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环境化学第七章 气候变化的大气化学原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全球变暖潜势
全球变暖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是一个相对概念,定义为单位
质量的某一温室气体在一定时间内相对于参考气体的累积辐射能力。
第三节 气溶胶的辐射强迫
气溶胶的辐射强迫:一方面导致大气对太阳光散射作用增强, 反照率增加,产生负的辐射强迫;一方面吸收太阳辐射,产 生正的辐射强迫。
弹性散射 非弹性散射 一次散射 多次散射
x2r/
X<<1 瑞利散射;0.1<x<50 米(Mie)散射 x>50 几何光学方法
大气散射参数的观测研究
消光系数Kex: 测量光(I0)通过一段距离(L)的 衰减
II0ekexl
光学厚度是一段路径大气消光系数的总和:
kexdl
垂直路径的大气光学厚度为:
+0.20
化生燃料OC内混合
+0.17
外混合
+0.2
2. 生物质燃烧产生的BC
外混合物
气溶胶 生物质燃烧(BC+OC) 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烧BC
直接辐射强迫/(W·mˉ²) -0.3 -0.74
-0.14/-0.23 +0.4 +0.27 +0.54
一、大气对辐射的吸收和散射 吸收:空气分子与电磁波发生相互作用时,一部分电磁 场的能量转化为分子或原子内部的能量。被吸收的能量可 使温度增加,也可变化为化学能或导致光化学反应。一般 吸收都伴随着分子内部的能级跃迁,具有波长选择性。
I I0e0LalNdl
散射:当电磁波照射到折射不均匀的地区时,会发生传 播方向的改变,称为散射。大气中的空气分子、水滴、气 溶胶粒子、冰晶等颗粒物会造成散射,由于温度不均匀导 致的湍流块也会造成散射。散射过程特点是将波传播的方 向改变。
温室气体的净效应不只取决与它对地球长波辐射的 吸收,还取决于它自身发射的红外辐射。
CO2进入平流层,由于浓度很低,吸收的红外辐射 很小,但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激发态分子 比例也随着高度增加而增加,净结果是更多的辐射能 量进入到宇宙空间,与对流层相反,平流层CO2起降 温作用,H2O也一样。
IPCC,2019
北半球/南半球 比例
IPCC,2019
SO42气溶胶种类
-0.40[2X]
-0.4[2X]
全球平均直接辐射强迫/(W·m-2) [不确定因子]
IPCC,Second Assessment Report
IPCC,2019
>1 北半球/南半球
比例
IPCC,2019
化石燃料BC
+0.10[3X]
一、气溶胶的直接辐射强迫
气溶胶的消光作用:散射和吸收,以散射为主 Dp<0.05μm, 爱恨核模 瑞利散射 主要对紫外光散射大 0.1< Dp<1 μm,积聚模 米散射辐射强迫主要来源 Dp> 10 μm ,消光佯谬
米散射消光系数理论计算公式:
e()0 D P m 1D 4P 2Q e(m ,)n (D p)dp D
二、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大气中温室气体分为两类:一种能吸收和发射红外辐射, 称为辐射活性气体,包括CO2,CH4,N2O和卤代烃等寿命较长, 在对流层大气中混合均匀的气体,也包括时空分布差异很大 的O3;另一种不能或只能微弱地吸收和发射红外辐射,但可 以通过化学转化来影响辐射活性气体的浓度水平,称为反应 活性气体,包括NOX,CO和VOCS.
由于温室效应的存在,实际上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为15 ℃
S0 4
(1
A)Ta4A1
Tg4(1AL)
S0 4
(1
A)(1
AS)Tg4AL
Tg4
Tg 4
S0 4
(1
A)(2
AS
)
(2 AL )
Ta 4
S0 4
(1
A)( AS AL AL (2 AL )
AS AL )
当大气层对长波辐射吸收率AL增大时,地面温度也将升高 地面辐射收入总是大于支出,多余能量用于水分蒸发,以潜热
粒径:积聚模态气溶胶粒径与太阳短波辐射波长相近,具有 最大的质量消光系数,又易悬浮在大气中,大气寿命长, 是辐射强迫的主要贡献者。
化学成分:外混合:不同成分以独立个体存在 内混合:单个颗粒物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
全球平均辐射强迫清单
气溶胶种类
全球平均直接辐射强迫/(W·m-2) [不确定因子]
IPCC,Second Assessment Report
平流层O3损耗,降低平流层温度,降低向下的红外辐射; 增加进入对流层紫外辐射,使对流层光化学过程活跃,OH浓 度增加,加速CH4和HFCs的去去除,起到降温作用
NOX 升高会使CH4和HFCs浓度降低,O3浓度升高,另外 作为N肥,沉降到地面和海洋,促进植物生长,降低CO2浓度, 对辐射平衡的影响很难量化。
(z) kexdz
整层大气垂直光学厚度为: z
(0) kexdz
0
太阳光度计测量大气光学厚度: SS 0e( x-p 0 s e0)c
地球大气系统接受 的太阳短波辐射
S0R2(1 A)4R2T4
Te 4
S0(1 A)
4
地面、大气及地气系统的辐射平衡
地气系统向宇宙空间的 长波辐射
太阳常数:S0=1367 W/m2; 行星反照率: A=0.3; 斯蒂芬-玻尔兹曼常数 σ=5.6696×10-8 W·m-2·K-4 计算结果:Te=255K (约-18℃),为地气系统平衡时的有效温度
气溶胶对于成云的影响
1. 第一种辐射强迫作用 只有含有可溶性物质的气溶胶才能成为CNN,包括硫酸
盐气溶胶、海盐气溶胶、硝酸盐气溶胶以及表面含有亲水基 团的有机气溶胶。目前,主要对0.1~1μm之间的硫酸盐气 溶胶研究较多。
北半球海洋地区第一种间接辐射强迫不确定性分析
参数 北半球海洋地区背景N/(个·cmˉ³)
“大气窗 口”7~13μm 地面长波辐射很强, CO2和H2O吸收很小 但O3,CFCs 吸收很大
判断一种物质是否为温室气体,主要有三个
方面:1. 该气体必须有足够宽的红外吸收带,在大气中浓度足够高,
能显著吸收红外辐射;2. 该气体如果在7~13 μm的大气辐射窗口有吸 收,对温室效应的增强最有效;3.大气寿命长。
二 一次 次生 排 气 成 放 溶 胶 浓 度C I升N高 C INPCDN 浓 C 度 增 大 , 粒云 云 云 径变的 的 的 小 生 光 反命 学 照周 厚 率 辐 期 度 增射 增 增 加强 加 加 F迫 ) CC— N—云的凝结核; CDN —C —clouddropnluetmcboenr ceino,tn云 rat滴数浓度; IN——冰核; IP——冰晶。
>>1
除硫酸盐气溶胶外,生物质和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含碳气溶 胶、炭黑气溶胶及沙尘气溶胶也是间接辐射强迫的主要贡献者。
吸水性
气溶胶粒子吸收后粒径和消光系数都会增大
潮解相对湿度(DRH), 如果环境 湿度大于DRH,颗粒则吸水生长 半径增大;如果低于DRH,则水 分蒸发,粒径降低。
湿度消光增长因子f(RH)
北半球海洋地区人为干扰N/(个 ·cmˉ³) 云中液态水(LWC)的含量/(g·mˉ³)
硫酸盐颗粒背景浓度/(μm·mˉ³)
云层厚度 硫酸盐扰动量 f T 平均表面反照率
中心值 140 217
0.225 1.5 200 3.6 0.24 0.92 0.06
2/3置信区间 66-214 124-310
+0.20[2X]
>>1
化石燃料OC
——
-0.10[3X]
>>1
沙尘气溶胶Leabharlann Baidu
——
-0.60-+0.40
——
不确定因子: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与最可能值的比值
二、气溶胶的间接辐射强迫作用
当气溶胶浓度大幅度上升,CCN(cloud condensation Nuclei)数目增加,云中含水量不变的情况下,云滴的数浓 度增加,粒径减小,云对太阳辐射的反照率升高,造成负的 辐射强迫(第一种);云滴粒径减小,使降水效率降低,云 的寿命增长、云厚度以及云量增加,产生负的间接强迫效应 (第二种)。
三、炭黑气溶胶(BC)的辐射强迫以及气候效应
炭黑气溶胶对光一吸收为主,对大气又加热作用,使全
球气候变暖。
全球BC辐射强迫清单
1.
化石燃气溶料胶燃烧产生的BC
直接辐射强迫/(W·mˉ²) +0.20
混合状态或光学参数Φ 外混合
+0.36
硫酸盐内混合
+0.16
外混合
化学燃料燃烧BC
+0.42
硫酸盐内混合
气体分子的红外辐射
基态(E0) 碰撞活化、吸收光子 激发态(E1) 激发态(E1) 自发发射、受激发射、碰撞失活 基态(E0)
对流层由于气体浓度高,碰撞活化和碰撞失活是主导因素
激发态分子数 基态分子数
N1 g1e(E1E0)/kT N0 g0
玻尔兹曼分布:处于激发态的分子数目随着 温度降低而减少,辐射能量也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少
气候异常:指正常气候起伏中出现的明显反常现象,导 致人类及动植物的不适应,影响人类社会及生产活动,危机 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并可能导致飓风、热浪、暴风雪等 灾害性时间。
大气辐射以及各个圈层内部和相互之间的物理、化学和 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决定了气候变化。
温室效应 气溶胶:阳伞效应
第一节 大气辐射传输过程
The importance of black carbon has only recently been recognized
Linkages of Air Pollution to Climate Change
O3 (0.3+0.1)
Black (0.8) Carbon
(Hansen et al., PNAS, 2001)
3. 冰云与气溶胶间接辐射强迫 地面排放气溶胶传输到对流层的上空,成为冰的凝结核
有利于冰晶的形成。 飞机排放的颗粒物在高空形成冰核,称为在高空形成了
凝结尾迹,有利于冰晶沉降,降低了高层空气中水蒸气含量 从而影响卷云的形成和大气湿度垂直廓线,进而产生间接的 辐射强迫。
4. 气溶胶的间接辐射强迫清单
全球年平均简介辐射强迫清单
0.125-0.325 0.85-2.15 100-300 2.4-4.8 0.19-0.29 0.78-1.00 0.03-0.09
2. 第二种间接辐射强迫作用 CNN增加,降低云滴大小,降低云滴碰撞合并的速率,
导致降水效率的降低,云寿命增长,进而影响大气中水和 热的垂直分配、全球水循环、对全球天气变化的作用不可忽 略,但由于影响因素很多,测定非常困难
和热对流方式给予大气;整层大气辐射平衡为负,通过地面显热和潜热补偿
实际辐射平衡状况在不同纬度和季节都会有所变化
第二节 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能够吸收来自地面、大气和云层的部分红外辐 射,并向外发射红外辐射,由于这些微量气体发射的红外辐射是朝向 各个方向的,其中一部分辐射返回地面净的结果是将能量阻截在低层 大气中,使地面温度升高,这种作用机制被称为天然温室效应;能够 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就称为温室气体。
全球平均辐射强迫/(W·mˉ²) [不确 定因子]
IPCC,Second assessment Repot
IPCC,2019
北半球/南半球比 例
IPCC,2019
简介辐射强迫
0-﹣1.5 [硫酸盐]
凝结尾迹卷云效 --

--
0-﹣2.0
>1
[第一种间接辐射
强迫,所有气溶
胶]
0.02[-3.5X] 0-0.04
三、温室气体的辐射强迫
辐射强迫:考虑某一扰动作用于气候系统,当平流层温度 已调至辐射平衡状态,而地表和对流层仍保持未扰动状态 时,这一扰动所产生的对流层顶平均净辐照度的变化(包 括太阳辐射和红外辐射),称为辐射强迫,单位是W/m2, 能够打破地气系统平衡的扰动,被称为辐射强迫因子。
T F
T——全球平均地表变温化度量 o的 C; , F——辐射强W 迫/, m2; ——气候敏感度oC参 2/W 数。,
第七章 气候变化的大气 化学原理
气候:研究气温、降水、风速风向等气象要素的长期(如 100年)平均规律,是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天气状 况基本特征的综合反映。气候系统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岩石圈和冰冻圈共同组成,气候是这些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
气候变化:指长时期内气候状态的变化,通常用不同时期 温度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统计量的差异来反映,变化的时间尺 度从最长的几十亿年到年际、季际、月际。
能够简单、准确反映某一辐射强迫因子对气候系统的影 响。
直接辐射强迫:辐射活性气体通过吸收和发射红外辐射对辐 射平衡产生影响。 间接辐射强迫:反映活性温室气体通过影响化学转化过程和 大气中反映活性物种(例如OH)的分布对辐射平衡产生间 接的影响。
新增温室气体产生的辐射强迫会 随着其本底浓度的增加而减弱, 存在饱和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