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工业污染源的标准化评价

合集下载

工业废气排放限值标准

工业废气排放限值标准

工业废气排放限值标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气排放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规范各行业的废气排放,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各国纷纷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业废气排放限值标准。

本文将对几个典型行业的工业废气排放限值标准进行分析,分析其制定的依据、具体要求以及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一、钢铁行业钢铁行业是典型的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其废气排放对环境和健康造成的影响较大。

为控制钢铁行业的污染,各国制定了严格的废气排放限值标准。

以中国现行标准为例,钢铁行业废气排放限值标准根据不同炼钢工艺、炉型、产品等因素进行分类,按照高炉、转炉、电炉等进行细分,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进行了详细限制。

这些限制标准的制定依据包括对环境和健康影响的科学研究结果,以及其他国家的相关标准和经验。

二、化工行业化工行业是废气排放较多的行业之一。

由于化工过程涉及的废气成分和浓度各异,不同的化工工艺会产生不同的有害气体。

因此,制定化工行业的废气排放限值标准相对复杂。

典型的废气污染物包括苯、甲醛、氨气等。

对于化工行业,废气排放限值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有害气体的种类、浓度、排放装置、治理技术等因素,并根据环境和健康的保护要求进行科学的设定。

三、电力行业电力行业是重要的工业部门,其废气排放主要来自于燃煤和燃气发电过程。

燃煤发电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控制电力行业的废气排放,各国制定了严格的排放限值标准。

这些标准要求电力企业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脱硫、脱氮等控制措施,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限值标准的制定不仅关乎环境和人体健康,也涉及到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

四、汽车行业汽车行业是一个废气排放量巨大的行业,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和城市空气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

不同国家制定的汽车尾气排放限值标准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对氮氧化物、非甲烷总烃、一氧化碳、颗粒物等进行了限制。

为了达到这些限值标准,汽车制造商需要采用先进的排放处理技术,如三元催化转化器、颗粒物捕集装置等。

工业废气排放限值标准

工业废气排放限值标准

工业废气排放限值标准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气排放成为了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

为了控制和减少工业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工业废气排放限值标准。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行业的废气排放标准,并分析其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一、钢铁行业钢铁行业是工业废气排放量较大的行业之一,其中包括高炉煤气、焦炉煤气等。

钢铁行业的废气排放限值标准主要是根据不同炉型和不同产量来确定。

在国际上,通常将钢铁行业的废气排放限值标准分为两个等级:A级和B级。

A级标准是指在废气排放中对各种有害气体的排放限值要求更为严格,而B级标准则相对宽松一些。

这些标准的制定是为了降低钢铁行业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二、化工行业化工行业是一种废气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其中包括各种有机化学品的生产过程。

在化工行业中,废气排放限值标准的制定主要是根据不同化学物质的毒性和对环境的影响来确定。

例如,对于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限值通常是按照每立方米排放浓度来计算的。

同时,国际上也要求化工企业在废气排放中进行除臭处理,以降低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三、电力行业电力行业的废气排放限值标准主要是针对火力发电厂的排放进行规定。

火力发电厂在燃烧燃料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废气,其中包括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为了保护大气环境,国际上通常会规定火力发电厂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限值。

此外,电力行业还有燃气发电、核电等不同类型的发电方式,对应的废气排放限值标准也有所不同。

四、建筑行业建筑行业的废气排放限值标准主要是针对建筑工地的尾气排放进行规定。

建筑工地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气,其中包括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为了保护周围居民的健康和环境的舒适度,国际上通常规定建筑工地的废气排放限值,同时要求建筑企业采取相应的除尘和除臭措施。

综上所述,工业废气排放限值标准的制定对于环境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行业的标准制定主要根据行业特点和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来确定,以减少工业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工业废气排放浓度标准

工业废气排放浓度标准

工业废气排放浓度标准一、颗粒物排放浓度标准颗粒物是大气中最主要的污染物之一,包括PM2.5、PM10等。

为了降低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浓度标准。

在我国,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颗粒物的排放浓度标准如下:PM2.5:不得超过35μg/m³;PM10:不得超过50μg/m³;烟尘:不得超过500mg/m³。

二、气态污染物排放浓度标准气态污染物也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包括SO2、NOx、CO、VOCs等。

同样,为了降低气态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各国也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浓度标准。

在我国,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气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标准如下:SO2:不得超过500mg/m³;NOx:不得超过300mg/m³;CO:不得超过10mg/m³;VOCs:不得超过50mg/m³。

三、恶臭物质排放浓度标准恶臭物质是指具有恶臭味的物质,如硫化氢、氨气、甲硫醇等。

这些物质不仅影响环境质量,还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影响。

在我国,根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恶臭物质的排放浓度标准如下:硫化氢:不得超过10mg/m³;氨气:不得超过10mg/m³;甲硫醇:不得超过0.03mg/m³。

四、热污染排放标准热污染是指工业废气中的热量排入环境中,导致环境温度升高,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生活。

为了降低热污染的影响,我国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

根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热污染的排放标准如下:排烟温度:不得超过规定的最高允许温度;烟气黑度:不得超过林格曼黑度等级的1级。

环保标准化评分标准

环保标准化评分标准

环保标准化评分标准环保标准化评分标准是指根据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对企业、产品或项目进行环境管理和环保措施的评定和评分的标准。

环保标准化评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环保标准化评分标准的内容。

1. 环境管理体系,评分标准将对企业是否建立并有效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定,包括是否建立环境管理手册、环境目标和计划、组织结构和责任、培训和意识提升等方面的要求。

2. 环境风险管理,评分标准将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否进行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进行评定,包括对环境影响较大的环节和物质的风险评估、应急预案和措施等方面的要求。

3. 环境监测与报告,评分标准将对企业是否建立并有效实施环境监测和报告制度进行评定,包括对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排放进行监测和报告的要求。

4. 环境法律法规遵从,评分标准将对企业是否遵守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评定,包括排放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税收等方面的要求。

5. 环境绩效改进,评分标准将对企业是否进行环境绩效改进进行评定,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友好产品研发等方面的要求。

二、环保标准化评分标准的意义。

环保标准化评分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推动企业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环保意识,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同时,环保标准化评分标准的实施,也有利于政府监管,提高环保执法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三、环保标准化评分标准的建设路径。

1. 制定相关标准,相关部门应结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制定适合国情的环保标准化评分标准。

2. 宣传和推广,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环保标准化评分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重视环保标准化评分标准的重要性。

3. 建立监督机制,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环保标准化评分标准的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环保行为的监督和检查。

化工行业环境影响评估标准

化工行业环境影响评估标准

化工行业环境影响评估标准化工行业是一个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产业,其生产过程常常涉及到废水、废气、废固等大量的污染物排放。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损害,化工行业必须依据环境影响评估标准进行整改和改进。

下面将从环境影响评估的意义、评估标准的内容以及标准对于化工企业的影响三个方面阐述。

首先,环境影响评估标准对于化工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化工企业的生产活动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固等污染物,对周围的水体、空气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对周围的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

环境影响评估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化工企业合理规划,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生产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其次,环境影响评估标准主要包括废水、废气、固废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考核指标。

对于废水排放来说,评估标准通常会对废水的污染物浓度、排放量、处理工艺等方面进行要求。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当合理进行废水处理,确保废水排放达到环境影响评估标准的要求。

对于废气排放来说,标准通常会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排放量以及净化技术等方面进行规定。

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废气排放,保障废气符合环境影响评估标准的要求。

对于固废处理来说,标准通常会对固废的处理方式、处置量以及处置场所等进行规定。

化工企业应当妥善处置固废,确保固废的排放和处理符合环境影响评估标准的要求。

同时,标准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如对植被覆盖率、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进行要求。

最后,环境影响评估标准对于化工企业具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标准的执行对于保护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化工企业在达到标准的要求之后,其废水、废气等污染物排放将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其次,标准的执行使得化工企业必须加大对环境保护措施的投入。

化工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更先进的净化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虽然这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但是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标准的执行还有助于推动整个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废气排放指标值标准

废气排放指标值标准

废气排放指标值标准
废气排放指标值标准是指对工业、交通和生活等领域中排放的废气进行监控和管理时所制定的一系列数值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限制排放物的种类和浓度,以及促进清洁能源和技术的应用。

具体的废气排放指标值标准根据不同的国家、地区和行业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而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废气排放指标值标准:
1. 二氧化硫(SO2)排放指标值标准:多数国家对工业和火力发电厂等排放的二氧化硫进行限制,通常以每立方米排放的毫克数表示。

2. 氮氧化物(NOx)排放指标值标准:氮氧化物是工业和交通等活动中的主要排放物之一,国家通常对其进行限制,以每立方米排放的毫克数表示。

3. 颗粒物(PM)排放指标值标准: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或液滴,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通常以每立方米排放的毫克数表示。

4.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指标值标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易挥发的有机物质,包括苯、甲醛等,国家对其进行限制,通常以每立方米排放的毫克数表示。

5. 一氧化碳(CO)排放指标值标准: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
体,主要由燃烧排放产生,国家通常对其进行限制,以每立方米排放的毫克数表示。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废气排放指标值标准,实际标准还会根据具体的国家、地区和行业的要求进行制定和执行。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保护大气环境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汇总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汇总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汇总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是在规划、设计和实施项目之前,对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和管理的过程。

为了确保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各国或地区通常会制定相应的环境标准,以作为评价的依据和限制条件。

本文将汇总并介绍几个常见的环境标准。

一、大气环境标准1. 大气颗粒物排放标准:针对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如PM10和PM2.5制定标准,限制其排放浓度。

2.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控制工业生产和能源消耗过程中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防止酸雨等环境问题的产生。

3. 氮氧化物排放标准:限制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减少臭氧和酸雨等的生成。

二、水环境标准1. 水质排放标准:要求工业企业和污水处理厂对排放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确保排放达到一定的水质要求。

2. 水体水质标准: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物浓度、pH值、溶解氧和重金属含量等进行限制,保障水体生态系统的健康。

三、土壤环境标准1. 土壤污染物限值标准:对土壤常见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等的含量进行严格控制,防止污染物对土壤质量和作物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2. 土壤pH值标准:控制土壤的酸碱程度,维护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四、噪声环境标准1. 城市居民区噪声标准:限制城市居民区内噪声的最大允许值,保障居民的安宁和休息。

2. 生产企业噪声标准:要求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控制噪声的传播和影响范围,减少对周围居民和环境的干扰。

五、生态环境标准1. 生态保护区标准:制定与保护区级别相适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管理标准,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禁止开发区标准:根据生态敏感性和重要程度,规划和划定禁止开发的区域,保护重要的自然景观和生态功能区。

综上所述,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标准涵盖了大气、水、土壤、噪声和生态等多个方面,是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和指导。

基于等标污染负荷法的工业废水污染源分析与评价--以绵阳市为例

基于等标污染负荷法的工业废水污染源分析与评价--以绵阳市为例

基于等标污染负荷法的工业废水污染源分析与评价--以绵阳市为例于晓菡;李新;文燕;李谦;章熙锋【摘要】对2013年绵阳市工业废水污染源及其污染物的年排放量进行了调查,并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其进行评价,分析了绵阳市的水污染特征。

结果表明,绵阳市的主要工业污染物为 COD、氨氮和石油类,主要工业废水污染源有24家企业,黑色金属铸造业废水污染源排列首位。

该研究结果可为绵阳市的水环境保护及污染源总量控制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In this paper,the annual emissions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pollution sources and pollutants in Mi-anyang in 2013 are investigated,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pollution in Mianyang,with the evaluation of the equal standard pollution load method,are analy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ajor industrial pollu-tants in Mianyang are COD,ammonia nitrogen and oil;the main sources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are from 24 com-panies;and the ferrous metal casting industry tops the list of wastewater pollution sources. These provide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basis for the wate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the control amount of water pollution in Mianyang.【期刊名称】《绵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5页(P99-103)【关键词】绵阳市;工业废水污染源;等标污染负荷法;总量控制【作者】于晓菡;李新;文燕;李谦;章熙锋【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处,四川绵阳 621000;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师范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处,四川绵阳 621000;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市环境监测站,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市环境监测站,四川绵阳 621000;绵阳师范学院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处,四川绵阳 621000; 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080 引言由近年来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可知,我国的淡水环境污染状况不容乐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由于生活污水多采取集中收集、处理、排放的方法,因此工业污染是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1-3].对污染源进行控制是水污染防治的最根本问题,为了降低排污总量、遏制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国家环保局于1988年提出了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管理思路.总量控制是根据水体使用功能要求及自净能力,对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实行控制的管理方法,基本出发点是保证水体使用功能的水质限制要求.因此,调查工业废水污染源的排污量,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是进行总量控制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污染源评价方法有等标污染负荷法(即等标排量法)、排毒系数法、潜在污染能力指数法和环境影响潜在指数法[2-3].排毒系数法采用污染物毒作用剂量作为评价标准,反映了污染物作用于人体产生的影响,但未考虑染物排入环境后的稀释、扩散、迁移、转化等作用.潜在污染能力指数法与环境影响潜在指数法均以简明的数值大致预测未来的环境质量,便于进行各地区环境质量的比较.针对工业废水污染源来说,等标污染负荷法评价方法反映出污染源总量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能够为评价区域内的总量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通过对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环境影响大小进行比较,进一步确定评价区域内的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1 研究区概况绵阳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是川西北重要的新兴工业城市,川西北科研、经济和交通中心,有“中国科技城”之称.涪江是长江二级支流,全长共670 km,自西北向东南流经绵阳市的平武县、江油市、涪城区、游仙区、三台县,流域面积19 779 km2,境内全长329 km.随着西部经济开发的不断进行,绵阳作为四川省的第二大城市,势必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焦点.经济快速增长的副产物——环境污染,也会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绵阳于2011年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的美誉,反映文明城市的基本指标包括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生态环境、创建活动.其中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涪江作为流经绵阳的主要河流,其水环境安全问题也是保护绵阳生态环境的关键.所以,通过等标污染负荷法筛选出绵阳市的主要工业废水污染源和污染物,是进行总量控制、保护好涪江环境安全的核心.2 研究方法等标污染负荷法,其主要思想是通过将不同污染源(既可以是行业,也可以是具体的企业)排放的某污染物总量与该污染物的排放标准或对应的环境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获得同一尺度上可以相互比较的量[4-5].(1)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式中:Pik-污染源i 排放的污染物k 的等标污染负荷;Cik-污染源i 排放的污染物k 的平均浓度;C0k-污染物k 的环境质量标准或排放标准;Qik-污染源i 所排污染物k 的流量.(2)评价区中某污染物的总等标污染负荷:式中:Pik-第i 个污染源中污染物k 的等标污染负荷;m-评价区域含有第k 种污染物的污染源个数.(3)评价区某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式中:Pi-污染源i 排放的总等标污染负荷.(4)评价区的总等标污染负荷:式中:m-评价区域中污染源的个数.(5)某污染物在评价区域中的污染负荷比:(6)某污染源在评价区域中的污染负荷比:等标污染负荷法是最基本的污染源评价方法,多年来一直被环保部门用来评价污染源,即把评价区域内污染物、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由大到小排序,分别计算其累计百分比,将累计百分比达到80%以上的污染物、污染源确定为总量控制的主要对象.从其计算过程可以看出,该方法简单明了,通用性强,且具有较好的综合性[6-7].本文采用绵阳市2013年工业废水污染源统计数据,计算出企业的等标污染负荷.由统计资料可知,部分企业污水经专门的污水处理设施后,排入涪江的支流——安昌江、凯江、梓潼江、平通河、虎牙河、通口河,最终受纳水体都为涪江,根据排入水体的类别选取《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8]作为不同水体质量评价依据;另外部分企业的污水经预处理后进入城市污水管网,再经邻近的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设施后排入涪江,所以针对这些企业,选取《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I3082-1999)[9]作为评价依据.绵阳市河流功能区划如图1,所选取的参比标准如表1、表2 所示.表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Tab.1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of surface water表2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单位:mg/LTab.2 Quality standards of waste water discharged into the city sewer注:括号内数值适用于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城市下水道系统.图1 绵阳市主要河流功能区划图Fig.1 Function block plan of major rivers in Mianyang3 结果与讨论(1)本文对绵阳市2013年的工业废水污染源统计数据进行了调查,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排入涪江的各污染物的年排放量如表3 所示.表3 2013年绵阳市工业废水污染源各污染物的年排放量Tab.3 The pollutant emissions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source in Mianyang in 2013由表3 可知,绵阳市2013年工业废水污染源各污染物排放总量从大到小的排序为:COD >氨氮>石油类>六价铬>砷>挥发酚>汞>镉>铅.(2)采用文中所述方法计算绵阳市工业废水污染源中各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从大到小的顺序是COD >氨氮>石油类>汞>挥发酚>六价铬>砷>镉>铅,其中COD 的等标污染负荷比为38.87%,氨氮为32.20%,石油类为19.96%,汞为6.20%,挥发酚为1.31%,六价铬为0.54%,砷为0.49%,镉为0.42%,铅几乎为零.由图2 可看出,各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排序与其年排放量排序有所不同,这是由于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时所选取的排放标准不同造成的.从环境容量的角度来看,不同功能区的水域对不同污染物承载力不同导致的.所以,在对污染物进行总量控制时,不能单纯地依据年排放量分配排污配额,应从水环境的承载力出发科学分配[10-11].依据等标污染负荷法的筛选原则,绵阳市2013年的主要污染物是COD、氨氮和石油类,它们的累积污染负荷比为91.03%.图2 2013年绵阳市各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Fig.2 The equal standard pollution load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pollutant in Mianyang in 2013图3 2013年绵阳市主要工业废水污染源等标污染负荷Fig.3 The equal standard pollution load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source in Mianyang in 2013(3)在分析各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的基础上,对每个工业废水污染源所排放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累计求和,得出其总等标污染负荷,然后从大到小排序,并计算负荷比,将累计负荷比等于80.00%的24 家企业作为绵阳市2013年重点工业废水污染源.根据国民经济(GB14754-2011)进行分类,其中A-L 代表行业类别,数字1-5代表同种行业的不同企业,绵阳市24 个工业废水污染源的主要行业为A 黑色金属铸造(1 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22.31%)、B 金属制品业(1 家,污染负荷比为11.38%)、C 医药制造业(1 家,污染负荷比为9.05%)、D 造纸和纸制品业(4 家,污染负荷比为11.24%)、E 汽车制造业(2 家,污染负荷比为6.55%)、F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4 家,污染负荷比为8.13%)、G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1 家,污染负荷比为2.81%)、H 农副食品加工(2 家,污染负荷比为1.48%)、I食品制造业(1 家,污染负荷比为1.02%)、J 白酒制造(5 家,污染负荷比为1.29%)、K 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1 家,污染负荷比为0.93%)、L纺织业(1 家,污染负荷比为0.81%).由图3 可以看出,前三个工业废水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比为42.74%,排在首位的是A,由其行业性质可知该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种类繁多,且生产规模大,因此产生的污染物总量大,是涪江的主要工业废水污染源;其次为B,由统计资料可知虽然该污染源的年产量不大,但其每年排入涪江的污水量较大,污染物种类复杂,也对涪江的水环境质量带来威胁;C 与A 相似,生产规模较大、污染物种类多、污水年排放量大也是导致其总污染负荷大的原因.因此,A、B、C 作为首要污染源被筛选出来,在总量控制时应重点监管.其余污染源的总等标污染负荷比为37.26%,其中D 和J 这两种行业的主要污染物均为COD;E的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和重金属;F 为挥发酚和COD;G 为石油类和重金属离子;H、I、L 为COD 和氨氮;K为石油类、COD、氨氮及重金属离子.这些应作为重要污染源,在总量控制时给予关注.4 结论与建议本文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分析了绵阳市2013年的工业废水污染源,得出:绵阳市的主要特征污染物为COD、氨氮、石油类;主要工业废水污染源集中在黑色金属铸造、医药卫生制造、金属制品业、汽车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延压加工、农副食品加工、白酒制造、电子元件及组件制造、纺织业、食品制造业.因此,建议绵阳市的水污染治理重点为COD、氨氮和石油类;针对文章中筛选出的24 家工业废水污染源,可将其现状等标污染负荷的贡献率为分配排污配额的依据.污染源总量分配是指将污染物排放总量分配到各工业废水污染源的方法,通过强化企业自身的污水处理能力和清洁生产进行总量控制.对企业规模较大的A、B,其污染负荷的贡献率还与生产工艺、清洁生产水平有关,因此要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严格把关各工序的清洁生产流程,确保单位产量用水的污染物产量降低;类似于C这种规模不大、等标污染负荷大的污染源,应加大其污水处理强度,优化生产工艺,增加污水回用效率;对于行业性质相同的不同企业,可考虑将规模较小的企业整合起来,集中管理,采用合理的水处理工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污染源是污染物消减的实施主体,因此总量控制的最终承载体是污染源.由于等标污染负荷法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可将等标污染负荷比作为参考分配污染源的排污指标.参考文献:[1]史宝忠,何金凤.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钟定胜,张宏伟.等标污染负荷法评价污染源对水环境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05(5):101-103.[3]王裕东,倪晋仁,罗华铭.区域工业污染源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环境科学研究,2003,16(4):53-57.[4]万金保,黄学平.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分析大坞河水污染特征[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5(1):35-38.[5]刘鹏飞,于文海.对污染源等标污染负荷及其计算的几点看法[J].东北水利水电,1995(5):37-39.[6]Yong bin L.EvaLuating the Refining Sewage PoLLution Resources with EquaL Standard PoLLution Load Method and Its Treatmen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QuaLity[J].Safety HeaLth & Environment,2012(12)38-41. [7]Singh K P,MaLik A,Sinha S.Water quaLity assessment and apportionment of poLLution sources of Gomti river (India)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techniques-a case study[J].AnaLytica Chimica Acta,2005,538:355-374.[8]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局,2002. [9]CI3082-1999,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局,1999.[10]孟伟.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技术与示范[M].西安: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11]李新,石建屏,曹洪.基于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法的洱海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动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1,31(6):1338-1344.。

工业废气排放标准

工业废气排放标准

工业废气排放标准工业废气排放标准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而设定的一系列规范。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工业废气排放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为了控制工业废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规定。

本文将从工业废气排放的影响、标准的制定,以及一些典型行业的废气排放标准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工业废气排放的影响工业废气主要来自于燃烧过程中的废气以及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这些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颗粒物等,它们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工业废气排放会导致空气质量下降,使环境变得污浊,进而引发大气污染。

同时,工业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还会通过大气沉降、水体渗入等途径进入土壤和水体,对土壤和水环境造成污染,进而对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

二、工业废气排放标准的制定制定工业废气排放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控制工业废气排放的总量和污染物浓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通常,工业废气排放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两个层次。

国家标准通常由环保部门制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工业企业,涵盖了污染物的种类、排放浓度和排放限值等方面的要求。

行业标准则是由各个行业协会或组织制定的,针对某一特定行业的工业废气排放进行规范。

工业废气排放标准的制定应综合考虑环境容量、技术可行性以及经济可行性等因素。

同时,工业废气排放标准应定期修订,以适应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三、典型行业的废气排放标准1. 燃煤发电行业燃煤发电是一种常见的能源生产方式,但其废气排放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该行业制定了相应的废气排放标准。

标准要求燃煤发电企业必须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和烟气净化设施,控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确保废气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

2. 钢铁行业钢铁行业是一个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其废气排放主要来自于高炉和冶炼过程中的燃烧以及焦炉煤气的排放。

针对钢铁行业的废气排放,标准要求企业必须采用先进的炉顶除尘技术和烟气脱硫、脱硝等净化技术,控制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排放浓度,确保废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

钢铁厂环保评a标准

钢铁厂环保评a标准

钢铁厂环保评A标准一、排放标准1.1 烟气排放标准钢铁厂的烟气排放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制定的烟气排放标准。

具体来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都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1.2 水质排放标准钢铁厂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并达到国家和地方制定水质排放标准后才能排放。

具体来说,废水中的COD、BOD、SS、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含量都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1.3 噪音控制标准钢铁厂的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控制噪音的传播和影响。

具体来说,厂界噪音必须达到国家和地方制定的噪音控制标准。

二、能耗标准2.1 能耗限额标准钢铁厂的能耗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制定的能耗限额标准。

具体来说,钢铁厂的单位产品能耗、总能耗等指标都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2 节能措施钢铁厂应当采取各种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例如,采用高效节能设备、优化生产工艺、实施能源管理等。

三、环保管理3.1 环保机构设置钢铁厂应当设立专门的环保管理机构,负责全厂的环保管理和监督工作。

该机构应当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3.2 环保培训与教育钢铁厂应当对全体员工进行环保培训与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还应当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环保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和领导能力。

3.3 环境监测与报告钢铁厂应当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对全厂的环境质量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同时,还应当定期向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报告环境状况和环保工作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四、绿色生产4.1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钢铁厂应当采用各种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实施废钢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利用等。

4.2 绿色产品开发与生产钢铁厂应当积极开发绿色产品,推广低碳、环保、节能的产品生产和消费模式。

例如,开发高强度、高耐候性钢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

五、循环经济5.1 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钢铁厂应当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指标(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

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指标(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

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指标(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危险废物的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指标对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企业对危险废物的生成、处理和处置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指标:1. 危险废物的生成量:评估一个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管理情况首先需要了解其危险废物的生成量。

通过监测和统计废物的数量和种类,可以对废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2. 危险废物的储存和运输:危险废物的储存和运输环节是管理危险废物的重要环节。

评估指标包括储存场所是否符合规定、储存容器是否适当、危险废物的标识是否清晰、运输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等。

3. 危险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危险废物的处理和处置是最关键的环节,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评估指标包括处理方式是否符合环保要求、是否存在未经许可的倾倒行为、废物是否被合理分拣和分类等。

4. 环境监测: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定期进行环境监测,评估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评估指标包括废物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情况,以及企业在应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等。

5. 法规合规性: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需要遵守国家、地方的相关法规和规定。

评估指标包括单位是否持有必要的执照和许可证,是否按规定报告废物产生和处理情况,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等。

6. 培训与意识: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意识,提高废物管理的水平。

评估指标包括是否开展相关培训、制定应急预案和管理制度、存在员工参与废物管理的安全意识等。

通过上述指标的评估,可以帮助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废物管理,从而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危险废物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感染性、刺激性、易燃性、放射性等特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潜在风险的废弃物。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在危险废物的生成、处理和处置过程中,必须遵守相关的法规和规定,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企业污染源排放评估报告

企业污染源排放评估报告

企业污染源排放评估报告一、引言企业的污染排放对环境和公众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为了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保护环境,进行污染源排放评估是必要的。

本报告旨在对某企业的污染源排放进行评估,提供相关数据和建议,以促进企业的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二、评估方法为了对企业的污染源排放进行评估,我们采用以下方法:1. 企业数据收集:收集企业相关的环保与生产数据,包括污染物种类、排放量、排放方式等。

2. 现场调查:对企业进行现场考察,了解污染源的情况和排放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

3. 监测数据分析:分析监测数据,包括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物浓度,判断污染源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三、企业污染源排放情况根据数据收集和现场调查结果,我们对企业的污染源排放进行了详细分析。

1. 大气污染源企业的大气污染源主要集中在烟囱排放。

根据监测数据,我们得知以下情况:- SO2(二氧化硫):企业排放的SO2浓度超过国家标准限值的2倍,对周边空气质量造成了较大影响。

- NOx(氮氧化物):NOx排放量稳定在国家标准限值范围内。

- PM2.5(细颗粒物):企业排放的PM2.5浓度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值的3倍,对空气质量和公众健康产生了重大威胁。

2. 水体污染源企业的水体污染主要来自污水排放。

根据监测数据,我们了解到以下情况:- COD(化学需氧量):企业排放的COD浓度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值的4倍,对水体环境产生了严重污染。

- 氮、磷污染:企业的污水中含有大量氮、磷,对水生生物和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了潜在危害。

- 重金属污染:污水中的重金属含量超过了国家标准限值,会对水质造成长期损害。

3. 土壤污染源企业的土壤污染主要来自废弃物堆放和生产副产物。

根据监测数据,我们得知以下情况:- 有机污染物:土壤中检测到大量有机污染物,对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生长产生了不利影响。

- 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出现高浓度的重金属,对土壤生态功能造成了破坏。

四、评估结果与建议根据对企业污染源排放的评估,我们得出以下结果和建议:1. 大气污染治理:企业应采取措施降低SO2和PM2.5排放,如安装烟气脱硫设备和粉尘过滤装置,以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并定期监测排放浓度。

工厂污染源评估报告

工厂污染源评估报告

工厂污染源评估报告工厂污染源评估是一项评估工厂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的过程。

通过评估,可以了解工厂的污染源类型、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其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影响程度。

下面,我将结合工厂污染源评估报告的要求,回答这个问题,并提供超过1200字的分析和建议。

一、工厂污染源评估报告的内容1. 工厂概况:对工厂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包括工厂名称、注册地址、生产规模、生产产品等。

2. 排放污染物:详细列举工厂主要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和排放量。

3. 污染物扩散模拟:采用相关模型进行污染物扩散模拟,评估工厂污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 环境监测数据:提供工厂周围环境的监测数据,包括大气、水体和土壤方面的数据。

5. 危害评估:综合污染物排放和环境监测数据,对工厂污染源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进行评估。

6. 合规性评估:评估工厂的环保设施和管理制度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包括排放标准、废水处理、废气治理等。

7. 改善措施: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善措施,包括改进污染源控制技术、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制定环境管理计划等。

二、工厂污染源评估报告的分析与建议1. 工厂概况:介绍工厂的基本情况,包括工厂名称为XX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市区的工业园区,生产规模大,拥有多条生产线,主要生产XX产品。

2. 排放污染物:根据资料分析,工厂主要排放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

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XX吨/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XX吨/年,颗粒物排放量为XX吨/年,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为XX吨/年。

3. 污染物扩散模拟:根据污染物扩散模拟结果显示,工厂的污染物排放主要扩散到东风风向的区域,并呈现出向周围环境扩散的趋势。

对周围居民影响较大,超过了国家相关标准的限值。

4. 环境监测数据:通过对工厂周围环境的监测数据分析,发现工厂附近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的浓度超过了国家排放标准。

土壤中也检测出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对土壤质量有一定的影响。

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指针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固体废物等污染物排放的限制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工业生产的特点以及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

首先,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基于科学的依据。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制定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各种污染物的排放特性、对环境的影响、治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制定标准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制定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这些科学研究成果,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其次,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政策。

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政策和目标是制定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重要依据。

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与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相一致,确保工业生产的发展不会对环境造成过大的负面影响。

另外,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当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

环境承载能力是指环境对污染物的容忍程度,是制定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

在制定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的承载能力,确保排放标准不会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

此外,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执行和监管也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严格执行和监管,才能确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效性。

相关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监督力度,对于违反排放标准的企业要给予严厉的处罚,确保标准的执行效果。

总之,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只有科学合理的制定标准,严格的执行和监管,才能有效地减少工业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力度,共同为环境保护事业贡献力量。

重点污染源清单标准化修订——基于污染源普查数据的精细化管理应用

重点污染源清单标准化修订——基于污染源普查数据的精细化管理应用

广东化工2020年第20期· 88 · 第47卷总第430期重点污染源清单标准化修订——基于污染源普查数据的精细化管理应用毛鹍1,2,徐宪根1,翟康3,陈科峰4,欧阳麒1,2(1.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常州213000;2.江苏常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常州213000;3.常州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江苏常州213000;4.常州市溧阳生态环境局,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本文通过污普数据筛选污染物排放量前85 %企业,比对现有大气源清单,从污染因子、重点行业等层面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完善了大气源清单,研究表明,污普数据能够支持大气源清单标准化修订。

在此基础上,本文建议进一步加强基于污普数据的精细化管理应用,建立水污染源排放清单等,且以污普成果为基准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

[关键词]污染源普查;环境管理;成果应用[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865(2020)20-0088-02Standardization Revision of Key Pollutants Inventory ——Application of Fine Management Based on Pollution Source Census DataMao Kun1,2, Xu Xian’gen1,2, Zhai Kang3, Chen Kefeng4, Ouyang Qi1,2(1. Changzhou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Changzhou 213000;2. Jiangsu Changhuan Environment Technology Co., Ltd., Changzhou213000;3. Changzhou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Center, Changzhou 213000;4. Changzhou Liyang Bureau of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Changzhou 213000,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selects the top 85 % enterprises of pollutant emission through census data, compares the existing List of air pollution sources,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from the aspects of pollution factors and key industries, and improves the air source list.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ensus data can support the standardization revision of air source list.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of refined management based on census data, and build a regulatory system of fixed pollution sources with emission permit system as the core.Keyword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work;application of pollution source survey results1 引言污染源排放清单是研究城市环境质量变化成因和开展污染排放控制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制定环境质量达标规划和应急预案的重要支撑和依据。

化工行业参考的固体粉尘排放标准

化工行业参考的固体粉尘排放标准

化工行业参考的固体粉尘排放标准化工行业参考的固体粉尘排放标准1. 引言固体粉尘是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污染源之一。

大量的粉尘排放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还可能对工人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粉尘污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化工企业需要遵守相应的固体粉尘排放标准。

本文将对化工行业参考的固体粉尘排放标准进行全面评估,并分析其深度和广度。

2. 固体粉尘排放标准的基本原则(1)保护环境:固体粉尘排放标准的首要原则是确保排放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化工企业应当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粉尘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量,以避免对大气、土壤和水体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2)保障工人健康:化工企业要注重工人的健康和安全,避免工人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中。

固体粉尘排放标准应当依据相关工人健康标准以及行业实践综合考虑,确保工人的健康与安全。

3. 固体粉尘排放标准的深度评估(1)超标排放的危害:高浓度的固体粉尘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粉尘的扩散范围、沉降速度以及成分特点等因素都会影响其毒性和危害程度。

(2)粉尘排放控制技术:在降低粉尘排放浓度和排放量方面,化工企业可以采用物理方法(如湿式除尘、过滤和静电除尘等)和化学方法(如化学吸附剂的应用)进行控制。

而技术的选择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经济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等因素进行权衡。

(3)固体粉尘排放监测:化工企业应建立固体粉尘排放监测系统,对排放浓度和排放量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结果可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及时发现和纠正超标排放行为,并提供依据为企业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指导。

4. 固体粉尘排放标准的广度评估(1)行业分类:不同行业的化工企业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粉尘排放问题,因此固体粉尘排放标准应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分类制定。

对于干粉状材料生产企业和煤炭加工企业等高风险行业,应采取更为严格的标准和监管措施。

(2)区域限制:在固体粉尘排放标准的制定过程中,还应考虑到区域的特殊性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化工行业化工企业排放标准

化工行业化工企业排放标准

化工行业化工企业排放标准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化工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各国普遍制定了化工企业的排放标准,以规范化工行业的发展。

本文将从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三个方面探讨化工企业排放标准。

1. 废气排放标准1.1 氮氧化物排放标准氮氧化物是化工生产中废气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其排放将导致酸雨等环境问题。

化工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标准限制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并采取相应的减排技术,如脱硝装置,以确保排放符合标准。

1.2 二氧化硫排放标准二氧化硫也是化工废气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均有害。

化工企业排放的二氧化硫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浓度标准,并配备脱硫装置,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1.3 悬浮颗粒物排放标准悬浮颗粒物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固体废物,对大气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化工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要求限制悬浮颗粒物的排放浓度,并采取合适的过滤和处理措施,以减少颗粒物的排放。

2. 废水排放标准2.1 氨氮排放标准氨氮是化工废水中常见的污染物,其高浓度排放将对水体造成污染,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化工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标准限制氨氮的排放浓度,并配备合适的处理设施,以达到排放标准。

2.2 重金属排放标准重金属是化工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污染物,对水体产生严重的毒性和累积效应。

化工企业应当严格控制重金属的排放浓度,确保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如沉淀、离子交换等,以减少重金属对水环境的危害。

2.3 有机污染物排放标准化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如苯、酚、甲醛等,对水体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化工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标准限制有机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并采取适当的生化处理、活性炭吸附等技术手段,以净化废水并达到排放标准。

3. 固体废物处理标准3.1 危险废物处理标准化工企业产生的危险废物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的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储存,并委托具备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工业固废处理场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工业固废处理场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工业固废处理场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工业固废处理场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是为了确保工业固废处理场在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得到合理评估和控制,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下面将介绍工业固废处理场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一、背景工业固废处理场是为了处理工业固体废物而建立的场所,其运营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为了规范工业固废处理场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制定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二、标准内容1. 大气环境影响工业固废处理场可能产生废气排放,在评价标准中需要包含对废气排放的限制要求和监测要求。

例如,对于有害气体的排放限制、排放口的设置要求、废气监测频率等。

2. 水环境影响工业固废处理过程中可能产生废水,对废水的排放和处理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

例如,对废水排放的水质要求、排放口的设置要求、废水处理工艺的要求等。

3. 土壤环境影响对于工业固废处理场的场地选择、土壤污染治理等方面需要有相应的评价标准。

例如,对场地选址的要求、土壤污染治理工艺的要求等。

4. 噪声和振动影响工业固废处理场的运营可能产生噪声和振动,对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造成影响。

相关的评价标准应包括对噪声和振动的限制和控制要求。

5. 生态环境影响工业固废处理场的建设和运营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评价标准应包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要求。

三、标准制定和应用制定工业固废处理场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需要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政策,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标准的应用需要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标准的有效执行。

四、标准与国际接轨为了与国际标准接轨,工业固废处理场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需要参考国际经验和标准,吸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评价标准水平。

五、结论工业固废处理场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对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标准的制定需要科学、合理、可操作,与国际接轨,确保工业固废处理场的建设和运营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工业污染源的标准化评价样本

工业污染源的标准化评价样本

工业污染源原则化评价一、从环境质量新观点出发,任何物质若以不恰当种类(如自然界本来没有各种人工合成新物质、农药等)、数量(大大超过自然容量)、浓度(超过本底诸多倍)、形态(如有机汞比无机汞毒性大得多)、价态(如铬、砷等不同价态毒性相差很大)、途径(如酚、氰等易生物自净物质,进入大气比进入水、土危害就大得多,进入地下水就比进入地表水危害大得多)、速率(超过自净极限能力诸多)、运动方式(如噪音、振动等)进入或作用于环境系统,打破环境物质正常循环和平衡,干扰和破坏生态系统正常循环和平衡,影响和威胁到人体和子孙后裔健康,导致国民经济巨大损失,就都也许成为“污染物”或“污染因子”,这些污染物或污染因子来源便称为“污染源”。

按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资料《有广泛国际意义污染物控制与鉴定》规定污染物有物理、化学、生物及综合共二十八类(1),事实上按照咱们前面建立观点,污染物种类还要多得多,几乎一切自然界物质及所有人工合成物质均有也许成为污染物。

例如,咱们人人每天都要吃“盐”,普通并不以为它也会是一种污染物。

而在北京东南郊二百多平方公里范畴内,每年从化工区排放废水中酸、碱、盐高达三万多吨,酸、碱最后也中和成盐,占废水总排污染物76%(2)。

盐,也成了北京东南郊一项重要污染物。

它污染了河道,在北京淡水河道中发现了咸水藻(初步鉴定)(3);它污染了地下水,使地下水化学类型变异(4),硬度迅速上升(5,6),每年导致经济损失粗估达一亿元以上(6)。

人类通过工农业生产、城建、交通、生活、科学活动、军事活动等各种方式,向环境系统排放各种污染物,而从总体及发展观点看,则以工业废气、废水、废渣(“三废”)占有最重要地位。

工业“三废”中所含污染物种类多、成分杂、数量大、毒性强、浓度高、速率快、难自然降解、持续排放,加上复杂综合伙用、累积作用、富集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进入环境系统,参加了大气环流、水循环、元素循环,进入或作用于生态系统及人体,危及生态正常平衡、人体健康以至遗传因子,导致了当代众所周知环境污染问题、环境公害事件及环境污染疾病和潜在所谓“文明病”,引起了全人类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污染源的标准化评价
一、
从环境质量的新观点出发,任何物质若以不恰当的种类(如自然界原来没有的各种人工合成的新物质、农药等)、数量(大大超过自然容量)、浓度(超过本底很多倍)、形态(如有机汞比无机汞的毒性大得多)、价态(如铬、砷等不同价态的毒性相差很大)、途径(如酚、氰等易生物自净的物质,进入大气比进入水、土的危害就大得多,进入地下水就比进入地表水危害大得多)、速率(超过自净极限能力很多)、运动方式(如噪音、振动等)进入或作用于环境系统,打破环境物质的正常循环和平衡,干扰和破坏生态系统的正常循环和平衡,影响和威胁到人体和子孙后代的健康,造成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的,就都可能成为“污染物”或“污染因子”,这些污染物或污染因子的来源便称为“污染源”。

人类通过工农业生产、城建、交通、生活、科学活动、军事活动等各种方式,向环境系统排放各种污染物,而从总体及发展观点看,则以工业废气、废水、废渣(“三废”)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工业“三废”中所含的污染物种类多、成分杂、数量大、毒性强、浓度高、速率快、难自然降解、连续排放,加上复杂的综合作用、累积作用、富集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进入环境系统,参加了大气环流、水循环、元素的循环,进入或作用于生态系统及人体,危及生态正常平衡、人体健康以至遗传因子,造成了当代众所周知的环境污染问题、环境公害事件及环境污染疾病和潜在的所谓“文明病”,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

为此召开了人类环境
会议,各国都形成了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管理的庞大体系。

因此,环境污染源的调查、评价及控制,是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管理的最基础性工作,首先,又要抓住工业污染源的调查、评价和控制。

二、
工业污染源的评价,是污染源工作三步曲的中间环节,它是在调查基础上的提高,是为控制服务的。

它的主要任务是为了从千百万种复杂的污染物中查明主要污染物、主要污染源、主要排放方式、途径、特点和规律。

所谓“主要污染物”,显然是那些数量大、毒性强、难生物分解、易生物富集、易进入或作用于人体的污染物。

根据我国各地污染源调查评价工作的经验和我们自己的体会,无论哪个地区,不管污染物的种类多么复杂,经过科学评价后,总是只有上十种主要污染物,它们在总的污染物比重上却占百分之九十左右,这就为污染源的控制、环境监测、环境质量研究、环境区域规划、环境管理、环境治理、环境医学等环境保护各个方面提供了科学依据,避免了盲目性。

工业污染源的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排放方式各异,人们是无法直接比较它们的关系,必需经过“标准化”处理,进行相对的间接的比较,就好象商品之间难于直接交换,但可以通过钱来进行彼此的交换一样。

所谓“标准化”,就是运用抽象思维,进行科学的抽象,实现指数化,建立指数化系统,有利于运用数学方法定量表达,也有利于应用电子计算机来解决复杂的
污染源评价问题。

同理,还可推广于整个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及管理系统之中(如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环境质量与健康相关研究等)。

马克思在研究商品价值时指出:“我们应当有可能把一切商品化为一种它们所共有的表现形式,只是按照它们所含有的同一尺度的比例去区别它们”(7)。

根据这一思想原理,我们应当有可能将一切环境因子化为“某种第三种东西”(7)的统一尺度,比如无量纲指数、体积、钱等。

这样就可以使看来似乎无关的环境因素、似乎无法比较的环境因子,都可以按照新的统一尺度进行衡量比较,进而进行综合评价,用它们的比例去区别它们各占的比重大小,从而指出轻重缓急,指出优先控制的重点、方向和途径。

三、
标准化的通式:
指数=实测值/标准值
由于评价的目标、因子、标准不同,不可能找到一种适用于一切的标准化方法,我们通过污染源的评价及环境质量评价研究,逐步形成了如下污染源标准化评价系列:
M=CI/C0;N=CiQI/C0=qI/C0=MQi;
O=nqI/C0=nMQj=nN;
P=mnqI/C0=mnMQI=mnN=mO
上述系列指数的名称和物理含义如下:
M棗等标指数(无量纲),系实测因子的浓度值Ci(浓度单位)与该因子的标准浓度值C0(浓度单位)之比值。

其值大小表示等于标准的倍数。

N----等标排放量(介质的量的因次),系实测因子的浓度值Cj乘以包含该因子的载体流量Qi(量的单位)与该因子的标准浓度值C0之比值,或为该因子绝对排放量qi(绝对量单位)与C0之比值,或为M与Qi之乘积。

其值大小表示将评价因子用介质(气或水)稀释或浓缩至标准浓度时的体积;亦可理解为评价因子进入环境系统后使被污染介质(气或水)达到标准浓度时的污染体积。

N指数比M多包含了Qi因子,反映了绝对量qi的作用,所以比M的作用更进了一步。

O棗累计等标排放量(量的因次),系评价因子累积排放时间n(时间单位)与等标排放量N的乘积。

其值大小反映了累计等标排放量的大小。

O指数比N多包含了n因子,所以比N的作用更进了一步。

事实上环境污染危害往往是长期累计量起作用的,如致水俣病的有机汞、致骨痛病的镉、致癌因子及农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