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现代文阅读之六:分析、归纳文章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

合集下载

高中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分析术语归纳指导

高中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分析术语归纳指导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分析术语归纳指导师院附中李忠海前进实验小学史爱东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

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六赏析艺术技巧

高考语文复习专题六赏析艺术技巧

专题六——赏析艺术技巧(二)、描写艺术小说中的描写从描写对象看分为环境描写(主要是自然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和场景描写。

其中人物描写是赏析的重点。

(1)景物描写a、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等方面的描写。

b、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绘。

C、写景有层次,讲究观察角度。

d、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

e、白描和工笔。

(2)人物描写人物描写概念分析及作用阐释直接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及性格特征。

交代人物,突出特点,展示(3)场景描写艺术场景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场面描写”。

它与单纯的环境描写不同,它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环境描写,一般由人物、事件和环境组成。

它是某一段时间内社会生活的横截面,小说就是由一个接一个这样的“面”构成的。

场景描写的作用有:(1)给全篇“定调”,使叙述更加自然;(2)营造意境和渲染气氛;(3)导引人物出场;(4)揭示人物性格;(5)作为一种象征。

(4)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①推动情节发展。

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②展示人物性格。

一些细小的动作、简短的话语,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精神风貌。

③凸显环境特征。

文章中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往往要借助典型环境的描写,因此文章对一景一物的细致描写,不仅能准确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能凸显环境特征。

④表达真挚情感。

一篇文章能感染读者,往往因为其表达的情感真挚。

而真挚情感除了来源于亲身经历的生活,还来源于成功的细节描写。

⑤深化作品主题。

好的细节描写,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三)表现手法:常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汇总(取2)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汇总(取2)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汇总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

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高考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

高考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

高考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高考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

具体来说,对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散文的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

散文的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

散文的艺术特色与表现手法一、语言艺术自然流畅的语言:散文的语言通常追求自然流畅,以贴近口语的方式呈现。

这种语言风格使得散文更具亲切感和可读性。

作家通过简单直接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思想,营造出一种自然、真实的阅读体验。

例如,朱自清在《背影》中使用了朴实的语言,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深刻的父子情感。

修辞手法:尽管散文语言趋向自然,但修辞手法的运用仍然十分重要。

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增强散文的表现力。

例如,冰心在《小橘灯》中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富有诗意的语言,将平凡的事物赋予了深刻的情感意义。

这些修辞手法不仅使散文更加生动有趣,还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

二、结构艺术自由结构:散文在结构上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是连续的叙述,也可以是断续的片段。

作家可以根据个人的创作需要,选择适合的结构形式来表达主题。

比如,鲁迅的《朝花夕拾》采用了回忆录的结构,通过对过去的回忆,展现了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情感铺陈:散文中的情感铺陈通常是循序渐进的,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深刻的反思,使读者能够逐步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变化。

王安忆的散文作品,如《长恨歌》,通过层层递进的情感铺陈,展现了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三、内容主题个人体验:散文常常以个人的体验为中心,展现作者的独特视角和感受。

这种个人化的表达使得散文具有较强的个性和主观性。

作家通过描述个人的生活经历、内心感受以及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将个人的思考和情感传达给读者。

社会观察:除了个人体验,散文也常常涉及社会观察和批判。

现代散文作家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提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例如,鲁迅的散文不仅对个人命运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还对社会的不公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四、散文的创作与影响1、散文创作的挑战与技巧表达真实的自我:散文创作的挑战之一在于如何真实地表达自我。

作家需要深入挖掘内心的真实感受,将其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要求作家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刻的反思能力。

平衡个性与普遍性:散文创作中另一个重要的技巧是如何平衡个性与普遍性。

2011高考语文备考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知识清单

2011高考语文备考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知识清单

2011高考语文备考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知识清单2011高考语文备考现代文阅读表达技巧知识清单一、常用术语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

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五)结构安排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高考现代文阅读鉴赏散文的表达特色

高考现代文阅读鉴赏散文的表达特色

(6)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
或悲的情感。
(7)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 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 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 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
2.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类比、衬托、反衬、联 想想象、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动静结合、渲染烘 托、借古讽今、侧面烘托、白描、铺垫伏笔、虚实结 合、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景抒情、悬念、开门见 山、点面结合、正侧结合、以小见大、先总后分(先 分后总)、层层深入、用典等。
3.表达方式:
①叙述,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 ②描写,如人物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 描写 )、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工笔 描写、白描 ③抒情,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 情于景、托物言志,蕴藉含蓄)。 ④说明 ⑤议论。
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 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10)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
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 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 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 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11)悬念: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急切 期待心理的一种艺术手段。先不把谜底揭开,以引 起下文。
1.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这块阳光使我想起四十年间蛰居市廛中那间小屋,还有炒锅 里的菜叶、破烂的家什、混合在寒冷的空气中烧煤的气味、 妻子无奈的眼神……然而在那冰天雪地的时代,唯有家里的 灯光才是最温暖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这段话主要通过细节 描写、对比手法的运用来写生活的困境,突出“这块小小的 光亮”所起的作用。回答此题,既要注意表达技巧,又要写 出表达效果。

[全]文学类文本阅读 赏析语言艺术和表达技巧

[全]文学类文本阅读 赏析语言艺术和表达技巧

文学类文本阅读赏析语言艺术和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和精彩的语言是小说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结构特色鲜明,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灵活多变。

高考对小说语言的鉴赏有两个角度: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即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二是鉴赏小说作者的叙述语言(用语特点和语言风格)。

体现在高考中往往有两大题型:理解重要语句含意,品味语言艺术。

其他方面偶有涉及。

复习时需全方位落实各类艺术手法,掌握品味语言效果的方法,并通过对例题的解读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

1.本文细节描写十分精彩,如两处写〃听〃:一为李小二的妻子在小酒店里有意偷听,一为林冲在山神庙门内无意偷听。

这两处细节在写法上有何不同?收到了怎样的效果?(6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提示前一处是略写,因为是密谋,所以才听不清,从而造成悬念;后一处是详写,因为谈话者得意忘形,高谈阔论,所以听者听得真真切切,从而怒火喷发。

2.说说下面两处细节描写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6分)(1)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

(2)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

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提示(1)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2)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

3.从表现手法和内容两个方面赏析下面的句子。

(6分)(1)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

这要是一场梦多好,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独自躺在床上的报纸上面。

(2)把一条鱼弄死也许是一桩罪过。

【高考语文】艺术特色、手法、技巧(表达效果)题-解题技巧

【高考语文】艺术特色、手法、技巧(表达效果)题-解题技巧

村里有一幢老屋,门楣上四个大字:“旭日东升”——村里的老屋,家家都会在门楣上写几个字: 旭日东升、奔向四化、抬头见喜、鸟语花香……一幢一幢看过去,好看极了。有的房子,虽半边坍塌,里 头的木结构仍然完整,要废弃掉,多可惜。
“旭日东升”是村里最老的建筑,十年前,房子里的两位百岁老人去世,此后无人居住,房子就破败 下来。为了重修这栋房子,工人保留了房屋外观原貌,把原来石墙的每块石头都编了号,一块块拆下,做 完加固和修补后,再按编号一块块垒回去。
【答案】①由近及远,从眼前的建筑物、庞大的地基到马路上的人潮,夏家榜、葛仙 楼上的游人,再到紫菱湖畔的花儿、杜家山上的青青漫草,远近结合,使得景物描写 层次分明,思路清晰;
②从视觉、听觉描写景物,视听结合,形象具体可感,如临其境; ③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描写景物,形象生动,饶有趣味。
意难忘-山家 [清]吴伟业 村坞云遮,有苍藤老干,翠竹明沙。溪堂连石稳,苔径逐篱斜。文木几,小窗纱,是 好事人家。启北扉、移床待客,百树梅花。 衰翁健饭堪夸,把瘿尊①茗碗,高话桑麻。穿池还种柳,汲水自浇瓜。霜后橘,雨前 茶,这风味清佳。喜去年、山田大熟,烂漫生涯。 [注]①瘿尊:即瘿樽,用瘿瘤状木根所制的酒杯。
《美哉,葛店》 眼前随处可见的一幢幢高大雄伟的建筑装点起你明媚的笑容,不远处建筑工地上
的庞大地基,次第显影,泼墨挥豪出你的宏伟布局和宏大手笔,一声一声的叮当声像 在召唤这个崭新的时代,又像是在诉说奋斗者的艰辛。宽敞干净的马路上,人潮涌动, 夏家榜前,葛仙楼上,游人如织,紫菱湖畔的花儿开得正艳,杜家山上的青青漫草染 绿了大片大片的山坡,久违的布谷鸟的叫声,响彻葛店的天空,给四月播下奋斗的希 望,也播下耕耘的幸福,葛洪花园广场上不知名的孩子,是谁,把一尾纸鸢放飞?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分析术语归纳指导 全国通用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分析术语归纳指导 全国通用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分析术语归纳指导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内容的。

具体来说,对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达方式运用上的技巧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方面的技巧。

从高考试题来看,对表达技巧的考查不但要求学生判断某种表达技巧是什么,而且要求赏析其表达的作用。

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1.顺叙:能按某一顺序(时间或空间)较清楚地进行记叙。

2.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3.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四、修辞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文章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鉴赏文章表达技巧
全 知全能的地位,作品中的人物、故事、场景等无不处于其主宰之下, 知 调度之中。叙述者凌驾于整个故事之上,洞悉一切,随时对人物的思 视 想及行为做出解释和评价。这种视角可以使作者随意地对故事情节及 角 人物形象进行加工处理,但作者的过多干预和介入同时也在作品和读
者之间产生了距离,从而降低了作品的真实度和可信度 有 “有限视角”是限知限觉的视角,以第一人称“我”的角度去叙述事件的 限 过程,特点是叙述时遮蔽了作者的意图,故意隐藏一些环节,留给读 视 者自己去推理、判断和评价,不足之处是叙述的眼光往往较为主观, 角 带有偏见和感情色彩,只能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感
因此又叫作分叙
2.描写
肖像描 展示人物外部形象

神态、动
展示人物的内心及性格特点
作描写
人直
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 交代人物,突出
物接
语言描 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其特 Nhomakorabea,展示其
描描

②描摹人物语态,使刻画的形象栩栩如 性格品质
写写
生、跃然纸上
直接表现人物的思想和内在感情(矛盾、 心理描
焦虑、担心、喜悦、悲伤、兴奋等),表 写
第一 述限制,但它能使小说显得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同时便
人称 于抒发感情
第二 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人称 第三 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人称 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2)叙述视角
1
类 释义
别 “全知视角”大多见于传统小说,一般以第三人称为主。叙述者处于全
开 开篇描写景物,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
头 从景物描写上看,作用是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营造(渲染) 某种气氛等 开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开篇抒情,引起读者共鸣;抑扬开篇, 强化读者印象 中间句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可能是承上启下(过

关于现代文阅读鉴赏表达技巧

关于现代文阅读鉴赏表达技巧

现代文阅读鉴赏表达技巧关于现代文阅读鉴赏表达技巧一、什么是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

广义地说,是指作品运用的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从狭义的方面说,是指灵活运用一般写作原则、规律、方法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而又特殊的艺术方法。

我们关注的应是高考涉及到哪些表达技巧。

高考现代文阅读涉及的表达技巧,归纳起来说,有下列三方面:1.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②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2.文中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铺垫,以及人称的变化等。

3.布局谋篇的技巧:如线索设置、过渡、以及前呼后应等。

上列各点,在历年的高考鉴赏性试题中都常常涉及。

二、鉴赏表达技巧的目标鉴赏表达技巧的目标主要有三项:1.指认文中运用了哪些技巧本项是从知识掌握的角度设题的,能级较低,极少出这样的试题2.分析某种技巧所表达的内容这样的试题往往兼具理解、分析和综合这样几个能级,属于中难度的试题,因此较多出现。

如第37讲“典型试题分析”第1题:“这篇散文题为‘黄土’,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

”就属于这类试题。

3.分析文中某种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这也是常用的题目。

如XX年全国卷第22题:“这篇散文,①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②第六估的结尾改用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XX年的第21题(见后文“典型试题分析”),都属于这样的试题。

三、鉴赏表达技巧应注意的问题主要应注意下列两点:1.坚持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以及谋篇布局等,都属于作品形式方面的要素,它们都是为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服务的,因此,鉴赏表达技巧一定要结合着分析所表达的内容,而不能就技巧谈技巧。

以《语文读本》(第二册)《牡丹的拒绝》为例。

这篇散文,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

要鉴赏这些技巧,首先得把握住牡丹“不苟且不俯就不妥协不媚俗,它遵循自己的花期……”的性格,把握住牡丹“虽美却不吝惜生命,即使告别也要留给人最后一次惊心动魄的体味”的精神,而且鉴赏活动要紧扣这样的内容来展开。

现代文阅读表现手法总结

现代文阅读表现手法总结

现代文阅读表现手法总结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

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点: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

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分析术语归纳(高三)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分析术语归纳(高三)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分析术语归纳(高三)柴建祥一、叙述人称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叙述方式1. 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2. 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三、描写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4.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6.简笔勾勒与工笔细描四、修辞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五、结构安排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表达技巧汇总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表达技巧汇总

文学作品表达技巧汇总郑巧巧表达技巧大致包括:一:表达方式二修辞手法三:表现手法四:布局谋篇五:选材特点高考现代文阅读涉及的表达技巧,归纳起来说,有下列三方面:1.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①叙述的技巧,如顺序、倒叙、插叙、补叙;②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③抒情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

2.文中运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以及人称的变化等。

3.布局谋篇的技巧:如线索、过渡、呼应、悬念、巧合、铺垫、伏笔、抑扬、详略。

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1.记叙:顺序、倒叙、插叙、补叙◆顺序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事件记叙得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倒叙使结局得到强调,设置悬念,增强生动性,使文章引人入胜。

◆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故乡》中有两处插叙。

一处是当“我”的母亲谈到闰土时,作者用“这时候,我的脑海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

”引出对少年闰土形象的插叙。

另一处是对杨二嫂形象的回忆。

这两处插叙使闰土、杨二嫂过去与现在的不同形象及不同生活境况形成鲜明对比,充实了文章内容,深入开掘了主题思想。

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

情节更完整、内容更丰富、主题更深刻。

2.描写:可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工笔细描、粗笔勾勒、白描;人物描写、环境描写;。

◆白描手法:语言朴实,格调清新,平中透奇,含义深邃,真实感人。

文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例[2004年全国高考第19题]第九段中,作者对老家河流、风沙、屋顶、炊烟、做饭的人……的回忆,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手法?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4分)答案: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以朴素的语言写出真情。

2011现代文阅读之六:分析、归纳文章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

2011现代文阅读之六:分析、归纳文章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

(三)、11.第①节在文中引出“鸟儿为什么歌唱” 的问题; (2)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分,每点1分)
13.第④、⑨节中的数据,有什么作 用?(3分)
更准确地说明了科学家为研究 “鸟儿为什么歌唱”所杀的鸟的 数量之多。(3分,写出“更准 确”得1分,结合原句分析得2分)
----分析、归纳文章的
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
写作方法角度:
常见的表达技巧
1 .运用生动传神的语言、动作、神态、肖像 及细 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2 .恰当的环境描写; 3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象征。 4 .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 6 .设置悬念 7 .语言的运用(生动感人;清新优美,运用多种 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对偶、拟人、用 典等;朴素隽永;风趣幽默。) 8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 合运用。 5 .欲抑先扬
构思角度:
1.跌宕起伏的情节(有扬有抑); 2.开头、结尾的安排(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3 .过渡、照应的设置; 4 .丰富的 想象和联想; 5 .详略的安排。
选材角度:
1 .题材新颖,独具匠心;
2 .以小见大。
借助于位置分析写法
1.用于开头的,有开门见山、蓄势、铺垫等; 2.用于结尾的,卒章显志 画龙点睛等; 3.用于全文的,有首尾照应、联想想象、情景交 融、对比烘托、叙事议论抒情写景融于一炉、欲 扬先抑、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点面结合(概括 叙述与具体叙述相结合)、象征、夸张、讽刺、 寓庄于谐、倒叙、插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 合等 。
散文:
语言特色
凝练准确;典雅优美;干净利落; 清新隽永;生动形象,色彩鲜明;
朴实纯真,富有表现力;
细腻情真,亲切自然;
语言精警,富有哲理;

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的鉴赏

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的鉴赏

现代文阅读中表达技巧的鉴赏鉴赏是人们通过特定媒体与艺术形式,逐步进入对作品的具体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的精神活动。

它既受作品本身特性的规X,又调动鉴赏者本身的想像力,因而具有再创造的性质。

鉴赏表达技巧在高考的现代文阅读和古诗词鉴赏中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必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会答题,答好题。

下面结合高考中现代文的阅读,谈一谈对文学作品表达技巧的鉴赏。

一、表达技巧的类别一般说来,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大致包括四个方面:1.作品中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如描写的技巧、表达的技巧、抒情的技巧等。

2.作品中运用的某些表现手法,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抑扬(先扬后抑或先抑后扬)、庄谐,以及人称的运用等。

3.作品布局谋篇的技巧,如构思的技巧、线索设置的技巧、交待和照应的技巧等。

4.语言表达的技巧,如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风格的特色等。

二、鉴赏表达技巧的要求鉴赏表达技巧的要求,概括起来说有两个层面,一是揭示作品运用某种表达技巧所表达的内容,二是阐述运用某种表达技巧的表达作用和好处。

第一层面的,如1999年全国卷《创造宣言》第2题,“第四自然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那么一笔下去,万龙点睛。

’这里所用的几个比喻分别比喻什么?〞又如2001年春季招生卷《黄土》第1题,“这篇散文题为‘黄土’,请结合阅材料,简要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

〞像这样的设题只要这样作答:“刀法〞比喻教育方法,“万像〞比喻众多的教育对象。

“万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象成才。

后一题只要答出“象征父亲,象征老一代农民,象征宽容〞就可以了。

这类试题基本上还在“理解〞的X围内。

纵观考查文学作品阅读能力的全国卷,横向比较2004年15套试卷,更多的是属于第二层次的试题,即要求分析运用某种表达技巧的“作用和好处〞。

如2003年全国卷《乡土情结》第3题,“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分析术语归纳指导

现代文阅读(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分析术语归纳指导

三、描写
总体来说,描写有以下一些作用:①再现自然风光
②描绘人物的外貌及内心世界
③交代人物活动的自然及社会环境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只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而且高考题已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
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
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用术语:
一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如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
二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排比的作用是节奏鲜明,增强气势,便于抒情;第一人称真实,第二人称亲切,第三人称客观;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高考现代文阅读: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高考现代文阅读: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及其效果

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及其效果重点提示: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方法指导: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及其效果属于考试说明中鉴赏评价D级能力。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语言表达”重在艺术表现力。

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艺术魅力”要求理解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体现,一篇成功的文学作品往往既具有其深刻的思想性,又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从而产生吸引读者的艺术力量。

艺术魅力包括表现手法、结构等几方面。

修辞属于表现手法,因为考卷中常出现,所以单列。

需要强调的是,无论考查哪种手法,答题时都必须首先明确说出所用手法的名称,这一点下面分点讲解时不再重复。

1.修辞(2012年《考试说明》中要求掌握的修辞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1)比喻作用: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高深的事理浅显明白,使复杂的事情清晰突出,使抽象的事物生动具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例:《落叶是疲倦的蝴蝶》(2007年福建卷)请指出“我看到母亲那对干瘪的乳房,像两只残缺不整的讨饭的碗,却为我们讨来了一生的盛宴”这句话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6分)答:这里运用了比喻,把母亲耗尽生命为孩子创造幸福的内涵形象生动化了,凸现了母亲一生的辛劳,强调她为了孩子费尽心血,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激。

解题方法:要写出比喻的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2)比拟作用:使被描述的人或物特征鲜明、形象可感;使阐述的道理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使抒发的感情更为强烈,更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这种手法有时和人称的变化结合在一起运用。

例:《书房花木深》绿萝是最调皮的,它在上上下下胡乱“行走”——从桌子后边钻下去,从藤椅靠背的缝隙中伸出鲜亮的芽儿来。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⑤段的画线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5分)答: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调皮”、“行走”、“钻”、“伸”等词语生动而形象地表现出绿萝自由顽强的生长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欲扬先抑(先抑后扬) (反衬、铺垫)(2 分)
15.读第8、9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句流露出 阮籍对黄昏是怎样的态度?(2分) 流露出对黄昏的一种厌恶(排斥、不喜欢) (2分) (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句流露出 李商隐怎样的情感?(2分)
承认黄昏虽美却已接近尾声,流露 出的是一种无奈和惋惜。(2分)
----分析、归纳文章的
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
写作方法角度:
常见的表达技巧
1 .运用生动传神的语言、动作、神态、肖像 及细 节描写来刻画人物; 2 .恰当的环境描写; 3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象征。 4 .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 6 .设置悬念 7 .语言的运用(生动感人;清新优美,运用多种 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对偶、拟人、用 典等;朴素隽永;风趣幽默。) 8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的综 合运用。 5 .欲抑先扬
从作品的整体上来把握它的表现手法时, 就要注意不同文体的作品。
抒情散文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托物赞人、抑扬结合、 象征等 手法; 记叙文的写作手法如首尾照应、画龙点睛、 巧用修辞、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 映等; 议论文写作手法如引经据典、巧譬善喻、 逆向求异、正反对比、类比推理等; 小说的描写手法、烘托手法、伏笔和照应、 设置悬念、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 写结合等。
赏析语言特色注意点

寻找有特色的文句是前提
赏析角度:
1.词语的锤炼(生动传神) 2.修辞手法的运用 3.哲思睿语(理) 4.蕴含的情感(情)
课堂练习
• 12.黄昏是一种美丽,镜泊湖的黄昏更是充满着 美丽。但文章开篇却从“黄昏有时是一种错误” 说起,从表达技巧上看,这是怎样一种表达技巧? (2分)
构思角度:
1.跌宕起伏的情节(有扬有抑); 2.开头、结尾的安排(卒章显志、画龙点睛); 3 .过渡、照应的设置; 4 .丰富的 想象和联想; 5 .详略的安排。
选材角度:
1 .题材新颖,独具匠心;
2 .以小见大。
借助于位置分析写法
1.用于开头的,有开门见山、蓄势、铺垫等; 2.用于结尾的,卒章显志 画龙点睛等; 3.用于全文的,有首尾照应、联想想象、情景交 融、对比烘托、叙事议论抒情写景融于一炉、欲 扬先抑、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点面结合(概括 叙述与具体叙述相结合)、象征、夸张、讽刺、 寓庄于谐、倒叙、插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结 合等 。
16.选出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

B
)(2分)
A.文章第一段强调黄昏是一个“不可复制的 美丽”,自然而然地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 B.文章引用阮籍和李商隐诗句的目的,是为 他们不能参透生命而感到惋惜。 C.文章按时间顺序描写镜泊湖的黄昏,为读 者呈现了一幅水上黄昏的优美画卷。 D.文章不仅写景,还让读者感受到一种积极 而又超然、宽广的胸怀。
(三)、11.第①节在文中有什么表达
效果?(2分)
(1)引出“鸟儿为什么歌唱” 的问题; (2)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分,每点1分)
13.第④、⑨节中的数据,有什么作 用?(3分)
更准确地说明了科学家为研究 “鸟儿为什么歌唱”所杀的鸟的 数量之多。(3分,写出“更准 确”得1分,结合原句分析得2分)
(二)、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分)
科学不怕挑战(或“科学 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 学。”)
6.第③④段运用了事例来论证,请 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 (4 分)
第③段:量子力学曾受到爱因斯 坦理想实验的挑战(2分); 第④段:进化论曾受到创世说者 的频频发难(2分)。
9.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3分) 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1分), 将科学不断受到挑战比作了大浪淘 沙,证明了科学是不怕挑战的,从 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 象、浅显易懂落; 清新隽永;生动形象,色彩鲜明;
朴实纯真,富有表现力;
细腻情真,亲切自然;
语言精警,富有哲理;
语言含蓄,意味深长。
说明文:
(1)用语准确 (2)语言生动(平实)
议论文
(1)精练严密,富有说服力。 (2)生动形象,含蓄隽永 (3)尖锐泼辣,富有文学性 语言精警,内涵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