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合集下载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课件】【北师大版】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课件】【北师大版】

7、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什么? 交战双方分别是谁?结果如何? 赤壁之战 ; 曹操对孙权、刘备 ;孙刘 联军以少胜多
8、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孙权称王 9、263年西晋灭蜀,280年西晋灭吴,统一 全国。 错误:西晋灭蜀 理由:灭蜀的是魏国。 10、蜀丞相诸葛亮领兵攻打曹操,曹军营的 大旗上写着 “魏”字。 错误: 曹操 理由: 蜀丞相诸葛亮时代,曹操已去世,曹 丕建魏。所以诸葛亮应是攻打曹丕。
青瓷狮罐
东吴青瓷羊尊
A B C D
A B C D
我国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封建社会的?
A.战争
C.变法
B.讲和
D.革命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用陶罐盛水 C.穿棉布衣服 B.吃猪肉、狗肉和蔬菜 D.住在半地穴式房屋
下列生产工具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最 早使用的是 A. B. C.
这两幅图画的是什么?请问它们何时开始广泛 使用的?
A、铁制农具 C、铁制兵器 E、西周 F、商朝
B、铜制农具 D、铜制兵器 G、春秋 H、战国
聂(打一先秦历史人物)
桃李花开日,梧桐叶落时(打 一古书名)
山下有条虫,像龙不是龙 (打传说中的一个人物)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打一古地名)
266年, 司马炎 篡夺了 皇位, 建立了 西晋, 定都洛 阳。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1、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
躲避战乱
2、北方人口南迁的时间?
东汉末年、西晋后期
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建立东晋
淝水之战(383年)
交战双方: 东晋——前秦 战争特点: 东晋以少胜多 淝水之战的意义:
淝水之战东晋的胜利,再次阻止了 游牧民族的南下,使南方经济的发展进 程没有被打断。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掌握人口的南迁;淝水之战;南方经济的发展。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南方经济为什么能够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事物的能力。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北南双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开发的结果;劳动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教材分析〗本课在教材中从其内容和篇幅上讲都不重要,其中“人口南迁”“淝水之战”“南方经济的发展”三节中,只有“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节是必讲内容。

重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

学生详细了解南方发展的具体情况,以此理解此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江南经济发展并缩小了南北经济的差距。

难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

从社会环境上来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分裂和频繁的战乱从总体上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的,那么,为什么在动荡的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却能够得以发展,学生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加强引导。

重、难点突破方案:教师逐步引导,辅助以课件展示,学生通过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课堂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过程〗导入:(借助挂图或将地图制作成课件)回顾秦汉以前南北方开发的情况,再对比今天南北方发展的情况,提出疑问:什么时候、是什么改变了这一状况?一、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原因教师给出问题提示逐步引导,学生讨论,并归纳设计板书。

(1)东汉末年,南北方的局势发生了哪些变化?(2)三国鼎立期间南北方又有了哪些新的发展?为什么?(3)教师补充西晋与东晋的更替和北方的分裂。

淝水之战请学生讲一讲成语“风声鹤唳”的来历。

讨论:淝水之战中东晋的胜利会给南北方的发展带来哪些影响?二、具体表现:利用课件展示1.农业:麦稻间作、双季稻2.纺织业:蜀锦3.冶铸业:灌钢法4.制瓷业:青瓷5.造船业:吴国的船队到达夷州(今天的台湾)6.城市的发展:建康城通过图片、史料等直观的多方面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此时南方经济的发展。

【学习课件】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学习课件】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ppt课件
17
阅读完以上反映不同时期江南经济状况的 材料后,进行总结。
——总结:秦汉时期,南方经济远远落后 于北方;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 经济逐步发展。
ppt课件
18
教师指出南方经济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 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活动:学生分为两组,分别阅读课文中关于 农业、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内容,再设计活动, 将所掌握的内容展示给大家。
这一过程不仅是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师生 之间也应互动。教师可以给予解疑和指导,也 可以参加到活动中,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ppt课件
19
活动结束后,每小组再派一位代表写出板书。
农业的发展
开辟湖田 改进耕作技术 兴修水利 农作物品种增 多 饲养家禽、家 畜
手工业的发展
纺织业:技术进步 冶铸业:发明灌钢法 制瓷业:青瓷烧制技 术高 造船业:造船技术发 达
ppt课件
15
三国两晋时期的江南
展示三国两晋时期瓷器图片(羊尊、猪圈、 鸡笼、羊圈)。思考:这些瓷器反映了当时 南方经济出现了什么新情况? ——三国两晋时期,南方已经饲养家禽家 畜了,手工业也取得了很大成就,说明南 方经济较秦汉时期有了很大进步。
ppt课件
16
南朝时期的江南
出示《宋书》中对南方经济的描述。由于 此段文字较难理解,最好再将其译成白话 文。请学生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江南之为国盛矣。 (江南是全国最繁 荣昌盛的地方 )
ppt课件
商品经济的 发展
商品经济初步 发展 城市繁荣 人口众多
20
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一直都很优越,但为什 么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才快速向 前发展呢?
生思考、讨论,师将学生的回答逐条写在黑 板上。大致如下: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58bb2812-6eb9-11ec-8eb0-7cb59b590d7d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教案第21课南方的经济发展胡家窑学校一、教学内容人口南迁的原因及分布;东晋在淝水之战的胜利及其意义;江南经济的发展及其表现。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1)了解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2)了解南方经济在哪些方面得到了发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调查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2)收集历史典故和历史成语,更好地了解历史。

(3)通过创设情境采用访谈的方式,概括南方经济的表现,提高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情绪、态度和价值观(1)使学生认识人口南迁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2)学习祖逖从小立志、奋发图强的精神。

(3)推动江南经济发展,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分析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困难: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程][教授新课程]今天中国最富有的城市大多集中于中国的东南沿海一带,然而结合我们之前学过的知识,中国的北方一直是中国的经济重心。

那么中国的南方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又是哪些原因促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回到南方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共同探索一下其发展的奥秘。

一、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1。

人口向南迁移学生活动:投影《秦朝四十七郡分布图》以及教材p111“材料阅读”材料。

老师:这些材料反映了南方经济的哪些方面?学生讨论并回答。

总结:通过该材料我们知道秦汉时期江南开发不够充分,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相对于北方是落后的。

事实上,秦汉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

那为什么北方人会去相对落后的南方呢?学生回答:因为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一教师问:请同学们结合教材p107内容,了解当时人口南迁的情况。

第21课__南方经济的发展课件

第21课__南方经济的发展课件

魏 东汉
一、政权分立
1、全国政局特点:
蜀 吴
十六国
西晋
东晋
三 政权分立、 百 南北对峙、 七 2、南方: 十 多 (1)六朝: 年 都城都在今南京
(2)特点:
相对安定、 地区经济发展
北朝
南朝
宋、齐、梁、陈
隋朝
东晋十六国时期全图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
请同学们阅读地图,指出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区 分南方和江南的地理范围、找出南北方的两条大河
——《宋书》
原文大意
……民户越来越多, 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 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土地辽阔,物产丰富,百姓 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年大丰收,就可以解决好 几个郡的粮食。会稽(kuaìjī )地区临海靠湖,有良田 数十万顷,肥沃的土地价格很贵。这是关中的鄠(hu) 杜地区根本不能比的。荆州的富饶,扬州的肥沃, 渔、盐、物产和木材的丰富,可以满足各地区的需 要。各种丝织品和麻织品足可以供应天下人使用。
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二、人口大量南迁
人口南迁的线路。
西


湖 南 、 湖 北 、 四 川 等 省 。
他 们 南 安 迁 徽 到 、 江了 今 苏 天 、 的 浙 哪 江 些 、 省 江 份 西 、?
——
探究:人口南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⑴南方人口增加了,为南方经济 的发展提供了劳动人手,也带去了先 进了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对南方经 济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⑵北方与南方人生活在一起,他们 相互学习,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局面, 推动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⑶但是当时的北方人不敢面对现实, 采取了逃避的方式来躲避战乱,这种 消极人生态度应该批评。

21南方经济的发展ppt

21南方经济的发展ppt

15.下列属于冶炼技术一大进步的是( ) .下列属于冶炼技术一大进步的是 A.实行麦稻兼作 B.灌钢法的发明 . . C.制瓷业的进步 D.织锦业的推广 . . 16.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 ) . ①修建水利工程 ②南北水旱技术结合 ③牛耕和粪肥的推广 ④小麦的种植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 . . 17.考古新闻:江苏某地区发掘出一批青瓷,专 .考古新闻:江苏某地区发掘出一批青瓷, 家认为它的烧制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家认为它的烧制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是当时 人们日常生活用具。 人们日常生活用具。请你判断它大概是什么时期的 A.秦汉时期 B、 夏商时期 . 、 C、 两晋南北朝时期 D、 两晋南北朝及以后 东汉至西晋初年, ①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内迁 ②北方黄河流域的农民大批南迁 ③东南沿海居民迁往南洋各地 ④北方黄河流域人民迁往长城以北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 . . . 19.南方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也促进城市的 .南方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繁荣。下列城市人口达到百万的是( 繁荣。下列城市人口达到百万的是( ) A.建业 B、 长安 C、 洛阳 D、 建康 . 、 、 、
12.下面不是以少胜多的战役的是 (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 . C.淝水之战 D.长平之战 . .
)
13.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曾经出现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过的统一政权有 ( ) 曹魏②西晋③东晋④前秦⑤ ①曹魏②西晋③东晋④前秦⑤北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 .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 . 14.三国时,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就是现在的 .三国时,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 A.海南岛 B.台湾 . . C.朝鲜 D.日本 . .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玉家湾中学“346”式导学案
科目
历史
年级

上课时间
执教者
路小艳
课题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1课时
累计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北方人口的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江南经济开发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
1.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作用。
2.制作“南方经济发展”的图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确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通过此学习,认识到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这一历史时期北方居民逃移的路线,除少数逃往西北边区和渡海赴辽东外,南下的主要路线有三条
许多北民的南迁,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也为南方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对于发展南方的社会经济,无疑是增添了一支生力军。
〈三〉、江南经济开发
农业经济的发展:一是与三条南下路线相应形成的巴蜀、江浙和两湖、江西三个先进的农业经济区;二是促进了岭南农业的初步开发。此外,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商品化的倾向也是农业发展的一大特色。
二是运用“北方人口南迁图”,使学生知道三条南迁路线的大致情况。
三是分析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作用:一是改变南方人少地广的局面,有利于垦辟荒地;二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经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二〉淝水之战
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往往与战争有关。从东汉末军阀混战开始,虽中间有三国的局部缓和、西晋短暂统一的间歇,但“八王之乱”后接着更是出现空前的大混乱、大破坏,内乱不已,战火遍野,北方人口大量逃移形成的人口流动,其人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史所罕见。
5分
教师提问,并引导学生导入新课
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七上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七上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三、商业的繁荣
A纸币的出现
B以临安为代表的城市商业的繁荣
C海外贸易的活跃,政府设 市舶司进行管理。
四、经济重心南移
原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南方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更 多的自然资源得到开发利用
知识梳理东汉末年—东晋初年
初步开发
南移的三个时期







人口南迁 济

阅读 思考☞
10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南方手工业的发展( 表现在哪些方 面?)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南方经济发展 的原因有哪些?)
一、农业的发展
A灌溉和耕作技术的提高
高转筒车 (王祯《农书》)
水闸
宋·铁犁铧
宋·四齿铁耙 宋·铁镢头
二、手工业的进步
A棉纺织业
《纺车图》
南宋棉毯
B制瓷业(江西)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正门
宋·景德镇影青瓷碗 南宋景德镇窑观
音坐像
三、商业的繁荣
A纸币的出现
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 ——北宋“交子”
南宋“会子”纸币
三、商业的繁荣
A纸币的出现
B以临安为代表的城市商业的繁荣
《清明上河图》商业(船运粮及街)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6.下列六朝时期的城市中,属于新崛起 的海外贸易港口城市的是( ①京口 ②广州 A.①② ③鄮县
B
)
④余杭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
7.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形成于西汉时期,
而名噪一时的海上丝绸之路的源头可以 远溯到( )B
A.东汉
C.隋朝
B.六朝
D.宋元时期
C
)
A.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六个政权在此建都 B.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
C.三国至隋朝期间南方有六个政权在此建都
D.十六国的政权都曾经在此建都
3.人口流动是一种正常的社会发展现象。 我国古代历史上,许多北方官民陆续向
南迁移,形成了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
一次人口流动高峰,这开始于( A.秦朝时期 )
(3)制瓷业:青瓷烧制技术高
青瓷香薰 青瓷莲花尊
青瓷
——商业的发展、 城市繁荣
建康(南京古城)
• ★★★34、江南经济的发展 • (1)原因:① 北方战乱 ,南方安定; ② 人口南迁 ( 长江流域 ),带来劳动力 、 • 先进的 生产工具 和经验;③南方 优 自然条件 越。 • (2)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①农业:开 辟 湖田 ,江南麦稻兼作;兴修水利。 • ②织锦业:蜀锦;专门机构管理丝织业; ③冶铸业:发明 灌钢法 ; • ④ 青瓷 水平高;⑤商品经济发展,城市 繁荣, 建康 是百万人口城市。
农业
概 况 湖田、牛耕等先进生产技术 麦稻兼作,双季稻; 水利工程
纺织业
冶铸业
手工业
--
蜀锦、设立专门机构管理-灌钢法 青瓷-技术发达,远航--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
初步发展,城市繁荣(建康城)
火耕水耨 材料一: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nòu) 。民 狩猎、采集 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 ……饮食还给,不忧 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汉书》 这段话说明汉朝时期南方经济是什么状况? 材料二:(南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 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 矣。„„民户繁育,将曩时一矣。地广野丰,民 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 楚之富,扬郡有全吴 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 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这段材料说明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是什么状况? 这种变化带来什么影响?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
活动分为两组。第一组说明农业的发展, 第二组说明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
开辟湖田, 改进耕作技术,兴 修水利, 农作物品种增多 饲养家禽、家畜
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初步发展, 城市繁荣, 人口众多。
手工业的发展
亦亡千金之家。
——《汉书》
这段话说明汉朝时期南方经济是什么状况?
汉朝时期
北方: 铁器、牛耕 耕作方式—— 南方: 火耕水耨 饲养、种植 谋生手段—— 狩猎、采集
南方经 济落后 于北方
秦 朝 时 设 立 的 四 十 七 郡 图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 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 为业。……饮食还给, 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 家。 ——《汉书》
湖 南 、 湖 北 、 四 川 等 省 。
他 们 南 安 迁 徽 到 、 江了 今 苏 天 、 的 浙 哪 江 些 、 省 江 份 西 、?
——
和祖逖相关的 成语 闻鸡起舞 枕戈待旦 击楫中流
祖逖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 带来了:
•充足的劳动力
•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南北人民共同努力,开发南 方
二、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1.自然条件优越
2.战乱较少,社会较安定。淝水之战 东晋胜利,保证了南方的安定。 3.大量人口南迁
4.南北人民的辛勤劳动 5.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 的措施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 你有何会较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开辟湖田 改进耕作技术
——《宋书》
原文大意
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民户越来 越多,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土地辽阔,物产 丰富,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年大丰收, 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会稽地区临海靠 湖,有良田数十万顷,肥沃的土地价格很贵。 这是关中的鄠杜地区根本不能比的。荆州的富 饶,扬州的肥沃,渔、盐、物产和木材的丰富, 可以满足各地区的需要。各种丝织品和麻织品 足可以供应天下人使用。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3.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辛勤劳动。
4.南方一些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
5.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的发展:
1、开辟湖田:太湖、鄱阳湖、洞庭湖 2、改进耕作技术:将北方耕作技术(栽 培、施肥、牛耕)与南方水田种植相结合 3、创制农作物品种:江南地区普遍实行 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则种双季稻 4、新建水利工程:南阳的马人坡 5、饲养牲畜、家禽

(2)匈奴南下侵扰,西袁北少绍数民族向中 原地区推进。
曹操
刘璋
刘表
孙权
4、北方人口南迁到哪里?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 移民到达岭南一带

西

5、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什么影响?(作用)
——促进江南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人口南迁 开始南迁:东汉末年
时期: 形成浪潮:西晋后期 原因: 北方战乱,南方安定
衣天下。
——《宋书》
原文大意
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 ……民户越来越多,超过了 以往任何时期。土地辽阔,物产丰富,百姓勤劳,努力耕种。 如果一年大丰收,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荆州的 富饶,扬州的肥沃,渔、盐、物产和木材的丰富,可以满足 各地区的需要。各种丝织品和麻织品足可以供应天下人使用。
和生产技术,促进南方经济的发展。
淝水之战(383年)
交战双方: 东晋——前秦 战争特点: 东晋以少胜多
淝水之战的意义:
淝水之战东晋的胜利,再次阻止 了游牧民族的南下,使南方经济的发展 进程没有被打断。
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有 哪些?(可以与人口南迁 结合思考) 2、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有 哪些?(可以从农业、手 工业、商品经济等方面思 考)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

练习
1、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
最主要原因是:(C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 ,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2、江南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是( B )
A、小麦 B、水稻 C、玉米 3、南朝时,冶铁技术进步的表现是( C ) A、用水排鼓风 B、用煤作燃料 C、灌钢法的江南 南方
冶铸业
青瓷烧制技术很高 造船技术 商品经济得到初步发 展。建康城人口达百 万,是当时经济最活
灌钢法 青瓷成为日常用 品
230年到达夷洲
商业方面
南方
青瓷羊尊
青釉莲花瓣带托碗
南朝青瓷莲花尊
铁斧、铁锄
南朝宋代玻璃杯
蜀锦
南朝巨型辟邪石狮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今天,我们身边有没有人口 流动现象? 这些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 用?
六朝古都来历 都城都在今南京
三国时的吴 (建业) 东晋(建业) 南朝:宋 齐 梁 陈 (建康)
一、人口南迁
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南迁 2、西晋末年形成了南迁浪潮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人口南迁的原因
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稳定。
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南迁。
北方人口南迁后的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
到达岭南一带。
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
江浙地区 巴蜀地区 两湖和江西地区
人口南迁产生 了什么影响?
人口大量南迁,补
充了劳动力,带来 了先进的生产工具 和经验。
二、淝水之战
前秦于4世纪 统一北方。
淝水之战示意图
成语来历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hè lì )

七上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优质课件

七上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优质课件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一、人口南迁
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南迁 2、西晋末年形成了南迁浪潮
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
思考:
1、两次大规模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2、人口南迁产生了什么影响?
二、淝水之战
1、背景 2、双方力量对比 3、战斗经过 4、结果及影响
淝水之战示意图
淝水之战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分成两个小组,一方代表前秦, 一方代表东晋,通过辩论探讨淝水之战 的战略战术和战争影响。
蜀锦
南朝“谢公屐”
南朝巨型辟邪石狮
练习:
1、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 的主要原因是:( C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 ,带来先进的生产技 术 D、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南方经济的发展
序言
下载提示:该PPT课件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 决实际问题。PPT课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本编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PPT课件,如数学课件、语文课件、英语课件、地理课件、 历史课件、政治课件、化学课件、物理课件等等,想了解不同课件格式和写法,敬请下载!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耕作方式——北方:铁器、牛耕 南方:火耕水耨 汉 谋生手段——北方:饲养、种植 南方:狩猎、采集
南方经 济落后 于北方
汉朝时期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 (nou)。民食鱼稻,以渔猎 山伐为业。……饮食还给, 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 ——《汉书》
两则材料说明什么?
秦汉时期, 黄河 流域人口多,经济中心 在 北方
4、人口南迁的意义
(1)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大量的劳动人手,而且带来了中原 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经验,使本来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的 江南地区迅速发展起来。 ⑵北方与南方人生活在一起,他们相互学习,出现了民 族融合的局面,推动了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二、淝水之战
1、背景
2、战斗双方
3、结果
4、意义
1、背景:①南方: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建康 (南京),史称“东晋”。②北方:氐族苻坚建 立的前秦政权强大起来,统一了黄河流域。 2、战斗双方:
青瓷
建康(今南京)
从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中,你认为一个地区经济要发展的条件有哪些?
先进的科学技术
充足的劳动力 安定的社会环境
适当的经济政策
优越的自然条件
南方经济发展的对我们现今西部大开发有何现实意义?(合 理化建议)
大力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引进科技人才
招商引资,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
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 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实现共同富裕
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一、人口南迁
1、南迁前南方地区的情况
农业落后于北方、劳动力短缺、生产力水平较低
2、南迁的原因及时间
躲避战乱,西北少数民族向中原推进(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 模最大的人口流动)从西晋末年到南朝初期170年
3、南迁的范围及方向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课件

第21课  南方经济的发展课件
复习纲要
1、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控制了汉献帝 , 取得了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力地位。200年, 袁绍 官渡之战 曹操打败 ,取得了 的胜利,之后 黄河中下游 统一了 地区。 2、 208年 曹操与孙刘联军决战爆发了著名 的 赤壁之战。 3、220年, 曹丕 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改国号 为 魏 定都 洛阳 ;221年 刘备 在成都 称帝国 汉 蜀 孙权 称王国号 吴 号为 史称 ;222年 定 都 建业 , 三国鼎立 局面形成。
请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江南经济的发展
1、南方经济为什么能得到发展,原 因何在? 2、江南经济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
(一)农业的发展: 1、开辟大量湖田 2、北方先进技术与南方水田种植 经验相结合。火耕水耨—精耕细作
3、农作物品种增加,如双季稻 4、新建水利设施
黄 河 流 域 长 江 中 下 游 地 区
他 们 南 迁 到 了 哪 里 ?
你能从这些图片中获取哪些重要信息?
交交交战 战战战争 地双时名 点方间称 :::: 寿东 3 淝 阳晋 8 水 之 , 3 战 今 寿前年 县秦
——
和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
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唳:鹤叫声。形容惊慌 失措,或自相惊忧 )
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的 发展
战乱较少,社会较
安定
大量人口南迁带来
手工业 的 发展
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 产工具和经验
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
城市繁荣、人口众多
淝水之战
战争的结果:东晋胜利 东晋的胜利对南方经济的发展有什么重要 意义?
东晋淝水之战的胜利,再一次阻止了游牧民 族南下,使南方经济发展的进程没有被打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朝
宋、齐、梁、陈
隋朝
(2)特点:
相对安定、 地区经济发展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 天,我们身边有没有人口流动现象?这些 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有什么作用? 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带来了先进生 产力和劳动力,促进闭塞、贫穷、落后地 区的开发;促进交通道路;促进先进技术 的推广;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促进新兴 城镇的兴起和繁荣。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发展 的原因(重点)
①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技 术; ②战乱少提供了和平环境; ③南方统治者的有利政策; ④江南的自然条件; ⑤南方北方人的共同开发。
二、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
1、战斗双方:
前秦(北方少数民族政权) 东晋(汉族政权)
2、结果——东晋以少胜多
3、意义——阻止了游牧民族的南下, 使南方的经济发展进程没有被打断。
一、课堂训练
1.下列哪些成语反映的是淝水之战时的情况( D) ①破釜沉舟 ②投鞭断流 ③草木皆兵 ④揭竿而起 ⑤风声鹤唳 ⑥斩木为兵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④⑤⑥ D、 ②③⑤ 2.好多同学为家乡经济成为全国的中心感到自豪。 下列造就这成果的历史背景(南朝时期的江南)哪 个是不正确( ) A A.南方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 B. 南方的社会环境比较稳定 C.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传入南方
1、对照地图说说南迁的线路。
东 西 中
一、人口南迁
1、南迁前南方地区的情况
农业落后于北方、劳动力 短缺、生产力水平较低 2、南迁的原因 躲避战乱 古代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 3、南迁的范围及方向 西线进巴蜀地区、东线进江浙地区、 中线进两湖和江西地区
和祖逖相关的 成语 闻鸡起舞 枕戈待旦 中流击楫
第21课南方经济的发展
学习目标
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
曹操 通过 官渡 之战统 1、东汉末年, 一北方。 赤壁 魏 2、 之战后,曹丕建立 国; 刘备 建立蜀国;孙权建立 吴 国,三国鼎 立局面形成。 3、公元266年,魏国权臣 司马炎 废魏帝 自立,改国号为 晋 ,史称 西晋 。
远观 远察 多北 南 地 于方 方 图 南人 地 、 方口 广 思 ,稠 人 考 说密 稀 : 明、 、 北 了经 经 方 什济 济 的 么繁 落 郡 问荣 后 的 题数 ?目
秦 朝 时 设 立 的 四 十 七 郡 图
汉朝时期
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nòu,锄 草)。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
业。……饮的都市
4、海外贸易:南方商人的船队远航
二、南方经济的开发
表现:农业
北方牛耕 南方牛耕
牛 耕
洞庭湖
太湖
鄱阳湖
水 磨 模 型
龙骨翻车
弓 箭
牧 马

水 碓
兴修水利 荆江大堤
太湖今貌
丝织业 手 工 业
红地云珠日天锦
锦质护膊
冶铸业
南朝时发 明灌钢法
用生铁的溶液灌入未 经锻打的熟铁中,然 后反复锻打,能大大 提高钢的质量。
造纸业

制瓷业
南 朝 青 瓷 莲 花 尊
南 朝 青 瓷 双 柄 鸡 首 壶
青瓷
进 食 图
蒸馍、烙饼
商 业 和 海 外 贸 易
南朝宋代玻璃杯
3、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的发展
南朝时,随着江南的 2、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开发,南方经济逐渐赶上 北方。
3、城市和商业的发展
东晋南朝时期,江 南开发的原因有哪些?
兴修水利
农作物品种增多
饲养家禽、家畜
纺织业:技术进步
冶铸业:发明灌钢法 制瓷业:青瓷烧制技术高 造船业:造船技术发达 商品经济初步发展 城市繁荣
人口众多
魏 东汉
蜀 吴
1、全国政局特点:
十六国
西晋
东晋
三 政权分立、 百 南北对峙、 七 分裂混战 十 2、南方: 多 年 (1)六朝:
都城都在今南京
北朝
联系祖逖 北伐的史实, 想想与此相关 的成语还有哪 些?查阅字典, 说说这些成语 的含义。
3.考古新闻:江苏某地区发掘出一批青瓷,专家
认为它的烧制技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是当时人 们日常生活用具。请你判断它大概是什么时期的 ( D) A.秦汉时期 B、 夏商时期 C、 两晋南北朝时期 D、 两晋南北朝及以后 4.南方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也促进城市的繁荣。 下列城 市人口达到百万的是( ) D A.建业 B、 长安 C、 洛阳 D、 建康 5.北方移民南下后,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部分移 民到达岭南一带( A )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黄河中下游地区 C.长江中游地区 D.黄河中游地区
亦亡千金之家。
——《汉书》
这段话说明汉朝时期南方经济是什么状况?
东汉末年以来,北方战乱频 繁。这会产生什么影响?
北方的战乱
•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北方人民南迁 • 西晋后期:西北少数民族向
中原推进
从东汉到东晋的数百年间, 北方人口南迁形成了哪几次高潮? 其范围是什么?
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南迁 2、西晋末年形成了南迁浪潮
和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
投鞭断流 风声鹤唳
草木皆兵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自然条件优越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开辟湖田 改进耕作技术
战乱较少,社会较 农业的发展 安定。淝水之战东晋 胜利,保证了南方的 安定。 大量人口南迁 人民的辛勤劳动 统治者采取了一些 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 施
手工业的 发展 商品经济 的发展
祖逖
4、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 南方带来了: (重点)
•充足的劳动力 •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使本来自然条件十分优 越的江南地区迅速发展
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 农业的发展 • 手工业的发展
• 商品经济的发展
• 贸易
江南经济的发展表现
1、农业
湖田、麦稻兼作、双季稻、水利设施 2、手工业 (1)纺织业——织锦业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迅速发展 起来 (2)冶铸业——“灌钢法” (3)陶瓷——青瓷 3、商品经济和城市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