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抑郁症(Depression)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抑郁情绪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抑郁情绪心理辅导个案分析引言: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压力不断增加,抑郁情绪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之一。
抑郁症患者往往陷入低落、消极和无助的情绪状态,给其自身和周围人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因此,针对抑郁情绪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一个具体个案的分析探讨如何开展抑郁情绪心理辅导,并提供相关建议。
一、案例描述李女士(化名)是一个30岁的年轻女性,在她咨询时反映出持久的低落情绪和失去兴趣的症状。
她提到最近几个月内感到精力不济、食欲下降、睡眠质量差等,并且对自己感到无望和无价值。
基于这些症状,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李女士可能患有抑郁障碍。
二、背景信息收集在开始具体辅导前,心理咨询师应对李女士进行背景信息的收集,以便深入了解她的个体特点和背景环境。
通过详细询问她过去生活、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情况,并获取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是否存在,心理咨询师可以更全面地把握李女士所处的现状和潜在影响因素。
三、认知行为治疗(CBT)1. 评估负面思维模式心理咨询师与李女士合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她内部的负面思维模式和自我评价。
通过询问具体事件下她的想法、情感和行为,来发现可能导致抑郁情绪产生或加剧的错误观念。
2. 重建积极自我评价心理咨询师引导李女士重视自身优势与成就,并共同寻找证据来辩证地对待反馈技巧不良或否定性想法。
同时,鼓励她制定实际可行且有挑战性的目标,在达到目标时逐渐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信念。
3. 制定日常活动计划在CBT中,一个常见问题是患者缺乏能带来满足感和成就感的活动。
心理咨询师与李女士共同制定一个日常活动计划,通过增加有趣或具挑战性的活动来提升她的心情,并促进对生活积极参与的兴趣。
四、支持性心理辅导1. 倾听和体察支持性心理辅导注重倾听患者的内心体验,传达关怀和接纳。
通过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李女士表达并释放内心中不良情绪,并减轻她所承受的压力。
2. 提供信息和教育为了增强患者的治疗合作性,心理咨询师可以向李女士提供抑郁障碍相关知识和心理疗法效果等方面的教育。
完整版)一个抑郁症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完整版)一个抑郁症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身体不适,经常失眠。
感觉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有时会突然哭泣或者愤怒。
对未来感到迷茫和无助,觉得自己没有前途,没有价值,没有人关心自己。
希望能够找到一种解决方法,摆脱这种困境。
二、心理咨询过程1、初诊求助者在初诊时表现出明显的紧张和抵触情绪,不愿意与咨询师交流,只是低头不语。
咨询师通过温和的语言和姿态,逐渐建立了与求助者的信任关系,引导他逐渐开口,倾诉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困惑。
2、问题分析通过对求助者的自述和心理测试,咨询师发现求助者存在明显的抑郁症状,表现为情绪低落、自卑、消极、无助等。
同时,他也存在社交恐惧症状,不敢与人交往,导致社会功能受到很大影响。
这些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求助者的生活质量和研究效率,需要尽快得到解决。
3、治疗方案咨询师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支持治疗的综合方案,帮助求助者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情绪反应,树立自信心和积极心态,增强社交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同时,通过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求助者重建对未来的信心和希望,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
4、治疗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求助者的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不再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身体状况也有所好转。
他开始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主动与同学交往,社交能力得到了提高。
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成绩有所提高。
他对未来也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三、总结通过本次心理咨询,求助者得到了有效的帮助,解决了自己的心理问题,重建了对生活和未来的信心和希望。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家庭和社会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解决心理问题,恢复正常生活和研究状态。
求助者描述了自己从初三开始出现的心理问题,包括对女性的性冲动和恶心感,以及对自己的道德败坏和孤独苦闷的感受。
他还提到了自己的研究压力和身体不适,以及对死亡的恐惧和不满。
咨询师给予了理解和支持,建议他接受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并进行身体检查和定期复诊。
一例抑郁情绪治疗的案例报告
一例抑郁情绪治疗的案例报告摘要:一例抑郁情绪治疗的案例报告。
求助者:女,25岁,大学毕业生,家庭富裕。
去年七月份毕业后,开始出现一系列症状:兴趣减退,对前途悲观,害怕,无助,觉着上大学是人生最错误的选择,总感到活着没意义,说自己“什么也不是”,现在在家待业,病情加重,前来咨询。
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
治疗过程主要采用求助者中心疗法,帮助求助者找到真正的自我,走出抑郁的阴影。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正文:一、资料整理:(一)一般情况:余敏,女,25岁,大学文化,未婚,在家待业,家庭经济状况良好。
(二)个人成长史:小时候家住农村,有一妹,自幼身体健康,未患严重疾病。
但小时父母感情不好,因为姥姥常年住在她家,从不去她大姨家住,为此,她父亲常与母亲吵,姥姥也参与,一家不安。
因为她长得像母亲,自幼不讨父亲喜欢,从小被忽视,还要照看父亲最疼爱的妹妹,一有疏忽就被父亲骂“一无是处的东西”。
后来父亲开了一家饭店,家庭物质条件好转,一家人搬进了县城,但争吵依然。
从初中开始就一人在外住校,除了重大节假日从不回家。
这种情况延续到她大学毕业,毕业后没有找到工作,不得不回家住。
她是个热爱学习的孩子,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自身很有优越感,但是毕业后发现在学校那些成绩都用不上,而且学得专业很难找到对口工作。
本想着回老家县城找个小企业做小职员应该不是问题。
但回家后发现县城的企业基本都是家族企业,职工都是走关系进的。
家里没有关系进不去,父亲让她去饭店帮忙,她碍于和父亲感情不好,不愿去,但家里一直争吵不断,感觉没有容身之处。
从此心情抑郁,她自己感到快承受不了了。
(三)求助者自述:(四)外在表现:求助者秀气文静、端庄大方。
面色灰暗,眼圈发黑,情绪低落,声音低沉。
动作略有缓慢之感,态度友好、配合。
在回答问题时反应迟缓,自感“反应不如从前”,并为此感到着急。
无语言缺陷,表达虽流利,但主动陈述不多,交谈兴致不高,有问必答,谈话内容与声调、面部表情一致。
学生抑郁案例总结范文
一、案例背景某中学一名16岁的高中生,名叫小明(化名),因长期学业压力、家庭矛盾、人际关系问题等原因,导致心理负担过重,出现抑郁症状。
经心理辅导老师初步评估,小明患有轻度抑郁症。
二、案例分析1. 学业压力:小明所在班级成绩排名靠前,学习任务繁重,他为了追求更好的成绩,经常熬夜复习,导致身心疲惫。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使小明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2. 家庭矛盾:小明的家庭关系紧张,父母经常争吵,小明夹在中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家庭环境的不和谐,使小明缺乏安全感,难以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3. 人际关系问题:小明在学校中,与同学关系较为紧张,时常感到孤独、无助。
他在班级中缺乏朋友,导致心理压力无法得到有效释放。
4. 抑郁症状:小明出现以下抑郁症状:(1)情绪低落:小明经常感到心情沉重,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2)失眠:小明晚上难以入睡,白天精神不振。
(3)食欲减退:小明食欲下降,体重有所减轻。
(4)注意力不集中:小明在学习、生活中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减退。
(5)自卑心理:小明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的存在没有价值。
三、干预措施1. 心理辅导:针对小明的心理问题,心理辅导老师为他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帮助他缓解心理压力,调整心态。
2. 家庭教育:心理辅导老师与小明父母沟通,引导他们改善家庭氛围,为小明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
3. 人际关系改善:心理辅导老师鼓励小明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帮助他结识新朋友,改善人际关系。
4. 生活方式调整:心理辅导老师指导小明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干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和生活调整,小明的抑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他逐渐恢复了对学习的兴趣,与同学的关系也变得融洽。
家庭氛围也变得更加和谐,小明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
五、总结本案例充分说明了学生抑郁问题的严重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干预心理问题,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2篇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2篇
抑郁症患者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患者基本情况:
姓名:张女士,年龄:32岁,婚姻状况:已婚,职业:
会计师。
主要症状:
1. 情绪低落,常常感到悲伤和无助。
2. 性格变得消极,不再像以前那么乐观开朗。
3. 失去兴趣,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
4. 睡眠障碍,晚上总是难以入睡。
5. 食欲减退,感到无食欲。
初诊:
张女士在咨询时,呈现出明显的抑郁症状,情绪低落,
眼神无神,甚至双腿微微颤抖。
在与张女士交谈中,了解到她最近有了很多工作压力,同时又产生了一些不满和不安的情绪,欸额便不能够正常入睡,置身于黑暗之中,毫无意义和价值,几乎无欺希望。
治疗过程:
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张女士逐渐开朗起来,情绪状况明
显变好。
在对其情绪状况进行评估之后,发现张女士的情绪指数,已经从原来的9.5分上升到了16.5分,并且在整个治疗
过程中,她已经习惯了分享自己的感受,对自己的情绪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治疗方法:
1. 认知行为治疗:帮助张女士认识到自己的思维模式、
行为模式以及情绪模式,并逐渐改变这些模式。
2. 技巧训练:教张女士一些情绪调节技巧,如深度呼吸、放松训练等。
3. 情境练习:帮助张女士从容面对压力和挫折,以及重
建生活中的正面情绪和积极态度。
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张女士的情绪状况逐渐变好,情绪指数
从9.5分上升到了16.5分。
她已经学会了更加积极的情绪调
节方式,并且开始重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治疗效果良好。
一例抑郁情绪者的心理咨询报告
一例抑郁情绪者的心理咨询报告本案例通过对求助者的具体情况的全面了解,诊断为学习压力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根据来访者心理问题的性质,对其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咨询,取得明显的效果。
1 一般资料求助者:小敏,女,19岁,高二学生,身体健康,性格偏内向,人际关系正常。
主诉:学习成绩下降,出现食欲减退、对前途悲观近一个月。
求助者陈述:因成绩优异分到重点班,进重点班后,感觉压力大,主要原因是成绩下降,有睡眠不好、对学习感到力不从心。
2 评估与诊断收集多方面资料后,诊断属于一般心理问题,在种类上是属于抑郁情绪。
3 咨询目标及方法近期目标: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正确面对各种考试,减轻压力,逐步缓解抑郁情绪。
最终目标:改变对事件的认知方式,促进心理健康。
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
4 咨询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通过收集资料,做出心理评估,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第二:分析求助者困扰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她现在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第三:采用辩论技术反驳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并布置家庭作业强化其建立合理信念,重塑自我;第四:强化求助者的新的信念并鼓励其用新的思维模式处理现实中的问题。
整个咨询过程要求求助者积极思考,提出问题,配合咨询工作,包括家庭,学校两个方面的配合与协调。
1 第一阶段咨询过程:1.1 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1.2 SCL-90与SDS的测定,询问生活事件,尤其是重大事件;1.3 与小敏交谈,收集资料,探索其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1.4 作出初步问题分析,让其理解“为什么会这样”谈话过程:咨询师:有什么需要我幫助吗?小敏:我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常开小差,看到身边的同学都用全部地精力投入学习,我感到非常着急,但越着急越易开小差,原来是班里前十名,现在降至二十名,但这样下去我担心考不上大学。
咨询师:一节课45分钟,你有多少时间在开小差?小敏:大概十分钟吧。
咨询师:你希望能达到什么程度?小敏:当然一点不开最好。
咨询师:你认为有可能达到吧?小敏:当然,我看别人都在全部精力地投入学习,为什么他们不开小差呢?咨询师:你与每位同学都确认过,他们课堂上都不会开小差吗?小敏:没有。
抑郁症咨询案例
抑郁症咨询案例【案例介绍】周某,男,17岁,某高中一年级学生。
出生于普通工人家庭,在其幼年父亲以前坐过牢。
自己从小觉得受歧视,产生见不得人的想法,觉得“世上哪有我这样不幸的人”。
进入初中,觉得爸爸曾坐牢是“家丑”,不让他参加家长会;初一时因为周某学习不好,有个老师经常罚他,还曾当全班同学说他笨。
所以他非常恨该老师,同时更感自卑。
后来因为得病,休学了几个月,回校后成绩更差,而且因为身体一直不太好,不能如其他男同学那样生龙活虎,周某逐步觉得自己离班级、同学越来越远。
随着年龄增长,更觉得自己无用,周围的人都看不起他。
会把自己做错的事、别人也许并不在意的事反复思量,认为是自己的错,自己太笨,因而很难过,甚至会在别人没看到的时候哭,总是处于苦闷状态。
身体状况也无改善,但又不愿去医院检查治疗。
曾有段时间产生过自杀的念头,并想好了自杀的具体细节,最终因为缺乏勇气而放弃。
进入高中后,对社会、家庭、人生感到极度失望,不想上学,觉得自己是多余的。
下面是周某来咨询时的自述:“我从小受歧视,不爱说话,性格内向。
我自卑又自尊,很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我什么都不行,身体、学习、家庭;同学们对社会充满希望,我却很悲观;世上小人太多,话说多了就会遭到歧视;我不敢反驳别人。
见人低着头走,我要保护自己;我身体不好,痛苦多,随它去,死了算了;达尔文说适者生存,我不适就让社会淘汰吧,我是过一天算一天,还上什么学,死了好!但我母亲对我好,我不能死在她前面(哽咽),我为母亲而活着……”【分析】周某存有典型的抑郁症状群(原发症状,伴有一定水准的身体不适)而且持续多年,突出表现为持久的悲观失望、情绪低落、闭锁和对生活无望、无意义感,并伴有轻生念头;他身体不好,有其慢性疾病的原因,也有伴抑郁症状的躯体障碍;还能够找到明显的社会环境因素持续的不良影响。
周某的抑郁症主要是长期社会环境不良因素造成的。
家庭的不幸、家庭气氛的压抑,老师的不准确对待等,这些从小到大在他的心理上都产生了阴影,造成他对社会的悲观失望。
一例抑郁情绪个案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获奖科研报告
一例抑郁情绪个案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获奖科研报告关键词:抑郁情绪;来访者中心疗法;一般心理问题1.案例简述:1.1来访者一般情况:女,家庭主妇,30岁,身高1.60米,体重50公斤。
大专学历,已婚,女儿5岁,经济情况好。
1.2成长发育情况:出生及发育正常。
没有重大疾病史。
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一般。
从小跟父母及外婆生活,外婆更多关注她的生活起居,情感需求的满足不够。
母亲脾气暴躁,每周末回家,父亲是司机,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父母几乎没有时间来照顾来访者。
父母性格不合,常常争吵,对她关心不多,没有感受过父母爱的温暖。
来访者性格内向,从小比较自卑,不善交际。
现在的丈夫,曾经主动追求她,对她很体贴,毕业两年后结婚,婚后夫妻感情良好。
婚后一年生下一女,辞职在家带孩子,一切以孩子和丈夫为中心,在生活中总是迎合丈夫,担心自己的观点不被接纳,担心自己的行为引起丈夫的不快,所以在丈夫及其家人面前总是小心翼翼,在人际交往方面,她在小区有几个泛泛之交的朋友。
丈夫经常抱怨经济压力大,在孩子满2岁时开始创业,创业期间经常整夜不归,后创业成功,但每天临晨1、2点才回家。
每天如此。
夫妻交流越来越少,总因为家庭琐事吵架。
二胎政策出来后,夫妻双方都想再生一个孩子,因为家产比较殷实,希望有个继承人。
2.来访者的主诉及主要问题:情绪低落、睡眠不好一个月。
一个月前,来访者怀孕60天时流产,总认为丈夫对她感情变淡,因此来访者心情非常抑郁,感觉自己活着没什么价值,做什么都失去了兴趣。
担心自己再也不可能有第二个孩子,担心丈夫是不是已经开始嫌弃自己。
情绪容易波动,容易哭泣。
最近一个月逐渐感到情绪低落,情绪低落在晚上表现的比较明显,睡眠不好,食欲也有下降,参与朋友聚会及每晚健身活动的兴趣有所下降。
3.心理咨询师的发现及家属反映的情况:3.1一般印象:年貌相符,身材微微发福,长相清秀,衣着朴素。
说话声音低沉,步伐沉重,眉头紧锁。
3.2精神状态:情绪抑郁,自卑,兴趣有所下降。
抑郁症咨询案例
抑郁症咨询案例一、案例介绍徐××,男,19岁,某中学高二学生。
出生于知识分子世家。
亲属中大部分受过冲击,受迫害致死3人,父亲因受冲击患精神分裂症。
自己从小觉得受歧视,小学时听邻居说:“这孩子可怜,爸爸是精神病”。
即产生见不得人的想法,觉得“世上哪有我这样不幸的人”。
进入初中,认为父亲有病是“家丑”,不让他参加家长会;由于徐××学习不好,初一老师经常罚他,并封他为班上“第2号呆子”,他非常恨该老师,同时更感到自卑。
初二时,他得了慢性肾炎,休学一年;回校后,成绩仍差,身体一直不好,不能像其他男生那样生龙活虎,渐渐觉得自己离班级、同学越来越远。
随着年龄增长,看到同学各有所乐,更觉自己无用,周围的人都看不起他,但又认为周围的同学、老师等都是小市民,无法理解自己。
身体状况也无改善,腰酸、背痛、头晕、头痛及乏力,但不愿去医院检查的治疗。
初三起即产生想死的念头,并具体设想了如何死法,但没有勇气。
进入高中后,一切均无改善对社会、家庭、对人生,对自己极度悲观失望,提不起精神去上学,也不想上学,觉得对自己极度悲观失望,提不起精神去上学,也不想上学,觉得自己是社会中多余的人,还是死了好。
请看他的一段诉说:“我从小受歧视,养成内向性格;我自卑又自尊,很留意别人对我的评价;我什么都不行,身体、成绩、家庭;同学们对社会充满希望,我却很悲观;世上小人太多,话说多了就会遭到歧视;我不敢反驳别人,见人低着头走,我要保护自己;我身体不好,痛苦多,随它去,死了算了;达尔文说话适者生存,我不适就让社会淘汰吧,我是过一天算一天,还上什么学,死了好!但我母亲对我对,我不能死在她前面(哽咽),我为母亲而活着……”2、案例分析徐××存在典型的抑郁症状群而且持续多年,突出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和对生活的无意义感,并伴有轻生念头;他身体不好,有许多体诉,有其慢性疾病的原因,也有伴抑郁症状的躯体障碍;还可找到明显的社会环境因素持续的不良影响。
抑郁情绪心理辅导个案分析报告
抑郁情绪心理辅导个案分析报告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抑郁情绪成为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通过心理辅导来帮助患者应对并解决抑郁情绪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
本文将基于一个具体的个案,对其抑郁情绪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心理辅导方案。
个案描述:该患者为女性,34岁,已婚并有两个孩子。
她近期面临生活和工作双重压力,并持续表现出明显的低落情绪、缺乏动力以及失去兴趣等抑郁症状。
她表示感到自己没有价值和意义,不再愿意参与日常活动。
抑郁症可能源于多种因素,包括遗传、生物学、心理社会等多层面原因。
针对上述个案,我们可以着重从身体健康、家庭支持和认知行为角度进行分析。
身体健康角度分析:首先,身体健康是影响精神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过详细询问和身体检查,发现患者最近长期睡眠质量较差,食欲下降,并持续出现体重减轻情况。
这些身体症状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同时也会进一步加剧患者的抑郁感受。
针对此问题,首先应推荐该患者进行身体健康调节。
建议她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增加户外活动并饮食均衡。
推荐适当引导她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进一步了解其身体状况。
家庭支持角度分析:其次,在家庭支持方面也可见关键因素。
据个案讲述及相关访谈结果显示,该患者在工作和家务负担中承受较大压力,在生活中缺乏亲密的人际关系和夫妻共同分担家务的支持。
因此,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应关注到该患者与配偶之间是否存在互动不足、沟通不畅等问题,并通过辅导帮助他们改善夫妻关系、建立彼此支持和理解。
认知行为角度分析:倾向于消极思维是抑郁情绪的典型特点之一。
在该个案中,患者表现出自我评价偏低、负向思考和消极情绪长时间持续等认知行为失调。
针对此问题,心理辅导师可使用批判性思维技巧来帮助患者挑战和改变其消极思维方式。
通过认知重构、实用性反思等方法,引导患者理解其情感与行为之间的联系,并培养积极有益的自我评价。
心理辅导方案: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心理辅导方案:1. 身体健康调节:建议患者保持规律作息、改善睡眠质量、增加户外活动并饮食均衡。
关于中度抑郁的心理咨询记录
关于中度抑郁的心理咨询记录心理咨询记录。
日期,2022年10月15日。
咨询者,张先生。
年龄,32岁。
性别,男。
咨询师,王医生。
咨询内容:
张先生在此次心理咨询中表达了他最近感到心情低落、失眠、食欲不振以及对生活失去兴趣的情况。
他描述了最近几个月来的工作压力增加,以及家庭关系出现了一些矛盾。
他表示自己很难面对这些问题,感到无助和沮丧。
他还提到了在社交场合感到焦虑和自卑的情绪。
咨询过程:
在咨询过程中,王医生首先对张先生的情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
了解和探讨。
通过倾听和理解,王医生帮助张先生逐渐找到了问题
的根源,并指导他学会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的方式。
王医生还针对
张先生的睡眠问题和食欲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并教授了一些放松
和缓解焦虑的技巧。
在咨询过程中,王医生还鼓励张先生多参与一
些喜欢的活动,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建议他和家人进行有效
沟通,寻求家庭成员的支持。
咨询建议:
王医生建议张先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
足的睡眠,合理饮食,适当参与体育锻炼。
同时,建议他学会通过
放松和冥想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王医生还建议张先生定期进行心理
咨询,以便及时了解自身情绪变化,并得到专业指导和帮助。
总结:
本次心理咨询中,张先生表达了自己的抑郁情绪,并且接受了
王医生的心理辅导和建议。
他表示在咨询结束时感到心情有所缓解,
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王医生也表示会继续关注张先生的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一例抑郁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
一例抑郁问题的心理咨询个案一、基本信息1、答辩人信息(咨询师),男,xxxx年出生,本科,xx大学法学院法学专业毕业,2008年参加工作,从事对于劳教人员的管理与教育工作,希望通过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学习和培训考试,提高对劳教人员心理问题的把握,学会可以运用心理咨询的专业技术,帮助劳教人员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实习期间,在老师的督导下,先后对1例来访者进行了4次心理咨询。
2、当事人信息王某,男,30岁,江西人,初中文化,2001年随家人一起来到上海,曾经营过一家理发店,生意还可以,后来被朋友骗,就放弃了理发店生意。
家庭情况:母亲55岁,父亲于去年病故,享年58岁。
哥哥,32岁,已婚,家里关系一般。
犯罪事实:2010年11月22日晚22时许,王某在上海市青浦区与一男子李某发生争执,王某事后不服,召集朋友朱某、刘某带上钢管欲找李某报复,后被巡逻治安发现,王某因寻衅滋事被处劳教一年。
3、主诉王某称自从1月份调到现在服教的场所以来,已经将近8个月了,家里人就只在3月份来探望过一次,自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家人朋友前来看过他,一开始他认为他妈妈和哥哥肯定还会来看他,只是可能都比较忙,抽不出时间,所以他就耐心的等待,但是现在都过了这么久了,还没来,他开始怀疑是不是家里人已经抛弃他了,来访者最近总是觉得没劲,情绪比较低落,做事没精神,晚上也睡不好,吃饭也没什么胃口,这种状态已经持续一个多星期。
不知道接下来的改造生活将怎样度过。
请心理咨询师给予帮助。
二、评估与诊断1、初步心理测试结果在第一次咨询时,对王某进行了心理测试,选择的测试为抑郁自评量表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SAS。
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为粗分54份,标准分68分,提示存在抑郁倾向;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粗分45分,标准分56分,提示焦虑不明显。
2、当事人的主要问题结合王某在面谈中的情况,王某主要问题为:因为自己被处劳教,家人又长时间未曾前来接见,王某开始怀疑家里人已经对他失去信心抛弃了他,且王某因为做生意被骗而导致生意失败,觉得这世上没有人好相信,只能靠自己,但自己又没用,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抑郁症的案例分析
抑郁症的案例分析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疾病,患者常出现情绪低落、失去兴趣、自卑、自责以及意志力减退等症状。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案例,从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案例简介小明(化名),男性,年龄25岁,大学生。
他在去年失去了一位亲密的家人,自此之后,他开始感到情绪低落,丧失了对生活的兴趣,无法集中注意力,失眠严重并且食欲减退。
这些症状持续了几个月,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社交能力。
病因分析1.心理因素:失去亲密家人的离世给小明带来了巨大的心理打击,长时间的悲伤和痛苦是引发抑郁症的经常因素之一。
2.生理因素:抑郁症与神经递质的不平衡有关,例如血清素等神经递质的减少与抑郁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症状描述小明表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症状:1.持续的情绪低落和悲伤,无法从负面情绪中解脱。
2.兴趣和乐趣减退,对原本喜欢的事物变得漠不关心。
3.自卑感和自责,觉得自己无用和无能。
4.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缓,做事拖延。
5.失眠和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明显。
诊断与评估根据上述症状描述,小明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卑自责、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和食欲减退的症状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通过与小明详细的问诊和心理评估,并排除其他可能性后,可以初步诊断小明为抑郁症患者。
治疗方法1.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CBT)是抑郁症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和情绪调节问题,重塑积极健康的心态。
2.药物治疗: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并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3.社会支持:家人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能够减轻患者的负担,促进康复过程。
建立一个良好的支持体系对于抑郁症患者至关重要。
预后与康复抑郁症的预后因人而异,但如果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接受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同时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良好的睡眠,很多患者可以获得明显的症状改善和康复。
一例抑郁问题的心理咨询个案
一例抑郁问题的心理咨询个案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个人的情绪和生活质量。
心理咨询师在处理抑郁问题的个案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例抑郁问题的心理咨询个案,展示心理咨询师在帮助个案恢复心理健康方面的工作和方法。
个案描述:本个案的求助者是一名30岁的男性,自述近几个月来,他感到情绪低落,失去了对生活的兴趣。
他感到疲惫不堪,经常失眠,食欲也大幅减退。
他表达了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和对生活的失望感。
在家庭和工作方面,他感到压力巨大,无法有效应对。
这些问题已经开始干扰他的日常生活,他感到迷茫和无助。
心理咨询的初期阶段:在咨询的初期阶段,心理咨询师应该与个案建立信任关系,为个案提供支持和安全感。
心理咨询师首先倾听个案的痛苦和困惑,了解其反应和体验。
通过非指令性的提问,咨询师逐渐帮助个案发现他内心深处的抑郁情绪,并与个案一同探索抑郁的根源。
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需要经常确认个案的感受,以表达对个案的理解和尊重。
探索抑郁的原因:在与个案的对话中,心理咨询师发现个案正在经历一段感情困扰。
个案自述与伴侣的关系日渐紧张,导致他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这种感情上的困扰成为他抑郁的主要原因之一。
咨询师通过询问个案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逐渐理解个案在抑郁问题上的多重困扰。
咨询师还与个案一起探索他对工作压力的反应,并帮助他认识到他对自己高强度工作的不健康适应方式。
制定个案治疗计划:在初期阶段的探索和了解后,咨询师与个案一同制定了一份个案治疗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认知行为疗法(CBT)和心理教育来帮助个案摆脱抑郁症。
咨询师向个案解释了CBT的原理和方法,并帮助个案了解抑郁与想法、情绪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个案被鼓励参与积极的活动,培养更健康的思维方式,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CBT的技巧来改善情绪和行为反应。
治疗过程: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与个案定期会面,跟进治疗的进展。
咨询师通过引导个案深入探索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负面信念,帮助个案识别并改变不健康的思维模式。
1例抑郁症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1例抑郁症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本文报告了1例女性抑郁性的心理咨询个案。
采用认识疗法进行咨询,通过多次会谈,取得良好效果。
文章报告了在收集临床资料基础上形成的评估诊断结果,报告了咨询目标及方案的制定过程以及每次会谈的主要内容和进展,并从求助者个人感受方面呈现了咨询效果。
标签:抑郁症;认识疗法;心理咨询1一般资料1.1人口学资料来访者吴某,女性,23岁,公司职员。
父母均为退休工人,哥哥为某事业单位公务员,未婚。
1.2个人成长史父母均为国有大型企业工人,家境尚可,全家过着幸福的生活,作为家族中唯一的女儿,很受父母、兄长及家族成员的溺爱和保护。
身高1.62 m,相貌姣好,性格活泼开朗,人缘好,在校期间成绩优秀,比较受老师和同学喜欢,工作后表现积极,与领导及同事相处融洽;身体健康,发育良好,无重大躯体疾病史。
对自己要求较高,凡事追求完美。
1年前,在工作中认识一往来单位男性王某,多次接触后,王某对其展开追求,半年前接受王某追求并确认恋爱关系。
这是吴某的初恋,认为这就是自己理想中的纯美的爱情,感觉特别美好,也特别中意男友,一心一意的对他,朋友和同事都非常羡慕。
2个月前吴某上网时登陆了男朋友的QQ,在他的聊天记录中发现,他曾结过婚,且与前妻育有一子,而且他们通过QQ经常联系。
追问王某,王某先是闪烁其词,后在吴某反复追问下终于承认,并说明与前妻只交流儿子的情况,鲜少见面,同时因为太在乎吴某,担心失去吴某才隐瞒婚史。
男友向吴某反复认错并道歉,但是吴某仍然不能原谅他,满脑子里想的尽是他们俩交往的事情,晚上也睡不着觉,连续一个月情绪低落,兴趣索然,注意力差,记忆力减退,工作中常常出错,需要写小纸条备案提醒自己。
感到悲观,对爱情失去信心,常常感到头痛,胃肠不适和便秘,食欲下降,体重减轻。
拒绝与同事及家人交流,不愿参加外界和平时感兴趣的活动。
自知这是一种病态,但又无力摆脱,十分痛苦。
自己独自来诊室求助。
1.3精神状态精神不振、面容憔悴、發黄、神情压抑、焦虑和不安,交谈中不停地搓衣角,总是低着头说话,语速慢而低沉,智力正常,自知力完整,迫切希望治疗。
抑郁症心理咨询案例
抑郁症心理咨询案例抑郁症心理咨询案例一、患者基本情况患者:李女士,女性,28岁,已婚,有一个5岁的孩子。
主要症状:情绪低落、失眠、食欲减少、自我否定、自责等。
二、初诊及评估李女士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心理咨询师陈老师处进行初诊。
陈老师首先进行了患者的个人信息采集,并通过问答和观察等方式对患者进行了初步评估。
通过评估发现,李女士存在睡眠障碍和食欲减退等身体反应,同时情绪低落且持续时间较长,存在明显的自我否定和自责等负面情绪。
三、治疗方案根据评估结果,陈老师制定了治疗方案:1.认知行为治疗:通过对李女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进行干预,促进其改变消极思维和行为模式。
2.心理支持:给予李女士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并提供相关心理知识以便她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3.生活方式调整:指导李女士适当增加运动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规律作息等,以改善她的身体状况。
四、治疗过程1.认知行为治疗陈老师首先对李女士进行了认知行为治疗。
通过对其思维方式进行干预,促进其改变消极思维和行为模式。
陈老师教授了李女士一些情绪管理技巧,如积极心态训练、自我暗示等,并要求李女士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技巧。
同时,陈老师也针对李女士存在的自我否定和自责等负面情绪进行干预,在她出现这些情绪时及时提醒她并给予正面支持。
2.心理支持陈老师还给予了李女士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并提供相关心理知识以便她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在治疗过程中,陈老师不仅耐心倾听李女士的发言,还积极与她沟通,帮助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生活方式调整陈老师还指导李女士适当增加运动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规律作息等,以改善她的身体状况。
在治疗过程中,陈老师也关注李女士的生活状态,提醒她注意身体健康,并指导她进行一些适当的生活方式调整。
五、治疗效果经过数次心理咨询和治疗,李女士情绪得到了明显改善,睡眠质量和食欲也有所恢复。
同时,她对自己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不再自责和否定自己。
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后,李女士已经摆脱了抑郁情绪,并开始重新享受生活。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范文分享与讨论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范文分享与讨论心理咨询案例一:抑郁症患者李某的个案分析背景介绍:李某,男性,28岁,大学教师,因长期的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导致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
1. 症状描述:李某自述,近半年来,他感到无法忍受的压力。
他经常感到疲惫且没有精力,对以往喜爱的事物失去兴趣。
他睡眠困扰且饭量明显下降,所以体重也在下降。
李某自责且对自己的自尊感受到严重的冲击,经常体验到无望和绝望的情绪。
注重细节和注意力也明显下降,与他人的交往变得困难和紧张。
2. 分析与解读:2.1 生活事件的影响:在李某的生活中,一系列的事件影响着他的心理健康。
工作压力、人际关系问题以及自我期待感过高等因素都加剧了他的负面情绪。
这些心理压力激发了他的自责与无望情绪。
2.2 抑郁症症状的特征:李某表现出了典型的抑郁症状。
他的情感低落且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
精神和身体的疲倦在他的自我感觉和功能方面都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3 自我贬低和自责:李某倾向于过度批评自己,总是将错误和失败归咎于自己。
这样的自我评价使他的自尊心受到重创,进一步加重了抑郁症状的加重。
3. 心理咨询策略:3.1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对李某的消极思维模式进行干预和改变。
引导他进行自我价值和积极认可的建设性思考,增强他的自尊感和自信心。
3.2 解剖人际关系:帮助李某提高人际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技巧,以减轻他在人际关系中的压力。
通过身体力行的实践,帮助他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
3.3 放松练习:教导李某一系列的放松练习以减轻身心的紧张感和焦虑。
心理咨询案例二:焦虑症患者王某的个案分析背景介绍:王某,女性,32岁,销售经理,因经常感到紧张和焦虑,影响了她的工作表现和生活质量。
1. 症状描述:王某自述,她经常感到心跳加快,无法控制的恐惧感,特别是在面对大众演讲、社交活动以及被他人评判时。
这些情绪和身体的反应增加了她的疲劳感,导致她对这些场景的回避和逃避。
她感到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思绪和情绪,甚至无法入睡。
抑郁症案例报告记录
抑郁症案例报告记录————————————————————————————————作者:————————————————————————————————日期:一例抑郁症案例报告上海---华伟岑摘要:17岁的初3男生由于长期莫名其妙的压抑痛苦,对一切了无兴趣,情绪极度低落,有自杀倾向,1年。
通过咨询师的观察以及客观测量的异常分数,可以诊断本例是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
根据本症和求助者的特点,采用认知疗法和兼用行为疗法进行解释、分析、治疗。
经过多次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后,综合评估心理障碍基本恢复正常,效果明显。
一、一般资料林峰男汉族辽宁省大连市未婚现年17岁初三学生二、主诉有莫名其妙的压抑痛苦,对一切无兴趣,情绪极度低落,有自杀念头,有1年多了。
三、个人陈述“我都说不清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这种心理,应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具体算起来应该是从初一下学期开始,当时就觉得自己慢慢变得内向、不合群,不喜欢与人说话。
渐渐地,我开始闲我个子矮小,不会踢球,也不会打篮球;经常不满别人的一些做法,比如同学的书堆放得乱七八糟;男同学下课打闹;老师懒散、不负责任的行为等细小事情;有什么不满的话又憋在心里,想说出来又思前顾后,最终还是不敢当着同学的面说出来。
”四、个人成长史小学的时候,求助者是开朗、快乐的,天天高高兴兴,同学们都叫我‘开心果’,家里好孩子,学校好学生。
但现在却变得十分抑郁,情绪总是很差,整天都提不起精神。
感觉生活也很无聊,常常有莫名的压抑和痛苦。
每当情绪低落的时候,总感到浑身不舒服,头昏昏沉沉的,虽然求助者极力去控制,但还是觉得浑身没劲,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有时候特别能吃,有时候又吃的很少,晚上睡不着,即使睡着了也睡的不实。
常常责备自己,一点点小事情就情绪低落,活得很累。
在家里也总是和父母唱反调,容不得父母责备自己,常常默不作声地表示愤慨和抗议,虽然有时也理解爸妈的苦心,但却控制不了自己,经常伤害他们。
初2一次考试求助者考全班倒数,还有一次老师点名回答问题,结果什么也没答,老师挖苦,同学嘲笑...... 求助者都不想活了!昨天下午做完试卷就觉得很累,或许是求助者寄希望太多,平时做试卷都比考试做得好,其实上周他就开始意识到这个礼拜会很难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抑郁症(Depression)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摘要】本文以笔者亲历的心理咨询案例为线索,进行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文章中涉及资料收集、诊断技术、测验技术、咨询技术的灵活运用等同心理诊断与治疗相关的问题。
文章所涉及的案例,是个比较复杂也比较典型的心理咨询案例,本案例的咨询成功,关键在于正确的诊断与咨询技术的灵活运用,尤其是配套的综合技术的使用,对心理咨询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心理疾病抑郁症(Depression)咨询治疗
一、求助者一般资料:
高三男生,汉族,父亲是企业经理,母亲是机关干部。
无家族病史。
二、求助者自述:
感到自己对不起老师,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对不起那些曾经对他好的同学,感到自己没有脸面做人,更为自己现在的失落而感到沮丧。
认为自己今天这个样子,完全是脚上的泡——自己走的,还有那个拉他上网的同学也难辞其咎。
整日反思、自责,懊悔与仇恨相交织,终于引发心理问题。
还有3个多月就高考了,可以自己一进教室心理慌乱,坐不住,总想逃离教室,已经休学两周。
6个月前,由市精神病医院心理门诊部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
现在正在服用赛乐特和解忧冲剂。
为了提神,还经常喝浓咖啡,以克服嗜睡。
早晨一进教室就想起对某些同学的仇恨,认为是他们害了自己。
尤其是那个当初拉自己上
网、玩游戏的同学,将自己搞成这个样子,他倒挺滋润,学习成绩还很好,竟然能在全校名列前一百名以内。
目前,自己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几次重要考试都是全校300多名接近400名,而且更重要的是现在根本就学不下去。
已经休学两周,今天是刚刚吃过药上学的,可是,一进教室心理慌乱,看谁都不顺眼,异常气愤,内心充满仇恨,还有自责。
自己心里清楚,不应该东想西想,一定要进入状态,可就是做不到。
因此,前来求助。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的情况
求助者说:班主任老师对自己非常好,而那个男生却挑唆他专门做让老师伤心的事,说让老师伤心的话。
那个男生还写信给校长,攻击、诬陷老师,导致校长在全校大会上点名批评了班主任老师。
更要命的是,同学们都以为这封信是我写的。
咨询师凭多年教育工作经验和对他们校长和老师的了解,感觉这些话似乎有出路。
后经核实得知,这些完全是金××自己想出来的,因此,怀疑求助者可能有妄想等心理问题。
四、心理测验结果
1.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验结果:略
2.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结果:略
3.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验结果:略
4.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测验结果:略
五、评估—诊断
②和“六个人格因子量表”③进行具体分析。
发现因子N在因子
Hs、D、Hy这些提示神经症的量表上有较高的正负荷;因子I在S i、D和Pt均有较高的正负荷。
在因子I上得分高的人除了性格趋于内向以外,还常伴有一定程度的情绪忧郁和强迫倾向。
临床上大部分神经症患者除了在因子N上有高分,在因子I上也常有不同程度的高分。
所以,因子N高分同时因子I高分,更加明显地提示求助者属于神经症。
虽然一些精神分裂症病人也可表现为因子N高分,但是很少同时伴有因子I高分。
再加上自知力完整,求助动机强烈,可以排除了精神病性障碍的可能。
两点编码“23/32”组合显示,求助者属于抑郁性神经症,同时考虑F量表得分不高,Sc得分也不显著高,因此,不应该诊断为重性抑郁症(Depression),而属于抑郁性神经症。
综合分析上述资料,认为求助者主客观统一,知情意一致,个性稳定性也没有问题,有自知力和求治欲望,可以排除精神病。
对照神经症的定量标准分析,认为求助者症状反映强烈,心理痛苦程度较高,社会功能也明显受损,发病就医时间虽然是在半年以前,但患病时间比较长,已经达到2年以上。
因此,可以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
导致精神拮抗作用过强,而神经症患者的各种苦恼,也是由于欲望和抑制之间拮抗作用增强引起的。
例如:想要获取成功的这种“生”的欲望越强烈,对可能失败的“死”的恐怖就越强烈,个体就会感到越来越苦恼。
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强度偏低、心理耐受力偏差与成功的期望值过高之间形成了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久而久之导致了心理问题,发展成可疑神经症。
六、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评估和诊断,邀请求助者的父母一道前来商定了心理咨询的原则——将求助者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学习放在第二位,必要时考虑休学。
意见达成一致以后,确定咨询目标如下:
七、咨询方案的制订
1.主要咨询方法与技术
2.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3.咨询的时间安排
八、心理咨询过程
九、咨询效果评估
参考文献
钱铭怡主编: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5 月第一版P185~211.
备注:
①求助者自述:班主任老师对自己非常好,而那个男生却挑唆他专门做让老师伤心的事,说让老师伤心的话。
那个男生还写信给校长,攻击、诬陷老师,导致校长在全校大会上点名批评了班主任老师。
更要命的是,同学们都以为这封信是我写的。
(注:咨询师凭多年教育工作经验和对他们校长和老师的了解,感觉这些话似乎有出路。
后经核实得知,这些完全是金××自己想出来的,因此,怀疑求助者可能有妄想等心理问题。
)
②从大量MMPI的临床研究中发现,患者的MMPI剖析图中往往
出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高峰,经过有关专家反复验证,对量表的得分进一步提出了“两点编码”的解释。
所谓两点编码,就是将出现高峰的两个分量表的数字号码联合起来,其中分数较高的写在前面。
例如,在量表2(D)上得了第一个高分,在量表3(Hy)上得了第二个高分,这张剖析图的两点编码则为“23”。
③邹义壮等人1989年对631名正常人和462例精神病患者的MMPI资料进行了因子分析研究,最后用因子分析的结果建立了六个人格因子量表,方便了MMPI的解释工作。
这六个因子是:精神质因子(P),神经质因子(N),内外向因子(I),装好装坏因子(F),反社会因子(A),男子气—女子气因子(M)。
④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原则有三条:一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二是精神活动的内在一致性原则,三是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⑤发病前求助者曾经向班主任老师承诺,要夺得市级高考状元称号。
作者简介:
2006年,在《中国教育报》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联合举办的健康杯首届“十佳”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十佳心理支持专家”。
2007年,迟雅被教育部、全国妇联授予“全国家庭教育先进个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