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1
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
![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f96d1a2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a.png)
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异常等;精神症状,如情绪波动、易激惹、嗜睡等;神经肌肉系统症状,如震颤、肌张力增高、肌肉无力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表现,结合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家属的描述,来判断是否存在肝性脑病的可能性。
二、实验室检查。
肝性脑病的诊断还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等指标,以评估肝功能的损害程度。
2. 血氨浓度,血氨浓度升高是肝性脑病的重要指标,血氨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有助于诊断肝性脑病。
3. 凝血功能检查,肝功能不全时凝血功能常常受到影响,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等。
4. 血清电解质和血糖测定,肝性脑病患者常伴有电解质紊乱和低血糖,需及时检测并纠正。
三、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实验室检查外,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等可排除其他颅内病变,腹部B超、CT、MRI等可评估肝脏病变,胃肠镜检查可排除消化道出血等引起的肝性脑病。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肝性脑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标准:1. 存在肝功能不全或肝脏疾病的基础上,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症状或神经肌肉系统症状。
2.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氨浓度升高,或其他肝功能指标异常。
3.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脑病,如颅内病变、代谢性疾病等。
综上所述,肝性脑病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脑病,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及时进行肝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肝性脑病ppt课件完整版
![肝性脑病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1ed91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0f.png)
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肝性脑病的诊断主要依据肝病、精神神经症状及肝性脑病的 诱因等临床表现,同时结合血氨、脑电图、诱发电位及心理 智能测验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 神经精神异常疾病。
鉴别诊断
肝性脑病应与精神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高渗性非酮 症糖尿病昏迷、尿毒症、脑血管意外、脑部感染和镇静剂过 量等相鉴别。
03
干细胞移植治疗
干细胞移植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技术,通过将健康的干细胞移植到患
者体内,以替代受损的肝细胞,从而恢复肝脏功能,改善肝性脑病症状
。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发病机制深入研究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治疗
多学科联合治疗模式
远程医疗与智能诊疗系统
随着对肝性脑病发病机制的深 入研究,未来有望发现更多新 的治疗靶点,为药物研发和治 疗提供新思路。
降氨药物
使用谷氨酸钾、谷氨酸钠 等降氨药物,促进氨的代 谢和排泄。
精氨酸
补充精氨酸,促进尿素合 成,降低血氨浓度。
支链氨基酸
补充支链氨基酸,调整芳 香族氨基酸比例,改善氨 基酸代谢紊乱。
对症治疗及营养支持
1 2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根据病情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控制感染
对合并感染的患者,积极控制感染,避免病情加 重。
其他相关因素
炎症反应
肝脏受损时,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血脑 屏障通透性增加,有害物质进入脑组 织。
氧化应激
神经递质与受体异常
除假性神经递质外,其他神经递质( 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及其受 体在肝性脑病发病过程中也可能出现 异常。
肝脏功能衰竭时,氧化应激反应加剧 ,可能导致脑细胞损伤。
肝性脑病的应急预案(一)
![肝性脑病的应急预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3732266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1e.png)
肝性脑病的应急预案(一)引言概述肝性脑病是一种由肝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该病在急性肝衰竭、肝硬化等慢性肝病恶化的情况下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针对肝性脑病的紧急情况,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和生存率。
大点1: 早期诊断与评估- 观察患者症状,如精神状态、颤动、肌肉僵硬等,进行初步判断。
- 进行神经系统评估,如神经反射、眼球运动、共济失调等。
- 评估肝功能,包括肝功能实验室检查和肝脏超声检查。
-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脑功能障碍,如感染、代谢紊乱等。
大点2: 病因治疗- 根据肝性脑病的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如抗病毒治疗、减轻肝脏负担等。
- 补充营养,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蛋白质,维持患者的营养平衡。
- 控制合并症,如胃肠道出血、腹水、感染等,避免病情恶化。
大点3: 脑功能支持- 给予镇静剂,减轻患者的痉挛和精神紊乱症状,提高患者安全感。
- 调整患者饮食,限制蛋白质摄入,降低氨基酸合成,减少血氨水平。
- 输注血浆、白蛋白等脑保护药物,促进脑细胞再生和修复。
大点4: 病情监测及并发症预防- 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和脑功能指标,如血氨、血清谷丙转氨酶等。
- 定期进行腹部B超检查,了解肝脏病变情况,及时发现胆道梗阻等并发症。
- 预防感染,保持患者环境清洁,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使用过度的抗生素。
大点5: 康复与护理-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疏导,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抑郁。
- 给予营养咨询和康复训练,帮助患者逐渐恢复肝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 加强家庭护理和社区管理,定期随访患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总结肝性脑病的应急预案包括早期诊断与评估、病因治疗、脑功能支持、病情监测及并发症预防、康复与护理等方面。
合理制定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和生存率,并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肝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肝性脑病的名词解释
![肝性脑病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ac1f76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7.png)
肝性脑病的名词解释肝性脑病是指由肝功能减退引起的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症状和体征的临床综合征。
它是由于肝病导致体内代谢产物在肝脏正常代谢与解毒功能受损的情况下无法正常清除而产生的。
以下是肝性脑病的一些常见名词的解释。
1. 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 肝性脑病,是指肝脏功能不全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一系列症状与征象。
2. Ammonia: 氨,是肝脏分解蛋白质时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
在肝功能减退时,无法将氨转化为尿素进行排泄,导致血液中氨浓度上升,刺激脑部神经细胞,引发肝性脑病。
3. Astrocyte: 星形胶质细胞,是一种脑内的支持细胞。
在肝性脑病中,星形胶质细胞被激活,释放出一种叫做血管紧张素的物质,进一步加重脑部神经细胞的损伤。
4. Cerebral edema: 脑水肿,是指脑组织中的液体聚集导致脑部肿胀。
在肝性脑病中,由于氨中毒及其他代谢产物的累积,导致脑细胞及星形胶质细胞水肿,增加了脑内压力,影响神经功能。
5.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神经心理症状,是指肝性脑病患者出现的精神和情感异常表现,包括认知障碍、精神紊乱、情绪不稳定等。
6. Asterixis: 抖颤,又称“肝性脑震荡”,是肝性脑病患者常见的体征,表现为手腕和/或足踝的快速、不自主的手控抖动。
7. Stigmata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慢性肝脏病体征,是指与慢性肝病相关的一系列体征,如腹壁静脉曲张、脾大、黄疸等,常见于肝性脑病患者。
8. Lactulose: 乳果糖,一种通便药物,被广泛用于肝性脑病的治疗。
乳果糖能增加肠腔内的酸度,抑制氨的吸收,帮助排除体内的氨,并改善肝性脑病的症状。
9. Protein restriction: 蛋白质限制,是肝性脑病的饮食治疗措施之一。
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可以减少氨的产生,并降低体内氨的负荷,有助于控制肝性脑病的发展。
肝性脑病-肝脏
![肝性脑病-肝脏](https://img.taocdn.com/s3/m/11011f4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21.png)
【tips】本文由王教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肝性脑病-肝脏
肝性脑病-肝脏:
我们为广大考生整理信息如下,请参考!
肝性脑病(也称做门静脉系统脑病、肝昏迷)是正常时由血中产生,经肝脏排泄的毒性物质作用于脑,使脑功能出现障碍的一种疾病。
由小肠吸收入血的物质流经肝脏时毒素被排除。
在肝性脑病,肝功能受损毒素不能被排除,同时,门静脉系统和体循环之间因肝病可能建立起一些直接联系,某些毒素可绕过肝脏进入体循环。
医学教|育网整理降低门脉高压的外科手术(门脉分流术)也具有同样结果,无论原因怎样,结果是一样的,即毒素能到达大脑影响其功能。
究竟哪种物质对大脑具有毒性目前还不清楚。
不管怎样,血中蛋白质降解产物水平增高,如氨的浓度增加,似乎是主要原因。
慢性肝病患者,脑病通常由一些增加肝功能损害的事件触发,如急性感染或酗酒,也可因进食过多蛋白而发生,后者增加了血中降解蛋白产物的水平。
消化道出血,如食管曲张静脉出血,也可导致直接作用于脑的蛋白降解产物的增加。
某些药物,特别是某些镇静剂、止痛药和利尿剂也可诱发脑病。
消除这些诱因,脑病可得到缓解。
肝性脑病相关的病例讨论PPT课件
![肝性脑病相关的病例讨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817fc9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d.png)
包括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心理治疗等多种 手段。
早期预警系统建立
通过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及时发现复发迹象 并采取干预措施。
加强团队协作
多学科团队协作,共同制定和执行干预计划。
家属沟通技巧和支持体系建立
家属沟通技巧培训
提供心理支持
对医护人员进行家属沟通技巧培训,提高 沟通效果。
关注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 心理支持和辅导。
肝性脑病相关的病例讨论ppt课件
目录
• 肝性脑病概述 • 病例介绍 • 病例讨论重点 • 治疗方案选择与调整 • 预后评估与随访计划 • 总结与反思
01 肝性脑病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肝性脑病(HE)是一种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 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保信息的完整性。
讨论深度不够
虽然我们对病例进行了讨论,但 感觉讨论深度不够,有些问题没 有深入探讨。今后应提前准备讨 论问题,引导大家进行深入思考。
缺乏临床经验
在讨论过程中,我们明显感觉到 自己缺乏临床经验,对有些问题 的判断不够准确。今后应多向临 床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积累临
床经验。
未来研究方向和临床应用前景
。
肝功能指标监测
定期检查肝功能相关指标,如 血清转氨酶、胆红素等。
影像学检查
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 评估肝脏形态和结构变化。
生活质量评估
关注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社交 功能等方面,采用生活质量量
表进行评估。
随访计划制定和执行情况
制定个性化随访计划
根据患者病情、治疗反应等因 素,制定合适的随访频率和内
特殊检查
肝性脑病-肝硬化-一-病例分析
![肝性脑病-肝硬化-一-病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d6771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6.png)
肝性脑病-肝硬化-一-病例分析病例摘要:
一位患者患肝硬化已5年,平时状态尚可。
1次进食不洁肉食后,出现高热(39℃)、频繁呕吐和腹泻,继之出现说胡话,扑翼样震颤,最后进入昏迷。
分析题:
试分析该患者发生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参考答案:
1)肝硬化病人,因胃肠道淤血,消化吸收不良及蠕动障碍,细菌大量繁殖。
现进食不洁肉食,可导致肠道产氨过多。
2)高热病人,呼吸加深加快,可导致呼吸性碱中毒;呕吐、腹泻,丢失大量钾离子, •同时发生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引起低钾性碱中毒;呕吐丢失大量H+和Cl-,•可造成代谢性碱中毒。
碱中毒可导致肠道、肾脏吸收氨增多,而致血氨升高。
3)肝硬化病人常有腹水,加上呕吐、腹泻丢失大量细胞外液,故易合并肝肾综合征,肾脏排泄尿素减少,大量尿素弥散至胃肠道而使肠道产氨增加。
4)进食不洁肉食后高热,意味着发生了感染,组织蛋白分解,导致内源性氮质血症。
肝性脑病诊断标准
![肝性脑病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ff7cea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06.png)
肝性脑病诊断标准肝性脑病是指由于器质性或功能性肝病发生脑病症状而形成的一种脑神经病变,其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是影响临床肝脏功能的常见疾病。
按照临床表现,肝性脑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肝性脑病是一组复杂的综合症状,临床诊断肝性脑病时要综合考虑其诊断标准。
一、急性肝性脑病诊断标准1、急性肝性脑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头晕、头痛、出汗增多、面色苍白、情绪低落、有力量丧失、记忆力减退、失眠等;2、血清急性酶升高,尤其是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的水平明显升高;3、上述情况发生在慢性肝病尚未发展为肝硬化的早期或者有肝炎发作的情况下;4、脑电图检查显示可以见到脑室改变、局灶性阻滞以及脑电信号变异等;5、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脑脊液细胞数减少,脑脊液指标异常,有时细胞的造血功能被破坏;6、肝脏彩超检查显示肝实质区被坏死组织替代等改变。
二、慢性肝性脑病诊断标准1、神经系统症状:头痛,抽搐,肌张力减退,反射减弱,行走不稳,意识改变,精神病性症状,共济失调,嗜睡,反应迟钝,神经萎缩,特异性感觉神经功能障碍;2、血清检查指标:血清肝素激酶和总胆红素、血氨和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显示升高;3、肝功能检查指标:肝功能指标显示轻度肝功能受损,肝脏衰竭可能已经发生;4、脑彩超检查:显示头面部的血流改变,肿瘤等;5、脑磁共振检查:显示肝炎伴发脑病的结构性改变,如脑室扩大,脑灰质变性,尤其是大脑深部结构受损;6、脑电图检查:显示肝炎伴发脑病的电生理学改变,如波形变异,慢性病变伴发的继发性抽搐等。
以上就是肝性脑病诊断标准,临床上一般需要综合应用上述诊断标准,以进行准确诊断。
肝性脑病在临床治疗中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根据肝病的病因,及时做出有效的治疗,以控制肝病的发展;2、根据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使用针对性药物缓解症状;3、根据神经系统症状,采用合理的物理治疗;4、应用理疗技术,如催眠,助眠,心理疗法等;5、合理营养,正确的饮食,进行体力活动及冥想等;6、尽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少受刺激,减少精神压力;7、密切观察患者的脑病症状,及时调整治疗,以缓解其症状。
肝性脑病教学查房课件
![肝性脑病教学查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daec0f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6362857.png)
STEP1
STEP2
STEP3
STEP4
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通过查房,学生可以 学习到如何分析病情、 制定治疗方案等临床 技能。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查房过程中,学生需 要与医生、护士等团 队成员进行沟通和协 作,培养团队协作能 力。
提高教学效果:通过 查房,学生可以更加 直观地了解疾病的临 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促进医学生职业素养 的培养:查房过程中, 学生可以学习到医生 的职业素养,如严谨、 负责、关爱病人等, 促进医学生职业素养 的培养。
教学查房的收获与反思
收获:对肝性脑病的认识更加深 入,掌握了诊断和治疗方法
反思:查房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 患者病情变化、治疗方案调整等
改进:针对查房中发现的问题,提 出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查房效果
预防:避免饮酒、控制体重、避免感染、 02 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
治疗:早期治疗可改善预后,包括药物治 03 疗、饮食控制、生活方式调整等
监测:定期监测肝功能、血氨、脑电图等
04
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
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年龄、性别、
职业等
病史:既往病 史、家族史等
诊断:诊断依 据、诊断标准
神经功能障碍: 患者可能出现肢 体无力、共济失 调、震颤等症状
呼吸系统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呼 吸困难、呼吸急 促等症状
肝性脑病的诊断方法
01 临床表现:如意识障碍、
行为异常、昏迷等
03 影像学检查:如CT、
MRI等
02 实验室检查:如血氨、
肝功能、脑电图等
04 病理学检查:如肝组
织活检等
05 诊断标准:如West
不足,引起脑病。
肝性脑病注意事项
![肝性脑病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36267b9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0.png)
肝性脑病注意事项肝性脑病是一种由肝脏功能异常导致的神经精神症状的综合征。
它通常在肝硬化患者中发生,当肝脏无法正常过滤和分解体内的毒素时,这些毒素会蓄积在体内,对大脑产生负面影响。
肝性脑病的症状包括认知障碍、行为改变、神经肌肉问题和昏迷等。
下面是一些肝性脑病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1. 面对昏迷患者的处理:肝性脑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昏迷症状,这时应及时就医。
在送往医院前,保持患者舒适,保持空气通畅,避免窒息。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或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 毒素消除:肝性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体内毒素的积累,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加速毒素的消除。
这可以通过增加肝脏功能、减少毒素生成和提高毒素清除这三个途径来实现。
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如肝移植、肾透析、使用利尿剂等。
3. 调整饮食习惯:肝性脑病患者需要注意饮食习惯,尽量减少对肝脏的负担。
避免高蛋白饮食,选择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
此外,少量多餐也是一个好的选择,以避免消化系统过度负担。
4. 控制并发症:肝性脑病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如感染、肾衰竭等。
因此,需要加强自身的免疫力,保持身体清洁,避免受伤和感染。
同时,定期体检以确保相关指标处于正常范围。
5. 定期随访和药物治疗:肝性脑病患者需要定期随访医生,接受必要的治疗和康复训练。
医生可能会给予药物治疗,如利妥昔单抗等,以减轻症状和改善生活质量。
6.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肝性脑病患者应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当的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和避免饮酒等。
这些习惯有助于改善肝脏功能,减少毒素的生成和积累。
7. 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肝性脑病患者需要得到家人和社会的支持和关爱。
心理支持和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重建自信和恢复生活能力。
家人可以提供情感支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生活,同时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康复训练。
总之,肝性脑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和注意事项可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延缓病情的进展。
肝性脑病诊断标准
![肝性脑病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32fdef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7b.png)
肝性脑病诊断标准
以《肝性脑病诊断标准》为题,一直都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和热议。
近几年,学者们不断地对肝性脑病诊断标准进行探索,从而丰富了现有的知识。
今天,本文将重点介绍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
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临床表现,二是实验室检测。
(一)临床表现
1、临床症状:肝性脑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肝炎合并肝性脑病,常见的症状为肝炎合并肝性脑病所特有的嗜睡、迟钝、眼球振动和惊厥等症状。
2、脑电图检查:脑电图检查可以检测到肝性脑病特有的脑振幅异常和脑磁图改变,是有效的检测肝性脑病的技术手段。
(二)实验室检测
1、血清酶检测:血清酶检测是检测肝性脑病最常采用的方法,其中血清中的ALT、AST、GGT和LDH检测,可以更好地反映肝脏细胞损伤的程度。
2、其他检测:除了血清酶检测外,还可以采用血清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GPT)以及其他检测,以确定肝性脑病的病情。
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也包括一些更高级的检测,比如CT、MRI等检查,以及神经生物学检测,可以更精确地诊断肝性脑病。
由上可知,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涉及到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可以更准确地检测出肝性脑病。
作为一种医学疾病,肝性脑病的发病
机制和防治措施还要经过更多的研究和实践,今后,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将发生更大的变化,有利于科学地诊断患者。
总之,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以及其他检测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肝性脑病。
今后,在更多的研究基础上,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将继续得到改进,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服务。
肝性脑病的原理的原理
![肝性脑病的原理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78346b1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c7.png)
肝性脑病的原理的原理
肝性脑病是由慢性肝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其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肝细胞受损:肝性脑病通常发生在慢性肝病的晚期,肝细胞受损严重。
肝脏是体内主要的解毒器官之一,能够清除体内的毒性物质,包括氨、甲胺等。
肝细胞受损后,解毒功能减弱,导致毒性物质在体内堆积。
2. 肝脏功能障碍:肝细胞受损后,肝脏的合成功能和代谢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肝脏合成的一些物质,如血浆中的凝血因子、胆红素等,发生异常。
这些异常物质的积累和分解产生的代谢产物,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3. 高氨血症:肝脏对于氨的清除起着关键作用,当肝细胞受损后,肝脏清除氨的能力降低,导致血液中氨的浓度升高,形成高氨血症。
高氨血症是肝性脑病主要的病理生理基础。
高浓度的氨会穿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干扰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影响神经元的功能。
4. 炎症反应:慢性肝病常伴有肝脏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导致炎症因子的产生和释放。
这些炎症因子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干扰神经元的正常功能。
综上所述,肝性脑病的原理主要是由肝细胞受损、肝脏功能障碍、高氨血症和炎
症反应等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这些因素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认知和神经行为的异常表现。
肝性脑病的诊断方法
![肝性脑病的诊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126800b81c758f5f71f67d0.png)
肝性脑病的诊断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杨昭徐一、肝性脑病诊断依据肝性脑病分四期。
肝性脑病如果有显性临床表现的,诊断依据有以下几点:①有严重肝病和(或)门体侧枝循环形成的基础;②出现精神紊乱、意识障碍,扑翼样震颤;③存在肝性脑病的诱因;④肝功能减退的生化指标异常;⑤脑电图异常。
这5 条诊断依据主要是支持显性的肝性脑病,称为OHE 。
二、肝性脑病临床分期I 期:前驱期,主要表现为:性格改变、认知力差、日夜颠倒、注意力不集中、轻微扑翼样震颤(flapping tremor )、脑电图多正常。
II 期:昏迷前期,主要表现为:意识错乱、行为失常、睡眠障碍、扑翼样震颤、锥体束征、定向力差,脑电图显示节律慢。
III 期:昏睡期,主要表现为:昏睡、精神错乱、扑翼样震颤、锥体束征、Babinski 征、脑电图异常。
IV 期:昏迷期,主要表现为:浅、深昏迷、脑电图明显异常。
在欧美国家分成五个期,在前驱期前,有一个亚临床期,现在称为轻型肝性脑病。
西方国家多采用West Haven 诊断标准,重点是介绍临床、亚临床的阶段,是轻微的肝性脑病或称为隐肝性脑病。
它的特点:在意识状态上是正常的,在神经系统的表现和精神症状方面几乎没有症状,没有什么显性的表现,只有在做精细的精神生理的检查才发现有异常的表现,神经系统一般没有什么症状鉴别。
其他4 期,和刚才介绍的非常相近。
下面介绍亚临床型,或称为轻型肝性脑病的临床特点。
用这个坐标图来表示,肝性脑病特别是第三型的,门体分流的这样的类型,是属于慢性肝性脑病。
发作的形式有三大类型,一个类型,有阵发性的发病,最左边图,发作期可以出现一期、二期、三期、四期不同的临床表现。
在发作的间性期,可能表现在相对正常的一个范围,再次发作之间是正常的,发作时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第二种类型是持续型的,中间这个图,在红线以下,是红线以下没有明确的临床表现,但发病以后,可能持续有相当长的时间,经常是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精神神经方面的综合表现。
肝性脑病的应急预案
![肝性脑病的应急预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a1ae39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ac.png)
肝性脑病的应急预案
《肝性脑病的应急预案》
一、肝性脑病简介
肝性脑病是由于肝功能不全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和表现。
肝性脑病可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肌张力失调、昏迷等症状。
严重的肝性脑病可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及时的应急预案对于肝性脑病患者至关重要。
二、应急预案
1、监测患者病情:肝性脑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往往较快,因此需要及时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包括神经系统的症状、肝功能的指标等。
2、保证患者安全:肝性脑病患者常常出现认知功能障碍、行为异常等症状,因此需要保证患者的安全。
避免患者误伤自己或他人,保持周围环境的安全。
3、及时就医:一旦发现肝性脑病患者出现严重的症状,如昏迷、手足抽搐等,需要立即就医。
就医过程中需要提供患者的病史和诊断资料,协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4、营养支持:肝性脑病患者往往伴有营养不良,因此需要及时进行营养支持,维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5、复发预防:肝性脑病患者需要避免饮酒、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等,以预防病情复发。
肝性脑病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出现症状需要及时进行应急处理。
通过以上的应急预案,可以更好地保障肝性脑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提高治疗效果。
肝性脑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肝性脑病应该做哪些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d3f3844a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aa.png)
肝性脑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一、概述
肝性脑病是非常严重的肝脏疾病,那么出现了肝性脑病的时候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的时期,对于患者的大脑功能会造成一定的障碍而且还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的代谢的紊乱,那么当出现了肝性脑病的时候也会直接的引起肝性的昏迷。
患者出现肝性脑病最好是及早进行治疗那么在临床上大家如何检查出现了肝性脑病呢?下面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肝性脑病的检查方法。
二、步骤/方法:
1、肝性脑病在出现之后大家首先去了解患者的血氨,在检查的时候通过血氨进行判断,患有肝性脑病的患者体内的血氨是比较高的,尤其是急性肝衰竭所引起的脑病血氨是非常的多,如果是高血氨也表示,大家的代谢会比较异常。
2、检查肝性脑病还包括着影像学的检查,急性的肝性脑病患者头部的ct 检查的时候能够出现脑水肿,慢性的肝性脑病患者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脑萎缩,通过脑电图的检查,也能够去了解到肝性脑病的诊断。
3、肝性脑病患者还需要通过简易的智力测验能够去进行判断,在检查肝性脑病的时候大家还可以通过诱发电位的检查,主要是能够去记录电位,还包括着临界视觉闪烁频率的方法,能够对患者及早的进行诊断。
三、注意事项:
大家上述所说的是肝性脑病要如何的进行检查和诊断,通过上面的讲解,相信很多的朋友都能够知道,在生活当中大家需要及早的进行预防和治疗。
肝性脑病名词解释
![肝性脑病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3ab5dc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f.png)
肝性脑病名词解释
肝性脑病又称为肝性昏迷,是由于严重的肝病引起的,以血氨升高为主要表现特点的一种中枢神经功能紊乱。
临床上可分为4期:1期又称为前驱期,主要表现为轻度的性格改变和行为异常。
2期又称为昏迷前期,表现为意识错乱、睡眠障碍,可以出现定向力障碍,计算力下降,扑翼样震颤阳性,可以出现病理反射。
3期又称为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大部分时间处于昏睡状态,可以被唤醒,但唤醒之后反应非常迟钝、模糊,很快又再进入昏睡。
4期又称为昏迷期,这时神志完全丧失,不能被唤醒,在浅昏迷时对痛觉刺激尚有反应,但深昏迷时各种反射完全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性脑病的饮食护理1、肝性脑病患者的膳食治疗原则是控制总能量和蛋白质,减少体内代谢产氨。
能量供应应适当控制,每日供给 6.7MJ(1600kcal)左右为宜。
饮食应以碳水化合物(谷类、面食等淀粉类食物)为主,应占总能量的75%。
2、对于昏迷病人,开始数日内禁食蛋白质,供给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食物,每日供给足够的热量和维他命。
神志清醒后,可逐步增加蛋白质饮食,开始天天20g,以后每3--5天增加10g,但短期内不能超过60g/天。
当再次出现肝性昏迷时,蛋白质的摄取量应立刻降到每日20克-30克。
没有肝性脑病症状期间,每日蛋白质食入量可在60g左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的食物有鸡蛋、牛奶、奶酪、瘦肉、鱼肉、鸡肉,可以交替食用,注意控制每日总量即可。
血氨升咼然而症状不明显时,每日蛋白质在30-40g为宜。
3、脂肪量不要过度的控制。
因脂肪可提供必须脂肪酸和脂溶性维他命,可以润肠通便。
膳食中脂肪量以每日40 —50g为宜。
4、维他命供给应充足,特别是维C的供给量应更稍多些,以利解毒。
低蛋白饮食常会引起钙、维他命K、维B2和铁等缺乏,应在饮食之外予以补充。
5、水和盐的供给视有无腹水和水肿而定。
没有腹水或水肿者,无须限盐。
若伴有腹水或水肿者,应给予低盐饮食,并需限制液体:每日钠摄取量不超过500mg,根据腹水的程度限制液体摄取量在800-1500毫升左右。
肝性脑病的护理措施一、卧床休息:有腹水时协助半卧位,下肢水肿严重时,协助患者抬高下肢,以利水肿消退。
注意患者安全,防止因乏力或腹水量多而导致摔伤、碰伤。
二、饮食护理:对无腹水及食管静脉曲张的肝功能代偿期的患者、可采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普通饮食、或软饭避免刺激调味品及油腻食物。
每日4〜5餐有利于提高营养摄入量。
对于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宜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或渣软饭。
避免粗糙坚硬、带刺带骨的食物。
以蒸、煮、炖等烹调方式为好;胶水患者应用低盐饮食。
一般2〜3g/d,食盐酱油10〜15t/d,严禁饮酒。
对肝能动显著减退或者肝性脑病先兆者应严格限制蛋白质食物摄入。
三、皮肤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平整无渣屑。
注意皮肤护理,预防压疮。
冲洗会阴、观察有无会阴部水肿,易患者若有阴书水肿、可用吊带将阴书托起,以免与双腿磨擦损伤局部皮肤。
四、卫生宣教:对有黄疸及皮肤瘙痒的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内衣。
经常用湿水擦洗全身、不要搔抓及使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碱性肥皂,以免抓破感染和碱性肥皂进一步刺激皮肤。
五、出入量观察:认真记录患者24小时出入量。
应用利尿剂者尤其要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尿量及血电解质变化)。
六、严格遵医嘱用药:肝硬化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
将药物对肝脏的影响减到最少量。
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应将服药研碎服,以防划破曲张变薄的静脉。
肝功能不全或有肝昏迷前期症状出现时,不能随意使用镇静药,麻醉药及四环素类药。
七、注意隔离治疗: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若同时处于肝炎活动期(乙肝表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阳性者)则应实施隔离措施。
八、密切观察患者神志及一般状况,监测生命体征及血、尿、便常规、血电解质,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
九、若患者出现神志恍惚、烦燥不安、昏迷症状,应按照肝性脑病护理常规处理。
十、若患者出现呕血、便血或大便、呕吐物潜血阳性应按照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处理肝性脑病的检查1. 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往往只反映肝细胞的功能状态,如酶疸分离,高胆红素,低血蛋白血症,胆碱酯酶活性降低以及血清胆固醇降低等,均不能说明肝性脑病的严重程度,血生化检查如发生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可促进并加重肝性脑病,肾功能(肌酐,尿素氮)检查如异常仅预示即将或已发生肾功能衰竭,近年有人认为动态观察血清褪黑素水平对于预测,诊断肝性脑病的发生和判断病情变化有重要参考价值。
2•血氨测定约75%HE病人血氨浓度呈不同程度增加,在慢性型病人增高者较多,急性型病人增高者较少,但血氨升高,并不一定出现肝性脑病,所以血氨浓度升高,对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对指导治疗也有参考意义,如测定动脉血氨浓度升高比静脉血氨更有意义。
3•血浆氨基酸测定若支链氨基酸浓度降低,芳香族氨基酸(特别是色氨酸)浓度增高,两者比例倒置<1,在慢性型更明显,能同时测定GABA也常增高。
4. 脑电图检查脑电图变化对本病诊断与预后均有一定意义,正常脑电图波幅较低,频率较快,波型为a波,随着病情的变化和发展,频率减慢,波幅逐渐增高,波型由a波变为每秒4〜7次的B波则提示为昏迷前期,如变为对称的,高波幅,每秒 1.5〜3次的3波则为昏迷期表现,对可疑的脑电图改变,可在进食高蛋白及肌注小剂量吗啡后脑电图改变加剧而加以明确,肝性脑病时的脑电图改变也可见于尿毒症,肺功能衰竭及低血糖等,应加以区别。
5.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evoked potential , VEP)用闪光刺激后可使枕叶视觉区皮质激起反应,产生同步放电效应,引起电位变化,即VEPs,它表示皮质及皮质下神经细胞群突触后兴奋和抑制电位的总和,对于评估肝性脑病时大脑功能障碍具有特异性,并可做定量分析,较一般脑电图更能精确反映大脑电位活动,可用以检出症状出现前的肝性脑病(如亚临床肝性脑病),另外还有人应用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体感诱发电位测定诊断亚临床肝性脑病,认为听觉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诊断价值较体感诱发电位敏感而特异。
6. 脑脊液检查常规,压力及生化均可正常,如同时测定其氨,谷氨酸,色氨酸,谷氨酰胺浓度可增高,在并发脑水肿时压力可升高。
7. 脑导磁刺激试验Nolano等应用脑导磁刺激测定肝硬化病人脑皮质运动功能,发现中央运动神经传导时间延长,睡眠时运动唤醒阈值增高,中枢无记录期明显缩短,外周正常,表明皮质脊髓通路已有损伤,可被认为肝硬化肝性脑病的前期表现。
肝性脑病的诱因1、摄入过多的含氮物质如饮食中蛋白质过多,口服铵盐、蛋氨酸等。
2、缺氧与感染增加组织分解代谢而增加产氨,缺氧与高热则增加氨的毒性。
3、便秘使含氨、胺类和其他有毒衍生物与结肠粘膜接触时间延长,有利于毒物吸收。
4、上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见的诱因。
大量血液在肠道内分解形成氨、或其他具有神经毒性物质吸收后而诱发肝性脑病。
5、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硷平衡失调大量放腹水及利尿致电解质紊乱、血容量减低与缺氧,可导致肾前性氮质血症,使血氨增高。
进食少、呕吐、腹泻、排钾利尿、继发性醛固酮增多及腹水等,均可导致低钾性碱中毒,从而促进NH3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
6、低血糖葡萄糖的氧化磷酸过程有助于NH3与谷氨酸的结合,故低血糖可增加氨的毒性。
7、安眠药、镇静剂及手术麻醉及手术可增加肝、肾和脑功能的负担。
镇静安眠药可直接抑制大脑,同时抑制呼吸中枢造成缺氧。
肝性脑病的症状1、一期症状: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如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思考减慢,反应迟钝,应答尚准确,但吐词不清且缓慢。
可有扑击样震颤,亦称肝震颤,嘱患者两臂平伸手指分开时,出现手向外侧偏斜,掌指关节、腕关节、甚至肘与肩关节的急促而不规则的扑击样抖动。
脑电图多数正常,此期历时数天至数周,有时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
2、二期症状: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行为失常及睡眠障碍为主,前一期症状加重。
定向力和理解力减退,对时间、地点、人物的概念混乱,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智力动作,如搭积木、用火柴杆摆五角星等。
书写障碍、言语不清、举止反常,如衣冠不整、随地便溺等。
多有睡眠时间倒错,昼睡夜醒。
可有恐惧、幻觉、狂躁、易被误认为精神病。
有明显的神经体征,如肌张力增加、腱反射亢进、踝阵挛及病理反射阳性等。
此外尚可出现不随意运动及运动失调,此期扑击样震颤甚易查出,脑电图出现弥漫性慢波、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3、三期症状:昏睡期以昏睡和严重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持续或加重,患者大部分时间为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
醒时常有神志不清和错乱,常有幻觉。
扑击样震颤仍可查出,肌张力增加,四肢运动有抵抗力。
锥体束征常呈阳性,脑电图异常。
4、四期症状:昏迷期由浅昏迷逐渐转入深昏迷。
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
浅昏迷时,对疼痛刺激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
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和换气过度等症状。
脑电图明显异常。
TIPS术后该怎么吃?近年来,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 )因其创伤小、技术成功率高、降低门静脉压力可靠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外科手术,成为了肝硬化并发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难治性腹水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
然而尽管TIPS手术有诸多优点,但无法降低患者体内血氨升高而导致肝性脑病的和有肝功能受损的风险。
今天小编就要来讲讲如何来应对这个让人头疼的血氨升高。
如何控制血氨:第一,要减少产氨物质(蛋白质)的摄入;第二,要促进血氨的代谢排出。
大家都知道蛋白质可是我们人体所需最重要的三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脂肪)之一,而且,我们爱吃的鱼、肉、鸡蛋、牛奶等都属于蛋白质的范畴,这些都不能吃的话,简直抹杀了我们无肉不欢人种的人生最基本乐趣。
稍安勿躁!不是不能吃,而是要控制好每日蛋白质的摄入总量一一即低蛋白饮食,肝硬化患者还是能在保障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保障生活质量的。
同时,为了供应人体所需热量,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补充热量146.5-167.5KJ,每日可摄入淀粉类(即糖类)食物如米面制品约300-500g。
饮食形式:术后3日内,进流质饮食,术后3-5天可过度到半流质,1周后可进软食。
蛋白质定量:术后3日内,每日摄入蛋白质总量不宜超过50g,如无不适,每3-5天可增加10g,逐渐增加对蛋白质的耐受性,直到达到某一值(不超过100g),患者感觉不适,如头晕、性格改变等肝性脑病先兆时,不可继续增加,逐渐减量至缓解,以后每日蛋白摄入量不可超过这一值。
蛋白质种类:进食的蛋白质一般为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牛奶等,动植物蛋白比例一般为1:1,植物蛋白为好,植物蛋白如豆浆、豆腐脑等富含支链氨基酸,含蛋氨酸、芳香族氨基酸较少,可促进氨的排泄,此外,植物蛋白含非吸收纤维,被肠菌酵解产酸有利于氨的排出,利于通便。
忌食温燥类食物,如公鸡、羊、狗、牛肉、鹅等。
其它:还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哦!TIPS术后参考食谱:术后1-3天:流质为主,每日摄入蛋白质含量三50g。
早上8点:肉松大米粥200ml (肉松30g,大米50g)――每100g肉松含蛋白质23.4g,每100g大米含蛋白质7.7g,摄入蛋白约10.87g ;早上10点:蛋花汤200ml (鸡蛋一个约50g)――每100g鸡蛋含13.3g蛋白质,摄入蛋白约6.7g);中午12点:稠菜粥300ml (大米50g,油菜泥100g,植物油8g)――每100g 大米含蛋白质7.7g,每100g油菜含蛋白质2.6g,摄入蛋白约6.5g ;下午2点:牛奶藕粉糊(牛奶200g,藕粉20g,白糖15g)――每100g牛奶含蛋白质3g,每100g藕粉含蛋白质1.2g,摄入蛋白约6g ;下午4点:豆浆200ml ――每100g豆浆含1.8g蛋白质,摄入蛋白约 3.6g);下午6点:大米粥300ml (大米50g)――摄入蛋白质3.9g ;晚上8点:黑芝麻糊150ml (黑芝麻30g)――每100g黑芝麻含21.9g蛋白质,摄入蛋白约6.6g);全天蛋白质摄入总量约为44.2g。