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常识

合集下载

语文知识书画常识名词解释

语文知识书画常识名词解释

1、命纸:就是画心的托纸,无论画心是纸的还是绢的都有一层托纸。

如果把画心的托纸揭掉,画心则减色无神了,即无生命,故名“命纸”。

2、二层:揭下的托纸,有时稍加匀填,即能谓其真画者,叫“二层”,又叫“魂于”,因其是画心二层,是命纸画的灵魂。

也叫“混子”,是以假乱真的意思。

在收购书画时,有可能通到这种情况,应特别注意。

3、让局:就是画心四边和裱边之间留有一分宽的空隙。

谓之“让局”。

4、覆背:就是画幅背后整个的裱纸。

5、隔界:就是在条幅的上下或者手卷的前后,裱工加上一条不同颜色的绫或绢叫“隔界”成叫“隔水”。

6、诗堂:就是直幅画心上端,挂上一块纸方叫“诗堂”。

一因器心短,经过衬托后比较得体;二是为了题诗赞画,所以叫“诗堂”,有人亦称“玉池”。

7、画杆:就是卷画用的圆木杆,画上端较细的叫“天杆”,下端较粗的叫“地杆”。

8、轴头:就是在地杆两端按的轴头,轴头多数是用红木、紫檀、牛角、象牙制品,轴头不仅增加画轴的美观,而且展卷灵活。

9、绊:在画幅背后地杆两边有两条绫或绢,如葫芦或云头样式的厢边叫“绊”。

是为了保护画杆不致下落而设的。

10、包首:就是在画上首袖裱纸背后加架裱一段绢或缅绫。

卷好后能包住画轴之首,故叫“包首”。

11、画签:在包首上端天杆粘有一段纸条叫“画签”。

它是题写作者姓名和画的内容以及收藏者的姓名、年、月。

12、曲圈:就是画的天杆上灯的铜鼻,用它拴丝A,以便悬挂。

13、扎带:就是丝A中间抢的绢带,用来捆札画轴的。

14、燕带:就是画幅裱工的上端,粘有两条对称的直带叫“燕带”。

最全的书法常识,收藏起来随时用。

最全的书法常识,收藏起来随时用。

最全的书法常识,收藏起来随时用。

经过几个月漫长的找资料,终于呕心沥血把史上最全书法常识整理了出来,内容比较多建议收藏起来慢慢看一书法作品格式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二样式的落款与钤印1.样式的落款在创作之前,首先要选择所书写的内容,内容要求健康、积极向上,也可写古代或当代诗词或名句。

内容确定后可考虑书写形式,是写中堂、对联、横幅、条幅还是册页、斗方;是写大字还是小字,写几行,纸多大?还要留下落款的位置。

正文内容不可齐边顶头书写,四周要留有空白。

中堂、对联、条幅这些竖式书作上下留白(称天头、地头)要大于两侧。

一股上空又大于下空。

譬如写条幅,天头留白十厘米,地头可留白七厘米,两侧可各留白三五厘米。

横幅留空左右相当,但要大于天地,天地留白均等。

斗方、册页留白四周大致相同。

四边留白确定后,根据字数多少及纸的大小折行或叠格子。

创作时,大字写完了换小笔写落款,落款竖写,可写两行,也可一行只写作者姓名(称穷款)。

根据留空多寡落款,可写内容出处,还可写年代,最后写姓名,“某某人书”。

一般落款字小于正文的字,书体可于正文相同或带行意的楷书以示区别。

最后盖章,钤印,指盖印章。

印章分朱文印和白文印两种。

朱文印又称阳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纸上字是红色的;白文印又称阴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纸上字是白色的。

简单的书画知识

简单的书画知识

简单书画常识1.条幅:以长宣纸全开及对开(半截或半折),直书之作品为条幅。

2.楹联:两张对开条幅,分别书写上下联语者,亦称对联、对子或楹帖。

3.中堂: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

4.斗方:将宣纸裁成八开左右大小(约1尺见方) 之体裁,称之。

5.匾额:又称横披,条幅横书装框或刻于木板悬挂于壁上。

6.条屏:以中堂、条幅等尺幅相类之料纸,写成一组作品,依诗文长短。

7.扇面:尺寸如扇形,有纨扇与折扇,亦可装裱或轴成册。

8.册页:将小幅作品装裱以便翻阅,合之成册,展开成册故名册页,其内容或相互连贯,或单独成立。

9.手卷:亦成横轴,不便悬挂,只适合在书桌上舒展,观后卷置之横幅作品。

书法作品格式详解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学习国画的一般常识

学习国画的一般常识

学习国画的一般常识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学习国画的一般常识一、中国画的概念中国画原来泛指中国绘画,是近代为区别明末传入的西画而出现的概念。

较之西方绘画的造型方式和表现手法有明显的差异。

它包括卷轴画、壁画、年画、版画等各种各样的门类;今作为中国的画种之一,指以中国独有的笔墨等工具材料按照中国传统长期创作、形成的绘画品种,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

它是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主要运用线条、墨色、色彩来表现,并与诗词、书法、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

它以悠久的历史和独树一帜的特点,集中代表了中国绘画传统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是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具体体现,是东方绘画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画的类别中国画不是一个符合艺术分类学的科学概念。

按工具材料分:可以称为水墨画或彩墨画,与油画、水彩画、版画、水粉画并列。

按使用的不同分:中国画作品可分别列入壁画、连环画、年画、插图之中等等。

按绘画的对象分: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花卉、翎毛、草虫、走兽、鱼虾、瓜果、博古)三大科。

按技法分:可以分为有工笔画、写意画和兼工代写画。

工笔画工细秀丽,造型严谨,渲染细致,富于装饰效果。

而写意画则技法简炼,造型概括,笔趣横生,有意到笔不到的效果。

具体到表现绘画的对象又细分为:人物画可分:白描、工笔重彩、半工半写、写意、彩墨。

山水画可分:界画、水墨、浅绛、小青绿、大青绿、金碧青绿等。

花鸟画可分:白描、勾勒、勾填、没骨、点垛、勾花点叶等。

三、学习中国画所需的用具:1、笔:笔有大中小号之分,也有软毫硬毫之别。

初学时,大笔要准备大、小提斗笔各一支。

大笔最好买兼鬃的。

中等笔要准备一支大兰竹、一支大白云;小笔要准备一支叶筋或衣纹。

新买来的毛笔要用清水发开,千万不能用热水泡。

每次用完要及时涮干净,不能让残墨或色把笔毫胶住。

公务员书画常识题目及答案

公务员书画常识题目及答案

公务员书画常识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我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被誉为什么?A. 书圣B. 画圣C. 诗圣D. 词圣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是唐代画家吴道子的代表作?A. 《清明上河图》B. 《富春山居图》C. 《千里江山图》D. 《洛神赋图》答案:D3. 中国传统绘画中,"四君子"指的是哪四种植物?A. 松、竹、梅、菊B. 桃、李、梅、杏C. 兰、竹、菊、松D. 梅、兰、竹、桂答案:C二、填空题4.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______。

答案:《兰亭序》5. 中国传统绘画中,山水画的“三远”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高远、深远、平远6. 我国古代著名的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是______。

答案:《清明上河图》三、判断题7. 中国画的“写意”画法强调的是形象的逼真和细节的精细。

()答案:错误8. 书法中的“篆书”是最早的书写形式之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答案:正确9. 绘画中的“工笔”是指用笔细致入微,注重细节描绘的画法。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0. 简述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

答案: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代书法、中古书法和近现代书法。

古代书法以甲骨文、金文、小篆为代表,注重文字的规范性和书写的仪式感。

中古书法以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为代表,书法艺术开始形成个人风格,如王羲之的行书。

近现代书法则更加注重书法的创新和个性表达,书法作品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11. 请列举中国四大名画,并简要介绍每幅画的特点。

答案:中国四大名画分别是《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千里江山图》和《韩熙载夜宴图》。

《清明上河图》以精细的工笔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富春山居图》以水墨画的形式表现了江南山水的幽静之美;《千里江山图》以长卷形式展现了壮丽的江山景色;《韩熙载夜宴图》则以人物画的形式记录了南唐韩熙载的夜宴场景。

五、论述题12. 论述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书画发展史流派名家常识

书画发展史流派名家常识

书画发展史流派名家常识
嘿,朋友!今天咱就来聊聊书画发展史、流派还有那些大名鼎鼎的名家常识!
你知道吗,书画的历史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

从古老的岩画到精美的绢本画作,这中间经历了多少奇妙的变化啊!比如说,原始人在山洞里画的那些简略线条,那可不就是书画的源头嘛,就像小娃娃学走路时的跌跌撞撞,虽然稚嫩却充满了生命力呀!
说到流派,那可真是各有千秋!就像武林中的各大门派一样,都有自己独特的招式和风格。

比如那个什么山水派,画出来的山水那叫一个美呀,让你感觉仿佛能走进画里去游山玩水一番呢!还有那个花鸟画派,把鸟儿花儿画得活灵活现,那简直就是大自然在纸上开了一场盛大的派对呀!
再说说那些名家,那可都是书画界的大明星啊!什么王羲之啊,他写的字那叫一个飘逸洒脱,好像字都要飞起来了一样!还有那个徐悲鸿,他画的马,哎呀妈呀,那真的是像要从画里冲出来似的,充满了力量和激情啊,你能想象吗?
咱就说,你要是能有一幅这些名家的作品,那得多牛啊!每天看着都觉得赏心悦目。

这不就像你有了一件稀世珍宝一样,让你满心欢喜呀!书画的世界就是这么神奇,这么让人着迷。

总之,书画发展史、流派和名家常识,那可真是一个丰富多彩、充满魅力的世界呀!咱可得好好去了解、去欣赏,别错过了这么好的宝藏呀!。

书画常识,九种 书法作品格式

书画常识,九种 书法作品格式

书画作品的格式可根据不同的艺术流派、作品类型和个人风格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书法作品格式:
1. 行书:行书风格较为草书,笔画流畅,形态行云流水,一般书写在长卷或短卷上。

2. 楷书:楷书为正式书写的字体,规范、端庄,一般书写在长卷、短卷或条幅上。

3. 隶书:隶书为楷书的衍生字体,横平竖直,结构严谨,一般书写在长卷、短卷或条幅上。

4. 篆书:篆书为古代印章上的文字,字形刚劲有力,一般书写在方片或短卷上。

5. 草书:草书为书法的一种艺术流派,字迹潦草淋漓,笔画疾速,一般书写在短卷或小字帖上。

6. 飞白:飞白是指书法作品中不写文字的空白部分,常常以水墨的水流、水点等形式表现。

7. 对联:对联是指左右对称的两幅对联悬挂在墙壁上,一般
用楷书或行书书写。

8. 轴画:轴画是指书法或绘画作品用绢、纸等材料装裱在卷轴上展示,可根据作品内容和风格进行选择。

9. 板幅:板幅是指书法或绘画作品直接写在扁平的纸张上,一般用楷书、行书或草书书写。

请注意,这只是一些常见的书法作品格式,实际上书法不拘一格,艺术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和风格进行自由组合和创新。

不同的字体和格式可以反映不同的时代背景、个人风格和艺术追求,因此创作过程中应该注重个性和独特性的体现。

书法常识100条

书法常识100条

书法常识100条(总13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一、书体类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是指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2、什么是金文金文是指殷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3、金文的代表作品有哪些西周金文比较盛行,主要有《毛公鼎》《散氏盘》等。

4、什么是石鼓文石鼓文是刻在十个鼓形石碣上的文字,又称“猎碣文”。

5、什么是大篆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前的所有文字统称为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籀文、古文等。

6.什么是小篆小篆是与大篆相对而言的。

秦丞相李斯修订、整理的秦篆称为小篆。

7.秦代小篆的代表作品有哪些《泰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据传多为李斯所书,书风严谨匀称、端庄秀美。

8、什么是瓦当文瓦当文是秦汉时期瓦当上所刻的文字。

内容多为吉语。

9、隶书是怎样产生的隶书是在草篆的长期书写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10、什么是汉隶汉隶指汉代的隶书,尤以东汉的隶书最有特色。

后世把东汉时期的隶书称为“汉隶”。

11、汉隶的代表作品有哪些《张迁碑》《乙瑛碑》《曹全碑》等。

12、什么是章草章草是西汉中晚期形成,并逐渐成熟,至东汉蔚然成风的一种草书,是隶书快写的结果。

传世章草著名作品有皇象及史游的《急就章》、陆机的《平复帖》、索靖的《月仪帖》等。

13、什么是今草今草又称“小草”,是草书中一种流行最广的字体。

今草成熟于东晋时期。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继承并发展了张芝始创的草书,风格面貌为之新。

为了和章草相区别,人们把它称为今草。

14、什么是大草大草又称“狂草”,是草书的一种。

唐朝张旭、怀素两位书家在晋代今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为比今草更放纵的草书。

15、什么是楷书楷书又称正书、正楷、真书。

最早的楷书书法家是钟繇,最古老的楷书是钟繇写的《宣示表》《荐季直表》。

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的楷书在钟繇楷书的基础上又有发展,显得更为美观。

楷书可分为晋楷、魏楷和唐楷三种。

16、什么是北魏石刻北魏石刻是北魏碑版及北魏前后书风相近的魏碑石刻书法的总称,包括墓志、造像、碑碣及摩崖石刻等。

学习国画的一般常识

学习国画的一般常识

学习国画的一般常识一、中国画的概念中国画原来泛指中国绘画,是近代为区别明末传入的西画而出现的概念。

较之西方绘画的造型方式和表现手法有明显的差异。

它包括卷轴画、壁画、年画、版画等各种各样的门类;今作为中国的画种之一,指以中国独有的笔墨等工具材料按照中国传统长期创作、形成的绘画品种,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

它是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主要运用线条、墨色、色彩来表现,并与诗词、书法、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

它以悠久的历史和独树一帜的特点,集中代表了中国绘画传统及其在新时代的创新,是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传统的具体体现,是东方绘画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画的类别中国画不是一个符合艺术分类学的科学概念。

按工具材料分:可以称为水墨画或彩墨画,与油画、水彩画、版画、水粉画并列。

按使用的不同分:中国画作品可分别列入壁画、连环画、年画、插图之中等等。

按绘画的对象分: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花卉、翎毛、草虫、走兽、鱼虾、瓜果、博古)三大科。

按技法分:可以分为有工笔画、写意画和兼工代写画。

工笔画工细秀丽,造型严谨,渲染细致,富于装饰效果。

而写意画则技法简炼,造型概括,笔趣横生,有意到笔不到的效果。

具体到表现绘画的对象又细分为:人物画可分:白描、工笔重彩、半工半写、写意、彩墨。

山水画可分:界画、水墨、浅绛、小青绿、大青绿、金碧青绿等。

花鸟画可分:白描、勾勒、勾填、没骨、点垛、勾花点叶等。

三、学习中国画所需的用具:1、笔:笔有大中小号之分,也有软毫硬毫之别。

初学时,大笔要准备大、小提斗笔各一支。

大笔最好买兼鬃的。

中等笔要准备一支大兰竹、一支大白云;小笔要准备一支叶筋或衣纹。

新买来的毛笔要用清水发开,千万不能用热水泡。

每次用完要及时涮干净,不能让残墨或色把笔毫胶住。

2、墨和砚:“一得阁墨汁”就可以了,使用方便。

也可以在砚台上研墨,砚台最好是带盖的用毕盖严。

若残墨太多已变质要及时洗去。

书画常识

书画常识

【书画常识】书画落款盖印36忌02-27 23:37一、难在用笔王羲之在《书论》中说:“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

”这里的“迟急”、“曲直”、“藏出”、“起伏”说的都是在用笔过程中行笔的变化。

“迟急”是说行笔速度节奏的变化;“曲直”是说行笔运动轨迹的变化;“藏出”是说起笔、收笔的变化;“起伏”是说行笔过程中提、按的变化。

这些都是用笔的要点,而且不同的行笔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艺术效果。

通常情况下,“迟”表现“沉着”,“急”表现“得势”;“曲”表现“多姿”;“直”表现“刚劲”;“藏”表现“浑成”;“出”表现“爽利”;“起”表现“灵动”;“伏”表现“稳重”。

然而,这些又都不是绝对的,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这里的“十”、“五”我们应该把它视为辨证关系,而不是绝对的量化标准,更不能把“十迟五急”作为每字的处理方法,否则将会弄巧成拙。

因此,我们要将这些相互对立的元素组成一个和谐的矛盾统一体,使其书法线条丰富多彩,变化无穷。

一句话,学会了用笔就等于学会了走路,只有能熟练地驾御毛笔,才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写到那里就写到那里。

(唐朝楷书中欧体笔法最精妙,行书笔法当数《兰亭序》为最妙,欧阳询的《张翰帖》也非常的丰富。

)二、难在结构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陈图》后)说:“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

这里的平直、相似、算子、方整、齐平,从不同的角度说明了只有雷同,没有变化的字不是书法。

那书法是什么呢?书法是艺术,在书法中处处都要表现艺术。

从形态上讲究对比、变化,从内涵上讲究神采、韵味。

故对比、变化是书法的根,神采、韵味是书法的魂。

蔡邕在《九势》中说:“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合势背。

”书法要求笔画搭配适宜、使转有情。

线条决定质量,结构决定形态,韵味决定神采。

就像厨师做菜首先讲究菜的质量,然后做成“形”、“色”俱佳、具有艺术品位的菜,一是能吸引食客的眼球,二是能增加食欲,看着就想“吃”。

中国书画用印常识及注意事项

中国书画用印常识及注意事项

中国书画用印常识及注意事项书画用印常识一幅没有印章的作品不能算是完整的作品,一幅好的作品没有一方好的印章作点睛之笔,更是一种遗憾。

另外,生活中有几方好的印章,偶一用之,也会大大提高你的生活品位。

一、名章泛指作者姓名、字号等代表作者身份的印章,用于作者落款之后,一幅作品有两方以上名章时要有阴阳变化,且大小最好相近,间隔至少一个章的空位。

名章有时也可作手章使用,因其意义比较严肃,固以方形为主。

二、闲章是为了丰富画面、完善构图而用的章。

内容多以与作者的喜好、作品的内容有关的词句或形象(如座右铭、作画时间、作画时的心情、作品的寓意等)。

根据用印的位置又可将闲章分为三类:引首章:用于作品的右上方,与落款相呼应,又与画面融为一体,因此多以自然形为主。

压角章:用于作品下方的一个角上,起降低画面重心,稳定画面的作用,以方形或长方形为主。

腰章:比较长的作品,视觉上的首尾不能相及,用一腰章能起到连接首尾的作用,多用长条或随形章。

三、其它收藏章:用于书籍等私人收藏。

方形、圆形都可,偶尔也有随形,印面要小,以免造成对藏品的破坏。

手章:指签署文件、契约等用的私人印信,章面要小,字体要规范。

龙凤章:可以作为夫妻感情的信物,一阴一阳,可用带龙凤钮的方形章,加以精致锦盒,象征夫妻感情的深厚、永恒。

对加深夫妻感情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硬笔书法用印初识硬笔书法作品所用印章虽然很小,但是用与不用,用得好与不好,都会直接影响到作品的整体艺术效果。

综观近年来所发表的和展出的一些硬笔书法作品的用印,多数是机械地袭用毛笔书法的用印,有的甚至根本不懂得如何使用。

对此,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不应在所有硬笔作品中都加盖印章。

硬笔书法作品相对于毛笔作品来说幅式小、笔墨少,书写形式和装潢形式特别,故用印也应有别于毛笔作品。

一般地说,以红色线条为界格的硬笔书作不宜用印。

这类作品由于界格为红色,作品本身的幅式又不大,如果再加盖红色印章,就会显得喧宾夺主了。

书画题款常识

书画题款常识

书画题款常识中国画是融诗文、书法、篆刻、绘画与一体的综合艺术,这是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传统。

中国画上题写的诗文与书法,不仅有助于补充和深化绘画的意境,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画家借以表达感情、抒发个性、増强绘画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诗文、书法和绘画的结合,历来有“三美”和“三绝”之称,“三美”、“三绝”是对诗文、书法、绘画艺术结合的赞誉,也中国画普遍追求的艺术境界。

题款,就是实现诗文、书法、篆刻与绘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题款,又称落款、款题、题画、题字。

形或称为款识。

中国画题款,包含“题”与“款”两方面内容:在画面上题写诗文,叫做“题”。

题画文字,从体裁上分有题画赞、题画诗、题画记、题画跋、画题等。

在画上记写年月、签署姓名别号和钤盖印章等,称为“款”。

有的款文还记写籍贯、年龄以及作画所等等,如系赠人之作,又须写上受赠者的姓名字号、称谓以及应酬语和谦词等等,内容与格式变化纷繁。

题款不仅要求诗文精美,同时也要求书法精妙,因此,题款必须在文学和书法上同时具备较高的修养。

中国画的题款除讲究诗情画意外,一般书年号一般用中国历干支题款,至于季令,月令,时令、节令,异名甚夥,代相沿用,遂成风尚。

特别是古书画多采用岁阳、岁阴故列表附于卷末,以备检索。

干支: ganzhi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申戌乙亥丙子丁丑戌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葵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葵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葵亥昭阳大渊献)月令 : yueling 一月:正月,孟陬,春王,陬月,孟春,肇春,端春,早春,初春,上春,初月,三正,十三月,新正,华岁,肇岁,月正,太簇,岁岁,芳岁,献岁,寅月,开岁,杨月,首阳,春阳,妆阳,三之日,泰月,征月,端月,孟阳,三微月。

二月:仲春,仲钟,大装,花进,卯月,竹秋,夹钟,丽月,杏月,甜春,四之日,令月,中春。

书画知识:书画鉴定常识

书画知识:书画鉴定常识

书画知识:书画鉴定常识书画这玩意儿,就像一座神秘的宝藏,吸引着无数人去探索。

可这宝藏里也有真假混杂,要想分得清,那可得有点真本事。

您瞧瞧那些古往今来的书画大家,他们的作品那叫一个绝!线条流畅得就像山间清澈的溪流,一气呵成;色彩搭配巧妙得如同春天的花园,五彩斑斓又和谐无比。

可要是碰到假的,那感觉就像是喝了一杯变了味的茶,怎么都不是滋味。

说起书画鉴定,得先瞅瞅这纸张。

老纸和新纸可大不一样,老纸就像经过岁月洗礼的老人,有它独特的韵味和质感。

新纸呢,光滑得就像小娃娃的脸蛋,嫩着呢!您说这能一样吗?再看看这墨色,好的墨色深沉浓郁,像是深夜里的星空,深邃而迷人。

要是那劣质的墨,颜色浮在表面,就跟那没煮熟的饺子,看着就不对劲。

还有这落款和印章,那也是大有讲究。

名家的落款,笔锋有力,就像将军挥剑,气势十足。

印章呢,清晰规整,就如同精心雕琢的宝石。

要是碰上那歪歪扭扭、模糊不清的落款和印章,您不觉得像是在大街上看到一个穿着邋遢的人,怎么看都不舒服吗?书画的风格也是鉴定的关键。

就好比每个人的性格,独一无二。

有的画家豪放洒脱,作品大气磅礴;有的画家细腻温婉,作品精致入微。

要是一幅号称是某位大家的作品,风格却完全对不上号,那不就像是让张飞去绣花,怎么都不协调嘛!而且啊,您还得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

这就好比了解一个人的成长故事,知道他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创作出了什么样的作品。

要是一幅画说是在作者穷困潦倒的时候画的,却画得奢华无比,这能对得上吗?书画鉴定这事儿,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功夫。

得多看、多学、多比较。

就像练功一样,日积月累才能有火眼金睛。

可别被那些表面的花哨给骗了,得沉下心来,细细琢磨。

不然花了大价钱买了个假货,那不得悔得肠子都青了?总之,书画鉴定是一门大学问,需要我们用心去钻研,用眼睛去发现,用智慧去判断。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书画的世界里畅游,不被那些假货所迷惑,真正领略到书画的魅力!。

书画收藏的有关常识

书画收藏的有关常识
原为用于遮挡、装饰 的实用物 ,
光 的胶 片 或者 用不 反光 的玻璃 把 字 画 框 起 来 ,四 周 用 木 框 、 金 属或 其它 材 料 装饰 。另一种 是卷 轴 ,卷轴 是 中国书 画装裱 的传 统 形 式 ,将 字 画装裱 成条 幅 ,下用 圆 木等 物 体做 轴 ,把
( 扇 面 : 人 常 在 折 扇 的 7 ) 古 面 上做 字 画 ,现 在 把画 面构 图
成 扇形 的字 画 叫扇 面 。圆形 的 也叫团扇或团光 。
( 对 联 :对 联 亦 称 楹 联 、 2 )
书 画收 藏 的有 关 常 识
( 册 页 : 字 画装 帧成册 , 8 ) 将
日 学海泛舟 口
白。
说 ,像 谢稚柳 、陆俨少等名 家的中期作 品比晚期
而林 风眠、黄宾虹的画却是愈老愈值钱。 (纸 本 : 2 ) 中国字画一般用宣纸 ,宣纸分两种 , 好 ;

种容易 吸水 的是生宣 ; 另一种是 生宣 加矾水 ,

知分类 、 识价格 。书画作 品收藏 , 通常分三类。
是历代著名书法家和画 家,如唐宋元 明清等历
俗称熟宣 ,熟宣不易吸水 。
(壁画 : 5 ) 古人 在 墓 穴、洞 穴、寺 庙 、宫殿 、 代书画名 家及现代的齐 白石 、傅抱石、李可染等。 社会活动家如唐太宗李世民、 山体等墙面上绘制大副 书画 ,这就是壁 画 ,我国 二是历代著名政要、
3 万至 4万元 ; 谢稚柳 、唐云 、李苦禅等又次之 ,
重修养 、积 知识 。一个人 的修养来源于 知识 其作 品为每平方尺 1 2 至 万元 ; 其他 书画家等依 的积累 ,作为一名书 画收藏 和投 资者 ,不但应提 次类推 。
高 自己的书画鉴赏知识 ,还应该多读 一点相 关书

书法常识总结

书法常识总结

书法常识总结碑帖类什么是碑?碑,原来是指竖在地上的石头。

起初碑是没有文字的,后来刻了文字,才是书法艺术中所称的“碑”、“碑刻”。

什么是帖?帖的原义是指写在帛上的字,书法中的帖是指凡晋、唐、宋人用真、行、草书作字,表现在木刻、石刻的字,都称之为帖。

什么是碑派?碑派是清代出现的新兴的书法艺术流派。

什么是帖派?帖派是相对碑学的出现而提出的概念。

它是指魏晋以后,以法帖为学习研究对象,以钟繇、王羲之为宗的书派。

北宋刻帖之风兴起,对帖派盛行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什么是刻帖?把历代书法名作摹刻在木板或石板上谓之刻帖。

在古代,刻帖使历代书法名作得以广泛流传。

什么是《淳化阁帖》?北宋淳化三年(992年),宋太宗命侍书王著将历代帝王、历代名臣、历代著名书家作品,汇编成十卷,用枣木摹刻,以澄心堂纸、李廷硅墨拓出制帖。

什么是《三希堂法帖》?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乾隆命梁诗正将清宫内府所藏历代法书编次摹勒,历时三年刻成。

自魏晋至明末共三十二卷。

因乾隆收得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殉《白远帖》三种墨迹,这三种墨迹也包括在刻帖内,所以就将刻帖称为《三希堂法帖》。

什么是传拓?传拓也称椎拓。

把金石竹木器上的字画用纸墨捶拓下来,便于广泛流传,叫做椎拓。

什么是拓片?已经从碑碣上捶拓下来的字画称为拓片。

86.《兰亭序》是谁的书法作品?风格特征是什么?《兰亭序》又称们临河序》《禊帖》等。

序文描写了绍兴兰亭聚会时流觞曲水的盛况以及作者王羲之的感慨。

此帖书文并佳,充分体现了王羲之潇洒俊爽、飘逸遒美的书风,世称“天下第一行书”。

《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集于什么时代?《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为唐代行书刻碑。

《祭侄文稿》是谁的书法作品?风格特征是什么?《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为自己的侄子季明在“安史之乱”中惨遭杀害而写下的一篇祭文。

其用笔遒劲、浑厚,结字大小相间,变化无端。

用墨枯润相间,天真烂漫。

后世将《祭侄文稿》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书画文学知识

书画文学知识

书画文学知识
书画文学知识包括以下方面:
1. 书画的种类:书画是书法和绘画的统称。

从书法种类上看,有楷书、草书、行书、隶书、篆书等;从绘画种类上看,有人物、风景、静物等。

2. 书画的落款与钤印:落款内容通常包括作者姓名、时间、书写内容等;钤印则是盖章,有朱文印和白文印两种,一般加盖在作者姓名后面。

3. 书画的鉴定:鉴定书画需遵循鉴定规律和一般原则,包括时代艺术特征、艺术家或主体艺术特征、特殊的时空特征等,以此判断书画的真伪价值和艺术价值。

4. 书画的个人风格:书画家由于思想、性格、审美情趣、习惯及使用工具、方法等不同,书画作品的面目风情也有所不同,这也是书画鉴定的关键。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的书画书籍或咨询书画专业人士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书法常识120个(学书必备)

书法常识120个(学书必备)

书法常识120个(学书必备)1,书法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

指用圆锥形毛笔书写汉字(篆、隶,正、行、草)的法则。

技法上讲究执笔、用笔、用墨、点画、结构、分布(行次、章法)、风格等。

一般要求如:执笔要*指实掌虚,五指齐力;用笔要*中锋铺毫;点画要圆满周到;结构要横直相安,意思呼应;分布要错综变化,疏密得宜,通篇贯气;并崇尚个性、风貌和意趣。

书画艺术同源于线条,各具有气(刚性)韵(柔性)生动的美感。

绘画有线条,有形象与色彩;书法则不代表物象,不用色彩,只有抽象的线条,故其线条的气质和韵致的表现更求强烈,因此晋唐间称书法为“书势”。

书法艺术要求有微妙叠见的变化,能达到“戈戟銛锐可畏,物象生动可奇”(转引沈尹默《书法论丛》)。

但字形非具象,要使其具有可畏可奇之技能,尤须讲究笔法、笔势、笔意,才能达到尽美。

书法艺术,有三千多年历史。

商周的金文已富于艺术性;秦篆、汉隶、魏碑、唐楷、宋行、明人小楷等更是丰采多姿。

著名书法家如东晋王羲之创妍美流便新体,又备精诸体,为历代书学者所崇尚;唐代有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四大家,而怀素、张旭之狂草亦别具艺术魅力;宋代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蔡京)四大家;清代分为碑派(崇尚碑刻)与帖派(崇尚字帖);“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融合真、草、隶、篆,创有“板桥体”;现代有于右任、沈尹默等。

2,法书书法术语。

指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书法作品。

古代将书写于缣楮纸帛而有法度的书法作品均称“法书”,或称“书”。

《书法三昧》:“作字之要,下笔须沉着,虽一点一画之间,皆须三过其笔,方为法书。

”北宋王安石有“好事所传玩,空残法书帖”诗句。

今通称所作之书法作品为法书,还含有尊重作者之意。

3,翰墨义同”笔墨”。

原指文辞。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

”后世亦泛指书法和中国画。

《宋史·米芾传》:“特妙于翰墨,沈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

书画题款常识

书画题款常识

一:常用题款谦词教正:请对方指教改正,多用于对年长且对书画有素养造诣的人诲正:“诲”,教导、诱导。

请对方教育指导,使之正确,多用于对师长督正:请对方督促并给以指导纠正,意含督导,多对年老且交过自己的师长法正、方家正之:多用于对方是书友、行家指正、赐正:请对方指误校正或指导教正雅正:雅,高尚的、不粗俗。

表示请对方指教斧正、斧政、郢正,削正:是尊敬对方,请对方加以指导的客气话。

多用于对师长或者行家正腕:请对方指出整理的谬误。

多用于对师长晒正、粲正:“晒”、“粲”,都有笑的意思。

是见笑而修正的意思双正、两正:指诗文和画,或者字和画都是整理本人所作,请对方对其都加以纠正属正:“属”,古词“嘱”。

即应对方嘱咐而作,同时又请对方给以指正正谬、指谬、匡谬指疵:请对方指出整理的谬误、毛病,且给以匡正。

多用于对师长俪正:“俪”,指夫妇。

俪正是请对方夫妇两人一起来纠正。

用于夫妇双方都是行家雅属、清属:表示这幅作品是应对方高雅的嘱咐而作。

一般用于平辈好友尊鉴、赐签:请对方加以鉴别评定。

用于地位或辈分高的人雅玩、清玩、赏玩、清赏:雅玩,文人赏玩之事。

清玩,清雅的玩物。

表示这幅字画只供对方玩罢了补璧:谦逊的客套话。

意思是这幅作品只供对方挂在墙上填补空白而已惠存、留念:请对方保存、留作纪念珍存、存念:让对方珍稀爱护、妥善保存参阅、留赏:供对方参考、观赏以上所列谦辞、有些说明了其一般用途,对用于其他不用的谦辞,可参照以上款意,斟酌选定。

但要注意三点:一是对师长或对书画有较深造诣的人要尊敬;二是对平辈要客气;三是对晚辈要谦逊二月、季、旬令及年龄称谓表月令一月:孟春、建寅、正月、元月、初春、开岁、孟陬、陬月、征月,端月、初月、冠月、寅月、泰月、太簇、岁首、开岁、开发、发岁、肇岁、华岁、早春、首春、春王、献岁、孟阳、新正、肇春、端春、上春、三正、春阳、初阳、杨月、岁岁、芳岁、夏正、月正、三微月、十三月二月:仲春、建卯、杏月、丽月、花期、中春、如月、令月、花月、卯月、酣春、仲阳、竹秋、大壮、中春、仲钟、夹种、四之日三月:季春、建辰、暮春、桃月、蚕月、桃浪、辰月、桐月、寝月、末春、晚春、杪春、莺时、姑洗、嘉月、小清月、花月、樱笋时四月:孟夏、建巳、槐月、麦月、麦秋、余月、乏月、梅月、仲月、乾月、除月、初夏、微夏、槐夏、麦侯、麦春、麦序、纯阴、正阴、朱明、首夏、中吕、巳月、麦秋月、清和月五月:仲夏、建午、榴月、中夏、天中、皋月、恶月、小刑、郁蒸、鸣蜩、超夏、端阳、午月、蕤宾六月:季夏、建未、暮夏、荷月、暑月、溽暑、且月、伏月、焦月、季月、莲月、未月、晚夏、精阳、征夏、杪夏,极夏、组夏、林钟七月:孟秋、建申、瓜月、凉月、兰月、相月、桐月、巧月、霜月、肇秋、首秋、初秋、上秋、早秋、新秋、申月、初商、夷则、兰秋、瓜时八月:仲秋、建酉、桂秋、桂月、正秋、壮月、爽月、仲商、中秋、获月、酉月、南吕、竹小春、大清明九月:季秋、建戌、暮秋、菊秋、三秋、杪秋、凉秋、晚秋、菊月、玄月、咏月、朽月、成月、季商、霜序、天谢、季白、暮商、杪商、戌月、无射、三孟十月:孟冬、建亥、初冬、开冬、良月、上冬、吉月、阳月、亥月、应钟、小阳春、坤月、正阳月、小阳月、小春十一月:仲春、建子、中冬、畅月、雪月、寒月、辜月、子月、夏月、黄钟、龙潜月、一之月十二月:季冬、建丑、暮冬、末冬、穷冬、腊冬、杪冬、严冬、冰月、腊月、严月、除月、涂月、嘉平、大吕、穷节、星回节、二之月、丑月、临月、濡月、蜡月、萘月、嘉平月季令春季:芳春、青春、阳春、三春夏季:三夏、朱夏、朱明、清夏、炎夏、炎亭、九夏、长赢、昊天秋季:金秋、金天、素秋、商秋、三秋、九秋、素商、高商、商节、凄辰、素节冬季:寒冬、三九、九冬、元冬、青冬、玄英、安宁、严节、元序、岁余节令正月初一:元月、元旦、元辰、正朝、三朝、改旦、元正、元春、元朔、三元正月初七:人日正月十五:元宵、元夕、元夜、灯节、上元二月初一:中和日三月初三:重三、上已、三已、上除、令节四月初八:浴佛日四月十九:浣花天、浣花日五月初五:端午、午日、蒲节六月初六:天贶节七月初七:七夕、乞巧节、星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初九:重阳、重九、菊花节十月十五:下元十二月卅日:除夕、守岁旬令上旬:上浣、上瀚中旬:中浣、中瀚下旬:下浣、下瀚年龄的称谓一岁:周岁十岁:十龄、幼二十岁:请缨时、弱冠三十岁:而立、半甲四十岁:不惑、四秩、不动心、强仕年五十:五秩、知名、知非、大衍六十岁:六旬、耳顺、花甲、耆老、再周、周甲、甲子重新七十岁:古稀、赐杖、鹤杖八十岁:耋老、朝仗九十岁:耋年、移山年百岁:期颐、百龄、百春、大年[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画常识一、书法作品格式详解⒈斗方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正方形。

通常用四尺宣纸对裁两份,二尺高二尺宽,也可把四尺宣纸裁为八份,称为“小品斗方”,或“斗方小品”。

斗方是竖行书写的正方形的作品。

书写内容一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章布局时应十分强调上下左右的大小、开合、呼应及节奏变化等。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款字一般小于正文,要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能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

⒉三开中国书画的一种式样。

呈长方形,尺寸不等。

如用四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四尺三开。

若用五尺宣纸分三份裁开,称五尺三开。

以此类推,同是三开,尺寸大小不同,四尺三开一般为三尺画面(实际是二尺七寸,八平方市尺的三分之一)。

五尺三开则是十二平方尺的三分之一,每开画面的面积为四尺。

⒊对幅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

通常两幅成对悬挂。

如书法对幅,称“字对”或“对联”。

明清绘画有“画对”,是两幅大小相等的屏条,成对悬挂。

也有厅堂正中挂中堂立轴画,两边分挂“字对”,或中间悬挂中常立轴书法,两侧悬挂“画对”。

⒋中堂中堂是竖行书写的长方形的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分四尺、五尺、六尺、八尺等,其中小中堂为68CM×45CM)。

因为尺幅比较大,所以需要创作者具有精熟的技法和整体把握作品布局的能力。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要使它们之间主次有别,相应生辉。

落款切忌暄宾夺主。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数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盖在款字的下方,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⒌条幅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

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

安排章法时,应能根据书体的特点,精心构思,立意要新。

在创作时,要注意正文与落款的主次关系,。

落款要错落有致,自然生动。

落款可写在末行正文的下方,布局时应留出余地。

款的底端一般不以正文平齐,以避免形式的死板。

也可在正文后面另占一行或两行,上下均不宜与正文平齐。

印章要小于款字,盖印一般需离开一字以上位置,也可盖在款字左侧。

条幅常见的格式有两种:①写成两行或三行的。

两行的格式。

左右两行均靠纸的左右两边写,中间留出较多空白。

注意上下字的联系节奏,以及两行间的彼此呼应。

落款通常写在第二行的末尾,位置应略高于第一行末一个字。

款字可写一行或两行。

三行的格式,需注意三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穿插映带及节奏变化。

落款可在末行下端,底端略高于一、二两行正文的位置;也可另行写款,款字应短于正文,上下不宜与正文平行。

②居中写一行(少字数)的。

书写内容一般为格言、警句或一句诗词等。

字数较少,写时要注意字的开合及节奏变化,以求生动。

落款可分单款、双款。

单款一般写在左侧中间的位置。

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

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

落双款,上款写在作品的右侧中间偏上的部分,一般写创作作品的时间,若是赠送作品,则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

⒍对联对联,又称楹联。

分为上下两联,右边的为上联,左边的为下联。

上下联的尺寸可与条幅等同,也可大于或小于条幅。

对联的书写内容规定极为严格,只能是对仗的句子(上下联字数相等,平仄相对、一般字不重复出现),包括对偶句(俗称对子)、律诗中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

对偶句常见的有五言、七言,也有少到三字一联,多到数十字、上百字一联的。

律诗则分为五言、七言两种。

五言、七言的对联,在安排章法时,上下联应单行居中竖写。

十字以上的对偶句,则宜写成双行或多行(注意书写顺序,上联从右向左,下联则从左向右。

落双款,分别于上下联的未尾,款字略高于正文底端)。

上下联字的位置一般要基本平行。

处理好一联内上下字的大小、收放的变化,及上下两联间的呼应,令上下两联成为一个整体。

十字以下对联的落款分为上下款和单款两种。

上下款,上款写在上联右边,下款写在下联左边。

上款一般写诗句的作者、篇名等内容,如“黄庭坚登快阁诗句”下款则写书者的姓名、号,以及书写地点、时间等内容。

如“丙子闲堂书于北京”若是赠送作品,上联需写明被赠者的名或号、称谓及雅正、惠存、清赏等字样。

如“文英女士惠存”若是别人请你写的一幅作品,上联则写请你作书人的名或号,称谓外加上“嘱书”等字样。

单款一般写在下联左侧中间偏上的位置。

款字内容包括书写时间、作者的名号,也可只写作者名或号。

印章盖在款字下方,一般以两方为宜,印与印之间要适当拉开距离。

⒎扇面这里专指折扇扇面,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

由于扇面上宽下窄的形状,使得折纹与拆纹之间也是上宽下窄。

这种独特的样式,就要求我们在创作时,做出恰当地安排。

扇面常见的形式有三种。

(1)充分利用上端,下端不用。

这种格式以每行写两字为宜,从右至左,依次安排。

落款写在正文的左侧。

款宜长些,款字写一行至数行不等,印章宜小于正文。

(2)写少数字,利用扇面的宽度由右向左,横排书写二至四字,要收放有度,落款可写数行小字,与正文相映成趣。

(3)上端依次书写,下端隔行书写,形成长短错落的格局。

这样则可避免上端疏朗,而下端拥挤的情形,达到通篇的和谐。

这种格式,先写长行,以五字左右为宜,短行以一、二字为宜。

落款要精彩,一般写在正文后面,一行或数行均可。

即章宜小于落款的字。

二、书法传统创作1、样式的落款与钤印落款源于“款识”。

原本是青铜器上的铭文对浇铸这一器皿原由的说明。

后延用为对书画作品作者及内容的说明。

落款内容为作者姓名(包括字、号)、时间、书写内容甚至包括书写地点、环境或气候、心情等。

落款有上款、下款之分。

作者姓名称为下款。

书作赠送对象称为上款。

上款一般不写姓只写名字,以示亲切,如果是单名,姓名同写。

在姓名下还要写上称谓,一般称“同志”、“先生”,再下面写“正之”、“正书”、“指正”或“嘱书”、“嘱正”、“雅正”、“惠存”等。

上款可写在书作右上方或正文结束以后,但上款必须在下款的上方,以示尊敬。

一般不与正文齐平,可略下些,字比正文小些。

在创作之前,首先要选择所书写的内容,内容要求健康、积极向上,也可写古代或当代诗词或名句。

内容确定后可考虑书写形式,是写中堂、对联、横幅、条幅还是册页、斗方;是写大字还是小字,写几行,纸多大?还要留下落款的位置。

正文内容不可齐边顶头书写,四周要留有空白。

中堂、对联、条幅这些竖式书作上下留白(称天头、地头)要大于两侧。

一般上空又大于下空。

譬如写条幅,天头留白十厘米,地头可留白七厘米,两侧可各留白三五厘米。

横幅留空左右相当,但要大于天地,天地留白均等。

斗方、册页留白四周大致相同。

四边留白确定后,根据字数多少及纸的大小折行或叠格子。

创作时,大字写完了换小笔写落款,落款竖写,可写两行,也可一行只写作者姓名(称穷款)。

根据留空多寡落款,可写内容出处,还可写年代,最后写姓名,“某某人书”。

一般落款字小于正文的字,书体可于正文相同或带行意的楷书以示区别。

最后盖章。

钤印,指盖印章。

印章分朱文印和白文印两种。

朱文印又称阳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纸上字是红色的;白文印又称阴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纸上字是白色的。

从印章的内容来分,又有姓名印、斋号印及闲章。

一般在落款人名后盖一姓名印,若嫌空还可再加盖一斋号印,不可连盖两方同一内容的姓名印。

可盖一方姓印,一方名印,而往往又是一朱一白。

为了使书作上下前后呼应,往往在书作右上方再盖一起首印,又称引首印,初学者闲章印的内容可选“学海”、“求索”、“学书”等。

印章的大小与书作大小及所书字体大小相关。

一般大幅书作落款字大,印亦大,小幅书作落款字小,印亦小。

2、用印的忌讳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

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

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

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

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

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就喧宾夺主了。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

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一大一小,匚可匹配。

同样大小可匹配。

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

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

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

印章上下有字掣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後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

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需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普通印,不适用於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盖二印,印文,章法,刀法各异,不可匹配。

要用相同刀法所刻印章。

画上不可题打油诗,一来识者奚,落二来作品就贬为低俗。

上款上端不可盖闲章,压在人名头上,人家很忌讳。

一来失礼,二来破坏了画面。

盖压角闲章,不可太小,宣纸四开,用方形石印,大约叁公分,比较适中。

盖压角闲章,不可盖二方上,一方正好。

印与边距离约一。

五公分为适中。

落款字下不盖印,而偏要盖在款字左右,脱离字行,而成画外物,特殊情形例外。

书画上,不可盖上劈头大印,即成巨印炸弹,毁灭了美丽的画面,令人看了很恐怖。

小画不可题大字,大画不可题小字。

小空不可题字多,大空不可题字少。

书画上姓名印,不可连盖叁印以上,应盖二印,或一印妥当。

书画上下左右,不可任意盖印。

盖多不当,不如少盖,印章印泥不佳,倒不如不盖好。

盖二印,不可东倒西歪,如何盖法,用力轻重,印章印泥保养,一切要潜心研究,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画上不可题上粗俗字题,致影响画面美感,就未能免俗了。

书法四联首幅,右上可盖印首小长形章,其馀不可盖,如统统盖上,行气就破坏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