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图线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
➢ 后视图 从后向前投影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
六个投影面的展开
仰视图 主视图
俯视图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
六个投影面的展开
(鼠机械标制图单图击样画动法 画演示)
前 后
高
基本视图的投影关系
长
• 投影关系:遵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 方位关系: 除后视图外,靠近主视图是后面,远离主视
为了减少视图中的虚线,使图面清晰,可以采用剖视 的方法来表达机件的内部机结械制构图和图样形画法状。
一、剖视图的基本概念
1. 剖视图的形成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 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 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 部分全部向投影面投影所 得的图形称剖视图,并在 剖面区域内画上剖面符号。
动画演示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
7. 图样画法
教学目标:
1. 掌握各种视图,剖视,断面图的定义,画法 标注及适用范围;
2. 掌握常用简化画法; 3. 具有应用图样画法综合表达机件的能力; 4. 了解三角投影法。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
首页
7. 图样画法
7.1 视图 7.2 剖视图 7.3 断面图 7.4 其他表达方法 7.5 第三角投影法简介
钢筋混凝土
砖 格网
(筛网、过滤网等)
纵剖面 木
材
横剖面
液体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
3. 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
① 剖切平面的选择:一般都选特 殊位置平面,如通过机件的对 称面、轴线或中心线;被剖切 到的实体其投影反映实形。
② 剖切是一种假想过程,其它视 图仍就完整画出。
③ 剖切面后面的可见部分应该全部画出。 双击动画演示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
7. 图样画法
机械制图第6章 机件的图样画法
A
A
A
A
5.复合剖切平面剖切(复合剖)
当机件的内部结构分布较复杂,采用相交剖切平面或平行剖切平 面不能表达清楚时,可采用组合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即相交剖切平 面与平行剖切平面的组合称为复合剖。
A
A
A
AA
A-A
例13:采用适当的剖切方法,画模板的全剖视图。
作图:
➢ 确 画剖定视剖切图位,并置标,注用三 个剖切面剖开机件。
不应穿 过孔洞
不应超 出轮廓
不作为图 线延长线
正确
例2:用视图表达压紧杆。
分析
连接板
圆筒 凸台
耳板
用三视图表达机件上倾斜结构的圆在俯、左视图 中成了椭圆,不但作图繁琐且表达不够清晰。
例2:用视图表达压紧杆。
局部视图表 达凸台形状
表达压紧杆的主 要结构特征
斜视图表达 耳板的实形
局部视图表达圆筒、连接板、 凸台的宽度信息,以及凸台小 孔与圆筒的贯通情况
例8:已知机件的视图,将主视图和俯视图改画为局部剖视图。
分析:为了表达中间圆柱 孔作的图结:构在,主主、视俯图视通图过上前 后确对定称剖面切作位局置部,剖画切出,波保 留浪右线上,角并凸擦缘去的波外浪形线;内 的图为线了表达右上方凸缘 中圆柱孔的结构及沉孔的 深将度主,、俯俯视视图图上中过其凸余缘的上 圆虚柱线孔改的画水为平粗轴实线线作。局局部 剖部,剖保视留的左截边断大面圆区柱域及内沉 孔画的剖投面影线。。
注意:当图形中的主要轮廓线与水平方向成45o时,该图形 的剖面线应画成与水平方向成30o或60o的平行线。
二、剖视图的画法
例4:将主视图画成剖视图。
虚线
不画
➢时➢ 可想确面看在象定等到剖哪剖?面部切应区分面把域移的断内走位面画了置及上?,剖剖剖剖切面面切面符区平后号域面方。的应的形通可状过见?孔轮哪的廓些轴线部线用分,粗机投实件射线的画对称 出。
CAD机械制图新标准及画法
,顶径公差带代号为6h
整理课件
70
7)梯形螺纹的标记
(1)单线螺纹只标出螺距。 (2)梯形螺纹只标注中径公差带代号。 (3)为确保传动的平稳性,旋合长度不宜太 短,所以规定中没有短旋合长度。中等旋合长 度“N”不标注。 (4)左旋梯形螺纹,应在螺纹代号的尾部加 注“LH”。 (5)多线螺纹应同时标注导程和螺距。
整理课件
45
(4)省略标注的原则
1)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 置,中间没有其他图形隔 开时,可以省略箭头
2)当单一剖切平面通过物 体的对称平面或基本对称 平面,且剖视图按投影关 系配置,中间没有其他图 形隔开时,可以省略标注
剖切平面与零件上方槽的右
整理侧课件面重合,按照未剖处理
46
(5)画法规则
1)机件不可见的轮廓线一般省略不画。当画少量细 虚线可以减少视图数量时,允许画出必要的细虚线
整理课件
71
Tr24×10(P5)LH—8e—L表示:梯形外螺纹, 公称直径为24㎜,导程为10㎜,螺距为5㎜,双 线,左旋,中径的公差带代号为8e,长旋合长度
Tr40×7—7H表示:梯形内螺纹,公称直径为 40㎜,导程(螺距)为7㎜,单线,右旋,中 径的公差带代号为7H,中等旋合长度
整理课件
72
整理课件
35
(1)向视图
自由配置的视图称为向视图
利用向视图的标注,可以将第三角投 影的视图转化为第一角投影的视图
整理课件
36
(2)取消旋转视图
a 用旋转视图表示
b 用斜视图表示
取消旋转视图后,原来采用旋转视图的场合, 可改用斜视图来表达机件倾斜结构的外形
整理课件
37
(3)局部视图和斜视图的标注
机械制图-09 图样画法3-4断面图
2.1 移出断面图 ⑴ 画法
画在视图之外,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配 置在剖切线的延长线上或按投影关系等其 他适当的位置。
画移出断面注意事项: 剖切平面通过回转面形成的孔或凹坑的轴线时,应按剖视画。
断面图的种类
画移出断面注意事项:
当剖切平面通过非圆孔,会导致完全分离的 两个断面时,这些结构也应按剖视画。
断面图的种类
2.2 重合断面图பைடு நூலகம்⑴ 画法
画在视图之内,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当视图中的轮廓线与断面图的图线重 合时,视图中的轮廓线仍应连续画出,不可间断。
⑵ 标注方法
① 对称的重合断面图,可不标注。 ② 配置在剖切线上的不对称的重合断面图,可不注名称(字母)。
02
局部放大图与简化画法
◎局部放大图
◎简化画法
③长件断开的画法
简化画法
轴、杆类较长的机件,当沿长度方向形状相同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时,允许断开缩短画出。
实长 拉杆轴套断开画法
标注尺寸时,仍注实长。
实长 阶梯轴断开画法
简化画法
④对称图形的画法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可只画一半或四分之一。 并在对称中心线的两端画出两条与其垂直的平行细实线。
简化画法
⑤机件上小平面的画法 当回转体机件上的平面在图形中不能充分表达时,可用相交的两条细实线表示。
2 简化画法示例
B
B-B
B-B
① 肋板画法
对于机件的肋板,如按纵向 剖切,肋板不画剖面符号,
A
而用粗实线将它与其邻接部
分分开。
A
正确
错误
B A-A
简化画法
②均匀分布的肋板及孔的画法
肋不对称画成对称
A-A
孔未剖到画成剖到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与标注
机械制图及其相关标准的变化摘要:综合近年来最新发布的有关国家标准,系统指出了机械工程制图国家标准的现行版本,分析了绘图用图线、视图画法与尺寸注法、表面粗糙度标注方法、力学性能符号以及形位公差基准符号等方面的变化。
同时介绍了国家标准最新规定的指引线和基准线画法、未定义形状边的注法、CAD制图标准等。
关键词:机械制图图样画法与标注国家标准一、机械制图与技术制图国家标准的现行版本众所周知,机械制图与技术制图标准是机械制图常用的基础性国家标准。
以前,机械制图一直使用1984年版《机械制图》系列国家标准。
为了与新版国际标准接轨,以及与我国现行的《技术制图》标准相协调统一,自1995年以来,我国陆续对1984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进行了修订。
到目前为止,1984年版《机械制图》标准除了GB/T4457.4—1984《机械制图剖面符号》、GB/T4458.3—1984《机械制图轴测图》、GB/T4460—1984《机械制图机构运动简图符号》三项标准仍为现行有效版本外,其余《机械制图》标准均被修订。
这些新修订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均等同或修改采用相应国际标准,与国际标准保持高度的一致。
机械制图及相关的技术制图国家标准的现行版本见表1。
表1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国家标准的现行版本二、机械制图标准的主要变化1 图线1)增加了粗虚线这一线形。
以前的标准只规定细虚线一种,所以,机械制图中所使用的虚线也一直是细虚线。
按新标准规定,粗虚线应用于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
以前允许表面处理的表示线用粗点画线表示,现在已改为用粗虚线表示。
而粗点画线现在只用于限定范围表示线,如:表示限定局部热处理的范围、限定不镀(涂)的范围、限定形位公差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范围等。
这一点应加以注意。
2)粗线与细线的宽度比例由3:1改为2:1。
即新标准加宽了细线的宽度。
同时,取消了0.18mm这一图线宽度系列。
这个系列被旧标准列为尽量避免采用的线宽。
此外,新标准将0.5mm和0.7mm两种线宽列为优先采用的线宽,这是旧标准所没有的。
机械制图标准-机械制图-图线
机械制图标准-机械制图-图线
1 图线型式及应用
1.1 各种图线的名称、型式、代号、宽度以及在图上的一般应用见表。
续表
图1
1.2 图线的宽度
图线分为粗细两种。
粗线的宽度b应按图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在0.5~2mm之间选择0细线的宽度约为b/3。
图线宽度的推荐系列为:0.18*,0.25,0.35,0.5, 0.7,1,1.4,2mm。
2 图线画法
2.1 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
虚线、点划线及双点划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隔应各自大致相等。
2.2 两条平行线(包括剖面线)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粗实线的两倍宽度,其最小距离不得小于0.7mm。
2.3 绘制圆的对称中心线时,圆心应为线段的交点。
点划线和双点划线的首末两端应是线段而不时短划。
2.4 在较小的图形上绘制点划线或双点划线有困难时,可用细实线代替(图1 0)。
2.5 木材和圆柱体的断裂处可用波浪线表示,也可采用以下的特殊画法:
木材的断裂处可按图17绘制。
实心圆柱体和空心圆柱体的断裂处可按图18绘制。
*由于图样复制中所存在的困难,应避免采用0.18mm。
机械制图第6章-图样的基本表示法
6.2 剖 视 图
问题:当机件的内部形状较复杂时,视图上将 出现许多虚线,不便于看图和标注尺寸。
解决办法? 采用剖视图
一、剖视图的概念
⒈ 剖视图的形成
假想用一 剖切面将机件 剖开,移去剖 切面和观察者 之间的部分, 将其余部分向 投影面投射, 并在剖面区域 内画上剖面符 号。
2.剖视图的画图步骤
四、斜视图
下图所示零件,具有倾斜部分,在基本视图中不能反映该 部分的实形;这时可选用一个新的投影面,使它与零件上 倾斜部分的表面平行,然后将倾斜部分向投影面投影,就 可得到反映该部分实形的视图,如图示。
问题:当物体的表面与投影面成倾斜位置时, 其投影不反映实形。
VA
解决方法:
★增设一个与倾斜 表面平行的辅助 投影面。
6.1 视 图
一、基本视图
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 射所得的视图。
⒈ 形成
V
• 主视图
• 俯视图
• 左视图 • 右视图
从右向左投射
• 仰视图 从下向上投射
• 后视图 从后向前投射
⒉ 六个投影面的展开
仰视 主视
俯视
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如图6-2所示
二、向视图
向视图是可自由配置的视图。在采用这种表达方式时, 应在向视图的上方标注“×”(“×”为大写拉丁字 母),在相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标 注相同的字母。
机械制图基础(共100张PPT)全
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
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
一、常用的图线线型
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
二、尺寸的标注
1. 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a.正确:尺寸注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b.完整:齐全,不遗漏,不重复; c.清晰:整齐,清晰,便于读图; d.合理:符合加工要求。
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
国家标准中关于尺寸的标注的一些要点:
标注直径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Ø”,标注半径时应 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R”,其尺寸线应通过圆心,尺寸线的终 端应画成箭头。标注球面的直径或半径时,应在符号“Ø”或 “R”前再加注符号“S”。
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
直径的标注方法
机械制图的基本规范
直径半径标注的界限是以圆弧的大小为准,超过一半 的圆弧,必须标注直径;小于一半的圆弧或半圆只能标注 半径。
Z
900
X
o
450
Y
轴测图的画法
p=q=1 r=1/2
X
Z
l
l
l /2
Y
实例:小书架效果图的绘制
根据书架整体结构,画一个长方体
对长方体进行分割,设计书架结构、功能分区
去掉部分无用线条
增加部分线条,增强结构层次感
进一步增加结构层次感
结构交界面处进行处理
交界面
进一步完善结构交界面
对局部进行适当修改
1:6
1 : 1.5 × 10n 1 : 2.5 × 10n 1 : 3 × 10n
1 : 4 × 10n
1 : 6 × 10n
三视图的绘制
•
(1) 为了在图样上直接获得实际机件大小的
真实概念,应尽量采用1:1的比例绘图。
(2) 如不宜采用1:1的比例时,可选择放大或缩小
《机械制图》、《工程制图》完整课件1-4 图线
2.图形相交时的画法
细虚线以及细点画线相交时应交于画,而不是交于点或者 间隔;细点画线应超出轮廓3mm;细虚线与粗实线相接时,相接 处应留有空隙,如下图所示。
3.图线重叠时的画法:
当两种及以上的图线重叠时,应该可见轮廓线—>不可见轮 廓线—>轴线和对称中心线—>细双点画线的顺序画出。
4.图线的形式及其应用举例
一、线型及应用 二、图线的宽度 三、图线的画法
一、图线的应用(见下表)
二、图线的宽度
1.图线宽度系列尺寸
常见的图线宽度有0.13mm、0.18mm、0.25mm、0.35mm、 0.5mm、0.7mm、1.0mm、1.4mm、2.0mm九种。同一图样中,同类 图线的宽度应保持一致。
2.图线的粗细宽度要求
在 制 图 过 程 中 一 般 要 求 粗、细线宽度之比为2:1,粗线的 宽度可在0.5~2.0mm之间选择,练习过程中推荐0.7mm。
三、图线的画法
1.图线线素长度和图线间隙的画法
线素(点、不同长度的画、间隔)的长度应大致相等。国 家规定线素的长度是线宽d的倍数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最小间距 不得小于0.7mm,如下图所示
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图线
GB/T4457.4-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1 线型及应用(表1)表1 线型及应用表1(续)2 新旧《图线》标准的主要区别2.1 机械制图用线型由8种增至9种,新增了粗虚线。
2.2 粗细线线宽比改为2∶1。
2.3 过渡线由粗实线改为细实线表示。
2.4 剖切符号的线型为粗实线(原为粗实线的1~1.5倍)。
2.5 明确规定了模样分型线用粗实线表示。
2.6 轨迹线由细点化画线改为细双点画线。
2.7 双折线原标准仅作断裂处的边界线使用,在新标准中还可以当作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线。
3 图线宽度的选用在选择图线宽度和组别时,应根据图样的类型、尺寸大小、比例和缩微复制的要求确定。
应优先采用0.5和0.7两种线型组别,见表2。
表2 线型组别4 图线的画法4.1 线素的长度:除No.01线型外,构成其它线型的线素长度,在GB/T 17450—1998《技术制图 图线》中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并明确指出手工绘图时,线素的长度应符合规定。
表3列出了与GB/T 4457.4—2002《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图线》中所规定的线型有关的线素长度。
表3 线素长度及适用线型(摘自GB/T 17450—1998《技术制图 图线》)在绘制机械图样时,应根据表3所规定的线素长度画细虚线、粗虚线、细点画线、粗点画线和细双点画线。
4.2 双折线的画法:在GB/T 17450—1998《技术制图 图线》与GB/T 4457.4—2002《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图线》中,都没有对双折图2图1线的画法作出具体的规定。
但包含有图线规定的GB/T 14665—1998《机械工程 CAD制图规则》和GB/T 18686—2002《技术制图 CAD系统用图线的表示》,均明确规定双折线应按图1所示的画法画。
4.3 图线相交时的画法:当图样上出现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图线相交时,图线应相交于画处。
也就是说不能相交于间隔或点处。
如图2所示(注意左上方图的图线相交是不正确的)。
浅谈机械制图的线行种类及应用
目录一、概述 (2)(1)图线在机械制图中的意义 (2)(2)机械制图图线标准 (2)二、机械制图的线型 (2)(1)线型的名称 (3)(2)图线的宽度 (3)(3)图线的结构 (4)(4)图线的画法 (7)三、机械制图线型的应用 (8)(1)粗实线 (8)(2)细实线 (9)(3)波浪线与双折线 (9)(5)粗虚线与细虚线 (10)(6)细点画线与粗点画线 (10)(7)细双点画线 (10)四、总结 (11)一、图线(1)图线在机械制图中的意义任何一张图纸都是由线段组成的,为了让大家能更好的看清楚、看懂图纸,所以国家规定了不同的线型来表达零部件的结构图纸。
而制图课又是工科学科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对训练学生掌握工程技术课程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作风和负责精神都有其特殊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生产实际中对制图的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图板丁字尺等绘图工具、绘图仪器已经被计算机所取代;图纸等技术文件已经放进了计算机磁盘;手工绘图已经被计算机绘图所取代,但是其绘图的标准还是不变的,仍然是用不同的线型来表达图形的各个部分和结构,所以,了解和熟练运用制图的线型是工科学生制图必不可少的。
以下就是我个人对制图线型的了解和一些应用。
(2)机械制图图线标准目前,机械制图图线的标准已经和世界接轨,很多地方都的到了改善。
在旧国标中,所有标准均为强制性标准,1988年12月29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两种属性。
目前我国颁布的20000个左右的国家标准中,有14.1%的标准为强制性标准,主要是涉及到人身财产安全、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国家安全及国际名声等方面,大多数标准为推荐性标准,机械制图图线的正式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国家标准的标准代号:GB、GB/T。
GB为标准代号表示“强制性标准”,无后缀“/T”。
GB/T表示“推荐性标准”,“T”是标准属性,缀在标准代号之后,用斜线相隔。
机械制图课件-画法-线型
(图 名)
比例
数量
(材 料)
材料
备注
(图 号)
共 张第 张
(校名、班级)
4
二、 比例(GB/T 14690-1993)
1. 比例的概念
比例是指图中图形与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图形画 得和相应实物一样大小时,比值为1,称为原值比例;图形画得比 相应实物小时,比值小于1,称为缩小比例;图形画得比相应实物 大时,比值大于1,称为放大比例。
左视图
俯视图
俯视图
主视图
右视图
后视图
仰视图 仰视图
按第一角画法得到的六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本视图为:主视图;俯视图;左视 图;右视图;仰视图;后视图;
后视图
右视图
仰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俯视图
举例(请画出该零件的六个视图--第一角画法):
右视图
仰视图 主视图 俯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后视图
仰视图
主视图
俯视方向 左视图
第一角视图
原值比例 1:1 缩小比例1:2
放大比例2:1
5
比例
2. 比例的选取 为了看图方便,绘制图样时。应尽可能按机件的原
值比例画出。如果机件太大或太小,应按规定的优先比 例画图。 图样无论是放大或缩小,标注尺寸时,均应按机件的实 际尺寸大小标注,与绘图的比例无关。
3. 比例的注写 绘制同一机件的各个视图应采用相同的比例,并
表示零件在制造、检验、装配、 调试等过程中应达到的要求。 4) 标题栏———在标题栏中一般应填写零件的 名称、材料、比例、数量、图 号等,以及设计、制图、审核 等人员的签名和日期。
零件的表达及尺寸
轴套类零件的表达方案及尺寸标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T4457.4-2002 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1 线型及应用(表1)
表1 线型及应用
表1(续)
2 新旧《图线》标准的主要区别
2.1 机械制图用线型由8种增至9种,新增了粗虚线。
2.2 粗细线线宽比改为2∶1。
2.3 过渡线由粗实线改为细实线表示。
2.4 剖切符号的线型为粗实线(原为粗实线的1~1.5倍)。
2.5 明确规定了模样分型线用粗实线表示。
2.6 轨迹线由细点化画线改为细双点画线。
2.7 双折线原标准仅作断裂处的边界线使用,在新标准中还可以当作视图与剖视图的分界线。
3 图线宽度的选用
在选择图线宽度和组别时,应根据图样的类型、尺寸大小、比例和缩微复制的要求确定。
应优先采用0.5和0.7两种线型组别,见表2。
表2 线型组别
4 图线的画法
4.1 线素的长度:除No.01线型外,构成其它线型的线素长度,在GB/T 17450—1998《技术制图 图线》中都作了具体的规定。
并明确指出手工绘图时,线素的长度应符合规定。
表3列出了与GB/T 4457.4—2002《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图线》中所规定的线型有关的线素长度。
表3 线素长度及适用线型(摘自GB/T 17450—1998《技术制图 图线》)
在绘制机械图样时,应根据表3所规定的线素长度画细虚线、粗虚线、细点画线、粗点画线和细双点画线。
4.2 双折线的画法:在GB/T 17450—1998《技术制图 图线》与GB/T 4457.4—2002《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图线》中,都没有对双折
图2
图1
线的画法作出具体的规定。
但包含有图线规定的GB/T 14665—1998《机械工程 CAD制图规则》和GB/T 18686—2002《技术制图 CAD系统用图线的表示》,均明确规定双折线应按图1所示的画法画。
4.3 图线相交时的画法:当图样上出现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图线相交时,图线应相交于画处。
也就是说不能相交于间隔或点处。
如图2所示(注意左上方图的图线相交是不正确的)。
4.4 两线之间的间隙:GB/T 17450—1998《技术制图图线》规定,当图样上出现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图线平行时,则两条图线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0.7mm,除非另有规定。
5 粗虚线与粗点画线的选用
粗虚线和粗点画线都是用来指示零件上的某一部分有特殊要求,但它们的应用场合却不相同。
5.1 粗虚线专门用于指示该表面有表面处理要求,如图3。
图3
5.2 粗点画线应用场合是限定范围的表示线,常应用于以下场合:
a)限定局部热处理的范围,如图4;
b)限定不镀(涂)的范围,如图5;
c)限定形位公差的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的范围,如图6。
图4
图5
图6
6 断裂边界线的线型选用
断裂画法通常可分为单边断裂和中间断裂(即中断处),中断处的边界线,指的是机件从中间断开后,两端都画,只有中间断开的部分省略不画。
一般情况下,波浪线、双折线和细双点画线这三种线型都可以作为机件中断处的边界线,如图7所示。
但当断开处含有中空结构或周边采用细实线
相连的简化画法时,则不宜采用波浪线表示中断处的边界线,如图8所示。
单边断裂是指只画出断裂后剩下的部分,未画出断去的另一部分,此时的断裂边界只能采用波浪线或双折线。
注意:细双点画线必须成对使用,不能仅用单线,即只能用作中断处的边界线。
细双点画线和双折线的两端应略超过视图的轮廓线(一般应超出轮廓线2mm~5mm)。
图7 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