子学生”这一标准也不确定,无法判定某人是高还 是矮,也不能构成集合;(2)(4)的对象是确定的;(5)的对象 虽然有无限个,但它是确定的.因此选C.
技巧 点拨
判断某组对象能否构成集合,关键看对象是否为整体的和 确定的.标准一定要是明确的,不能模糊,否则无法判断.
记作A ∪B
即A ∪B ={x |x ∈ A 或x ∈ B }
性质
知识点二 集合的运算
3.图示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
用 Ve n n 图表示两个集合的数集的交集、并集(图1-2)
图1-1
图1-2
知识点二 集合的运算
4.全集
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 则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用U表示. 注意:全集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情况下全集 的概念也不同.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全面地、系统地了解以往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
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篇1(1)不等关系感受在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组)的实际背景。
(2)一元二次不等式①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
②通过函数图象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
③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对给定的一元二次不等式,尝试设计求解的程序框图。
(3)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规划问题①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②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能用平面区域表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参见例2)。
③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参见例3)。
(4)基本不等式:①探索并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②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小)值问题。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篇2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实数根,亦即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
即:方程有实数根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函数有零点.3、函数零点的求法:求函数的零点:(1)(代数法)求方程的实数根;(2)(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出零点.4、二次函数的零点:二次函数.1)△>0,方程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2)△=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3)△<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篇31.集合的有关概念。
高职高考中职数学对口升学总复习基础模块(上册)全册重点知识点小结归纳
知识清单
—————————————————————————— 2.真子集
(1)定义:若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A,那么 集合A叫作集合B的真子集; 记作:AÜB 或 B? A 读作:A真包含于B或B真包含A
图示:
BA
图3
(2)性质: ①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②如果AÜ B,B ÜC,那么A Ü C
知识清单
——————————————————————————
3.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互不相同; (3)无序性:集合中元素之间不考虑顺序关系.
4.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若a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a属于集合A, 记作:a A (2)若a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则a不属于集合 A,记作:a A
知识清单 ——————————————————————————
(3).口诀法(a>0, 0的情况下)
a>0, 0 时,方程 ax2+bx+c=0能解到两个根x1,x2,设x1<x2,则: ax2 +bx+c>0 {x x x2或x x1}
ax2 +bx+c<0 {x x1 x x2} 【口诀】“大于号取两边,小于号取中间”
知识清单
——————————————————————————
性质描述法
【注意】:
①有些集合的代表元素需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母表示. ②如下 一些写法是错误的,如:
把{(a,b)}表示成{a,b},{x=a,y=b}或{x|a,b};× 用{实数集}或{全体实数}表示R;×
知识清单
2019届对口升学考试数学第10、11单元《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概率等》专题复习及检测含答案
第十、十一单元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及概率等一、考纲要求考试内容: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理解排列、组合的定义及计算公式,排列和组合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组合性质,二项式定理。
随机现象与概率的统计定义,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
古典概率的定义、应用。
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及简单应用。
总体和样本的概念以及抽样方法,计算样本平均数和样本方差。
离散随机变量及分布。
数制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转换。
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与基本运算。
数据表格的概念,数组运算及数据表格的应用。
二、知识点清单10.1分类计数法和分步计数法分类计数法(加法法则):完成一件事有两类办法,第一类办法由m 种方法,第二类办法有n 种方法,无论用哪一类办法中的哪种方法,都能完成这件事,则完成这件事总共有m+n 种方法。
分步计数法(乘法法则):完成一件事有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有m 种方法,第二个步骤有n 种方法,连续完成这两个步骤这件事才完成,那么完成这件事总共有m ×n 种方法。
10.2 排列数、组合数公式排列(有顺序),公式:mn A =)1()1(+--m n n n =!!)(m n n -;例:56737⨯⨯=A 4525⨯=A组合(没有顺序),公式:mn C =!)1()1(m m n n n +-- =!!!)(m n m n -⋅;m n C =m n n C - m n C +1-m n C =m n C 1+例:35123567!33737=⨯⨯⨯⨯==A C 3512344567!44747=⨯⨯⨯⨯⨯⨯==A C10.3 组合数的性质(1)= ;(2) +=.注:规定.10.4 排列组合问题常见解题方法:(1)两个计数原理(2)特殊位置法(3)捆绑法(4)插空法10.5 二项式定理 ;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10.6 区分系数、二项式系数 10.7 二式项式系数的性质(1).(2).考点:1.随机现象与概率的统计定义2.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3.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
中职对口升学数学归纳总结
中职对口升学数学归纳总结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中职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数学的掌握不仅对其日后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进行高职升学的必备要素之一。
本文将对中职对口升学数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数学考试的重点内容,并提供学习方法与技巧。
1. 中职对口升学数学考试的基本要求中职对口升学数学考试注重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算法的掌握,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
因此,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的能力。
2. 数学基础知识的归纳总结中职对口升学数学考试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数与代数、函数与方程、几何与测量以及统计与概率四个部分。
以下是各个部分的重点内容概述:2.1 数与代数数与代数部分主要包括数的概念、整数与有理数、分数与小数、百分数、比例与比例关系、简单利息与复利算法等内容。
在这个部分,学生需要掌握数的性质和各种数的运算法则,熟练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2 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部分主要包括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内容。
在这个部分,学生需要理解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能够用函数来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
2.3 几何与测量几何与测量部分主要包括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坐标系与变换、三角学等内容。
在这个部分,学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图形的性质、测量与计算方法,以及坐标系的应用等。
2.4 统计与概率统计与概率部分主要包括图表与统计、概率与统计的应用等内容。
在这个部分,学生需要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方法与原理,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3. 学习数学的方法与技巧为了更好地准备中职对口升学数学考试,学生可以采用以下学习方法与技巧:3.1 建立坚实的基础数学是一门渐进性的学科,建立坚实的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学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通过刷题、做习题等方式巩固理解。
3.2 多做题,善于总结数学是一门需要大量练习的学科,通过多做题目可以提高解题能力和运算速度。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1一、圆及圆的相关量的定义1.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
定点称为圆心,定长称为半径。
2.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
大于半圆的弧称为优弧,小于半圆的弧称为劣弧。
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
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
3.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做圆心角。
顶点在圆周上,且它的两边分别与圆有另一个交点的角叫做圆周角。
4.过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其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和三角形三边都相切的圆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切圆,其圆心称为内心。
5.直线与圆有3种位置关系:无公共点为相离;有2个公共点为相交;圆与直线有唯一公共点为相切,这条直线叫做圆的切线,这个唯一的公共点叫做切点。
6.两圆之间有5种位置关系:无公共点的,一圆在另一圆之外叫外离,在之内叫内含;有唯一公共点的,一圆在另一圆之外叫外切,在之内叫内切;有2个公共点的叫相交。
两圆圆心之间的距离叫做圆心距。
7.在圆上,由2条半径和一段弧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圆锥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这个扇形的半径成为圆锥的母线。
二、有关圆的字母表示方法圆--⊙ 半径—r 弧--⌒ 直径—d扇形弧长/圆锥母线—l 周长—C 面积—S三、有关圆的基本性质与定理(27个)1.点P与圆O的位置关系(设P是一点,则PO是点到圆心的距离):P在⊙O外,PO>r;P在⊙O上,PO=r;P在⊙O内,PO2.圆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任意一条过圆心的直线。
圆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中心是圆心。
3.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逆定理: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4.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2个圆心角,2个圆周角,2条弧,2条弦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他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5.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6.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中职对口升学-1-10单元复习资料(数学)
复习第一章:集合重点: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数集和点集的区别);2,集合与集合的关系(5个常用数集需熟悉);3,集合的运算(性质描述法和区间画数轴辅助做题)4,充要条件一、填空题1、元素-3与集合N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2、自然数集N 与整数集Z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3、用列举法表示不大于5的奇数数组成的集合:。
4、用列举法表示方程243=-x 的解集。
5、用描述法表示不等式062-<-x 的解集。
6、集合c}b {a ,,子集有个,真子集有个。
7、已知集合{}4,3,21,=A ,集合{},7,5,3,1=B ,则=B A ,=B A 。
8、已知集合{}5,3,1=A ,集合{}6,4,2=B ,则=B A ,=B A 。
9、已知集合{}22<<-=x x A ,集合{}40<<=x x B ,则=B A .10、已知全集{}6,5,4,3,2,1=U ,集合{}5,2,1=A ,则=AC U 。
11、(x-1)(x+2)=0是x=-2的条件。
二、选择题1、设{}a M =,则下列写法正确的是()。
A .Ma = B.Ma ∈ C.Ma ⊆ D.Ma ∉2、设全集为R ,集合(]5,1-=A ,则=A C U ()A .(]1,-∞- B.()+∞,5 C.()()+∞-∞-,51, D.(]()+∞-∞-,51, 3、已知[)4,1-=A ,集合(]5,0=B ,则=B A ()。
A .[]5,1- B.()4,0 C.[]4,0 D.()5,1-4、已知{}2<=x x A ,则下列写法正确的是()。
A .A⊆0 B.{}A∈0 C.A∈φ D.{}A⊆05、设全集{}6,5,4,3,2,1,0=U ,集合{}6,5,4,3=A ,则=A C U ()。
A .{}6,2,1,0 B.φC.{},5,4,3 D.{}2,1,06、已知集合{}3,2,1=A ,集合{}7,5,3,1=B ,则=B A ()。
2019届人教版中职对口升学考试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点总结完美汇编
2019届⼈教版中职对⼝升学考试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点总结完美汇编2019届中职对⼝升学考试数学考点知识点完美总结汇编⽬录第⼀章集合 (1)第⼆章不等式 (3)第三章函数 (7)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10)第五章三⾓函数(含三⾓计算及应⽤) (14)第六章数列 (20)第七章向量 (21)第⼋章解析⼏何(直线、圆的⽅程及圆锥曲线) (23)第九章⽴体⼏何 (27)第⼗章排列组合⼆项式定理(拓展模块) (32)第⼗⼀章概率、统计 (33)第⼗⼆章逻辑代数与数据表格(职业模块) (34)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对⼝升学考试数学考试⼤纲 (35)中等职业学校毕业⽣对⼝升学数学考试说明 (39)第⼀章集合1.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2 集合中元素的三⼤特性:确定性、互异性、⽆序性1.3常⽤数集 R(实数集)、Q(有理数集)、Z(整数集)、N(⾃然数集)、N + (N*)正整数集 1.4 集合的表⽰法①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列举出来,写在⼤括号内表⽰集合.②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③图⽰法:⽤韦恩图来表⽰集合.1.5集合的分类①有限集.②⽆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φ1.6集合之间的关系(区分∈、?、?、?、≠、≠、=);⼦集与真⼦集的区别;1.7 区分0、{0}、φ、}{φ; 1.8 集合的⼦集个数:个。
真⼦集个数为个⼦集个数为个的⼦集个数为集合12;2;2},,,,{321-n n n n a a a a个。
有关系的集合满⾜m n n m A a a a a A a a a a -2},,,,{},,,,{3213211.9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B{x A A = ?=? B A ? B B ? B{x A A = A ?= B A ? B B ?φ=?A C U C B A =?)(1.10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q p ? p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q p ? q 是p 的充分条件,p 是q 的必要条件 q p ? p 是q 的充要条件⼩技巧:1.“⼤范围≠⼩范围,⼩范围=⼤范围”2.)}(|{)},(|{x q x B x p x A ==,B A x q x p )()((⼦集与推出的关系)第⼆章不等式2.1不等式的性质(解决不等式问题的依据)(1) a b b a (对称性) (2) c a c b b a >?>>,(传递性) (3) c b c a b a +>+?> (加法法则)(4) d b c a d c b a +>+?>>且(同向可加);d b c a d c b a ->-?<>且(异向可减)(5)bc ac b a >?>>0c 且;bc ac b a 0c 且(乘法法则) (6) bd ac d c b a >?>>>>00且(7) n n b a b a >?>>0 (N n ∈ n>0) (成⽅法则)(8) n n b a b a >?>>0 (N n ∈ 1>n )(开⽅法则) (9) b ab a b a 110>?且2.2 区间(倒数法则)2.3 ⼀元⼀次不等式的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0()0({>-><-+a b cx a bcx c b ax)0()0({>-<<->?<+a b cx a bcx c b ax2.4 ⼀元⼀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同⼤取⼤、同⼩取⼩,⼤⼩⼩⼤取中间,⼤⼤⼩⼩没有解)2.5 ⼀元⼆次不等式的解法:0)2.6 ⼀元⼆次不等式解集为R 或解集为φ的情形++<++>++000000000002222a R c bx ax a c bx ax a c bx ax a R c bx ax 解集为解集为解集为解集为φφ2.7 ⼆元⼀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关键是“消元”(代⼊消元法、加减消元法等) 2.8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b a b a >?>22;2.9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关键:转化整式不等式来解)0))((0>++?>++d cx b ax d cx b ax ;00))((0≠+≤++?≤++d cx d cx b ax d cx bax 且2.10 ⾼次不等式的解法 (穿根法) (选讲)第三章函数3.1函数的定义域的求法:①()f x 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如y=kx+b 、c bx ax y ++=2、3x y =等②()f x 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切实数.③()f x 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式为⾮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④对数函数的真数⼤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型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于0且不等于1.⑤tan y x =中,()2x k k Z ππ≠+∈.⑥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3.2 求函数值如根据函数解析式求f(1)、f(0)、f(a)、f(2x)等。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梳理,DOC
对口高考数学知识点梳理一、预备知识1、有理数:整数、分数、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2、平方差公式:2222)(b ab a b a ++=+,2222)(b ab a b a +-=-3、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4、一元二次方程:(1)、根;当2-=∆b 实数根.(2)(3)5(1)ab2-=,顶点坐标(2)1234、若集合中有n 个元素,则子集的个数为2个,真子集的个数为12-个,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22-n 个.(空集是任一集合的子集,是任一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5、交集:两个集合的公共部分并集:将两个中的元素合并后得到的集合 全集:所有研究对象构成的全体补集:在全集中不属于集合A 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6、充要条件(1)、若的是,则q p q p ⇒充分条件; (2)、若的是,则q p p q ⇒必要条件; (3)、若的是,则q p q p ⇔充要条件. 三、求函数定义域 1、分母不为零2、二次根号中的式子大于等于零3、零次幂的底数不为零)(x f -=,换底公式:)10(log log log ≠>=c c a bb c c a , 推论:1log log =⋅a b b a 八、对数函数1、定义:一般地,形如)10(log ≠>=a a x y a ,的函数称为对数函数.2、性质:1、弧长公式:r l ⋅=α(弧度制)180πnr l =(角度制) 2、扇形面积公式:12πnr lr S ==3、直定义:s i n r y =α45(1)(2)(3)678A 910 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适用于所有三角形. 11、三角形面积公式:B ac A bc C ab S sin 21sin 21sin 21=== 十、数列(*∈N n ) 1、一般数列中:(1)、已知数列的前n 项和,则⎩⎨⎧-=-11n nn S S S a )2()1(≥=n n(2)、数列求和的方法:拆项法(裂项相消法)、累加法、错位相减法等. 2、等差数列中:(1)、通项公式:d n a a n )1(1-+= (2)、前n 项和公式:2)(2)1(11na a d n n na S n n +=-+= (3)、等差中项:若c a b c b a +=2成等差数列,则,, (4)、等差数列中,间隔相同的项构成的数列仍为等差数列: ,,,,m k m k m k k a a a a 32+++(5)、S (6)3、(1)(2)、前(3)(4)(5)、当为偶数k 时,n S (6)1、 2、 3、 相反向量:方向相反且模长相等的向量4、 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0//1221=-⇔=⇔→→→→y x y x b a b a λ 5、 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002121=+⇔=⋅⇔⊥→→→→y y x x b a b a6、 向量内积:2121cos y y x x b a b a b a +>=<=⋅→→→→→→,7、 向量的模长:22||y x a +=→十二、平面解析几何 1、 中点坐标公式:)22(2121y y x x ++, 2、 斜率:1212tan x x y y k --==α(α为直线的倾斜角)3、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2200B A CBy Ax d +++=4、5、 过圆2)r b y =-6、 )1<7、 )188、 9、 1、 2、 a 、 b 、 直线与直线外一点 c 、 两条相交直线 d 、 两条平行直线3、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4、 平面外一条直线与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则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5、 若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两平面平行6、 若一个平面与两个平行平面相交,则交线平行7、 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比如书翻开一定的角度形成的立体图形) 8、 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直线与这个平面垂直. 9、 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10、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则两平面垂直 11、棱柱体积:Sh V =12、棱锥体积:Sh V 31=13、球表面积:24R S π=球体积:334R V π=12a b c d 1、 设在A 的2、 3、 4、 nm6、 均值(数学期望):n n p x p x p x p x E ++++= 332211)(ξ7、 方差:22)]([)()(ξξξE E D -=,其中n n p x p x p x p x E 23232221212)(++++= ξ8、 独立重复试验(适用于只有两种可能结果):在n 次独立重复实验中,每次只有两种可能的结果,且它们互相对立,在每次实验中每种结果出现的概率都相同,设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A P =)(,则在n 次独立重复实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为9、 二项分布: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分布可看做二项分布,记为),(p n B ~ξ,二项分布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np E =)(ξ,)1()(p np D -=ξ 十六、数据处理:1、 样本方差:[]222212)(((11x x x x x x n s n -++-+--=(用于样本数据处理)2、 3、。
对口升学(招生考试总复习数学)稿
第 6 章 数列 考点 1 数列的概念 考点 2 等差数列 考点 3 等比数列
A ⊆ B 或 B ⊇ A ,读作“A 包含于 B”或“B 包含 A”. 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φ .
如果集合 A 是集合 B 的子集,并且 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 A,那么集合 A 叫做集
合 B 的真子集,记作 A ⊂≠ B 或 B ⊃≠ A ,读作“A 真包含于 B”或 B 真包含 A.我们可以用维恩图
参考答案
第 1 章 集合
考纲要求
1.理解集合的意义. 2.理解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 3.会用有关的术语和符号正确表示一些集合. 4.掌握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及运算。 5.了解充要条件的意义.
考点 1 认识集合
考点梳理
1.集合的概念
我们把一些能够确定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简称为集.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 A,B,C,…表示.
2.元素的概念
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都叫做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英文字母 a,b,c…表示. 【说明】(1)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①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能够确定的。不能确定的对象就不能构成集合. ②互异性:集合中的任何两个元素都是不同的对象,相同的对象归入同一个集合时只能 算作集合的一个元素. ③无序性:对于给定的集合,不考虑元素之间的顺序. (2)常见数集 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N={0,1,2,3,4,…}. 正整数集:N+或 N*={1,2,3,4.…}.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 R. 无理数集:P.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单元素集:只含有一个元素的集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中职对口升学考试数学考点知识点完美总结汇编目录第一章集合 (1)第二章不等式 (3)第三章函数 (7)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10)第五章三角函数(含三角计算及应用) (14)第六章数列 (20)第七章向量 (21)第八章解析几何(直线、圆的方程及圆锥曲线) (23)第九章立体几何 (27)第十章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拓展模块) (32)第十一章概率、统计 (33)第十二章逻辑代数与数据表格(职业模块) (34)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学考试数学考试大纲 (35)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学数学考试说明 (39)第一章 集合1.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1.2 集合中元素的三大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1.3常用数集 R(实数集)、Q(有理数集)、Z(整数集)、N(自然数集)、N + (N*)正整数集 1.4 集合的表示法①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②描述法:{x |x 具有的性质},其中x 为集合的代表元素. ③图示法:用韦恩图来表示集合.1.5集合的分类①有限集.②无限集.③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φ1.6集合之间的关系(区分∈、∉、⊆、⊇、≠⊂、≠⊃、=);子集与真子集的区别;1.7 区分0、{0}、φ、}{φ; 1.8 集合的子集个数:个。
真子集个数为个子集个数为个的子集个数为集合12;2;2},,,,{321-⋅⋅⋅⋅⋅n n n n a a a a个。
有关系的集合满足m n n m A a a a a A a a a a -⋅⋅⋅⊆⊆⋅⋅⋅2},,,,{},,,,{3213211.9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B {xA A=∅=∅B A⊆B B⊆B {xA A=A∅=B A⊇B B⊇A U {|x xφ=⋂ACUCBA=⋃)(CBA=⋂)(1.10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qp⇒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qp⇐q是p的充分条件,p是q的必要条件qp⇔p是q的充要条件小技巧:1.“大范围≠小范围,小范围=大范围”2.)}(|{)},(|{xqxBxpxA==,BAxqxp⊆⇔⇒)()((子集与推出的关系)第二章 不等式2.1不等式的性质(解决不等式问题的依据)(1) a b b a <⇔>(对称性) (2) c a c b b a >⇒>>,(传递性) (3) c b c a b a +>+⇔> (加法法则)(4) d b c a d c b a +>+⇒>>且(同向可加);d b c a d c b a ->-⇒<>且(异向可减) (5)bc ac b a >⇒>>0c 且;bc ac b a <⇒<>0c 且 (乘法法则) (6) bd ac d c b a >⇒>>>>00且(7) n n b a b a >⇒>>0 (N n ∈ n>0) (成方法则)(8) n n b a b a >⇒>>0 (N n ∈ 1>n )(开方法则) (9) b ab a b a 110<⇒>>⋅且2.2 区间(倒数法则)2.3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0()0({>-><-<⇒>+a b cx a bcx c b ax)0()0({>-<<->⇒<+a b cx a bcx c b ax2.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没有解)2.5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0)2.6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为R 或解集为φ的情形⎩⎨⎧<∆<⇔<++⎩⎨⎧<∆<⇔>++⎩⎨⎧<∆>⇔<++⎩⎨⎧<∆>⇔>++0000000000002222a R c bx ax a c bx ax a c bx ax a R c bx ax 解集为解集为解集为解集为φφ 2.7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关键是“消元”(代入消元法、加减消元法等) 2.8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解法:b a b a >⇔>22;2.9 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关键:转化整式不等式来解)0))((0>++⇔>++d cx b ax d cx b ax ;00))((0≠+≤++⇔≤++d cx d cx b ax d cx bax 且2.10 高次不等式的解法 (穿根法) (选讲)第三章 函数3.1函数的定义域的求法:①()f x 是整式时,定义域是全体实数.如y=kx+b 、c bx ax y ++=2、3x y =等 ②()f x 是分式函数时,定义域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一切实数.③()f x 是偶次根式时,定义域是使被开方式为非负值时的实数的集合.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大于零,当对数或指数型函数的底数中含变量时,底数须大于0且不等于1. ⑤tan y x =中,()2x k k Z ππ≠+∈.⑥由实际问题确定的函数,其定义域除使函数有意义外,还要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3.2 求函数值 如根据函数解析式求f(1)、f(0)、f(a)、f(2x)等。
(会求基本初等函数值域) 3.3 函数的单调性(注意:说单调性时指明单调区间)增(减)函数: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增大(减小),减小而减小(增大)。
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S1 计算x ∆和y ∆; S2 计算k=xy∆∆,通过化简变形等得出k 的正负; S3 根据k 的正负得出结论.k>0时,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是增函数,k<0为减函数。
3.4 函数的奇偶性①定义及判定方法函数性质定义图象判定方法 函数的奇偶性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奇函数....(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如果对于函数f(x)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f(..-.x)=...f(x)....,那么函数f(x)叫做偶函数.... (1)利用定义(要先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利用图象(图象关于y 轴对称)②若函数()f x 为奇函数,且在0x =处有定义,则(0)0f =.③奇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同,偶函数在y 轴两侧相对称的区间增减性相反.3.5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析式:b kx y +=其中k ,b 为常数,且0≠k 。
(图像为一条直线)当b=0时,kx y =为正比例函数,图像经过原点,图像关于原点对称,函数是奇函数; 当0≠b 时,y=kx+b 图像不过原点,函数没有奇偶性。
当k>0时,图像主要经过一三象限,函数在R 上是增函数; 当k<0时,图像主要经过二四象限,函数在R 上是减函数 重点:一次函数主要掌握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
3.6反比例函数定义: xky =叫做反比例函数 1、 定义域:{x |0≠x };值域:{y |0≠y };2、 是奇函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3、 当k>0时,函数在区间(-∞,0)与区间(0,+∞)内是减函数当k<0时,函数在区间(-∞,0)与区间(0,+∞)内是增函数3.7 求二次函数解析式(c bx ax y ++=2 0≠a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2122x x x x a y k h x a y cbx ax y --=+-=++=一般式顶点式 两根式3.8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0(2≠++=a c bx ax ya>0a<0图象开口 向上 向下 对称轴直线x=ab 2-直线x=ab2-顶点坐标)44,2(2ab ac a b -- 最值x=a b 2-时,y 有最小值a b ac 442- x=ab2-时,y 有最大值a b ac 442-单调性]2,(abx --∞∈时 单调递减 单调递增 ),2[+∞-∈abx 时 单调递增单调递减奇偶性 b=0时偶函数,图像关于y 轴对称 (02=-ab) 0≠b 时没有奇偶性yxoyox第四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4.1 有理指数幂的含义正整数指数幂 a a a a n ⋅⋅⋅⋅= (n 个a 相乘) 负整数指数幂 nn a a 1=- 零指数幂 10=a )0(≠a (0的0次幂无意义) 分数指数幂 nmnm a a = (+∈N m n ,) ; nmnm a a1=-; 特别地:n na a =14.2根式及其性质:若a b n =,则b 叫a 的n 次方根当n 为奇数时,实数a 的n 次方根只有一个,记作n a ,正数的奇次方根是正数,负数的奇次方根是负数;当n 为偶数时,正数的偶次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记作n a ±,期中n a 叫算术根;0的n 次方根是0。
(n +∈N )1. a a n n =)(;2.⎪⎩⎪⎨⎧==a a a a n n n n4.3 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法则:)0(1,1)(,)()(,)(,0≠========÷=⋅--+a a aa a a a ab a b b a ab a a a a a a a a m mmn n m n mm mm mm m mn n m n m n m n m n m当n 为奇数时; 当n 为偶数时;4.4 幂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形如n x y = (n 是常数)的函数统称为幂函数 性质:1.都通过固定点(1,1)2.在),0(+∞上,当0>n 时,函数是增函数;n<0时是减函数。
4.5指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函数名称 指数函数定义叫做指数函数且函数)10.(≠=a a a y x图象a>1 0<a<1定义域 R值域 ()+∞,0过定点 图象过定点(0,1),即当x=0时,y=1奇偶性 非奇非偶函数单调性 在R 上是增函数在R 上是减函数函数值的 变化情况 )0(1)0(1)0(1<<==>>x a x a x a n n n )0(1)0(1)0(1<>==><x a x a x a n n n a 变化对图象的影响在第一象限内,a 越大图象越高,在第二象限内,a 越大图象越低。
4.6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b N N a a b =⇔=log (1,0≠>a a ,N>0)(注意a 、b 、N 在指数式和对数式中时的名称)y=1(0,1)yoxy=1(0,1)yo x4.7对数及其性质1.定义:如果N a b =(a >0且1≠a ),那么b 叫做以a 为底的N 的对数,记作b N a =log (N>0),这里a 叫做底数,N 叫做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