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合集下载

山西省区域分析

山西省区域分析

山西省区域分析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主要指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科学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及政策、管理、法制等社会因素。

对这些条件的分析主要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基础,摸清家底,评估潜力,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2.区域经济分析区域经济分析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及所处的发展阶段、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

它是在区域自然条件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作一个全面的考察、评估,为下一步区域发展分析打好基础。

3.区域发展分析发展分析是在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发展预测、结构优化和方案比较,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制定区域发展的政策并分析预测其实施效应。

由于区域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经济发展,而且还涉及到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因此,区域发展的分析也应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并以三者综合效益作为区域发展分析中判断是非的标准。

一:区域概况地理位置:山西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

全省总面积156579平方公里,2008年总人口3410万人,现辖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晋城等11个地级市,共85个县,11个县级市,23个市辖区。

山西省地处华北西部的黄土高原东翼。

地理坐标为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

东西宽约29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全省总面积15.6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

气象资料: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

外缘有山脉环绕。

因而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

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气候温和。

赤峰区域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赤峰区域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赤峰区域发展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赤峰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中国的北方草原腹地,在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本报告将对赤峰区域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经济发展赤峰的经济主要依靠农牧业、能源产业和旅游业。

农牧业是赤峰的传统支柱产业,赤峰拥有广袤的草原和丰富的牧畜资源,农牧业仍然是当地居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能源产业方面,赤峰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此外,赤峰还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而吸引了大量游客,旅游业正逐渐成为赤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然而,赤峰的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牧业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农牧业水平仍然较低,发展潜力有限。

其次,能源产业的环境影响问题也逐渐显现,煤炭开采和燃烧导致大量的环境污染,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此外,赤峰的旅游业发展与其潜力不符,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完善,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3. 社会发展赤峰的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特别是教育和卫生事业的进步。

赤峰地区的教育水平逐步提高,基础教育的普及率较高,高等教育也有了长足发展。

此外,赤峰的医疗卫生条件也有所改善,医疗资源的配置逐渐合理化,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然而,赤峰的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城乡差距依然存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城市居民享受到了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条件,而农村居民则相对较弱。

其次,人才流失问题也较为严重,优秀的人才往往选择去大城市发展,对赤峰的社会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

4. 环境保护赤峰地区作为草原生态系统的一部分,环境保护任务十分重要。

近年来,赤峰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推行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包括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推动绿色生态农牧业发展、加强水资源保护等。

然而,赤峰的环境保护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煤炭产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大量燃煤排放导致的空气污染问题亟需解决。

高中地理中如何分析区域的经济发展

高中地理中如何分析区域的经济发展

高中地理中如何分析区域的经济发展在高中地理的学习中,分析区域的经济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它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地区的经济现象和发展趋势,还能培养我们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分析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呢?首先,我们要了解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

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这些因素会影响区域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

比如,沿海地区通常具有便利的海运交通,有利于对外贸易;而内陆地区可能在交通上相对受限,但可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气候条件决定了农业的类型和产量,例如热带地区适合种植热带作物,温带地区则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

地形条件会影响土地利用和城市布局,平原地区适合大规模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山区则往往发展林业和旅游业。

其次,我们要研究区域的人口和劳动力状况。

人口数量、人口密度、人口结构(年龄、性别、职业等)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可以为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但如果人口过多,也可能带来就业压力和资源短缺等问题。

同时,人口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劳动生产率。

高素质的人才有利于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再者,我们要关注区域的产业结构。

一个地区的经济往往由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共同构成。

不同的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和发展水平反映了区域经济的特点和阶段。

比如,以农业为主的区域通常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区域往往经济较为发达。

我们要分析各个产业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材料,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机械设备和化肥农药;服务业则为工农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也是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

便捷的交通网络能够降低运输成本,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促进资源和产品的流通。

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交通方式的完善程度会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范围。

区域发展的重要性答题思路

区域发展的重要性答题思路

区域发展的重要性答题思路
(一)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

(1)把握两个方向
①有利条件;
②不利条件。

(2)抓住两个角度。

①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

②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等。

(3)学会一个迁移。

利用教材中的相似区域,进行知识迁移。

如水土流失问题迁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和治理措施;传统工业区的整治迁移鲁尔区;资源调配迁移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流域开发迁移长江流域的开发整治;水库的功能迁移三峡水库的相关知识等。

(4)充分利用材料信息。

提职材料信息,把材料中涉及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分别提职,对应自然条件各要素和社会经济条件各要素,合理选择答题要点。

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必须都要认真阅读,特别是图片材料信息容易忽略,读图时要以图例为突破点,找全相关信息。

区域发展初步认识区域发展的地理条件与特点

区域发展初步认识区域发展的地理条件与特点

区域发展初步认识区域发展的地理条件与特点区域发展是指在特定地理条件下,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产业布局、推动经济发展等措施,促进一个特定的地区整体实力的提升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地理条件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包括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质量等方面的特点。

本文将从地理条件及特点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地理条件是区域发展的基础,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不同地区的发展潜力和特色。

首先是地形地貌,地形地貌的特点直接影响到交通运输、工业布局等方面。

例如,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系发达,适合农业、工业、交通发展;山区地势陡峭、交通不便,限制了产业发展。

其次是气候条件,气候条件的不同使各地区的农业发展、旅游资源、能源开发等具有不同的特点。

例如,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适合种植水稻、茶叶等农作物,气候寒冷的地区适宜开展冰雪旅游、养殖畜牧业。

还有土壤质量,土壤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农作物产量、森林植被等因素。

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发展,而贫瘠的土壤则对农作物的种植带来限制。

地理条件的特点也决定了区域发展的多样性。

一方面,不同地域的地理条件使得各地区在经济发展方向上有所侧重。

例如,以沿海地区为例,其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对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天然的优势;而内陆地区则注重发展农业资源、能源等方面。

另一方面,地理条件也决定了区域间的联系和依存程度。

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区域间的交通、经济合作等活动。

例如,地处交通枢纽的城市往往是物流中心,与周边地区有着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地理条件并不是唯一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政策支持、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的发展水平。

然而,地理条件作为一种基础性的因素,对于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综上所述,区域发展的地理条件和特点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

地理条件决定了地域的发展潜力和特色,而地理条件的多样性则使得各地区在经济发展方向上有所侧重,并且地理位置的优劣也决定了区域间的联系和依存程度。

区域发展的条件分析

区域发展的条件分析

死亡率
6.64 6.49 6.57 6.56 6.51 6.50 6.46
自然增长率
11.45 11.21 10.55 10.42 10.06 9.14 8.18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14.03 13.38 12.86 12.41 12.29 12.40
6.45 6.43 6.41 6.40 6.42 6.51
第二章 区域发展的条件分析
第一节
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征 自然资源的概念: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
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 (UNEP):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
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自然资源的分类:可再生、不可再生、可更新 自然资源的特性:整体性、有限性、地域性、变动性与稳定性
1.3 人口的迁移与分布影响生产的布局 作为生产主体,人口分布是影响生产布局的重要因素 作为消费者,消费对所在区域产生的影响:
1.3.1 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及大 再生产的投资的供给
1.3.2 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 1.3.3 人口的迁移及分布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
2、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
2.1 区域人口数量分析 2.2 区域人口结构分析 2.3 区域人口增长分析 2.4 区域人口质量分析 2.5 区域劳动力分析 2.6 区域人口分布分析
2.1 区域人口数量分析 区域人口数量=固定人口总数+流动人口 人口数量的动态参数:出生率、死亡率、迁入(迁出)率。
2.2 区域人口结构分析 年龄结构 国际:0-14 少年儿童组;15-64 青年或成年组;65 岁以上老龄组。 国内:0-6;7-12;13-15;16-18;男 16-59,女 16-54;60 以上 性别结构 年龄结构 老年系数(65 岁以上)、少年儿童系数(0-14)、老少比。

区域分析

区域分析

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背景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研究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在整体之中的作用、区域之间互相联系的规律。

包括如下内容:一、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两个方面。

例如:自然资源、人口数量、科技水平、基础设施、相关政策、法治水平等等。

通过发展条件分析,可以了解区域的发展基础,评估发展潜力,为选择发展方向、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应明确指标种类、数量、质量、分布、优势、劣势和变化趋势等问题。

以杭州为例。

杭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江、河、湖、山交融的自然环境,物产丰富,全市平均森林覆盖率为62.8%,矿产资源有大中型的非金属和金属矿床;200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达81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8.9万人,非农业人口354.48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1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42‰;2009年累计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36家,累计培育认定研发中心521家,企业技术中心454家;基础设施水平较高,法治健全。

二、区域发展现状评价及问题分析同样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三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评价主要是对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进行分析;区域社会发展情况的评价主要是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科技文化、精神文明、政策制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区域资源环境分析主要是从生态环境质量、环境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其中,经济问题是基础和分析的重点。

以杭州为例。

2009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5098.66亿元,连续19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9年,杭州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3.7:47.8 :48.5;杭州被授予“中国最具安全感的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全市有公共图书馆13个,文化馆14个,博物(纪念)馆51个,剧场16个,可见社会发展情况良好;杭州酸雨程度较高,政府继续实施“蓝天、碧水、绿色和清静”工程,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

区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评价

区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评价

区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评价近年来,区域发展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之一。

各国政府和企业对于区域发展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因为区域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

本文将对区域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评估未来的趋势。

一、区域发展现状分析1. 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是区域发展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竞争力。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依然存在。

一些地区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如亚洲的中国和日本,欧洲的德国和英国,以及美国等。

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慢,一部分地区甚至仍然处于贫困状态。

2. 社会发展状况社会发展是区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一些地区,社会福利水平高,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得到了充分保障,人民的生活质量较高。

然而,在一些贫困地区,人们的生活条件依然艰苦,教育和医疗资源匮乏,社会不公平现象较为突出。

3. 环境发展状况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关注,环境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些地区采取了积极的环境保护政策,提倡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然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给人居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二、未来趋势分析1. 区域经济发展趋势未来,全球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将更加多元化。

一方面,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将继续保持竞争力,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将逐渐崛起,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实现快速发展。

同时,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推动将加快不同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2. 社会发展趋势未来,社会发展将更加注重人民的福祉和公平正义。

政府和社会机构将重视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同时,人们的意识也将更加提高,注重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的发展。

3. 环境发展趋势未来,环境保护将成为区域发展的重中之重。

高考地理中如何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与策略

高考地理中如何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与策略

高考地理中如何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与策略在高考地理中,分析区域发展的条件与策略是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我们理解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关键。

区域发展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思维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一、区域发展的条件1、自然条件(1)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影响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

例如,沿海地区通常具有便利的交通和开放的经济环境,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和海洋经济;而地处内陆的地区可能在交通和对外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但也可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或特色的农业资源。

(2)气候条件气候对区域的农业、工业和居民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类型决定了农作物的种类和种植制度,影响着工业生产的能耗和成本,也关系到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建筑风格。

例如,温带季风气候区适宜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而热带季风气候区则更适合种植水稻、橡胶等。

(3)地形条件地形地貌直接影响着区域的土地利用、交通建设和城市布局。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有利于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山地和丘陵地区则可能在农业发展上受到限制,但可以发展林业、旅游业等特色产业。

(4)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

丰富的矿产资源可以支撑重工业的发展;充足的水资源是农业和工业生产的重要保障;肥沃的土地资源有利于农业的高产稳产。

2、社会经济条件(1)人口与劳动力人口数量、素质和结构对区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人口众多可以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也可能带来就业压力和资源紧张;高素质的劳动力能够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2)交通与通信便捷的交通和发达的通信网络能够促进区域内外部的物资、人员和信息交流,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区域的竞争力。

例如,交通枢纽城市往往能够吸引更多的产业和投资。

(3)市场与经济基础区域的市场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产业的发展方向和规模。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2. 可更新资源:动植物资源,有生命周期和 一定的更新速度,应有计划、有限制地开 发利用。
3. 不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 形成周期以百万年计,随着人们消费而减 少,应节约使用。
• 自然资源的特性 1. 有限性 2. 区域性 3. 整体性
•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 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7. 军队服役人口
劳 动
8. 其他人口
力 资

• 劳动力的质量
1. 比数量更重要
2. 对劳动力来说“30个臭皮匠也顶不上1个 诸葛亮”
• 六、人口的分布分析 • 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 1. 自然因素 2. 经济发展 3. 战争、政治运动等 4. 民族、宗教
• 人口分布影响区域发展,区域发展反过来 影响人口分布
• 人口迁移与分布影响区域生产的布局
• 二、作为消费者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 • 人口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规模
• 人口质量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 域生产结构
• 人口的迁移影响消费市场的变动与分布
• 三、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 • 区域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分析 1. 人口数量+性别结构+年龄结构+职业构
• 衡量适用技术的标准 1. 环境友好标准 2. 社会和谐标准 3. 经济发展标准
2. 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
3. 在现代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 理性
4. 从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角度出发进行评价
• 评价方法
1. 关于自然资源量的评价——对区域经济发 展的保证程度,常用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
2. 关于自然资源质的评价——对一定生产部 门的适合程度
3. 关于自然资源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影 响特定资源的开发利用先后次序、开发利 用的成本和效率和地域产业结构

中国五个地区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五个地区现状分析报告

中国五个地区现状分析报告一、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这个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重要城市,拥有发达的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金融服务业。

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占据全国GDP的大部分比重,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东部地区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过快导致城市资源过度集中,城市病问题严重。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达,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比其他地区更加严重。

此外,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也比较高,给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二、中部地区中部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的绿色发展区域。

这个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河南等省份。

中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同时还有丰富的农业资源。

近年来,中部地区通过招商引资,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尽管中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部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仍然较大。

此外,中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是中国的重要的发展潜力区域。

这个地区包括四川、陕西、甘肃等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近年来,西部地区通过推动自贸区建设、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并积极引进外资,推动了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

然而,西部地区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西部地区的交通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与东部地区的交通网络相比还存在差距。

此外,西部地区的青藏高原和西南地区的喜马拉雅山等高寒地区气候条件恶劣,给农业和能源开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四、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中国的重要资源供给区。

这个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金属矿产资源。

近年来,东北地区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创新发展,在发展新型装备制造、高技术产业、文化旅游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尽管东北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一些困难。

区域经济发展可行性分析报告

区域经济发展可行性分析报告

区域经济发展可行性分析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逐渐显现。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经济竞争力,加强区域间合作和交流,需要进行区域经济发展可行性分析,以找出潜在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二、区域经济现状分析1. 区域地理位置:该区域位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东部,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发达的基础设施建设。

2. 人口分布情况:该区域人口众多,人口密度较高,劳动力资源丰富。

3. 经济产业结构:该区域以制造业为主导,同时也有发展农业、服务业等多元化产业。

4. 经济增长趋势:近年来,该区域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增速有所放缓。

三、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及挑战分析1. 优势:(1)区位优势显著,便于与周边地区进行经济合作和交流。

(2)人口资源丰富,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支持。

(3)基础设施完善,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 挑战:(1)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

(2)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环境恶化。

(3)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影响产业升级和转型。

四、区域经济发展可行性分析1. 发展机遇:该区域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人口资源,可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拓展经济增长点。

2. 发展策略:应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打造宜商宜业宜居的发展环境。

3. 发展前景:通过区域经济发展可行性分析,可以预测该区域未来发展的潜力和挑战,为政府决策和企业投资提供参考依据,助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五、结论与建议综上所述,通过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分析,可以看出该区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潜力,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综合性的政策措施,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同时,还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希望本报告的分析和建议能够为该区域的发展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目标。

区域规划与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区域规划与分析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2、分析方法:
2)区位商: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它由哈盖特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 Q=(N1/A1)/(N0/A0)
含义:Q值越大、该地区这个部门所占比例相对较高,专业化程度越高,比较优势越大。在考察确定主导产业时,一般只有区位商大于1的部门才能构成该地区的基础部门,对当地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Q<1表示产业在某地区属于劣势产业,表明该产业专业化程度较低,其规模具有比较弱势。Q值越小,比较弱势越明显。Q=1表示该产业为一般水平。
注意事项
国际上常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 恩格尔系数统计数据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在中国运用这一标准进行国际和城乡对比时,要考虑到那些不可比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以及由社会经济制度不同所产生的特殊因素。对于这些横截面比较中的不可比问题,在分析和比较时应做相应的剔除。另外,在观察历史情况的变化时要注意,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长期的趋势,而不是逐年下降的绝对倾向。
3、系统功能
经济发达地区 、 经济欠发达地区 、 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划分 ,生态环境恶化地区 、 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 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地区之间等 ,都是从系统功能的角度出发 ,对不同功能地区进行划分的 。
3、系统结构与功能之间关系
区域系统结构决定功能,但功能也对结构有反作用。Eg:上海——系统结构决定功能代表,凭借雄厚的技术经济基础、各产业部门形成物质交流和技术协作联系——具备了强大的加工能力、进出口、引进外资、消化国外最先进技术的能力。深圳——国家赋予它开放窗口的功能要求,并给予优惠政策,引进人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等途径使其躬耕逐渐完善,这种功能反过来促使其外经、外贸业的发展和涉外行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协作,结构在功能的诱导下逐渐完善。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二)区域经济发展各条件之间的关系
1.诸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综合地共同发挥作用
2.诸多条件对区域转换。
第二节 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一、自然资源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性 1.概念
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 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 境因素和条件。
按照系统工程思想,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值是由 每一个评价指标的单一指数值不断转换为高一级生 态环境特征指数或生态环境总体指数的过程。 在此,我们称为单一指数、分类和综合指数。 首先:单一指数。单一指数是把反映生态环境 指标状态特征或数值转换为该指标评价指数值的过 程。
2.自然资源量的评价
为确定自然资源开发规模和对生产部门和布局的 保证程度。 总量评价:
资源密集度、人均资源拥有量
资源综合优势度:
Pi=(mn-∑dij)/(mn-m)
Pi为i地区的资源综合优势度;m为被研究的资源种类 数;n为对比的地区个数; ∑dij为i地区被统计的资源种
类数占上级区域的位次之和。
3.地理分布、地域组合特征评价
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顺序和开发 利用的成本及利用的效率。 地域组合评价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源相互联系、相 互制约的关系,明确在一定地域上其对区域生产力 发展的影响,并抓住主要资源进行分析。
4.可能开发利用的方式评价
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评价
三、区域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一)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分析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 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 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 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1.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热条件,开始大规模开发。

晋朝到宋朝曾出现北方人口和文化、经济南移的高潮,本区很快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区。

近代,本区又以其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利的长江水道运输,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和中心,汉口成为内陆的工业中心。

1949年以来,本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特别重要的是,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和沿海战略的实施,给本区带来新的机遇。

江苏、浙江经济迅猛发展,湖北、安徽经济发展的速度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进入90年代,以浦东开放开发和三峡跨世纪工程的建设为动力,推动本区经济实现新的腾飞。

本区在全国经济区域格局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

1.优越的区位条件。

80年代中期,有关部门提出要建设沿海和沿长江地带组成的“T”形国家级产业发展轴的战略,旨在通过沿江开发,延伸拓展沿海的对外开放,实现东西结合,优势互补,促进内陆开发和全国经济增长。

长江沿岸与海岸带一级发展轴线构成的“T”形开发空间结构,准确地反映了我国国土资源,经济实力和开发潜力空间分布的基本框架。

本区地处我国经济“T”形总体布局框架的交叉结合部,兼有沿江和沿海的双重地缘优势。

本区地处太平洋沿岸,是我国对外的前沿阵地,便于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又可通过长江黄金水道及多条铁路、公路干线,联结国内其他地区,发挥其强大的辐射作用,区位条件十分优越。

2.良好的空间资源。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热量较充裕,水热同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低山丘陵是发展经济林果、多种经营的理想场所。

低平的地势也给工业发展和交通建设带来了便利条件。

低平的地势与丰富的水热资源的良好结合是本区空间资源的显著特征。

3.投资环境优越。

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将本区连结成水运四通八达的整体。

长江黄金水道和沿海上海、宁波、连云港等沿海港口组成本区水运网络的骨干,为大宗货物的长距离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本区重要的铁路干线,南北向的有京广线、京九线、皖赣线、京沪线、沪杭线、焦柳线,东西向的有南京—九江—武汉、汉丹线、襄渝线、浙赣线、湘赣线、湘黔线等,形成纵横交错的铁路交通网络。

近年来,等级公路、高速公路发展很快,201、205、207、330、317等国道在本区纵横交织,形成公路体系的骨架,地方道路分布于各大、中、小城市及乡镇之间,客货运量都很大。

近年来,现代邮电通信事业发展迅速,为区内外信息交流提供了方便。

4.人力资源丰富。

人口素质较高,文教卫生等社会条件较好。

本区人力资源丰富,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化问题十分突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就地吸收剩余劳动力,有组织地安排劳动力输出是解决劳动力过剩的有效途径。

本区“苏南模式”是农村“城市化”的成功经验,浙江温州地区、安徽无为县在劳动力异地消化方面成效显著。

5.资本雄厚、技术较先进。

1949年以前,江浙及沿江一带就是我国近代工业的重心之一,资本相对雄厚。

1949年以来又进行了不少资本积累,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沿海战略的实施,本区资本积累迅速提高。

本区技术力量、中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千人占有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6.市场容量大。

本区是全国市场重心区,区内人口多,人均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社会总需求量大。

城市数目多,物资市场、金融市场、劳务市场及各种商品的批发、零售市场都很发达。

本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其自然资源较少,人多地少,基础设施、生态建设与发展尚不相适应。

黄淮海地区-区域发展条件综合分析一、优势条件 1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突出.黄淮海地区位于华北、华东和华中三地区的结合部,依山襟海,海陆兼备,面向东北亚和太平洋,背靠“三北”(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处于我国北方沿海黄金海岸环状经济产业带的南半部,大部地区属于环渤海经济区,是我国东部沿海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的又一个跨世纪开放和开发建设的“热点”地区。

全区以北京、天津和石家庄、济南、郑州等特大和大城市为中心,以中西部内陆广大腹地和晋陕蒙能源基地为依托,以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等沿海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秦皇岛、天津新港、烟台、青岛、日照、连云港等沿海港口群为前沿,以京广、京沪、京九、京山、胶济、新石、陇海等干线铁路为纽带,联结全国和世界各地,不仅成为我国北方地区通向海外并与国际经济相接轨,参与东北亚和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基地和窗口,而且也是中西部内陆广大地区实行对外开放和外引内联的重要通道与出海口,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资源丰富多样,具备发展多种产业的物质基础黄淮海地区是我国东部沿海土地、矿产、海洋、农副产品、旅游等多种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

各类资源不仅储量大,而且邻近交通线和消费地,开发条件优越,是发展农业、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及加工工业、海洋产业和旅游业的重要物质基础,资源综合开发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

首先,区内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拥有面积达32万多平方公里的黄淮海平原,还有3 000万亩的后备宜农荒地资源和 550万亩沿海滩涂资源。

平原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力较高,加之光热资源充足,雨热同期,光热水土资源匹配较好,有利于农林牧业综合发展,是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

其次,区内蕴藏有上百种矿产资源,其中黄金、自然硫、金刚石、石膏、水晶的储量居全国之首,石油、煤炭、铁、铝土、石墨、菱镁矿、岩盐、萤石、大理石、石灰石的储量也位居全国前列,沿海地区的海盐资源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上述矿产资源中,对本区经济发展作用最大的一是能源,二是铁矿,三是建材。

1990年,本区煤炭保有储量约770亿吨,占全国总量的7.6%,开滦、峰峰、平顶山、兖(州)滕(州)、徐州、淮北、淮南等为我国著名的煤田。

在黄河三角洲、冀中和豫东北平原、渤海湾沿岸,集中分布着胜利、华北、冀东、中原、大港和渤海等具有全国意义的油气田。

冀东铁矿探明储量达56亿吨,是我国三大铁矿区之一。

建材资源在区内分布广、储量大,其中以石灰石、石膏、大理石、花岗岩、石英砂最重要。

此外,本区沿海地区为全国著名的盐场,近年又陆续发现了储量十分丰富的地下钠岩盐矿,仅在黄河三角洲和苏北的淮阴—徐州一带,就发现了两个探明地质储量分别达5 800亿吨和 4 000亿吨的特大型盐矿。

黄淮海地区山、海、河、湖、泉兼有,自然风光优美,人文胜迹荟萃,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这里拥有举世闻名的八达岭长城、山海关、故宫博物院、圆明园和颐和园、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承德避暑山庄、东岳泰山和北戴河、昌黎、烟台、威海、青岛、连云港等海滨旅游胜地,以及海上仙境蓬莱阁,道教胜地崂山,泉城济南,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徐州汉代“三绝”(汉墓群、汉画像石、汉兵马俑)等一大批具有全国意义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北京、天津、郑州、济南、青岛、曲阜、邹城、开封、洛阳、徐州、淮安、毫州、安阳、商丘等18座城市又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3.农业历史悠久,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及水果基地黄淮海地区农耕历史悠久,是我国原始农业发展最早的地区之一。

1995年,全区耕地面积31 365万亩,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 22.02%,但却生产了全国 27.9%的粮食、40.8%的棉花、24.4%的油料、31.8%的水果、25.1%的肉类、21.6%的水产品。

目前该区是全国粮、棉、油生产大县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1995年,在全国农业增加值总量前100位的县(市)中,本区有34个县(市);在全国粮、棉、油总产前100位的县(市)中,本区分别有35个、40个和61个县(市);在全国猪牛羊肉总产、水产品总产和水果总产前100位的县(市)中,本区分别有33个、22个和40个县(市)。

全区人均粮、棉、油、水果及肉类占有量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如区内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及河南三省二市合计,人均粮食达413.1公斤,超出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27.8公斤),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及水果生产基地。

4.工业基础雄厚,但轻重工业发展不够协调黄淮海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之一,工业基础雄厚,拥有许多大型骨干企业,形成了总量规模较大、门类较齐全的工业生产体系。

区内仅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五省市1995年工业总产值就达21 169.78亿元(当年价),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3.04%。

其中乡及乡以上工业产值14 499.6亿元,占全国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1.84%。

工业固定资产原值达7 489.42亿元,占全国的 22.4%。

本区工业部门结构上,重工业所占比重较高。

在上述五省市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与轻工业之比为58.75∶41.25。

重工业中以能源、钢铁、化工、建材等基础工业为主体,其中原煤产量占全国的20.72%,原油占31.63%,发电量占21.50%,钢占25.58%,水泥占26.84%,化肥占23.42%,纯碱占47.51%,烧碱占32.96%。

与重工业相比,本区轻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且以传统的纺织、食品等行业占优势,其中棉纱和棉布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1.1%和28.4%,饮料酒占27.9%,机制纸及纸板占33.23% 等。

总的来看,本区工业仍以传统行业占主导地位,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重较小,除北京、天津、青岛等少数特大城市外,尚处于起步阶段。

5.基础设施较完善,投资硬环境较好黄淮海地区除拥有能源资源优势外,还靠近全国最大的晋陕蒙能源基地,是“西煤东运”和“北煤南运”的重要通道。

区内一次能源总体上自给有余。

以本区为基础的华北电网是我国最大的电网,其中火电站装机容量约占全国的1/3强。

区内交通便捷,以“三纵四横”的铁路干线(“三纵”为京沪、京九、京广线,“四横”为大(同)秦(皇岛)线、胶济—石德线、新石、陇海线)为骨架,以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为网络,并同它们所连接的沿海港口以及北京、天津、济南、青岛、郑州、徐州等大型机场相结合,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海运、内河、航空、管道多种运输方式综合发展的运输网。

区内邮电通信业发展较快,北沿海、京汉广、京九九、京宁、郑徐等国家级光缆均以本区为起点或通过区内,同国内外通讯联系极为方便。

较为完善的各项基础设施及其良好组合,使得本区成为国内少数几个投资硬环境较为优越的地区之一,并为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6.科技教育发达,人才和智力优势明显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最集中的地区,智力密集程度较高。

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有自然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约1100多个,占全国总数的21.5%;有高等院校247所,占全国的27.4%。

1992年全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96.83万人,占全国的22.7%,每万人口中的各类科技人才的拥有量也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