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锋教授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RhoC基因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RhoC基因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RhoC基因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陈明流;石铮
【期刊名称】《医学综述》
【年(卷),期】2005(11)11
【摘要】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其主要生物学特征为侵袭和
转移。

肿瘤的侵袭、转移包括从原发部位浸润性生长、穿透细胞外基质、进人血管、淋巴管或体腔中游走、与靶器官黏附后向间质侵袭以及增殖形成转移灶等几个阶段。

这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多基因的复杂过程。

肿瘤细胞游走运动一直被视为其侵袭转移的关键步骤之一,并与肿瘤的转移、预后等有密切的关系。

在肿瘤细胞的游走过程中。

RhoC起着关键的作用。

RhoC是Rho基因家族的一个成员,参与细
胞信号转导、增殖和肌动蛋白骨架的调节。

截止目前,
【总页数】3页(P995-997)
【作者】陈明流;石铮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福州,35000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
一医院,福建,福州,350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37
【相关文献】
1.基因沉默RhoC联合雷帕霉素对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影响的实验研究 [J], 郑鹏远;谢淑丽;张若岩;吕国悦;王广义
2.RhoC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 [J], 曹熹;石铮
3.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及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关系[J], 吴梦婕; 田壮壮
4.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及与肿瘤细胞侵袭、转移的关系[J], 吴梦婕; 田壮壮
5.三氧化二砷抑制肝癌HepG2细胞侵袭转移及对RhoC基因表达的影响 [J], 冯觉平;黄涛;王亚萍;方静;李敏;孔庆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内儿童语言习得研究综述

国内儿童语言习得研究综述

国内儿童语言习得研究综述作者:郑燕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13期摘 ; ;要:近年来,儿童汉语习得的相关研究比较多,内容从单方面探究儿童语言习得的发展顺序转变为从多角度解释其成因,并关注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采用的各种手段,发现儿童语言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儿童认知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呈正相关。

本文主要从语音、词汇两个方面对国内汉语儿童的习得相关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和评述。

关键词:国内儿童 ; ;语言习得 ; ;语音 ; ;词汇 ; ;语法1.引言1980年10月22日,吕叔湘先生在中国语言学会成立会上敏锐地指出:“幼儿学习语言的研究在国外已经很有成绩,在我们这里还几乎是空白,要急起直追。

”儿童语言习得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儿童本身具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儿童语言习得做出了假设并进行了研究。

我国对儿童语言习得的研究最早是在心理学领域开展的,1920年“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陈鹤琴先生根据西方教育心理学对自己的长子进行了长达808天的连续观察、实验,对儿童语言习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他所创作的《儿童心理之研究》可以说是对儿童跟踪调查研究的开创之作。

我国儿童语言发展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从不同角度对儿童语言发展规律的研究不断出现。

笔者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

2.国内儿童语言习得研究现状笔者主要利用CNKI,对有关儿童汉语习得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和整理,共删选出179篇文献,关于汉语儿童习得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二十年来,这179篇文章全部是“正常发展儿童”的语言习得研究,其中有关词汇习得研究的数量最多,占比达到总数的50.8%,其次是关于语法习得的研究,占比達到41.9%,关于语音习得方面的研究薄弱,达到7.3%。

汉语儿童习得研究起步较晚,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看,总体上不平衡。

3.语音习得方面语音习得是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与词汇、语法习得相比,数量相对较少。

计算烃类成熟度史的实地TTI_R_o法

计算烃类成熟度史的实地TTI_R_o法

计算烃类成熟度史的实地 T T I - R o 法石 广 仁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目前在盆地模拟中一般用镜质组反射率和干酪根 降解率表征烃类成熟度 ,它们均可作为生烃量史计算 的重要参数 。

此外的烃类成熟度指标不能用于计算生 应用 (1) 式时必须注意 ,其积分路径是沿着地史模 拟所得的关于某地层底界的埋藏史 (见图 1) ;还必须注 意 ,如果某地质时期地温不变或下降 ,干酪根热降解作 用暂停 ,就不计算该时期的 T T I ,直到地温回升至曾有 过的最高温度时再计算 。

烃量 1 ,2 ,故除非对专门研究热史有特殊价值 ,否则盆 地模拟一般不采用 。

目前重建烃类成熟度史主要有 3 种方法3 , 各自 适用范围为 : ①T T I (时间温度指数) - R o ( 镜质组反射 率) 法 。

需用 R o - 深度曲线求取 R o ,适用于勘探程度 较高的地区 , 但目前一般只制作单个 T T I - R o 公式 , 不仅使 R o 史的误差较大 ,还有明显的概念错误 。

②化 学动力学法 。

不需用 R o - 深度曲线求取 R o , 适用于 勘探程度中等的地区 ,但需要有热裂解实验资料 ,影响 了其应用范围 。

③E asy R o 法 。

不需用 R o - 深度曲线 求取 R o ,适用于勘探程度较低的地区 , 由于只采用通 用的化学动力学参数 ,不考虑实地差异 , 也影响 R o 史 的精度 。

针对 T T I - R o 法存在的问题 ,本文提出实地 T T I 图 1 模型井的埋藏史和 T T I 史及 R o 史剖面图2 实地 T T I - R o 公式的制作根据单井 m 个地层底界的现今 T T I 值以及 R o - 深度曲线上对应于各底界埋深最大时的 R o 值 ,得到的T T I - R o 曲线分为 m 段 , 每段 的 对 数 表 达 式 系 数 不同 。

- R o 法 ,即建立不同地质时期的 T T I - 概念正确 ,而且确保了 R o 史的精度 。

复兴地区高含黏土页岩凝析气藏渗吸排驱及液体渗流特征研究

复兴地区高含黏土页岩凝析气藏渗吸排驱及液体渗流特征研究

第 52 卷 第 1 期石 油 钻 探 技 术Vol. 52 No.1 2024 年 1 月PETROLEUM DRILLING TECHNIQUES Jan., 2024◄油气开发►doi:10.11911/syztjs.2023121引用格式:乔润伟,张士诚,李凤霞,等. 复兴地区高含黏土页岩凝析气藏渗吸排驱及液体渗流特征研究[J]. 石油钻探技术,2024, 52(1):96-106.QIAO Runwei, ZHANG Shicheng, LI Fengxia,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imbibition, displacement, and fluid seepage in high clay content shale condensate gas reservoir in the Fuxing Area [J]. Petroleum Drilling Techniques,2024, 52(1):96-106.复兴地区高含黏土页岩凝析气藏渗吸排驱及液体渗流特征研究乔润伟1, 张士诚1, 李凤霞2, 王 飞1, 李 宁2(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北京 102249;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2206)摘 要: 复兴地区凉高山组为高含黏土页岩凝析气藏,体积压裂改造后闷井和返排期间易出现反凝析和液锁现象,影响开采效果。

为准确了解高含黏土页岩凝析气藏的渗吸排驱和液体渗流特征,优化闷井转排驱时机,选取储层岩心,开展了气水渗吸排驱试验和三相渗吸排驱试验,采用核磁共振、恒压驱替相结合的方式,量化了渗吸排驱过程中压裂液的水锁伤害特征及凝析油的可流动特征;建立了液锁伤害表征方法,并模拟了矿场尺度闷井过程中的水锁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该页岩储层压裂渗吸阶段岩心的渗吸采收率在50.22%~57.14%;渗吸液矿化度越低,返排率越低,水锁伤害率越高;油锁伤害率低于水锁伤害率;存在束缚水时,凝析油的临界可流动饱和度约可降低20%;若以闷井后解除近裂缝水锁伤害为目标,闷井时间以20~30 d 为宜。

Notch信号通路在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

Notch信号通路在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

Notch信号通路在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①程增玉徐浩东唐晓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中图分类号R593.2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0-484X(2023)09-1965-05[摘要]Notch信号通路在细胞发育、分化、凋亡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对免疫疾病也发挥广泛的调控作用。

类风湿关节炎(RA)的病理特征包括滑膜炎和血管翳,反复发作的活动性RA可致成、破骨细胞失衡,形成骨破坏。

研究发现Notch信号在活动性RA中影响滑膜样成纤维细胞增殖与迁移、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血管新生、骨破坏等多项病理环节,是RA治疗的重要靶点。

综述近二十年Notch信号通路在活动性RA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Notch信号;综述Role of Notch signaling pathway in active rheumatoid arthritisCHENG Zengyu, XU Haodong, TANG Xiaopo. Guang'anmen Hospital,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53, China[Abstract]Notch signaling pathwa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ell development,differentiation,apoptosis,it also plays a broad regulatory role in immune diseases. The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include synovitis and pannus. Recur‐rent active RA can cause an imbalance between osteoblasts and osteoclasts,and ultimately lead to bone destruction.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Notch signaling affects the proliferation and migration of synovial fibroblasts, the release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from macro‐phages, angiogenesis, and bone destruction in active RA. It is an important target for RA treatment.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Notch signaling pathway in active RA in the past two decades.[Key words]Rheumatoid arthritis;Notch signaling;Summary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常见的慢性致残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大陆地区的患病率为0.42%[1]。

湖南湘语实验语音研究综述

湖南湘语实验语音研究综述
行 了详 细 的描写 。并对 各 方言 点 的声调 进 行 了详 细 报道。
对声调进行研究 , 人们才开始真正触 碰到声 调的实 质 。可 以说 , 用 实验 器材 对汉 语 的声 调加 以分析 , 使
得汉语 声 调 的研究 从此 进入 了新 纪元 。


汉 语 声调实 验研 究分期
第3 7卷 第 2期 2 0 1 7年 4月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Hu b e i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Vo 1 . 3 7, No. 2 Ap r . 2 01 7
声调 是汉 语 语 音 的重 要 特 征 , 虽 然 对 汉 语 声 调
的研 究最 早可 追溯 到梁 朝 的沈约 , 但是到 2 O世 纪初 期, 人 们对 声 调 的研 究 仍 停 留在 感 性 认 识 阶 段 。传 统语 音学 依靠 听 觉 对 声 调 的 调值 进 行 描 写 , 还 不 能 对 声 调进 行精 细 的观察 分 析 , 直 到刘 复 使 用 浪纹 计
文 章编 号 : 2 0 9 5— 4 6 5 4 ( 2 0 1 7 ) 0 2— 0 0 5 0— 0 4
湖 南 湘 语 实 验 语 音 研 究 综 述
丁 关华 , 罗梦 颖
( 广西 大学 文学院, 广西 南宁 5 3 0 0 0 4 )

要: 在 了解汉语 声调 实验 研 究分期 的基 础上 , 回顾 前 辈 学者对 湖 南湘语 的研 究成 果。 重 点将 单
调 实验研 究 》 J , 刘 逆平 的《 益 阳和岳 阳市 区方 言单 音 声调 实验研 究 》 , 还有 向柠 的《 长沙 话单 字 调 的

汉语擦音的实验

汉语擦音的实验
• 结果看到, 1) /s/的谱重心最高,分散程度最小,分布 范围最小; /x/的谱重心最低,分散程度最大,分布范围 最大。 2)普通话 5个清擦音可以分为两类,谱重心高而 分散程度小、分布范围小的一类/s/、//、/./;;谱重心低 而分散程度大、分布范围大的一类 /f/、/x/。 3)擦音某 个时间点上的能量分布情况与该擦音在一段时间上的整体 表现具有一致性。文章分析指出,这种一致性与擦音的发 音生理具有密切关系。
是一个绝对参量,它与发音时用力的程度、录音时的不同 增益等都有关系。只有在这些外在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 音强才具有可比性。
因此,在本文的擦音空间分析中我们只取谱重心和分散程 度这两个相对不容易变化的参量为考察对象,只对由谱重心
和分散程度构成的二维空间进行分析。
关于擦音研究的综述
•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强频集中区及其 过渡被认为是擦音的全部特征。因此,对 擦音的研究多重于这两方面的考察。
• 但是,由于擦音本身的复杂性,其中可能 还包含其它重要的因素,比如音节内部辅 音可能有的各种协同发音作用等等,吴宗 济先生在《普通话清擦音协同发音的声学 模式》一文中曾经提到过这种说法。
汉语普通话清擦音的声学空间分析
冉启斌
(2008,第八届中国语音学学术会议)
一、前言
• 1、研究对象:汉语普通话清擦音
• 普通话声母当中清擦音共有5个,是12345
、//、
/x/。声母r的语音性质,研究者们曾有各种不同看法,有
人认为是浊擦音,也有人认为是浊通音、闪音,还有人认
为是半元音、元音等(焦立为等2004:262)。石锋、廖荣
汉语擦音的实验分析
擦音概说
• 定义:擦音是声道中有阻碍但没有完全闭 塞,气流从缝隙中摩擦发出的辅音。

组播拥塞控制综述

组播拥塞控制综述

分析 它 们 的 优缺 点. 5节 指 出未 来研 究 中需 要 解 决 的 问题 和 研 究 方 向 . 6节对 全 文 进 行 总 结. 第 第
1 组 播 与 拥 塞 控 制
11 . BetE o t ̄ s. f r¥ 务模 型 和 拥 塞控 制 传 统 的 Itre 使 用 Bet fo 服 务 模 型 , 有 分 组 受 到 同等 对 待 , nen t s. r E t 所 网络 尽 力 发 送 每 个进 入 网络 的 分 组 , 保 不 证 服 务质 量 ( 吐量 、端 到 端延 迟 、丢 失 率 等 ) 于 Itme 没 有 提 供接 入 控 制 (d sin c nr 1 用户 获得 的 吞 . 由 ne t a mis o to) o ,
致拥 塞 .
文 献 【】 2 使用 图 1 描述 拥 塞 . 网络 负载 较 小 时 , 吐量 与 网络 负载 基 本 保 持 线 性关 系, 吞 网络 延 迟 缓 慢 增 加 ; 网络 负 载超 过 第 1 关 键 点 Kn e后 , 个 e 网络 吞 吐量 增 长 变 慢 , 网络 延 迟 增 长变 快 ; 网络 负 载超 过 第 2个 关 键 点 C i 后 , l f 网络 吞吐 量 急 剧下 降, 网络 延 迟 迅速 增 加 . 塞控 制 的 目标 就 是 使 网络 在 关 键 点 K e 拥 n e附近 工 作 .

作 者 简 介 :  ̄ # (9 6 , , 北 沙 市 人 , 士 生 , 要 研 究 领 域 为 计 算 机 网 络 体 系 结 构 ; 建 平 (9 3一)男, 东 巨 野 人 , 士 t17 一)男 湖 博 主 吴 15 山 博
÷ 收 稿 1 :2 0 — 12 ;修 改 1 : 0 20 .5 3期 0 20 .9 3期 2 0 .62

芥子碱硫氰酸盐对皮肤鳞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芥子碱硫氰酸盐对皮肤鳞癌细胞的影响及其机制

上。在探究 ST对 A431和 Colo16细胞克隆形成影 响时,分别用 0(即 DMSO处理的对照组)、5、10和 20μmol·L-1的 ST处理;在探究 SC79逆转 ST对 A431和 Colo16细胞克隆形成影响时,分别用 DM SO、20μmol·L-1的 ST及 20μmol·L-1的 ST联合 20μmol·L-1的 SC79处理。d12,以多聚甲醛固 定、结晶紫染色和烘箱烤干后,拍照并计算各组克隆 形成数。 1.2.4 划痕愈合实验检测各组细胞 的 迁 移 将 A431和 Colo16细胞(均 2×105个 /孔)接种于 6孔 板。汇合度达 90%时饥饿细胞 24h。以 200μL枪 头在细胞上划一直线。PBS洗净漂浮细胞后倒置显 微镜下记录 0h划痕情况。在探究 ST对 A431和 Colo16细胞迁移影响时,分别用 0(即 DMSO处理 的对照组)、5、10和 20μmol·L-1的 ST处理细胞; 在探究 SC79逆转 ST对 A431和 Colo16细胞迁移 能力的影响时,分别用 DMSO、20μmol· L-1的 ST 及 20μmol·L-1的 ST联合 20μmol·L-1 SC79处 理细胞。于 24h后再次记录划痕情况。ImageJ测 量划痕 0h和 24h的面积。同一处理组划痕 0h与 24h的面积差为 24h内划痕愈合面积。相对迁移 率 /% =(各药物处理组 24h内划痕愈合的面积 /对 照组 24h内划痕愈合的面积)×100%。 1.2.5 Transwell实 验 检 测 各 组 细 胞 的 侵 袭 将 300μL含 3×105个 A431和 Colo16细胞悬液加入 到预先铺好 Matrigel胶 的 Transwell上 室 里。Tran swell下室加入 700μL的含 10%FBS的培养基。在 探究 ST对 A431和 Colo16细胞侵袭影响时,分别 在上室加入 0(即 DMSO处理的对照组)、5、10和 20 μmol·L-1的 ST;在探究 SC79逆转 ST对 A431和 Colo16细胞侵袭影响时,分别在上室加入 DMSO、 20μmol·L-1的 ST及 20μmol·L-1的 ST联合 20 μmol·L-1的 SC79。于 24h后,用 4%多聚甲醛常 温固定和 05% 的结晶紫染色。PBS洗净、烘箱烘 干后,每孔随机选取 4个视野(放大倍数 100倍)拍 照,并计数每视野下的侵袭细胞数。 1.2.6 计算机分子 对 接 在 数 据 库 ProteinData Bank(PDB;有效网址 https://www.rcsb.org/)根据 检索号“2GU8”下载 AKT激酶区结构的晶体结构; 在数据库 PubMedChemCompound中(有效网址 ht tps://www.ncbi.nlm.nih.gov/pccompound/)下 载 ST的 3D结构。两者导入 SYBYL软件后利用 Lig anddock程 序 进 行 对 接。Liganddock步 骤 如 下: (1)AKT蛋白激酶区晶体结构清除原配体、修复黏 性末端和加氢;(2)自动识别模式鉴定 AKT激酶区

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声调习得研究回望

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声调习得研究回望

2010年第2期No.2,2010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总第209期Sum No.209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声调习得研究回望易 斌,梁 洁摘 要:近30年来,国内研究者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习得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在声调偏误的描写性研究、声调偏误的解释性研究、声调习得的难度顺序以及声调教学对策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

但目前研究尚存在不足:客观、量化的研究手段采用较少,研究结论大多带有一定主观经验性;研究角度单一,研究结论有一定局限性;研究内容偏重于静态声调习得研究,而动态声调习得研究较少,研究与教学需要有一定脱节,未来的研究将在以上几方面得到调整和改进。

关键词:第二语言;汉语声调;研究综述 声调是汉语语音重要的外显韵律特征,而声调习得却一直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习得汉语的主要难点之一,声调教学也一直是困扰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

近30年来,国内学者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声调习得及教学领域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本文旨在对近30年来国内汉语声调习得及教学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总结目前研究的不足,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一、研究概况我们对近30年来国内相关研究刊物进行检索,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有关汉语声调习得或教学研究的论文有70篇左右。

从研究对象的母语背景看,主要涉及英语、韩语、日语、泰语、越南语、匈牙利语、格鲁吉亚语、尼泊尔语、西班牙语、俄语、(国内的)维吾尔语等。

从研究方法看,主要有两种:非实证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其中,非实证性研究的论文数量占大多数,实证性研究的论文占少数。

非实证性研究主要根据教学经验和个人印象对声调习得或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归类、总结和分析。

实证性研究主要是通过调查一定数量的学习者的声调发音,采集一定数量的语音样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巨噬细胞极化在草酸钙肾结石形成中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极化在草酸钙肾结石形成中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症反应来减轻肾脏损害[23-24]。

然而,肾内发生炎症应激会破坏肾小管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其排泄和分泌功能障碍,造成CaOx 晶体长期滞留于肾小管,增加了患肾结石疾病的风险。

Taguchi 等[25]的研究显示,M2型巨噬细胞与M1型巨噬细胞相比具有更强的吞噬和降解晶体的能力,可以有效阻止CaOx 晶体的形成。

巨噬细胞极化在免疫调节中的生物学作用,为CaOx 肾结石的防治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路。

关注M2型巨噬细胞极化的调控研究似乎更易于推动肾结石治疗的发展。

通过诱导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来减轻炎症应激对肾脏组织的损伤,是未来防治CaOx 肾结石的重要策略。

3.1 M1型巨噬细胞极化防治CaOx 肾结石的机制探索 Yu 等[26]对CaOx 肾结石患者的血样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显示,M1相关促炎性趋化因子(如TNF -α、IL -1和IL -1β)的表达显著上调,且M1/M2比值升高,提示M1型巨噬细胞在促进氧化应激诱导的肾脏损伤中起关键作用,增加了CaOx 肾结石的患病风险。

这种现象可能与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有关。

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发生后,在NADPH 氧化酶或NAD 氧化酶的作用下会产生ROS ,用于消灭病原菌,但ROS 产生过剩会增加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ucleotid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domain -like receptor protein 3, NLRP3)炎症小体受体的表达,从而通过启动NF -κB 炎症通路,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

这些事件最终导致肾脏损害,并促进了Ran‐dall 斑块的形成,以及CaOx 晶体的沉积和聚集[27-30]。

CaOx 晶体与烯醇化酶1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促进单核细胞迁移,通过抑制NAD +依赖性脱乙酰酶Sirt3的表达或激活NLRP3炎症小体,引起促炎介质的增加,从而促进肾脏内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9]。

在使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 , ROSI )治疗后,肾小管损伤、晶体黏附性及氧化应激反应等明显减轻,同时M1型极化明显减少,M2型极化显著增加;ROSI 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抑制氧化应激及减轻炎性损伤的作用通过Nrf2/HO -1信号通路介导[31-32]。

国内语音科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综合应用

国内语音科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综合应用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10月 第21卷第5期 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SOCIALSCIENCEEDITION) Vol.21No.5Oct.2020 [收稿日期]2020-04-10[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CYY042);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7CYY026)[作者简介]吴亚乐(1992—),女,河南省平顶山市人,河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语音学与音系学;刘希瑞(1984—),男,河南省洛阳市人,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语音学与音系学。

引用格式:吴亚乐,刘希瑞.国内语音科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综合应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5):93-102.中图分类号:H01 文献标识码:ADOI:10.12186/2020.05.014文章编号:1009-3729(2020)05-0093-10国内语音科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的综合应用Knowledgegraphanalysisofdomesticphoneticsresearch—ComprehensiveapplicationbasedonCiteSpaceandVOSviewer关键词:语音科学;知识图谱;CiteSpace;VOSviewer;人工智能吴亚乐,刘希瑞WUYale,LIUXirui河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要:基于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和VOSviewer绘制的科学知识图谱,进行有关语音科学的期刊发文量、关键词共现时区分布图、主要作者及其机构共现时区分布图、关键词共现标签视图共4类知识图谱分析发现:目前,国内语音科学研究在期刊发文量方面整体呈上升态势,学科发展趋势向好;1980—2020年该领域研究聚焦的热点主题主要有:“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言语合成”“人工智能”“语音技术”“人机交互”等,其中人工智能是该领域的研究前沿。

天津方言语音研究成果综述

天津方言语音研究成果综述

天津方言语音研究成果综述作者:杨文昱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12期【提要】此文从声调、语流音变和语源三方面介绍天津方言语音研究成果,厘清天津方言语音研究现状。

【关键词】天津方言语音研究成果综述天津方言有两种划分依据。

其一是指天津市行政区划地域范围内土著居民所使用的语言,即广义的天津方言;其二是指市区内土著居民所使用的语言,专指和平、河西、河东、河北、南开、红桥六区和西郊大部分地区,东郊小部分地区土著居民所使用的方言(韩根东,1993),即狭义的天津方言。

广义的天津方言除武清方言属于北京官话京承片怀承小片外(张志敏,2008),其余的都属于冀鲁官话保唐片,其中天津市区方言属于天津小片,宝坻、蓟县、宁河方言属于蓟遵小片,静海方言属于定霸小片(刘淑学,2006)。

本文研究对象为狭义的天津方言,即冀鲁官话保唐片天津小片。

天津方言语音研究数量繁多,对同一问题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初步接触天津方言语音研究的人往往觉得无处着手,故本文将从声调、语流音变和语源三方面介绍天津方言语音研究成果,厘清天津方言语音研究现状。

一、声调问题近现代有不少学者对天津方言声调进行过研究,研究的重点为对天津方言单字调值的描写上。

李世瑜(1956)将天津方言单字调值描写为:阴平11,阳平55,上声214,去声51。

罗长培、王均(1957)将天津方言单字调值描写为:阴平11,阳平55,上声24,去声42。

郭承铭(1981)将天津方言单字调值描写为:阴平21,阳平45,上声213,去声53。

李行健、刘思训(1985)将天津方言单字调值描写为:阴平21,阳平34,上声213,去声53。

石锋(1987)采用语图仪绘制语音振幅曲线,将天津方言单字调值描写为:阴平211,阳平455,上声113,去声553。

刘乃菁(2012)则使用Wincecil软件将天津方言单字调值描写为:阴平41,阳平34,上声213,去声53。

此外,还有学者运用实验语音学手段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天津方言与现今天津方言单字声调调值进行对比,指出现今天津方言四声的调值都受到了普通话的影响,有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王晓梅,2011)。

普通话及北京话单字调和双字调实验研究综述

普通话及北京话单字调和双字调实验研究综述
是 正 确 的 。实 验 结 果 还 发 现 声 调 的 开 始 和 结 尾 各 有

的论 述 。然 而直 到 2 0世 纪 2 0年 代 , 汉 语 声 调 才 有 了真 正 的科 学研 究 ( 吴宗济 , 1 9 9 6 : 5 8 ) 。7 0年 代 末
起 , 现 代 汉语 的声调 研 究 可谓 风起 云 涌 , 硕果 累累 。
J u n. 2 Ol 3
Vo l - 3 2 No . 2
普 通 话 及 北 京话 单 字 调 和 双字 调 实 验研 究 综 述
赵志 国
( 北 京 大学 中文 系 , 北京 1 0 0 8 71 )

要: 声 调 研 究 一 直 是 国 际 语 音 学 家研 究 的 重 要 课 题 , 近 几十 年 来 。 中 国学者在 该领 域 也 取
别 的 影 响 是 有 显 著 度 上 的 区别 的 : 总 结 了 每 一 个 声 调 调 位 内部 声 调 变 体 的 分 布 趋 势 ; 讨 论 了 在 协
调 前 后 字 音 之 间 高低 时 存 在 的 两 种 协 调 关 系
关键 词 : 调 型段 ; 弯 头段 ; 降尾 段 ; 语调 ; 声 调 中图分 类号 : H1 1 6
全 部 单 字 调 所 构 成 的 格 局 。他 还 受 声 学 元 音 网 的 启
发, 提 出 了声 调 的声 学 空 问 的 概 念 。在 声 调 格 局 中 ,
赵元 任 ( 1 9 2 2 ) 主张用 实验方 法研 究声调 。刘复
( 1 9 2 4 )则 首 次采 用 浪 文计 和 声调 推 断 尺对 声 调进 行研究 , 认 为声 调 的高 低 是 南基 频决 定 的 。赵 元任

P型掺杂GaN研究现状及发展

P型掺杂GaN研究现状及发展

中 图分类号 :T N 3 0 4 . 2 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8 1 2 — 1 9 1 8( 2 0 1 3 )0 l 一 0 0 8 0 — 0 6
0 引 言
相 对第 一 、二代 半 导 体 材料 ,以氮 化 镓 ( G a N )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因具有直接
Ga N ma t e r i a l s a r e r e v i e we d.
Ke y wo r d s :G a N ma t e r i a l s ; d o p i n g ; a c t i v a t i o n ; t h e r ma l a n n e a l i n g
Z A N G Z o n g - j u a n ,S H I F e n g
( S h a n d o n g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J i n a n 2 5 0 0 1 4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A s t h e 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 o f t h e t h i r d g e n e r a t i o n s e m i c o n d u c t o r ma t e i r a l , G a l l i u m N i t r i d e( G a N ) h a s g r e a t a d v a n —

要 :以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具有宽禁带、高发光效率、高电子漂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饱和速度 、高热导率、高耐温性 、强抗辐射和稳定的化学性质等优 点,在 - 3代微 电子、光电子 领 域得 到 了广泛 的应 用 。然而 , 高质量 P 型 氮化 镓材料 难 以获取 ,阻碍 了氮化镓 材料 的进 一 步发 展 。文章就近年来P 型氮化镓掺杂机制和制备技术方面的发展状况进行综述。

东北方言研究综述

东北方言研究综述

东北方言研究综述作者:李英姿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年第10期摘要:近年来,学界对东北方言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本文从概貌、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等角度对东北方言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认为东北方言的研究目前还有很多不足。

由于东北方言的研究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所以我们应该加以重视。

关键词:东北方言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综述据2005年的数据显示,东北三省面积为7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8.3%,人口1.06亿,占全国的8.4%。

《颜氏家训·音辞篇》:“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失在浮浅,其辞多鄙俗。

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沉浊而质直,其辞多古语。

然冠冕君子,南方为优;闾里小人,北方为愈。

”东北官话区包括黑龙江全省、吉林全省,辽宁省大部分地区(六个市县属于北京官话区,十四个市县属于胶辽官话区),还有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十个市县旗,共一百七十二个市县旗。

可分三片八小片(贺巍,1986)。

东北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一个分支,对于普通话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东北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保持着相当高的一致性,东北方言在东三省甚至与之毗邻的内蒙古都可以通用,与某些方言“十里不同音”的情况不同。

在其他方言中也是少有的。

东北方言被认为是我国众多方言中最容易理解的方言之一。

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东北方言一直被学界忽略。

相比较其他研究较成熟的方言来说,东北方言的研究起步晚,研究人数少,涉及的方面不宽,探讨的问题也还不够深入。

但是,东北方言在语音、词汇方面的研究也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

粗略统计,东北方言研究方面的文章大概有150篇左右。

因东北方言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所以有些文章是针对黑吉辽某个省的方言所进行的研究,这些文章一般是把黑龙江方言、吉林方言、辽宁方言看作东北方言的一个分支,而不是仅从地域角度出发的,因为东北地区存在着一些方言岛,这些方言岛不属于我们所说的语言学上的东北方言范畴。

关于东北方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普通话韵母研究综述

普通话韵母研究综述

WENJIAOZILIAO期)汉语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组成。

韵母在音节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一个音节可以没有声母,却不可以没有韵母。

韵母一直是普通话语音研究的重点。

一、普通话韵母结构的研究现行现代汉语教材均将普通话韵母分为韵头、韵腹、韵尾。

韵母中可以没有韵头、韵尾,但不可以没有韵腹。

韵头,即介音,只有i 、u 、ü三个高元音可以充当。

韵腹是韵母中最重要的部分,发音响亮。

韵尾表示韵母发音滑动的方向,限于元音i 、u 和鼻辅音n 、n ɡ。

陆致极(1985)分析韵母结构层次性时认为在韵母结构内部,韵腹和韵尾的关系更紧密,应先是韵腹和韵尾的组合,再是它们和韵头的结合。

他从两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观点,一是押韵时只要求韵腹和韵尾(如果有韵尾的话)相同,并不要求韵头相同;二是主要元音的语音实现受尾音支配,如ɑ在u ɑi 、i ɑo 中因受后面尾音特征的影响而分别实现为前元音[a ]和后元音[ɑ]。

汉语音节中,介音介于声韵之间,位置特殊。

介音是归为声母还是归为韵母,大家观点不一。

王洪君(1999)认为介音应占有独立的时间格,在少数介音甚短的方言中,介音是否要处理为独占一个时间格是两可的,要看研究的目的。

孙景涛(2006)认为介音与声韵双方都有潜在联系,某一特定情况只激活与其中一端的潜在联系,使介音表现出只与声母或只与韵母紧密相连的现象。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2007)及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2007)将介音归为韵母。

高艳丽(2012)在音首———音韵理论框架下论证了介音作为独立音段,部分属于声母、部分属于韵母的观点。

李怡丹(2012)采用管辖音系学汉语音节结构的0N-模式得出介音隶属于声母的结论。

对韵母结构的研究多重在说明韵头、韵腹和韵尾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每一部分的具体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对韵腹和韵尾的研究。

此外,学者们虽比较关注介音的归属问题,但目前还没有定论,有待进一步研究考证,这个问题若是得不到解决,则可能会影响学习者对汉语音节结构的认识,给学习者带来困扰。

系统性硬化病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及其治疗新思路

系统性硬化病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及其治疗新思路

系统性硬化病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及其治疗新思路李燕;石桂秀【期刊名称】《实用医院临床杂志》【年(卷),期】2011(008)002【摘要】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性病变是免疫激活、皮肤内脏的纤维化和小血管损伤.尽管对SSc没有特异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很多针对器官和发病机制的治疗方法正在不断发展.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β)能够刺激胶原合成和肌纤维母细胞的分化,它被认为在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参与TGF-β信号通路的许多分子被认为是治疗SSc的潜在靶点.除TGF-β外,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CCN2)、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和内皮素(endothelin-1 ET-1)等也参与了纤维化过程,也是SSc治疗新策略的靶点.本文就参与纤维化的重要细胞因子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可行性做一综述.【总页数】5页(P35-39)【作者】李燕;石桂秀【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中国免疫学会【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11;R593.2【相关文献】1.巨噬细胞参与肾纤维化的机制及其作为治疗靶点抗肾纤维化治疗的研究进展 [J], 杨霜;王丽;樊均明2.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临床治疗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J], 李辞茹3.肝纤维化分子机制及治疗靶点研究进展 [J], 闪雪纯; 傅继华4.多酚化合物治疗炎症性肠病及肠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李婉萤;赵健;陈浩坤;曾榛;李赫伟;宋家乐5.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与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J], 胡江杉;李佳;杨俊姝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B位四价Sn_4_Zr_4_取代对Ba_Z_省略_3_Nb_2_3_O_3系统微

B位四价Sn_4_Zr_4_取代对Ba_Z_省略_3_Nb_2_3_O_3系统微

1 /3 31 /32 /3 33 1 /3 2 / 3 3 1 / 3 3 3 1 / 3 第38卷 第 4期 人 工 晶 体 学 报Vol. 38 No. 4 2009年 8月JOURNAL OF S YN THET IC C RYS TAL SAugust, 2009B 位四价 Sn 4 + , Zr 4 +取代对Ba ( Zn 1 / 3 N b 2 / 3 ) O 3 系统微观结构的影响石 锋(山东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 ,济南 250014)摘要 :采用传统的固相陶瓷烧结工艺 ,利用四价正离子 S n 4 + 、Z r 4 +取代 Ba ( Zn Nb 2 /3 ) O 陶瓷的 B 位 Zn 2 + 、N b 5 + ,研 究其对 Ba ( Zn Nb ) O 系统微观结构的影响 。

四价 Sn 4 + 、Z r 4 + 取代 B 位 Zn 2 +、N b 5 +可以形成固溶体 ,系统的主晶 相仍为立方相 。

系统晶格常数 a 随着 Sn 4 +取代量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大 ,相同 Sn 4 +取代量下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加 , 晶格常数 a 增大 。

BaZrO (BZ )的加入可减少第二相的生成 。

Sn 4+关键词 : B 位离子 ; 微观结构 ; 烧结特性 、Z r 4 + 均可改善系统烧结特性 ,加快致密化形成 。

中图分类号 : TM254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 10002985X ( 2009) 0421018204Influence of Substitution of B 2site by Sn4 +, Zr4 +on M icrostructure of Ba( Zn 1 / 3 N b 2 / 3 ) O 3SH I Feng( Colleg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 inan 250014, China )( Received 4 Septem ber 2008, accepted 3 Decem ber 2008)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 ( Zn Nb ) O ceram ics in which Zn 2 +and Nb5 +ions in B 2si te weresubstituted by quadrivalence Sn 4 +, Zr 4 +ions were fabricated by conventional so lid sintering method, andthe influence of substituation on m icro structure were studied. So lid so lution s com e into being because o fthe substitution of Zn2 +, Nb5 +i n B 2si te by Sn 4 + , Zr 4 +and the main phase of Ba ( Zn Nb 2 /3 ) O 3 ceram icsis also cubic phase. Lattice constant a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n 4 +and sintering tem p erature, and the second phase decreases due to the add of BaZrO (BZ ). Both Sn 4 +can imp rove sintering p roperties and advance densification. Key words :B 2site ions; m icro structure; sintering p ropertiesand Zr4 +ions1 引 言Ba ( Zn 1 / 3 Nb 2 /3 ) O 3 属于 BaTiO 3 系列化合物的变体 ,在 B 位为 + 4 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锋教授研究综述一.石峰教授学术简介石锋教授的专业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实验语言学、语言演化、语言接触与语言习得。

已出版著作15种,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50余篇。

其中有《语调格局—实验语言学的奠基石》(商务印书馆2013)、《语音平面实验录》(2012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实验音系学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语音格局—语音学与音系学的交汇点》(商务印书馆2008)、《语音丛稿》(合著,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语音学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等。

二.《语音学探微》简介《语音学探微》是石锋早期先后发表的论文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

本书收录了作者1983至1990年发表的语音学论文11篇,书后附有作者译校的国外关于声调和语音问题的重要文献3篇。

11篇论文从类型题材上看可以分为3类。

前三篇是讨论语音学和音系学的一些理论问题,第四篇到第七篇是天津方言的声调和连续变调的实验报告和理论分析,最后四篇是对塞音的性质进行了研究分析,在对天津方言声调的研究中作者首先对单字声调做了实验分析。

作者对以前天津方言调值描写出现的分歧进行了解释,他指出五度制标调法只是一种相对的分析方法,目的在于区别同一声调格局中的不同声调。

作者提出3个数字表示声调有其优越性,认为凹凸这一特征在声调辨识中的作用。

不同方言调值相似的声调有时候听起来很不一样,这与凸凹的区别有很多大的联系。

凸凹的特征在调域的分布是很有规律的。

如果吧调域分为上中下三段,那么上段的声调多具有凸的特征,下段的声调多具有凹的特征,中段的声调上升的则多具有凹的特征,下降的则多具有凸的特征。

这是很重的一个发现。

继单字调之后作者又对天津方言双字组声调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分析。

他总结了双字组的调位模式,共得到16个,变调而来的4个正好和其他声调模式重合;列出了区别特征矩阵,给出了变调规则。

作者认为可以把它们区分为重重、重轻两种韵律类型。

他还详细讨论了各个声调在不同位置上的声调曲线,阐明了这种变化的性质。

在进行了这些具体的分析之后,作者又从理论上深入讨论了如何认识和记录天津声调的问题。

他认为单字调是静态的声调表现,两字组中开始出现变调,是分析动态声调的起点,也是考察变调规则应用方式的基础。

石锋实验语音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塞音。

吴语中完整保留着一套全浊声母,但是对其声学本质却是众说纷纭。

石锋研究苏州全浊声母时注意选用在不同条件下出现的浊塞音作实验对象,并选用相同位置上的塞音做对比,采用多种声学特征来说明清浊的不同表现。

如何把声学实验所得的基频数据转换成符合人耳听感的音高感知量,是用实验手段辅助声调音系研究的关键。

石锋(1986)在天津话声调实验中采用T值法,用声调音域变量代替倍频程常2:T=5(lgx-lgb)/(lga-lgb)。

其中,a为调域上限,b为调域下限,x为a和b之间的测量点,所得T值就是X点五度值参考标度。

T值法后来成为国内比较通行的转换公式。

本书的研究不是单纯就实验结果进行报告,能够从理论高度加以讨论也是该书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作者能够就一些引人注目的课题,如吴语的浊塞音、天津话的声调问题等,通过细致的实验加以认真地讨论得到有一定深度的结论。

第二作者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用语言学的新理论新方法,从语音实验的结果出发将语音学和音系学结合起来,探讨语音变化的规律,今儿提出自己的见解。

石锋的研究有不少理论收获,他提出语音的三个层次,音位音素和音子,确认音子在语音学中的地位。

认为音子是现代语音学的逻辑起点。

这种对语音层次的认识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语音观和方法论的进步,对于深入认识语音规律是由意义的。

他论述赵元任先生创制的五度标调法,认为它能够比较简明准确表示声调的基本特征,但它是一种“半语音学、半音系学”的方法。

提出包括两个步骤的五度制记录法,以补其不足。

他还提出用常用对数计算五度制调值的公式,把语音实验的声学数据和语言学家熟悉的五度制联系起来。

在对天津话连续变调的规律进行讨论时他提出变调有两种不同类型:调位性和非调位型的,为连续变调的分析提出了基本的概念原则。

他的分析不是就变调论变调,而是考察影响变调的各种因素,他提出首先要考虑韵律节奏对变调的作用,其次是词汇语义的影响,还有声调序列、音节组合、语法结构等的作用。

这些都为探讨连续变调的规律提出了新的思考角度。

连续变调是语流变调的一种,指在声调语言的语流中,连读在一起的声调其调值发生不同于其本来形式的变化。

关于连续变调的机制,石锋(1986)提出了“清晰-省力”是语流发音时的两大原则。

石锋研究语调把它分为前后两大调群,将语调的调头和调尾与声调的调头和调尾相类比,但同时强调调尾的重要性,因为有一些语调可以通过调尾来独立实现。

石锋(1987)在汉语声调的分析中采用格局的思想之后,又试图把格局的思想应用在汉语声调的分析中。

格局就是有声语言成分的格式及其布局,他考察了同一组语句在三种不同语速情况下音高曲线表现,从而认为语调格局的概念是可以建立起来的。

语调格局包括三个因素(1)语调曲线起伏格式(2)句中个调群调域本身的宽窄(3)各调群调域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石锋、王萍(2004)通过200位天津发音人的大样本统计分析,得到天津话连读变调的新派跟老派发音之间有系统性的差异。

按年龄段分别对语体差异和使用频度分组统计考察,发现了变化方向和变化速率的量化对应关系。

三.语音格局理论及其后续研究语音格局是指同一类别语音单位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关系,“格”就是格式,外在的语音表现形式;“局”就的布局,内在的音系结构关系。

语音格局的理念是建立在结构主义和现代生成音系学基础之上的,1968年Chomsky与Hall的《Sound Pattern ofEnglish》出版,语音格局的观念被提了出来,并对语音学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国内,石锋(1986)把语音格局的观念和语音实验结合起来,运用语音格局的方法研究汉语的声调,提出“调位性变体”这一概念,指出只有在声调格局中才能真正理解调位性变体,在语音学和音系学的结合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此后,石锋结合对汉语具体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音系的研究,发展了语音格局的思想。

石锋(1991、1994)提出了声调格局。

声调格局就是由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全部单字调所构成的格局。

声调格局是声调系统的共同初始状态,是各种声调变化的基础形式。

天津话的声调格局成典型成典型的分布状态。

石锋(1991、1994)在提出声调格局后,受声学元音图的启发,提出了声调的声学空间。

在声调格局中,每一声调所占据的不是一条线,而是一条带状的声学空间。

只要一条声学曲线位于这个声学空间中,符合这个声调的特征就不会混同其他声调。

石锋(1991、1994、1996、1997、1998)分别对北京话、广州话、贵州锦屏县的高坝侗语、秀洞和启蒙的侗语、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中和水语的声调格局做了全面的研究。

在声调变异演化方面的研究有石锋和王萍(2006a; 2006b)依据52位北京发音人的较大样本,按性别、年龄、家庭语言环境进行声调数据的分组统计,发现男女发音的声调曲线具有系统性差异。

石锋(2002a)指出:“每一种语言和方言都有各自的语音格局。

语音格局是语音系统性的表现,包括的内容可以有语音的切分和定位特征、音位变体的类别和分布趋势,不同音位之间的相对表现和配列关系等。

”语音格局的分析可以用于音节内部的声韵调,也可以用于音节之间的协同发音和韵律特征的研究。

比较不同语言和方言的语音格局,具有语言类型学意义。

语音格局可以分为元音格局、辅音格局、声调格局和语调格局等。

关于元音格局,石锋(2002a)指出:元音格局是元音系统性的表现,包括的内容可以有元音的定位特征、内部变体的表现、整体的分布关系等等。

石锋(2002a、2002b、2003、2005)分别运用元音格局的研究方法研究过北京话、普通话、苏州话、广州话的元音格局。

四,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语音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语音学家林焘先生不止一次讲到这一点(1996)《语音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后收录在《实验音系学探索》)石锋廖荣蓉(1986)比较了中美学生汉语塞音的时值,还分析了留学生所发的汉语r音音质,并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

近年来,石锋老师带领其学生们系统地考察了汉语与英语、日语、韩语和俄语等语言在元音格局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母语元音的正、负迁移在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上的表现。

有关方面的研究有石锋、温宝莹《中、日学生元音发音中的母语迁移现象》[6],石锋、时秀娟《俄、汉学生元音发音比较研究》[7]、石锋、曹巧玲《汉、韩学生元音发音比较研究》[8]。

这些文章利用声学元音图对比分析了二语学习者母语和目的语的元音格局,找出学习者的偏误表现,以发现并更好地消除母语的负迁移。

《德国学生汉语元音学习中母语迁移的实验研究》高玉娟;石锋(教育科学2006)用语音实验的方法,以对汉语和德语元音格局的分析为基础,通过对比德国学生汉语元音的发音和中国学生汉语元音的发音,考察德国学生汉语学习中母语的正、负迁移在汉语元音学习上的表现,以便为纠正和克服不正确的发音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中国学生西班牙语元音发音中迁移现象实验研究》是基于母语是汉语,第一外语是英语的学生在学习第二外语西班牙语时的情况进行的研究。

语音格局理论还用在研究中介语元音系统建构次序方面。

李晶、石锋《二语习得汉法中介语元音系统建构次序的实验研究》采用声学实验方法,以元音格局分析为基础,从分析发音离散度入手,考察中国初学者习得法语一级元音时建构各元音语音范畴的次序讨论了一些中介语系统次序建构的显规则和潜规则及其关系[17]二语习得和语言接触的关系——分析留学生汉语元音发音的偏误(华文教学与研究石锋; 夏全胜2011)在儿童语言习得研究方面,石锋温宝莹(2007)从元音的习得顺序和系统性变化两个方面对普通话儿童的7个汉语一级元音从元音发展的顺序来看,得出普通话的儿童7个汉语一级元音习得顺序,并且将发展进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二岁以前,二岁到三岁,和三岁以后。

儿童元音发音的偏误存在系统性,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发音的偏误倾向有所不同。

儿童元音的发展也存在系统性,可以用语音类型规律进行解释。

五,治学研究石锋教授从事实验语言学研究,用实验方法发现和验证语言学理论。

他把语音学跟音系学结合起来,提出语音格局的研究理念和量化分析的具体方法。

石锋倡导开放式的语言研究,认为现代语言学是数据之学,努力实践跨学科多角度的结合,如:既采用传统语言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也使用现代的仪器进行语言的实验分析。

从现代共时的语言表现来推求历史上的发展演变,以大量的语言实验数据为基础进行理论的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