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备课应树立的五种意识
开展有效备课要树立五个意识
开展有效备课,要树立五个意识1.明确要角色意识。
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独裁者和传授者,而是一个促进学生学习的设计者,通俗比喻为“教师搭台,让学生唱戏”。
在备课时教师由“主角”退居“次主角”,要着重考虑如何做一名促进者、指导者、激励者、营造者、参与者。
2.要树立问题意识。
新课程有效备课过程中要努力体现“三维”目标,要通过文本研究发现问题,重视学生们发现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对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评价等要做全面设计。
3.确立服务意识。
教师要从心灵深处走下神圣的讲坛,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有效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4.要树立对话意识。
备课是教师提前与学生、与文本、与情境进行“无声”的对话的过程,备课也是一种具有十分教育意义的对话过程的设计。
5.要确立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前备课并非是备课的结束和终结,而仅仅是一个阶段,要注重课堂教学中备课,教学结束后还要备课,学生的问题没有解决,课还没有真正备完。
1、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教师要分析学生的生活习惯,家庭自然状况,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性格、朋友关系和爱好,身体状况等,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认识学生。
并通过观察和了解,认真的加以分析、比较,归纳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特点、行为习惯的特点。
这是创造适合学生最优发展教育的出发点。
2、发现问题,掌握兴奋点教师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从中发现问题,掌握学生阶段性的和暂时性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从而能够把握学生某一阶段和某一时期、甚至某一时刻的兴奋中心和兴奋点。
经常与学生交流,从学生中掌握第一手材料。
做到勤学、勤问、勤走、勤看、勤想,这样才能设计出最佳的合适的教育方法。
这是创造适合学生最优发展教育的基础。
有效教学策略之有效上课策略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那么,什么样的课算有效?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余文森教授说,有效上课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一、树立“五种”意识的重要性首先,多样性意识是指教育者应该鼓励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在今天的世界,全球化和多元化已经成为主流趋势,我们需要更加开放和接纳不同的文化和观念。
其次,阶层意识是指教育者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各种不平等现象的存在,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构建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秩序。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是指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共同性和相互依存性,以及共同面对的挑战和问题。
这是我们在当前全球性挑战日益紧迫的时代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观念。
文化自觉意识是指教育者要培养学生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自尊心,同时也要让他们了解其他文化,以更好地发展他们的跨文化能力。
最后,历史责任意识是指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注意到历史对我们的影响,并倡导他们做好今天和未来的决策。
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我们需要从中汲取教训,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同时也是引导学生树立“五种”意识的一个重要载体。
如何用好这样一本教材呢?首先,教师应该熟练掌握教材的核心内容和主要思想,以便在授课过程中能够把握好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所倡导的观念和价值。
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跨学科能力,鼓励他们思考各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它们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此外,教师应该多开放教学模式,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小组合作、课堂讨论、问题解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
最后,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评价和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总之,树立“五种”意识是我们在今天世界所必须具备的素养。
而教育是培养和塑造这样一种意识的重要渠道之一。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正是这一任务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教育资源,把它变成一扇窗口,让学生进一步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强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国际竞争力。
教师五种意识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教师五种意识的重要性。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培养国家未来的重任。
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必须时刻具备以下五种意识,以更好地履行我们的职责,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一、责任意识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一种使命感,是我们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家长、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
这种责任意识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教师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热爱教育事业,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 对学生的责任: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为他们的人生导航。
3. 对家长的责任:教师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尊重家长的意见,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
4. 对社会的责任:教师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国家发展大局,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人而努力。
二、敬业意识敬业意识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一个有敬业意识的教师,会对自己的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1. 热爱教育事业: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将教育事业视为自己的终身事业,为之奋斗。
2. 严谨治学:教师要以严谨的态度对待教学,深入研究教材,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3. 乐于奉献:教师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学生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助力他们成长。
4. 持续学习: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三、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动力。
一个有创新意识的教师,能够不断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
1. 教学模式创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创新:教师要关注学科前沿,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3. 教学评价创新:教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潜能。
四、合作意识合作意识是教师团队协作的基础。
教师备课要树立五种意识
教师备课要树立五种意识
只有课准备得充分具体,课堂教学才能更加科学、有序、高效,也才能更好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人大附小副校长、小学数学特级教师钱守旺,根据多年来的备课体会,总结出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备课时应树立对话意识、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预设”与“生成”意识、质量效率意识五种意识。
一对话意识
1.与教材对话
2.与同伴对话
3.与名师、网友对话
4.与学生对话
二课程资源开发意识
1.社区、家庭资源的合理利用
2.媒体、网络资源的合理开发
3.其他学科资源的有机整合
三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1.找准学生数学学习的现实起点
2.精心安排学生的探究过程
四“预设”与“生成”意识
五质量效率意识
1.确定切实可行的课时教学目标
2.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3.组织好有效的课堂练习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的今天,究竟该怎样备好一节课,才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还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已经成为了我国初中教育的一大亮点。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包含了大量的丰富内容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
而要想真正用好这些教材,关键在于要树立“五种”意识,即系统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
下面我将结合具体的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谈一下如何树立这“五种”意识,用好教材。
首先是要树立系统意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是经过严格把关和层层筛选编排的,内部结构严谨、内在联系紧密。
我们要培养学生对语文教材的系统性认识,要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课外阅读与教科文献等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全面理解、综合分析的能力。
只有通过系统意识的培养,学生才能真正领会教材的核心价值,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
其次是要树立创新意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具有很高的学科创新性和前瞻性,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注重灵活运用教材,勇于创新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可以通过展开讨论、开放式题目、课外阅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再次是要树立实践意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涵盖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实践价值。
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不仅要深刻理解课文的含义,更要注重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亲身感受语文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精神。
第四是要树立质量意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和学术水准,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学习的质量,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勤奋好学、追求卓越的学习态度。
我们也要在教学中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最后是要树立服务意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是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设计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注重学习的服务性,善于为他人服务,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的品质。
教师应树立的五种意识
教师应树立的五种意识一、自我反思意识对照新的课程理念来看待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难发现,这些课堂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弊端,概括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教定学;2、以本为本;3、教路单一;4、学法单一;5、目标单一;6、问题单一;7、评价单一。
综上所述,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以下几多几少: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一问一答多,探索交流少;操练记忆多,鼓励创新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显性内容多,隐性内容少;应付任务多,精神乐趣少;批评指责多,鼓励表扬少;二、以学生为本意识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
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学生“学”的研究力度,通过加强对学生“学”的方面的探讨,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获取,变学会为会学,变苦学为乐学,也就是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积极转变角色,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舞台。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3、满足学生的需要。
三、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在新课程背景下,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教师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教材内容生活化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
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把数学与儿童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学起来备感亲切、生动、真实,也容易激发兴趣。
现代数学教学在教学设计上很重要的新理念,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二)静态知识动态化作为教师应该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书面东西,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
教科研要树立五种意识注重五个结合
教科研要树立五种意识注重五个结合一、树立五种意识1、“先导”意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对教育教学而言,教育科研就是那块“不误砍柴功”的磨刀石。
但一些学校和教师却认识不到这一点,他们的敬业精神令人敬佩:每天忙于备课、上课、作业批改之中,穿梭于教室、寝室、卫生包干区、办公室之间,“勤”字当头,却很少这样思考过:我是不是可以用更好的办法,更轻松的方式,来取得更佳的教育教学效果?这就是科研“先导”意识不强,教科研意识淡薄的表现。
实际上,不展开教育科研,根本不可能出色地完成教育任务。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每位教师都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树立“科研先导”意识,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
2、“主动”意识。
没有教育科研的现代意识,视教育研究为不切实际又没有多少实在意义的份外追求,也就没有自觉的科研意识与行动。
迫于职称评定对教育科研的硬性规定,或迫于学校的硬性科研规定,临时抱佛脚,突击赶写一两篇论文,填补空白,应付差事,“科研一阵风”,质量必然打折扣。
注重“主动教研”意识,就是要认识到教育科研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长期不间断性的教研活动是每个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是提高教师自身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与提高自身价值的必由之路。
每位教师都应主动地、能动地成为教育科研的主人。
3、“服务”意识。
教育科研要贴近教学实际,贴近工作实际,也就是为教学服务。
通过教育科研,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这是出发点,也是归宿。
教科研只有为教育教学服务,方是“正业”。
也只有在教学中开展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才能焕发出蓬勃向上的持久的生命力。
理论与实践要结合,工作与研究要殊途同归。
4、“过程”意识。
很多教师认为,教育科研非常深奥,只有那些高级教育专家才能出成果;不少教师认为搞科研就是冥思苦想、闭门造车;也有的老师认为搞教研就是要创一家之言,自成一说。
这些都是误解。
教育科研其实一点也不玄乎,它体现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论文只是科研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一、系统意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是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教师应该具有系统意识,积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整体框架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教材的逻辑思路,从而做好系统性的教育和教学。
教师要根据教材编写的体系和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授课方式,从系统、全面的角度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整体意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我们要有整体意识,把握整套教材的贯通性,达到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有机整合。
教师要注重教学的“串联”,整合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一章节的时候,能够感知到前后知识的衔接,从而达到拓展、深入本知识点的效果。
三、素质意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我们要具有素质意识,重视学生的品德、审美、文化习惯、语文修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教师要通过教学,让学生形成文学情感和审美趣味,使他们具有比较高的文化素养,同时也要通过语言、思维、表达等方面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实践意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要求学生要通过实践活动来掌握知识和技能,我们要具有实践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以致用。
教师要将实践活动融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创新意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是一本教材,但也是一个资源库,我们要具有创新意识,根据不同的学生个性和学习情况,创新教学载体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教师要自身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不断地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在教学创新中提升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总之,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
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深入研究,注重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统编教材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主流。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教材,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要真正发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优势,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们树立起“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一、树立“多元”意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又有现代优秀文学作品;既有文言文,又有现代白话文;既有诗歌,又有散文;既有中国古典文学,又有外国文学。
教师和学生要树立起“多元”意识,能够能与之并重,不偏不倚,不偏不激,既不偏废古文,也不偏袒白话文,既不偏废文言文,也不偏爱白话文,要能够从不同的文学作品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
二、树立“批判”意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虽包含了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但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完美的,都适合学生。
教师和学生要树立起“批判”意识,要善于从文学作品中发现其中的问题,要敢于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和评判。
只有不盲从、不盲从,不轻信、不轻信,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才能够真正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增强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
三、树立“思辨”意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既包含了精美的文学作品,又包含了深刻的人文思想,教师和学生要树立起“思辨”意识,要善于从文学作品中探寻其中的哲理,要善于运用逻辑推理和辩证思维,深入思考其中的道理,体会其中的艺术价值。
只有善于思辨、善于思辨,敢于质疑、敢于怀疑,才能真正领略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才能真正得到文学作品的意义。
四、树立“创新”意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虽然已有一定的历史沉淀,但并不意味着学生在学习时只能死记硬背、生吞硬化。
教师和学生要树立起“创新”意识,要善于从文学作品中发现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新的启示,要善于从文学作品中汲取新的能量,新的灵感,新的思维,要善于从文学作品中开拓新的思路,新的实践,新的探索。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统编教材的推出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修养起着重要作用。
如何使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成为了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树立起“五种”意识,以使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教学效果最大化。
第一种是“统编教材的思想意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是经过精心策划和编写的,在其中体现了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和教育目标。
教师要对教材的思想内涵和教学目标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明确内容的主旨和重点,把握教学的主线,做到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以达到教育教学目标的要求。
第二种是“课程标准的意识”。
我们要深入了解教材与课程标准之间的关系,梳理教材内容与课程标准的衔接关系,明确教材对课程标准的指导,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有选择地、有重点地使用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三种是“教学方法的意识”。
在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时,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规律,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等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
我们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多种阅读模式和阅读体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种是“学习态度的意识”。
教师要从教学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要教好一堂课,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探究精神。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第五种是“创新的意识”。
创新是教育教学的灵魂,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我们要敢于改革,勇于创新,注重整合教材内容和拓展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教育事业正处于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
教育部门针对初中语文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推出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这一系列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语文素养,使学生成为具有国情、民族情怀和时代情怀的现代公民。
在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树立“五种”意识,以更好地使用和实施这一教材。
一、树立责任意识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树立起责任意识,承担起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责任。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是为了促进学生对语文的全面理解和提高阅读能力而设计的,作为教师我们要深入研究这些教材,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内涵和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辅导,提高语文素养。
二、树立创新意识在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过程中,我们还应该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内容仅仅是一部分,教学方法和手段同样重要。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课外拓展等多种方式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树立关爱意识在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更要树立关爱意识,关注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
语文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人的教育。
我们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学生在温馨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
四、树立刻苦意识教师在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过程中,要树立刻苦意识,深入研究教材内容,钻研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只有教师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五、树立合作意识教师在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过程中,要树立合作意识,与家长、学生、同事紧密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家长是学生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与家长保持联系,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将家长的力量融入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关心学生的心灵世界,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与同事共同进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近年来,教育界一直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对于语文教育来说,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和资源,它的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语文学科的各个方面。
要想真正发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作用,不仅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教学,更需要学生树立“五种”意识,才能真正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提高学习效果。
一、树立“知识”意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包括了诗词、文言文、现代文等多种文体和题材。
学生应该从树立“知识”意识的角度去对待这些内容,努力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在学习古诗词时,不仅要掌握诗词本身的意境和韵律,更应该了解其中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词的美妙之处。
二、树立“思维”意识语文学习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一些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感悟的基础上,能够进行逻辑思维和感情表达。
学生应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树立“思维”意识,注重分析和思辨,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三、树立“情感”意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和阅读材料,都是有情感、有温度的。
学生要想真正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就要树立“情感”意识,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受文学的魅力,用自己的情感去表达对文学的理解和感悟。
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应该主动积极地参与用心去感受每一个人物的命运,每一篇文章的情感,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升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四、树立“实践”意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不仅包括了语文知识和文学作品,还包括了语言运用、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应该树立“实践”意识,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把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能力。
在学习写作技巧时,不仅要掌握写作的方法和要领,更应该在实际的写作中不断练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教学资源,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是一套科学、全面、系统的教材,要想更好地使用这套教材,学生和教师都需要树立起“五种”意识。
要树立“全面”意识。
语文学科内容广泛,不仅包含了课文的阅读理解和学习方法,还涉及到语法知识、作文技巧等方面的学习。
学生在使用教材时,要把握教材的全面性,不仅要注重课文的学习,还要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全面地掌握各个知识点。
要树立“思辨”意识。
语文学科强调思维的发展和培养,要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勇于质疑。
在使用教材时,学生可以通过提问、解析课文等方式,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提高自己的理解水平。
要树立“批判”意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涵盖了各种各样的主题和观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具有批判的眼光,对其中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评价。
通过学习教材,学生可以培养对世界的批判性思维,有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意见和观点。
要树立“创新”意识。
语文学科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语文的知识和技巧,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在学习教材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运用创新思维,进行个性化的表达和思考。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树立“提高”意识。
面对不同的学习材料,学生要有提高的意识,要不断地追求进步。
在使用教材时,可以通过做习题、写作业等方式来巩固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材料和参考书籍,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树立“五种”意识,就是要全面、思辨、批判、创新、提高。
通过正确的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学生可以更好地提高语文素养,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材的教育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的教材也在不断更新与改革之中。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出现,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学资源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如何用好这本教材,发挥它最大的教育价值,需要我们树立起“五种”意识来引导和指导。
第一种意识是全局意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它囊括了语文教育的各个方面。
当我们教授这本教材时,一定要具备全局意识,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
只有站在全局角度,才能准确把握教材的设计思想,做到因材施教,科学有序地进行教学。
第二种意识是关联意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各个知识点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不同的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相互渗透。
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这些关联,将知识点进行有机组合和串联。
在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使他们主动去探索和发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三种意识是质疑意识。
言传身教是教师的一种重要教育方法,但只有在教育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质疑意识,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教授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作者的意图、文学语言的表达方式等问题,培养他们批判性的思维和思考能力。
第四种意识是创新意识。
今天的学生是未来的创新者和领导者,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文化,我们可以利用这些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授他们创新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在创新中感受语文的魅力和力量。
第五种意识是审美意识。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授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时,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体验和感知文学作品的美和艺术价值。
可以通过欣赏名家名篇、创设情境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
树立“五种”意识,能够使我们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备课应树立的五种意识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备课应树立的五种意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钱守旺上课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通常称为备课。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精心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主要的一步就是要备好课,因为只有课准备的充分具体,课堂教学才能更加科学、有序、高效,也才能更好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备课,才能使备课更有实效呢?根据自己平时的备课经验,我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备课时应树立五种意识。
一、对话意识1、与《数学课程标准》对话《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老师们设计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
教师在备课前要与课程标准进行高质量的对话,特别是要全面深入地理解第一部分的“基本理念”和第四部分的“课程实施建议”。
这两部分中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例如,在第一部分“基本理念”中《标准》写道:“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认真解读这段话,对教师把握教学起点,选择教学方法,摆正自己的课堂教学角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与教材对话教材是教师上课的主要依据,新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科学合理的教材结构、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新颖丰富的呈现形式、生动活泼的练习设计、富有弹性的教学内容,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能否领会编者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编者意图领会得越深,越能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一、“五种”意识是什么?
“五种”意识是指对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五个方面的认识和意识,即前瞻意识、整合
意识、创新意识、实践意识和服务意识。
1. 前瞻意识:了解教材的改革思想和未来发展趋势,掌握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和新理念,为教学工作提供先导性思考和决策支持。
2. 整合意识:全面把握教材的基本情况、内容结构、评价标准等,通过整合不同教
材和教学资源,形成完整教学方案和教学资源。
3. 创新意识:尝试拓展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和教学效果。
4. 实践意识: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使理论知识更具
生命力和操作性,使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5. 服务意识:发挥“桥梁”和“服务”的作用,与教育部门、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
密切联系,积极服务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
二、如何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1. 全面把握教材的优点和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使教材有效发挥作用,提高教
学效果。
2.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和不
同需求的学习要求。
3. 细化教育教学目标、分类操作不同类型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注重创意和实践,促进学生思维转变和语言技能提升。
4. 严格执行评价标准和规范,为教学提供正能量和动力,营造和谐稳定的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人格发展。
三、总结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是当前初中教育的重要支撑之一,要充分发挥它的优势和特点,树
立“五种”意识,全面认识和用好它。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初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为
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树立几个意识
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树立几个意识老师在集体备课时要树立几个意识1、合作意识合作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条件。
集体备课时要缔造一种公平、民主、相互敬重、相互合作的氛围。
对每一阶段的工作,备课组老师都要有明确的分工。
依据试验老师所担当的教学任务的不同按班级进行分组备课,组内老师又依据自己的专长提出建议,相互之间取长补短。
2、整体意识集体备课时老师要有整体意识。
例如,第一次集体备课时要纵览全局,制定整个模块甚至整个学年的教学方案;同时,还要留意教材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
集体备课活动应当坚持备课,听课,评课,总结等各个环节,缺一不行,以保证备课内容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3、超前意识老师超前集体备课,不仅能增加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而且有利于将问题毁灭于萌芽状态。
在制定好整体教学方案后,首先对同学进行详细的学法指导,指导同学把握英语学习的方法,并让同学了解本学年段英语学习听、说、读、写的常规要求。
以便有的放矢。
4、反思意识通过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来提高教学力量是老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教学行为讨论可以是在老师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开展小范围的调研活动,这通常包含"制定方案实施教学观看教学状况教后反思'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写教学后记是老师反思自身教学行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老师参与集体备课,将教学方案付诸课堂实践,并对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进行评判性反思和分析,讨论并总结出最基本的教学原始资料,可为积累教学阅历奠定基础。
集体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且简单的缔造性活动,它是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英语老师群体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
5、学习意识参预集体备课的老师都是课题讨论的主人,共同的合作与相互沟通中也是一种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的过程。
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充电,才能追随学校英语教学日新月异的变化,不至于落伍。
所以课题的讨论不仅为广阔老师供应了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更是供应了一个学习的平台。
网上集体备课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激发了试验老师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五种”意识是指通过对学生知识、思维、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树立正确的认知和态度,形成积极向上的品质和素质。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如何利用好这一资源,培养学生“五种”意识是我们教师们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围绕“五种”意识,探讨如何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一、知识意识语文教材作为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拓展相关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课文中的知识点,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思维意识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跳出教材内容,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三、情感意识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案例、情感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发展学生的情感智慧。
四、态度意识五、价值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全方位地进行教育,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思想的熏陶,情感的熏陶,价值观念的熏陶,最终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形成自己的独立人格和个性。
相信通过教师的努力,将会培养出更多积极向上的优秀学生,实现教育教学双赢的目标。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五种”意识是指:主动意识、综合意识、创新意识、批判意识和合作意识。
这五种意识正是当今社会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这种“五种”意识,将成为我们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引导学生树立主动意识。
作为初中生,有时候他们会出现学习动力不足、被动学习等问题。
教师和家长应该引导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使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教材的选择、学习资源的整理等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收获,从而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
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意识。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语法、词汇、句法等知识点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多样的综合训练,如语文思维训练、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等。
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广泛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和灌输,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科知识,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如作文比赛、课外学习小组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创新。
第四,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
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批判意识,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主思考和评价。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独立思考、批判思维等能力。
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判断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语文学习中,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教师在使用教材时,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的任务,让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在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要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提高语文素养。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树立“五种”意识,用好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初中语文教材也进行了统编,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更加科学、全面的依据。
而要更好地运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我们必须树立“五种”意识,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好语文。
第一种是“全面”的意识。
我们要强调语文教学的全面性,不能片面追求知识的灌输,而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
通过统编的教材,我们可以有机地将语言、文学、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发现规律,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第二种是“批判”的意识。
在运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时,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要引导学生具备批判思维能力。
统编教材中的文本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到许多社会、历史、文化问题,我们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观点所带来的影响。
通过主题阅读和讨论,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批判思维,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三种是“质疑”的意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已经充分体现了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但我们也不能盲目接受,而是要运用批判的眼光来质疑教材的优缺点。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的多样性,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第四种是“创新”的意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系列优质的文本和活动设计,但如果只是照本宣科,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
作为语文教师,我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适时进行创新,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剧本编写、课文改编、演讲比赛等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第五种是“关注”的意识。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突出了关注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要让学生从教材中感受到关怀和温暖。
作为语文教师,我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积极倾听他们的心声和需求,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在教学中,我会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备课应树立的五种意识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备课应树立的五种意识(转)上课前的一系列准备工作通常称为备课。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精心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要想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只有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才能当堂消化、理解、巩固新知,才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主要的一步就是要备好课,因为只有课准备的充分具体,课堂教学才能更加科学、有序、高效,也才能更好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备课水平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
根据自己平时的备课经验,我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备课时应树立五种意识。
一、对话意识1、与《数学课程标准》对话《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是教材编写、教师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老师们设计教学活动的指导性文件。
教师在备课前要与课程标准进行高质量的对话,特别是要全面深入地理解第一部分的“基本理念”和第四部分的“课程实施建议”。
这两部分中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例如,在第一部分“基本理念”中《标准》写道:“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认真解读这段话,对教师把握教学起点,选择教学方法,摆正自己的课堂教学角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与教材对话教材是教师上课的主要依据,新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新教材与以往教材相比,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科学合理的教材结构、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新颖丰富的呈现形式、生动活泼的练习设计、富有弹性的教学内容,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能否领会编者意图,是衡量教师理解教材深浅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编者意图领师进一步追问:那什么情况下猎豹会抓住羚羊呢?生:当猎豹比羚羊跑得快的时候就能抓住羚羊,它跑得比羚羊慢的时候抓不到羚羊。
教师很自然地说明:这里的快和慢,就是我们数学上所说的速度。
从而自然导入新课。
学生喜欢的动物世界,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3、其他学科资源的有机整合。
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注意整合其他学科资源,其表现为:第一、从其他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创设情境。
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等量代换》一课时,我就利用了学生在语文课上学到的《曹冲称象》的故事。
一上课,老师先出示曹冲称象的图片,问:“看到这幅图片,同学们是不是想起了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曹冲称象!”。
“还记得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吗?”教师结合课件的演示,让学生回忆曹冲称象的过程: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
教师说明:如果我们从数学的角度看,在这里曹冲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等量代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第二、从数学角度去研究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一课时,我就利用了我国男女比例失调的数据,很自然地引入了新课。
师:老师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班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男女生人数。
)师:男多女少这种现象从全国来看也非常明显。
教师在大屏幕上显示几个网页,在网页中突出以下数据:1、海南省新生儿男女比例为135:100。
2、我国于2000年进行的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在新生的婴儿中,男女人数的比为119.2:100。
3、男女比例失调,十年后我国将会有数千万光棍汉!师:刚才我们提到的135:100和119.2:100都是比,关于比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师:比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的意义。
(板书课题:比的意义)三、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在主体性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简单的给予、被动接受的关系,任何一方都不把对方作为一种对象去操纵、控制和灌输,而是一种平等、民主、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伙伴"关系,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交往和"对话"而成长,教师通过与学生的相遇而充实,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1、找准学生数学学习的现实起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深入了解学生,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
改过去的“以教论学”为现在的“以学论教”。
为了了解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新知识的基础,教师可以对所确定的预备技能和设定的教学起点进行预测。
教师要将自己的教学起点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基础教育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教育重心的转移,即把过去单纯对知识、能力的关注,转向对学生发展更全面的关注。
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能力不是靠传授形成的,而是在数学活动中,靠学生自己去"悟"、去"做"、去"经历"、去"体验"的。
为了体现"做数学"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书面东西,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
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经历有关的活动,获得对有关知识的体验。
即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抽象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法则的归纳过程,规律的概括过程,结论的综合过程,思路的分析过程等,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教学中,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成功愉快的体验。
3、满足学生的需要,张扬学生的个性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老师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在课堂里,学生想研究什么问题,想用什么方式去研究问题,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想去尝试,教师能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是教师关注学生与否的一种重要体现。
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需要:探究的需要;交流、合作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与师生平等交流的需要;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需要;获得师生认可的需要。
教师在备课时,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到学生的这些需要。
四、“预设”与“生成”意识一堂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应该是课前“精心预设”和课中“动态生成”的辩证统一。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动态、多元化的对话和交流,意味着教学将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
追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要尽可能设计成板块式的结构,教学预案可以大体勾画出一节课的大致思路,但不必细致到课堂上的每一句话怎么说。
教师课堂上要提哪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能怎么回答,教师在课前要做到心中有数。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预案中,应留出足够的教学空间,让师生在课堂上对话交流,教师在教学预案中应提一些富有思考性的大问题。
五、质量效率意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实现个性的健康发展。
用《纲要》的话说就是:“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1、确定切实可行的课时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是对一堂数学课教学结果的预先规定,它是单元教学目标的进一步分解。
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教师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一是目标内容的具体性;二是目标的可操作性;三是目标实现的及时性;四是目标设计的灵活性。
2、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教学方法是指向特定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的、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它是引导、调节教学过程的规范体系。
它既包括了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法,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的高度融合和有机统一。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较强的针对性。
教师在教学时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备课时,要把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化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做到“一法为主,多法配合”。
只有从整体上发挥教学方法的优势,才能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各项教学目标。
3、组织好有效的课堂练习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学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学生每学一种新知识,必须当堂进行巩固。
我们知道,组织练习活动有一些基本的要求,例如,练习内容要有针对性、典型性,练习安排要有坡度、有层次,练习的形式要灵活多样,练习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等等,这些基本要求是广大教师教学实践经验的结晶。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除了认真贯彻以上原则外,还要注意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出发,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组织丰富、有趣的练习活动。
同时要关注学生在练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
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常新的课题,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要求。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的今天,究竟该怎样备好一节课,才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还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